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月消費調研報告多篇

月消費調研報告多篇

月消費調研報告篇1

一、前言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羣體較特別,他們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就食品消費而言,大學生有其自己的特點,爲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食品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食品消費的調研,弄清楚大學生要花多少錢在食品上,花的是否合理,是否必須,如果不合理應該怎麼改進。

二、問卷情況

我們於12月25日到27日之間,對我們身邊的同學進行了隨機的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24份,收回有效問卷22份。調查的大部分爲女生,所以此次的調查目標爲在校女大學生。

調查問卷見附錄,包含一份結果分析表格。

三、數據統計和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800之間,200——400之間也佔有一定的比率,但較少,而兩個極限a.200以下和d.800以上都比較少,比較符合正態分佈。對於一個純消費羣體而言,消費總額在400——800之間是正常的,其他區間符合正態分佈。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考慮到我們學校的學費較高,所以大家在其他的花費上對而言會比較節省一點,所以設計的數值沒有太高的。通過這已數值的調查,證實了我的想法,在高額的學費下,大家的其他花費相對而言會減少。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現在的大學生,除了伸手問家裏要錢之外,還懂得了體諒父母,懂得了節省。

2、飲食消費

由數據表上可以看出,飲食支出主要在200——300元之間,相對而言是一個較低的數值。調查的主要對象爲女生,相對而言,飯量比較小,所以在吃飯消費上比較少;再者,女生都要保持身材,所以在吃的上面花費的較少。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現象,減肥觀念在大學校園的流行,致使在校女生都偏瘦。在調查的過程中,觀察到,被調查的女生,普遍比較瘦。這也可以反映出我校女生的消費情況。

消費地點大都在學校食堂,小餐廳點菜的和外面餐館的相對比較少,在這些地方就餐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爲方便,其他的各佔一部分,由數據可以看出,我校的大學生對面子看得還不是很重,沒有選“c有面子”的。

3、零食的消費

零食是女生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項內容,有的女生甚至以零食爲主食,不按正常的時間就餐,只是拿零食來解決了事,可見零食在女生的生活中的佔的份量。

零食的每天支出主要在1——3元之間,就我預期的而言,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數字,其他各區間都佔有一定的比例,3——6元和10元以上的人基本持平,可見,對於一些人而言,零食是所有消費支出中佔的比重較大的一部分。但是就假設的,“如果不買零食是否有盈餘”的這一問題上,可以看出,大多數的人會有少部分的盈餘,其他的則成正態分佈,可見,對女生而言,零食也僅僅是有錢時的消費品,而不是必需品。

主要購買的零食是蔬菜水果類,調查的過程中,問過一些人爲什麼選這一項,比較多的回答是“水果有營養,含有較多的維生素”,也有的是因爲吃水果就不用吃飯了,可以保持較好的身材;奶製品也佔有一定的份額。就調查結果而言,出乎我的意料,膨化食品沒有選的,主要選擇的是一些有營養價值的水果和奶製品,能夠從側面反映出我校學生的購買特點。

就購買地點而言,主要是就近原則,選擇b學校超市的佔了大部分,還有一部分的同學選擇外出去大型超市購買,原因是品種比較多,質量有保證。在選購零食時,主要是依據個人喜好購買,受外界的影響較小,可以看出,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理性購買。

四.更進一步的思考

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大學學子目前正受到市場經濟的強力衝擊。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生羣體,包容着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他們像雞尾酒一般拉開層次,並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這種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於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而且也是地域經濟差異性的反映。但是大學生作爲一個羣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的。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爲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4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

在吃的方面上,力求便宜有營養,不浪費過多的錢在面子問題上,而且在購買零食上,更突出了理性消費的一面,不受外界的影響,以自己的喜好爲出發點。

2、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爲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爲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長春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20名女生中,55%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爲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爲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有的就乾脆以水果爲食,不吃主食。

五、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裏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價格與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循環。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爲的培養作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參考文獻:

劉德寰:《市場調查》,經濟管理出版社20xx版

田志龍:《市場調研——基本方法、應用於案例》,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樊志育:《市場調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月消費調研報告篇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有很大變化!對於大學生而言,大學期間是需求不斷擴張的發展時期,因而特別想以新異的消費形象,向社會展示自身成長成熟。他們希望通過消費上的新潮、時尚、前衛來展示青春的活力,顯現自我的能力與價值,以便在注重經濟價值的現代化社會中引起公衆的刮目相看,獲得更多脫穎而出的發展機會。在調查中,有的大學生認爲,“社會在發展,消費是動力,追求前衛和引領社會消費潮流也是大學生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狀況多方引導健康發展

提高大學生生活質量,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不僅是學校和家長的願望,同時也是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發展大學生消費文化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生活,還可以以消費促生產,帶動經濟的持續增長。但在充分肯定大學生消費積極因素的同時,也不能不看到大學生在消費中的一些偏差。

本調研報告針對我校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及其看法進行了一次較爲深入的實地調研,通過對學校各年級各層次同學進行抽樣問卷調查,同時結合其他高校的調查報告,我們發現當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在總體健康發展的大背景下,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不善於理財的赤字消費,靠借貸維持而不計償還能力的超前消費,高於家庭或負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的早熟消費,偏信廣告的盲目消費,追求虛榮的炫耀消費,不考慮自身實際情況、只求和別人一樣的攀比消費,暴殄天物的奢侈消費等。因此,如何理性看待當前大學生的消費情況,如何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念,家庭和學校乃至社會在這過程中又應該充當什麼樣的角色,已是關係到當代大學生消費觀念等多方面健康發展的關鍵。

1、消費狀況調查數據

(1)家庭平均月收入。經調查,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佔23%,1000元~5000元佔67%,5000元~10000元佔7%,10000元以上3%。其中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學生來自城市的佔4%,來自農村的佔96%。可見,大部分貧困學生來自於農村,我國的城鄉差別仍然巨大。而生活奢侈的學生絕大部分來自於城市。該數據與中國人目前的收入水平基本吻合:絕大部分中國人家庭夫婦月收入爲2千元~5千元,貧困家庭與特別富裕家庭都是少數。一般來講,貧困家庭大學生的每月消費支出較少,而特別富裕家庭大學生的生活可能較奢侈,比如有的學生在校期間購買了20多萬元的轎車。這在我們學校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2)月平均消費金額。月平均消費金額500元以下的佔9。5%,500元~1000元佔72。5%,1000元~20xx元佔14%,20xx元以上

佔4%。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的月平均消費金額爲500元~1000元,每月消費金額超過20xx元的只佔4%,社會上一些輿論認爲大學生代表着高消費,代表着奢侈浪費的看法是片面的。

(3)每月的生活費。大學生的生活費主要來自於家庭,也有一部分學生通過打工賺取生活費甚至學費。感覺生活費月月有餘的學生佔6%,感覺剛好夠花的佔51。5%,感覺不夠花的佔42。5%。可見接近一半的當代大學生用錢缺乏計劃性,缺乏理財能力。感覺月月有餘的學生中,大一學生佔69%,由此可見大一新生剛進校門時消費項目較少。而感覺錢不夠花的學生中,大一至大四學生分別佔16%,6%,44%,34%,可見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生的消費項目逐漸增多,大三時戀愛的學生多,感覺錢不夠用的學生比例最高。

(4)費方式。大學生在消費時選擇能省則省的佔10%,有計劃消費的佔32%,想花就花的佔54%,選擇其他的佔4%。可見許多大學生的消費方式比較隨意,缺乏計劃性,所以導致錢不夠花。

(5)每月的飲食開支。每月飲食開支在300元以下的學生佔10%,200元~400元佔48%,400元~600元佔32%,600元以上佔10%。每月飲食開支在200元以下意味着每天的飲食開支只有6元多一點,在目前學校食堂一個炒肉3元錢左右的條件下,意味着這樣的學生每頓飯只能打一個菜,每天只能吃一頓肉。而每月飲食開支在600元以上的學生,除了正常的就餐外,幾乎天天買飲料喝。而這些數據與其他地區(如北京、上海)相比又是很低的,這主要是因爲綿陽地區物價水平相對較低。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

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一直存在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6)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7)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本次調查遺漏了戀愛開支,但據我們調查過程中口頭瞭解到:在每月與戀愛相關的開支中,選擇50元以下的佔12%,50元~100元佔4。5%,100元~200元佔15。5%,200元以上佔22%,另外46%的學生回答沒有戀愛。由此可見談戀愛的學生,每月在戀愛方面要比其他學生平均多支出100元以上。

(8)平均每月電話費。平均每月電話費支出在20~30元以下的大學生佔20%,30元~50元佔38%,50元~80元佔36%,80元以上佔6%。大多數大學生的電話費支出在50元~100元之間。少數學生遠程戀愛,煲電話粥,導致每月話費在150元以上。

(9)每月用於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大學生每月用於上網的平均消費金額在10元以下的佔8%,10元~30元的佔21%,30元~50元的佔39%,50元以上的佔32%。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都只是適當的上網,沉迷於網絡遊戲的學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多。

(10)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項目。29。5%的大學生選擇吃喝,24%選擇旅遊,17。5%選擇穿着打扮,16%選擇上網吧,7%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爲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時尚成爲部分學生的副業。還有很多人選擇外出觀光旅行,可見大學生已經成爲青年旅遊者中的主體。迪廳,ktv等娛樂方式也正日漸受到大學生們的寵愛。

(11)採用哪種方式進行消費。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可見,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爲大學生錢包裏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但與此同時也有許多同學是選擇在學校周邊的商業區購物。

(12)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係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於每月支出是否有預算有計劃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爲42%,男同學則爲37。1%。

(13)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裏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見,家庭較貧困的學生有着更迫切地鍛鍊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

月消費調研報告篇3

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目前正受到社會的影響,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但是大學生作爲一個羣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

a、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爲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xx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2.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即使在取消大學聯考年齡限制之後,20歲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學校園的絕對多數,我們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我們的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本次調查中發現學生手機擁有率已達到每班不低於6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我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我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爲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b、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爲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在關於月平均消費一欄的調查中,有15.2%的同學在400元以下“有點痛苦”的生活線上堅持學業;有28.3%的同學在400-550元之間“勉強過得去”,有34.4%的同學在550-900元之間“稍爲有點爽”,有14.6%的同學在900-1400元之間“比較自由”;有7.5%的同學月消費1400元以上可以說是“跟着感覺走”——無憂無慮。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爲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爲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島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爲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爲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麼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調查中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中,一些同學指出,爲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爲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爲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1000元(比如送名貴禮物給對方)。他們大多承認爲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這是讓人感到憂慮的方面。有趣的是,傳統意義上談戀愛的費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局面已經完全被打破,而出現三種情況,即男方全部承擔、男女方共同承擔和女方主動全部承擔,女生的戀愛支出甚至有超過男方的情況。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c、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裏,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在校風建設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爲,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d、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爲的建議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激烈的社會轉型過程中,雖然社會經濟與以往比較已經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們離工業化發達國家的距離還很遙遠。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引導大學生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國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爲,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着手:

1.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爲的調查研究。我們認爲今後老師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我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爲,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我們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2.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產管理能力,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專家指出,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迴避的話題。可以這樣理解,智商反映人作爲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爲社會生物的生存能力,財商反映人作爲經濟人在經濟社會裏的生存能力。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建議老師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兩課”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

3.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應該成爲良好校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爲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體現。

月消費調研報告篇4

一. 調查背景:

在學校的課餘時間

二. 調查目標:

對於大學生消費現狀的調查也是對當下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以及消費結構有一個相對直觀的瞭解。希望通過我們的這個調查以及我們的共同努力,讓更多的人知道消費、瞭解消費、學會消費。

三. 調查對象:

在本校對各個專業的學長學姐學弟學妹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力求在調查人員上做到人員覆蓋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四. 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主要由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的,也有一部分採取訪問的形式。主體以問卷的形式輔以訪問形式力求達到最準確的調查結果。

五.調查預期及安排:

鑑於本小組人員較少,務必進行分工,以達到應有的效率。

(1) 前期準備工作。主要是調查問卷的起草和問卷撰寫過程,具體由譚琳儀和溫智豹負責完成。

(2) 中期調查階段。主要是問卷的核對和完善,並以一定數量的試問卷調查,檢驗問卷設計的合理性,主要工作有李帆完成。

(3) 正式調查階段。主要是調查問卷的發放,回收以及問卷數據的錄入等,主要工作由我們小組共同完成,必要時請同學幫助。

(4) 後期總結階段。主要是調查數據的分析和調查報告的撰寫,由小組完成,調查報告主要由金升撰寫。

六. 預期成果:

在期末之前上交老師,請老師指導,總結經驗和教訓,爲以後進行調查打下基礎。

七. 保障條件:本次調查的實施不僅需要組員的團結合作,更需要學校老師和同學的支持和合作保障。

(1) 需要學校的資金保支持。

(2) 需要老師的指導。

(3) 需要同學的協助。

月消費調研報告篇5

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問題顯得尤爲重要。伴隨着高校的不斷擴招,從1998到xx年,短短7年,中國大學生僅總數就從108萬激增到xx多萬。大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愈加作爲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出現。同時大學生在同齡人中是文化知識水平較高、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好的羣體,具有表率和示範的作用。

他們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輕人消費觀的新變化,又具有不同於同齡人的消費觀。重視大學生消費的新變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不僅有益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將會對社會消費的正確引導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因此全面細緻地瞭解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已成爲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確引導大學生的消費觀則成爲用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大學生的重點。

當代大學生不僅消費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外,當代大學生會選擇將越來越多的支出用於網絡通信、交際、戀愛等諸多方面。針對在校大學生消費較高的現象。

xx學院教育系副教授相力對他所教的niit052班的43個學生做了一項“在校大學生月生活費多少”的調查,調查發現,月費用1000元以上的人佔20%,月費用500-1000元的人,佔50左右%,月費用500元以下的人,佔30%左右。在他們班的學生當中,超過35%的學生擁有電腦、約6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絡與通信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佔據了更大的份額。

調查表示,在中國,一向都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孩子考上大學了,就要錢給錢,要物買物,這不僅導致部分家庭財政透支,還容易使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貪圖享樂的壞習慣。他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消費中的趨同心理、攀比心理。

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由於所處的環境以及他們由於自身的羣體化特徵,往往採取與大多數人相一致的消費行爲,多數同學在消費過程中“從衆”性較強,這也就是大學生消費時的“趨同心理”。趨同心理表現爲消費者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哪怕這一物品自己本身並不那麼需要,也會隨大流購買,以保證自己與羣體的一致性。

而趨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就會發展成爲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對物質生活的高慾望——追名牌、追流行。許多大學生就是這樣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優異的學業或特殊的才華)作爲炫耀的資本。

xx則認爲大學生的消費行爲呈多樣化的現象,主要表現爲以下幾種:第一是早熟消費:消費水平和質量超過了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第二是畸型消費,消費內容過多過快,向高檔型消費傾斜;第三是豪華型消費,追求不切實際的奢侈、氣派;第四是炫耀消費,把高消費當做現實社會優越感和虛榮心理的手段;第五是懸空消費,追求一種脫離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個人消費承受能力的消費;第六是情緒化消費,把對消費品的佔有、享樂作爲彌補精神空虛的手段。

月消費調研報告篇6

調研目的:

在我國,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大學生的消費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來越大,大學生已成爲不容忽視的特殊消費羣體。本次調研主要是瞭解目前我校大學生消費狀況及消費心理,分析學生的消費構成,引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調研對象:在校大學生

調研內容:學生收支情況,學習支出情況,一是消費情況,電子通訊情況,電子通訊消費情況,消費觀念。

調研方法:採用問卷調研形式,針對在校大學生可能出現的消費現象設計問卷調研內容,並對調研的結果進行分析。

調研結果與分析:

1、月消費總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在校大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城市佔比重較小,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400元~500元和500元~800元這一幅度,少於400元或多於12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於40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較大。

2、飲食方面開銷大。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佔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研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平常購買學習資料的錢。在校大學生每學期購買學習資料的錢,10元以下的佔41.5%,10元~50元佔49.5%,50元~100元佔6%,100元以上佔3%。可見大學生平時買書的並不多,除了一部分考研、考各種資格證的學生外,一般不買教科書以外的書。

4、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研人羣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爲100%,mp3使用率70%以上,調研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30元~80元,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00元以上。電腦的普及率在學校中也是較高大概在30%左右,按照學校網費預算,每月收取網費20元,沒有電腦的同學每月的上網費用也差不多20元以上。

5、當手中有餘錢時最願意選擇的消費項目。吃喝,旅遊,穿着打扮佔比重最大, 30%選擇儲蓄,5%選擇買書,1%選擇其他。可見民以食爲天,吃喝還是主流。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學生們也重視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時尚成爲部分學生的副業。女生中購買化妝品衣服的比重較大,男生用在交際娛樂方面佔比重偏高些。

6、在校大學生在購買衣物,生活用品方面,品牌意識有所增強,更多的學生願意購買品牌較好的用品,特別是女生對衣飾化妝品方面。這也表明大學生的消費水平整體上有所提高。品牌雖然很重要,但是不能盲目的只相信品牌,我們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以自身的需求爲主,以質量爲主。

7、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研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裏提供。其中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有些學生對於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家庭月收入方面,大學生家庭月收入整體上以1000元~4000元居多,而有些同學的家庭月收入以800元~2000元居多,有8%還是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

分析結果:

調研發現目前大學生消費情況呈現出這樣兩個主要特徵: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大學生消費水平的提高,表現爲數量和結構兩方面的變化;二是大學生羣體內部的消費情況存在明顯差異。

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與社會發展逐漸接軌。從調研中可至,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遊、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逐步得到認可和接受,可見,大學生作爲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羣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理性消費仍爲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於飲食方面,而娛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爲主,而不會沉迷於玩樂。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爲謹慎,儘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爲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爲飽讀聖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餘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爲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研中,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地追隨了流行於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一定的規劃。調研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都感覺錢不夠花,有許多的東西需要購買,只有少數的學生能夠有一定的積蓄。

對策與建議

針對大學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費,提出如下建議:.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做好開支計劃,控制自己的消費,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正視自身消費現狀,養成良好的消費心態,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把握消費時機,學會利用很多大商場換季時衣服的低折扣銷售。生活費由父母按月給,不至於開學第一月就成爲月光族。如果自己是控制不住花錢欲的人,出門前最好根據當天需購品的大致價格帶定量的錢。理性消費意識需加強,學會合理利用銀行卡,相對限制住自己的盲目消費。不要盲目追求所謂的高品位,這會引起高消費,不適合學生的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