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大學生觀調查報告多篇

大學生觀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90後大學生愛情觀調查報告

1前言

隨着身心發展趨於成熟,大學生必然要面臨愛情這一永恆的課題。而剛邁入大學校園的90後,他們的愛情觀備受大衆關注。他們對愛情持的態度千奇百態,他們的愛情觀是否正確呢?爲了瞭解90後在校大學生的愛情觀,也爲了幫助他們更好地看待愛情,正確地處理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以健康正確的態度對待已經來到或即將來到的愛情,我們做了此次調查。

2調查方案

2.1調查目的

瞭解90後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的愛情觀,糾正他們愛情觀中存在的問題,使他們對愛情持正確健康的態度。

2.2調查對象

90後的在校大學生

2.3調查時間

201x年12月8日至201x年12月15日

2.4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採取的是網上問卷調查的方式。參考前人的研究及調查問卷,自編成90後大學生愛情觀問卷。問卷內容涉及90後在校大學生對待戀愛的態度、擇偶標準、戀愛與學業的關係的看法和對待失戀的態度等四方面,共16個問題。通過互聯網在“問卷星”網站發佈問卷,對瀏覽此網站的90後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訪問數爲163,有效問卷59份,完成率爲36.2%。

3調查結果及分析

3.1戀愛情況與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30.5%的同學正在談戀愛,而在對大學生戀愛的態度上,66.1%的同學認爲這是正常現象,10.2%的同學對此表示支持。這表明大部分同學對大學生談戀愛是持較肯定的態度。另外有23.7%的同學認爲戀愛是自己的事,自己理,這也顯示了90後這年輕的一代喜歡獨立自主的個性。

3.2選擇對象的標準

當問及擇偶條件時,均有61%的同學看重思想品德和感情共鳴,32.2%的同學看重學識才幹。這表明,大部分90後同學是以感情基礎爲交往前提的,而且他們也比較看重對方的內在和文化素養。他們選擇交往對象的標準也與社會認可的擇偶標準基本吻合。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傳統的擇偶觀對大學生選擇對象的影響。

對分別對男女生的擇偶標準進行考察時,我們發現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都喜歡較體貼的異性。調查結果是50.8%的女生心中理想的男性的伴侶是關懷體貼的男生,而64.4%的男生心中理想的女性的伴侶是溫柔體貼的女生。這體現了90後同學渴望關愛,希望他人體貼愛護自己的心理。

此外,在大部分的女生心中,除了關懷體貼,理想伴侶的性格還有活潑健談、穩重成熟和風趣幽默,而內斂沉默則不太被她們喜歡。可以看出,90後的女大學生比較喜歡活潑外向的異性,比較注重與人交流方面的性格,如健談、風趣幽默,而對內向內斂的異性則不太喜歡,這體現了90後活潑、熱情、喜歡交友、與人交談的性格。

而在大部分的男生心中,除了溫柔體貼,理想伴侶的性格還有活潑大方、獨立性強、個性鮮明,而千依百順、沉默保守則不太被她們喜歡。可以看出,與女生的喜好類似,男生對不喜言談、沉默的異性不太喜歡。這表明,喜歡活潑外向的人,喜歡與人交談是90後的共性。特別地,90後男大學生偏向於喜歡獨立性強、個性鮮明的女生,而千依百順、守舊保守的異性不是他們心中的理想伴侶。這又與90後喜歡獨立、張揚個性的特點吻合。

3.3戀愛動機

在大學生談戀愛的動機上,54.2%的同學認爲是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託,只有 40.7%同學認爲是發自真心的和很認真,準備將來結婚的。這表明在大學生戀愛的初衷上,有相當一部分的同學只是把對方當作彌補空虛的人,這也反映了90後在校孤獨寂寞的心理,他們希望能有另一半跟自己消磨無聊的時光。

3.4戀愛與學業工作的關係

經統計,在戀愛與與學習孰輕孰重的問題上, 54.2%的同學認爲二者同等重要,而且高達86.4%的同學認爲戀愛跟學習可以共同發展,這表明在90後大學生心中,愛情的地位日漸重要,趨向於他們的首要任務——學習的地位,目前大部分同學是希望學業與愛情同時兼顧的。

在談戀愛對自身的影響上,71.2%的同學認爲是因人而異。同學們認爲愛情對每個大學生的影響是不相同的,這表明90後大學生對關於愛情的影響不太明確。

如果要在戀人與工作之間做出選擇,28.8%的同學會以工作爲重,終止愛情,25.4%的同學選了“不知道該怎麼辦”的選項。可見90後在校大學生在如何對待愛情與事業這個重要問題的認識上是較模糊的。

3.5對待失戀

“在如果對方提出分手,你會怎麼做”的問題上,69.5%的同學選擇了“坦然面對”的做法,28.8%的同學認爲會傷心欲絕,但也只好接受。可喜的是,沒有同學選擇報復對方的做法。對待失戀時,大部分同學的看法這是經驗的積累。而且分手後,86.5%的同學認爲還可以和對方做一般朋友,甚至好朋友。這表明,90後大學生在面對與戀人分手這個問題上,心態是良好的,想法和做法都比較理智,不會像輿論普遍認爲那樣,他們會因和戀人分手或失戀而做出過激行爲。

4結論

4.1 90後大學生愛情觀的特點與存在問題

(1)擇偶注重感情和內涵

調查顯示,90後大學生談戀愛看重的是感情共鳴、品德和學識,而不是經濟條件,家庭背景等因素。這表明,90後大學生對愛情的理解已經進入深層,選擇對象的標準進入較高層次,並不像輿論普遍認爲她他們盲目戀愛,擇偶標準只停留在膚淺的層面。而且被認爲是活潑外向、喜歡張揚個性的一代的90後,他們喜歡的也是活潑、健談、個性鮮明的異性。

(2)因爲寂寞而戀愛,戀愛沒有將來

在此次調查中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因爲一個人孤單,想彌補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這是90後大學生典型的孤獨心理。大部分同學是遠離父母,孤身到外地讀書的。他們常常覺得自己一個人在大學裏太寂寞,因此想尋找另一半來陪自己消磨時光,尋求短暫的快樂。此外,認真對待大學裏的愛情,把對方當作將來結婚的對象的學生只有很少數,他們大多沒有考慮將來,這也反映了90後大學生抱着“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管愛情後果的錯誤愛情觀,這是對他人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3)對於愛情與學業事業的認識模糊

調查數據的顯示,90後大學生把愛情看得比較重要,他們認爲愛情與學習同等重要,希望愛情與學業二者兼顧。可是有的時候,這是不能實現的。當問及在工作和戀愛之間如何選擇時,他們大多給出了“不知道怎麼做”這一模糊的答案,證明90後大學生對愛情與事業的問題上的認識是較模糊的,當面對這個艱難的選擇時,他們將不知所措。

(4)理智對待失戀

90後大學生對待失戀的態度基本上是理智、冷靜的。除了少數同學會傷心欲絕和不願接受現實,對對方死纏爛打,絕不放手,大部分大學生則在失戀後都坦然的心態面對,把失戀當作是愛情經驗的積累 ,當作是人生的一種特殊體驗,完善自我,以便更好地面對以後的生活和愛情。

4.2引導90後大學生正確看待愛情的對策

(1)鼓勵大學生在校多參加社團活動、集體活動,多認識朋友,這樣便不會常常感到孤獨空虛,盲目地戀愛,把戀愛當作彌補空虛的工具。

(2)指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係,明確自己當前的主要任務,以學業爲重,在大學校園這個美好的環境裏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理智地對待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

(3)在高校開設有關愛情婚姻的課程。通過知識的傳授,讓在校大學生了解愛情的本質,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第2篇】大學生創業觀調查報告

隨着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創業率是越來越大,下面小編整理了大學生創業觀調查報告,歡迎閱讀!

大學生創業觀調查報告

浙江是一塊創業的熱土,民營經濟興旺發達的省份。浙江高等教育也是走在中國教育行業的前列,高校衆多,但由於崗位差異,每年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競爭也是異常激烈,創業也逐漸成爲衆多大學生的第一選擇。xx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爲創業者。”

爲進一步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我們就大學生創業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我們希望通過研究報告,能夠引起各高校與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與教育的重視和關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這個研究給創業前的大學生、政府、高校、社會提出建議。

我們小組主要採用問卷調查和網上查閱資料等形式。我們小組也參考了一些其他調查問卷的格式,結合實際編製成《大學生創業問題調查問卷》(見附錄二)。問卷編制好後,小組成員通過各自qq向周邊大學生(在校就讀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爲確保調查結果的可信度,我們採取了無記名方式。最終調查問卷共發100份,實際統計80份。調查結果見 附錄1

本次調查範圍涉及人羣大多是來自各大高校的學生,涉及衆多專業,範圍涵蓋廣泛,涉及面廣。從科學合理的角度講,我們的整個調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現狀分析與調查結果:

教育部部長賙濟11月20日在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透露,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495萬,比xx年增加82萬。在全社會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仍然突出,爲此,會議決定將xx年作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全面服務年。如此嚴峻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創業依然是熱點之一。(參考中國教育在線)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創業是不少應屆畢業大學生的第一選擇。

創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活躍而有效的經濟形式,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後,創業的形勢有很明顯的好轉,不論是私人創辦事業涉及的領域還是創業的發展勢頭,都有着健康發展的趨勢。而從西方的發展歷程來展望我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學生創業將成爲市場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勢力。大學生的加入將爲創業大軍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時,在校大學生創業也闖入了人們的視眼。

當大學生創業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當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創業這種新的就業方式的時候,我們發現在大學校園裏創業的概念也越來越爲廣大的同學所瞭解與接受,創業意識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爲了全面瞭解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創業前準備的現狀, 研究調查各大高校、政府、社會對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與教育的重視和關注程度,我們在1月20日—2月20日,通過問卷形式爲主,網上qq談話與網上搜尋材料爲輔開展調查活動。

從調查問卷中抽出幾份題目進行分析,例如第二題,您關注國家出臺的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法規?調查中,經常關注,很清楚的大學生佔10%,偶爾關注,比較清楚的大學生佔30%,不太願意主動去了解,知道一點的大學生佔45%,一點也不知道的大學生佔15%。從這裏體現出現在的大學生對國家政策的瞭解程度雖然佔比較大的比例,但經常關注的大學生只佔10%,所佔比例較小,說明大學生關注國家政策是有待加強的。

【第3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調查報告

第一個是關於入學動機和特性狀態選擇中人際關係調查顯示的特區當代大學生的以個人價值取向爲主的結果。

第二個是關於價值觀排序當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個價值觀念中末尾兩位,而“一種令人興奮、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愛”被排在前兩位的結果。

第三個是人際關係調查當中顯示出來的特區當代大學生對於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針對這三個方面的結果,我們將做進一步具體的分析:

「1」社會原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使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市場經濟的效應對學生樹立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由於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由此衍生出來的越來越看重個人的價值——這從第一部分中的關於入學動機前3位就可以看出來,不管好壞與否這種趨勢在本次調查中表現得很明顯。同時也顯示出大學生開始傾心於“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價值觀念,這顯然與傳統的“重義輕利、默默奉獻”的價值觀形成衝突。

市場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強化,但又使他們對人生價值出現不穩定的評價標準。市場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各方面的變革,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空間空前擴大,加上我國對外開放,各種西方思潮隨之而入,可以說,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十分活躍,他們熱切關注市場經濟的進程和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獨立地觀察社會,透視人生,正是在這種崇尚個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識催動下,大學生日益表現出思想主體化的特徵,渴望成爲人生道路上的強者,成爲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弄潮兒,急切地想抓住時代提供的這次機遇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便有了“注重實用、追求成功”的生長沃土。但是,在全社會都改變了過去從上到下一律只講集體發展,諱言個人利益的價值觀念的同時,又產生了大學生對人生價值評價的多重標準:有的以對社會的奉獻多少和創造力大小爲標準,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爲標準,有的以社會地位的高低和權力大小爲標準,有的則以自我完善與自我實現爲標準……。在這種背景下,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向是不少學生伴隨着過去人生價值體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現了在人生價值目標上的迷失或偏離。西方哲學思潮的輸入與傳播,對此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自我至上價值觀與大學生膨脹了的自我意識,在一種反傳統、反主導文化的軌跡上匯合在一起,使他們對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爲根本道德原則的社會本位價值觀日趨淡漠,一些學生的自我觀念已開始滑向自我中心的個人本位價值觀,他們對“螺絲釘”、“老黃牛”“鋪路石”所象徵的集體主義精神存有逆反心理,從“我”出發來評判事物,確定言行。所以“爲了振興中華”和“爲了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選項也自然而然地排到了最低的位置。

「2」文化原因

大學生文化是各種文化中最富生氣與活力的重要部分,它以學生羣體爲載體,以其文化的先鋒性、對傳統的反叛性和張揚的個性,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品質,不斷地給校園文化注入新鮮的活力。隨着社會的轉型,作爲精英文化一部分的大學生文化正經歷着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之間史無前例的衝突,表現出大衆化、通俗化的特徵,甚至出現了這一次調查中所有的個人價值的傾向:

在文化觀念上,學子們已逐步放棄對文化終極關懷的追求,漠視高雅文化,追求隨性所欲的應時文化和快餐文化,自覺認同某些庸俗的社會潮流,神聖的生活理想、人生準則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反叛與褻瀆;在文化行爲上,表現出強烈的務實傾向和媚俗色彩,他們關注的問題越來越現實,追求的目標日趨功利,對個人前途的關注遠高於對社會發展的關注。世俗化、功利化的浪潮在動搖和瓦解校園傳統文化價值秩序的同時,並未爲人們提供一種充分體現尊嚴和生命價值的令人信仰的價值信仰,使之成爲生命意義新的蔭庇所,一些青年學生日益陷入空前的文化危機中;在文化規範中,大學生文化逐漸疏離主流思想,迴避矛盾衝突,逃避靈魂追問,漠視校園紀律規範、道德規範和生活規範的束縛,出現了文化價值失範的傾向;在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上,一些大學生表現出對校園文化傳統的蔑視和對文化創新的懶惰,“他嘲弄別人的價值,他唯一的信仰就是否定的哲學。他生活在既無過去又無將來的一條窄縫中”,文化迷失、精神迷失、道德迷失日甚一日,虛無主義、享受主義、拜金主義的迷霧開始在大學校園中瀰漫,甚至出現了一些反社會、反文化的行爲,令人觸目驚心,這一切構織成了一幅與大學生文化極不協調的精神畫卷,使得對大學生社會評價降低,“他們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智商沒有教養,有青春沒有熱血,有個性沒有品行。”大學生正趨於庸俗,而庸俗的人必然是庸俗文化薰陶的結果,大學生文化在時代的喧譁與躁動中,正走向庸俗。

【第4篇】當代大學生貞操觀調查報告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教授潘綏銘等著的《性愛十年:全國大學生性行爲的追蹤調查》正式出版,這次調查首次嚴格運用社會學規範的方法,對於21世紀初我國大學生的性行爲、性觀念等情況進行了全面的反映與分析。大學生貞操觀的調查與分析是此項調查中的一部分。

在具體分析當代大學生貞操觀調查結果前,有幾點說明:

1.我們要求男生回答的問題是:假定新婚之夜,發現新娘不是處女,您就是新郎,您認爲以下哪些原因,你會原諒新娘?

要求女生回答的是:您認爲以下哪些原因,肯定會得到新郎諒解?(這裏所要了解的,並不是女生自己對自己的貞操觀,不是自己認爲貞操是不是重要;而是讓女生通過自己眼光去看男人的貞操觀。因此,女生的回答所反映的,並不是她們自己保持貞操的主觀意願,而是她們對於失貞的恐懼程度。

2.我們將可原諒的情況分成這樣幾個方面:被強姦;愛過那男,現已不愛;受騙;被拐賣;被迫_____;一時衝動,無愛可言;現在仍愛那男;什麼原因都不行。

3.調查對象:全國範圍內的大學本科生。

我們調查結果呈現出這樣幾個方面的情況:

女友失貞,有14.3%的男生認爲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能原諒。

堅決固守無論如何,處女膜都不能破、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本科生佔14.9%。男女在這個問題沒有顯著差別,只不過其中含義卻不一樣。

有14.3%的男生認爲不管是什麼原因,都不能原諒。也就是說,他們是堅定的處女膜崇拜者,哪怕愛情也無法打動他們。有15.7%的女生則認爲新郎會持這樣的觀點。也就是說,她們對於失貞的恐懼仍然極大(但並不代表她們就不會做)。

尤其需要注意:女生的恐懼並不是針對一般意義上的男人或者廣義的社會。而是針對新郎這樣最關鍵的、很可能是女生最愛的人。這就表明了一種因果關係:恰恰是那些要膜不要愛的未婚男性的存在(哪怕他們也是受高等教育之人)構成了女大學生的恐懼。

新娘失貞,男生認爲最能夠原諒的是被強姦。

在筆者列舉的可以原諒的原因中,按照選擇可以原諒的人比例的多少,可以在男生中排序如下:最能夠得到原諒的是被強姦;其次是愛過那男,現已不愛;第三是受騙和被拐賣;第四是被迫_____;第五是一時衝動無愛可言;最後是現在仍愛那男。

這裏面,隱含着男性世界的一種什麼樣的邏輯呢?按照人之常情來說,應該是女性自己責任最小的事情,男人就最能夠原諒。這表現爲被強姦最受到寬容,其他三個被也受到相當的寬容。這就說明現在大比例的男人還是講理的,已經能夠區別失貞的不同原因了。

按照這個邏輯反過來看,那麼越是出於女性自己的主觀意願的事情,男人就應該越不能寬容纔對,可是我們卻可以發現兩個不合這一邏輯之處:首先,愛過那男,現已不愛這樣一種幾乎是完全出於女性當初的主觀意願的事情,卻也受到了男人的第二位廣泛的原諒。

其次,一時衝動,無愛可言這樣的事情,應該說女性的意願責任並不大,只是生理需求而已(男人應該更懂和最懂);可是男人卻第二位普遍覺得不肯寬容。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時下的男大學生的第一套邏輯是:既要講理(女性無責任就無妨);也要尊重現實,因爲寬容愛過那男,現已不愛的就意味着:現在的男性已不再幻想控制女性的情感活動了;或者說,要處女還有可能,要初戀則已經不太現實了。

第二套邏輯是:女人只能有愛,卻不能有性;哪怕是一時衝動也絕對不行;而且恰恰是因爲無愛可言,才更加不能容忍。也就是說,即使是那些能夠寬容女性以前的愛情的男人,也絕不能容許女性曾擁有男人那樣的、可能超越愛情的、生理上的性需求。這纔是最根本最深刻的雙重性道德標準。

女性恐懼失貞的順序,恰恰與男生的寬容順序是一樣的。

那麼女生認爲自己最恐懼的是哪幾種失貞呢?筆者不無驚訝地發現:女性恐懼的順序,恰恰與男生的寬容順序是一樣的。這恐怕不需要多解釋了。它說明:在目前這種仍然是男性居於主導地位的社會裏,女生對於男人世界在貞操這個問題上的邏輯,實際上知道得很清楚,而且往往不得不遵守之。

對於各種失貞原因,女生認爲新郎能夠原諒的比例都小於男生。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對於各種失貞原因,女生認爲新郎能夠原諒的比例都小於男生,並且在被拐賣、被迫_____、受騙這幾項上還形成了顯著的差異。這說明,在女生眼裏,男生的寬容度比他自己所認爲的要小。或者說,女生對於失貞的恐懼,仍然大於男大學生們的寬容程度。

這既可能是因爲女性對男人根深蒂固的、有理由的不信任,也可能是因爲現在還沒有面臨婚禮的男大學生們,從純粹理性的思維的角度出發,確實是高估了自己現代化的程度。

這種貞操觀對於女生的實際行爲起了哪些作用呢?

分析發現,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響之後,這仍然是一種顯著的相關關係:與那些認爲新郎不會原諒這個原因(心存恐懼)的女生相比,不再恐懼的女生(認爲新郎會原諒)有過性愛撫及進一步行爲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6倍。

這也可以說明,筆者前面所說的女性不僅在於想與不想,也在於怕不怕的假設,在這個相關關係中得到了驗證。

【第5篇】當代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

[摘要]愛情,人類永恆的話題。本文從大學生的戀愛觀出發,立足問卷調查,以大學生戀愛觀爲主題,用真實數據分析大學生戀愛特點,探究影響大學生戀愛心理和戀愛行爲的主要因素。本次調查的目的是讓大學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戀愛觀,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戀愛觀。

[關鍵詞]大學生;戀愛觀;調查

愛情,多麼美好的尤物。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作家才子到浪漫詩人,人間處處皆留下了無盡的吟詠和感嘆。而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美好的愛情總是充滿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學生對戀愛的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戀愛觀不一樣。戀愛觀就是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養愛情過程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爲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了。而且我國對高校大學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這就使大學生戀愛更加合法。本文欲通過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戀愛狀況,樹立積極、健康戀愛觀念,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本次調查採用自編的《關於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

2. 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選取了西南大學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爲98.75%。

3. 調查時間爲20xx年xx月。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 大一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4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4人,可見戀愛的人佔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於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爲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爲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鬆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大學聯考時的那股幹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二)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說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羣體裏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爲佔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爲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慾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說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對待失戀的問題上。40%的男生選擇了感到悲痛欲絕,而同樣選擇這個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說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樂觀。

5. 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說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着較大差異。

6. 在對待對方腳踏兩隻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爲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說明在愛情裏,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大二學生的戀愛觀尚處於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範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係。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類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爲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說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於異地戀,男生顯得比女生更理性點,不看好異地戀,並認爲大學生戀情會因爲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會發展成爲婚姻。

針對男女生的許多不同,做了對比的記錄。70%表示是否戀愛無關緊要,只有個別認爲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於尋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爲寂寞和空虛,並非爲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爲主)把愛情看得很重;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學業;有60%的人有暗戀的對象並表示會表白,部分表示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比較矜持,把愛深藏,而男生卻勇於表達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輕易愛一個人,且對戀愛的對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貌,女生則更注重內在修養,戀人品行成爲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視。

總而言之,本校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大都能在愛情中面對現實,但現實沒有抹掉他們的純真,他們對愛情仍有美麗的嚮往。

(四)大四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四學生共有20人蔘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表現了一下幾個特點:

2. 對於是否與戀人走到永遠的問題上,認爲可以的只有7人。

3. 對於大學愛情是否成爲婚姻,則所有人認爲是不可能的。

4. 對於戀愛與學習,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戀愛重要。

5. 對於分手後的態度,有6人表示會傷心欲絕,大多數人表示可以再找。

6. 對同居的態度,不贊成的有7人,其他人則持不反對態度。

從以上幾個特點可以看出,大四學生的想法更爲現實。也許是經歷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務實。大多數人的戀人並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現實的實際接觸後才確立的。絕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網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會網戀。對於大學的戀愛能否變成婚姻這個問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悲觀的認爲是不可能的,可見在大學生看來,大學戀愛是有花無果的事情。也許是彼此接觸的時間久了,對於相處的時間,大四的學生覺得彼此膩在一起太長時間反而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點,也許距離真的會產生美。對於戀愛的花費,也許aa制是最好的消費方式,畢竟大部分大學生還沒有實際穩定的經濟來源,如果只是一個人來承擔戀愛開支,那麼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選擇aa制是最現實的方式。大學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這個問題上,大部分人並不反對,採取了開明的態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對於婚前的性行爲已經不再是那麼保守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排斥婚前性行爲。雖然大四的學生對於戀愛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現實了,可是他們對於戀愛所要承擔的責任卻沒有完全認識清楚,許多人都是抱着嘗試的態度去戀愛的。這樣的想法只會帶給自己與對方更大的傷害。所以,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懂得對他人,也是對自己負責。

綜合上述四個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戀愛觀,不難看出,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擴展,社會閱歷的增加,大學生的戀愛觀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現實。大一對愛情充滿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開始覺得原來愛情也有苦澀的味道,但還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餘,進入大三後,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最後到大四的學生更加理性的對待戀愛,戀愛觀趨向成熟。

三、大學生戀愛觀及存在問題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徵

1. 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髮育成熟導致的性衝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 急於求成的佔有心理。與高校聚集着才華、風度、美貌於一身的特殊人羣氛圍直接相關。有些男大學生固執地認爲:畢業後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3. 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於情感寄託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 補償心理。由功利型的戀愛動機所引發,即希望在所愛的人那兒獲得社會地位、經濟等方面的補償。

5. 遊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爲,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遊離於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大學生這個特殊社會羣體,今後的生活還會動盪,畢業分配和就業還是個未知數,即使獲得了真愛,畢業後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學生們有不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等戀愛心態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存在的問題

由於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當的戀愛觀也出現在了大學生的戀愛當中。表現出思想上的波動、排他、衝動、幻想;同時,大學生還受到了外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1.因爲空虛而愛。調查顯示,6.7%的大學生因爲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大學生在高中緊張的學習之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裏,進入了自己夢寐的高等學府,在大學表現出混日子、得過且過,有的學生認爲,進入大學以後,思想很消極,什麼目的都沒有,終日無精打采,人生彷彿沒有了一點意義,頭腦一片空白,失去奮鬥目標和前進動力,心中苦悶,缺少學習動力、目標的大學生於是將心理轉到談情說愛上,以消磨時光,尋求快樂。

2.擇偶動機不純。據分析,2%的大學生戀愛動機不純。當代大學生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對方適不適合自己,是不是爲了真正的愛情,而更多考慮的是能不能在學習期間、生活上、將來的就業和發展上的幫助。如果發現有利用價值,就會採取一切措施,進行攻擊。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同時有的大學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會的地位去尋找愛情,而且有的大學生同時與多個異性進行交往,不建立關係。

3.好奇心較重。當代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後期,生理機能基本成熟,心理機能趨於成熟,精力充沛,渴望異性交往。在中學時學習壓力較大,未充分顯示出來,現在主體意識發展了,個體發展必然會在個人生活中得以體現,對異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產生了好奇,想試一試探究異性之間的祕密,在戀愛觀上表現出不負責任的態度,僅僅停留在愛情的表層的好奇與渴望,沒有想到戀愛之後的後果和將來的發展。

4.不注重戀愛的後果。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大多數都存在着這樣的想法,兩個人在一起一天開心就好,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很多青少年帶着這樣的心理與異性進行交往,把戀愛當成愛的初體驗和充實大學的生活,而不是爲了將來的婚姻和組建家庭,兩個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過每一天,所以畢業那天一起分手也成爲正常現象。但雙方也表現出極爲平靜,這就是大學生的一種新型的戀愛觀,在乎愛的過程,輕視愛的結局,從而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愛情的不負責任。

5.道德觀念淡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道德對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隨着西方思想的傳入,大學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極快,開放的思想對大學生性及婚姻問題產生了影響,在這種新思想的影響下,大學生在理智與情感方面處於矛盾的旋渦,性的觀念逐漸開放起來,而忽視了結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現了對性的好奇、大膽的嘗試,但在嘗試之後往往面對的是尷尬和無盡的悔恨。

6.愛情與事業定位不當。當代大學生在面對愛情和學業的時候,往往是把愛情放在首位,認爲只要有愛情,一切都是沒有問題的。愛情與學業從其內涵是兩個不相聯繫的概念,不可能相提並論,就算是有聯繫,也不可能耽誤學習,因爲在學習的時候心理根本沒有愛情的存在。大學生在主觀上認爲戀愛與學習沒有關係,互不影響。

7.物質至上。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是建立在對方的家庭、社會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條件優越爲背景作爲雙方感情的基礎,傳統上認爲女性依賴性強,大多數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將來託付給一個即可靠、又安穩的人身上。但隨着社會的發展,功利性、權利性的愛情不僅僅表現在女性身上。當代大學生男女功利性、權利性的色彩都明顯越來越多起來,越來越把自己的將來寄託在對方身上。當然,這種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觀形成也與社會就業壓力、主觀個人心理上的成熟有關係。

四、樹立合理戀愛觀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徵和存在的問題,爲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首先學校和社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爲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健康向上的環境,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在這裏就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談作爲大學生自身應該怎樣做。

(一)充分認識到戀愛要受法律法規的約束

作爲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法的角度來講,修改後的婚姻法增加了關於禁止重婚的規定,在總則則增加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相互扶助。在法律責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責任,因一方重婚而導致的離婚的,無過失的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難看出,國家法律加大了對重婚的處罰,目的就是規範婚姻關係。對於戀愛中的一些過激行爲,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大學生應該意識到,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爲,不僅僅是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要求。

(二)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暫而豐富多彩,在一個人的身邊伴隨着親情、友情、愛情。但最重要、最穩定、最專一的情感則是愛情。無論你到哪裏、無論你有多大,只有白頭到老,結髮夫妻會最牽腸掛肚,也只有愛情會給人無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青少年大學生考慮愛情的問題是無須指責的,但一定要正確認識愛情。戀愛是一對男女之間基於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最真摯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爲自己生活伴侶的情感。愛情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勇於奉獻。真愛是以互愛爲前提的,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和幸福,充實人生,促進成材,構建和諧家庭。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則表現出了彼此的真愛。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就短暫的人生而言,偉大的事業、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義,而愛情則處於從屬關係,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污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戀愛與道德有着密切的關係。首先,有許多戀人在一起不是爲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爲了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遊戲,三角戀、多角戀油然而生,伴隨着兩個人交往,性問題也開始發展,婚前性行爲逐漸增多,未婚先育的問題屢見不鮮,而且每年還在增加。大學校園外的旅店、日租房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況怎樣能與道德無關呢?其次,大學生經不住金錢、權貴的誘惑,爲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當今最流行的詞彙,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

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級趣味,甚至行爲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四)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係

在相當一部分同學眼裏,愛情與學業是不相矛盾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作爲學習的動力。確實,在大學生中,存在愛情與事業雙豐收,但比率相當低,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爲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爲偉大的事業抑制了軟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係。作爲青年大學生們更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大學生不能因爲好奇而過早涉入愛情,更不能以愛情爲託詞,來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係,成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五)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爲零。因爲在鮮花、美言的背後,戀愛雙方要看清你所愛的人的真僞那是相當難的。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着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純潔的戀愛動機裏,尤其是女性同學更應該注意,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愛的她,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運落在你的身邊,你一定要識別它的真僞,不要成爲愛情的犧牲品。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預示着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纔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當代大學生隨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識期的到來,在沒有了各方面壓力下,在充滿美麗幻想的大學校園裏,開始了屬於自己的愛情序曲。但由於人生的經歷、生活閱歷的缺少,人生觀、價值觀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愛的同時,容易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想法。影響着兩個人的感情發展,甚至引發痛楚事件。

總之,當代大學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圍環境影響的同時,必須培養自身道德,法律規範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於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逐漸成熟、完善;有助於大學生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係;有助於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助於大學生尋求自我真正的愛情,盛開幸福的愛情之花。

【第6篇】2022年大學生擇業觀調查報告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此次調查範圍覆蓋華南師範大學17個院系,包括師範與非師範專業在校的本科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580份,實際547份,回收率爲94.3%。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爲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調查結果呈現出幾個問題:

一、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爲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爲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爲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見圖1所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裏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見圖2):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爲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幹

作爲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二、影響學生擇業就業的因素突出。

(1)多數學生對職業價值標準上,把“工資福利待遇”、“實現自我價值”作爲重點考慮。兩項佔的比例分別爲36.62%、26,具體情況調查結果見圖4。

這與學生實際就業時考慮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與個人價值和能力的體現作爲重點考慮因素。調查顯示,學生的就業除了受薪酬的影響外,人生價值觀中個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學生在進行人生選擇時較多考慮個人因素,較少考慮社會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實現時也折射出主要強調的是“自我”而非“社會”的需要。對於這現象的利弊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

(2)在就業過程中,有44%的學生認爲“經驗及實踐能力”爲最重要的因素。而“學歷”、“畢業院校或專業”、“應聘技巧”則各佔10.48%、10.34%、12.69%。這可能與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要求有關。

三、多數學生對就業素質的評價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

(1)多數學生的優勢爲“理論基礎”、“師範技能”。

(2)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爲自己的“實踐能力”、“競爭與風險意識”處於劣勢狀態,它們分別達到了33.07和30.69;在學生認爲自己最缺乏的素質方面中,“創新能力”、“實踐*作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被納入了前三項選擇,結果見圖7。其總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識更新迅速,知識越來越深,越來越廣,職業素質越來越綜合;另—方面學校教育滯後,教育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使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普遍有壓力感和不適應感,對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還沒形成;在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說得多卻做得少,培養的覆蓋範圍也相對狹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養的環境。除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外,如何提高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將成爲高校就業指導的兩大課題。答案補充 四、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需求處於不平衡狀態。

(1)有過半數的學生反映:“不太滿意”學生就業的指導工作。

(2)學生“希望學校在大學生就業成才方面着重給予哪些指導和幫助”時,

學生們有48.96%選擇“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而“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導”也佔據一定的分量。從國家政策和從現實需要上出發,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在調查中,學生認爲“培養自主創業精神”是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的關鍵(佔34.21%);而“加強高校就業指導”與“其他因素”也佔很大的份量。針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基本上還是侷限於信息發佈、政策宣傳、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等服務性工作。調研建議,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覆蓋大學教育全過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但此時他們大多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

從調查所反映出的問題來看,進一步實現我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管理規範化,特別是如何把就業指導工作切實納入學校教書育人的整體工作軌道,還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進的地方。

【第7篇】關於大學生愛情觀調查報告

隨着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愛情觀千奇百態,在高校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越來越早地走到愛情的邊緣,走進愛情世界裏的也大有人在。

筆者於xx年12月對jy大學的學生做了愛情觀的問卷調查和網絡調查。在對jy大學各系、各年級學生關於愛情觀的抽樣調查中顯示:當今的大學生的愛情觀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談戀愛這在大學校園已不是希奇的事了,大學生有自己的戀愛觀,約91%的學生認爲大學生戀愛是正常的。其中89.5%的男生贊同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談戀愛,68.5%的女生認爲大學生戀愛可有可無,一切天註定,其中又以文科女生爲主佔55%。佔80%的學生認爲大學的愛情是理想的,浪漫的。

綜上,通過對jy大學生的抽樣調查表明:愛情表徵着兩個相愛的人連成的心,神聖不可侵犯,體現爲大學生對愛情的認識較理想化,希望找到理想中的愛情,而現實的殘酷又給愛情加了矛盾的枷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處理愛情與現實的諸般關係。同時,大學生對大學期間戀愛的認識又是片面的。

一、大學生的愛情代表着浪漫、理想化,但又無法擺脫現實的羈絆及殘酷

從jy大學網上調查蒐集的資料看:既有對現實的美好愛情的憧憬,如愛情是神聖的、堅貞的、愛情如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愛,簡單而又簡約!我們的愛是建立在相互之間的需要上的!我們身邊的愛是輕輕的來,而又輕輕的走!沒有線,沒有頭,一切都是那麼的簡單而又簡約!又有對現實殘酷的無奈,如難得一身好本領,情關始終闖不過,柔情蜜意,亂揮刀劍無結果。流水滔滔斬不斷,情絲百結衝不破。刀鋒冷,熱情未冷,心底更是難過。無情刀,永不知錯,無緣份,只嘆奈何,面對死,不會驚怕,離別心悽楚。人生幾許失意,何必偏偏選中我。揮刀劍,斷盟約,相識註定成大錯。又有對愛情的無奈,如愛情如流沙,愛是什麼?相愛,不就是兩個人你愛我,我愛你,還有我現在想的是現在相愛,以後會怎麼樣呢?會結婚嘛?所以我很猶豫,我很彷徨。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戀愛充滿着浪漫與高尚,又逃不脫現實的殘酷。無怪乎,有人說:大學不談戀愛,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現實的愛情從來就沒有世外桃園般的愛情。

二、大學生的愛情觀既讓人充滿嚮往,又很脆弱

三、大學生的愛情觀又是不協調的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筆者認爲當代大學生有美好的愛情觀念,但又產生一些不良現象。導致不良現象產生的根源:一是由於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必再爲溫飽問題而疲於奔命,這爲人們的愛情騰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提供更多的資本;二是外來文化和風氣的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越來越開放,最主要的還是部分大學生遊手好閒、思想放鬆、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進取精神,再加上一些老生的消極宣傳,使得一些學生產生一種晚追不如早追,不早追連醜的都不剩的錯誤意識。

四、爲使大學生的愛情觀更趨成熟、更富責任感,筆者試從以下幾方面談談端正當代大學生愛情觀不良之風的措施。

(一) 對大學生的戀愛心理的教育

1、端正戀愛態度

對大學生加強愛的教育,使大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愛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戀愛。愛的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割的,封建婚姻只強調婚姻的封建義務,無視人有愛的權利,具體表現爲包辦婚姻三從四德等,那是對人性的奴役,必須予以否定。但是,如果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只強調愛的權利,而不承擔愛的責任,就陷入了非理性主義的泥潭,這種只圖享受、不負責任的輕率行爲理應受到指責。一位教育家曾教導兒子:要記住,愛情首先意味着對你的愛惜的命運、前途承擔責任。想借愛情尋歡作樂的人,是貪淫好色之徒,是墮落者。愛,首先意味着獻給,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獻給愛侶,爲她締造幸福。這種愛的權利和責任的統一,是戀愛生活的基礎。愛,是感情,只能用感情去愛,而不能用道理去愛。愛,是人類的一種特殊情感,當然也只能用感情去愛,這並沒有錯,但人作爲人,既具有自然屬性,更具有社會屬性。人之愛其所愛,除開感情因素,也應當講究理性,應當符合社會的法律和道德規範。無理性的愛是盲目的,很危險的,導致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場悲劇。

2、擺正愛情的位置

首先,要教育大學生擺正愛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愛情在人生中佔有重要地位,沒有愛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愛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爲愛情而活着是蒼白的。人生的主宰應當是事業,只有偉大的事業對人生才具有決定意義。流傳至今的裴多菲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正說明了這一點。

其次,要教育大學生擺正愛情在大學生活中的位置。明確堅持學業第一的觀點,要使大學生理解,今天的學習與未來的事業息息相關,也是愛情美滿的基礎。那種拋開學業談戀愛的作法,不僅有礙成就事業,也難以獲得幸福的愛情,因此不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要克服大學生客觀上的愛情至上,光懂上述道理還不夠,還必須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變兒女情長爲胸懷大志,用理想的感召力煥發學習的激情,把興奮中心轉移到學習上,把時間和精力投放到學習上,從而真正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愛情服從學業,愛情促進學習。

3、加強戀愛道德教育

針對當代大學生傳統倫理觀念逐漸淡化的特點,進行戀愛道德觀教育。

【第8篇】2022年當代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

[摘要]愛情,人類永恆的話題。本文從大學生的戀愛觀出發,立足問卷調查,以大學生戀愛觀爲主題,用真實數據分析大學生戀愛特點,探究影響大學生戀愛心理和戀愛行爲的主要因素。本次調查的目的是讓大學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戀愛觀,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戀愛觀。

[關鍵詞]大學生;戀愛觀;調查

愛情,多麼美好的尤物。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作家才子到浪漫詩人,人間處處皆留下了無盡的吟詠和感嘆。而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美好的愛情總是充滿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學生對戀愛的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戀愛觀不一樣。戀愛觀就是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養愛情過程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爲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了。而且我國對高校大學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這就使大學生戀愛更加“合法”。本文欲通過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戀愛狀況,樹立積極、健康戀愛觀念,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本次調查採用自編的《關於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

2. 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選取了西南大學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爲98.75%。

3. 調查時間爲xx年10月。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 大一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4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4人,可見戀愛的人佔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於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爲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爲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鬆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大學聯考時的那股幹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二)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1. 在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佔2/3,而女生只有1/10,這說明在對待戀愛對象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於理想化。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說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羣體裏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爲佔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爲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慾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說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對待失戀的問題上。40%的男生選擇了感到悲痛欲絕,而同樣選擇這個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說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樂觀。

5. 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說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着較大差異。

6. 在對待對方腳踏兩隻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爲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說明在愛情裏,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大二學生的戀愛觀尚處於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範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係。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類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爲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說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於異地戀,男生顯得比女生更理性點,不看好異地戀,並認爲大學生戀情會因爲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會發展成爲婚姻。

針對男女生的許多不同,做了對比的記錄。70%表示是否戀愛無關緊要,只有個別認爲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於尋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爲寂寞和空虛,並非爲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爲主)把愛情看得很重;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學業;有60%的人有暗戀的對象並表示會表白,部分表示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比較矜持,把愛深藏,而男生卻勇於表達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輕易愛一個人,且對戀愛的對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貌,女生則更注重內在修養,戀人品行成爲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視。

總而言之,本校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大都能在愛情中面對現實,但現實沒有抹掉他們的純真,他們對愛情仍有美麗的嚮往。

(四)大四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四學生共有20人蔘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表現了一下幾個特點:

1. 只有25%的人認爲戀人是原來所理想的人,75%的人認爲不是。

2. 對於是否與戀人走到永遠的問題上,認爲可以的只有7人。

3. 對於大學愛情是否成爲婚姻,則所有人認爲是不可能的。

4. 對於戀愛與學習,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戀愛重要。

5. 對於分手後的態度,有6人表示會傷心欲絕,大多數人表示可以再找。

6. 對同居的態度,不贊成的有7人,其他人則持不反對態度。

從以上幾個特點可以看出,大四學生的想法更爲現實。也許是經歷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務實。大多數人的戀人並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現實的實際接觸後才確立的。絕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網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會網戀。對於大學的戀愛能否變成婚姻這個問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悲觀的認爲是不可能的,可見在大學生看來,大學戀愛是有花無果的事情。也許是彼此接觸的時間久了,對於相處的時間,大四的學生覺得彼此膩在一起太長時間反而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點,也許距離真的會產生美。對於戀愛的花費,也許aa制是最好的消費方式,畢竟大部分大學生還沒有實際穩定的經濟來源,如果只是一個人來承擔戀愛開支,那麼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選擇aa制是最現實的方式。大學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這個問題上,大部分人並不反對,採取了開明的態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對於婚前的性行爲已經不再是那麼保守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排斥婚前性行爲。雖然大四的學生對於戀愛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現實了,可是他們對於戀愛所要承擔的責任卻沒有完全認識清楚,許多人都是抱着嘗試的態度去戀愛的。這樣的想法只會帶給自己與對方更大的傷害。所以,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懂得對他人,也是對自己負責。

綜合上述四個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戀愛觀,不難看出,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擴展,社會閱歷的增加,大學生的戀愛觀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現實。大一對愛情充滿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開始覺得原來愛情也有苦澀的味道,但還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餘,進入大三後,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最後到大四的學生更加理性的對待戀愛,戀愛觀趨向成熟。

三、大學生戀愛觀及存在問題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徵

1. 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髮育成熟導致的性衝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 急於求成的佔有心理。與高校聚集着才華、風度、美貌於一身的特殊人羣氛圍直接相關。有些男大學生固執地認爲:畢業後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3. 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於“情感寄託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 補償心理。由功利型的戀愛動機所引發,即希望在所愛的人那兒獲得社會地位、經濟等方面的補償。

5. 遊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爲,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遊離於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大學生這個特殊社會羣體,今後的生活還會動盪,畢業分配和就業還是個未知數,即使獲得了真愛,畢業後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學生們有“不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等戀愛心態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存在的問題

由於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當的戀愛觀也出現在了大學生的戀愛當中。表現出思想上的波動、排他、衝動、幻想;同時,大學生還受到了外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1.因爲空虛而愛。調查顯示,6.7%的大學生因爲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大學生在高中緊張的學習之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裏,進入了自己夢寐的高等學府,在大學表現出混日子、得過且過,有的學生認爲,進入大學以後,思想很消極,什麼目的都沒有,終日無精打采,人生彷彿沒有了一點意義,頭腦一片空白,失去奮鬥目標和前進動力,心中苦悶,缺少學習動力、目標的大學生於是將心理轉到談情說愛上,以消磨時光,尋求快樂。

2.擇偶動機不純。據分析,2%的大學生戀愛動機不純。當代大學生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對方適不適合自己,是不是爲了真正的愛情,而更多考慮的是能不能在學習期間、生活上、將來的就業和發展上的幫助。如果發現有利用價值,就會採取一切措施,進行攻擊。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同時有的大學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會的地位去尋找愛情,而且有的大學生同時與多個異性進行交往,不建立關係。

3.好奇心較重。當代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後期,生理機能基本成熟,心理機能趨於成熟,精力充沛,渴望異性交往。在中學時學習壓力較大,未充分顯示出來,現在主體意識發展了,個體發展必然會在個人生活中得以體現,對異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產生了好奇,想試一試探究異性之間的祕密,在戀愛觀上表現出不負責任的態度,僅僅停留在愛情的表層的好奇與渴望,沒有想到戀愛之後的後果和將來的發展。

4.不注重戀愛的後果。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大多數都存在着這樣的想法,兩個人在一起一天開心就好,“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很多青少年帶着這樣的心理與異性進行交往,把戀愛當成“愛的初體驗”和“充實大學的生活”,而不是爲了將來的婚姻和組建家庭,兩個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過每一天,所以“畢業那天一起分手”也成爲正常現象。但雙方也表現出極爲平靜,這就是大學生的一種新型的戀愛觀,在乎愛的過程,輕視愛的結局,從而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愛情的不負責任。

5.道德觀念淡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道德對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隨着西方思想的傳入,大學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極快,開放的思想對大學生“性”及婚姻問題產生了影響,在這種新思想的影響下,大學生在理智與情感方面處於矛盾的旋渦,性的觀念逐漸開放起來,而忽視了結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現了對“性”的好奇、大膽的嘗試,但在嘗試之後往往面對的是尷尬和無盡的悔恨。

6.愛情與事業定位不當。當代大學生在面對愛情和學業的時候,往往是把愛情放在首位,認爲只要有愛情,一切都是沒有問題的。愛情與學業從其內涵是兩個不相聯繫的概念,不可能相提並論,就算是有聯繫,也不可能耽誤學習,因爲在學習的時候心理根本沒有愛情的存在。大學生在主觀上認爲戀愛與學習沒有關係,互不影響。

7.物質至上。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是建立在對方的家庭、社會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條件優越爲背景作爲雙方感情的基礎,傳統上認爲女性依賴性強,大多數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將來託付給一個即可靠、又安穩的人身上。但隨着社會的發展,功利性、權利性的愛情不僅僅表現在女性身上。當代大學生男女功利性、權利性的色彩都明顯越來越多起來,越來越把自己的將來寄託在對方身上。當然,這種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觀形成也與社會就業壓力、主觀個人心理上的成熟有關係。

四、樹立合理戀愛觀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徵和存在的問題,爲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首先學校和社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爲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健康向上的環境,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在這裏就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談作爲大學生自身應該怎樣做。

(一)充分認識到戀愛要受法律法規的約束

作爲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法的角度來講,修改後的婚姻法增加了關於禁止重婚的規定,在總則則增加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相互扶助。在法律責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責任,因一方重婚而導致的離婚的,無過失的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難看出,國家法律加大了對重婚的處罰,目的就是規範婚姻關係。對於戀愛中的一些過激行爲,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大學生應該意識到,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爲,不僅僅是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要求。

(二)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暫而豐富多彩,在一個人的身邊伴隨着親情、友情、愛情。但最重要、最穩定、最專一的情感則是愛情。無論你到哪裏、無論你有多大,只有白頭到老,結髮夫妻會最牽腸掛肚,也只有愛情會給人無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青少年大學生考慮愛情的問題是無須指責的,但一定要正確認識愛情。戀愛是一對男女之間基於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最真摯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爲自己生活伴侶的情感。愛情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勇於奉獻。真愛是以互愛爲前提的,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和幸福,充實人生,促進成材,構建和諧家庭。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則表現出了彼此的真愛。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就短暫的人生而言,偉大的事業、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義,而愛情則處於從屬關係,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污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戀愛與道德有着密切的關係。首先,有許多戀人在一起不是爲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爲了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遊戲,三角戀、多角戀油然而生,伴隨着兩個人交往,性問題也開始發展,婚前性行爲逐漸增多,未婚先育的問題屢見不鮮,而且每年還在增加。大學校園外的旅店、日租房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況怎樣能與道德無關呢?其次,大學生經不住金錢、權貴的誘惑,爲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當今最流行的詞彙,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

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級趣味,甚至行爲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四)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係

在相當一部分同學眼裏,愛情與學業是不相矛盾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作爲學習的動力。確實,在大學生中,存在愛情與事業“雙豐收”,但比率相當低,“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爲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爲偉大的事業抑制了軟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係。作爲青年大學生們更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大學生不能因爲好奇而過早涉入愛情,更不能以愛情爲託詞,來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係,成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五)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爲零。因爲在鮮花、美言的背後,戀愛雙方要看清你所愛的人的“真僞”那是相當難的。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着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純潔的戀愛動機裏,尤其是女性同學更應該注意,“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愛的她,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運落在你的身邊,你一定要識別它的“真僞”,不要成爲愛情的犧牲品。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預示着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纔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當代大學生隨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識期的到來,在沒有了各方面壓力下,在充滿美麗幻想的大學校園裏,開始了屬於自己的愛情序曲。但由於人生的經歷、生活閱歷的缺少,人生觀、價值觀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愛的同時,容易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想法。影響着兩個人的感情發展,甚至引發痛楚事件。

總之,當代大學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圍環境影響的同時,必須培養自身道德,法律規範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於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逐漸成熟、完善;有助於大學生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係;有助於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助於大學生尋求自我真正的愛情,盛開幸福的愛情之花。

【第9篇】當今大學生就業觀調查報告

當今大學生就業觀調查報告

隨着我國高校的連年擴招,每年大學生畢業人數也愈來愈多,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問題已成爲我國社會普遍關心和有待解決的問題。xx年是高校擴招後本科畢業生的第一年,畢業人數比上一年增加了44.6%;xx年畢業生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32.1%;xx年畢業生達到了338萬人;而xx年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五百多萬人,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因此大學生就業正面臨着嚴峻的考驗。而大學生就業作爲大學生人生一個重要的關口,初次就業和第一份工作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至關重要,它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成才和成長,因此,選擇工作務必要慎重。

作爲一名即將走入畢業的大學生,我認識到這一嚴重的問題後,決定親自進入這一市場進行調查。今年寒假我隨高郵市高璐寶食品有限公司的有關人員去人才市場進行招聘,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但讓我感觸很深,也讓我對目前的就業形勢有了一定的瞭解,這必定會對我明年的就業有所幫助。以下便是我總結出來的對目前大學生就業觀的分析。

首先,大學生在擇業時會考慮報酬問題。雖然薪水不是大學生選擇企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薪水無疑是人們對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非2500元或3000元不幹”,這曾經是媒體廣泛報道的大學生找工作時定下的月薪數。如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學生就業的工資底線也越來越低,隨着大學畢業生薪水的下降,很多用人單位在薪金制度上也有了很大轉變:不再以人定薪,而是以崗定薪,更強調員工爲用人單位帶來的實際利潤。職場中的機會永遠不是遇到的,而是爭取到的。同時很多大學生認爲他所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作爲他今後發展的一個過度口,積存經驗。除了薪酬是學生考慮的重要因素之外,工作環境、企業聲譽與企業文化、工作富有挑戰性、工作的穩定性、戶口和住房、社會保障體系等因素也是學生們重點考慮的因素。

大學生對於選擇工作時因素的看重,與他們認爲的工作意義是直接相關的。在大學生看來,最重要的工作意義是自我實現,其次是生存的必須條件以及個人興趣所在。而“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有很多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是,找工作儘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還有小部分的人認爲“專業並不重要,只要工作合適就行”,也就是說有大半的人並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爲“應該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的人只有少數。經常在那裏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說,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混口飯吃,先養活自己。

然而,有很多企業在人才招聘上,也遇到了不少難題。很多企業認爲目前有很多大學生就業眼高手低,或者嫌工資低。很多學生着重選擇國有企業、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而相對一些中小型企業情況不是很好,他們認爲某些大學生只是抱着學經驗的態度,把小公司作爲自己進軍大公司的跳板,發展不長,對他們公司的長久發展不利。這也是個非常現實的觀點,抱有這種思想的人應當慎重的考慮。

此外,大部分人都熱衷於名牌企業或者外企,認爲比較有面子。其實我認爲很多中國本土的中小企業也很有發展潛力,不一定要侷限於所謂的外企,給別的國家的人打工,這樣才更有利於我國的經濟發展。

以上是我總結出的幾點經驗,相信對我明年的求職應聘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10篇】2022年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報告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本次調查採用《大學生戀愛觀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

2. 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選取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數學系的學生,進行普遍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28份,回收128份,有效率爲100%

3. 調查時間爲20**年**月。

二.調查目的

愛情,是人類永恆不變的話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人們對愛情的期待與憧憬;“兩情若是久長時,有豈在朝朝暮暮”是人們對愛情的一種態度;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人們對愛情的承諾。而如今在大學的校園中,愛情的種子 也正在萌芽。都說戀愛是當今大學生的一堂必修課,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爲一 種很正常的現象。不同的人由於性格的不同以及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會形成不同的戀愛觀,從而導致他們對待愛情的態度、處理戀愛關係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積極健康的戀愛觀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業與生活有促進的作用, 消極錯誤的戀愛觀 反而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消極影響。 每一段戀情都應該是純潔的,自由的,是不能用物質去衡量的。每一段戀情 都代表着一種尊重,一份責任,是需要用真心與真情去維繫的。而這種理想的戀 愛觀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出現,甚至一些大學生出現了錯誤消極的戀愛觀,如過分地看重對方的物質基礎、戀愛至上甚至失去理智、對待愛情的態度不認真等等。這種戀愛關係容易導致雙方戀愛關係的破裂,也會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甚至會 釀成悲劇。 出於這一現狀,我們對佛大學生的戀愛觀進行了調查,通 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一步瞭解本校大學生的戀愛觀特點,分析形成的原因和造成 的影響,陣對問卷分析的結果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健康的戀愛觀,有助於他們正確處理戀愛與學業、戀愛與事業、戀愛與生活的關 系。大學生戀愛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關注並正確引導大學生 戀愛是高校工作的大重點和難點。大學生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將對他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對於在大學生中出現的戀愛現象,我們要正確對待,積極引導。尤其要學會理性的處理好因愛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與選擇。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合理戀愛,才能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因 愛情而錦上添花。愛情是人類永恆不變的主題,大學生在剛剛踏入大學校園,對 未來有許多美好的憧憬,對愛情同時也是充滿了美好的想象。在大學生中進行戀愛觀調查能夠爲大學生的感情生活起到一定的啓示作用, 也能爲戀愛觀教育的一系列其它活動提供一份客觀可靠的數據。

三.調查結果

1.對於大一學生來說,已經漸漸適應和習慣了大學的授課方式,並逐漸擁有了自己的學習計劃,和人生目標。但是對於老師來說,還要繼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以更好地適應同學們的接受需求。同時,還要適時加強對學生們價值取向和人生目標制定的正確引導。

2.目前大一學生中還存在着人際交往上的困難,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處理好關係,應該增強自我的吸引力,贏得大家的肯定,同時,還要多多參加社團活動,鍛鍊自己的膽識,拓展自己的能力。

3.學校也要在硬件和軟件上努力加強自身建設,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飲食上,學校要特別注重各民族的飲食習慣,努力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就餐環境,這樣學生們纔會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中去。

4.爲建設和諧校園,學校應該多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爲學生多多提供一些投遞意見和建議的專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反映學生的心聲,相信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佛大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四.調查結果分析

(一) 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32人,男生20人,女生1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4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4人,可見戀愛的人佔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於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爲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爲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鬆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大學聯考時的那股幹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二)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32人,男生16人,女生各16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1. 在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佔2/3,而女生只有1/10,這說明在對待戀愛對象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於理想化。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說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羣體裏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爲佔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爲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慾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說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對待失戀的問題上。40%的男生選擇了感到悲痛欲絕,而同樣選擇這個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說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樂觀。

5. 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說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着較大差異。

6. 在對待對方腳踏兩隻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爲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說明在愛情裏,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大二學生的戀愛觀尚處於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32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13人。在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範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係。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類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爲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說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於異地戀,男生顯得比女生更理性點,不看好異地戀,並認爲大學生戀情會因爲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會發展成爲婚姻。

針對男女生的許多不同,做了對比的記錄。70%表示是否戀愛無關緊要,只有個別認爲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於尋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爲寂寞和空虛,並非爲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爲主)把愛情看得很重;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學業;有60%的人有暗戀的對象並表示會表白,部分表示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比較矜持,把愛深藏,而男生卻勇於表達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輕易愛一個人,且對戀愛的對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貌,女生則更注重內在修養,戀人品行成爲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視。

總而言之,本校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大都能在愛情中面對現實,但現實沒有抹掉他們的純真,他們對愛情仍有美麗的嚮往。

(四)大四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四學生共有32人蔘加填表,男生16人,女生16人。大四的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表現了一下幾個特點:

1. 只有25%的人認爲戀人是原來所理想的人,75%的人認爲不是。

2. 對於是否與戀人走到永遠的問題上,認爲可以的只有7人。

3. 對於大學愛情是否成爲婚姻,則所有人認爲是不可能的。 4. 對於戀愛與學習,12人表示同等重要,

4人表示戀愛重要。

5. 對於分手後的態度,有6人表示會傷心欲絕,大多數人表示可以再找。

6. 對同居的態度,不贊成的有7人,其他人則持不反對態度。

從以上幾個特點可以看出,大四學生的想法更爲現實。也許是經歷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務實。大多數人的戀人並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現實的實際接觸後才確立的。絕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網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會網戀。對於大學的戀愛能否變成婚姻這個問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悲觀的認爲是不可能的,可見在大學生看來,大學戀愛是有花無果的事情。也許是彼此接觸的時間久了,對於相處的時間,大四的學生覺得彼此膩在一起太長時間反而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點,也許距離真的會產生美。對於戀愛的花費,也許aa制是最好的消費方式,畢竟大部分大學生還沒有實際穩定的經濟來源,如果只是一個人來承擔戀愛開支,那麼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選擇aa制是最好的選擇。

五.總結與建議

1. 在我們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佔1/5,而女生只有1/10,這說明在對待戀愛對象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於理想化。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說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羣體裏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爲佔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爲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慾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說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在談及您對戀愛的理解時選擇a是爲了選擇終生伴侶,的同學佔64.28%而選擇b只是爲了空虛打發時間沒有多想的只佔2.4% 說明我們大多數學生對待婚姻還是持比較負責的看法

5. 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說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着較大差異。

6. 在對待對方腳踏兩隻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爲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說明在愛情裏,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7,在問及您認爲戀愛和學業之間有何關係這個問題時有51.7% 選擇b愛情是一種動力,可以促進學習,男女朋友之間可以相互監督,促進學習,而只有2.4%的選擇a學習與戀愛二者不可兼得, 談戀愛肯定要影響學習,從這個答案中可以看出我們班還是比較支持戀愛的。

在大學裏,適當的愛情還是需要的,但我們不要過度的沉溺在愛情中,不要在熱戀中迷失自己的方向,畢竟大學生活是我們學習和適應社會的關鍵時期,不能爲了一時的快樂而把一生的幸福都拋棄了。對於愛情我們要始終保持一種平穩心,正確面對愛情.

我們現在的戀愛觀尚處於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針對這些問題總結幾點建議:

建議一:學校可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戀愛心理的健康教育

某種程度上講,戀愛觀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會有什麼樣的戀愛觀,只有加強教育和管理,才能幫助大學生正確看待愛情,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並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係,將來成爲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接班人。

建議二:從大學生自身做起,正確看待愛情並處理好愛情與學習的關係,當代大學生要 從自身做起,端正戀愛動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建議三:擺正愛情的位置

首先,我們大學生擺正愛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愛情在人生中佔有重要地位,沒有愛情的人生是不完但愛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爲愛情而活着是蒼白的。人生的主宰應當是事業,只有偉大的事業對人生才具有決定意義。流傳至今的裴多菲的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正說明了這一點。

以上都是我根據統計出來的調查結果寫出的報告,相信我們只要把握好戀愛的度,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我們的幸福纔會開花結果。

【第11篇】2022年大學生婚戀觀調查報告

在學海里苦苦奮鬥了十二個春秋的學子們,終於披着榮耀跨進了大學這個神聖的殿堂,成爲天之驕子。然而,隨之而來的寂寞卻常常讓他們不知所措;於是,在這象牙塔裏便多了許多浪漫的故事,那便是大學生的愛情故事。

據國內一家權威的調查機構統計數據表明,有87、9%的大學生在校期間談過戀愛,其中沿海地區,如廣東,福建,浙江等地高達94、6%這是怎麼樣的一個概念呀!

那麼大學生是怎樣看待愛情的呢?對新時期出現的新事物又是怎樣看待的呢?帶着這些問題,就讓我和你一起聽聽大學生的心聲吧。

一,戀愛類型與成功指數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戀愛風遍及大學校園呢?即是說大學生戀愛的動機是什麼呢?通過調查表明當代大學生談戀愛大體可歸納以下五種:志同道合型,也可稱理想型或事業型這種戀愛類型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事業的基礎之上的。雙方爲了維繫愛情的發展,不使對方失望,則往往對自己要求更高,學習和工作更勤奮。據調查這種類型的戀愛人數佔17%左右,但是其成功率非常高,往往畢業以後能攜手走出校園。

情投意合型,也可稱情感型這種戀愛類型主要以共同的情趣、愛好爲基礎,一般感情專一、互敬互愛,遇到困難能夠共同分擔。校園裏常看見他們成雙成對的走在一起,共同探討人生的悲歡。這種戀愛人數佔19%左右,成功率也是比較高的,達到86%.嘗試型,進人大學校園的青年大學生,由於生理上性的成熟,逐漸產生了接近異性、追求愛情的欲求。另外,社會輿論尤其是大衆傳播媒介對男女私情、婚姻愛情的渲染,觸發了他們較強烈的性的體驗,驅使他們產生了對“異性交往”的神祕感,加之大學自由寬鬆的客觀條件,於是他們便產生了想了解和嘗試愛情的需要和行爲。嘗試型的大學生,由於缺乏正確的戀愛觀,而易遭對方的拒絕,出現“單相思‘’或悲觀情緒,以致影響學業。即使偶爾能引起對方的注意,也常常以失敗告終,因爲他們缺乏感情的交流,沒有共同的愛好和共同的人生目標。這種戀愛人數佔的比率比較高,有37%多,而最終走到一起的並不多,往往只有20%~30%左右。

彌補型,由於大學學習的枯燥乏味,班級、學校文化活動的不足,使一些大學生感到精神空虛、孤寂和惆悵,於是便尋求戀愛,藉以彌補。這種類型的大學生由於兩人形影不離,不願參與集體活動,容易遭同學的議論和不滿。由於其戀愛的基礎只是精神空虛的補償,畢業後戀愛關係易破裂。這種人數比率不多,只佔15%左右,其成功率也非常的低。

虛榮型,一些大學生特別是男大學生認爲,談戀愛、有朋友,或被異性追求是有本領、有能耐,反之則是無能的表現。在這種心理的壓力下,一些人從虛榮出發,匆匆在同學中尋覓所謂的“知音”。虛榮型的戀愛,由於只追求一時的感情滿足和快樂,缺乏明確的愛情基礎和目標,極易破裂,也易走上歧途。這種類型的大學生較多的在學業上不思進取,自制力差,學習成績低劣生活上比闊氣講排場。可以說這種心理談戀愛的成功率最低,因爲他們只是出於某一種目的,所以很難成功!

綜上所述,這五中類型的戀愛佔了大學生戀愛的95%以上,可是其成功率往往不超過35%,可見大學生戀愛的失敗性,就象泡抹般容易破碎!

二,大學生的迷茫——成年話題

先來看下面的兩則資料吧:

相關資料一:“大學的性接觸”狀況接吻:男生39.5%女生45.5%性愛撫:男生25.6%女生28.9%性交:男生10.9%女生8.4%———摘自著名性學專家潘綏銘教授1997年主持的《全國大學生異性交往》調查

相關資料二:我國青少年性健康調查結果令人擔心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京倫家庭科學中心等單位在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大中學生的調查中瞭解到:現在的青少年遠比他們的父母“前衛”。在他們當中,同意“愛情是專一的,人的一生只能有一個真愛對象”的人只佔被調查者的28.8%,認爲現代婚姻應該“白頭偕老,從一而終”的只有20%,贊成與已經有戀人者談戀愛的超過了30%.在這方面,女生似乎比男生更開放。45%以上的人對婚前性關係持肯定態度,其中34%的人認爲“這樣可以鞏固愛情”。來自北京的另一項調查則更能印證年輕人的“大膽”:3034名婚檢青年中,46%的男青年和45%的女青年承認有過婚前性行爲,這使我國的性病、艾滋病預防專家們擔心不已。

多項調查均表明,我國青少年性成熟比五六十年代出現提前的傾向。性成熟的前傾帶來了性心理的提前出現。認知心理學認爲,性的信息大量增加,人們的性觀念發生很大變化,這一切,頻繁刺激青少年的大腦和生殖腺體,提早催開了性生理的芽蕾,也必然催動了性心理的發展。然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生活的日趨複雜又造成了青少年社會心理成熟的推遲。他們在社會心理不成熟的情況下,對生理的發育以及由於生理的發育而萌發的性心理,缺乏科學的理解,很容易陷入盲目性。

於是,青少年特別是大學生就對性出現了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使得他們過早的涉足於性;另一方面,心理的不成熟卻使他們對性產生了迷茫。面對這種情況,很多高校採取了一些措施,對大學生進行了性方面的教育,然而,收效甚微,因爲學校方面還是採取了謹慎的做法,不敢過於強調性方面的教育。

所以很多青少年,特別是熱戀中的男孩女孩就容易產生迷茫,而且會出現兩種不兩種不良傾向:一是受性本能、性心理的驅使,出於無知和好奇,過早地進行性體驗和性嘗試。在青春期性萌發的初期發生性關係,它可以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受封建貞操觀的影響,認爲自己已是不貞不潔的人,從此背上沉重的悔恨的包袱,擡不起頭來,或者破罐破摔,糟賤自已;二是性慾過早的啓動,形成性慾的猛烈遞增,出現性亢奮,陷入追求性享樂的狀態。這是一些青少年從性體驗發展到性罪錯所走過的路。性罪錯容易形成動力定型,成爲頑固的性癖惡習,要改變非常困難。

人的性心理的成熟有賴於性生理的成熟,而性生理的成熟並不意味着性心理的成熟。性心理成熟的標誌是性行爲的發生是以性愛作爲基礎,靈與肉、性與愛的結合。因此,性心理的成熟與社會心理的成熟有着密切的關係。在我們的社會,人的性行爲不僅具有自然性,而且具有社會性和精神性。同什麼樣的人發生性關係,以及在性行爲中的表現,都反映出一個人的社會感、責任感和人格特徵。性心理的成熟需要有一個過程,需要兩性間不斷地調整適應,尤其是情感的不斷昇華,才能達到完美的境界。

【第12篇】2022年大學生職業觀調查報告

一、調查目的:

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的信息社會中,對於每一位當代大學生來說,要想在未來社會中獲得成功,不得不對自己的將來做一份職業規劃書。此次調查的目的在於觀察在校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重視程度,職業規劃狀況,以及影響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因素。

二、調查方法:

參考大學生職業調查規劃標準,擬定調查問卷,從哈爾濱市部分大學中選取一些調查研究對象,以發放調查問卷爲主要方式,並結合訪談等形式對哈爾濱市在校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狀況調查。

三、調查時間:

20**年**月26日——20**年**月2日

四、調查結果:

1.考察在校大學生的生活學習態度

[狀況分析]:

(1)80%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不能適應大學的自主、自立學習生活,經過一定時間的適應階段,卻養成了鬆散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沒有計劃,沒有目的,自由散漫,無規律的作息時間。

(2)適應週期:兩個星期到一年半不等,但大部分同學能在兩個月左右適應生活的各方面。適應不了的,有退學或陪讀現象。

[合理建議]:

(1)主動和老師和同學交流,尋找適應的建議

(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停止自由散漫

(3)端正學習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考察在校大學生自我能力鍛鍊狀況

[狀況分析]:

有80%的同學在校期間都有兼職,鍛鍊其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但只有34%的同學兼職針對所學專業。8%左右的同學沒有加入社團,其他同學都有加入社團並適當擔任一些職務,對自己多方面進行鍛鍊。

[合理建議]:

(1) 適當的加入社團,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

(2)注重兼職側重點,目的是鍛鍊還是賺錢?

3.考察在校大學生制定大學規劃的狀況

[狀況分析]:

1.制定大學規劃:75%以上的同學在邁入大學後就會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規劃

2.但是仍有一半的同學並沒有生活目標和將來的生活規劃,甚至有“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這種生活方式只注重眼前而不考慮長遠,易導致生活空虛不規律。

[合理建議]:

1瞭解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和理想作出正確的評價;

2關注現實生活和環境,確保計劃的可實施性.

4.考察在校大學生制定職業規劃的狀況

[狀況分析]:

(1)制定職業規劃書:制定職業規劃書的人很少,僅佔10%左右,大部分同學持走一步看一步的態度,還有一少部分認爲無需制定職業規劃書。

(2)制定職業規劃的必要性:絕大部分認爲有制定職業規劃的必要以確定未來方向,但其中大部分人目標模糊,並沒有制定職業規劃書,對待前景持邊走邊看的態度,已制定計劃書的人寥寥無幾,那些少部分認爲沒有必要制定職業計劃書的人其將來一般都已經由家長安排妥當。

[影響因素]:

(1) 認清家庭狀況,結合實際,合理制定職業規劃書。

(2)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 考察在校大學生畢業去向狀況

[狀況分析]:

(1)畢業去向:部分隨大衆而行,考公務員,考研等,而其並沒有明確的目標範疇,有的待畢業狀況而定。

(2)就業地點:85%以上在校大學生打算去一些較發達的城市去工作,只有少數較爲實際依專業,看社會需要而定去向。

[合理建議]:

(1)切合實際尋找自己的恰當位置,不盲目擇業

(2)不隨大衆走擁擠路線,做好自我認知

6.考察在校大學生選擇就業去向的原由

[狀況分析]:

83%的同學認爲在較發達的大城市具有較多的就業機會,因此畢業後擁擠於人才衆多的大都市。只有10%左右願意回家鄉爲家鄉盡一份力,做貢獻或去偏遠地區支教,他們認爲與其在渺小的存在於偌大的城市,不如尋找一個需要自己的地方

[合理建議]:

(1)大城市不一定是能找到工作的好地方。

(2) 尋找可以實現個人價值目的地。

7.考察在校大學生生活目標與實際程度

[狀況分析]:

(1)71%的同學有符合實際的目標包括回鄉建設,考研等,但目標明確。

(2)有一半以上同學沒有生活目標及職業規劃,對待畢業去向持邊走邊看態度,不能把目標放長遠,導致生活空虛。

[合理建議]:

(1)正確自我評價,培養自己的能力,注重聯繫實際。

(2)關注社會生活動態 ,確保職業規劃的實際意義。

五、綜合分析影響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因素

1、專業的冷熱門: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在其一生中與工作相關的一系列活動、行爲、態度、價值觀、願望等的有機整體,考慮到職業生涯,大學生首先想到的便是其專業的冷熱門。社會中的大多數人認爲熱門專業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的,不假思索便蜂擁而至,這樣往往造成該專業方向人員擁擠,供大於求,那麼熱門專業也便不再熱門,由此可見,冷熱門並不穩定,是由社會需求而定,大學生們完全沒有必要擁擠到這樣一個容易熱漲的專業,而應尋找適合自己的恰當的專業。

2、大都市與中小城鎮:

大都市與那些中小城鎮相比,只是發展快一些,經濟發達一些,畢業人員達都願意留在大都市之中,認爲那裏企業多、發展快,有較大的就業空間,但實際上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多,人才也一樣多,因此畢業生們應將其就業視野放寬一些,中小城鎮也一樣可以給你提供展示你才能的空間。

3、大公司與小企業:

大公司有良好的福利待遇、晉升、培訓制度,並且在大公司工作的經理可以爲其以後的求職帶來便利,但大公司人才濟濟分工過細、過明確,長處不易被發現,其它能力也很難得到鍛鍊,因此,大公司與小企業各有千秋,畢業生們不要把目光侷限於大的企業,好的小企業同樣會是你的職業發展空間更爲廣闊。

4、其他因素:

以上均爲外部因素,要求同學們對自己的職業興趣、性格特點、能力傾向以及自身所學都加以考慮,在生活和學習中,是否真正全面深入瞭解自己的特點,並且根據自己的特點,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是影響畢業之後取得成就和個人生活天壤之別的重要原因。

六、初步結論

職業生涯規劃

成功=明確目標+詳細計劃+馬上行動+檢查修正+堅持到底

結合外界因素及自身因素,綜合權衡考慮,自己定位

【第13篇】2022大學生愛情觀調查報告範文

調查目的:

爲了更好地瞭解大學生戀愛狀況和戀愛觀,幫組同學更好的瞭解戀愛的本質,我們特地設計了這份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

大一,大二,大三年級在校大學生。

調查時間:

…………………………

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了各年級大學生的戀愛現狀,戀愛態度,戀愛對象的選擇及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戀愛與生活學習之間的關係的看法。

調查步驟:

1. 小組討論,討論選取哪個課題,理由和可行性,並選定此題。

2. 通過書籍,網絡,雜誌查閱課題資料。

3. 發現,提出,討論存在的問題,並設計調查問卷。

4. 發放問卷並收回統計。

5. 篩選有效問卷,並統計結果,組員討論。

6. 細化,編寫報告。

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共打印100份,收回91份。其中男生47份,女生44份。分別佔總數的51.6%和48.4%。基本保證各年級都有人蔘加了此次調查,所以結果有一定的參考性。

戀愛現狀

目前在大學生中流行着這樣一種說法“戀愛是大學的必修課,如果你在大學裏沒有談過戀愛,那就不算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不少大學生積極投身於戀愛的大潮中去,但也有少數大學生認爲這種說法是不對的,認爲大學裏仍然應該以學業爲重。

調查中發現,在我們的問卷中“你正在戀愛嗎”這一問題“是”的佔40.7% ,“否”的佔59.3%,“是”的人中,大一佔27.0% ,大二佔37.8% ,大三佔35.2% 。因此,對於大學生戀愛現狀,可以用“三化”來概括。

1. 普及化,大衆化。在當今高校,大學生談戀愛已經是很普通的現象了。在校

園裏看到大學生成雙成對,旁若無人地卿卿我我已不再是稀罕事,有人形容這是一股'戀愛熱',也有人說這是一股'戀愛風',不管怎麼說,都不爲過。因爲,大學生談戀愛是毋庸置疑的。

2. 低齡化。大學生談戀愛歷來有之,但過去多是高年級學生,是所謂'學業、愛

情雙豐收'的時期。而現在很多低年級的學生學業未成,卻戀愛先行,有些人的觀點是“進校後的首要任務是抓緊時間談戀愛,否則優秀的則被他人搶先一步,就輪不到我了。他們有的剛進大學校門就走進了戀愛圈。在此次調查中發現,很多大一同學已經步入了愛河。他們或是高中就談了戀愛,或是剛進

入大學不久,就告別了單身。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之前一年紀學生戀愛人數只有5%?而現在已達15%左右。所以大學生戀愛呈現出低齡化趨勢。

3. 公開化。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不論對男生抑或是女生來說,大學生戀

愛已不再只是心中的“悄悄話”,更加不是不可觸及的禁區。過去,大學生談戀愛很講究東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戀愛處於'地下活動'狀態,常常鮮爲人知。在本次調查中,97%的大學生表示並不反對大學生戀愛。較過去,當代大學生已經有了更爲開放的戀愛觀念。

戀愛動機與戀愛對象的選擇

在“你選擇男(女)朋友的主要要求是什麼?”這一問題,統計結果如下: “相貌好”僅佔16.5% ,“人品好”佔34.1% ,“能力好”佔6.6% ,“和自己志趣相投”佔28.6% ,“其他”佔14.2%。在校大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大學生,在戀愛中,常顯露出其不成熟性,但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戀愛選擇因素總體上還是健康的。他們更加註重對方的人品,能力,而不是相貌,金錢,這些外在的東西。當大學生情侶離開校園走向社會、擔當家庭責任的現實問題直接擺在面前時,理想化的愛情能否維持還很難預測。但就目前而看,大學生基本擁有正確的戀愛觀。

在“你想在大學裏談戀愛或您在大學裏談戀愛最初先機是什麼?”這一問題中,有些大學生戀愛存在一定的而盲目性。選擇“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覺得自己單身沒面子”佔4.4% ,“彌補內心空虛,尋找精神寄託”佔15.4% ,“對方追求激烈,自己不好意思拒絕”佔13.2%。不難看出,在戀愛動機上,有些大學生對此並沒有很清晰的目的。種種跡象表明,有些在校大學生戀愛似乎是一種時髦,只是一種對戀愛情結的滿足。也有一些同學是爲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尋找精神寄託。

上大學生後,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重新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新環境。內心比較空虛和孤獨寂寞,不可避免地要找一個可以停自己傾訴的朋友。

還有一些同學則發表了他們的看法,有的認爲是緣分到了,該談戀愛了,也有的認爲戀愛能產生內驅力,,還有的認爲反正遲早都要談到,大學裏的同學更談的來一些。這說明我校有些大學生在戀愛動機方面是不太健康的。經過我們的分析,認爲原因有二:一是大學生仍然處於心理成長時期,自尊心過強,在與同學交往中不輕易向他人敞開心扉,形成心理閉鎖;二是因爲不少人考入大學後失去明確的奮鬥目標,缺乏學習的動力,感到生活乏味。在這種前提下產生的愛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片面性和衝動性,一旦日後寂寞感等感覺消失,“愛情“會隨之結束,這勢必給自己,同時也給對方帶來痛苦與不幸。其中“彼此被對方的某些優點所吸引”佔50.5% 。

戀愛態度

調查表明,有36.3%的同學認爲大學戀愛是正常現象,29.7%的同學認爲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比較以自我爲中心。23.1%的同學支持大學生談戀愛,36.3%認爲大學生談戀愛完全是正常現象。10.9%的同學的回答是對此類問題沒有想過。

“如果你有男/女朋友,你們的戀愛未來式什麼”,對於這一問題,有21.9%選擇的是“兩人一起考研或找工作,直到走向婚姻”,33.0%選擇的是“儘量朝同一個目標奮鬥”,選擇“未來有太多變數”的有27.5% ,14.3%的同學是隻看到了眼前的認爲管不了那麼多,現在快樂第一,管不了以後。也有3.3%的同學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據調查發現,大多數大學生並不相信大學裏存在不求回報的純潔的愛情,也有些人對這個問題表示不清楚,存在很大的懷疑。可能正因爲如此,導致大學生戀愛隨意性大,在校期間成功率低。每年的五六月份,是畢業的季節,也是分手的季節。大學裏談戀愛到底會不會有結果呢?調查結果表明,有4.3%的同學都認爲在大學裏不能成功。認爲最後能發展成爲結婚對象的佔了27.5% ,也有的同學認爲成功率很小。38.5%認爲成功率爲一半。

戀愛與學業

對於戀愛與學業的關係,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家看法衆多。調查表明,48.4% 的同學認爲戀愛對自身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27.4% 的同學認爲學習生活更有動力,此類同學大多數對愛情有着很大的嚮往。當然,也有14.3% 的人認爲談戀愛分散精力,影響學習。其中5.5%的同學認爲只有“兩人”世界,脫離集體。4.4% 的同學認爲影響了正常的同學交往。

“就業時你有可能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必須在戀人與工作中選擇你會”,調查結果表明,在對待工作與愛情上,25.3%的同學認爲“以工作爲重,終止愛情”。31.9%的人認爲會“以愛情爲重,犧牲工作”,說明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理智的對待愛情。26.4%的人認爲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此外還有16.4% 的同學認爲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即使發生了也會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以到達愛情和事業兼顧的。對於事業與愛情該如何選擇這個問題顯示了大學生戀愛面臨的問題具有廣泛性、繁雜性等特點。這個問題極易導致戀愛失敗,因此,處理好學業和戀愛的關係十分重要。

調查發現,當戀愛失敗時,有64.8%的同學能正確面對失戀,其中56%的同學認爲可以爲以後的戀愛積累經驗,8.8%的同學認爲無所謂,可以再找一個。8.8%的人認爲從此可以解脫,集中精神去學習。有的人在經歷失戀後在學習上往往會有很大的進步,就是失戀的效果。有的人害怕失戀,怕自己的戀愛失敗,怕失去已得到的東西,這樣的同學在調查中佔了12.1%。他們認爲失戀後生活沒有意義,學習沒有動力,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更不應該是一個大學生應該擁有的。作爲大學生,應該理智地對待學業與愛情,而不是一旦失戀,便沒有了全世界,甚至感到無法自拔。

概括總結

戀愛是爲了尋找志同道合、白頭偕老的終身伴侶,而不是爲了安慰解悶,尋找刺激。戀愛對象的選擇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能忽視了經濟、政治、文化、個性等因素,但是共同的理想的指向、共同的品德和情操是最根本的。戀愛動機的好壞,直接關係的戀愛的成功與否。正確對待愛情,該愛的時候盡情的愛,該學習的時候認真的學習,不能因爲愛情耽誤自己耽誤別人。大學生作爲新時代的橋樑,其戀愛觀應該是理想、道德、和事業的有機結合,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好地面對學習和工作,更好地面對生活。

【第14篇】大學生婚戀觀調查報告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大學要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但是這個是不是正確的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大學生婚戀觀調查報告,歡迎閱讀!

大學生婚戀觀調查報告

愛情,多麼美好的尤物。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作家才子到浪漫詩人,人間處處皆留下了無盡的吟詠和感嘆。而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美好的愛情總是充滿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學生對戀愛的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戀愛觀不一樣。戀愛觀就是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養愛情過程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爲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了。而且我國對高校大學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這就使大學生戀愛更加合法。本文欲通過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戀愛狀況,樹立積極、健康戀愛觀念,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1.研究方法。本次調查採用自編的《關於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瞭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

2. 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選取了西南大學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爲98.75%。

3. 調查時間爲2022年10月。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 大一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4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4人,可見戀愛的人佔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於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爲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爲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鬆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大學聯考時的那股幹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二)大二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1. 在已戀愛的的男女生中,覺得自己有理想戀人的男生佔2/3,而女生只有1/10,這說明在對待戀愛對象的態度上,男生比較實際,而女生比較傾向於理想化。

2. 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說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羣體裏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 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爲佔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爲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慾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說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 在如何對待失戀的問題上。40%的男生選擇了感到悲痛欲絕,而同樣選擇這個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時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說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樂觀。

5. 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說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着較大差異。

6. 在對待對方腳踏兩隻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爲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說明在愛情裏,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大二學生的戀愛觀尚處於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範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係。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類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爲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說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於異地戀,男生顯得比女生更理性點,不看好異地戀,並認爲大學生戀情會因爲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會發展成爲婚姻。

針對男女生的許多不同,做了對比的記錄。70%表示是否戀愛無關緊要,只有個別認爲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於尋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爲寂寞和空虛,並非爲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爲主)把愛情看得很重;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學業;有60%的人有暗戀的對象並表示會表白,部分表示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比較矜持,把愛深藏,而男生卻勇於表達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輕易愛一個人,且對戀愛的對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貌,女生則更注重內在修養,戀人品行成爲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視。

總而言之,本校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大都能在愛情中面對現實,但現實沒有抹掉他們的純真,他們對愛情仍有美麗的嚮往。

(四)大四學生戀愛觀調查情況

大四學生共有20人蔘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表現了一下幾個特點:

1. 只有25%的人認爲戀人是原來所理想的人,75%的人認爲不是。

2. 對於是否與戀人走到永遠的問題上,認爲可以的只有7人。

3. 對於大學愛情是否成爲婚姻,則所有人認爲是不可能的。

4. 對於戀愛與學習,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戀愛重要。

5. 對於分手後的態度,有6人表示會傷心欲絕,大多數人表示可以再找。

6. 對同居的態度,不贊成的有7人,其他人則持不反對態度。

從以上幾個特點可以看出,大四學生的想法更爲現實。也許是經歷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務實。大多數人的戀人並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現實的實際接觸後才確立的。絕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網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會網戀。對於大學的戀愛能否變成婚姻這個問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悲觀的認爲是不可能的,可見在大學生看來,大學戀愛是有花無果的事情。也許是彼此接觸的時間久了,對於相處的時間,大四的學生覺得彼此膩在一起太長時間反而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點,也許距離真的會產生美。對於戀愛的花費,也許aa制是最好的消費方式,畢竟大部分大學生還沒有實際穩定的經濟來源,如果只是一個人來承擔戀愛開支,那麼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選擇aa制是最現實的方式。大學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這個問題上,大部分人並不反對,採取了開明的態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對於婚前的性行爲已經不再是那麼保守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排斥婚前性行爲。雖然大四的學生對於戀愛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現實了,可是他們對於戀愛所要承擔的責任卻沒有完全認識清楚,許多人都是抱着嘗試的態度去戀愛的。這樣的想法只會帶給自己與對方更大的傷害。所以,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懂得對他人,也是對自己負責。

綜合上述四個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戀愛觀,不難看出,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擴展,社會閱歷的增加,大學生的戀愛觀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現實。大一對愛情充滿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開始覺得原來愛情也有苦澀的味道,但還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餘,進入大三後,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最後到大四的學生更加理性的對待戀愛,戀愛觀趨向成熟。

三、大學生戀愛觀及存在問題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徵

1. 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髮育成熟導致的性衝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 急於求成的佔有心理。與高校聚集着才華、風度、美貌於一身的特殊人羣氛圍直接相關。有些男大學生固執地認爲:畢業後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3. 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於情感寄託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 補償心理。由功利型的戀愛動機所引發,即希望在所愛的人那兒獲得社會地位、經濟等方面的補償。

5. 遊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慾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爲,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遊離於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大學生這個特殊社會羣體,今後的生活還會動盪,畢業分配和就業還是個未知數,即使獲得了真愛,畢業後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學生們有不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等戀愛心態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存在的問題

由於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當的戀愛觀也出現在了大學生的戀愛當中。表現出思想上的波動、排他、衝動、幻想;同時,大學生還受到了外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1.因爲空虛而愛。調查顯示,6.7%的大學生因爲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大學生在高中緊張的學習之後,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裏,進入了自己夢寐的高等學府,在大學表現出混日子、得過且過,有的學生認爲,進入大學以後,思想很消極,什麼目的都沒有,終日無精打采,人生彷彿沒有了一點意義,頭腦一片空白,失去奮鬥目標和前進動力,心中苦悶,缺少學習動力、目標的大學生於是將心理轉到談情說愛上,以消磨時光,尋求快樂。

2.擇偶動機不純。據分析,2%的大學生戀愛動機不純。當代大學生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對方適不適合自己,是不是爲了真正的愛情,而更多考慮的是能不能在學習期間、生活上、將來的就業和發展上的幫助。如果發現有利用價值,就會採取一切措施,進行攻擊。爲達目的不擇手段。同時有的大學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會的地位去尋找愛情,而且有的大學生同時與多個異性進行交往,不建立關係。

3.好奇心較重。當代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後期,生理機能基本成熟,心理機能趨於成熟,精力充沛,渴望異性交往。在中學時學習壓力較大,未充分顯示出來,現在主體意識發展了,個體發展必然會在個人生活中得以體現,對異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產生了好奇,想試一試探究異性之間的祕密,在戀愛觀上表現出不負責任的態度,僅僅停留在愛情的表層的好奇與渴望,沒有想到戀愛之後的後果和將來的發展。

4.不注重戀愛的後果。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大多數都存在着這樣的想法,兩個人在一起一天開心就好,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很多青少年帶着這樣的心理與異性進行交往,把戀愛當成愛的初體驗和充實大學的生活,而不是爲了將來的婚姻和組建家庭,兩個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過每一天,所以畢業那天一起分手也成爲正常現象。但雙方也表現出極爲平靜,這就是大學生的一種新型的戀愛觀,在乎愛的過程,輕視愛的結局,從而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愛情的不負責任。

5.道德觀念淡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道德對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隨着西方思想的傳入,大學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極快,開放的思想對大學生性及婚姻問題產生了影響,在這種新思想的影響下,大學生在理智與情感方面處於矛盾的旋渦,性的觀念逐漸開放起來,而忽視了結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現了對性的好奇、大膽的嘗試,但在嘗試之後往往面對的是尷尬和無盡的悔恨。

6.愛情與事業定位不當。當代大學生在面對愛情和學業的時候,往往是把愛情放在首位,認爲只要有愛情,一切都是沒有問題的。愛情與學業從其內涵是兩個不相聯繫的概念,不可能相提並論,就算是有聯繫,也不可能耽誤學習,因爲在學習的時候心理根本沒有愛情的存在。大學生在主觀上認爲戀愛與學習沒有關係,互不影響。

7.物質至上。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是建立在對方的家庭、社會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條件優越爲背景作爲雙方感情的基礎,傳統上認爲女性依賴性強,大多數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將來託付給一個即可靠、又安穩的人身上。但隨着社會的發展,功利性、權利性的愛情不僅僅表現在女性身上。當代大學生男女功利性、權利性的色彩都明顯越來越多起來,越來越把自己的將來寄託在對方身上。當然,這種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觀形成也與社會就業壓力、主觀個人心理上的成熟有關係。

四、樹立合理戀愛觀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徵和存在的問題,爲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首先學校和社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爲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健康向上的環境,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在這裏就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談作爲大學生自身應該怎樣做。

(一)充分認識到戀愛要受法律法規的約束

作爲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法的角度來講,修改後的婚姻法增加了關於禁止重婚的規定,在總則則增加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相互扶助。在法律責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責任,因一方重婚而導致的離婚的,無過失的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難看出,國家法律加大了對重婚的處罰,目的就是規範婚姻關係。對於戀愛中的一些過激行爲,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大學生應該意識到,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爲,不僅僅是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要求。

(二)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暫而豐富多彩,在一個人的身邊伴隨着親情、友情、愛情。但最重要、最穩定、最專一的情感則是愛情。無論你到哪裏、無論你有多大,只有白頭到老,結髮夫妻會最牽腸掛肚,也只有愛情會給人無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青少年大學生考慮愛情的問題是無須指責的,但一定要正確認識愛情。戀愛是一對男女之間基於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最真摯仰慕,並渴望對方成爲自己生活伴侶的情感。愛情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勇於奉獻。真愛是以互愛爲前提的,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和幸福,充實人生,促進成材,構建和諧家庭。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則表現出了彼此的真愛。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就短暫的人生而言,偉大的事業、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義,而愛情則處於從屬關係,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污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戀愛與道德有着密切的關係。首先,有許多戀人在一起不是爲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爲了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遊戲,三角戀、多角戀油然而生,伴隨着兩個人交往,性問題也開始發展,婚前性行爲逐漸增多,未婚先育的問題屢見不鮮,而且每年還在增加。大學校園外的旅店、日租房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況怎樣能與道德無關呢?其次,大學生經不住金錢、權貴的誘惑,爲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當今最流行的詞彙,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

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級趣味,甚至行爲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四)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係

在相當一部分同學眼裏,愛情與學業是不相矛盾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作爲學習的動力。確實,在大學生中,存在愛情與事業雙豐收,但比率相當低,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爲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爲偉大的事業抑制了軟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係。作爲青年大學生們更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大學生不能因爲好奇而過早涉入愛情,更不能以愛情爲託詞,來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係。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麼樣的人生觀,就有什麼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係,成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五)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爲零。因爲在鮮花、美言的背後,戀愛雙方要看清你所愛的人的真僞那是相當難的。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着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純潔的戀愛動機裏,尤其是女性同學更應該注意,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愛的她,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運落在你的身邊,你一定要識別它的真僞,不要成爲愛情的犧牲品。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預示着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纔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當代大學生隨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識期的到來,在沒有了各方面壓力下,在充滿美麗幻想的大學校園裏,開始了屬於自己的愛情序曲。但由於人生的經歷、生活閱歷的缺少,人生觀、價值觀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愛的同時,容易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想法。影響着兩個人的感情發展,甚至引發痛楚事件。

總之,當代大學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圍環境影響的同時,必須培養自身道德,法律規範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於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逐漸成熟、完善;有助於大學生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係;有助於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助於大學生尋求自我真正的愛情,盛開幸福的愛情之花。

【第15篇】當代大學生消費觀調查報告

隨着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爲社會特殊的消費羣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爲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爲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爲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爲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what )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爲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爲突出 。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爲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爲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爲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爲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爲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爲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爲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偏頗的原因分析(why)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裏,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爲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爲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爲。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又何以正確指導自己的孩子呢?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可事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具體體現爲:其一,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達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對學生實際行爲的瞭解與把握。應該承認,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取得較大的進展,但是由於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科研條件、人員配置等原因,對學生的教育首先從實踐調查開始的教學科研風氣仍然未能形成。據我們瞭解,近年來有關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方面題材的論文被收入中國學術期刊上的少而又少,可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還沒有對這個問題形成足夠的認識。其二,兩課教學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於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其三,校風建設範疇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除了在個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羣體從衆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羣體心理和行爲特徵。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爲,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爲的建議(how)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激烈的社會轉型過程中,雖然社會經濟與以往比較已經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們離工業化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很遙遠。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引導大學生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國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爲,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着手:

1.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的調查研究我們希望老師在思想理論教學中,使用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使理論教學真正擺脫空洞無物的說教。我們認爲今後老師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我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爲,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我們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2.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專家指出,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迴避的話題。可以這樣理解,智商反映人作爲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爲社會生物的生存能力,財商反映人作爲經濟人在經濟社會裏的生存能力。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建議老師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兩課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

3.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爲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高校校風建設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爲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學校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爲的培養作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