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農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農村經濟發展調研報告(精品多篇)

農村經濟發展調查報告 篇一

我作爲第三批省科技特派員入駐。駐鄉後,通過走村入戶,和鄉村幹部、村民座談交流,大體瞭解了當地“三農”現狀;在調查瞭解鄉村基本情況的同時,試着尋找發展上鄭鄉農村經濟的亮點、思考如何改變山區貧困面貌、引導農民脫貧致富的途徑。

山多地少,人均水田面積只有0.17畝,旱地0.23畝;全鄉近一半人口離鄉外出務工,村裏留住的多是老弱婦幼。全鄉無工業和商業企業,無文化娛樂場所,全鄉只有一所醫院和一所中國小校。村民以種植業爲主,耕地主要種植水稻和番薯,山地零星種植柑桔、枇杷、楊梅等水果。糧食和經濟作物多數是自種自給,農民的主要收入靠外出務工、出售水果、毛竹和木材。全鄉人均全年收入1560元,屬於欠發達地區。全鄉有59個自然村,其中有10餘個自然村計百分之五左右的人口至今居住在尚未通道路的高山、深山或峻嶺之中,居住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上鄭鄉的農民羣衆脫貧致富的願望強烈。

造成經濟發展緩慢,羣衆生活依然貧困的主要原因是羣衆的生存環境和生產條件較爲惡劣、耕地面積小耕作水平低、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庫區水資源保護限制較多、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公共事業投入嚴重滯後、農民受教育程度低以及綜合素質不高等。

爲了改變落後面貌,振興農村經濟,黨委和政府多年來也一直在摸索走一條發展農村經濟的路子。

目前主要在實施三個建設項目:

一是修通聖堂村至富山鄉公路,使部分高山上的村落和農民羣衆受益於公路交通帶來的便捷,改善他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二是利用自然人文景觀資源,開發等旅遊景點;

三是對橫貫全鄉30多公里長的實施五級水電站的開發建設,充分利用10500多千瓦的水電開發資源。以上項目一旦完成,將極大地改變面貌,爲振興和壯大農村和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脫貧致富起到積極的作用。

經過前一階段的調研,根據的資源、條件和實際情況,本人認爲發展農村和農業經濟除了鄉黨委政府已經作出的部署以外,還應從一下幾方面作重點考慮:

第一,改變種植業結構,走一條效益型農業的路子

利用有限的耕地種植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效益比較好的經濟作物,並使之產業化,讓農民從只種植水稻和番薯等糧食作物的圈子中跳出來,改變傳統的種植業結構和跳出自種自給小農經濟思想束搏,走一條生態農業、高效農業、現代農業的路子,使農民從根本上脫貧致富。

一、種植蔬菜

地處山區、遠離城市,轄區內無排污企業,空氣、土壤、水質無任何污染,因此,在上鄭鄉發展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是非常適合的。由於耕地較少,在有限的耕地上種植一些投資少、週期短、效益高的品種,如茄子、蒲瓜、西紅柿、黃瓜等蔬菜,將會比單純種植水稻、番薯、小麥等糧食作物帶來更高的收益。

如果一些農戶不願意放棄種水稻,也可以在每年十月份水稻收割後的大片拋荒的地裏種植秋冬季蔬菜,如茄子、黃瓜、西紅柿、太空土豆、蒲瓜等。這些蔬菜均可在次年的六月底前收穫,不影響水稻種植。種植茄子,畝產可達30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2元批發出售,即可獲得每畝6000元的收入;種植太空土豆,畝產2500公斤左右,批發出售價每公斤1元,每畝可獲得收入2500元,種植土豆成本較低。上鄭鄉共有水田2327畝,如果在每年的秋冬季節,用三分之一的耕地種植蔬菜,全鄉就有幾百萬元的新增收入。

二、種植竹筍

在山坡和旱地上種植竹筍,在臨安等地的山區已有成功經驗,那裏的農戶家家種植竹筍,收益很好。竹筍生長在無污染的山地,是公認的綠色食品。竹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是城鄉居民喜好的蔬菜食品。種植竹筍投資少,技術難度不大,一年中冬、春、夏季都可出筍,畝產每年可達3000公斤左右,按市場批發出售價每公斤3元計算,每畝筍地可帶來9000元左右收入。上鄭鄉共有旱地2669畝,如果用三分之一的旱地種植竹筍,全年可爲全鄉農戶增加700多萬元收入。

第二,科學種植,管理好現有果樹

各村基本上每戶都零散種植枇杷、柑桔、楊梅等水果,據統計全鄉共有果樹地3500畝以上,但都處於粗放型種植,平時很少管理。因此,水果產量不高、品質不佳。遇大年,水果價格低,許多都爛在樹上;遇小年,基本上沒有產量。農戶在水果上收益甚少,許多農戶種植的水果處於自產自給狀況。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農戶尚未掌握果樹的科學種植和管理技術,以及對農戶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和營銷渠道不暢。因此,應建立果蔬合作社,把家家戶戶組織起來,在水果的種植品種、果樹管理、病蟲害防治、水果銷售上予以指導和幫助,把零散的種植形式形成集約化的規模型生產經營和管理,逐步做到水果種植產業化。實施品牌戰略,形成以銷促產、以品牌抓質量、以品質贏得市場,從而遞增收益的良性循環。

第三,開發禽畜養殖業,促進生態農業發展

隨着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食物上對禽畜肉類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據有關資料統計,我省每年雞鴨等禽類消費量在2億隻以上,每年從外省調入的禽類約8000萬隻;每年從外省調入的豬牛羊等畜類數量也相當可觀。可見,在欠發達地區的山區實施禽畜養殖有着廣闊的市場支撐。養殖禽畜也將有效地利用山坡雜草地、毛竹林地和空地,並且禽畜糞便用於肥田,減少化肥用量,保護土質和環境;種植的蔬菜殘葉、瓜藤枝葉又可作爲禽畜的食料,形成生態循環。因此,利用好山區資源、發展禽畜養殖業,這對於農民羣衆增收無疑是一條路子。

經瞭解,各村村民對養殖禽畜積極性都很高,但實際情況是每戶都只養了一兩頭豬、幾隻雞而已,自養自食,遠沒有形成商品規模實施產業化經營。養殖業長年形不成規模,過不了產業化這個坎的主要原因是啓動資金缺乏和擔心銷路。

解決啓動資金缺乏,歸根結底是政府部門、金融部門、科技和農業等部門對欠發達農村脫貧致富要有緊迫感、使命感,並且在政策上、制度上實施優惠貸款措施,凡是有意從事禽畜養殖、啓動資金缺乏的農戶各級各部門都應網開一面予以支持和扶持。同時,出臺政策,採取鼓勵鄉鎮事業單位人員投資與農戶合作興辦禽畜養殖業、積極招商引資等措施。

養殖專業戶擔心的銷路問題,可以採取成立專業合作社或公司進行統一銷售、和當地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食品公司、企業建立穩定的供銷關係、以及利用網上銷售等辦法解決,以減少養殖戶銷售信息不靈、擔心銷不出去的後顧之憂。

建議鄉政府相關部門對全鄉各村重點養殖禽畜的種類、品種、規模、目標、資金籌措等方面制定規劃和實施方案,針對各村優勢、養殖條件和地理環境確定合適的養殖種類,選取優良品種,發展雞鴨鵝豬羊牛等禽畜養殖業。

第四,開辦無污染的農產品加工企業

俗話說“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在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同時,應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正如經濟學家舒爾茨在《改造傳統農業》一書中所說的:“一個國家如果以傳統農業爲指導,那麼這個國家是個貧窮的國家;一個家庭經濟收入依靠傳統農業,那麼這個家庭充其量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因此,在考慮如何將傳統農業轉化爲現代農業的同時,也應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由於到遠離縣城,工業原材料、輔件、標準件採購供應不便和庫區污染限制等因素不便於興建工業企業,但是考慮到本地有豐富的山林資源和種植、養殖業的逐步興起,可以興辦一些農產品加工企業。譬如,竹製品加工企業和蔬菜、禽畜肉品類深加工企業。

就目前的情況和條件,可以先從豐富的毛竹資源上做文章。上鄭鄉現有山林地十萬餘畝,其中毛竹林地1.1萬畝,有着豐富的毛竹資源,今後還可以進一步擴大毛竹林的種植。現有毛竹只是以毛竹原材料的形式出售,附加值不高。爲了提高毛竹資源的附加值,必須對其進行深加工。毛竹是製作傢俱、茶具、工藝品、文化用品、生活用品等常用的原材料。因此,興建竹製品加工企業,把毛竹原材料加工成有市場需求的竹製品,既有效地利用毛竹資源、不污染環境,又能解決剩餘勞力,拓寬就業渠道,提高農民收入,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以上思考只是本人進駐上鄭鄉後在不長的時間裏經過調研的一些粗淺的想法,要振興上鄭鄉的農業和農村經濟,以上觀點和舉措可以說是掛一漏萬,也可能是以偏概全,最主要還是要依靠當地鄉村組織和領導與廣大農民羣衆一起同心協力、統籌規劃,採取有效措施,分階段、分步驟地實施各項工作,努力把上鄭鄉建設成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生活小康、環境優美的新農村。

農村經濟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篇二

一、基本情況及發展現狀

XX縣交麻鄉交麻村下轄16個村民組,502戶,總人口2053人,耕地面積5410畝。主要產業是以養豬、養雞、養羊爲主的畜牧業,以烤煙、生薑爲主的種植業,全村集體經濟偏於薄弱。

今年來,隨着中央、省、州、縣、鄉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貫徹落實,我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了本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一)農業生產情況。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種植產業爲主,產業發展比較滯後。20xx年,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2萬元,年末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爲1050元,其中:來源於農業方面的收入25萬元,在全鄉4個村中處於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1、從業人員分佈情況。現全村共有2053人,其中:男性1211人,女性842人,18歲以下人數爲264人,18—60歲之間人數爲1567人,60歲以上人數爲222人,勞動力人口數爲1567人。根據20xx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全村1567人勞動力人口中,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業人口有1193人,佔勞動力總人口的76%;從事二、三產業的爲374人,佔勞動力總人口的32%,其中:23人從事交通運輸業,35人從事批發與零售業,316人從事其他行業。

2、產業結構情況。農業產業結構中主要以“玉米、油菜”種植爲主。以20xx年爲例,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210畝(含複種指數),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530畝,總產量63.25萬公斤,在糧食作物中以玉米、油菜爲主,經濟作物主要是以大豆、生薑爲主,以林果業爲補充,畜牧業以養豬場和分散餵養豬、牛、羊和雞爲主。

3、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截止今年12月上旬,建設有鄉村公路1條,約7.8公里,一事一議項目通組公路硬化正在建設中;現有田間道路25條,約10公里,全部道路均爲泥巴路;水利設施建設上,壩塘共8個,小水池120個,沼氣池80口。

(二)、有關農村政策的落實情況。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全村的社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發展。全村基本實現組組通公路、通電、通電訊。現交麻組建有1個科技文化活動室;全村享受農村低保252戶1003人,困難戶基本上得到救助,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847人,參合率90%;全村有17 戶農村危房改造戶,目前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建有中國小1所,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農村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補”政策已落實到位;農村稅費綜合改革以及相關惠農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實。

(三)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村“兩委”班子共10人,其中:村黨支部委員5人,村民委員會委員 5人;全村共有黨員52人,其中:男性黨員45人,女性黨員7人;每年召開黨員大會2—3次;實行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羣、幹羣關係,努力調動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資金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村委會到鼓揚紅巖的鄉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繕、路面硬化以及多數田間道路過窄、過陡,雨天行走艱難,從而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和物資運輸,增加了生產、生活成本;二是水利設施落後,水池、水窖修建數量較少,不能滿足村民的農業生產、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多數組建設雜亂無章,比較凌亂,路面硬化、綠化、美化、淨化設施建設不到位,環境衛生條件差,全村的16個小組均無垃圾處理池;四是農村科技、文化和醫療衛生條件差,設備、設施落後。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不足,嚴重製約我村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2、全村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低。全村的田地比較零星、分散,多數是梯田和坡地,不利於機械化耕作,基本上還處於“牛耕馬馱”的小農經濟狀態,增加勞動力成本的同時,也制約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我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困難。勞動力素質低,村民還有相當數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後,普遍存在 “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心理,農民素質不高的現狀嚴重製約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3、農民收入低,產業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當前,全村仍面臨着缺乏新的產業支撐,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矛盾突出,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增收項目不多,農民增收難等諸多困難和問題。20xx年,我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約爲1050元,在交麻鄉乃至全縣村委會中處於中等水平;農業產業化建設起點較低,除烤煙種植具有一定產業化外,蔬菜種植產業化規模還較小,還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生薑、核桃種植纔剛剛起步。

4、新農村建設,缺乏科學規劃、統一佈局。我村在新農村建設上,村“兩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夠清晰,缺乏統一規劃、安排和部署。有的組

幹部在新農村建設上還存在認識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夠、方法不多;在宣傳、發動羣衆方面也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對如何建設、怎樣建設本村的新農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寬;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動、不積極,工作方法不多,還存在“等、靠、要”的現象;這些將嚴重製約和影響了整個村委會的新農村建設進程和質量。

5、新農村建設,“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十分突出。近年來,根據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以及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部分村民小組已經進行了一定的基礎設施建設,但“重建設、輕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項目和原有集體資產的日常的管理維護不到位,對這些資產,村組沒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維護制度,集體資產存在隨着時間的推移不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嚴重的減值和流失的隱患,部分村民對建成的設施保護意識薄弱,特別是在村組公房、鄉村道路、水池等公共基礎設施的管理維護上意識淡薄、方法不到位。

6、村委會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組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村“兩委”班子成員中,國小、國中程度文化還佔56%的比重,這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和後勁不強,在帶領羣衆致富的路上力不從心;二是基層組織建設還有待完善、加強。目前,塘坎組和大地組兩小組組長一職還空缺,無人擔任;三是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對策

(一)加大新農村建設和各項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宣傳黨委、政府關於“三農”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和重要舉措,引導羣衆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充分利用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進行多渠道宣傳,在村內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羣衆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圍繞中央“20字方針”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突出新農村建設主體意識,加強班子建設。新農村建設要政府引導,農民爲主體,充分調動羣衆積極性。推進新農村建設,需要一個好的班子帶領大家向前發展;村黨總支與村委會加強團結,緊密溝通、嚴密組織,要形成一支有號召力,能幹實事,樂於奉獻的村“兩委”班子,明確黨組織在農村的領導作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建設的主力是農民自己,激發廣大羣衆建設自己美好家園的積極性是關鍵。要調動羣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動員全體村民以集資、投工投勞等方式積極參與各村組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新農村建設要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分類指導、逐步推進,確保新農村建設項目,建一個,成一個,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過多的增加羣衆和村組集體負擔,搞舉債、負債建設,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農村建設抓出成效。

(三)科學規劃,分類指導,逐步落實。村級“兩委”班子須認真研究,立足本村實際,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實際的新農建設發展規劃,統一佈局,協調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生態環境,對於新農村建設,要按照規劃穩定有序推進。對於實施整村推進項目、鄉村道路規劃、國小軟硬件建設、垃圾處理池建設、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設等建項目要根據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和安排。

(四)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一方面要繼續發揮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作用,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積極推廣運用各種集約、高效、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如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等農業科技實用技術。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農村勞務的開發,全面實施農民工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積極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產業的發展和培育,着力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明年,我村將加大產業化進程步伐,形成以“科學種植穩村、科學養殖興村、特色養殖富村”的產業結構調整思路,在今年推廣雜交玉米、烤煙和生薑種植的基礎上,明年將大力推廣有機高粱的種植和200畝核桃種植;養殖業方面,在穩定商品豬、商品羊出欄數的基礎上,加大扶持綠殼蛋雞養殖戶的養殖力度,爲我村產業化打下基礎,從而可以推動我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搞好規劃,必須保護好耕地。應堅持“圍繞增收調整結構”的思路,正確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對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扶持、培育,並發展好現有的優勢產業,在做好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要注意確保糧食產量穩定、確保畜禽養殖安全。因爲糧食安全直接關係到整個農村的穩定和發展。

(六)推進民主法制進程,完善各種制度。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規範和完善各項村規民約,增強我村各幹部和村民對公共基礎設施的保護意識,確保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完整,增強羣衆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爲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確保我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爲新農村建設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總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長期性、持久性的過程。新農村建設涉及千家萬戶,是一項系統的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長期努力,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解決農民最關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入手,以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產業支撐和改善生產環境爲突破口,充分調動農民羣衆廣泛參與的積極性,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的積極性。我相信,只要我們村幹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積極理清我村經濟社會發展思路,用3至5年,完全可以使全村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農民生活更加寬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潔,農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

關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三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核心目標,即: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週年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目前貧富差距情況較爲嚴重,雖然大部分人民已實現小康,但在偏遠的農村甚至溫飽問題尚未完全解決。爲早日實現中國夢,必須重視偏遠農村人民的情況,讓更多的人關注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以下是關於興國縣xx村當地情況調研報告:

一、xx村基本情況介紹

xx村作爲東村鄉政治文化中心,全村佔地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25畝,現有484戶村民,2508人,留守兒童178人,孤寡老人76人,留守婦女150人,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爲務農,其農作物主要是:水稻、臍橙、梨、茶葉等等。雖處於政治文化中心,但由於該村地形多爲山地,人均耕地面積少,大多數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家中留下的基本爲老人,婦女,兒童,以及部分喪失勞動力的殘疾青年。

自《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以來,在當地政府的支持與倡導下,開始出現一批返鄉創業的青年,開設小型工廠,吸收部分婦女會作爲勞動力,從而促進了當地就業。但由於工廠數量較少、規模較小,並不能爲當地實現致富。

二、xx村當地的特色

1、豐富的美食文化

在xx村裏有着豐富的美食文化,在走訪調研過程中發現了許多著名的小吃。這裏有着趕圩的習俗,在圩上的茶館裏村民們將品茶與美食相結合,一邊品茶一邊品味着這些遠近聞名的小吃,如:四星望月,也就是俗稱的籠粉牀,是由肉類加當地特色的米粉或者芋頭製作而成;七層糕,清淡消暑,選用精緻稻子,細心打磨,用天然水浸泡一整夜,最終制作而成;魚包,顧名思義,便是以魚肉爲主料,外層裹上面粉,熱油一炸,可口的魚包便製作成功了;茄子包,刀切後的茄子,外層裹上面粉,加上點香蔥,熱油一滾,茄子包便出來了;仙人凍,用仙人草這種草藥製成,作爲一款涼性小吃,清涼解暑,是夏天必備美食;油豆腐,配以辣醬調味,不但不會油膩,反覺爽口;灰水米果,以精製大米,稻草灰火燒製成,清淡爽口;空心油奇,口感類似於麻球的一款中空外糯的特色小食,以精製大米在天然泉水中浸泡一夜,而後製成;火夾米果,主料就是糯米,配以紅糖煎炸而成;碗兒糕,主料大米,製成米漿,一小碗碟裝盛,蒸制而成;等等。

2、積極構建電商平臺

自從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實施後,當地政府結合自身特色建立了精準扶貧項目——電商平臺。隨着互聯網,科技水平的提高,電商也爲廣大人民所熟知。當地政府依據國家政策,針對該村殘疾問題較爲嚴重的情況,積極構電商平臺,不侷限於資金幫扶,而且通過發展這一平臺,促進就業,使村民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其電商平臺包括:家裝、建材;機械及行業設備、橡塑、電工電氣、化工、冶金礦產、鞋、家紡家飾等各個方面,涵蓋面廣,覆蓋面大,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3、特色產業觀光帶

興國縣有11個特色產業,在政府的規劃下將這11個特色產業鏈接成一線,打造成一個特色產業觀光帶,從而形成旅遊特色,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其特色產業主要包括:臍橙,紅肉蜜柚,大閘蟹,鮮魚,鬆、杉、毛竹、黃竹、油茶,生豬,灰鵝等產品。東村鄉也有着自己的特色產業,並在村中努力建設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帶,如:壩子楊梅基地、齊心臍橙基地、澄江小江庫灣等。

三、xx村目前存在的問題

1、青壯年外出務工人數增多,老齡化問題嚴重

由於人均耕地面積少,依靠農業致富較難,該村多數青壯年選擇外出務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人數較多。繁重的農活,只能靠老人、婦女,甚至一些未成年的兒童擔起。他們在支撐家庭的同時,並沒有受到較好的照顧。

2、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村民受教育水平較低,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對科學生育缺乏認識,計劃生育工作開展難度大。當地儘管生活貧困,但在思想上依然普遍存在“越窮越該生”、“重男輕女”的觀念。認爲孩子越多,希望越多;認爲只有男孩纔是傳後人。村中的多數家庭都有2個以上的孩子,且至少有1個是男孩,嫁女兒甚至稱爲“賣女兒”。這些錯誤的觀念,不僅阻礙了經濟發展,也極大的影響了孩子健康的成長。

3、醫療衛生水平差

xx村醫療設施主要爲東村鄉的衛生院和部分小型診所,醫療配置水平離村民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和預防保健的需求,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要求仍存在較大差距。“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醫療資源在量的擴大和質的的提升中顯現出的問題仍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醫療資源配置的均衡性矛盾日益顯現,從醫療機構的分佈情況便可以瞭解到:多數村民認爲醫療設備和衛生人力等醫療資源的集中於城區和城鎮醫院,鄉村醫院佔的比例少,而鄉里及村裏看病人數卻較多。總之,在調研過程中發現該村的醫療衛生水平處於落後的狀態,而村民對醫療水平需求較大,對提高醫療水平、完善醫療制度有着迫切的渴望。

4、家庭教育嚴重缺乏,學校教育較爲落後

由於多數父母在外務工,與孩子相處時間較少,家庭教育嚴重缺乏。導致學校、家庭、社會齊抓共管的理想的教育格局未能很好的實現,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有些家長認爲學校教育才是全部,沒有真正從家庭教育的長遠意義和現實意義上認識其價值。

該村設有一所幼兒園、國小和國中,基礎教育設施較爲完備,但師資力量較弱,學生營養餐水平較低。在當地鄉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倡導下,該村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情況較好。近五年來鄉政府和村委會高度重視輟學問題,通過積極宣傳、溝通和幫扶,及時有效的解決輟學問題,輟學率爲0%。但隨着社會科技地急速發展,這顯然是遠遠是不夠的。而該村多數孩子由於家庭經濟問題在國中畢業和高中畢業後多選擇出外務工,而沒有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

5、後代遺傳病較爲嚴重

據調查顯示,該村的後代遺傳病問題較爲嚴重,其主要原因爲人口流動數量小,存在着較爲嚴重的近親結婚隔代數較近的問題,醫學上研究表明:近親結婚比非近親結婚更容易患遺傳疾病,如近親結婚時所生的子女中,單基因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比非近親結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產的機率比一般羣體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並患有許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顯著。如此,後代的健康問題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較難做到優生優育。

四、發展壯大xx村經濟的對策建議

1、加快建設和落實特色產業觀光帶

興國縣有11個特色產業,目前在政府的規劃下預將這11個特色產業鏈接成一線,打造成一條特色產業觀光帶,從而形成旅遊特色,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其特色產業主要包括:臍橙,紅肉蜜柚,大閘蟹,鬆、杉、毛竹、黃竹、灰鵝等產品。東村鄉也有着自己的特色產業,並在村中努力建設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帶,如:壩子楊梅基地、齊心臍橙基地、澄江小江庫灣等。而在特色產業觀光帶建設的過程中,政府還應面向全國,取長補短,學習和借鑑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科學發展,在發掘當地特色的同時發展新特色。例如:xx村氣候溼潤,土層較薄,地形較陡,大面積的種植山茶樹,易造成水土流失,切收益較慢。而xx村雖人均耕地少,依靠農業致富較難,但氣候適宜,四周山色優美,適宜油菜花種植,可建設油菜花基地,將山色與油菜花基地相結合打造旅遊新特色。圖片

xx村在這特色產業觀光帶的發展過程中,還應形成自己的產業優勢,當地自然風景秀麗,世代以農耕爲主,具有濃厚的南方小村莊的氣息,民風淳樸,且當地人熱情好客,交通較爲便利,非常適宜發展生態農業和農業旅遊。結合當地農業特產,構建生態農業基地,克服耕地較少的侷限,改走農業旅遊線路。可由政府牽頭,發展當地生態農業和農莊、農家樂,構建自身旅遊特色,推出針對我省高校的學生的旅遊服務。例如:可由當地政府安排車輛統一接送,聯繫村民安排住處,推薦旅遊線路,安排引導,從而形成完整的旅遊服務,同時結合當地特色,推出登山節、蘭花節、美食節等特色活動。

2、加快建設電商平臺

自從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實施後,當地政府結合自身特色初步建立了精準扶貧項目——電商平臺。隨着互聯網,科技水平的提高,電商也爲廣大人民所熟知。當地政府依據國家政策,針對該村殘疾問題較爲嚴重的情況,積極構電商平臺,不侷限於資金幫扶,而且通過發展這一平臺,促進就業,使村民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其電商平臺包括:家裝、建材;機械及行業設備、橡塑、電工電氣、化工、冶金礦產、鞋、家紡家飾等各個方面,涵蓋面廣,覆蓋面大,有利於經濟的發展。電商平臺也應結合當地農業特色,使當地的農產品走出去。

3、大力發展特色的美食文化

在xx村裏這裏有着趕圩的習俗,在圩上的茶館裏村民們將品茶與美食相結合,一邊品茶一邊品味着這些遠近聞名的小吃,如:四星望月,俗稱的籠粉牀,是由肉類加當地特色的米粉或者芋頭製作而成;七層糕,清淡消暑,選用精緻稻子,細心打磨,用天然水浸泡一整夜,最終制作而成;魚包,顧名思義,便是以魚肉爲主料,外層裹上面粉,熱油一炸,可口的魚包便製作成功了;仙人凍,用仙人草這種草藥製成,作爲一款涼性小吃,清涼解暑,是夏天必備美食;灰水米果,以精製大米,稻草灰火燒製成,清淡爽口;等等。將美食文化與農家風情、南方品茶文化相結合,推出“舌尖上的xx”,發展自己的美食特色文化,從而與特色產業觀光帶相呼應。

4、全面提高教育水平

教育是社會關注的重點問題,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不容小覷。首先,應當加強家庭教育,提升家長家庭教育意識,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心理健康等方面,全面的瞭解和掌握孩子的想法,從而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其次,進一步推進學校的教育,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所以應該全面提高學校的業務水平,引進一些創新型的教育活動,例如各項知識競賽,各類體育活動,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爲村子的建設培育更多人才。最後,應當增強家長和孩子的受教育意識,正確認識教育的價值,通過接受教育糾正錯誤的傳統觀念,樹立科學生育的觀念。

經過此次三下鄉後,我們真正感受到在那些我們並不知道的地方,還有這樣一羣人需要我們的關注,需要我們的幫助,作爲社會主義接班人,作爲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肩負着重大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農民真正的脫貧致富,讓留守的天空不下雨,讓空巢重新充滿溫暖,需要我們新一代的青年的不懈努力。展望未來,把握現在,我們必須學好專業,掌握爲人民服務的一技之長,以專長服務社會,用熱情譜寫青春的壯麗史詩,讓下鄉不止於今天!

關於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 篇四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位推動下,我縣自20xx年下半年開始大力實施縣屬投融資平臺轉型升級改革重組工作,截至目前,縣城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已經組建完成,“1+N”集團化發展架構搭建成功,市場化運營、實體化運作發展模式基礎成型。針對集團公司組建運營以來取得的成效、面臨的困難和今後的發展,結合自已的工作實踐和到兄弟縣市區學習考察以及與金融機構、相關企業座談,有一些思考和建議。

縣城控集團組建概況

xx縣城控集團組織架構借鑑了xx市城控集團“1+N”發展模式,“1”即xx縣城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爲縣投融資平臺改革重組後的母公司。“N”即縣城投公司(含其管理的其他四家平臺公司)、工投公司、旅投公司(武功山旅遊開發公司)、林投公司、水投公司等融資平臺和其它縣屬國有企業,作爲集團公司子公司、二級子公司或代管公司。截止目前,已全面組建到位的xx縣城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內設專業部室9個(綜合部、人力資源部、會計財務部、投融資業務部、工程管理部、工程建設部、資產管理部、造價管理部、檔案管理部),下轄一級子公司7家(縣城投公司、縣林投公司、兆福房地產公司、耀福資產運營公司、興福建材公司、路特嘉工程公司、縣水務總公司)、二級子公司6家(縣工投公司、縣旅投公司、武功山旅遊開發公司、縣輕化公司、縣金都建材公司、縣瀘瀟砂石公司)、代管公司3家(縣瀘瀟建設開發公司、縣鑫達建設開發公司、縣城投工程建設公司),總資產近100億元,淨資產達60億元,估算評級AA,業務範圍包括投融資、資產管理、房地產開發、建材經營、建築施工等多個領域。

縣城控集團組建運營以來取得的成效

01

做活了融資貸款

我們充分利用城控集團“1+N”平臺,多輪驅動開展融資工作,在3月份就確定了全年的融資計劃,並根據政策變化和項目實際靈活實施。今年以來實際開展了19個融資項目和一個企業債券發行工作,共涉及融資額度60。7億元人民幣,其中已完成審批授信7個項目共17。3億元;完成所有資料已上報待審批授信5個項目共16。6億元;已確定項目正在完善審批資料5個項目融資金額11。8億元;已確定融資意向的項目2個金額5億元;城投10億元企業債券發行所需的會計財務資料、股權劃轉、資產注入、評估入賬、平臺評級等工作推進順利,絕大部分基礎性工作已經完成,四季度可以向上呈報審批。根據縣財政測算,今年我縣的實際融資資金需求約30億元左右,因此我們有信心在保證需求的基礎上還能儘量多的獲得審批授信額度,同時將原有的“到年底時各平臺公司找金融機構貸款”低效高成本運作模式真正切實轉變到“各金融機構主動爭取業務,比年限、利率合理選擇合作銀行”的高效低成本融資模式,有效的緩解了財政資金壓力,保障了項目建設需求,實現了“財政保運轉,城控保建設”的目標。

02

盤活了存量資產

爲壯大縣城控集團資產規模,我們於今年年初啓動了國有資產劃轉工作,截至目前,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名下閒置或已租賃的土地、房產,以及縣城規劃區內2003—2014年國有劃撥安置地權屬已辦證至城控集團名下,現集團公司名下共有房屋163宗約348024。89平方米、土地57宗約975畝,另有部分新理出的土地及房產、大量商品林、水庫和水面經營權、旅遊配套設施等優質資源還可注入集團下屬相應子公司。下一步,縣城控集團將採取分區域公開招標的方式,對上述門店、房產等資產進行掛拍租賃或經營,改變以往部分單位重購置輕管理和國有資產閒置浪費等現象,切實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率。

03

開拓了資源市場

爲構建具有穩定收入和現金流的良性資金鍊,我們今年在已組建瀘瀟砂石公司控股全縣砂石資源的基礎上,又計劃通過招拍掛等方式摘牌料石場和探索新建瀝青混泥土攪拌站。目前,砂石資源經營正在開拓採砂點,料石場和瀝青混泥土攪拌站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待大宗建材企業正式運營後,可優先供給縣屬重點項目,構建較完整的主材供應鏈,在降低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成本的同時,也能切實增加集團經營收入。

04

踐行了實體經營

縣城控集團組建以來,我們在擴充資產總量,狠抓融資貸款工作的同時,通過多種方式取得了建築、房地產開發等資質,在全縣範圍內承接了大量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片區改造提升、政策性住房投資建設、土地一級開發等項目,承擔了政府公益性項目建設和集團自主經營雙重任務。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部署,縣城控集團2020年共承接重點項目16個,總投資約9。7億元,目前所有代建項目均達到或超序時建設進度,其它建設任務也緊鑼密鼓推進順利,在縣委、縣政府的統籌佈局推進下,大大提升了城市品質,增進了民生福祉,並解決了部分歷史遺留問題。比如城控集團作爲項目業主爲政府代建的縣商務中心配套設施完善工程順利通過綜合竣工驗收,並啓動了運營招商和物業管理入駐工作,閒置7年之久的城市地標建築即將盤活;城北幼兒園、城東學校、特教學校、平三小提前竣工驗收交付使用,極大程度緩解了縣城教育資源供需矛盾;縣婦幼保健院(新中醫院)即將完工,進一步優化了縣城醫療資源配置。又比如城控集團作爲項目施工方承建的老舊小區改造、道路微循環等項目全面鋪開,將大大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嶺上家園項目加速推進,創新了縣城規劃區預留地處置方式。此外,縣城控集團與明月山林場合作啓動了城西汽車城建設,並正在和901地質大隊洽談錢山溫泉合作開發事宜,目前,兩項工作均推進順利。

05

充實了工作力量

爲破解城控集團專業人才匱乏的瓶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們陸續通過公開遴選、政府購買服務、社會公開招聘等方式,招攬了金融、工程管理、工程造價等各類專業人員共計13人,其中最高學歷者爲博士,大大充實了集團公司工作力量。今年四季度,我們計劃通過與專業人才招錄機構合作開展985高校招聘和社會公開招聘,再招錄各類專業人員12人,讓城控集團成爲我縣各類人才的“窪地”,同時進一步彰顯投融資和項目建設“主陣地”作用。

縣城控集團當前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01

還本付息壓力巨大

雖然縣城控集團目前融資貸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集團也同時承受着新增貸款和存留債務還本付息雙重壓力。僅縣城投公司轉型前就有債務24。1億元,加上今年已融資貸款的17。3億元和已確定貸款的16。6億元,據測算,近兩年集團公司還本付息額分別高達8億元和5。4億元。

02

資產和平臺瓶頸突顯

在充分利用現有平臺、項目、資產的基礎上,我們今年融資工作取得大進展,但與此同時,我們面臨可包裝有收益性的融資項目越來越少;可用於融資抵押、擔保的資產基本都已利用;可用於作爲融資主體的各個平臺公司均因負債較高無法繼續等問題。如何降低平臺負債率、擴充有效資產、完善會計報表、夯實募投項目是我們面臨的一大難題。

03

管理模式有待改革

縣城控集團雖然已經轉企改制,但在具體的經營管理中還並未真正做到企業化運作。一方面,縣城控集團承擔了大量基本無收入回報的公益性項目建設任務和支出,但未與縣財政建立良性收益循環模式,無法獲取收益用於還本付息。另一方面,縣城控集團目前只較好的體現了“政府的手”作用,沒有相應政策支撐,暫還未自主參與市場競爭。

04

業務收入短板突出

在當前縣城控集團組建初期,我們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爲已劃轉到位的門店租賃收入(自收自支單位門店收益除外)、建築公司項目建設收入,以及砂石公司經營收入。上述收入維持公司人員薪酬和集團常規工作開銷有餘,但相較貸款本息,可謂“杯水車薪”,故開展自主經營、拓寬收入來源迫在眉睫。

今後推動縣城控集團發展的建議

01

加快推動政企分離

爲使城控集團真正實現自我發展、自負盈虧,成爲獨立的市場主體。建議出臺政策讓縣城控集團充分發揮出國有企業主體作用,改變以往的管理體制,除縣委、縣政府交付的工作任務外,其它實體運營事項,給予縣城控集團充分的自主權。同時,爲加強監管,可專門成立獨立的監事會和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組加大監督執紀力度,重點強化事前、事中、事後監管,用完善的監督制度來助推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立。

02

積極參與市場競爭

對城控集團而言,改革重組是爲了更好的服務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爲實現這個目標,建議鼓勵和支持縣城控集團緊扣縣域內外一級土地市場、房地產市場、特許經營、重大項目等重點領域,自主參與市場競爭,通過利用融資資金或先預借財政資金,盈利後還本付息等方式,優化國有資源配置,提高集團經營效益及核心競爭力,從而反哺縣域經濟。

03

廣泛拓展經營領域

隨着新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經營模式早已無法滿足國企的發展需求,建議支持縣城控集團大膽改變以往單純的按計劃安排房地產開發、建築施工、整體出租門店和商鋪等國有資產的經營模式,外出學習考察和引進新興業態,組建人力資源服務、信用保證擔保、資產評估測繪、建築設計預算、工程監理等公司自主經營,同時,積極在餐飲、影視、賓招、網紅小吃等熱門行業開創收益點,全方位、多舉措增加集團收入,提升公司整體實力。

04

建立良性還貸機制

爲加快推動縣城控集團構建還本付息良性循環機制,確保融資工作順利推進,建議縣財政積極配合縣城控集團做好舊債化解和新債嚴控工作。一方面,理清與縣財政面上的關係,改變現有的資金支付方式,從而根除隱性債務風險,現有的模式雖在金融機構借款時體現爲公司債務不作爲政府債務,但在實際支付過程中,均是見抄告單或重點項目資金撥付審批表任意支付項目建設資金或其它支出,如被調查也會被認定是政府隱性債務。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改變支付方式,今後需由城控貸款資金撥付的項目,前期都由城控集團作爲業主單位,其他項目只能由縣財政支付,如財政資金緊張,可通過資金運作的模式(城控摘牌土地、受讓資產等方式)解決。另一方面,針對已有的債務,縣財政根據財力,每年安排一定數額資金用於還本付息,對新增的債務,通過公益性項目建成後政府回購(資金可以運作)方式,讓城控集團獲取一定的收益,並明確代建費用讓城控集團有一定的現金流,從而逐步化解還本付息只靠“借新還舊”的困境。

“萬事開頭難”,但平臺公司轉型是大勢所趨,不改革不走市場化,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會被淘汰。我相信,有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決心魄力,“城控人”一定會抓住歷史機遇,走好自己改革發展的道路,謀劃好發展藍圖,一步一個腳印砥礪前行,爲助推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