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疾病預防控制應急能力建設調研報告

【概述】

疾病預防控制應急能力建設調研報告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琳姑娘”爲你整理了這篇疾病預防控制應急能力建設調研報告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全面提升疾病預防控制應急能力,是有效遏制疾病傳染蔓延,保障基層羣衆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鞏固脫貧攻堅驗收成果的重要保障。爲切實提高全區疾病防控應急體系建設,根據區政協2020年工作安排,今年7月以來,區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牽頭組織開展了碧江區疾病預防控制應急能力建設專題調研。調研組深入區內中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基層衛生院等單位實地走訪調研,赴遵義市播州區、印江縣等地學習考察,深入瞭解情況,廣泛聽取和收集意見建議,就如何加強我區疾病預防控制應急能力建設,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並提出對策和建議。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碧江區疾病預防控制應急能力建設基本情況

今年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公共衛生事件,給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根據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精心安排,快速響應,科學應對,精準施策,積極處置,帶領全區人民齊心抗疫,疫情防控有效並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疾病預防控制應急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強化組織保障,夯實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礎。碧江區轄區現有市級醫療衛生機構4個,區級醫療衛生機構4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5個,村衛生室68個,醫療機構牀位數4176張。區屬醫療衛生機構總編制數1317名,現有衛生技術人員1468人(其中在職在編872人,臨時聘用596人),村醫141人。碧江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爲正科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覈定編制54名,現有在職在編人員49人,內設辦公室、免疫規劃股、流行病防治股等8個股室。主要負責全區疾病預防與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疫情報告及健康相關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干預、實驗室檢測分析與評價、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技術管理與應用研究指導等工作。

(二)開展防控監測,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建設。一是完善了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體系,相繼建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系統、結核病管理信息系統、艾滋病網絡直報信息系統以及慢性病監測信息系統等,基本實現了全區網絡暢通,運轉有效,對疫情實行實時監控,加強傳染病早期預警。二是建立健全了區、鄉、村三級疾病防控網絡,同時建立了延伸到各鄉鎮的傳染病網絡直報信息系統,全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全部實行傳染病網絡直報。三是區疾控實行24小時疫情監測值班制,每天至少4次對傳染病網絡直報進行審覈,動態掌握全區傳染病發生情況。四是對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傷寒等重點傳染病實行預警反應機制,一旦出現疫情,立即啓動應急預案,迅速採取措施。

(三)建立應急預案,提高疾病預防控制應急處置能力。一是應急指揮體系進一步健全,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全社區參與”的聯動工作機制。特別是自年初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成立了以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縣級領導幹部任副組長,各級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爲成員的碧江區應對新冠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二是進一步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先後建立《碧江區衛生健康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碧江區衛生健康系統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預案》和《碧江區道路交通事故醫療衛生應急救援快速搶救預案》。三是充實調整了應急隊伍建設。由應急管理、專業處置、技術保障、後勤保障、新聞宣傳等人員組建了碧江區緊急醫學救援隊伍。四是加大了應急設施、設備等硬件及應急物資儲備的投入。進一步充實了應急專用車、手推式大型噴霧消毒機等大型設備,全面提升了應急處置能力。

(四)加大資金投入,保障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落實。一是保障傳染病防治工作經費,每年區級財政配套經費18萬元用於傳染病各項工作開展。二是區疾控中心建設項目已經列入省級2020重大項目庫,且省級前期項目編制經費已經下達80萬元。三是通過整合抗疫特別國債735萬元、中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補助結算資金104萬元、中央支持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補助資金806.08萬元、區級財政投入資金682萬元,共計2327.08萬元,用於區發熱門診規範建設、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核酸檢測物資儲備、哨點工程建設、鄉鎮轉運能力建設、冷鏈能力提升、冷庫硬件建設、流調現場處置能力提升、醫療衛生機構物資儲備等9個方面疫情防控能力提升建設,基層疫情防控網將進一步築牢。

近10年來,全區無甲類傳染病發生;近3年平均發病率低於上級要求400/10萬的指標,持續保持無脊灰狀態,無白喉病例報告。2014年10月,碧江區通過省級衛生應急示範區考覈驗收,成爲銅仁市首家授牌的“省級衛生應急綜合示範縣(區)”。

二、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一)疾控隊伍建設較滯後。一是現有人才數量不足。根據中央編辦《關於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機構編制標準的指導意見》(〔2014〕2號),疾控中心人員編制應按照常住人口1.75人/萬人的比例覈准,全區按43萬人口計算,覈定編制應爲75名,現有54名,與編制、人員配置標準相差甚遠。二是人才隊伍不穩定。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調整衛生防疫津貼標準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13號)文件精神,平均每人月防疫津貼爲260元-560元,目前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每月津貼平均爲90元,薪酬體系不完善。2017年以來,已有5名工作人員調離(2名副高職稱、3名中級職稱),2名技術骨幹辭職。三是人員結構不合理。50人中學預防醫學和檢驗專業的只有21人,非醫學相關專業的有4人;其中:40歲以上18人,50歲以上9人。四是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控制專業人員匱乏,人少事多,身兼數職。

(二)疾控業務用房嚴重不足。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標準》(建標〔2009〕257號)和《省、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建設指導意見》(衛辦疾控發〔2004〕108號)規定,縣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築面積標準應達到60㎡/人,按現覈定54人編制計算建築面積應達3240㎡,若按75人編制計算建築面積應爲4500㎡,其中實驗室面積應占35-42%,現全部業務用房不足1500㎡,且地處城市主幹道旁。由於辦公用地面積不足地域侷限,一定程度影響疾病預防控制應急能力提升。

(三)預防控制體系不完善,網絡信息監測防控尚需優化。一是疾病預防控制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後,爲居民建立規範健康電子檔案,提供連續性、系統性、全過程的健康管理服務還存在一定差距。二是應急預案體系欠完善,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預案體系無法有效銜接。

(四)應急處置能力有待提高。疾病防控是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需要公安、衛健、大數據、市場監管等部門進一步加強協調配合,聯動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領域依法治理能力還需進一步保障。綜合應急管理,部門、鄉鎮街道職能職責還不夠清晰,整體工作推動不平衡,疫情防控網還需進一步築牢。

(五)健康教育宣傳覆蓋面需進一步擴大。健康教育宣傳開展主要還是衛生健康部門根據流行病易發季節,製作疾病防控宣傳冊、宣傳摺頁,或通過義診、固定宣傳標語和宣傳欄、電子顯示屏等方式進行宣傳。相關部門沒能主動結合工作實際進行更加廣泛、更加深入的宣傳,老百姓重醫輕防的思想普遍存在,公共衛生安全意識仍需提高。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疾控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專業隊伍綜合素質。一是增加疾病防控編制,嚴格把控人才引進質量關口。建議編制部門依據我區疾病控制中心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力現狀及工作實際需要制定疾控人才隊伍建設規劃。二是建立健全應急專家諮詢委員會,完善專家參與應急工作的機制,開展專家會商、研判、培訓和演練等活動,全面提升疾控人才隊伍能力。開展鄉鎮疾病防控應急能力延伸培訓,充分調動民營醫院的積極性,鼓勵支持民營企業技術骨幹力量投入疾病防控工作,組建一支能科學有序處置全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疾控應急隊伍。三是完善用人制度,穩定基層專業人才隊伍。鼓勵醫學專業人員到公共衛生崗位工作,在公共衛生崗位工作滿一定年限且做出一定成績的,在職務晉升、評定職稱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

(二)完善疾控基礎設施,積極推進醫療資源合理配置。一是快速推動區疾控中心(新區)建設。區疾控中心新區建設項目選址在碧江區川硐新區雲董,設計佔地面積爲8580平方米,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預算總投資4602.29萬元,項目已列入省級2020重大項目庫,且省級前期項目編制經費已經下達80萬元,但後期項目的開工建設,需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二是加強我區醫療資源配置,把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二期、區傳染病醫院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三是進一步完善提高疾控醫療設施設備,財政部門在統籌資金時向疾控應急工作重點傾斜,逐年增加區級財政投入,以提高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流行病學分析、防控、風險評估、應急診斷及處置能力。

(三)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不斷強化三級信息監測網絡建設。一是醫療機構要強化呼吸道、消化道等傳染病預檢分診工作,並將信息化管理系統與傳染病報告系統進行互聯互通,做到傳染病報告準確及時。二是要加大對轄區醫療衛生機構技術指導工作力度,重視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保組、醫療機構保健科培訓和能力建設。三是指導轄區醫療衛生機構嚴格按照《貴州省衛生應急物資儲備目錄》儲備應急物資,完善應急預案,強化應急演練,切實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強化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信息監測網絡,在疫情防控和公共衛生應急工作中要充分運用現代數字技術,發揮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四)強化部門應急協調統籌,着力提升疾控應急處置能力。將疾病防控工作納入全區重要民生工程,確定工作目標和考覈指標,建立問責制度。建立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一是在政府平臺上及時發佈我區疾病預防控制動態、重大疫情、公共衛生事件等內容,並將疾病監測的主要數據用於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二是強化部門橫向聯繫,加強部門協調,充分整合資源,及時有效的共享數據、信息。三是完善預案體系,建立對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定期評估修訂制度,並形成定期演練制度。四是全區應急物資統籌調度,科學分配,提高非公醫療機構醫療質量和管理水平,確保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突發時能發揮重要作用。

(五)強化疾病預防宣傳教育,全面提高全民公共衛生健康意識。建議由宣傳部門牽頭,衛健、創建、教育、生態移民、扶貧等相關部門及鄉鎮街道配合。一是要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爲主要手段,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做好疾病的一級預防。強化健康教育宣傳陣地建設,在大衆主流媒體以及戶外人口流動量大的固定場所長期設立疾病防控知識宣傳專欄,定期更換疾病防控內容。並在網絡電視上滾動播出疾病防控知識;重點加強對學校及農村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及城鄉結合部等區域高危人羣的干預工作,做好疾病的二級預防;以脫貧攻堅工作爲契機,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疾病防控知識,使疾病防控知識深入人心、婦孺皆知。二是開通官方微博,及時發佈國際或國內其他地區疾病流行趨勢、易感人羣、傳播途徑、防控措施等相關知識。三是開通短信平臺,與電信、移動等通信企業合作,隨時將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性疾病預防控制知識等信息及時發送給廣大居民羣衆,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齊心協力做好衛生應急工作的格局。四是創建碧江區心理健康服務公益項目,開展心理健康諮詢免費熱線服務,提高公衆承受心理負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