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經濟社會發展調查報告多篇

經濟社會發展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鄉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

一、我市xx鄉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xx鄉基本情況

我市鄉鎮撤併前共有16個xx鄉(其中13個瑤族鄉、2個苗族鄉、1個瑤族苗族鄉),佔全市鄉鎮總數的8.74%。轄154 個村民委,1666個村民小組,50135戶,總人口223550人(其中漢族24137人,佔總人口的10.8%;壯族131680人,佔總人口的58.9%;瑤族55269人,佔總人口的24.72%;苗族11651人,佔總人口的5.21%;彝族124人,佔總人口的0.06%;仡佬族135人,佔總人口的0.06%;其他xx2人,佔總人口的0.001%)。xx鄉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6.07%。行政區劃面積4560.43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2.58%。耕地面積330273.5畝(其中水田89839畝,旱地199746.5畝),佔全市總耕地面積的8.56%。

(二)xx鄉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績顯著

1984年建鄉以來,我市xx鄉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克服困難,努力奮鬥,人民羣衆的生產、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經濟社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據調查統計,xx年,全市xx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48080.15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70670萬元,糧食產量達78206噸,財政收入達865.6423萬元,人均產糧達349.84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13.06元。

1、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特色產業逐步形成規模。近幾年來,我市xx鄉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效益爲中心,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推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使農業產業結構呈現出許多新的亮點。如右江區汪甸瑤族鄉充分利用國家對xx鄉的優惠政策,積極爭取xx發展資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使產業逐步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初步形成了以甘蔗、香蕉、八角、西瓜、芒果、大肉姜爲主導產業的高效農業。xx年全鄉甘蔗種植面積2.6萬畝、香蕉0.25萬畝、西瓜0.8萬畝、水果1.55萬畝,“三田”建設達1.53萬畝。良種良法得到較快推廣,全鄉推廣優質谷0.715萬畝,推廣良種玉米0.81萬畝;全鄉甘蔗基本實現良種化,良種推廣率達到95%。

2、基礎設施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近幾年來,我市xx鄉通過開展人畜飲水、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村村通廣播電視、茅草房改造和沼氣池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極大地改善了我市xx鄉的生產、生活條件,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據調查統計,xx年,在全市xx鄉154 個村民委中,有134個村957個村民小組29789戶132581人通公路,28個村208個村民小組7175戶35520人通油路,127個村1354個村民小組41921戶188947人通生產生活用電,115個村593個村民小組13064戶59300人通閉路電視,106個村608個村民小組10883戶通固定電話,101個村873個村民小組通移動電話,52個村337個村民小組通聯通電話。在1666個村民小組中,有555村民小組17568戶75192人通自來水。全市xx鄉有家庭水櫃1162座,地頭水櫃2949座,沼氣池6870個,家庭廁所5397個,公共廁所90個,摩托車4579輛,吉普車14輛,轎車3輛,貨車142輛,拖拉機318臺,農用車560輛。在全市xx鄉50135戶中,有14090戶30027人住磚瓦結構房,11544戶22966人住磚混結構房。

3、教科文衛事業長足發展,人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一是xx教育有了新發展,“兩基”攻堅取得新成果,辦學條件明顯改善,人的綜合素質有較大提高。全市xx鄉有初級中學16所,教職工531人,在校學生7209人(其中瑤族808人、苗族209人),國中毛入學率爲97.16%,中學校舍面積66001.8平方米,校舍生均5.51平方米,圖書生均9.96冊;有中心國小16所,村完小107所,教學點201個,國小教職員工2147人,在校學生xx8人(其中瑤族4633人、苗族122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爲98.28%,國小校舍面積127391平方米,校舍生均5.16平方米,圖書生均6.87冊。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除西林縣的3個xx鄉外,其餘的xx鄉已先後通過了“普九”驗收,人的文化、科技素質和思想觀念與建立xx鄉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醫療衛生條件得到完善,村級衛生組織得到加強。全市xx鄉有鄉衛生院16個,醫療衛生技術人員238人(其中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20人),病牀126張,醫療衛生用房總面積11850.9平方米;有村衛生室438個,醫療衛生技術人員149人,病牀76張,醫療衛生用房總面積3628平方米。xx鄉的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衛生計劃免疫率達到98%以上,部分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通過自治區驗收。三是農村文化事業有所發展,農業科技和實用技術得到推廣和應用。全市xx鄉有文化站16個,工作人員24人,文化站總面積3870平方米,藏書51850冊;有圖書室18個,管理人員19人,圖書室總面積1357.8平方米,藏書76250冊;有農村藝術團隊16個。我市xx鄉堅持以科技、文化、法律、衛生“四下鄉”活動爲載體,以農業服務中心及宣傳文化站爲依託,挖掘鄉土科技創造力,加強對農民的培訓與指導,使農民的科技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實現了科技與經濟的有機結合。xx年,我市xx鄉科技對經濟貢獻率達30%以上。

4、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步伐加快,部分鄉工業化、城鎮化初步邁開步伐。近幾年來,我市xx鄉緊緊抓住加快發展縣域經濟的機遇,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培植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使部分xx鄉的工業化、城鎮化初步邁開步伐。比如西林縣普合苗族鄉,依託本鄉林業、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和交通便利等條件,以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爲培育xx經濟的新增長點,大力吸引外資到普合投資辦企業。xx年,引進東送公司到馱娘江流域進行梯級電站開發4個,投資45000萬元;引進普合博峯木材加工廠1個,投資100萬元;引進大河農產品加工廠1個,投資700萬元;xx年又引進廣西澳西木業有限公司到普合建廠,投資5000萬元。此外,還將馱娘江流域威後電站庫區移民147戶674人搬遷到鄉政府所在地,以增加小城鎮人口,擴大小城鎮建設面積,不僅培植和發展了非公有制經濟,而且還加快了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步伐。凌雲縣伶站鄉幾年來工業化步伐明顯加快,縣裏正在把工業園區建在該鄉,目前有坡貼、那力、浩坤三家電站和永和冶煉廠、天龍錳業有限責任公司、凌雲石材有限責任公司、弄鳳沙石場等共7家企業。作登瑤族鄉轄區內目前已建有登高集團的2個電站、1個登高泉飲用純淨水廠和石灰廠等一批企業。工業已經成爲鄉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三)xx鄉的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滯後,經濟社會發展後勁不足。據調查統計,xx年,在全市xx鄉1666個村民小組50135戶223550人中,尚有490個村民小組12153戶60288人不通公路,人口占26.97%;149個村民小組1901戶12089人未通生產生活用電,人口占5.41%;46個村759個村民小組23525戶未通固定電話,戶數佔46.92%;883個村民小組22869戶109494人未通自來水,人口占48.98%;617個村民小組12651戶56063人飲水困難,人口占25.08%;974個村民小組32466戶145560人收看不到閉路電視,佔總人口65.11%。已通公路的村、組,大多數公路路面窄、彎道多、等級低、晴通雨堵、行車難,一些山區羣衆只能依靠馬匹爲交通和運輸工具。全市16個xx鄉,除國道s324線通過汪甸、潞城2個鄉和省道通過作登、伶站、玉洪、福達、普合5個鄉外,其他xx鄉道路大都爲等外公路,標準低,路況差,遠遠不能適應發展的需要。xx鄉的村、組絕大部分在高寒山區,水利設施差,嚴重製約着這些村、組的經濟發展。如凌雲縣沙裏瑤族鄉有3座小型水庫、2口山塘、1處電灌站、1個固定壩及7條自流灌溉渠道維繫全鄉農業生產,這些水利設施由於年久失修,設施老化,帶病運行,塘庫淤塞嚴重,庫容萎縮,灌溉效益逐年降低。特別是位於沙裏瑤族鄉政府所在地上方5公里的板裏水庫灌溉數千畝良田,但現在屬於險庫,每到訊期,鄉幹部和水庫下游的羣衆都提心吊膽。遇到旱災之年,全鄉有52個村民小組1503戶人畜飲水困難。xx鄉鄉直單位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比較滯後。據調查統計,xx年,全市xx鄉226個鄉直單位中,尚有8個未通自來水,55個無辦公用房,48個無干部職工住房。這些問題給xx鄉幹部職工的工作、生活帶來極大的困難。此外,xx鄉的村部辦公用房也十分簡陋。如凌雲縣5個瑤族鄉的45個村部辦公業務用房,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木瓦結構房,因年久失修和風雨侵蝕,均已成爲危房,亟待推倒重建。

2、產業結構調整緩慢,羣衆缺乏市場經濟意識。我市xx鄉大多產業結構單一,第一產業比重大,第二、第三產業發展緩慢,而且第一產業也還只是傳統的、粗放的耕作方式,集約化經營程度低,科技含量低,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傳統模式。一些xx鄉羣衆毀林開荒較嚴重,以犧牲生態效益換取眼前利益,資源的良性開發和經濟效益、長遠效益無從談起。一些瑤族鄉的部分瑤族同胞還保留着落後的傳統耕作方式,刀耕火種的模式仍在一些邊遠的村、組存在。加之羣衆觀念落後,缺乏市場經濟意識,寧願苦守苦熬,也不願異地安置或外出務工。

3、鄉級財政困難,債務包袱沉重。據調查統計,xx年,全市16個xx鄉年財政收入超過200萬元的僅有作登鄉1個,不足30萬元的有普合、那佐、足別、弄瓦、朝裏、力洪6個鄉;全市16個xx鄉歷年財政負債累計數達893.12萬元。調研組調查的8個鄉中,有八渡瑤族鄉、那佐苗族鄉、作登瑤族鄉負債累計各達130萬元以上。田林縣6個瑤族鄉的財政負債累計達361.25萬元,而6 個瑤族鄉xx年全年的財政收入加起來只有296.142萬元,一年的財政收入總和仍還不了所欠的債務。

4、社會事業發展緩慢,專業技術人才匱乏。全市xx鄉的教育衛生等事業發展相對落後,經費投入不足,基礎設施較差。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緊缺,羣衆缺醫少藥現象嚴重。一是師資力量還比較薄弱,辦學條件還需繼續改善。(1)16個xx鄉有中學專任教師427人(其中代課教師46人),具有高級職稱的只有2人,佔0.46%;具有一級職稱的有97人,佔22.77%;具有二級職稱的有198人,佔46.37%;具有三級職稱的有40人,佔9.37%。16個xx鄉有國小專任教師1531人(其中代課教師397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有269人,佔17.57%;具有一級職稱的有547人,佔35.72%;具有二級職稱的有195人,佔12.74%;具有三級職稱的有30人,佔1.96%。(2)16個xx鄉的中學校危房面積達7442平方米,國小校危房面積達17366平方米,雖然有作登、汪甸、潞城、八桂、福達、弄瓦、利周、八渡、伶站、力洪、玉洪、沙裏、朝裏等13個瑤族鄉經過了“普九”驗收,但由於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教育設施仍然很差,有的學校設備簡陋,沒有圖書室、閱覽室、儀器室、試驗室,學校基礎設施跟不上,給xx鄉的教育發展帶來了困難。(3)xx鄉教學點佈局不太合理,導致偏遠山村的適齡兒童入學難。如西林縣那佐苗族鄉有10個村83個村民小組,只有21所國小,其中:中心國小1所,村完小3所,教學點17個。由於教學點佈局不太合理,使沒有村完小的6個村學生,讀完四年級後,不得不走幾十公里的路到鄉中心國小或其他村完小讀五、六年級。(4)國中學生中途輟學率高,且特少xx男女學生比例嚴重失調。如田林縣利周瑤族鄉國中,xx年上學期輟學學生人數爲59人,輟學率達10.35%。全市xx鄉國中xx年上學期有瑤族在校學生808人,其中女學生有276人,佔31.16%;苗族在校學生209人,其中女學生有53人,佔25.36%。西林縣那佐苗族鄉國中,xx年上學期有在校苗族學生64人,僅有5名女生,佔7.81%。二是鄉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嚴重滯後,農民羣衆看病難就醫難的問題仍十分突出。據調查統計,16個xx鄉有16所鄉衛生院,危房面積達3475平方米,僅有病牀126張,每所衛生院平均不到8張病牀。醫務人員共238名,其中具有中級職稱的22人,佔9.24%,初級職稱138人,佔57.98%,具有高級職稱的僅有2人。醫務人員素質普遍偏低,醫療技術較差。普合、那佐、利周、力洪等5個xx鄉衛生院沒有一個大專畢業生。鄉衛生院缺少必要的醫療技術和設備,絕大多數醫院還是靠聽診器、溫度計、血壓計老三件開展工作。如西林縣足別瑤族苗族鄉衛生院,雖然自治區民委幫助建起了兩層醫療衛生業務用房,但無資金購買醫療設備,至今樓裏仍是空蕩蕩的。三是基層文化單位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專業技術網站喪失服務功能。全市16個xx鄉中,尚有足別鄉沒有文化站,足別、那佐、八桂和玉洪4個鄉沒有圖書室,汪甸等12個鄉沒有農村藝術團隊,少數xx羣衆缺乏獲取新知識、新技術的應有場所。鄉農技站、畜牧站、農機站、文化站等服務部門絕大多數的服務功能發揮不好。

5、羣衆生活條件差,貧困程度較深。據調查統計,xx年,在全市xx鄉50135戶223550人中,尚有5196戶19284人住茅草房,13251戶35812人住木瓦結構房,21034戶62962人住牆瓦結構房。從調查的情況來看,羣衆生活條件差,貧困程度較深。如田林縣6個瑤族鄉現有717戶住茅草房,農民人均純收入偏低,農業貧困人口14181人,佔全縣貧困人口總數的80%。各xx鄉羣衆的生活水平也存在較大的差距。據調查統計,xx年全市16個xx鄉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少206.94元,低於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15.76個百分點。在16個xx鄉中,農民人均純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只有汪甸鄉1個,佔6.25%;人均純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有朝裏、伶站、沙裏、玉洪、作登5個鄉,佔31.25%。

6、xx幹部隊伍後備力量不足,青黃不接。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市xx鄉的建鄉少數xx大多居住在邊遠山區,一部分人還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因此,許多建鄉少數xx的子女很難讀完國中、高中。有少數學生雖然讀完高會考上大學,但由於高校收費過高,一般農村家庭很難承受得起各種高額費用。他們輟學或無法上學,造成了建鄉少數xx人才資源枯竭,青黃不接,出現斷層。比如西林縣足別瑤族苗族鄉,從1990年10月至xx年4月的xx年間,由於找不到合格的鄉長人選,因此,原鄉長吳興才同志曾出現任兩屆鄉長-一屆人大主席-一屆鄉長-一屆人大主席的循環反覆現象。據調查統計,xx年,在我市16個xx鄉的740名鄉幹部中,瑤族科級幹部有39人(其中大專以上32人),佔5.27%;瑤族一般幹部有48人(其中大專以上24人),佔6.48%;苗族科級幹部有5人(其中大專以上4人),佔0.68%;苗族一般幹部有20人(其中大專以上9人),佔2.7%。

二、對加快我市xx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我市xx鄉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既有主觀上的原因,也有客觀上的原因,要在較短的時間裏有一個較大的發展,除xx鄉自身不斷努力外,需要全市上下給予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爲此,調研組向市委提出如下建議:

(一)要認真貫徹落實今年召開的中央xx工作會議精神和第四次全國xx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精神,把xx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第435號令的精神貫徹落實到xx鄉各項實際工作中去

加快xx鄉發展,是實現xx平等團結、共同繁榮進步的需要。一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建議就我市xx鄉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召開一次會議進行專題研究,科學制定全市xx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措施和中長期規劃,加強對政策措施和中長期規劃的監管。二要落實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頒發的《xx鄉行政工作條例》各項規定,特別是要把財政、稅收、開發利用資源,幫助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優惠照顧切實落到實處,儘可能避免過去逢十鄉慶纔有機會獲得xx專項資金搞建設的現象。同時,採取積極有效辦法解決xx鄉教育、衛生、鄉政府機關建設的歷年債務問題。三要把13個xx鄉納入全市縣(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

(二)要突出地方特色,創新發展思路

要進一步加快xx鄉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步伐。建議轄有xx鄉的縣(區)委、政府要把xx鄉的發展作爲全縣(區)工作的重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統籌城鄉發展作爲出發點,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着力發展縣(區)域經濟,依託全市“工業立市”的強勁發展勢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因地制宜地發展xx鄉的地方工業,通過城鎮經濟的發展帶動xx鄉經濟的發展和貧困狀況的改變。xx鄉自身也要積極尋找新的發展途徑,立足資源優勢,着力調整產業結構,把資源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因時、因地制宜,發展本土化和xx化的特色經濟,積極推進xx鄉經濟的發展。

(三)以人爲本,進一步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努力增強xx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後勁

要以人爲本,優先加快社會事業的發展,通過縮小社會發展差距,進而加快縮小經濟發展差距。一要繼續加大對xx鄉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的投入,改善學校、衛生院、文化站的條件。要穩定教師、醫療隊伍,提高教學質量和醫療水平。轄有xx鄉的縣(區),尚未在縣(區)城中、國小設置xx班的,要儘快設置xx班,專門招收少數xx學生,使少數xx學生集中就讀,改善學生的就讀條件;已設置xx班的,要增加經費投入,增加xx班的數量,提高寄宿制xx學生的補助標準,要提高少數xx學生初升高的入學率。二要切實加大xx鄉幹部隊伍建設。要制定xx幹部的長期培養規劃,大力培養少數xx幹部,不斷提高xx鄉少數xx幹部的素質。比如在招收公務員時,對xx鄉的建鄉少數xx實行指標單列,定向招考,擇優錄用,優化年齡結構,以保證少數xx幹部有穩定的來源。三要注重勞務人員的培訓。要加大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提高勞動力素質的力度,幫助xx鄉切實辦好鄉級農民夜校和農科教中心,分期分批對現有勞動力進行就業、職業技術培訓,加速貧困少數xx農民素質的提高。

(四)要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生產、生活環境

一要進一步加大對xx鄉的投資力度,尤其是對水、路、電、教育、衛生、科技、通訊、村部辦公用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速xx鄉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二要圍繞部分xx鄉現有的優勢產業,如旅遊業、農林牧副產品和食品藥材加工業、水能資源、礦產資源開發等,採取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辦法,制定規劃、明確重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三要抓好xx鄉政府所在地小城鎮建設規劃,努力推進xx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五)要進一步加大xx鄉的扶貧攻堅力度

第一、大力開展對口幫扶。要在領導力量、扶貧隊伍、資金安排、項目建設上向xx鄉傾斜。要安排有經濟實力的市直、縣直單位對鄉鎮撤併後保留的13個xx鄉進行對口扶貧,規定時間、目標、任務,幫助他們改善基礎設施,開發利用資源,調整產業結構,使xx鄉的貧困農民切實增加收入,早日實現脫貧致富。第二、以幫助xx鄉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作爲新時期扶貧工作的重點。要指導和幫助xx鄉羣衆利用山區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種養業和農林牧產品加工業,開闢長遠致富門路。第三、大力組織移民扶貧。要對那些受自然條件限制難以脫貧,或者脫貧成本太高的少數xx羣衆集中的村寨,實施移民扶貧。第四、幫助xx鄉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要以抓好招商引資爲突破口,通過引進項目、資金、技術和管理人員,使民營經濟儘快發展壯大起來,成爲逐步走向富裕的突破口和着力點。第五、創新扶貧機制,鞏固和發展xx鄉的生態建設,對處在生態核心區的林農實行“反哺”。如凌雲縣的伶站、朝裏、沙裏3個xx鄉均位於澄碧湖庫區和風景旅遊區上游的積雨區範圍內,他們對生態環境保護和下游幾十萬市民的飲用水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爲補償他們的損失,同時使澄碧湖庫區上游的生態長期得到保護,建議建立生態林和水土保持補償獎勵機制。

【第2篇】關於對無錫經濟社會發展的調查報告

關於對無錫經濟社會發展的調查報告

無錫歷史悠久,是吳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近代資本主義民族民工業的發源地,也是當代鄉鎮工業的發源地,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區域性交通樞紐和著名旅遊勝地,是長江三角洲的特大城市之一。

一、無錫市的基本經濟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無錫的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至2003年底,全市gdp1901億,在全大中城市中排列第九位,人均gdp5200美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第六位。財政收入265億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第十位。全市協議註冊外資50億美元,到位註冊資金27億美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列第六。隨着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城鎮人均可支配收11647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9萬元,人均儲蓄存款2.4萬元。參照聯合國糧農組織標準,無錫市民的生活水平總體已由小康向富裕邁進。當前,全市人民正在實施富民強市戰略,規劃到2022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2年,gdp在2000的基礎上翻兩翻,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美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000美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二、無錫市的工業概況及鄉鎮經濟、個體私營經濟發展

一是工業生產快速增長。2003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992.74億元,增長18.3%。其中,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790.61億元,增長24.1%。國有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0.36億元,增長14%;股份制企業增加值245.46億元,增長25.6%;集體企業增加值114.81億元,增長24.9%;股份合作制企業增加值85.83億元,增長17.1%;三資企業增加值210.77億元,增長29.2%。

二是工業經濟運行質量繼續提高。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3208.2億元,增長32.7%;工業產品產銷率爲97.67%;工業產品銷售收入3206.76億元,增長31.8%;實現利稅263.24億元,增長33.7%,其中利潤161.32億元,增長45%,增幅分別高於生產和銷售20.9和13.2個百分點;虧損總額下降14.4%,虧損面下降1.2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57.4%,創歷史最好水平,較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三是工業經濟效益繼續提高。2003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2392.16億元,增長21.5%;工業產品產銷率爲97.8%,提高0.7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收入2395.61億元,增長22.6%;實現利稅198.41億元,比上年增長20.1 %,其中利潤112.64億元,增長27.5%,增幅分別高於生產和銷售6.9和4.9個百分點;虧損總額比上年下降12.2%,虧損面比上年下降7.7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45.2%,創歷史最好水平,比上年提高10.8個百分點。

四是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加速農村工業化。無錫是中國鄉鎮工業的發源地,鄉鎮工業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對實現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現業,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歷史的貢獻。根據2002年資料統計,在全市的工業總量中,鄉鎮企業佔71%,有120萬個勞動力在鄉鎮企業中工作,佔農村總勞動力的72%,農民收入中來自工業和第三產業的收入3443元,佔農民純收入的74%,上交財政佔全市財政收入的60%。尤其是近幾年來,一部分鄉鎮企業的規模有了很大的發展。2003年,全市鄉鎮企業的上市公司達到12家,這些上市公司大部分集中在江陰市,形成了中國股市獨具魅力的“江陰板塊”,爲本地區經濟發民展融資近30億。

五是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無錫的私營個體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實力迅速壯大。全市把發展私營經濟作爲推動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實行外資、國資、民資三輪驅動戰略,從市場準入、科技創新、融資擔保、財稅支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並加快私營園區建設,培育骨幹企業。市私營個體經濟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強勁態勢,成爲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2003年,全市私營個體企業共計達到15.92萬戶,從業人員73.26萬人,註冊資金651.26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2087.67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71億元,上繳稅金52.2億元,分別佔全市總量的31.2%、47.7%、39.5%和19.7%,全市銷售收入超億元私企150個,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私營企業358個。

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農村城鎮化進程

一是農業結構調整有突破,糧經比例爲5:5。通過科技興農、科技興牧、科技興菜、建設農業示範園,增強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吸引三資發展龍頭企業,建立特色化、優質化、標準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基本形成了以青梅、板栗、銀杏及優質茶葉、筍用林爲主的林特產業;以生豬、奶牛、肉鴨爲主的優質畜禽產業;以中華絨螯蟹、甲魚、青蝦爲主的特種水產業;以設施栽培爲主的精細蔬菜產業等爲五大主導產業。2003年,農業和非農業產值達到3755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達到81.44億元。

二是繁榮農村,積極推進城鎮化。城鎮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2003年,無錫市的城市化率超過了60%,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爲42%,發達國家爲78%,我國平均爲40%。從無錫的實踐證明,富裕農民要減少農民,加強農業大發展非農業,繁榮農村要大力推進城鎮化。城鎮化對農村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城鎮化促進了工業化,爲工業發展提供了較高質量的人力資源、社會服務、市場環境等。

四、無錫的經濟國際化進程

無錫市在大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同時,也着力加快了經濟國際化進程。開放型經濟已成爲無錫的主體經濟,堅持把發展外向型經濟作爲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2003年,全市新批超億元項目就達15個,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143.8億美元,增長了47.6%,協議註冊外資50億美元,增長了72.6%,到位外資27億美元,居全國大中城市第六位。全市重點開放園區共完成協議註冊外資42.6億美元,增長80%,佔全市總量的85% ;到位註冊外資21.3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8%,佔全市總量的79% ;自營出口44.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58%,佔全市總量的60.6% ;固定資產投資449億元,較上年增長78%,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50% ;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30億元,較上年增長51%,佔全市gdp總量的33%;完成財政收入79.7億元,較上年增長56.9%,佔全市財政總收入的30%;完成稅收74億元,較上年增長65.5%,佔全市稅收總額的33.6%。至年底,全市累計批准超億美元重大項目32個,有31個集中在園區,其中當年新批的15個超億美元項目中有14個落戶在園區。全市累計興外辦外資企業70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中,有51家落戶無錫。

五、無錫成功經驗的幾點體會

遼陽,位於遼寧省中部,處於瀋陽、鞍山、大連經濟帶的中心位置。東依遼東山地,西望遼河平原,北距瀋陽70公里,哈大鐵路,沈大高速公路縱貫南北,遼溪鐵路橫跨東西,南界鋼都鞍山,北依省會瀋陽,東臨煤鐵之城本溪,西與遼河油田接壤。距大連港332公里,距鮁魚圈港162公里,距桃仙國際機場60公里。優越的地理位置及重要的戰略價值決定了她在古代東北地區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也今天遼陽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都爲我市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多年擴大投入、調整結構的效應逐漸顯現,新型工業化、城市化和經濟國際化相互促進,以投資爲主拉動經濟增長,以消費結構變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使經濟發展進入市場推動和政府調控良性互動的新階段。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一些制約發展的困難和亟待解決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我們必須不斷解放思想,把握機遇,趨利避害,努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今後要集中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推動增長方式根本轉變。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全面推進製造業信息化。,加快城鄉工業向工業園區集中,加速中心城區工業企業易地搬遷,最大限度發揮資源的綜合效益。切實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效率,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積極爭取新的國債項目,落實項目配套資金,提高國債資金使用效益。規範政府性投資項目立項程序,加強建設資金管理和審計。積極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引導外資、民資擴大投入,支持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放大全社會投資總量。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產業、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的信貸支持,充分發揮金融信貸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二是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增強經濟持續發展動力。放手發展民營經濟。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法規,推行開放平等的行業准入制度,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不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在融資、稅收、用地和對外貿易等方面同等對待,鼓勵公衆創業,挖掘民智、民資潛力。加強產業導向,重點扶持民營高科技企業和大市場建設,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做大做強。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和資產重組,與外資企業合資合作。拓寬多元融資渠道,規範擔保基金運作,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全面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按照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原則,促進國有資本向先導性、基礎性和公益性領域集中,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帶動力和競爭力。

三是進一步協調城鄉發展,提升區域綜合競爭能力。努力實現城鄉共同發展。樹立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強化規劃龍頭作用,構築梯度分佈、有機聯繫的市域城市體系。積極引導農民向城鎮和非農產業有序轉移,合理調整鄉鎮區劃,進一步密切城鄉經濟、文化及交通等基礎設施聯繫,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共同發展。全面加快農村改革與發展,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強化農業生態環保、美化城市及產業經濟等功能。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建設,大力開發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加快建設優勢農產品基地。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切實改變農村環境面貌。

四是進一步統籌社會事業,大力推進社會全面進步。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大力推進人才興市。完善人才選拔任用、考覈評價和分配激勵機制,重點抓好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培養青年人才,重視高技能人才培育和人才二次開發。落實各項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積極引進經濟社會發展急需人才。

五是進一步堅持富民優先,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積極增加居民收入,落實富民工程實施意見,營造鼓勵羣衆自主創業的社會環境和政策環境,加強創業服務,提高居民資產性、經營性收入比重,培育擴大中等收入羣體。大力開發就業崗位,鼓勵靈活就業,進一步落實促進就業再就業的各項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重點爲大齡下崗失業人員、雙下崗人員、特困人員及被徵地農民提供就業服務。

六是進一步強化以人爲本,促進“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大力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增強公民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廣泛開展羣衆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面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力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塑造“誠信遼陽”。

七是進一步推進管理創新,全力踐行執政爲民宗旨。轉變行政管理職能,牢固樹立以人爲本的政府管理思想,切實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把工作精力更多地放在推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上。按照省統一部署,加快形成行爲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系。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加快發展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執政能力,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全面推進依法執政、民主執政、科學執政。進一步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完善考覈體系和獎懲制度,創新用人機制。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2022年11月2日

【第3篇】某鄉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0*年工作要點安排,我們調研組於6月6日至10日,對我市轄有_____鄉的_______________5個縣(區)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調研中,聽取了5個縣(區)人民政府關於_____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彙報,並與縣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會後,調研組深入到潞城、八桂、汪甸、作登、伶站、沙裏、普合、那佐等8個_____鄉進行實地調查瞭解,廣泛傾聽基層幹部和羣衆意見,並查看了解近幾年來各級各部門扶持_____鄉發展經濟社會的部分項目,以及這些項目所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情況等。調研組還收到了未去調研的_____鄉提供的情況彙報材料8份。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_____鄉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_____鄉基本情況

(二)_____鄉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績顯著

(三)_____鄉的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2、產業結構調整緩慢,羣衆缺乏市場經濟意識。我市_____鄉大多產業結構單一,第一產業比重大,第二、第三產業發展緩慢,而且第一產業也還只是傳統的、粗放的耕作方式,集約化經營程度低,科技含量低,擺脫不了靠天吃飯的傳統模式。一些_____鄉羣衆毀林開荒較嚴重,以犧牲生態效益換取眼前利益,資源的良性開發和經濟效益、長遠效益無從談起。一些瑤族鄉的部分瑤族同胞還保留着落後的傳統耕作方式,刀耕火種的模式仍在一些邊遠的村、組存在。加之羣衆觀念落後,缺乏市場經濟意識,寧願苦守苦熬,也不願異地安置或外出務工。

二、對加快我市_____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我市_____鄉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既有主觀上的原因,也有客觀上的原因,要在較短的時間裏有一個較大的發展,除_____鄉自身不斷努力外,需要全市上下給予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爲此,調研組向市委提出如下建議:

(一)要認真貫徹落實今年召開的中央_____工作會議精神和第四次全國_____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精神,把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第435號令的精神貫徹落實到_____鄉各項實際工作中去

加快_____鄉發展,是實現_____平等團結、共同繁榮進步的需要。一要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建議就我市_____鄉經濟社會發展問題召開一次會議進行專題研究,科學制定全市_____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措施和中長期規劃,加強對政策措施和中長期規劃的監管。二要落實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頒發的《_____鄉行政工作條例》各項規定,特別是要把財政、稅收、開發利用資源,幫助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優惠照顧切實落到實處,儘可能避免過去逢十鄉慶纔有機會獲得_____專項資金搞建設的現象。同時,採取積極有效辦法解決_____鄉教育、衛生、鄉政府機關建設的歷年債務問題。三要把13個_____鄉納入全市縣(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

(二)要突出地方特色,創新發展思路

要進一步加快_____鄉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步伐。建議轄有_____鄉的縣(區)委、政府要把_____鄉的發展作爲全縣(區)工作的重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統籌城鄉發展作爲出發點,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着力發展縣(區)域經濟,依託全市工業立市的強勁發展勢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因地制宜地發展_____鄉的地方工業,通過城鎮經濟的發展帶動_____鄉經濟的發展和貧困狀況的改變。_____鄉自身也要積極尋找新的發展途徑,立足資源優勢,着力調整產業結構,把資源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因時、因地制宜,發展本土化和_____化的特色經濟,積極推進_____鄉經濟的發展。

(三)以人爲本,進一步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努力增強_____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後勁

要以人爲本,優先加快社會事業的發展,通過縮小社會發展差距,進而加快縮小經濟發展差距。一要繼續加大對_____鄉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的投入,改善學校、衛生院、文化站的條件。要穩定教師、醫療隊伍,提高教學質量和醫療水平。轄有_____鄉的縣(區),尚未在縣(區)城中、國小設置_____班的,要儘快設置_____班,專門招收少數_____學生,使少數_____學生集中就讀,改善學生的就讀條件;已設置_____班的,要增加經費投入,增加_____班的數量,提高寄宿制_____學生的補助標準,要提高少數_____學生初升高的入學率。二要切實加大_____鄉幹部隊伍建設。要制定_____幹部的長期培養規劃,大力培養少數_____幹部,不斷提高_____鄉少數_____幹部的素質。比如在招收公務員時,對_____鄉的建鄉少數_____實行指標單列,定向招考,擇優錄用,優化年齡結構,以保證少數_____幹部有穩定的來源。三要注重勞務人員的培訓。要加大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和提高勞動力素質的力度,幫助_____鄉切實辦好鄉級農民夜校和農科教中心,分期分批對現有勞動力進行就業、職業技術培訓,加速貧困少數_____農民素質的提高。

(四)要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生產、生活環境

一要進一步加大對_____鄉的投資力度,尤其是對水、路、電、教育、衛生、科技、通訊、村部辦公用房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加速_____鄉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二要圍繞部分_____鄉現有的優勢產業,如旅遊業、農林牧副產品和食品藥材加工業、水能資源、礦產資源開發等,採取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辦法,制定規劃、明確重點,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三要抓好_____鄉政府所在地小城鎮建設規劃,努力推進_____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五)要進一步加大_____鄉的扶貧攻堅力度

第一、大力開展對口幫扶。要在領導力量、扶貧隊伍、資金安排、項目建設上向_____鄉傾斜。要安排有經濟實力的市直、縣直單位對鄉鎮撤併後保留的13個_____鄉進行對口扶貧,規定時間、目標、任務,幫助他們改善基礎設施,開發利用資源,調整產業結構,使_____鄉的貧困農民切實增加收入,早日實現脫貧致富。第二、以幫助_____鄉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作爲新時期扶貧工作的重點。要指導和幫助_____鄉羣衆利用山區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種養業和農林牧產品加工業,開闢長遠致富門路。第三、大力組織移民扶貧。要對那些受自然條件限制難以脫貧,或者脫貧成本太高的少數_____羣衆集中的村寨,實施移民扶貧。第四、幫助_____鄉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要以抓好招商引資爲突破口,通過引進項目、資金、技術和管理人員,使民營經濟儘快發展壯大起來,成爲逐步走向富裕的突破口和着力點。第五、創新扶貧機制,鞏固和發展_____鄉的生態建設,對處在生態核心區的林農實行反哺。如凌雲縣的伶站、朝裏、沙裏3個_____鄉均位於澄碧湖庫區和風景旅遊區上游的積雨區範圍內,他們對生態環境保護和下游幾十萬市民的飲用水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爲補償他們的損失,同時使澄碧湖庫區上游的生態長期得到保護,建議建立生態林和水土保持補償獎勵機制。

【第4篇】2022年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性的調查報告

農村如何發展,發展到什麼水平,是關於一個地方社會水平能夠到何種程度最基本的一個標準。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農村發展的關注一直都不夠,缺乏政策引領和項目支撐的農村逐漸被社會所忘記,那裏的人們渴望的不再是自己家鄉的發展,而是能夠逃離人煙逐漸稀少的村落。

近三年以來,隨着城鎮化的步伐逐漸放緩,人們這纔開始將眼光放在農村這個可以大有作爲的廣闊天地之中,然而,此時我們看到的不是想象中的桃花源而是一片極度缺乏發展的落後村落。

就筆者而言,近年來對農村社會發展狀況有些許的思考和調查,有些觀點可能不夠全面和深入,但主要表述的是對農村發展的一種期望。

一、農村社會現狀。

農村的社會現狀,筆者將之劃分爲人文、經濟以及社會三種模式。

(1)人文模式。

如今的農村大部分都秉承着兩個極端,一個是節氣即春節、清明等節日人流量較大,隨處可見的是趕回家過節氣的青壯年,另一個極端就是每年元宵之後,冬至之前,用村落人稀來形容都不算過分,這就造成了很多生活隱患。因爲青壯年外出務工,年齡大的和年齡小的留在家中,這就造成了農村社會養老問題和留守兒童的問題。

就筆者所見所聞,近些年以來,因農村一老一少居家而產生的一系列醫療問題、教育問題都非常嚴峻。如醫療問題主要發生在農村老年人對疾病的認識和預防方面做的不到位,有些老人對自己身體的情況僅僅是簡單的通過能吃幾碗飯、能幹多少活來判定,而缺乏醫療器械的輔助,所以造成了一些家庭老人突然遭遇血壓升高中風等情況發生。

而在農村,當遭遇到了醫療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個家庭在經濟和親情的承受力在這一刻將面臨重大考驗;教育方面出現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農村家庭對子女教育的忽視,一方面是由於老人對知識這一塊的認知的缺乏,另外一方面是對子女是否接受較好教育的慾望的降低,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適齡兒童教育問題。

(2)經濟模式。

現在的農村經濟很簡單,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農耕經濟,主要依靠土地來產生價值,近些年來,人們對土地產生價值的期望是滿足於口糧的需求,主要原因是付出的汗水和得到的回報不匹配。

第二個是新型種植經濟,隨着新龍村等一批依靠苗木種植、果農經濟的逐漸壯大,農村逐漸形成了另外的一種經濟模式,那就是依靠苗木市場和水果市場來發展的種植經濟。

第三個是養殖經濟,近年來,隨着溫室養豬、**養鴨以及**養牛等產業進駐**,而帶動了一部分農戶參與到養殖行業之中。

第四個是打工經濟,主要是建築業,抹灰工是整個**農村青壯年選擇最多的一個行當,也是**對外的一個特色職業。

的確,每年外出抹灰的青壯年爲**帶回大量的現金,一方面促進了村民致富,另一方面也推動了**本土經濟的發展和盤活,抹灰產業也可以說是**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最後一個是政策經濟,隨着國家多農村發展的逐漸重視,各種推進農村發展的規劃和項目也接踵而至,這個政策項目都需要人去實施,這也促使了一部分農民參與到其中收貨財富。

(3)社會模式。

在農村我們遭遇最多的就是對比,我有你沒有,我就比你牛;你有我沒有,我就瞎嫉妒。這不是歧視,而是實實在在所存在的社會想象。當

然隨着近些年經濟的好轉和人們觀念的轉變,人們在個人收穫財富方面還能夠理智對待和選擇正確的方式去提升自己收穫財富的方法和速度。

但是一旦涉及到政府出面、政府出錢的事情就會出現很激烈的對比,我將之稱之爲爭桃心理,比如,2022年底,我們組織了一次對棗林村36戶貧困戶的一次慰問活動,就遭遇到一些村民的不理解和鬧事,有些村民甚至耍潑阻止我們活動的進行。給我們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第二種是10%和90%原理,舉兩個實例,一個是戶戶通水泥路硬化項目,我們遭遇了這樣的責難,一位老鄉責備我們說:“路好好的爲什麼非要弄成水泥路,我家牛的腳都磨破了,再說我們也習慣了泥巴路了,弄成水泥路就是方便那些當官的開小車回來,是不是?”

還有一個是安裝太陽能路燈的案例,一位老婆婆找到我們說門口自從按了路燈之後,她每晚都睡不着,讓我們把路段換一個地方重新裝,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能說一個事情我們只要能讓90%的人滿意,那麼就能走,就可行。

二、農村面臨的突出問題。

對於目前的農村而言,面臨最突出的問題有四個方面。

(1)教育問題。

教育方面最嚴峻的是一種模式和一種價值觀。一種模式就是留守兒童模式,農村80%以上的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讀書的留守兒童,他們在成長最關鍵的時刻缺乏父母的教育和愛,一方面讓他們在學業方面受到了影響,另一方面就是沒有父母正確的引導,他們的心理會產生一定的變化,有的留守兒童最後演變成只管向父母要錢,其他一概不讓父母管的偏激性格。

一種價值觀是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在黃燈教授關於豐三村的文章中提到,大部門農村家庭對於子女教育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基本不抱希望,反而對於他們迅速長大能夠外出打工爲家庭減輕經濟負擔的需要更迫切,而最後的那根稻草是那些年建築業的火爆和從事建築業那豐厚的收入。

(2)災病問題。

對於現在的農村而言,解決溫飽問題基本上都不存在問題,一些稍微靈活些懂些技術的人甚至能夠走在致富的前列,但是不管如何,當他們突然遭遇災病的時候,這個家庭便轟然倒塌,迅速返貧。

在這裏舉三個實例,一個是花西鄉的一位青年,因爲懂些泥瓦工的本事,生活過得還算不錯,媳婦也娶了,但是在一次幫村裏人做房子的時候被一根意外倒下的一根橫樑砸斷了腰椎,一個個好好的勞力,瞬間變成了一生都需要人照顧的癱瘓病人,而結婚不到兩年的妻子也離開了他,目前,他的生活全然靠父母以及幾個兄弟姐妹接濟照顧。

第二個是鄒崗鎮周興村的一個青年,在廣州一家企業上班,各方面待遇也不錯,談了朋友在老家也擺了喜酒,因爲年齡的原因沒有領取結婚證,但一次在上班途上的車禍斷送原本爲他準備好了的幸福,因企業推脫責任,最重只能享受到每月4000元的生活補助,然而這4000元還不夠他每個月的醫藥費用,更不談爲了搶救生活而欠下的數十萬債務,沒領結婚證的朋友撇下了他,家裏的老母親也因爲孩子的不幸而哭瞎了眼睛。

第三個是鄒崗棗林村的一戶人家,不到三十歲的年齡,突然疾病去世了,而她的妻子爲了堅守與他曾經許下的諾言,獨自一個人艱辛的撫養着他們的兒子,現在其子就讀於**一中讀高二。

(3)社會問題。

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個就是依然存在的惡劣傷人事件,近些年雖然有些緩和,但是依然存在着,而且時有發生。

另外一個就是信訪戶的存在,這裏的信訪戶基本上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真信訪,他們的確因爲各種原因受到了區別對待,對於他們的訴求理應受到公正的處理,另外一類則是專業戶,他們以此爲生活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用纏訪、鬧訪來換取一些部門爲緩解矛盾而答應他們一些金錢甚至是政策方面的傾斜。

(4)農村發展的問題。

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個是村集體收入來源問題,就筆者親歷的近20個村而言,基本上都沒有村集體收入來源,無來源再想發展存在難點。

第二個是債務問題,因各種原因,每個村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遺留債務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第三個是村級整體發展規劃,村級發展缺乏清晰的路子,沒有明確的思路和規劃,存在着一些不利於村落長遠發展的建築或產業的佈局。

第四個村幹部來源渠道少,收入偏低,嚴重缺乏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三、探索農村發展的幾點建議

(1)鼓勵創業經濟、合作化、入股分紅髮展模式。

近兩年,逐漸出現一批願意回鄉創業發展的大戶,但苦於土地限制和一些政策認識的不清。村級發展可以嘗試與這些大戶進行合作,引導村民拿土地入股、資金入股,村集體土地宜可入股,以合作社的模式運行,同時也可以鼓勵合作社在用人工方面傾斜於入股農戶,讓願意投資的大戶獲得利潤的同時,讓村民享受得到實惠。

(2)發展集中化寄宿式教育。

一方面實行幼兒教育集體會,片區爲單位興建公辦幼兒園,另一方面逐漸形成以鎮爲單位的從國小到國中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寄宿學校,將學生更多的時間交給學校和值勤教師,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留守兒童的心理負擔。

(3)妥善處理信訪案件。

在市信訪局局長的一次講座中讓筆者最有感觸的是信訪要依法,依法處理信訪事件。對待每一次信訪事件都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制度來,而不是一味的向下一集機關壓任務、丟包袱,讓真正需要信訪的農戶得到公正解決,讓以信訪爲職業的那一撥人受到法律的制裁。

(4)鼓勵村民回鄉就業。

隨着國家多農村發展的逐漸重視和建築業的逐漸萎縮,新型農民需要逐漸思考未來的發展,開始着手於行業轉型,一方面他們可以參與到本縣一些建設項目之中獲得財富,如在近幾年國家撥付力度較大的小農水項目、農村整村推進項目以及各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中本縣青壯勞力參與度並不高,另一方面隨着**經濟的逐漸崛起,如**電器、**藥業、**集團等一批有實力的企業發展越來越好,也能夠爲廣大農民羣衆提供就業選擇。

(5)明確村級管理者待遇、權益以及義務。

目前,**縣已經明確實施了對村級主職幹部的待遇問題,同時對村級主職幹部的工作提出了嚴格要求,即實行工作日坐班制度,用制度來保證村主職幹部用於村級工作的時間。但村副職幹部的待遇依然沒有能夠落實,雖然已經有初步方案,但是距離實施還存在一定的時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級副職幹部的工作積極性。

(6)有階段性的解決村級債務,爲村集體發展尋找新的突破點。

對村級債務應該進行一次較清晰的認定,該有集體負擔的不能推諉,明確一個清晰的債務償還時間表,讓村集體輕裝上陣謀發展。以鄉鎮片區爲單位,爲每個村設計一個村集體產業的規劃,然後按照規劃逐漸發展,也要有清晰的時間表,按季度設置任務目標,以完全情況打分確定村級發展的考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