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市財政局年度總結多篇

市財政局年度總結多篇

【第1篇】市財政局機關委員會2022年度工作總結

2022年,xx市直機關工委的指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核心,以學習貫徹黨的“+七大”xx市委;政府兩代會議提出的各項任務爲抓手,緊緊圍繞財政工作中心任務,xx市直工委的工作要點開展工作。在全局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工作、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提高黨員政治思想素質

我們從財政工作實際出發,以實踐“三個代表”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爲統領,在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方面首先抓理論學習,用黨的理論指導、推動財政工作的發展。

1、認真學習"新黨章"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了黨的思想建設。用“三個代表”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武裝我們全體黨員,是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的關鍵。局黨組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局長何海波任組長,機關黨委書記徐順德任副組長,各黨組成員爲成員的學習領導小組。局機關黨委把理論學習作爲頭等大事,年初制訂了詳細的學習計劃,下發各支部,加強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及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組織全局黨員幹部學習貫徹,做到計劃周密,督促及時,使學習活動在我局紮紮實實地開展。

2、上半年認真開展了幹部作風整頓的學習。爲把學習活動真正落到實處,我們採取走出去,請進來,分層次、多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學習。首先xx市委,政府的要求,把學習擺在重要的議事日程,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在學習過程中,局黨組成員全部做到“四有”,即有學習計劃、有學習筆記、有學習心得、有理論輔導。特別是局長何海波,不但自己抽時間學,而且分別用自己的學習體會給黨員上了如何“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黨課。其次是中心組學習,在局黨組的領導下,中心組學習始終緊緊圍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主題,按照統一計劃、規範制度、步調一致的要求,把“三個代表”重思想與財政經濟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兩手抓,兩手硬。三是黨委會、黨支部集中學習,黨小組分散討論及黨員個人自學相結合。四是組織全局幹部職工集體學習。xx市紀委和黨校的有關理論專家來我局作“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暨廉政建設的專題輔導報告。爲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局長何海波,副局長樑文科、黃建波,紀檢組長羅興明等領導還分別爲黨員幹部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有關輔導課,從而使財政局廉政建設得以加強。

3、求真務實,形成了理論聯繫實際的好學風。通過學習使廣大黨員進一步領會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既黨的"十七"大的精神、內涵和要求,xx市委,政府決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同時,每位黨員從自身工作出發,聯繫實際,把理論學習與工作調查研究結合起來。做到邊學習邊實踐,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和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增強了財政工作的管理和服務水平,爲xx經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二、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切實開好民主生活會

xx市直工委的要求,以整風的精神,開好民主生活會,切實增強局黨組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達到解決問題,促進團結,增強領導班子凝聚力、戰鬥力的目的。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爲開好民主生活會奠定思想基礎。機關黨委嚴格執行上級要求的程序、步驟,在召開民主生活會前夕,組織班子成員重新溫習了學習階段的必讀書目,充分認識民主生活會的重要意義,把學習理論,武裝頭腦同整頓思想、改進作風相結合並貫穿於民主生活會的全過程。

2、充分發揚民主,虛心聽取羣衆意見,找準存在的問題。機關黨委把黨性分析、自查自糾與民主評議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開門整風,廣開言路,通過個別訪談,座談會,發放徵求意見表等多種形式,虛心聽取羣衆意見,認真梳理後如實反饋。根據反映的問題,進行查擺,下決心進行整改,爲開好民主生活會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3、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互相談心交心,達到良好的效果。機關黨委在對財政工作一年來進行了回顧總結,肯定成績的同時,有針對性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刻剖析。通過開展批評自我批評,使民主生活會開得很成功,做到了一是把民主生活會形成凝心聚力的會;二是把民主生活會形成互幫、互學、互促的會;三是把民主生活會形成做好財政工作,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的會。

三、加強組織建設,繼續實施“堡壘工程”工作

組織建設是黨建工作的核心。一年來,機關黨委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戰鬥力爲目標,狠抓了黨建工作。

1、首先是堅持黨委集體領導。把做好“堡壘工程”工作的重點放在支部第一線,局領導和機關黨委委員始終以一名普通黨員的身份積極參加支部、黨小組的各項活動。特別是局領導在各項活動中作用明顯,帶頭上黨課,談體會,做到有事請假,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

2、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各支部根據年初機關黨委的工作計劃,把“三會一課”制度爲組織建設的重點,擺到黨建工作的重點位置。xx市直工委部署的中心工作,組織開展各項活動,不走過場,力求實效,使“三會一課”制度成爲密切聯繫廣大黨員的紐帶,使黨支部很好地發揮核心作用。

3、嚴把黨員入口關。重視對入黨積極分子培養工作,堅持培養、考覈相結合,多給積極分子提供鍛鍊機會。各支部堅持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幫助和教育,培養聯繫人定期與其談心,瞭解情況,及時填寫考察意見。黨委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對培養人進行了解,及時找其談話。堅持十六字方針,切實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2022年局機關黨委吸收預備黨員3人,確立培養入黨極枳分子5人。

4、開展黨員評比工作。各支部根據機關黨委的統一部署,認真進行黨員評比,每個黨員把評比做爲自己找差距、講奉獻爲突破口,認真回顧和總結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情況,加以客觀地分析,並實事求是的給予評價。通過評比使每位黨員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別人的長處。通過總結、評比,樹立了正氣,評出了大家公認的模範黨員,在黨員幹部中形成了向優秀學習的氛圍,戰鬥堡壘作風明顯提高。

四、提高黨員幹部的綜合素質,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黨的作風建設,決定人心向背,關係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一年來,局機關黨委從財政工作的實際出發,堅持以學習教育爲主,提高黨員幹部的綜合素質。

1、黨委把作風建設重點放在廣大黨員幹部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上。在工作中要求黨員幹部具備四種意識:一是具有奉獻意識,不謀私利,率先垂範;二是具有服務意識,不圖名利,真抓實幹;三是具有發展意識,不固循守舊,敢於創新;四是具有緊迫意識,不等不靠,爭先創優。認真解決好機關作風不純,工作壓力不大,效率不高的問題。做到對來我局辦事的服務中,必須熱情接待,不拖拉,不推諉,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五是積極提高黨員幹部業務素質。今年9--10分別組織上一年度優秀黨員及幹部到西南財經大學進行了爲期10天的業務培訓,大大提高了業務素質。

【第2篇】市財政局二oo九年度工作總結

二oo九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財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市財政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大力培植財源,嚴格依法徵管,合理安排支出,保障重點需求,全市財政收入實現較快增長,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財政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現將財政局二oo九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實現較

快增長

(二)圍繞收入目標,培植稅源,強化徵管。堅持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工作方針,創新財源培植思路,認真落實扶持政策,做大做優財政“蛋糕”。2022年,根據上級部門和市政府有關促進發展的扶持政策精神,共兌付各種獎勵、貼息補助資金8369.06萬元,主要用於市委常發202230號文件貼息獎勵、重點技改項目貼息補助、名牌名品獎勵、整合生產要素獎勵、外貿增長方式轉變補助、上市企業獎勵、擔保機構文祕雜燴網補貼、標準廠房集中坊獎勵、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獎勵、萬村千鄉工程補助、服務業及其它配套補助等。通過以上政策的兌現和落實,促進了全市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引導企業創優爭先,做大做強做優,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提高全市經濟發展水平。建立市高新創業投資公司,通過國有資本引導分散的民間社會資本,發揮資本集聚擴張力,推動企業上市和高新企業成長。同時,財稅部門加強配合協調,強化財稅例會機制,分析形勢,研究措施,挖掘潛力,做到應收盡收。以開發徵管軟件爲抓手,全面實施協稅護稅規範化建設,國地稅共管個體戶實現統一徵管,全面提高稅務登記率、納稅申報率和稅費入庫率,預計全年完成地方一般預算個體稅收收入2.3億元。

(四)深化財政改革,規範管理,提高效益。有序推進各項財政改革,加快財政管理模式創新步伐,提高財政監督管理水平。貫徹“省管縣”財政體制,按照“支持科學發展、傾斜農村基層、實現城鄉統籌、確保綜合平衡”原則,制訂實施新一輪市、鎮財政管理體制;十個鎮財政所全部升格爲副科級建

制,並統一增掛“鎮財政分局”牌子。非稅收入收繳改革分步實施,77個單位非稅收入實行“單位開票、銀行收款、實時入庫、財政監督”的徵繳方式。嚴格預算執行,規範追加手續,政府性項目試行“代建制”。部門預算堅持“二上二下”編制程序,貫徹以人爲本、促進發展、統籌兼顧和政策連續原則,切實做到預算編制與資產管理、部門決算、規範津貼補貼、非稅收入管理有機結合,提高預算編制質量和效率。認真貫徹上級津貼補貼規範政策精神,及時完成實施方案的擬定和報批工作。全面開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清查工作,摸清家底,盤活存量,規範管理。加強政府採購監管,規範採購行爲,累計完成採購額4.99億元,較預算節約7286萬元。嚴格公務用車的新增審批、報廢更新,對收繳的69輛車改及更新車輛進行拍賣,拍賣金額253.2萬元。

本屆政府任期以來的五年,××財政實力迅速壯大,財政職能不 同時,當前我市財政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困難:一是國家繼續實施穩健財政政策,但貨幣政策趨緊,產業、土地和環保等宏觀政策進一步規範和緊縮,經濟發展將趨於平穩,加上我市規模經濟、涉外經濟總量仍然不夠,新增項目、新增稅源不很明顯,以及國家財稅政策調整的政策性減收影響,地方財政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壓力較大。二是可用財力增長相對緩慢,而機構人員車輛支出有所膨脹,政策性支出剛性增長,特別是隨着被徵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的統一實施,部分鎮財政運轉比較困難,防範財政風險意識有待增強。三是財政支出結構尚不夠合理,財政保障範圍過寬,與建設公共財政、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四是預算執行存在一定偏差,預算追加時有發生,財政監管方式有待改進,依法理財、科學理財水平還須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克服和解決。

市財政局二o一o年工作計劃

【第3篇】市財政局年度工作總結

二oo九年,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財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市財政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大力培植財源,嚴格依法徵管,合理安排支出,保障重點需求,全市財政收入實現較快增長,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財政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現將財政局二oo九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實現較快增長

2022年,全市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完成60億元,爲年度調整預算(55億元)的109.09%,同比增收16.92億元,同比增長39.26%。地方一般預算收支的主要特點:一是稅收經濟協調發展,收入增幅提速明顯。2022年,規模經濟效應顯現,中小企業產出貢獻明顯,全市經濟總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總量提高加快,增幅相比往年有較大提高。二是主體稅種增幅加快,財政貢獻逐步增強。增值稅(25%部份)、營業稅、企業所得稅(40%部份)、個人所得稅(40%部份)預計共完成36.66億元,佔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的61.1%,共增收8.57億元,佔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收額的50.64%。三是政策因素增收較大,拉動增幅比較明顯。城鎮土地使用稅標準提高增收1.91億元;貫徹土地出讓收支管理新政集中報批土地、房地產市場活躍等因素,契稅完成5.55億元,增收2.28億元;土地增值稅實施清算政策增收9573萬元;以上因素共增收5.15億元,拉動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幅11.95個百分點。四是外向經濟加快發展,稅收增長躍居第一。2022年,外向型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涉外經濟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95億元,總量超過股份制經濟,同比增收3.98億元,增長57.1%,對地方一般預算收入貢獻較上年提高2.08個百分點。

(二)圍繞收入目標,培植稅源,強化徵管。堅持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工作方針,創新財源培植思路,認真落實扶持政策,做大做優財政“蛋糕”。2022年,根據上級部門和市政府有關促進發展的扶持政策精神,共兌付各種獎勵、貼息補助資金8369.06萬元,主要用於市委常發202230號文件貼息獎勵、重點技改項目貼息補助、名牌名品獎勵、整合生產要素獎勵、外貿增長方式轉變補助、上市企業獎勵、擔保機構文祕雜燴網補貼、標準廠房集中坊獎勵、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獎勵、萬村千鄉工程補助、服務業及其它配套補助等。通過以上政策的兌現和落實,促進了全市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引導企業創優爭先,做大做強做優,提升市場競爭能力,提高全市經濟發展水平。建立市高新創業投資公司,通過國有資本引導分散的民間社會資本,發揮資本集聚擴張力,推動企業上市和高新企業成長。同時,財稅部門加強配合協調,強化財稅例會機制,分析形勢,研究措施,挖掘潛力,做到應收盡收。以開發徵管軟件爲抓手,全面實施協稅護稅規範化建設,國地稅共管個體戶實現統一徵管,全面提高稅務登記率、納稅申報率和稅費入庫率,預計全年完成地方一般預算個體稅收收入2.3億元。

(三)突出公共服務,統籌安排,加強保障。2022年,全市地方一般預算支出預計爲52.07億元,完成年度調整預算的93.45%,比上年增支9.97億元,增長23.68%。按照“保重點、促發展、求穩定”的原則,加大公共領域和民生方面投入,優先安排農業生產、社會保障、科教文衛、節能減排、基礎設施等方面支出,促進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在做好水稻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基礎上,新開設能繁母豬養殖保險和生豬保險等險種;繼續完善糧食直補政策,加大農資綜合直補力度,通過“一折通”發放水稻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2649.7萬元,保障糧食安全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安排財政支農資金3.28億元,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村級財力建設,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減負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安排4000萬元認真落實新一輪再就業優惠政策;安排補貼1357萬元,落實低保標準調整政策;對全市低保邊緣對象713人發放補助資金162萬元;對“三無、救w

助”精神病人,發放補助資金127萬元;安排3640萬元,落實合作醫療籌資標準從人均130元提高到人均200元;安排純農戶養老保險補貼10796萬元,發放老年農民養老補貼14334萬元,切實保障困難羣衆基本生活權益。投入2379萬元,落實免費義務教育;安排1200萬元,支持城鄉公交公車公營改造,加快城鄉公交事業發展;安排2870萬元,支持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和環境保護。抓住國家土地政策調整機遇,清欠、收繳被徵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5.12億元,爲全市啓動新一輪安置補償政策打好基礎。加強土地出讓金收支管理,合理調度資金,壓縮政府貸款總量,降低資金成本和財政風險。

(四)深化財政改革,規範管理,提高效益。有序推進各項財政改革,加快財政管理模式創

【第4篇】2022年市財政局年度總結範文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財政局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紮實推進各項財政工作,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況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40.9億元,同比增長10.3%;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6.4億元,完成全年支出預算的48%,執行進度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全市財政運行情況良好。

(一)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推動經濟調結構穩增長

1、爲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及時出臺了16項支持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籌措資金87.5億元,從支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實體經濟和金融機構發展、區(市)發展等環節精準發力。

2、助力產業轉型升級。重點扶持產業技改項目貸款貼息和落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財政政策,鼓勵優勢傳統產業向高端、智能、信息化發展。籌措7億元,擴大市級產業引導基金規模,重點用於工業轉型升級、互聯網工業發展、創客創業投資、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發展等。

3、支持緩解企業資金緊張問題。籌措4億元,與國有投資公司合作設立不低於20億元的化解銀行機構不良貸款資金;籌措2億元,與國有投資公司合作設立10億元的轉貸引導基金,爲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支持,幫助企業破解續貸難題。

4、爲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保持對企業既定的優惠政策不變。全年落實結構性減稅的各項政策,全面清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上半年爲企業減輕稅費負擔39億元。選取5000家重點企業,分配至8個經濟運行服務辦公室和各區市,做好相關企業的服務保障工作。簡化採購程序,縮短採購週期,提高採購效率。

5、統籌資金支持重點項目投資。爭取上級專款補助62億元,同比增長29.2%,爲市政基礎設施、民生社會事業等項目建設提供財力保障。籌措20億元,用於加快推進1616新機場項目拆遷工程和地鐵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清理盤活存量資金,統籌用於重點項目和重點領域。

6、大力支持區(市)發展。將市與區(市)現行的財政收入分配體制,延期執行到20xx年,對四市和原膠南市相關收入繼續實行增量全留的政策,進一步增強區(市)的“造血”功能。安排3億元的促進區域統籌發展轉移支付資金,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從20xx年起,各區(市)出口退稅比20xx年增加的部分,區(市)財政不再負擔,鼓勵區(市)擴大出口。

(二)完善財政政策措施,積極支持“三創”發展戰略

1、助力科技創新。制定科技金融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設立孵化投資基金,多渠道支持科技企業創新創業。投入8500萬元,啓動發展科技企業“千帆計劃”。組建運行全國首個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對天使投資基金進行增資。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投入4000萬元,落實好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六補”政策。

2、推動大衆創業。建立大衆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面向初創期、種子期企業及創業者提供風險投資、天使投資、貸款擔保等融資服務。完善創業貸款政策,將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爲創業擔保貸款。擴大一次性創業補貼範圍,將補貼標準由5000元提高到1萬元;將小微企業創業補貼標準由現行的1萬元提高到最高2萬元。支持創業孵化基地、園區等平臺載體建設。擴大事業保險基金援企穩崗政策範圍。

3、支持企業創新。設立海爾海立方創客創業基金,打造創客平臺。打造普惠制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平臺,爲中小企業反映訴求、學習培訓、享受服務創造良好環境。對孵化器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啓動資金扶持、房租補貼、研發費用補貼、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費用補貼等。

(三)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

1、20xx年市級通過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民生支出210億元,佔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67.8%,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中央、省、市出臺的民生保障政策和市辦實事項目得到及時足額保障。

2、教育方面,安排35.8億元,其中包括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0所,改善辦園條件;建設中國小標準化食堂200所,保障中小學生飲食安全;推進高中標準化建設、中職學校免學費補助;大幅提高市直公辦普通高中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標準位居全省首位。

3、社會保障方面,安排30.1億元,其中包括將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3.3%和20%;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補助標準從40元提高至50元,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不低於440元;撥付主城區棚戶區改造市級扶持資金6億元,協調國開行發放棚改項目貸款43.6億元,有力保障了我市棚戶區改造資金需求;完成我市20xx年度企業退休人員待遇調整工作,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110元提高至130元,居全省首位。

4、醫療衛生方面,安排8.3億元,其中包括統籌城鄉醫療保險制度,將原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三險合一”,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待遇;支持推進市人民醫院、齊魯醫院和市立醫院東院二期等醫院建設,改善居民就醫條件等。

(四)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高財政資金管理水平

1、出臺了我市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意見,明確了預算管理制度、財政分配體制、支出管理機制和政府債務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標、方向、任務和要求,上半年各項改革快速有序推進。

2、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按比例和政府性基金結轉結餘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的機制。細化預算編制,建立專項資金管理清單制度,20xx年專項資金預算全部落實到具體項目和項目承擔單位。啓動中期財政規劃編制工作。

3、實現專項資金信息全面公開。今年將公開範圍擴大到除涉密信息外的所有通過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實現了“全覆蓋”,社會公衆可以清晰地查閱項目資金運行的全過程。

4、加快推進地方債發行。爭取財政部批准我市20xx年地方政府債券額度168億元。研究制定債券發行方案,推進政府信用評級、承銷團組建等工作,完成第一批28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工作。

5、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20xx年市級“三公”經費預算3.76億元,同比下降5.53%。

6、改革補助區(市)資金分配機制。將部分專項轉移支付改爲一般性轉移支付,實行“因素法”分配,賦予區(市)更大的財力自主支配權。

7、優化財政資金運作方式。建立完善股權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機制和制度體系,指導完成工業轉型升級、藍高新與現代服務業引導基金理事會的組建並開展基金募集工作,啓動科技、商貿流通、農業產業等引導基金設立工作。組織開展了我市第一批ppp示範項目合作伙伴徵集工作,徵集的38個項目估算總投資約1765億元。

8、加強財政資金監管。全面開展20xx年度財政監管特派員監管工作,對棚戶區改造等6項財政專項資金和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系統建設項目等4個市財力投資項目實施現場監管。建立財政專項資金監督檢查信用負面清單制度,加大對財政資金失信、失範行爲的懲戒力度。

二、存在的問題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財政總體運行良好,但受經濟與政策性減收的疊加影響,財政增收壓力加大,未來新增財力十分有限;與此同時,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增效,民生支出剛性增長,改革成本需要負擔,財政收支矛盾仍十分突出。

(一)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着力促進穩增長調結構。設立城市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爲我市地鐵、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實施建設開闢新的資金來源渠道。建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貸款“融資超市”,爲重大項目建設營造更加優良的融資環境。設立老城區企業搬遷發展基金,支持青鋼集團順利搬遷。加快推廣ppp模式,出臺ppp操作流程指導意見,開展ppp模式建設運營公共租賃住房試點工作。運用財政槓桿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採取基金、股權投資、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引導鼓勵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支持“三創”。大力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選擇重點領域加大推進力度,提高政府購買服務支出佔公共服務項目資金比重。

(二)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步伐,釋放改革紅利。確保年內預決算公開、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強化政府財力綜合運作、健全預算績效管理機制等取得決定性進展,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等有實質性突破。制定事業單位改革配套文件及事轉企實施方案,完成43家從事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工作。進一步做好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統籌資金支持發展急需的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推進涉農、涉村和涉水涉地資金整合,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整體效益。

(三)強化財源培育和管控能力建設,確保完成全年預算任務。將政策支持與財源建設相結合、幫扶企業與培植稅源相結合,通過專項補貼、貸款貼息、融資擔保等方式,大力支持企業發展和產業升級。依法強化稅收徵管,對大項目稅收集中、統一徵管,研究稅式支出管理辦法,進一步提高稅源管控能力;完善財源信息平臺建設和經費補助政策,按協稅護稅工作難度實施分類獎勵,不斷提高稅收徵管效率。嚴格執行非稅收入國庫集中收繳規定,確保非稅收入及時足額上繳國庫。

(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有效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快預算資金撥付進度,建立“綠色通道”,重點保障機場、地鐵、軌道交通、棚戶區改造等大項目資金需求,確保一般公共服務、科教衛生、社保、城鄉社區等領域預算資金及時到位,力爭與生產總值覈算相關的八項重點財政支出增長10%以上。全面落實提高優撫對象撫卹和生活補助標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公車改革等政策,開展農業三項補貼改革試點,有效增加公共產品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