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政策調查報告多篇

政策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2022年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政策落實情況調查報告

根據區人大常委會xx年度工作安排,爲破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區人大常委會對全區公立醫院改革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審議。教科文衛工委制定了詳細的調研方案,部分區人大代表對改革情況進行分散調研。9月1日,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熊軍帶領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進行了集中調研,調研組實地走訪了區人民醫院和區第二人民醫院,召開了座談會,聽取了區公立醫院改革成員單位和兩家醫院的工作彙報,並對個別問題進行了討論。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採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制定了落實方案。區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領導爲組長,發改、編辦、財政、人社、衛計等12個部門的單位主要負責人爲成員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領導小組,綜合協調各方力量,統籌推進改革工作。擬定了我區區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改革的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制定了《巴州區區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巴州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政府補償實施辦法》《巴州區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醫保支付調整實施辦法》《巴州區區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醫院管理運行實施辦法》《巴州區公立醫院院務會章程》《巴州區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配套方案,爲推動醫改奠定了紮實的制度基礎。

(二)加強醫院管理,提升服務水平。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爲規範藥品和醫用耗材採購供應,嚴格實行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網上集中招標採購、統一配送,降低了藥品和醫用耗材購進價格。通過改革醫院人事分配、管理和激勵制度,深化了招人管人用人機制,優化了人員隊伍結構,xx年以來共引進5名碩士研究生、62名全日制大學本科畢業生,擇優聘用30名護理人員。加強了績效考覈,以服務質量、數量和患者滿意度爲核心,將考覈結果作爲收入分配的依據。全區4個二級以上醫院分別與4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定了雙向轉診協議,並按照轉診程序和標準,做了一些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診療工作。

(三)有序推動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區目前共涉及區級醫療機構2家,其中,區人民醫院是三級乙等中醫院,編制牀位499張,在崗職工485人,區第二人民醫院是二級乙等綜合醫院,編制牀位400張,在崗職工307人。我區此項改革於xx年10月1日全面啓動,根據《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5部門關於印發四川省縣級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經費補償辦法的通知》(川發改價格[xx]937號)要求,我區2家公立醫院(區人民醫院和第二人民醫院)從自啓動之日起正式取消藥品加成(不包括中藥飲片),並已通過落實財政補助、調整醫療服務價格以及加強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等措施進行補償。據調查,我區區級公立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後,藥品價格平均下降15%。按要求,取消2家公立醫院藥品加成的同時,提高5項醫療服務價格收費標準(即門急診診查費上調6元,住院診查費和ⅰ、ⅱ、ⅲ級護理費分別上調9元),並納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以補償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70%部分。xx年區財政已撥付補助資金1001.16萬元,用於支付補償投入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20%部分及保障離退休人員、在職人員、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及其他專項經費。醫保機構也與2家公立醫院簽定了《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協議》,保障和推動了醫改工作。

通過各項改革措施的初步實施,醫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據統計,一是患者用藥費用下降。xx年,區人民醫院藥品銷售總額達5831萬元,佔醫療總費用的37.14%,較上年度下降39%;區第二人民醫院藥品銷售總額達1899萬元,佔醫療總費用的34%,較上年度下降25%。二是醫院收入結構得到完善。xx年2家醫院總收入23376萬元,其中患者自付7279萬元,佔總收入的25%;除中藥飲片外銷售藥品6809萬元,佔醫療收入的37.14%;檢查、檢驗收入6677萬元,較上年度下降2%。三是醫務隊伍結構逐步優化。目前,2家公立醫院共有執業(助理)醫師211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10人、高級職稱39人,分別較上年度提高8 %和6%。四是就醫人數逐步增加,xx年,2家醫院住院患者達26502人次,較上年增長5.42%。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醫院運行壓力逐年增大。一是編制壓力大。隨着醫改政策的逐步落實、醫保覆蓋面持續擴大和服務人口逐步增加,根據按牀設編、按編定人的要求已不能滿足社會對醫療的現實需要,導致很多管理制度不能深層次推進;二是用工壓力大。我區公立醫院招收部分協議用工人員,雖有相應資質,但受編制限制,醫院經濟負擔大,管理壓力大;三是經濟壓力大。由於醫院擴大運行規模和基礎設施建設,負債較多(區人民醫院負債12128.06萬元,第二人民醫院負債2430萬元)。

(二)財政補償壓力逐年增大。取消藥品加成政策後,將區級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爲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並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徑予以補償。通過調研,我區雖對兩家公立醫院債務進行鎖定,但由於地方經濟的特殊原因,償還債務仍力不從心。財政對公立醫院補助額雖逐年遞增,但仍滿足不了兩個醫院日益擴大的業務總量的需求,考慮到藥品收入自然增長、城鄉醫保和公共衛生服務等因素,財政壓力更大。

(三)社會對改革期望帶來的壓力逐年增大。公立醫院改革是以公益性爲導向的,只有在體制機制改革上大有作爲,才能讓羣衆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而公立醫院改革需要頂層設計,自上而下的相關綜合配套改革尚未深入開展,管理體制、編制管理、醫保支付制度、分配製度和藥品採購等相關配套改革還未有實質性推進,建立統一高效、權責一致的“管辦分開、政事公開”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還需要深入探索實踐。我區公立醫院資源總量較少,分佈也不盡均衡,優質資源更少,區人民醫院迴風院區也還未投入運行,加之羣衆大多習慣涌入城區醫院就醫,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還未得到有效解決。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財政投入機制。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切實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基本建設、設備投入、人才培養、公共衛生任務等公共服務的投入責任。

(二)進一步加大醫保基金監管力度。進一步探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並制定相關配套制度,強化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管,從嚴查處醫保違規行爲。區級公立醫院要堅持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和合理收費,規範醫療服務行爲。

(三)進一步加強區級公立醫院管理。區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要履行好監管職能,對醫院建設、運行、發展等進行全方位監管;加強對醫院目標管理考覈,進一步建立和優化醫院院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和醫院等級評審制度,優化醫院內部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落實多元化的績效工資分配激勵機制;積極探索編制備案管理制度和動態調整機制,激發公立醫院改革活力。

(四)進一步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繼續完善和落實好人才招引政策,大力引進、招聘和留住高層次、優秀衛生技術人才;繼續實施好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和繼續醫學教育制度,加強對現有醫務工作者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強行風建設和醫德醫風建設,促進依法執業、廉潔行醫。

【第2篇】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調查報告推薦

創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社會風氣是時代的號召。作爲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校園文明,與大學生息息相關。“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正處於青春美好時期的大學生羣體,應該是一個國家營造文明風氣的榜樣,應該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石。學校提出“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但成效並不是很理想,近年來在校園內所發生的一系列的事件,例如馬加爵殺人案,“李剛門”事件,都以反映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學校園內存在着太多的不文明行爲習慣,嚴重的危及他人生命,危害社會秩序,影響了文明校園的建設。這也使得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產生了極大地不信任感。

其實大家應該明白,文明不只是一種樣子,道德也不是拿來炒作搞形式的東西,而應該是一種理念,而且是一種素質,一種光榮。文明素質在現在也是評價現代大學生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在進校之初,老師都是告訴我們“先做人,在做事”的原則。而這個“做人”,其實就是希望我們先學習做一個文明的,有道德的,有素質的當代大學生。

在社會文明已然淪陷的今天,要重建社會文明只有從大學,從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的人才下手。爲了瞭解大學生對自己這個羣體文明程度的看法和認識,進一步瞭解大學生校園文明程度,我們在昆明學院校園內進行一次校園文明調查,內容主要爲調查大學生對在現今大學校園裏經常能看到的,大家所關心的各種不文明或不文明行爲的看法。旨在喚醒大學生文明道德意識,加強校園文明行爲理念的傳播,構建文明校園。

爲此,針對於這一情況,我們對昆明學院進行了調查,以下即爲我們組的彙報結果

一、調查目的

文明,是和諧社會的主旋律;文明,更是當今社會評價人才的基本標準。靠文明立足,以文明興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理應引起現代青年人的重視並以此爲共識。文明,作爲人的一種素質,離不開孕育和發展的空間。爭做文明大學生,構建和諧校園正是遵循了人與環境的辯證關係。人人重誠信,事事講文明,則校園文明之風蔚然。反過來,文明的校園環境會塑造出一批批文明的人才。因此,我們將在我校進行一次校園文明大調查,對我校的文明狀況做統計、分析,

總結優點找出不足,並提出一些改進方案,讓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文明。

二、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活動的對象爲我院的全體學生。

三、調查時間

201*年5月9日至5月10日

四、調查方式

1.本次調查採取問卷調查的形式。首先,問卷調查根據調查主題,從實際出發擬題,問題目的明確,重點突出,結構合理、邏輯性強、通俗易懂,問題的排列應有一定的邏輯順序,符合應答者的思維程序。其次,問卷調查便於資料的校驗、整理和統計。

調查的內容:1你熱愛你的祖國嗎?2你熱愛你的家鄉嗎?3你熱愛你的學校嗎?

4你積極參加院、團或班級裏的活動嗎?5你的宿舍整潔無異味嗎? 6你會遇到有些宿舍經常大吵大鬧影響他人休息嗎? 7你會瀏覽不健康網頁嗎?

8你會經常聽到旁人罵人的髒話脫口而出你嗎? 9你會經常看到男女生過分親密行爲嗎10你會經常在校園內接收到不良信息嗎?

2.採取蹲點調查的形式,我們調查了食堂和宿舍!調查發現食物浪費以及水資源浪費的情況嚴重。

五、調查結果

(一)問卷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200份。 1、你熱愛祖國嗎?

2、你熱愛你的家鄉嗎?

3、你熱愛你的學校嗎?

4、你積極參加院、團或班裏的活動嗎?

5、你的宿舍整潔無異味嗎?

6、你會遇到有些宿舍經常大吵大鬧影響他人休息嗎?

7、你會瀏覽不健康網頁嗎?

8、你會經常聽到旁人罵人的髒話脫口而出嗎?

9、你會經常看到男女生過分親密行爲嗎?

10、你會經常在校園內接收到不良信息嗎?

分析及建議:

1、從調查結果來看將近96%學生熱愛自己的祖國、家鄉、學校,卻有差不多4%學生不熱愛或對自己的祖國、家鄉、學校沒感覺。這主要是因爲他們覺得自己的祖國、家鄉很貧窮不願留在那裏,而昆院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大學,所以很失望。此項得出學生應轉變觀念,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這是心態文明的表現。 2、調查得出有79%的學生在學校積極參加院、團或班裏的活動,有19%的學生偶爾參加,有2%的學生從不參加。此項說明有一部分學生對院、團、班裏的活動並不重視,而這卻是校園文明的一部分,學校應該注重動員學生參加各類活動,爲校園文明添加色彩。

3、調查得出仍有近8.5%的宿舍文明狀態處於良,雖然調查未出現差,但我相信仍有差存在。所以學校應加大宿舍整頓力度,讓我們的宿舍更加文明,爲自己創造一個文明的環境。

4、調查得出有15.5%的學生會偶爾瀏覽不健康網頁,主要原因是大學生正處於身體和心理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渡期,由於好奇心等的誘導瀏覽一些不健康網頁。因此學校應正確看待此問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其健康的走向成熟。

5、調查顯示有近55.5%的學生經常聽到旁人罵人的髒話脫口而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校園文明敗壞問題。細節決定一切,學校應對此問題加以重視,加大對學生的文明用語教育。

6、調查顯示有近88.5%的學生經常在校園裏看到男女生過分親密的行爲。

【第3篇】關於落實對殘疾人優惠政策的調查報告

在省殘聯的統一部署下,2022年4月5日至15日,市殘聯組織專班圍繞殘疾人的定救、稅費、減免醫療保障等方面並特別對全市落實《黃石市扶助殘疾人暫行規定》的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中通過座談會、走村入戶、訪問工商、稅務、財政、教育和民政等有關單位的方法,瞭解了優惠政策落實的基本情況,發現了一些問題,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刻分析,並提出了相關對策和建議。

一. 基本情況

我市轄四區一縣一市,殘疾人總數有12.5萬。這次調研涉及大冶市、陽新縣、西塞山區、黃石港區,城市調查點選擇了聯合村、十五冶、東風路、太子灣、冶鋼村、大橋、磁湖、黃印村等8個社區;農村調查點選擇了王英、靈鄉、劉仁

八、羅橋和還地橋五個鎮的13個村,訪問殘疾人55人。

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地區執行了中央、省、市優惠殘疾人、保障他們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但不徹底不全面;少數村對政策不瞭解,農村中殘疾人享受優惠政策的不多;殘疾人狀況與社會平均發展水平還存在不小的差距,有的方面存在拉大的趨勢;大部分殘疾人的基本生活沒有保障。具體地說:

定救方面,城市殘疾人貧困戶基本做到了應保盡保,殘疾人憑《殘疾人證》優先享受人平156元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對重殘者還採取上浮50—100%的方法來保障其基本生活。西塞山區無房無工作的殘疾人洪斌在社區領到每月312元。黃石港區有殘疾人特困戶295戶,而城低保擴大到696戶殘疾人。農村殘疾人的定救主要通過農低保來實現,但農低保標準低、面窄,陽新王英鎮是國家貧困縣中最有代表性的鄉鎮,集邊、窮、庫區於一身,全鎮4.7萬人中貧困人口占80%,縣裏分下來的農低保指標是610人,2240名殘疾人中只有160人享受到,而且這人平10元標準的錢還不能按時發下來。

稅費減免方面,城鄉殘疾人個體工商戶對稅務和工商執行優惠政策比較滿意。陽新工商局北門分局轄區收取管理費時根據殘疾程度不同酌情減免殘疾人39戶,雙生分局則全免殘疾人“麻木”車主的管理費,減半收取個協會費。大冶工商局雖然沒有接到專門優惠殘疾人的文件,但一直採取扶持下崗職工,減免特困戶工商管理費的政策,殘疾人身在其中享受減免照顧。農業稅減免政策出臺以來,全市殘疾人農民和健全人一樣享受3%的優惠政策。今年經濟實力較強的靈鄉鎮率先取消農業稅,黃石經濟開發區也隨後宣佈取消農業稅。湖北省農業稅減免管理暫行規定中對殘疾人按重、中、輕不同殘疾程度分別減免稅100%、50%、30%的特別照顧政策因年初頒佈,宣傳沒到位,此政策沒有普及貫徹落實。多數殘疾人擔心往年拖欠的農業稅款會在今後被村裏抵扣,雖然去年就沒收了,但村裏沒明確勾銷。王英鎮泉豐村就有殘疾人反映村組沒有和殘疾人算清積欠款,擅自將國家發給庫區農民的糧補抵扣,直到去年上級發糧補一律要村民本人簽字時,才使矇在鼓裏的殘疾人始知有糧補這回事。還有,殘疾人困難戶子女學雜費減免面不寬。

醫療保障方面:訪問的殘疾人普遍對就醫有意見,小病拖着不敢進醫院,大病四處向親友借錢,絕大多數殘疾人醫療無保障。羅橋五個村七戶殘疾人家庭中就有五個患重病或大病,債臺高築,生活難以爲計。他們都要求醫療救助。居住在西塞山八泉街辦的前截肢世界冠軍、省勞模陸林今年46歲,已有三十年工齡但因廠裏今困難無法爲他繳醫療保險,也時刻擔心生病無錢醫治。而其街坊陳新華因患高血壓,爲保命通過做副食小生意籌集醫療基金,才爲自己買了醫療保險。冶鋼村27歲的智力殘疾人汪莉芬去年年底因突發糖尿病,住院治療費1萬多元,通過社會捐款才得以解決。可出院後每天還要注射兩針胰島素,費用無着落。

今年大冶作爲全省試點,全市4萬多殘疾人蔘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按照規定,只要個人投入15元就可報銷一部分醫療費用,但在鄉鎮,這一政策沒有得到很好落實。靈鄉鎮憑藉其經濟實力政府爲殘疾人全部承擔了個人出資的那部分。陽新縣及其他農村暫時還沒有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近年來殘疾人生活狀況有了明顯改善,主要是和過去相比,和全國奔小康的大潮流比。殘疾人的生活質量卻相對下降。殘疾人由於自身殘疾的影響和外界的障礙,在與健全人的競爭中難免處於劣勢。絕大多數城鎮殘疾人只能在低收入職業崗位上就業,殘疾人哪怕找一份收入低微的工作也很困難,有一位門衛殘疾人嫌200元工資低卻不敢提出加工資的要求,因爲隨時有健全的下崗工人盯着這一空缺。身處庫區土地被徵用開發的農村殘疾人由於補償政策不傾斜,面臨糧食漲價吃不飽飯的新問題。王英庫區有一家七口靠斷了一截手臂的戶主栽種二百棵桔樹,年收入一二千元,買糧食只能吃半年,另半年靠吃薯片,如今大米漲價,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大冶市羅橋辦事處徐家鋪村55歲的戶主徐田友一家倆殘疾,面對屋樑斷裂、外面下大雨家裏下小雨的兩間危房,束手無策。十里鋪村一家三代三口人都殘疾的陳迪堂今年63歲,半邊土屋山頭都歪斜了,隨時會倒塌。村幹部無奈地說:“依靠基本生活保障金還無法維持一日三餐,我們經常叫陳老頭從村食堂背大米回家。而村裏能力有限,鋼筋水泥都漲價了,房屋改造資金缺口越來越大”。據統計,農村殘疾人無房危房戶陽新縣有12800戶,大冶有4000多戶。

2、開展扶貧工作幾年來,殘疾人中的脫貧率很低,返貧率卻很高。由於殘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方式和下崗失業人員(臨時保障)、災民(一次性保障)、孤老(老年期保障)、棄兒(找到撫養人之前給予保障)等的保障方式沒有區別開,不加區別地把農村殘疾人列入扶貧對象一起進行扶貧,達不到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的目的;而不加區別地把城鎮殘疾人拿城市低保的貧困戶和健全人一視同仁也是不合理的。黃石港有一殘疾人想通過做早點生意補貼孩子上學雜費,社區卻對其家庭收入覈算追蹤,可能會使其享受的城市低保金降低。另外,《殘疾人扶貧攻堅計劃》中安排的低息扶貧貸款很難落實到殘疾人。因爲實際掌握着貸款發放權的農業銀行是商業銀行,它考慮的是貸款能不能收回,資金能不能增長效益,殘疾人償還能力較差,所以不願意把貸款投放給殘疾人。陽新縣的殘疾人強烈要求貸款創業,但貸不到款,縣殘聯也無奈。

3、農村殘疾人從目前的合作醫療中得到實惠不多。一方面只有大冶作爲全省試點開始實行,而大部分地區還沒有開展;另一方面,政府對貧困殘疾人蔘加合作醫療個人交費的補貼較少,大冶只有靈鄉鎮爲殘疾人全額補貼,其他鎮沒有補貼。殘疾人普遍反映鎮政府財力不足而將報銷範圍、報銷比例限制太多,殘疾人患重大疾病的比例又高,幾乎享受不到政策實惠。

4、殘疾人的康復、就業、教育、扶貧等涉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減免政策往往到基層就落實不了。一個是上級的指標任務在作梗,一個是相關部門沒有制定或沒有執行專門針對殘疾人的減免政策。。村裏農業稅任務是鎮裏將社會減免數統一扣除後再分到每個組每個人(包括殘疾人),而沒有直接戴帽減免殘疾人,村幹部說你不交只有轉嫁到親屬承擔,健全人誰願多攤?工商部門的優惠政策也只針對下崗工人、特困戶(當然包括

殘疾人下崗工人和殘疾人特困戶),而沒有專門針對殘疾人的優惠減免政策,他們也有收取工商管理費的指標任務。學校的學費減免同樣如此……

5、基層殘疾人的組織機構不健全,力量薄弱,以致工作目標很難實現,殘疾人很難從殘聯的工作中直接得到利益或得利不多。一是鎮政府的殘疾人工作者沒有專職,都是搭附民政工作一起,即使這樣,人員還不能保證。劉仁八鎮的一位殘疾人工作者做了九年,還是臨時工。金牛鎮在我們走訪時已有七個月沒發工資了。二是工作經費一般是由民政那條線撥下來,殘聯繫統基本上沒有人頭費和事業費下撥。三是鎮裏工青婦都有專職和編制,而同樣是做羣衆工作的殘聯卻沒有。殘疾人工作無經費無專職無編制,上面的優惠政策文件發下來無法落實到村組和社區。陽新縣是國家貧困縣,縣殘聯的同志由於工資發不到位,沒辦法報銷差旅費而不敢下鄉。鎮裏的同志又叫苦:民政自己的事都做不了,沒有精力顧及殘疾人工作。村裏的殘疾人由於無路費不願來縣殘聯辦理《殘疾人證》,農村殘疾人大部分不知道農業稅減免政策,更無從談到落實。大冶還地橋就有一戶盲人反映他家在稅費改革之前按人均計算交稅金200元左右,稅改後按田畝計算要交300元左右,相比之下負擔加重了。

三、對策和建議

根據調研的情況及基層殘疾人工作者的呼聲,我們建議:

1、《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修改時應該增加殘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內容,有效維護市場經濟形勢下和改革大潮中殘疾人的社會利益與生存權利。應該把注重務虛的彈性條款變爲注重務實的操作性更強的條款。

2、各級政府在制定和出臺對殘疾人實行優惠政策時,必須同時制定和出臺相關的配套政策,強化殘疾人這一特殊羣體的利益保護。特別是在財稅徵收時要明確戴帽減免殘疾人的稅款,要用精神的、物質的多種手段幫助殘疾人羣體。

3、政府民政部門發放殘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金時,只和殘疾人本人發生關係,不牽連殘疾人家庭成員的收入和生活,也不對其家庭的收入逐月追蹤考查,更不要規定領取基本生活保障金的殘疾人家庭只能過最低水平的生活。應優先提高農村殘疾人和城鎮殘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金。

4、2003年11月民政部、衛生部、財政部《關於實施農村醫療救助的意見》已經下發,我省在出臺該政策的實施意見或辦法時應明確將貧困殘疾人作爲救助對象。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範圍上,應設法將與殘疾人康復的相關內容納入,包括精神病防治、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手術、假肢安裝、助聽器配戴等。並對殘疾人實行重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基金。

5、各級殘聯和財政部門要聯合起來儘快摸清村組殘疾人的詳細狀況,必要時可通過培訓班、工作組等形式培訓工作人員,市縣殘聯要加大辦證力度,深入農村,上門服務,爲殘疾人辦理《殘疾人證》,將農業稅減免政策落實到人。

6、鑑於基層殘聯力量薄弱的現狀,各級政府應在鄉鎮機構改革時注意殘聯的位置和羣團組織一樣的政治待遇,並保證有專用經費。爲此,省裏應出臺文件政策,明確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一定比例劃撥給鄉鎮用於殘疾人工作。

7、市政府需要對《黃石市扶助殘疾人暫行規定》的有關條款作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制定配套實施方案。特別是對農村殘疾人的扶助措施,大冶和陽新應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8、隨着機構改革的深入開展和殘疾人事業的迅速發展,各級殘聯要加強殘疾人工作者的業務培訓,塑造一支求真務實的隊伍;並把殘疾人事業的深入宣傳和基層殘聯幹部的業務培訓有機結合起來,使各級政府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家喻戶曉,落實到人。

方明

二零零五年七月二十六日

【第4篇】關於進一步完善惠農補貼政策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國家先後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措施,政策範圍不斷擴大,補貼資金逐年增加,惠農補貼是國家支持和保護農業的重要手段之一。實施惠農補貼政策對增加農民收入,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縣共有20萬人口,其中農業人口爲15萬餘人,佔全縣人口總量的四分之三。研究我縣惠農補貼政策問題對進一步落實和完善補貼政策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基本情況

當前實施的強農惠農政策大致可分爲6類,分別爲社會保障類政策、直接補貼類政策、擴大內需類政策、改善基礎設施類政策、提高農民素質類政策和項目扶持類政策。從政策目標看,前3類可歸爲惠農政策,主要目標爲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改善農民羣衆生活水平;後3類可歸爲強農政策,主要目標爲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一)社會保障類政策。主要包括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項,其主要目的是爲農民建立基本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農民貧困、看病、養老的後顧之憂。

(二)直接補貼類政策。從2022年開始,我國先後對農民實行了直補政策,補貼種類主要包括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水稻良種補貼、玉米良種補貼、小麥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其目的是爲種糧農民直接提供補貼,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三)擴大內需類政策。包括汽車摩托車下鄉、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三項政策,對購買汽車、摩托車、九大類家用電器的農民給予購買價13%的補貼,不僅給農民以實惠,提升農村的購買力,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還進一步拉動了內需增長。

(四)改善基礎設施類政策。包括危房改造工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程、中低產田改造自然災害損毀工程修復項目等,目的是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便於政府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對較大範圍內的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建設,解決農民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

(五)提高農民素質類政策。包括勞動力轉移培訓、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主要通過政府出資培訓技能提高農民素質或爲農民免費提供各項服務等形式,達到強農惠農的目的。

(六)項目扶持類政策。主要目的是通過扶持具體項目,引導農民開展現代、高產、科學化的農業項目,在給予資金的同時還進行相應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屬於授人以漁的技術下鄉。

二、基本成效及經驗

一是保障了最困難羣體的利益。在農村,養老、就醫成爲了一大重點、難點問題。在強農惠農政策實施後,三類困難羣體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

二是通過各種補貼讓農民得實惠。種糧農民收入低一直是阻礙農業發展的大問題。爲此,中央財政對種糧農民進行了各種補貼。據統計,我縣平均每畝地每年拿到的補貼金額爲100餘元,根據人均耕地面積3畝計算,平均每戶每年300餘元。除此之外,中央和省級財政還對農民購買汽車、摩托車、家電等消費品進行補貼,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農民的消費壓力。

三是通過扶持產業項目爲農民增收。在強農惠農政策、資金、技術的扶持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米業加工合作社、油脂加工項目等一些特色產業項目也得到了蓬勃發展。不僅取得了不錯的效益,提升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四是通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各級政府均投入資金,對農村的交通、水利、住房、土地等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五是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通過補貼引導農民種植向專業化、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激勵農民採用良種,提高農產品質量,從而有助於提升本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

三、主要困難與問題

(一)管理部門分散,政策落實協調配合不暢。管理和分配強農惠農資金的部門有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發改局、民政局等多個農口部門和涉農單位,涉農惠農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廣且繁雜,撥付渠道多,參與管理部門多,在管理上又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較科學、完善的規範工作機制,使資金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影響了使用效益。主要表現爲:項目資金申報和使用各自爲政,資金監管責任分散;不同渠道的強農惠農政策目標可能存在交叉重複。單個項目投資額較小,項目點多面廣,項目資金撒胡椒麪,難以形成強農惠農資金集中使用的合力。

(二)補貼資金細碎,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效果有限。按照目前的補貼標準,國家給予農民的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直補資金,總量加起來非常大,但分散到人後,平均每人補貼只有100餘元,相對於近年來飛漲的農資價格、逐年增加的人工成本,意味着農民投入成本增加、收益下降,從而使得惠農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實惠或收益大打折扣。補貼資金對個體農戶的補償作用非常有限,鼓勵農民種糧的政策效應不是很明顯。

(三)強農惠農資金量太分散,管理難度高。部分項目資金使用效益差,跟蹤管理不到位。由於管理難度大,一些投到項目上的資金未

能得到科學合理的使用,項目未能取得預期收益。部分補貼資金在撥付時,存在農戶虛報冒領騙取資金等問題。

(四)政策設計存在缺陷。部分強農惠農政策設計過於複雜,限制條件多,實施難度較大,一些技術性指標難以簡便、科學認定。比如能繁母豬保險費補貼政策,能繁母豬的數量很難準確覈實,導致實際操作中易引發矛盾。另外,還存在上級部門對政策實施的要求與現實操作不相符的情況。

(五)落實政策的行政成本較高。爲保證每項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實,縣、鎮兩級政府都需要層層部署,組織人員抓落實,召開會議、轉發文件、製作宣傳資料、編制賬卡表冊、覈實面積、協調糾紛等,每一項工作都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相應增加了行政運行成本。

四、幾點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規劃協調。從政策制定層面,抓緊研究科學、合理的項目設置和資金整合措施,對性質相同、用途相近、使用分散的專項資金進行歸併整合;同時,探索建立涉農部門溝通協調及監管機制,通過召開聯席會議,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和配合,避免資金使用管理重複交叉和相互脫節,防止資金監管的缺位。在具體落實層面,由財政局、發改局、農業局、審計局、監察局等涉農單位和監督單位組成領導小組。制定農業和農村發展建設規劃,提出年度支農投資的安排原則和使用方向,具體負責涉農資金的整合和協調工作,搞好各項目之間的銜接工作,解決涉農投資中的難點問題,彙總編制年度政府支農投資指南,實現全縣一盤棋。

(二)創新政策方式,巧用市場手段。強農惠農政策,絕大部分是以補貼、項目等資金扶持的方式進行,鮮見通過改革政策、解除約束、加強引導等途徑達到強農惠農目的的做法。一是適當鼓勵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化的農業經營,重點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家庭經營和合作社優勢互補,提高農民市場議價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二是努力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引導企業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合作機制,延長農產品價值鏈條,促進農產品深加工和物流流通,將農產品附加值更多地留給農民。

(三)加強資金監管,探索長效機制。健全監管體制。根據強農惠農資金總量大,點多面廣、資金分散的特點,逐步探索和建立政府主抓、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財政、審計、紀檢監察專門監督與羣衆監督、社會監督、新聞監督相互結合的強農惠農資金監管機制,抓重點部門、重點資金的監管工作,推動強農惠農資金監管工作全面開展。

(四)簡化政策設計,完善信息平臺。強農惠農政策要面向廣大農民羣衆,重點解決全局性、突出性問題,政策設計上要容易理解、便於實施、有利監督。在政策目標人羣的認定上,一方面要使資格認定標準變得清晰、明確、易於辨別,另一方面要使申請人的信息清晰、明確、易於查詢。同時還要加大對資格認定標準的宣傳力度,使其更容易爲老百姓接受和掌握。更要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及時解答羣衆的疑惑。建立準確、及時的信息平臺,把申請人的數據信息定性、量化,完善政策落實的基礎信息支撐,更加方便、準確地判定申請人的實際條件。

(五)簡化行政流程,改善網絡服務。一是進一步完善農民補貼網信息管理系統,進一步搭建縣、鄉、村三級互動管理信息平臺。農民信息經確認後,各級管理機構可以共享農戶信息資源,省去了很多重複勞動。二是改善服務網絡,提高服務效率。強化代發金融機構工作責任,加強鄉鎮、村、信用社網點建設,及時更新網點的硬件和軟件設施,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

【第5篇】關於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實施調查報告

一、縣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實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政策宣傳常規化。始終堅持移民的主體地位。在政策實施工作中,無論是人口的核定、扶持方式的確定,規劃的編制,年度計劃的制訂和實施,還是人口動態管理,都始終堅持政府領導,移民的主體的原則,利用會議、媒體、宣傳冊、宣傳欄等方式進行宣傳,使後期扶持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二是移民登記準確化。嚴格操作程序,經過移民戶申請,入戶登記,張榜公示,覈實認定和建檔立卡和三公示,三審覈的工作程序,能夠將移民人數覈定到人的,儘量覈定到人,不能覈定到人的,覈定到移民村組,移民人數嚴格控制在省覈定該縣的16萬人之內,其中,覈定到人的是93109人,覈定到村組的是66891人。

三是扶持方式多樣化。在充分尊重移民意願、聽取安置區原住農民意見的前提下,該縣採取兩種扶持方式:對移民人數覈定到人的,全部實行現金直補到移民個人;對無法將移民人口覈定到個人的村民小組則實行項目扶持,讓廣大移民羣衆受益最大化。

四是矛盾調處及時化。爲維護庫區和安置區社會穩定,該縣各鄉鎮政府明確鄉鎮黨委書記爲第一責任人,各有關部門積極配合,耐心細緻地做好政策宣傳和思想解釋工作,取得原住農民和相關羣衆的理解和支持,對一些超出政策範圍的不合理要求,嚴格堅持按政策辦事,及時回覆來信來訪,最大程度地化解各類矛盾,排除不穩定因素。

六是年度計劃編制、實施程序化。項目編制堅持由村組申報,鄉鎮審查,縣移民局審覈彙總,報請四家班子審定,再呈報市、省移民辦審查、審批;堅持項目實施法人制,項目監督全程化,增強了項目實施的透明度,確保移民資金髮揮最佳效益。目前,全縣實施政策以來,發放移民直補資金爲9696.94萬元,實施項目資金爲5358.75萬元。

七是項目、資金管理規範化。後扶項目由鄉鎮負責組織實施,由縣移民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驗收,項目管理權限進一步明確;資金跟着項目走,嚴格按進度實行5:3:2分期撥付,並實行了縣級報帳制;工程項目影像資料實行了微機管理,每個項目按照項目分類和資金額度實行文字資料建檔管理。

二、後扶政策實施以來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於水庫移民搬遷安置情況複雜,在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實施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特別是政策邊緣性問題相對突出,由於一時難已解決,造成了一些誤解和不理解,主要表現在:

2.邊緣區羣衆要求扶持的呼聲越來越高。在後扶政策實施過程中,受影響的邊緣區羣衆沒有得到實惠和好處,主要面臨三個問題,一是移民與安置區原住村民在享受政策上不對等。原住村民水庫建設作出了犧牲和貢獻,但是沒有得到國家的扶持和補償。二是移民與淹地不淹房村民在享受扶持政策上的不對等。淹地不淹房村民在政策上未引起重視,羣衆心裏不平衡。三是移民與農轉非移民在享受扶持政策上的不對等。部分農轉非移民仍然居住在農村、生活在農村,現處於種田無土地、就業無崗位、經商無能力、生活無出路狀態,他們要求恢復移民身份,強烈要求享受同等待遇。

【第6篇】關於貨幣政策的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及背景

貨幣政策的含義:

貨幣政策所包念聽所範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貨幣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銀行以及宏觀經濟部門所有與貨幣相關的各種規定及採取的一系列影響貨幣數量和貨幣收支的各項措施的總和。而現代通常意義上的貨幣政策所涵蓋的範圍則限定在中央銀行行爲方面即中央銀行爲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虎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

二、我國貨幣政策的基本理論

1我國貨幣政策目標

2我國貨幣政策的常用工具

常用貨幣工具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操作、其他政策工具等。1995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頒佈布後,我國貨幣政策調控逐步由以直接調控爲主向以間接調近代爲主轉化。過渡時期共存的貨幣政策工具有貸款規模、再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業務與再貼現等數種,其中間接調近代工具的作用逐步強化,直接調近代工具的影響日趨淡化,如1998年我國已經放棄了貸款規模管理。隨着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率手段的運用與再加市場化。

1994年《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我國今後貨幣政策中介指標主要有四個:貨幣供應量、信用總量、同業拆借利率和銀行超額儲備金率。目前在實際工作中,貨幣政策的操作指標主要是基礎貨幣、銀行的超額儲備金率和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回購利率;中介指標主要是貨幣借應量和以商業銀行貸款總量、貨幣市場交易量爲代表的信用總量。

三、我國貨幣政策近期發展

我國近期發展可以劃分爲兩個階段:

【第7篇】關於貨幣政策的調查報告範文

一、調查目的及背景

貨幣政策的含義:

貨幣政策所包念聽所範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貨幣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銀行以及宏觀經濟部門所有與貨幣相關的各種規定及採取的一系列影響貨幣數量和貨幣收支的各項措施的總和。而現代通常意義上的貨幣政策所涵蓋的範圍則限定在中央銀行行爲方面即中央銀行爲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虎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

二、我國貨幣政策的基本理論

1我國貨幣政策目標

1995年3月頒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對“雙重目標”進行了修正,確定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XX年12月27日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再次確認了這一目標。這個目標體現了兩價目要求:第一,不能把穩定幣值與經濟增長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從主次看,穩定值始終是主要的。從順序來卸,穩定貨幣爲先。中央銀行應該以保持幣值穩定來促進經濟增長。第二,即使在短期內兼顧經濟增長的要求,仍必須堅持穩定貨幣的基本立足點。

2我國貨幣政策的常用工具

常用貨幣工具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操作、其他政策工具等。1995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頒佈布後,我國貨幣政策調控逐步由以直接調控爲主向以間接調近代爲主轉化。過渡時期共存的貨幣政策工具有貸款規模、再貸款、利率、存款準備金、公開市場業務與再貼現等數種,其中間接調近代工具的作用逐步強化,直接調近代工具的影響日趨淡化,如1998年我國已經放棄了貸款規模管理。隨着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利率手段的運用與再加市場化。

1994年《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明確提出,我國今後貨幣政策中介指標主要有四個:貨幣供應量、信用總量、同業拆借利率和銀行超額儲備金率。目前在實際工作中,貨幣政策的操作指標主要是基礎貨幣、銀行的超額儲備金率和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回購利率;中介指標主要是貨幣借應量和以商業銀行貸款總量、貨幣市場交易量爲代表的信用總量。

三、我國貨幣政策近期發展

我國近期發展可以劃分爲兩個階段:

首先:我們從XX年年初到10年10月左右來看,我國家的貨幣政策是已從緊的。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必須適當加快人民幣的升值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央行需制定一個適合實體經濟穩步增長的貨幣供應和貸款規模的參照系,適用多種政策工具予以對衝與調控。XX年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爲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爲明顯通貨膨脹“,並提出2010年要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這是對前一階段貨幣政策結果的評估。從緊的貨幣政策的提出,從國際經濟形勢的大環境看,是在世界與中國經濟失衡的格局還沒有出現較大的變化之前,我們需要制定從緊的貨幣政策目標,從中國經濟本身來講,“兩防“,無非是原來我們經濟發展中解決“三過“矛盾的延續。所謂“三過“,就是指貿易順差過大、外匯儲備過多、投資增長過快。這種格局造成了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很多矛盾。針對“三過“引起的一些問題,我們採取了一些對策,重中之重就是匯率政策。與此同時,我們加快了結構調整,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主要目的都是爲了解決如何把經濟結構調整好。央行貨幣政策爲經濟結構調整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應看到,在對外對內經濟格局沒有出現根本性扭轉前提下,人民幣升值預期仍然繼續,資產價格上升很快,物價上漲壓力不減。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XX年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就提出,經濟運行中投資增長過快、貿易順差過大、信貸投放過多等問題依舊突出,並且還出現了通脹壓力加大和資產價格持續上升等問題。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央行在做好結構調整週期性思想準備的同時,應不失時機地堅定推行從緊的貨幣政策。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中央提出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但貨幣政策並不是萬能的。大家都在講貨幣多了,價格就上漲。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有時候物價上漲未必一定都是由貨幣過多所引起的,也就是說並不都是由需求因素引起的。比如,我們所統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實際增長裏面,包括了企業購買和農村建房材料支出,如果把這兩項減掉,我國的社會消費品增長率的數據會下降不少。因此,很多人認爲XX年 年貨幣供應很多,應該是消費大踏步上升,但是扣除物價因素之後消費增長得並不快,甚至在下降。這一現象需要引起我們的思考。實際上,當前物價上漲,很多是由供給因素造成的,如養豬的政策、我們的能源價格受世界能源價格的影響、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加大等都在推動物價上漲,此外,還有海外輸入性等因素的影響。所以,不能認爲物價上漲就是由於貨幣過多等需求因素引起的。因此,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必須與其他措施緊密配合。

在看看自10年10月左右到至今,從某種程度上說,面臨未來經濟下行風險,寬鬆貨幣政策更主要是通過“符號作用”來穩定公衆預期。要實現此前宣佈的2010年17%的m2目標確有難度,對此,只能從擴大基礎貨幣、提高貨幣乘數兩方面着手。一則,影響基礎貨幣的主要有準備金率、央行再貸款或再貼現、外匯佔款、對政府淨債權等。在明年外需疲軟的背景下,外匯佔款的貢獻必然有限,除了貨幣當局運用各類政策工具增加流動性之外,顯然財政部門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也是必要的,因爲這可以通過降低國庫現金餘額,間接增加央行對政府淨債權,從而擴大基礎貨幣。二則,影響貨幣乘數的因素主要有現金比率、超額和法定準備金率、存款定期化程度,可以看到,金融創新對這些因素有顯著影響而增加貨幣乘數,由此,2010年清醒認識我國金融創新不足與美國金融創新過度的差異,適度加速金融創新改革也是有益的。

此外,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實施,也需要信貸供求因素的支撐。就近期來看,確實出現一定程度的信貸需求不足跡象。主要表現爲,雖然近期貨幣政策不斷放鬆,月度貸款增長也較快,但貨幣供應量增速下滑局面依然延續,m1和m2增速都不斷創出新低,表明企業對未來經濟前景確實不看好,企業的投資需求和生產經營活動都在萎縮。而房地產、汽車等重要行業的低迷,也從整體上降低了信貸需求規模。另外從信貸供給看,雖然近期商業銀行爲配合中央政策導向,出現了明顯的信貸規模擴張跡象,但面臨經濟下滑的較大風險,其惜貸心理同樣不容忽視。當然,只要政府投資擴張力度足夠大且有相關政策引導的話,商業銀行的“惜貸”行爲不難得到緩解。除了增加信貸支持政策之外,還要依靠財稅政策、各種融資創新手段來滿足其流動性。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規範和引導民間資本爲其提供金融支持、真正促進創業板市場發展、建立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都是可考慮的選擇。對房地產企業,我們認爲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與本世紀初相比已經很有限,而且房地產市場調控還未到位,因此應避免大規模放鬆信貸約束,但可以推動房地產投資信託等多種工具來優化房地產金融結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肯定也會增加未來經濟反彈時的不確定性,如銀行再次陷入信貸擴張的怪圈、銀行體系不良率的增加、資金流向此前的限制領域等,當然這些難以歸咎於貨幣政策本身,而是在於中國經濟中的某些“痼疾”。

綜上所述是我對我國近期貨幣政策的調查、及看法。

【第8篇】我市民辦教育急需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扶持——對我市部分民辦學校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我市民辦教育急需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扶持——對我市部分民辦學校發展情況的調查報告

孫東權

最近五年來,鐵嶺市民辦教育的發展呈現出百花爭豔的良好局面,無論是民辦國小、中學、高中還是民辦職業學校,都已成爲公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同任何一種新生事物一樣,我市民辦教育在其發展過程中也面臨着一系列急待解決的問題。最近,我們對全市民辦教育發展情況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我市民辦教育規模小、資金不足、融資困難、競爭力差。其主要原因在於,資金嚴重不足,投資者成分比較複雜,無後續資金支持,而融資又無通暢渠道。在我市,目前尚無民辦學校得到政府任何形式資助的先例。衆所周知,各類公辦學校得到國家政策性撥款動則幾十萬、幾百萬。同時,民辦學校並未獲得與公辦學校同等的法律地位,並未受到同樣的重視。在我市,各縣區都有對民辦學校招生的歧視性政策。其它如民辦教師待遇與公辦一視同仁等問題都始終沒有解決辦法。如果不能遏制由於制度性缺失導致的民辦學校教師隊伍不穩定、流失加劇的趨勢,後果將越加嚴重。

通過調查,我們的結論是:我市民辦教育急需政府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扶持。

一、政府真正落實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等的法律地位,切實保障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在招生上的平等權和民辦學校的招生自主權。

要真正落實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等的法律地位,各級黨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首先必須克服對民辦教育的一系列片面認識,諸如:認爲民辦教育不是'自己'的;認爲民辦教育都是想賺錢的;認爲民辦教育是與公辦教育爭生源的;認爲公辦教育還辦不好、管不好,既沒有精力去管民辦教育,更沒有財力去支持民辦教育;認爲公辦教育辦得好,就沒有必要辦民辦教育,等等。我們應該看到,民辦教育是在替政府分擔教育責任。教育行政部門不但要熱情支持民辦教育,還要感謝、獎勵民辦教育。只有觀念轉變了,認識提高了,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才能真正把民辦學校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統籌規劃、協調發展。

要切實落實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招生的平等權以及民辦學校的招生自主權:一是要取消所有限制民辦學校招生的各種歧視性政策。二是考慮到民辦學校投資渠道不同於公辦學校,應該採取與公辦學校不同的招生政策。公辦學校是由當地政府利用公共財政支出建立的,爲當地居民子女接受教育服務,限定其招生範圍是應當的。而對於民辦學校來講,卻不應這樣的限制,應該允許民辦學校跨地區招生。三是要改變將民辦學校作爲一個招生批次、放在公辦學校之後組織錄取的辦法。應該按照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讓民辦學校與相應層次的公辦學校一起招生,或者允許民辦學校適當提前招生。從民辦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的角度出發,只有實行開放的招生政策,讓民辦學校和家長之間有足夠的雙向選擇的機會,民辦學校才能招收到學校正常運行必須的學生,否則學校的生存就會出現問題。

二、認真落實已有的優惠政策,儘快出臺相關金融扶持政策,解決制約民辦學校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

《民辦教育促進法》對國家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有關政策做出了一系列規定,包括由政府設立用於資助民辦學校發展的專項資金,民辦學校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禁止向民辦學校亂收費等。

根據我們實地調研的結果,《民辦教育促進法》及其實施條例所做出的國家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有關政策規定並沒有得到落實或落實得不完整,其中也包括對有關政策規定理解不一致的問題。而落實這些優惠政策,是體現國家意志、政府意志,促進民辦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落實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的有關政策方面,除國家有關部門已就稅收優惠及制止向學校統籌經費等做出明確規定外,希望有關部門在以下幾個方面也做出具體的政策規定;

——關於政府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民辦教育發展問題。應該明確把設立專項資金支持民辦教育的發展作爲政府應盡的義務,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該設立專項資金,用於資助民辦學校的發展,獎勵和表彰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

——關於土地和建設優惠政策的落實,對民辦學校新建、擴建用地,包括社會力量參與建設的學校後勤設施如學生公寓、食堂等用地以及各種配套設施建設等,給予哪些優惠政策、哪些項目應該給予什麼優惠,建議有關部門做出明確的規定,使民辦學校用地和建設中應該享受的各種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關於促進民辦學校教師與公辦學校老師之間合理流動問題,有關部門應該聯合出臺具體的實施辦法,實行民辦學校聘用教職工全員事業人事代理制,由縣級以上人才服務中心教育人才服務機構實行人事代理。人事代理的內容應包括:保留原身份、人事檔案、畢業生轉正定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檔案工資調整、組織人事關係接轉、代辦養老保險和公積金、崗位培訓及專業技能培訓、出具以檔案材料爲依據的有關證明等。

總之,國內發達地區對發展民辦教育的政策越來越靈活務實,我市也應結合實際,制定相關政策,切實促進全市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中共鐵嶺市委黨史研究室

【第9篇】關於建築安裝企業所得稅徵管政策執行情況的調查報告

國家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

建築安裝業具有流動性強、工程週期長、成本費用覈算複雜、難以真實準確反映利潤等特點,且建築安裝工程實行項目管理,公司簽訂合同,項目經理承包,以項目經理部爲單位,單獨覈算、自負盈虧,向公司上交管理費後,經營成果歸項目經理所有。加之大部分企業帳務不健全,給稅收徵管工作帶來了新的課題。2010第一季度,我們以“建築安裝業稅收徵收管理在全市的執行情況”爲課題,組織人員在上饒市進行了認真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徵管現狀

XX年年該市共有企業徵管總戶數爲685戶,徵收所得稅額爲5817萬元,其中:跨省、市(地)外來經營戶在本地納稅的戶數爲231戶,徵收所得稅額爲67萬元;外出經營戶回本地納稅的戶數爲95戶,徵收所得稅1036萬元。

近年來,全市各級地稅機關把加強對建築安裝企業稅收徵管作爲稅收收入的重要增長點,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加強對建築安裝業企業所得稅的徵收管理。上饒市地稅局在深入調查基礎上,分析總結建築安裝業市場的特殊運行規律,結合自身徵管實際,制定了《上饒市建築安裝業稅收徵收管理辦法》,對建築安裝企業所得稅徵收方式實行按施工項目進行戶籍管理、稅收管理員負責、稅政把關、全程監控、分級認定、分級年鑑、以票控稅的管理辦法。一是建好臺帳,管好稅基。首先做好納稅人各種基礎信息資料的採集和分類管理,加強對各種信息數據的評析和納稅評估;其次,在總局和省局要求建立12個臺帳的基礎上,根據工作實際,建立了《企業所得稅控管臺帳》、《建築安裝企業分戶徵收臺帳》、等管理臺帳,對稅源實行動態跟蹤和監控;二是加強協調、源泉控管。與國土、房管、城建、發改委等部分保持溝通與聯繫,隨時掌握最新情況,摸清稅源底數,防止了稅款流失。與國稅稅政部門建立了聯繫制度。在落實國家稅收政策,統一稅負標準,協調徵管範圍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三是完善制度,強化徵管。規範建築安裝企業所得稅徵收方式,明確了徵收方式鑑定和年檢辦法;加強外來建安企業的管理。強化報驗登記手續,明確納稅地點,統一稅負標準,加強內查外調。四是雙向監控,以票控稅。制定了《上饒市地方稅務局建築安裝業發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建築房地產企業專用發票一律由地稅機關代開,建設單位向建築安裝納稅人支付工程結算價款時,必須要求納稅人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建築業專用發票,稅務機關按發票上開具的工程價款金額徵收稅款。

二、當前建築安裝企業所得稅在稅收徵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業主索票意識薄弱,納稅人稅法意識不強。部分建設單位業主,特別是行政事業單位,主要表現在市鎮工程上,業主索票意識淡薄,工程結算大都使用財政收據或自印收款收據,不向承建施工企業索要建築業發票;部分中小企業,特別是所得稅實行覈定徵收的企業,採取“單包”或自建房產的,不要票的現象在不少企業存在。另一方面,施工單位納稅意識不強,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千方百計鑽稅收空子,鑽徵收管理空子,故意不開票,拖延開票,項目漏申報,收入不入帳、少入帳,偷逃稅款。

(二)企業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納稅申報不真實。企業報送稅務機關的會計報表數據不真實,資產負債表日確認的工程完工程度可靠性較低:如爲招投標需要、完成利潤目標、承包指標、更充分地享受稅收優惠、便於籌資等目的,營業收入不按規定結算,或延遲結轉,或提早估價確認;向下屬非獨立覈算工程隊、無資質等級證書企業、分包轉包單位、掛靠企業收取的管理費,不按規定確認、申報營業收入;企業成本覈算混亂,爲掛靠單位“以票換票”開票時,掛靠單位提供的各種材料發票嚴重失實,與工程項目實際嚴重不配比;爲多個建築工程項目支出的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不能分攤到每個建設項目,完工工程結轉成本、費用時,費用分割不清;假髮票、收據、白條列支費用大量存在,如一些機械租賃費、臨時用工支出等,人爲操縱損益,控制報表有關數據,使得會計報表數據來源嚴重失實,企業所得稅負擔率和總體稅收負擔率遠遠低於其他行業納稅人。

(三)建設項目控管難度大,工程分包、轉包不規範。稅務機關對建設工程項目立項、中標情況不明,工程開工、進度情況難以掌握,特別是對外地工程,難以確定工程進度、完工結算情況,被動地接受納稅人自行申報,建設工程項目稅源控管主動性不強。工程分包、轉包不規範,一項工程多次分包、轉包,分包、轉包情況不向稅務機關報告、備案;分包、轉包合同簽訂、保管不齊全,分包、轉包工程完工結算無合法票據,企業往往以預付帳款結轉分包、轉包工程成本,使得成本覈算極不規範。

(四)發票使用不規範,以票控稅效果不明顯。憑票收款、憑票付款的規定未能完全落實到位,以各類收據收取工程款項的現象時有發生,發票開具、接受的不規範直接導致了稅收的流失。現實經濟活動中,明明是按進度結算的工程款,承建方卻開具“預收工程款”的收款收據;明明應該“料、工、費”合併計徵稅款,納稅人卻只就施工費開一張建築發票入賬,建築材料部分以商業銷售票代替;明明是甲地的工程項目,承建單位卻用乙地開具的發票也能一樣結算;工程承包人爲降低工程造價,購進建築材料時,爲壓低材料進價,往往以不要發票爲前提。

(五)日常稅源監控缺位,日常評估稽覈不到位。部分工程項目,特別是地處各鄉鎮的工程項目,規劃立項手續不全,無法到規劃、建設等部門取得信息,建設工程項目稅源監控缺位;另外,由於建築施工單位,一般都以建設項目單獨建帳覈算,部分帳冊隨同有關財務人員駐紮在施工工地,一些外地工程項目納稅評估實地稽覈難以開展,即使進行評估稽覈,質量也不高;施工企業自身沒有工程隊,到外地施工,僱傭臨工的勞務費用,不到稅務機關開具勞務發票,大都列一張臨工工資單,白條入帳,列支隨意性較大。

(六)外出經營管理不規範,異地施工稅收管理缺位。建築安裝企業大都異地承包施工,新徵管法和《江西省地方稅務局外出經營地方稅收管理辦法》都規定了外出施工業戶的報驗、登記和按期申報制度,但建安企業施工時真正能辦理的卻寥寥無幾,等工程決算後再開票繳稅的情況似乎約定俗成,異地經營戶的登記、報驗、申報制度缺乏體制保證。稅務機關可以通過工商信息交換得到本地固定經營業戶的有關登記信息,但對異地經營情況只能靠納稅人自覺辦理報驗登記、申報,稅務部門異地的實地核查又難以操作,外地工程項目漏徵漏管情形時有發生。對納稅人外來施工,如果經營活動在沒有稅收監控的情況下結束了,納稅人欠稅、偷稅很可能就再也無法追回了。

(七)現行建築安裝企業外出經營企業所得稅納稅地點的規定不合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外出從事建築業的納稅人稅收管理政策存在缺陷。根據《稅收徵管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到外縣(市)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應當持稅務登記證副本和所在地稅務機關填開的《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向營業地稅務機關報驗登記,接受稅務管理。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外出經營,在同一地累計超過180天的,應當在營業地辦理稅務登記手續。”這一規定賦予了稅務機關對外來從事工程項目施工的納稅人的稅收管轄權,但國家稅務總局國稅函[1995]227號文件規定:“建安企業到本縣(區)外施工的,可憑《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回機構所在地繳納企業所得稅,否則將由經營地稅務機關就地徵收企業所得稅。”這樣,僅憑《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以下簡稱《外管證》),外出經營建安企業所得稅就可脫離經營地的管轄,但事實上形成了建安企業管轄權的雙主體,即流轉稅由施工地主管地稅機關管轄,所得稅由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包括國稅和地稅)管轄。施工項目與稅收管轄權的分離,各地管理方式和政策執行口徑的不同,必然導致執行稅收政策的偏差,稅負不公也就在所難免。這也就給了納稅人選擇企業所得稅納稅地點的空間。

2、信息交流渠道不暢通。目前,各地稅務機關都是你敲你的鑼、我打我的鼓,各自爲陣,沒有建立信息溝通、工作協調的有效渠道。不要說國稅與地稅之間,就是全省地稅系統內各設區市及各市、縣、區局之間,甚至同城各局之間都未能實現建築項目施工信息交換和比對,主管地稅機關根本無法切實瞭解外出經營建安企業的異地施工的真實情況,不能有效控管外出建安企業的納稅情況,這也爲外出建安企業提供了偷逃稅的機會。《江西省地方稅務局外出經營地方稅收管理辦法》規定,建安企業外出施工項目結束後,項目施工地主管稅務機關應在《外管證》上籤注開具發票金額、號碼或出具《開具發票清單》(內容包括項目名稱、開票時間、金額、發票號碼等),企業據以回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繳銷手續。企業機構所在地主管地稅機關對建安企業在異地施工項目結束後,應對《外管證》上籤注的金額或《開具發票清單》的金額與企業的核算情況進行覈對,發現異地施工項目收入未併入覈算的,應嚴格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這個規定如能切實執行,對規範管理外出經營的建安企業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由於各地並沒有認真落實做好信息傳遞,一些管理不規範的建安企業在外地承攬工程時,乾脆不辦理《外管證》,那麼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就很難掌握其在外地的實際經營情況,而他們也很少主動到經營所在地稅務機關去辦理報驗登記、接受正常管理,使得這一部分企業遊離於稅務“監管”之外。

3、對外出施工建安企業使用《外管證》的管理上存在漏洞。爲加強外出經營納稅人的稅收管理,區別固定業戶和臨時經營,稅務機關自八十年代開始就一直使用《外管證》。由於使用《外管證》,有利於本地企業和本地稅收收入,對外出經營的建安企業要求開具《外管證》,只要提供稅務登記證和工程項目施工合同,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就樂於開具。這裏存在四個問題:一是按總局《稅務登記管理辦法》規定,《外管證》最長有效期不得超過180天,外出經營活

【第10篇】幫扶優惠政策落實情況的調查報告模板

xx年9月,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在全市開展幫扶困難職工活動的意見》。兩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單位的努力配合下,黨員幹部的積極參與下,幫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呈現出了“政府部門出臺政策幫、機關單位對口幫、黨員幹部結對幫”的特點,受到了困難職工和社會各界的擁戴和盛讚。尤其是職能部門出臺的優惠政策成爲幫扶活動的主渠道,許多困難職工從中受益,擺脫了貧困。爲了進一步深化幫扶活動,保持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按照市領導要求,市幫扶活動辦公室近期就我市幫扶優惠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彙報如下:

一、有關部門出臺的優惠政策

1、市工商局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意見》。

2、市地稅局制定了《關於進一步落實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稅收優惠政策的通知》。

3、市教育局制定了《關於切實解決困難職工子女就學問題的意見》。

4、市衛生局制定了《關於對困難職工實行醫療衛生保障幫扶的通知》。

5、市房管局制定了《城鎮廉租住房管理試行辦法》和《經濟適用住房銷售管理辦法》。

6、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轉發了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再就業優惠正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

7、市民政局與市總工會聯合下發了《關於做好特困職工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

8、市司法局與市總工會聯合下發了《關於建立市職工法律服務站的通知》。

9、市財政局轉發了省財政廳《關於貫徹落實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有關收費優惠政策的通知》。

二、優惠政策落實的總體情況

以上部門出臺的優惠政策是基於解決困難職工的“生活難、就業難、就學難、就醫難、住房難、訴訟難”等實際問題制定的,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了幫扶機制,強化了幫扶活動。

1、領導重視建立組織

在調查中發現,各單位都能充分認識到幫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幫扶工作作爲實踐“xxxx”重要思想、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推動漯河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有效舉措來抓,努力做到服務幫扶活動、服務困難職工。爲了加強領導,均成立了一把手任組長的幫扶活動領導小組,研究幫扶工作,制定幫扶計劃,實施幫扶活動,督促優惠政策的落實,深化幫扶活動的開展。

2、採取措施落實政策

爲了使與困難職工息息相關的優惠政策落實到位,限度地發揮其在幫扶活動中的作用,各職能部門採取措施,精心籌劃,周密部署,千方百計爲困難職工創造良好的幫扶環境。如市工商局通過開闢困難職工再就業“綠色通道”、設立下崗職工再就業信息諮詢服務熱線、引導和鼓勵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吸納下崗職工、支持國有企業提高自我消化富餘人員的能力等四條途徑扶持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下崗、困難職工開展了“零就業”家庭援助、就業渠道援助、政策援助、職業指導援助、提供就業信息和崗位援助、技能培訓援助、社會保險關係接續援助、勞動保障事務代理援助等。市教育局下發了《關於在全市教育系統內組織開展與特困學生結對救助活動的通知》,對各學校明確要求,廣泛動員,層層落實;並就實行的教育優惠政策在市教育電視臺開闢專欄進行報道,在漯河內陸特區報教育週刊推出系列通訊《愛如潮涌》,宣傳教育扶貧典型事例。市地稅局把國家針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制定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編印成冊xx餘本,簡介xx餘份,免費發給困難職工,並及時爲符合條件的辦理稅收減免。市民政局按照xx“應保盡保”的要求,積極把特困職工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時,準備建立“扶貧超市”和經常性的捐助站,以加大對困難職工的幫扶救助力度。衛生局、司法局、財政局和房管局也都採取了相應措施,保證優惠政策在幫扶活動中及時到位,使每一位困難職工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關愛。

【第11篇】縣孤兒保障政策落實情況調查報告

孤兒是社會上“最弱小、最困難”的羣體,孤兒保障工作是民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社會救助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近年來,**縣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孤兒保障政策,不斷提高孤兒救助和保障水平,使孤兒的基本生活權益得到了進一步保護,孤兒在吃、穿、住、教等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

一、基本情況

**縣轄15個鄉鎮,15個農林場,291個行政村,總人口37.3萬人。全縣有孤兒520名,其中:事實無人撫養兒童90人。現有1所兒童福利院,集中供養孤兒42名。孤兒保障政策從20**年1月開始落實,並嚴格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54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政辦發[20**]2號)、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通知》(**政辦發[20**]64號)等相關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到位。

二、全縣孤兒保障政策執行情況

目前,縣民政部門嚴格按照國家、省、市有關孤兒保障政策和相關文件精神,對符合孤兒保障條件的孤兒給予了以下救助:

一是建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對福利機構實行集中供養的孤兒按照每人每月**00元的標準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對農村分散供養的孤兒按照每人每月600元的標準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同時,在春節給予節日慰問,發放一個月的孤兒生活保障金(即全年可享受13個月的孤兒保障金)。

二是就學、就業保障。縣人民政府建立了孤殘兒童特教學校,爲聾、啞孤兒提供免費義務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孤兒寄宿生全面納入生活補助,同時,縣民政部門全面落實上級有關激勵政策,對孤兒進入國小、高中教育的給予全額扶持,考上大學的可申請每學年5000元的福彩公益金資助和**00-3000元的在校勵志獎學金。同時,縣民政局還積極落實省民政廳的文件精神,對本人有參加職業教育培訓願望的適齡未成年孤兒在取得監護人同意的基礎上,進行職業教育培訓,培訓期間的培訓費、住宿費實行全免。在孤兒就業方面,縣政府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免費職業介紹,優先安排到其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就業。

三是醫療保障。縣民政局統一對全縣孤兒按照戶口性質全部辦理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並資助參保參合。同時,對患大病的孤兒在定點醫院住院治療的,不設救助起付線,按個人自付醫療費用的70%給予醫療救助,年救助封頂線8000元。

四是孤兒住房保障和服務。對農村無住房孤兒,按規定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計劃優先予以資助,當地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組織動員村民幫工幫料其建房。對城市無住房孤兒,符合城市廉租住房保障條件或其他保障性住房供應條件的,當地政府優先安排,應保盡保。對有房產的孤兒,由監護人幫助其做好房屋的維修和保護。

三、在孤兒保障工作中的具體做法

一是領導重視,形成了強大的孤兒保障工作合力。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出臺下發了《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通知》,對孤兒認定標準、審覈審批程序、資金籌措渠道、救助標準、責任追究等做了詳細規定,並就民政、財政、教育等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進行了明確,以整合救助資源充分發揮整體效能,形成了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齊抓共管工作機制。

二是嚴格程序,保證了孤兒認定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在登記過程中,縣民政部門採取“入戶調查、走訪座談、覈對資料”等方式,詳細瞭解孤兒基本情況,做到孤兒有效手續齊全,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在認定過程中,嚴格按照“村組公示上報、鄉鎮民政所覈查、鄉鎮政府審覈、縣民政局複查審批”等工作程序,確保該救助的一個不少,不該救助的一個不批。

三是加強監管,確保孤兒保障資金落到實處。一方面積極爭取縣政府解決地方配套資金,確保孤兒保障資金全面落實到位;另一方面孤兒保障資金全部實行銀行“一卡通”社會化形式發放。同時,狠抓資金的監督檢查,確保資金安全運行,切實做到專款專用,無違法違紀現象發生。

四是多措並舉,確保孤兒基本生活不出問題。在生活保障方面,對社會散居孤兒,督促鄉(鎮)、村簽訂監護協議書,明確監護人,確保其正常生活和正當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對集中供養的孤兒由縣(鄉)福利機構保障其基本生活、就醫、就學等方面不出問題;在醫療保障方面,將城鄉孤兒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並在醫療救助上給予重點傾斜。同時,對殘疾孤兒,積極向上爭取彙報,將其納入“微笑列車”、“重生行動”等醫療救助項目進行免費治療。在就學方面,我們全面落實有關政策,積極籌集福彩公益金,組織開展了福彩公益金資助孤兒活動。據統計,自2022年以來,全縣近**0多名在讀大學生獲得了福彩公益金的資助,享受助學資金近60萬元。

五是強化宣傳,努力營造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孤兒保障的工作氛圍。爲爭取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我們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孤兒生活現狀、國家對孤兒保障方面的救助政策及幫助孤兒健康成長的好人好事,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關愛孤兒工作的氛圍,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縣婦聯、縣團委組織開展了結對幫扶孤兒活動,每個縣直單位結對幫扶一名孤兒,確定一名“愛心媽媽”,從生活、學習、精神慰籍等多方面關心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確保孤兒健康成長。據統計,活動中,各位“愛心媽媽”已向所聯繫的孤兒資助生活費、發放學習及日常生活用品等物資折款15餘萬元。

四、對孤兒保障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是要結合物價的上漲和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孤兒的保障標準,使孤兒的吃、穿、住、行、就醫、就學、就業有所保障。

二是要健全政府爲主導、以制度爲保障、以部門配合、幫扶結對、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孤兒救助制度,要成立專門的救助工作機構和工作隊伍。

三是要充分發揮政府在組織實施救助的主導作用,承擔起救助責任。針對孤兒現實生活中的生存、就醫、受教育等實際困難,要出臺一些關於孤兒保障的制度和辦法,從生活物資、資金等方面給予救濟和救助。

四是要立足家庭救助的主體作用。對無近親撫養的孤兒,積極尋找代養人,對多個兄弟姐妹孤兒實行家庭式代養。通過各種撫養形式,使孤兒獲得更多的關心,獲得一份母愛。

五是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通過各種媒體廣泛宣傳,號召社會各界奉獻愛心、幫助孤兒,爲孤兒生存、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要協助各級政府開展孤兒權益的保護工作;鼓勵民間組織、企事業單位、私營企業主等社會力量支持參與兒童福利事業,進一步推動孤兒救助工作的開展。

六是要加大走訪調查力度。定期組織人員深入救助對象、學校瞭解各項救助措施的落實情況,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每個孤兒家庭,真正使他們感到孤兒不孤,孤兒不苦,孤兒不難。同時徵求他們對救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不足,改進工作,從而有效地保證孤兒救助工作的紮實開展。

【第12篇】孤兒保障政策落實情況調查報告

孤兒是社會上“最弱小、最困難”的羣體,孤兒保障工作是民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社會救助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近年來,**縣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孤兒保障政策,不斷提高孤兒救助和保障水平,使孤兒的基本生活權益得到了進一步保護,孤兒在吃、穿、住、教等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

一、基本情況

**縣轄15個鄉鎮,15個農林場,291個行政村,總人口37.3萬人。全縣有孤兒520名,其中:事實無人撫養兒童90人。現有1所兒童福利院,集中供養孤兒42名。孤兒保障政策從20**年1月開始落實,並嚴格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54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政辦發[20**]2號)、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通知》(**政辦發[20**]64號)等相關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到位。

二、全縣孤兒保障政策執行情況

目前,縣民政部門嚴格按照國家、省、市有關孤兒保障政策和相關文件精神,對符合孤兒保障條件的孤兒給予了以下救助:

一是建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對福利機構實行集中供養的孤兒按照每人每月**00元的標準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對農村分散供養的孤兒按照每人每月600元的標準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同時,在春節給予節日慰問,發放一個月的孤兒生活保障金(即全年可享受13個月的孤兒保障金)。

二是就學、就業保障。縣人民政府建立了孤殘兒童特教學校,爲聾、啞孤兒提供免費義務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孤兒寄宿生全面納入生活補助,同時,縣民政部門全面落實上級有關激勵政策,對孤兒進入國小、高中教育的給予全額扶持,考上大學的可申請每學年5000元的福彩公益金資助和**00-3000元的在校勵志獎學金。同時,縣民政局還積極落實省民政廳的文件精神,對本人有參加職業教育培訓願望的適齡未成年孤兒在取得監護人同意的基礎上,進行職業教育培訓,培訓期間的培訓費、住宿費實行全免。在孤兒就業方面,縣政府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免費職業介紹,優先安排到其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就業。

三是醫療保障。縣民政局統一對全縣孤兒按照戶口性質全部辦理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並資助參保參合。同時,對患大病的孤兒在定點醫院住院治療的,不設救助起付線,按個人自付醫療費用的70%給予醫療救助,年救助封頂線8000元。

四是孤兒住房保障和服務。對農村無住房孤兒,按規定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計劃優先予以資助,當地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組織動員村民幫工幫料其建房。對城市無住房孤兒,符合城市廉租住房保障條件或其他保障性住房供應條件的,當地政府優先安排,應保盡保。對有房產的孤兒,由監護人幫助其做好房屋的維修和保護。

三、在孤兒保障工作中的具體做法

一是領導重視,形成了強大的孤兒保障工作合力。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出臺下發了《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通知》,對孤兒認定標準、審覈審批程序、資金籌措渠道、救助標準、責任追究等做了詳細規定,並就民政、財政、教育等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進行了明確,以整合救助資源充分發揮整體效能,形成了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齊抓共管工作機制。

二是嚴格程序,保證了孤兒認定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在登記過程中,縣民政部門採取“入戶調查、走訪座談、覈對資料”等方式,詳細瞭解孤兒基本情況,做到孤兒有效手續齊全,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在認定過程中,嚴格按照“村組公示上報、鄉鎮民政所覈查、鄉鎮政府審覈、縣民政局複查審批”等工作程序,確保該救助的一個不少,不該救助的一個不批。

三是加強監管,確保孤兒保障資金落到實處。一方面積極爭取縣政府解決地方配套資金,確保孤兒保障資金全面落實到位;另一方面孤兒保障資金全部實行銀行“一卡通”社會化形式發放。同時,狠抓資金的監督檢查,確保資金安全運行,切實做到專款專用,無違法違紀現象發生。

四是多措並舉,確保孤兒基本生活不出問題。在生活保障方面,對社會散居孤兒,督促鄉(鎮)、村簽訂監護協議書,明確監護人,確保其正常生活和正當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對集中供養的孤兒由縣(鄉)福利機構保障其基本生活、就醫、就學等方面不出問題;在醫療保障方面,將城鄉孤兒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並在醫療救助上給予重點傾斜。同時,對殘疾孤兒,積極向上爭取彙報,將其納入“微笑列車”、“重生行動”等醫療救助項目進行免費治療。在就學方面,我們全面落實有關政策,積極籌集福彩公益金,組織開展了福彩公益金資助孤兒活動。據統計,自2022年以來,全縣近**0多名在讀大學生獲得了福彩公益金的資助,享受助學資金近60萬元。

五是強化宣傳,努力營造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孤兒保障的工作氛圍。爲爭取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我們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孤兒生活現狀、國家對孤兒保障方面的救助政策及幫助孤兒健康成長的好人好事,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關愛孤兒工作的氛圍,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縣婦聯、縣團委組織開展了結對幫扶孤兒活動,每個縣直單位結對幫扶一名孤兒,確定一名“愛心媽媽”,從生活、學習、精神慰籍等多方面關心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確保孤兒健康成長。據統計,活動中,各位“愛心媽媽”已向所聯繫的孤兒資助生活費、發放學習及日常生活用品等物資折款15餘萬元。

四、對孤兒保障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是要結合物價的上漲和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孤兒的保障標準,使孤兒的吃、穿、住、行、就醫、就學、就業有所保障。

二是要健全政府爲主導、以制度爲保障、以部門配合、幫扶結對、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孤兒救助制度,要成立專門的救助工作機構和工作隊伍。

三是要充分發揮政府在組織實施救助的主導作用,承擔起救助責任。針對孤兒現實生活中的生存、就醫、受教育等實際困難,要出臺一些關於孤兒保障的制度和辦法,從生活物資、資金等方面給予救濟和救助。

四是要立足家庭救助的主體作用。對無近親撫養的孤兒,積極尋找代養人,對多個兄弟姐妹孤兒實行家庭式代養。通過各種撫養形式,使孤兒獲得更多的關心,獲得一份母愛。

五是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通過各種媒體廣泛宣傳,號召社會各界奉獻愛心、幫助孤兒,爲孤兒生存、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要協助各級政府開展孤兒權益的保護工作;鼓勵民間組織、企事業單位、私營企業主等社會力量支持參與兒童福利事業,進一步推動孤兒救助工作的開展。

六是要加大走訪調查力度。定期組織人員深入救助對象、學校瞭解各項救助措施的落實情況,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每個孤兒家庭,真正使他們感到孤兒不孤,孤兒不苦,孤兒不難。同時徵求他們對救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不足,改進工作,從而有效地保證孤兒救助工作的紮實開展。

【第13篇】關於孤兒保障政策落實情況調查報告

孤兒是社會上“最弱小、最困難”的羣體,孤兒保障工作是民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社會救助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近年來,**縣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孤兒保障政策,不斷提高孤兒救助和保障水平,使孤兒的基本生活權益得到了進一步保護,孤兒在吃、穿、住、教等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

一、基本情況

**縣轄15個鄉鎮,15個農林場,291個行政村,總人口37.3萬人。全縣有孤兒520名,其中:事實無人撫養兒童90人。現有1所兒童福利院,集中供養孤兒42名。孤兒保障政策從20**年1月開始落實,並嚴格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54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政辦發[20**]2號)、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通知》(**政辦發[20**]64號)等相關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到位。

二、全縣孤兒保障政策執行情況

目前,縣民政部門嚴格按照國家、省、市有關孤兒保障政策和相關文件精神,對符合孤兒保障條件的孤兒給予了以下救助:

一是建立孤兒基本生活保障。對福利機構實行集中供養的孤兒按照每人每月**00元的標準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對農村分散供養的孤兒按照每人每月600元的標準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同時,在春節給予節日慰問,發放一個月的孤兒生活保障金(即全年可享受13個月的孤兒保障金)。

二是就學、就業保障。縣人民政府建立了孤殘兒童特教學校,爲聾、啞孤兒提供免費義務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孤兒寄宿生全面納入生活補助,同時,縣民政部門全面落實上級有關激勵政策,對孤兒進入國小、高中教育的給予全額扶持,考上大學的可申請每學年5000元的福彩公益金資助和**00-3000元的在校勵志獎學金。同時,縣民政局還積極落實省民政廳的文件精神,對本人有參加職業教育培訓願望的適齡未成年孤兒在取得監護人同意的基礎上,進行職業教育培訓,培訓期間的培訓費、住宿費實行全免。在孤兒就業方面,縣政府按規定落實職業培訓補貼,免費職業介紹,優先安排到其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就業。

三是醫療保障。縣民政局統一對全縣孤兒按照戶口性質全部辦理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並資助參保參合。同時,對患大病的孤兒在定點醫院住院治療的,不設救助起付線,按個人自付醫療費用的70%給予醫療救助,年救助封頂線8000元。

四是孤兒住房保障和服務。對農村無住房孤兒,按規定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計劃優先予以資助,當地政府和村民委員會組織動員村民幫工幫料其建房。對城市無住房孤兒,符合城市廉租住房保障條件或其他保障性住房供應條件的,當地政府優先安排,應保盡保。對有房產的孤兒,由監護人幫助其做好房屋的維修和保護。

三、在孤兒保障工作中的具體做法

一是領導重視,形成了強大的孤兒保障工作合力。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出臺下發了《關於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通知》,對孤兒認定標準、審覈審批程序、資金籌措渠道、救助標準、責任追究等做了詳細規定,並就民政、財政、教育等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進行了明確,以整合救助資源充分發揮整體效能,形成了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齊抓共管工作機制。

二是嚴格程序,保證了孤兒認定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在登記過程中,縣民政部門採取“入戶調查、走訪座談、覈對資料”等方式,詳細瞭解孤兒基本情況,做到孤兒有效手續齊全,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在認定過程中,嚴格按照“村組公示上報、鄉鎮民政所覈查、鄉鎮政府審覈、縣民政局複查審批”等工作程序,確保該救助的一個不少,不該救助的一個不批。

三是加強監管,確保孤兒保障資金落到實處。一方面積極爭取縣政府解決地方配套資金,確保孤兒保障資金全面落實到位;另一方面孤兒保障資金全部實行銀行“一卡通”社會化形式發放。同時,狠抓資金的監督檢查,確保資金安全運行,切實做到專款專用,無違法違紀現象發生。

四是多措並舉,確保孤兒基本生活不出問題。在生活保障方面,對社會散居孤兒,督促鄉(鎮)、村簽訂監護協議書,明確監護人,確保其正常生活和正當權益得到有效保護;對集中供養的孤兒由縣(鄉)福利機構保障其基本生活、就醫、就學等方面不出問題;在醫療保障方面,將城鄉孤兒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並在醫療救助上給予重點傾斜。同時,對殘疾孤兒,積極向上爭取彙報,將其納入“微笑列車”、“重生行動”等醫療救助項目進行免費治療。在就學方面,我們全面落實有關政策,積極籌集福彩公益金,組織開展了福彩公益金資助孤兒活動。據統計,自2022年以來,全縣近**0多名在讀大學生獲得了福彩公益金的資助,享受助學資金近60萬元。

五是強化宣傳,努力營造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孤兒保障的工作氛圍。爲爭取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我們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孤兒生活現狀、國家對孤兒保障方面的救助政策及幫助孤兒健康成長的好人好事,積極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關愛孤兒工作的氛圍,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縣婦聯、縣團委組織開展了結對幫扶孤兒活動,每個縣直單位結對幫扶一名孤兒,確定一名“愛心媽媽”,從生活、學習、精神慰籍等多方面關心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確保孤兒健康成長。據統計,活動中,各位“愛心媽媽”已向所聯繫的孤兒資助生活費、發放學習及日常生活用品等物資折款15餘萬元。

四、對孤兒保障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是要結合物價的上漲和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提高孤兒的保障標準,使孤兒的吃、穿、住、行、就醫、就學、就業有所保障。

二是要健全政府爲主導、以制度爲保障、以部門配合、幫扶結對、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孤兒救助制度,要成立專門的救助工作機構和工作隊伍。

三是要充分發揮政府在組織實施救助的主導作用,承擔起救助責任。針對孤兒現實生活中的生存、就醫、受教育等實際困難,要出臺一些關於孤兒保障的制度和辦法,從生活物資、資金等方面給予救濟和救助。

四是要立足家庭救助的主體作用。對無近親撫養的孤兒,積極尋找代養人,對多個兄弟姐妹孤兒實行家庭式代養。通過各種撫養形式,使孤兒獲得更多的關心,獲得一份母愛。

五是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通過各種媒體廣泛宣傳,號召社會各界奉獻愛心、幫助孤兒,爲孤兒生存、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共青團、婦聯等羣團組織要協助各級政府開展孤兒權益的保護工作;鼓勵民間組織、企事業單位、私營企業主等社會力量支持參與兒童福利事業,進一步推動孤兒救助工作的開展。

六是要加大走訪調查力度。定期組織人員深入救助對象、學校瞭解各項救助措施的落實情況,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每個孤兒家庭,真正使他們感到孤兒不孤,孤兒不苦,孤兒不難。同時徵求他們對救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及時發現不足,改進工作,從而有效地保證孤兒救助工作的紮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