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脫貧攻堅工作總結(實用12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2篇《脫貧攻堅工作總結》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脫貧攻堅工作總結》相關的範文。

脫貧攻堅工作總結(實用12篇)

篇一:脫貧攻堅工作的總結

爲全面抓好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實,促進羣衆增收致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大地基鄉積極開展脫貧攻堅“轉作風、大調研、抓精準、促落實”專項行動,將脫貧攻堅作爲統攬全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課題進行研究,深入開展調研,探索思路方法,積累經驗做法,爲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奠定基礎。

一、大地基鄉貧困現狀

大地基鄉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71戶1489人,其中:2018年新識別納入10戶31人。目前全鄉仍有2個深度貧困村和16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636人尚未脫貧,2018年計劃脫貧摘帽77戶330人,2019年計劃脫貧摘帽85戶306人。紅衛橋村委會共有14個小組234戶農戶100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358人於2016年全部脫貧,紅衛橋貧困村於2017年脫貧出列,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二、大地基鄉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

2018年,大地基鄉緊緊圍繞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和鄉情實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定不移打好脫貧攻堅戰。

(一)不斷壯大產業發展。緊緊圍繞“一廊四帶”的產業發展佈局,抓好傳統農業,培育新興特色產業,探索發展鄉村旅遊業,積極推廣紅衛橋村“以獎代補”產業幫扶模式,引導農戶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現代農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拓寬增收渠道,推動全鄉經濟跨越發展。一是不斷擴大規模養殖。繼續發展壯大黑山羊、生豬、肉牛等養殖,養殖大戶達297戶,生豬出欄14130頭,牛出欄2242頭,羊出欄9840只,家禽出欄13.5萬羽。二是培強特色生態產業。特色種植方面,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堅定產業發展方向,以核桃、魔芋、中草藥、果蔬爲重點,在穩定糧煙生產的基礎上,有序推進核桃提質增效,目前已落實種植魔芋9400畝、果蔬3000畝、中藥材3000畝、小米辣1500畝,示範種植羊肚菌5畝,發展壯大“楚彝銀豪”茶、“雲彝脆皮”果核桃等綠色品牌;特色養殖方面,發展黑山羊、野雞等特色養殖,着力培育“彝鄉野品”等生態品牌。三是積極培樹新興產業。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培強鄉集鎮電商體驗店和6個村電商站點。四是探索發展鄉村旅遊。以打造紅衛橋鄉村特色旅遊體驗區爲重點,發展熱帶水果種植650畝,規劃落實一批鄉村旅遊體驗項目。

(二)穩步推進項目建設。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繼續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加大農村基礎設施項目申報、儲備、建設力度,不斷改善農村基礎條件。一是加強公路設施建設。完成涉及2016年度易地扶貧搬遷建設項目3條44.28公里公路和2座橋工程量覈驗工作,穩步推進投資1180.53萬元的2條28公里農村人居環境通村道路改建及硬化工程。二是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完成2016年度中邑舍易地扶貧搬遷水利工程項目覈驗工作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前期工作。三是加強電力設施建設。實施完成2個農網改造工程項目。四是加強互聯網項目建設。大力提升農村互聯網覆蓋面,完成37戶農戶農村“互聯網+”工程,實現33個小組連接光纖網,新增526戶網絡寬帶用戶,全鄉村組實現4G網絡覆蓋達90%以上。

(三)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圍繞脫貧目標任務,科學編制精準脫貧四級規劃,鞏固提升已脫貧人口的扶貧成效,抓好臘腳、中邑舍2個貧困村提升工程,穩步推進建檔立卡數據信息調整和補錄工作,新識別納入10戶31人;實施完成26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到戶項目和發放100萬元產業信貸資金扶持貧困戶發展增收產業;完成2017年度60戶危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建設項目驗收和補助資金兌付工作,抓好2018年度63戶4類重點對象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設;抓好整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工作,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相關政策。

三、大地基鄉脫貧攻堅經驗做法

(一)狠抓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經濟發展硬件水平。針對我鄉基礎設施薄弱的實際,鄉黨委、政府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依託脫貧攻堅政策扶持,積極爭取、協調項目落實,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水平,促進脫貧攻堅工作全面開展。

(二)狠抓特色產業培育,提升羣衆增收致富能力。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爲首要政治任務,注重貧困羣衆經濟發展能力提升,加大特色產業培植力度,促進羣衆增收致富,爲全面建成小康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三)創新“以獎代補”產業幫扶模式,激發羣衆內生髮展動力。大膽創新,勇於探索,改變傳統的產業幫扶模式,採取“先補後做,以獎代補”的方式,避免部分貧困戶“套利”的僥倖心理,極大削弱貧困戶“等、靠、要”的思想,有效激發貧困戶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化。

(四)多措並舉扶貧濟困,提升幫扶成效。促進貧困戶脫貧退出,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大地基鄉緊緊圍繞“掛包幫”“轉走訪”工作,堅持貧困幫扶多措並舉,堅持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健康扶貧齊頭並進,確保貧困戶脫貧有保障、脫貧不返貧、脫貧能發展。

(五)健全完善體制機制,推動脫貧攻堅科學化管理。大地基鄉持續建立健全脫貧攻堅體制機制,完善社會服務管理,確保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易地搬遷、掛包幫扶及一戶一檔科學化管理,促進工作落實。

(六)堅持生態環境保護,打造綠色經濟增長新動能。多年來,大地基鄉依託生態環境的獨特優勢,堅持脫貧攻堅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努力打造以馬龍河流域的綠色經濟和鄉村旅遊示範帶,強化引領帶動,爲我鄉脫貧攻堅和經濟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四、大地基鄉脫貧攻堅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滯後,制約經濟發展。大地基地處山區,受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等因素的制約,轄區內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配套設施不完善,羣衆增收困難,經濟“造血”功能不足,難以適應新時期經濟發展的要求。

(二)項目偏少,項目整體帶動作用不夠明顯,羣衆致富條件受限。多年來,大地基鄉人口高度分散,項目建設成本高、難度大,項目整體偏少,導致全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項目帶動作用、經濟社會效益發揮不夠明顯,制約了羣衆生產生活和增收致富。

(三)產業結構單一、規模不足、結構不優,發展內生動力不足。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大地基鄉因自然條件、基礎設施、資金投入、人力技術等因素的制約,導致產業結構調整難度大、優化困難,產業規模化發展難以形成,市場不穩健,產業發展風險難以預估等,都嚴重製約了我鄉脫貧攻堅推進步伐。

(四)羣衆生態意識不強,農村人居環境亟待提升。由於我鄉基礎設施整體配套不完善,導致人居環境項目落實困難,加之羣衆意識不強以及政策指引、宣傳不夠,羣衆良好的生活習慣暫未全面養成,目前部分村組髒、亂、差情況不同程度存在,農村人居環境亟待提升改善。

(五)羣衆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脫貧摘帽任務艱鉅。由於大地基鄉貧困程度較深,貧困戶致貧因素多樣,整體發展不均衡,羣衆“等、靠、要”思想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羣衆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扶貧項目、產業發展、脫貧致富任務落實困難。

五、深入推進大地基鄉脫貧攻堅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一)抓教育,強引領。一是強化教育引領,加大宣傳教育培訓力度,明確和清晰貧困羣衆增收、發展、脫貧的思路和方向。二是採取多種形式,大力開展農村種養殖實用技術培訓,培養一批專業新型農民,積極發揮農戶在產業發展中的主體作用,積極落實到戶產業發展。三是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學習教育活動,強化思想道德和政策形勢宣講,全面提升羣衆道德意識和致富意識,切實把羣衆思想素質提升作爲扶貧、扶志與扶智的關鍵核心。

(二)抓項目,夯基礎。繼續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一是改善“路網”,積極爭取脫貧攻堅建設項目,不斷提高村組公路硬化率,同時加快推進在建村組公路路面硬化項目,進一步改善羣衆生產生活和出行條件。二是建強“水網”,爭取及早實施鄉集鎮供水工程二期項目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及早啓動實施投資120萬元的馬龍河節水灌溉項目。三是完善“電網”,實施好電壓質量低和存在安全隱患的臺區電力改造工程,全力解決新搬遷無電戶的用電需求。四是進一步抓好貧困村提升工程和自然村整村推進、危舊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精準扶貧項目。

(三)抓特色,培產業。緊緊圍繞全鄉產業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增收產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一是結合我鄉立體氣候明顯的實際,根據高、中、低海拔經濟帶,宜牧則牧、宜林則林,確保貧困戶至少參與1個增收項目或參與1個合作組織。二是依託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戶採用“基地+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做大做優做強“馬龍河品牌”現代特色農業產業。三是大力推進“互聯網+農業行動計劃”,支持企業和個人參與涉農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培強鄉集鎮農村電子商務站點,以點帶面,充分發揮“互聯網+農業”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產銷銜接,促農增收。四是藉助“兩河一線”和自駕車旅遊日益升溫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培植建設一批鄉村特色旅遊項目,打造紅衛橋鄉村特色旅遊示範區。五是繼續培植優勢特色產業,科學合理佈局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持續落實好“核桃、魔芋、果蔬、中藥材”四大特色產業發展工作,努力實現核桃提質增效10000畝的目標。

(四)創品牌,找市場。一是進一步依託“雲彝脆皮果”核桃、“楚彝銀毫”茶、“彝鄉野品”等綠色品牌,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提高現有品牌知名度。二是圍繞“綠色、生態、本土、安全”目標,持續發展壯大特色生態產業,積極培育以綠色生態種養殖和野生菌爲主的新品牌,積極對接種養企業、農副產品經銷商、旅遊開發商,依託國資商城、農村電子商務平臺,打開農副土特產品銷路,拓寬羣衆增收渠道。

(五)抓生態,建新村。大力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生態文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託生態環境的獨特優勢,堅持脫貧攻堅與生態環境保護同步推進,全面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和綠色經濟帶,強化引領帶動,爲全鄉脫貧攻堅和經濟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六)抓作風,促發展。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狠抓作風建設,重點抓好制度創新及運用,建立改進幹部作風常態化保障機制;進一步抓好羣衆工作,結合“三問”活動持續健全黨員幹部聯繫羣衆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抓好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加強作風建設監督制約,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

篇二:脫貧攻堅工作的總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扶貧開發工作己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增進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區人大與區政協按照勇武書記的要求,採取召開區涉及扶貧攻堅的有關部門、部分鎮街與貧困村座談會,進村入戶走訪等形式,對我區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進行了聯合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我們認爲,區委、區府政治站位高遠,同黨中央與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將脫貧攻堅作爲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行動,組建了最強的領導班子,制定了最爲周密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方案,實行了最爲嚴格的量化考覈,形成了區、鎮街、村、社四級聯動機制。扶貧攻堅工作不搞形式,不耍花架子,貧困戶的增收實實在在,羣衆滿意度高。近年來在市考覈組名列前茅,驕人業績的取得,是區委堅強領導與全區幹部羣衆共同努力的結果。

一是組織保障有力。組建了最有戰鬥力的扶貧機構,區裏及各鎮街均成立了扶貧攻堅領導小組,幾千名幹部和村社幹部入駐貧困戶開展幫扶活動。同時,層層簽訂了責任書,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給全區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二是扶貧措施針對性強。將突破點放在產業扶貧、危舊房改造、就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基礎設施扶貧、政策兜底保障等方面,收效頗豐,僅鞏固脫貧戶就達到5287戶17697人、減少農村貧困人口28380人。

三是投入力度空前。在我區資金緊張的情況下,舉全區之力,通過各種渠道先後投入3.2億元,實施脫貧項目300多個。改擴建鄉村公路、新修人行便道、新建飲水管網、山坪塘整治等,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讓老百姓真切地收穫到了扶貧攻堅帶來的碩果,他們風趣地說:“共產黨沒有忘記我們這些窮哥們!”

四是產業規模初具雛形。經過項目資金的重點傾斜投入、科技下村、包村入戶建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等有力舉措,建成了油菜、李子、黑山羊、蔬菜、養魚等基地與大戶,帶動了大批村民脫貧致富。

五是統籌調度有方。各牽頭單位積極協調溝通,充分發揮其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對所聯繫的鎮街、村、貧困戶,無論是在扶智方面,還是在資金方面,皆予以最大限度的支持。

二、存在的問題

毋容置疑,我區脫貧攻堅工作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亦存在着今後有待改進的問題。

1.內因動力不足。部分貧困戶“等、靠、要”的依賴思想嚴重,只想依靠國家和社會的救助,只願被“輸血”,不願去“造血”,把國家扶貧政策和社會幫扶視爲“免費午餐”,配合程度不高。還存在着“我脫不了貧、掛幫人脫不了鉤”“我不想脫貧,你要我脫貧”等消極思想。有的貧困戶則由於年齡較大,文化水平低,產業發展缺技能,脫貧致富缺能力,存在畏難思想,擔心貧困戶帽子摘了會不會出現返貧。這些不良現象不同程度地影響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

2.產生了厭戰情緒。部分幫扶責任人對主動進村入戶開展脫貧工作,精準推進指導性不強、效率不高、信心不足、缺乏精氣神。特別是幫扶時間長、工作枯燥繁重,壓力增大,滋生了厭戰情緒,直接影響到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

3.業務指導有待加強。由於上級扶貧辦在政策具體操作流程方面朝令夕改,表冊更改頻繁、信息填報過多、各項檢查也多,基層村幹部疲於應付,手忙腳亂,怨言頗大。同時,基層的脫貧攻堅檔案資料零亂,且建檔不規範,如遇上級檢查,將會成爲軟肋。因此,在具體業務指導方面亟待加強。

4.增收產業培育不足。一是部分扶貧資源投向了實施效果相對明顯的“大戶”身上,而“大戶”與貧困戶之間利益鏈接機制不健全,使產業培育到戶、效益落實到戶的效果不明顯;二是引進的具有實力與帶動效應的重量級龍頭企業屈指可數,難以發揮地區性帶頭作用;三是基礎設施脆弱。部分村社的交通、電力、網絡、水源等基礎設施成了制約扶貧產業項目發展的瓶頸;四是扶貧產業項目後期管理滯後,尤其是技術管理未跟上,難以收到預期效果。比如中敖鎮的某村的脆李基地,在管護資金與技術服務上遇到難題,村幹部心急如焚,如不及時解決,將前功盡棄;五是部分村由於偏遠閉塞,交通不便,加之村級班子發展產業的思路有侷限性,渴望上級組織專家實地論證適合發展什麼特色產業。

5.資金調度緊張。一是市區投入發展產業扶貧資金嚴重不足,貧困戶每戶最高額2000元,只能買兩頭小豬仔;二是集體經濟脆弱。村級集體經濟欠賬較多,缺少可持續發展產業支撐項目,集體經濟收入停留在文字彙報上,實打實的卻不多;三是建卡貧困戶D級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撥付緩慢,基層政府壓力大,且容易激化矛盾。

6.精準識別與補貼問題。在2014年那批貧困戶的精準識別上有偏頗,不夠精準,給後期扶貧攻堅帶來後遺症。臨界貧困戶在D級危房的改建中無資金補助,他們心裏感到極不平衡,牢騷滿腹,這對今後迎檢在民調滿意度上將會產生負面影響。

三、工作建議

扶貧攻堅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任務艱鉅、時間緊迫、意義重大的系統工程,絕非一蹴而就,需要區委、區府的統籌謀劃實施,爲助推我區扶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開展,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特建議如下:

1.扶貧先扶志。一要切實抓好宣傳教育。利用召開院壩會等多種形式加強宣傳,從思想上解決“扶貧爲了誰、脫貧誰是主體”等問題,充分激發貧困戶自主脫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要不斷加強教育引導。要通過評選“星級”家庭、表彰“勤勞致富能手”等手段,激發主體動力;三要促使貧困戶羣衆克服“等、靠、要”懶惰思想。大力宣傳扶貧惠民政策,加強感恩教育。對年齡較大、喪失勞動能力且體弱多病的貧困戶,注重情感溝通交流,不斷增強貧困戶對扶貧政策的理解和脫貧致富的信心,實現由“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根本轉變。

2.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加強對各部門各鎮街村及扶貧工作人員的監督,引導各級各部門及廣大幹部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委、區府對脫貧攻堅戰略地位的重要認識上來,統一到區委、區府對全區脫貧攻堅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統一到區委、區府對脫貧攻堅的部署要求上來。切實增強“四個意識”,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抓落實,進一步壓實責任,做到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壓力,確保如期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區委、區府應經常召開全區性的扶貧攻堅工作會議,傳達貫徹上級扶貧攻堅精神,及時研究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對在扶貧攻堅工作中有突出貢獻的人員,應作爲後備幹部加以培養,使他們有盼頭有幹頭有奔頭。

3.準確把握扶貧政策確保扶貧成效。要嚴格落實中央和市委、區委的要求,不趕進度,講究實效,科學確定我區今後3年的脫貧攻堅目標。確保到2020年,按照現行標準下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所有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穩定實現“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要鎖定精準脫貧目標,既不能降低標準、影響質量,也不要調高標準、吊高胃口,防止口惠而實不至,損害黨和政府公信力。對盲目提高標準的做法要堅決制止與糾正,不能把“義務教育有保障、基本醫療有保障”變成上什麼學、看什麼病都由政府全包乾,不能把“住房安全有保障”變成住大房、住好房、住豪華房,確保脫貧標準和要求不變形、不走樣。

4.壯大集體經濟激發內生動力。在推進脫貧攻堅過程中,最關鍵的因素是要激發貧困羣衆的內生動力,最重要的載體是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一是引導走服務創收的路子。鼓勵村集體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爲農戶提供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等服務中獲取收益;二是開展農村“三變”改革,鼓勵以土地經營權、資產、資金、知識產權參股農民專業合作社,從合作社的分配中獲取收益;三是依託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創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在爲企業、農戶提供服務中獲取收益;四是可探索與工業園區內的涉農企業聯姻的辦法,比如,與郵橋米業、寶頂釀造廠等效益好信譽高的企業聯合融資,將撥給貧困村的120萬元入股分紅,成爲集體經濟的來源;五是跨行辦企業。比如全區境內只有寶頂鎮尚無加油站,而該鎮地處世界文化遺產之核心景區,車流量大,外地車卻爲找不到加油站而抱怨。因此,應打破加油站佈局常規,建議以市級貧困村集體的名利,在鎮政府附近修建加油站,完全可以解決一個貧困村的集體經濟來源;六是貧困村以集體的名利徵集本村流轉土地,再物色有實力的業主入駐聯合經營,風險共擔;七是走發展鄉村旅遊的路子。鼓勵村集體依旅遊資源優勢,比如寶頂鎮古佛村緊靠石刻景區,有1300畝的李子、櫻桃基地,只要稍加完善基礎設施,就可吸引遊客賞花、採果的興趣,拉長旅遊鏈條。其他村也各具優勢,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業和生態觀光農業,實現旅遊增收。

5.因戶施策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一是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區精準扶貧體制機制,做好部門、行業扶貧規劃,加強督查調度,嚴格考覈考評;二是堅持實行部門駐村幫扶制度和幹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制度,深入到一家一戶面對面瞭解貧困的根源在哪裏,從根源上施實策、出實招。對扶貧戶實施精準扶貧,強化貧困戶監測信息系統管理;三是實施教育精準扶貧,優先支持貧困村發展教育和加大對貧困生資助力度;四是開展貧困生職業技術學歷教育,定向委培特困生,幫助特困生完成中專以上職業技術教育,實現創業脫貧;五是實施對低保戶保障扶貧,強化低保動態管理,逐步形成“低保對象有進有出、補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動態管理機制,真正實現“應保盡保”,財政兜底的目標;六是完善醫療保障機制和養老保險制度,解決貧困戶的後顧之憂。

6.特殊問題須特殊處理。一是提高貧困戶的基本醫療保險標準。可上調至2檔,達到我市的中等保險水平,切實減輕貧困戶住院得大病的經濟負擔,避免因病返貧的情況發生。同時,應儘快完善信息系統,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基金、大病補充商業保險“一站式結算”平臺。將基層醫療機構納入全額預算單位,減輕基層醫療機構的負擔,有利於推動慢性病管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二是縮短公路建設週期時間。鑑於修建農村公路的具體情況,壓縮農村脫貧公路在立項、招投標的時間,由原來的4個月時間週期,縮短爲1個月左右,確保能在每年5—9月的黃金期施工;三是夯實基礎檔案。各鎮街村都要明確分管檔案工作的領導與工作人員。加強對鎮街村脫貧檔案的要素保障,完善檔案的基礎設施,保持檔案工作人員的相對穩定,切忌頻繁換人。規範對各鎮街村所必須的檔案室、電腦、打印機、管理軟件等辦公設施。檔案局要儘快制定出便於操作的檔案模式,並經常進行業務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解決;四是適時調整部分聯繫鎮街單位。爲更好讓部門發揮職能作用,儘快作調整,比如區水庫移民中心,應調整到有移民任務或水庫建設任務的鎮街去。

7.緊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把當前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起來。一要發展產業,富裕農民。首先,要爲較好的產業,提供原材料,籤保底合同。其次,要找能人,成中間商,幫助農民銷售,成立涉農組織。再者,留轉土地,讓農民變股東,土地變爲股本金,農民又可爲他們打工。引導農戶走上“政府+金融機構+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社員”五位一體農業產業化道路模式;二要改善民生,提高質量。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入,着力改善農村民生。要真正做到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重點加強農村路、水、電、氣、房、廁、網的建設。加大投入,進一步完善農村養老、教育、醫療、大病救助等社會服務體系,尤其是政府的“兜底”服務,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三要強化培訓,提高能力。培育一大批以家庭農場主、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骨幹爲重點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立志紮根農村的新型職業農民。要加強農業戰線幹部隊伍培訓,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四要整合資金,加大投入。要整合力量,打破部門利益,克服本位主義思想,創新農業農村的投融資模式,把更多資金吸引到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上來。

8.打通致貧的“最後一公里”。儘管我區己對扶貧的基礎設施進行了大量的投入,但因農村基礎設施長期欠賬與村民居住分散等緣故,因此,基礎設施需要進一步完善,徹底打通致貧的“最後一公里”。一是要加強交通建設,儘快實現村村通、社社通,甚至戶戶通;二是完善水、電、通信網絡建設。首先要加快農村電網的改造,特別是偏遠山區與庫區更不能再拖延,比如寶頂鎮的鐵馬村村民反映200w的電燈只有15w的亮度;三是完善農村網絡建設。使農村搭上互聯網的快車,以電商模式增加農產品的價值。農村電商的培育,應由區貿易局與供銷合作社牽頭辦理。

9.形成扶貧攻堅的合力。一是進一步落實脫貧領導責任制。切實將脫貧工作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及時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重點工作,充分發揮區扶貧辦的牽頭作用。完善工作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加大督查力度,層層落實責任,傳導壓力;二是充實鎮街村三級扶貧力量。區委要及時優化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長及工作人員,各部門要調換一批科級幹部以上及後備幹部,且會說農家話、會幹農家活、會做農家事的人員聯繫貧困戶。儘量做到“一幫一”,避免“一幫多”的弊端。同時,抽調年輕有幹勁、懂統計和網絡知識人員充實鎮扶貧辦力量,鎮街村配備扶貧專職人員,加強鎮街村扶貧專幹培訓,使其逐步掌握扶貧政策和業務,成爲鎮村扶貧本土專家,將黨的扶貧大政方針和脫貧目標落實到底;三是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健全脫貧三項機制。健全目標考覈機制,區委、區府對脫貧進行專門考覈,制定關於脫貧成效考覈意見。區財政在現有的基礎上,千方百計地增加扶貧專項撥付,健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全機制,做到項目跟着規劃走、資金跟着項目走、監管跟着資金走,強化專款專用,由區財政局專戶存儲、專賬覈算、封閉運行,並嚴格實行區級報賬制、公示制和審計制。健全扶貧資金績效考覈機制,科學論證申報項目,堅持產業項目、經營項目優先,制定時間表,確保項目建成並實現預期效益;四是構建扶貧工作大格局。充分發揮人民團體、羣團組織、社會組織的作用,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扶貧濟困活動。動員鼓勵區慈善總會,青年自願者、女企業家協會、區工商聯等,支持參與扶貧攻堅,凝聚全社會扶貧的強大正能量;五是充實區扶貧辦的力量。區扶貧辦僅有專職人員3人,存在小馬拉大車的現象,不能滿足扶貧工作開展的要求。由區政府統攬,區監察委、區政府辦、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督查室、區財政局、區教委、區城鄉建委、區農委、區衛生計生委、區民政局、區人力社保局、區商務局、區檔案局、區供銷社、區林業局、區社保局、區畜牧漁業發展中心等部門抽調精幹力量,組成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全區扶貧攻堅工作統籌協調、脫貧攻堅政策制訂、精準脫貧政策落實、典型宣傳報道、工作督促檢查等。抽調人員根據各部門工作職責,履行相關扶貧職能。確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和政策落到實處,實現真脫貧、脫真貧、真扶貧。同時,區財政應增加撥付專項經費,用於日常工作的開展;六是相關部門根據工作職能發揮作用。比如人社局應及時給各鎮街發放就業表,諸如城區停車收費崗位等,切實解決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同時,加強對貧困戶的技能培訓,使其有一技之長謀生。讓更多的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既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又妥善地解決了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的難題;七是統籌調度涉農部門的項目資金。目前,各類涉及扶貧政策與資金的來源與渠道很多,分別由不同部門掌控,致使分散凌亂,區政府應統籌調度,整合資源,真正將資金用在扶貧項目上。

篇三:脫貧攻堅工作的總結

爲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推動脫貧攻堅行動,按照年初調研工作安排,對我局包保的貧困村開展調研工作,採取赴村入戶瞭解情況、實地查看基礎設施建設、查閱相關資料、與“村兩委”班子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逐戶逐人開展調研走訪活動。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局共包保碭山縣碭城鎮徐井村、官莊壩鎮劉樓村、玄廟鎮三聯村和關帝廟鎮湯寺村4個貧困村,其中徐井村、劉樓村於2016年出列,三聯村於2017年出列,湯寺村擬2018年出列。全局66名包保幹部共包保255戶貧困戶,目前已脫貧161戶,未脫貧87戶,死亡7戶。此次調研,主要對我局“雙包”責任村徐井村開展深入調研,碭城鎮徐井村座落在碭城鎮東3公里處,北靠碭高路,南靠碭唐路,交通方便,地勢優良,共有12個自然村,土地面積6664畝,人均佔有土地面積0.8畝,現有人口7886人,其中貧困人口834人,貧困戶428戶,五保戶22戶28人,低保戶207戶395人,一般貧困戶199戶411人,貧困發生率1.8%。村集體經濟主要依靠蔬果大棚、11.6畝光伏發電項目和60畝魚塘租賃項目及2018年投入生產的產業扶貧項目,2017年村集體經濟收入8.7萬元。村民收入主要依靠水果種植和外出務工。全村共有黨員186人,共設黨支部5個,兩委成員6人。

二、存在問題

(一)認識仍存在偏差

一是村兩委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工作指導不夠有力,與駐村工作隊職責不明,存在相互依賴、相互扯皮的現象,沒有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貧困戶缺乏動力,不願脫貧。羣衆認爲脫貧都是政府的事,缺乏發展的動力,存在等靠要、相互攀比的現象,一些貧困戶甚至隱瞞收入、答不符實。有些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不思進取、整天想着怎樣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獲取更多的財物,不想脫貧,也不願意改變現狀。讓他在村裏從事清潔打掃工作到在臨近做點零工獲得一些補助,他要麼三天兩頭找不到人,要麼說身體不舒服躺在家裏不起牀,有些地方出現“靠着牆根曬太陽、等着別人送小康”“要懶懶到底、政府來兜底”等現象,根源在於價值觀扭曲、誠信缺失、道德失範等深層次問題。一方面,要反思“一給了之”的扶貧方式,導致貧困羣衆希望被“抱着走”而不願被“拉着走”,另一方面,還要反思對農民整體思想教育的缺失,這導致了基層普遍面臨“法律手段用不上、行政措施難奏效、說服教育不管用”的尷尬局面。

三是貧困戶兒女盡不到贍養義務,有些貧困戶有幾個兒女,生活條件都還不錯,但不願意照顧老人或者定期給予老人生活費,有些貧困戶子女甚至認爲有政府扶貧養老,又享受着低保、醫療等政策,他們更形成了漠不關心、不盡孝義的態度。

(二)產業帶動作用發揮不明顯

農業生產是弱勢產業,容易受自然災害、市場波動影響,家庭種養業小而散、雜而亂,產業幫扶、入股帶動等措施雖能促進“一村一品”的產業形成,但還起不到帶動村整體產業發展的作用。分析產業帶動不明顯的原因,一是思想能力制約。目前,農村年紀較輕、有知識、有思想的勞動力很多已外出務工,剩下來在家務農的這部分羣衆,大多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較差,不善於摸索新技術、收集新信息、尋找新項目。二是產業結構單一。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規模小、競爭力弱。以農業爲主,缺乏龍頭企業有效帶動,農民“靠天吃飯”現象比較嚴重,特別是今年遭受嚴重洪災,桃子、梨子嚴重減產,農民收入嚴重受損。

(三)因病致貧仍是主因

雖說“351、180”醫療保障政策給患病貧困人羣帶來諸多實惠,但一些長期慢性病,如腦梗、癡呆、癱瘓等特殊人羣沒有醫療保障,極易返貧。一些非貧困戶,因不享受“351、180”醫療保障政策,一旦得了重病,極容易致貧。農村慢性病患者大多行動不便,年邁體弱,生病多在村醫療室治療,卻不能享受“180”醫療保障政策,影響了扶貧效果和羣衆滿意度。

(四)貧困戶與非貧困之間矛盾凸顯

入戶調研不乏遇到這樣的例子:同村村民,一戶勤勞苦幹,常年在外務工也蓋不起一套房子,而另一戶卻因爲當上了貧困戶,近乎無償地獲得一套住房。這種現象在基層導致一些羣衆的不滿和怨氣,隨着脫貧攻堅進入後半程,這些矛盾逐漸凸顯。特別是邊緣貧困羣體成爲新的不穩定因素,深層次原因在於“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社會心理,難以兼顧好邊緣貧困羣體和非貧困羣體的利益。甚至貧困戶之間因政策待遇不同,也會導致貧困戶與貧困戶、貧困戶與村幹部結下“樑子”。

三、工作建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志扶智,遠比給錢給物難度大,可一旦脫貧的志氣扶起來,又遠比給錢給物收效大。針對上述問題,建議從以下幾點着手:

(一)突出基層黨組織作用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要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羣衆、推動改革發展,等方面的戰鬥堡壘作用。要突出黨組織政治功能,堅持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政治定位不能偏,要發揮黨員特別是老黨員帶頭作用,做好乾部羣衆工作,在廣大農村理直氣壯地教育羣衆知黨恩、感黨恩、報黨恩,使脫貧攻堅過程成爲厚植黨建根基的過程。要明確“村兩委”和工作隊職責,嚴格督促駐村工作隊落實工作職責,認真履行單位和個人幫扶職責,形成脫貧攻堅工作合力。

(二)加強思想引導

採取有效措施,加強脫貧光榮的宣傳,注重從思想上、物質上、精神上等多方位進行幫扶,營造“我脫貧我光榮”的濃厚氛圍。注重幫助貧困人口重建致富信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力,針對一些因病、因殘勞動力匱乏而失去信心的貧困人口、建議在貫徹健康扶貧一系列政策的同時,把心理健康治療加入健康扶貧工程,操作上可組織簽約醫生、幫扶幹部進行思想輔導,有條件的還可聘請或招募志願的專業心理健康治療隊伍進行輔導,重點引導貧困對象敞開心扉,積極面對生活,重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三)突出頂層設計的針對性

現行工作機制下,確實存在“養懶漢”的情況,客觀上講,這既有貧困人口個人原因,也有我們扶貧制度設計的問題。一些貧困人口享受着五保、低保,覺得做事辛苦掙錢慢,不如不做事躺在家裏吃低保,反正政府不會餓死人。建議從頂層制度設計的角度,改變貧困人口這種思維,爲這類“懶漢”設置一些享受政策的前置條件。比如由鎮、村級進行甄別認定有勞動能力但沒有從事勞動的貧困對象,需憑參加就業培訓、務工憑據享受有關政策補助,享受產業分紅等。

(四)加強對幫扶幹部的業務指導

目前,一些幫扶幹部的幫扶形式流於“填個表、走個訪、送個物、照個相”、沒有真正落實“一戶一策、因貧施策”,對各頂扶貧政策不能滾瓜爛熟、宣講到位。建議開展常態化的幫扶培訓和逐人過關的脫貧攻堅政策考試,提高幫扶幹部政策熟悉程度,確保扶貧“十大政策”能有效落實。同時,更要在精神層面進行幫扶,從自信心、品德、發展方向、法制觀念等多方面由內向外地深入幫扶,才能真正“扶志扶智”斬斷“貧根”。

(五)加大產業投入

要發揮能人大戶、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發展管長遠的主導產業,幫助貧困羣衆提供技術指導、找到穩定銷路、降低發展風險,真正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空間。要增強產業扶貧中貧困人口的參與度,產業扶貧無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了支柱作用,一些社會責任心強的企業也響應政府號召,廣泛參與到脫貧攻堅戰當中,通過土地入股、勞務參與以及金融信貸產業扶貧項目,帶動貧困人口增收。然而事實上,貧困戶更願意通過土地入股、金融信貸扶貧措施坐在家裏等分紅,對於其他勞務參與獲取報酬的興趣不高,認爲拿了分紅的“大頭”,參加勞務的那點錢不要也罷。建議從培養貧困對象感恩意識着手,鼓勵貧困對象積極參與產業扶貧,而不是瓜熟分瓜、棗熟分棗。同時,適當提高貧困人口從事勞務的薪酬標準,使貧困對象更願意出人出力。

(六)認真抓好措施落實

對非貧困戶因重大疾病致貧的且又符合貧困戶認定條件的,在動態調整時,應及時補錄,納入“351、180”醫療保障政策,既促進社會和諧,又有利於提高羣衆獲得感。要保障貧困戶在村醫療室看慢性病也能享受“180”政策。積極發揮簽約醫生作用,對患有長期慢性病貧困人口,定期上門檢查、送藥、講解注意事項等。建立邊緣貧困戶幫扶機制,將比較貧困又達不到貧困戶標準的一批羣衆納入邊緣戶管理,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結合自身實際,享受部分政策,進一步提高非貧困人口的滿意度。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在具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高度重視理順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新矛盾,既解決絕對貧困羣體的生存問題,又將解決相對貧困問題與鄉村振興這項長期歷史性任務進行有效對接。

脫貧攻堅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各級黨委政府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按照習近平新時代扶貧開發思想,各地在精準扶貧上都下足了功夫,農村和貧困羣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貧困羣衆住上了新房、也有了新業、喝上了安全的飲水、硬化路通到家門口,脫貧攻堅成就值得肯定,但脫貧攻堅是一場持久戰,要徹底打贏打好這場硬仗,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需要久久爲功、綿綿用力。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社會的廣泛參與下,在我們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到2020年全部貧困人口一定能夠脫貧,真正實現全民奔小康的宏偉目標。

篇四:脫貧攻堅工作的總結

脫貧攻堅交叉考覈已經結束,從考覈結果反饋的情況來看,我縣的脫貧攻堅工作存在很多問題。4月15日上午縣委常委擴大會上,我和陳書記進行分工,我牽頭包抓小嶺、鳳凰、杏坪、紅巖寺4個鎮。近幾天,我深入到小嶺、鳳凰、杏坪、紅巖寺以及窯鎮社區等5個片區,通過進村入戶、召開座談、面對面交流等形式,對貧困羣衆的生產生活狀況、移民搬遷情況以及產業發展現狀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對貧攻堅進展情況進行了全面瞭解,在總結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分析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對策與建議。

一、存在的問題

在調研走訪中,發現了很多細節性問題,特別是脫貧幫扶過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我們認真面對,努力解決。總結起來,主要有七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三個精準”不精準。一些達到貧困條件、應該列入貧困戶系統的未被列入,而一些非貧困的農戶反而被列入貧困行列,羣衆反響很大,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一些幫扶責任人對貧困戶致貧原因找得不準,沒有針對貧困戶發展實際,制定符合貧困戶實際的、長遠的產業發展規劃,而有發展產業的,沒有與貧困羣衆充分溝通商量,幫扶措施不到位、不具體,形成的產業項目小而散,重點不突出,無法得到羣衆認可;由於前期工作比較粗放,一些貧困戶沒有達標就被退出,有的剛過貧困線也被退出,還有的貧困戶程序上不完善也被“清理”出系統,“假脫貧”“被脫貧”和“數字脫貧”的現象大量存在。

二是羣衆想貧不想富。部分貧困戶將享受脫貧攻堅這一項扶民惠民政策,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坐享其成的謀生手段,政府長期的包辦代替,養成了他們嚴重的等、靠、要的依賴思想。甚至很多羣衆把貧困戶當成了一種福利,一種榮耀,以能成爲貧困戶爲榮、爲本事,都不願公開自己的真實收入,瞞報、謊報,不想摘帽、不願脫貧,貧困戶之間也存在攀比失衡心理,生怕自己脫貧之後吃虧,想方設法不脫貧。

三是幹部出工不出力。一些幫扶幹部走訪貧困戶不經常,沒有堅持每月走訪幫扶。一些幫扶幹部能夠按時出工,但遇到矛盾不先想解決辦法,而是強調困難、上交矛盾,工作責任心不強,幫扶不積極主動。部分村“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責任未履行,只是“掛名”,形同虛設,上級檢查了來轉一轉,出勤不出力,沒有真正發揮“領頭雁”的作用。

四是工作隊駐村不住村。部分駐村工作隊及幫扶幹部身子沉不下去、工作敷衍了事,存在浮躁、虛假、懶惰、扯皮等表現和紙上談兵、得過且過、袖手旁觀等不良傾向,來到村上只是做做樣子,履行程序,導致了基礎性工作嚴重缺失。比如一些幫扶幹部的脫貧紀實手冊填寫不規範,部分貧困戶家庭收入沒有填寫,家庭人員等基本信息變動的沒有更新,個別幫扶責任人的二維碼至今未上牆,甚至還有幫扶幹部調動後,存在個別貧困戶無人幫扶的問題。

五是部門職能不發揮。脫貧攻堅是當前各級各部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些幫扶部門沒有從頭等大事、第一民生的高度來認識脫貧攻堅工作,沒有結合部門特長對貧困羣衆開展幫扶,比如技能培訓力度不大、醫療救助不盡全面、產業帶動不夠清晰,特別是金融機構,行業自行設置的貸款條款多,放貸受限,放貸積極性不高,造成在產業發展資金上收到嚴重製約。

六是鎮村責任不落實。有的鎮辦等靠要思想嚴重,講脫貧就要錢,沒錢就不扶持。個別村(社區)認爲脫貧是政府的事,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熱情不高,沒有發展思路。部分村兩委班子主體責任履行不到位,戰鬥力不強,依賴思想嚴重,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能力不足,對脫貧工作無思路、無辦法。

七是產業帶動不明顯。“三帶一創”精準扶貧模式落實力度不大,企業、合作社、能人大戶帶動貧困戶效果不明顯,個別組織或合作社將產業資金直接發放給貧困戶,沒有真正發揮資金優勢,造成了資源浪費。

二、原因分析

一是認識不足。一些貧困羣衆對脫貧攻堅這項工作認識不足,主觀能動性不強,扮演着應付上級檢查的角色,總認爲自己多年來想盡辦法都沒有脫貧,政府這三五年時間就能讓我脫貧,簡直是天方夜譚。因此一些貧困羣衆自身也是在走過場、重應付,甚至是抱着一種看“笑話”的心態對待,私底下依然是我行我素,自我發展意識越來越差;一些幫扶幹部在思想上不能正確的對待脫貧攻堅這項工作,認爲上門幫扶就是填表記手冊、照相做記錄,只要做好了這些基礎性的工作,就是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

二是“扶智”空白。在智力扶貧方面,還存在着嚴重的缺失,有些部門即使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也只是浮在表面,沒有深入,效果不明顯,一方面由於培訓內容老套,導致貧困戶興趣降低,另一方面培訓知識不夠專、精,對提高就業、實現脫貧幫助不夠大,加上大部分貧困戶本身學習興趣不大,知識層面過低,對培訓知識的接受和消化有難度。

三是派人不硬。一些幫扶單位由於對脫貧攻堅工作不夠重視,在選派駐村工作人員時,將平時不想幹工作、也不會幹工作的幹部派駐進村,還有的將臨近退休或常年有病的幹部派駐進村,應付充數。這些幹部駐村後,不知道從何干起,不知道重點在哪,也不願意幹,形成了有人無功的“空架子”。

四是追責缺位。從國家交叉檢查、第三方評估、考覈點評、各級領導暗訪和我們縣上自查情況看,存在問題非常突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追責缺位,總認爲干與不幹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沒有嚴格執行責任追究機制,出現了一大批“慢作爲、不作爲”現象。

三、對策建議

精準扶貧必須堅持扶真貧、真扶貧,不斷拓展內涵和層次,實現由“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實質性轉變。歸結起來,我認爲主要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精準識別對象。本着“不漏掉一戶、不虛報一人”的原則,以“六清五落實”的精準要求,採取入戶調查、走訪羣衆、大會評議、公開公示、交叉複覈等辦法,精準識別貧困非貧困。必須抓住真實識別貧困、規範建檔立卡、實施動態管理、推行掛圖作業四個關鍵環節,建立“戶有卡、村有冊、鄉鎮有簿、縣有檔”的動態數據庫,從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區域政策代替到戶政策的現象,提高扶貧效果。

二是扶持主導產業。着力解決貧困戶造血不足的問題,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深入分析貧困村和貧困戶的致貧原因,逐一制定扶持菜單,推進產業扶貧,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扶投公司要充分發揮好市場主體作用,通過控股、參股,在每鎮辦扶持發展一個鎮辦企業。各幫扶部門要在包抓村扶持一個集體經濟實體。各部門要發揮好行業扶貧作用,抓好基礎設施、產業扶貧、科技扶貧、搬遷扶貧等措施,使建檔立卡工作與各項扶貧政策相銜接,扶貧措施與貧困現狀相對應,確保幫扶到最需要幫扶的羣衆、幫扶到羣衆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是強化政策宣講。堅持立體化宣傳,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脫貧攻堅工作的重大意義、相關政策及主要措施。在縣電視臺開闢“脫貧攻堅集結號”專欄,每週播放“脫貧攻堅在行動”節目3期,開設“柞水脫貧攻堅微前沿”微信公衆號,開展“脫貧攻堅最美人”評選活動。廣泛採取扶貧脫貧政策培訓、考察學習、典型引導等方式,激發貧困羣衆脫貧攻堅的熱情、幹勁和主動性,教育引導貧困羣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勞致富。

四是加強日常督查。紮實開展“抓黨建、轉作風、促脫貧”專項整治活動,實行縣委常委帶隊檢查脫貧攻堅工作機制,採取暗訪督查、突擊檢查等方式,對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常態化督促檢查,層層傳導壓力,強化責任擔當。

五是嚴格執行獎罰。採取“周檢查、月通報、季觀摩、年總評”和“一票否決”的辦法,倒逼各級各部門把脫貧攻堅抓實抓細抓到位。在季度考覈觀摩中,對排名首位、末位的鎮辦,排名前三位、後三位的駐村工作隊,分別授予流動紅旗、給予黃牌警告。同時,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重獎重用;對工作不力、造成惡劣影響的,在電視、報刊曝光通報。

篇五:脫貧攻堅工作的總結

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在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刻,越是要更加註重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近年來,我市堅持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相融合,把黨的組織優勢轉變爲扶貧發展優勢,爲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一、主要經驗做法

我市763個村有扶貧開發任務,2014年初,全市(含壽縣,2016年劃歸淮南市管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4185人,貧困村162個。建檔立卡四年來,通過黨建與扶貧有機結合,多措並舉、多方幫扶,共出列貧困村107個,脫貧124461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7.18%下降至目前的2.42%,取得了顯著成效。具體做法如下:

(一)發揮組織優勢,增強領導力。建立領導包鄉、單位包村、幹部聯戶制度,強化黨建領航扶貧開發責任體系。市級領導幹部、市直單位負責人深入幫扶鄉(鎮)、村,調研指導扶貧工作;市扶貧辦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加強指揮調度、統籌協調、督促考覈等日常工作;縣區黨政主要領導認真抓好扶貧工作落實,做好扶貧對象覈准、路徑選擇、項目落地、資金使用、人力調配、進度安排等工作,層層壓實扶貧責任。

(二)打造過硬隊伍,增強凝聚力。一是2017年4月向全市112個未出列貧困村選派由縣處級幹部任脫貧攻堅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向50個已出列貧困村及有扶貧開發任務的601個非貧困村派駐由科級幹部任隊長的扶貧工作隊,共派駐駐村扶貧工作隊763支,選派人員2280人,全市162個貧困村、4.22萬戶貧困戶實現了市、縣、鄉、村4級幹部聯繫幫扶全覆蓋。二是建立駐村幹部學習、考勤、請銷假、工作例會和紀律約束等制度,強化對貧困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管理,建立選派幫扶管理信息系統,實行選派幫扶幹部日報制,按照

“查崗情況半月報”、“工作情況雙月報”要求,督促工作隊成員沉在村裏、紮實工作。三是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這一主題加強培訓,累計培訓各級領導幹部32360人次、村黨組織書記1992人次,爲每個貧困村都培養了一批能夠發揮示範指導作用和帶動農業特色產業發展的技術型幹部。四是加大專職扶貧人才隊伍建設。全市投入近2000萬元,爲有扶貧任務的763個村選聘專職扶貧專幹,作爲村級組織後備力量,切實解決

“專幹不專”問題,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扶貧專幹專職化全覆蓋。

(三)夯實基層組織基礎,增強號召力。一是加大對軟弱渙散黨組織的整頓力度。每年倒排一批黨建弱、經濟差、發展慢的後進村,採取

“一村一策”辦法進行整頓。2016年以來,先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

105個。二是打造“黨建+”扶貧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積極探索黨建脫貧有機融合新路子。通過

“村黨支部+產業型黨小組”“黨員致富帶頭人+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員致富帶頭人聚在產業鏈上。深化“雙培雙帶”先鋒工程,支持農村黨員創辦領辦致富項目,推動黨員帶頭致富、帶領致富。全市建成

“雙培雙帶”示範基地910個,培育“雙培雙帶”示範戶

3607戶,7877名黨員發揮了“雙帶”作用,帶動1.76萬戶農戶增收。三是發展集體經濟。積極開展“盤活村級‘三資’、壯大集體經濟”專項行動,規範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自2015年以來,市縣兩級共投入1.19億元,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目前,全市年集體經營性收益2萬元以上的村達791個,佔

95.4%。

(四)加強體制機制建設,增強戰鬥力。建立扶貧工作日常監督檢查機制,市委、市政府與各縣區簽訂年度脫貧攻堅目標責任書,對市、縣、鄉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走訪貧困戶提出量化要求,定期抽查走訪記錄,並作爲年度考覈的重要依據。出臺《淮南市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工作實施辦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暗訪,推動全市暗訪工作常態化。實行

“雙責任、雙考覈、雙問責”,即考覈縣區與考覈市直部門、幫扶單位同步進行,對市直部門和幫扶單位與縣區鄉鎮同獎同罰,把黨建扶貧工作實績作爲幹部選拔任用、評優表彰、晉升職級的重要標準。建立健全扶貧項目監管體系,對扶貧工程項目的審批、實施、資金使用、驗收等各個環節實行嚴格監管,管好用好扶貧資金,確保扶貧工程質量和項目資金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我市通過抓黨建促扶貧的實踐探索,找準了一條基層黨組織服務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路子,但在具體實踐中,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黨建與扶貧契合度不夠,影響合力作用發揮。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黨建工作與扶貧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兩張皮”現象,就扶貧抓扶貧,就黨建抓黨建,導致資源整合難、機制不順暢。有的村黨組織在宣傳扶貧政策、確定扶貧對象、制定扶貧規劃、實施扶貧項目、使用扶貧資金、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的組織引導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村黨組織

“要做的”與羣衆“想要的”不能完全統一,導致羣衆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

(二)少數貧困村黨組織力量薄弱,引領脫貧攻堅能力不強。

目前,全市貧困村黨組織成員平均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體力精力和思想觀念跟不上上級有關工作要求,“雙帶”能力(“帶頭致富,帶領羣衆共同致富”)不強、處理複雜問題能力弱,在對接項目資金、爭取政策扶持等方面思路不夠開闊,與脫貧攻堅的要求、廣大羣衆的期盼之間仍有一定的差距。個別村

“兩委”班子缺乏凝聚力向心力,說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被動應付上級佈置的各項工作,致使基層黨組織難以在脫貧攻堅中有效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三)部分貧困戶主體意識不強,村黨組織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不夠。

有些貧困戶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無論是思維方式、生產方式還是生活方式都跟不上形勢的發展。村黨組織在宣傳、動員貧困戶脫貧方面措施不多,導致部分貧困戶在缺乏自我發展能力的同時還缺乏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一些貧困戶自力更生意識薄弱,對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持、基層幹部的結對幫扶認爲理所當然,

“等靠要”、“怕脫貧”、“不想脫貧”思想依然存在。省第三方監測評估時就發現潘集區部分脫貧戶在回答家庭收入時,故意降低收入以期繼續獲得幫扶。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扶貧工作難度,影響了脫貧攻堅進程。

(四)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扶貧產業競爭力不強。一方面,由於貧困村自身條件的限制和創業能人的缺乏,

“龍頭企業”難以引進,村級集體經濟依然薄弱,有的村無資產、無資源、無資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面臨的困難多,大部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普遍比較少;另一方面,貧困村主導產業培育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由於投入有限,農戶分散經營,貧困村富民產業培育規模不大、競爭力不強,農民培訓的科技含量和覆蓋率還遠遠不夠。近年來,種植業、養殖業、食品加工業等優勢產業雖然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壯大,但企業數量少、生產規模小、檔次普遍低、自我發展能力弱,企業活力和經濟效益不高,貧困羣衆增收效果不明顯。

三、我市抓黨建促脫貧的現實路徑

(一)強化責任落實,實現黨建工作與扶貧工作“雙推進

”。要找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與扶貧開發工作的結合點,把基層黨建與扶貧開發的目標任務融合在一起,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重心放在除“貧”根、去“困”

源上,確保扶貧開發工作做到哪裏,基層黨組織工作就拓展到哪裏,實現黨的建設與扶貧開發的“無縫對接”。要建立黨政同責,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堅持做到把精準扶貧與加強基層黨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動、同考覈,定責任、定目標、定時限,形成上下聯動、各方配合、齊抓共管的扶貧工作大格局。

(二)優化組織,激發黨建扶貧新活力。一是要加強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和黨員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服務意識強、服務能力突出的工作隊伍,留下一支

“永遠不走的工作隊”。二是要推進黨羣服務中心建設,搭建服務內容多元、資源有效整合的服務平臺,提升基層黨組織利用網絡宣傳政策、彙集民意、服務羣衆、引導輿論的能力。三是要大力實施

“雙培雙帶”先鋒工程,組織農村黨員帶頭致富、帶頭脫貧,大力實施困難黨員幫扶行動,從項目、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加大對農村黨員的支持力度,引導農村黨員增強黨的意識、服務意識、宗旨意識,提升其能力素質,鼓勵其率先創業發展,示範帶動廣大羣衆共同脫貧、共同致富。四是要抓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鼓勵村黨組織領辦創辦各類合作社,將更多的貧困戶納入其中,提高其脫貧致富的本領,增強其自我發展的動力。

(三)激發貧困羣衆內生動力,提高羣衆參與意識和能力。貧困不僅僅體現爲缺吃少穿、收入低下,相當程度上也體現爲思想、智力、發展能力的貧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具體來說,一是要強化思想扶貧。引導羣衆樹立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的理念和志向,鼓勵他們靠自身努力,通過辛勤勞動、發展產業脫貧致富,實現由

“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二是要強化智力扶貧。一方面要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加強基本文化素質特別是科技知識、市場知識、勞動技能等方面的培訓,提高他們自主擺脫貧困的能力,實現由

“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另一方面要對貧困家庭的子女加大教育資助力度,不讓貧困家庭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確保他們應讀盡讀,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三是要善於學習借鑑外地做法、總結推廣本地經驗。比如有針對性地宣傳推廣安慶市潛山縣

“黃鋪模式”,以及我市壽縣的青峯模式、魏崗模式、張祠模式等,充分發揮榜樣示範引領作用,完善正向激勵機制,充分激發貧困羣衆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四)推進資產收益扶貧,構建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探索推進資產收益扶貧工作,圍繞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貧困戶變股東”以及“政府投錢建項目、貧困羣衆得實惠”的發展思路,創新財政涉農資金供給和使用機制,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扶貧項目,促進資金使用效益提升,探索經營性資產入股收益、生產經營收益、非經營性資產入股收益等不同形式的資產收益扶貧新模式。比如利用市級農業發展項目資金建設村食用菌種植示範基地,將財政投入資金摺合成股份,量化分配給貧困戶和村集體,實現合作企業租金保底分紅和經濟效益覈算分紅,從而讓財政資金起到槓桿作用和

“酵母”效應,增加貧困戶財產性收入,拓寬貧困村集體收入來源,發展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

篇六:脫貧攻堅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20____年,____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月13日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扶貧論述,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爲重大政治任務,作爲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舉全市之力強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扶貧開發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工作成效

20____年,我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退出3443戶15719人,脫貧出列貧困村7個,圓滿完成年度脫貧攻堅目標任務。20____年至20____年,我市累計脫貧退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137戶43158人,完成“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退出任務88.77%;累計脫貧出列貧困村18個,完成“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村脫貧出列任務100%。全市貧困發生率從20____年的10.09%下降到20____年的0.85%,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現全市“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820戶48614人,未脫貧人口1683戶5456人,計劃在20____年全部脫貧。

二、主要措施

(一)抓機制壓責任,搭建市鎮村組四級作戰體系。

我市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爲建設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的首要任務、底線目標,着力提升政治站位、凝聚工作動力,構建全市聯動、全民參與、全力推進的脫貧攻堅格局。

1.學習扶貧論述,提高政治站位。以習近平扶貧論述指導脫貧攻堅工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脫貧攻堅決策部署。海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揮部第一次會議後,我市先後召開18次常委會、9次市政府常務會議、10次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擴大)會、11次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揮部會議,17次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揮部專題會議,反覆學習習近平扶貧論述,深入學習《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和《海南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對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進行了深刻反省和深入研究,決心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爲必須完成、無路可退、容不得半點鬆懈和麻痹的重大政治任務,擺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首位。20____年以來,特別是“三年行動指導意見”出臺以來,市委書記帶頭遍訪“十三五”1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市四套班子領導堅持每週至少2天到包點鎮督導脫貧攻堅工作,帶動全市16個鎮黨委書記和231名村黨支部書記全部落實遍訪貧困戶工作,以“一天當成三天用,不惜脫掉幾層皮”的精神和作風,體現對習近平總書記、對黨中央的絕對忠誠。

2.構建作戰體系,夯實組織保障。把構建堅強有力的作戰指揮體系作爲擴大扶貧開發成效的根本保證,着力夯實脫貧攻堅的組織基礎。一是強“領導”,增強指揮力量。成立了“____市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揮部”,在落實“雙指揮長制”的基礎上,確定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分管領導爲執行指揮長,增加市人大、市政協一名副職領導作爲副指揮長,任命市委常務副祕書長兼任市扶貧辦主任、全職負責扶貧辦工作。組建十三個專項工作小組,把組織、宣傳、農委、人社及“三保障”等行業部門納入指揮系統,整合全市脫貧攻堅力量,糾正了以前扶貧辦及各部門單獨作戰、各唱各調的現象,形成了指揮部全面統籌、扶貧辦綜合協調、各部門聯動共進的良好局面。二是抓“縱深”,健全鎮村網絡。在全市16個鎮全部建立脫貧攻堅大隊,18個貧困村全部落實駐村工作隊,有貧困人口的255個行政村和952個村小組全部派駐攻堅中隊和攻堅小隊,將作戰指揮“一竿子插到底”。鎮脫貧攻堅大隊長由市包點領導擔任,鎮黨委書記任執行大隊長,鎮包村領導任中隊長,確保戰令暢通、調度有力、工作到位。三是配“骨幹”,增強作戰力量。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盡銳出戰”的要求,從市直機關和駐市單位抽調654名幹部作爲駐村工作隊隊員和第一書記,各鎮按照不少於在編在崗幹部30%的數量篩選606名骨幹力量,與派駐工作隊一同作爲脫貧攻堅幫扶責任人。目前,全市幫扶責任人1260名,覆蓋了全市所有有貧困人口的村莊,有力地推動了脫貧攻堅工作。

3.加強頂層設計,強化制度支撐。圍繞全面執行落實中央和省委扶貧開發決策部署,堅持創新措施辦法,指導脫貧攻堅工作。一是制定計劃性系列文件。圍繞黨中央和省委三年行動的部署要求,研究出臺《____市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確定“105535”計劃,即十大工程、五大行動、五大支撐、三大機制、五大保障,構建起全市脫貧攻堅的四樑八柱,爲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步奔小康提供了科學規劃。制定全市年度扶貧開發方案及產業、教育、醫療、危改和兩項制度銜接等行業實施方案,明確全年脫貧攻堅主攻方向。緊扣脫貧攻堅實戰要求,推出創新產業扶貧模式、促進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開展消費扶貧活動、打開扶貧產品銷路等方案計劃,不斷提升扶貧開發辦法措施的精準度。二是出臺政策性系列文件。出臺《關於進一步落實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教育資助政策的通知》《關於進一步落實農村危房改造政策措施的通知》《關於進一步落實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政策措施的通知》《____市20____年貧困戶發展產業獎勵實施方案》《關於大力促進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指導全市落實“三保障”及產業、就業政策。三是編制操作性系列文件。編制《____市開展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全面排查操作攻略》,規範全面排查的整個流程;出臺《關於注意把握全面排查民主評議階段幾個重點問題的通知》《關於做好精準識別公示公告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疑似錯評戶等複查複覈工作的緊急通知》,編制“疑似錯評對象調查情況報告”模本,要求各鎮自查自糾,做實錯評材料,堅決降低錯評清退和低保戶、貧困戶雙向納入的失誤率;編制《____市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操作攻略》,細化項目庫建設的每一個環節。

4.健全運行機制,確保責任落實。作戰體系高效運行,才能保證作戰成果的最大化。一是建立全員分級分類反覆培訓機制。先後邀請貴州省赤水市扶貧辦副主任及省扶貧辦副主任等9名脫貧攻堅領域專家現場授課,組織培訓23次(期);主動爭取增派人員參加省扶貧辦在井岡山、成都和我省臨高等地組織的省級培訓班,讓更多扶貧幹部接受培訓,增強脫貧攻堅本領。20____年,全市各級幫扶責任人蔘訓人員超過1萬人次,在解決扶貧幹部“會不會幹”的問題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二是建立扶貧幹部激勵機制。市委明確“有脫貧攻堅工作經歷的幹部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使用”,出臺《激勵脫貧攻堅一線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爲暫行辦法》,將駐村工作經歷作爲“兩崗”經歷,隊員在駐村期間表現突出、成績顯著即可得到提拔重用,充分激發作戰隊員鬥志;出臺《____市扶貧駐村工作人員待遇保障辦法》和《____市農村脫貧攻堅幹部補貼辦法》,市財政列出5781萬元專項經費,解決駐村工作隊員和鎮、村、組扶貧幹部的工作經費和生活補貼,改善駐村工作和生活條件,讓所有扶貧幹部全身心投入工作。關心愛護扶貧一線幹部,按照保費300元/人的標準,爲654名駐村幫扶隊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20____年共提拔重用優秀脫貧攻堅一線幹部17人,其中處級5人,科級12人。三是建立督查問責機制。堅持控制過程、保證結果,把加強督查督導作爲抓手,以督查壓實責任、推動工作,在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全面排查、扶貧對象動態管理等重要環節、重點工作中落實各鎮“每日一報”、全市“每日一小結”和“每週一分析”制度,對各鎮當天存在的問題第一時間提出指導意見,對每週全市的共性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出臺指導措施,及時解決全面排查中出現的執行偏差。加大明查暗訪力度,成立7個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明查暗訪組,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現場、實地察看的方式,持續對全市16個鎮駐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員全覆蓋暗訪,並將督查結果在全市進行通報,表揚了6個工作表現突出的單位和5名優秀幫扶責任人,批評了履職不到位的9個單位和17名幫扶責任人,督促各級幫扶力量貫徹“三落實”。強化責任追究,對4個鎮8名黨政主要領導、2名村支部書記、1個鎮駐村工作隊隊長進行調整;召回4名駐村第一書記,對其派出單位嚴肅批評;對推進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工作不力的30名幫扶責任人及其派出單位進行了全市通報批評,通過問責查究,進一步壓實各級作戰體系的責任。

(二)緊扣“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確保各項政策措施精準落實到戶到人。

我市嚴格執行現行扶貧標準,既不降低標準、影響脫貧質量,也不提高標準、吊高羣衆胃口,堅持精準方略、脫貧不脫政策,對症下藥、分類施策,按照貧困人口致貧原因,把以“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爲核心內容的各項政策措施精準落實到戶到人。

1.在收入達標方面。

(1)產業扶貧政策落實情況。把產業扶貧作爲穩定增收的根本之策,按照已脫貧人口每人800元、未脫貧人口每人4350元給予扶持產業資金,對貧困戶發展產業進行扶持。爲確保產業扶貧資金的安全及收益,我市對有意向接收產業扶貧資金的企業項目進行考察,挑選出一批經營規模大,財務狀況良好,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同時能夠充分利用____當地資源,帶動貧困戶參與上下游產業的龍頭企業,進行項目合作投資。建立健全帶貧益貧機制,通過“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將產業資金投向____嘉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6家龍頭企業,確保貧困戶年人均收益(分紅)不低於投入資金的10%,收益(分紅)年限不少於5年。20____年,共投入6103萬元帶動13個鎮5134戶22371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實現了貧困戶產業幫扶全覆蓋,確保了每戶貧困戶至少有一個幫扶主體帶動,有勞動能力且有發展意願的低保戶得到產業幫扶比例100%。扶貧產業與農業產業相互促進,培育了____海頭地瓜等九個特色產品,打造____光村沙蟲產業基地等特色生產基地,帶動大批貧困戶增收脫貧。

我市因地制宜扶持貧困村發展特色產業,將脫貧攻堅與發展集體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按照每個深度貧困村50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村30萬元、其它行政村5萬元的標準,劃撥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由各村委會通過自身組織產業或者與企業、合作社合作的方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強貧困村集體的帶貧能力和羣衆號召力。同時,我市實施農村低保對象產業“自強行動計劃”,低保對象產業扶貧資金共4794.57萬元,扶持有勞動能力、有發展意願的低保對象發展產業。

(2)就業扶貧政策落實情況。拉網式排查全市貧困戶零就業家庭,分類指導、強力推進就業幫扶。大力開發扶貧崗位,安置貧困家庭勞動力1682人,實現全市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以上穩定就業。培訓貧困家庭勞動力8575人次。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26場,實現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142人。轉移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5454人,完成省廳下達1959人任務的278.4%。精心打造的“____月嫂”勞務品牌影響力已初步形成。扶持創業送崗位,發放貧困戶創業擔保貸款113萬元,扶持創建了大成鎮南盛村委會盛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3個“就業創業扶貧示範基地”、蘭洋鎮和家歡手袋廠等4個“就業扶貧車間”,安置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496人。

(3)金融扶貧落實情況。20____年全市發放三年以下、五萬以內執行基準利率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共500戶,貸款金額1390.7萬元。累計全額貼息614筆,貼息金額69.31萬元。全市沒有戶貸企用以及以脫貧攻堅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等問題,貧困戶還貸情況良好。

2.關於飲水安全方面。

全市有水庫69宗,總容量35.83億立方米,各地年雨量1000~200毫米,年均1488毫米,大部分地區達1400毫米以上,羣衆的生產生活用水比較充裕。爲解決羣衆安全飲水問題,我市開展精準覈查工作,委託具備檢測資質的第三方公司,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飲水安全全面開展水質檢測工作,共出具檢測報告579份,涉及567個自然村。另外,通過水源地保護、衛生清理,水塔、清水池清洗,加強消毒設備運行及補裝等措施,對水質不合格問題進行整改,確保水質全部達標。“十三五”1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均開通自來水,供水率達95%以上。

3.關於“三保障”方面。

(1)義務教育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全面開展控輟保學、勸返入學工作,組織幫扶責任人和教師分片包村、進村入戶對義務教育階段輟學進行全面排查、建立臺賬、制定措施、分類處理。目前秋季學期排查出的8名建檔立卡等厭學輟學學生已全部勸返。嚴格執行省建立的學前教育到高中階段教育特惠性資助標準,20____年共發放4657.855萬元,其中春季學期2875.795萬元、21389人,秋季學期1782.06萬元、14953人,實現及時足額、應補盡補。建立全覆蓋貧困人口學生關愛體系,發動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啓動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和____市生源地助學貸款受理工作,希望工程資助貧困大學生361人,市教育基金會資助貧困戶大學新生655人,幫助貧困人口學生成長成才。爲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兩後生”實施雨露計劃,20____年秋季有19名學生享受補助共33250元。

(2)基本醫療保障政策落實情況。建立健全“三免一降五保障”機制,即建立新農合、大病保險、大病商業補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醫療保障專項資金五重保障體系,建檔立卡貧困戶免交個人新農合年度繳費、免交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參保費、免繳住院押金,新農合報銷取消起付線並提高5%,大病保險起付線由8000元降低至4000元。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五道醫療保障防線報銷後,貧困人口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90%以上,25種慢病門診報銷達到80%以上,對患有11種大病的貧困人口開展專項救治,救治率100%,大大減輕了貧困人口的費用負擔。通過“三免一降五保障”,截至11月,全市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報銷9137.04萬元,受益12094人次,住院醫療費用平均實際報銷比例達93%;慢病門診報銷1100.58萬元,受益16856人次,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平均實際報銷比例達96%。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都已實行“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機制,並將“一站式”即時結算擴大到18家省屬醫院,實現省內“五道醫療保障防線”進入“一站式”即時結算平臺。全市公立醫療機構在貧困人口出院時打印“一站式”結算告知單,並詳細告知每一道醫療保障防線所報銷的金額。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從各鎮衛生院選派了47名臨牀醫生到村衛生室擔任鄉村醫生,爲村民提供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全市所有行政村衛生室都配有村醫、配備常用藥、開通新農合定點,保障貧困人口就近獲得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3)住房安全保障政策落實情況。20____年,省下達農村危改任務3600戶,佔全省危改總量的14.4%。我市委託海南共創等5家第三方評估機構,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性進行認定並出具評定等級,共入戶鑑定7659戶,符合危改條件的5130戶已全部錄入全國信息系統,並列入20____年和20____年改造任務。執行一戶一宅政策,嚴格執行危改面積標準和補助標準,狠抓質量管理,加強施工質量安全監管和竣工驗收,確保改造後的房屋滿足質量安全要求並達到安全入住要求。深入開展“千企幫萬戶”活動,動員28家房地產企業參與16個鎮共695戶貧困戶危改工作;協調河沙、磚等生產廠家優先供應危房改造建築材料,確保危改幫扶企業建材到位,加快施工進度;出臺《____市農村四類重點對象人居環境改善提升工作方案》,以獎代補的方式做好危改戶入住等後續工作。20____年全市實際實施危改3637戶,其中2696戶20____年脫貧戶已全部竣工入住。

4.關於生態扶貧方面。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大生態建設保護和修復力度,實現百姓富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積極推進貧困村環境綜合整治,大成鎮新風村等7個20____年脫貧出列的貧困村已完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市18個已脫貧出列的貧困村環境衛生均有極大改善。實行生態協管員和生態護林員制度,共選聘800名貧困家庭勞動力爲專職護林員和護林協管員,選聘183名貧困家庭勞動力爲海洋護綠員。

5.關於綜合保障性扶貧方面。

實現雙向納入,20____年共將466戶1270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依靠產業幫扶脫貧的貧困人口提供低保兜底;將符合條件的1218戶3678人低保特困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低保、特困人員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同等享受“三保障”政策。加強臨時性生活困難救助工作,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特困戶中遭遇突發事件、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等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及時給予臨時救助。20____年共辦理了674戶2634人,發放臨時救助金173.35萬元。落實貧困家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政策,爲34154名貧困家庭人員代繳基本養老保險,60歲以上的8445名貧困家庭老人已全部領取養老保險金。做好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照料護理工作,全市74名分散供養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均簽訂了護理協議,併發放護理補貼5.69萬元,確保特困人員基本生活照料政策得到落實。有序開展重病重殘人員救助工作,20____年累計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158066人次共2226.886元,發放重度殘疾人低保金43381人次3211.2902萬元、特困供養金4464人次269.58萬元,發放重病患者低保金2803人次62.9萬元。按照保費150元/戶,爲全市貧困戶家庭成員購買意外傷害及身故保險;按照保費20元/人,爲全市貧困戶家庭成員購買商業補充醫療保險。

(三)堅持問題導向,舉一反三全面落實國家考覈、巡查、巡視反饋問題整改。

雖然我市不是中央巡視和國家考覈、巡查的受檢市縣,但是我市把推進中央巡視和國家考覈、巡查反饋問題的整改工作,作爲堅持“四個意識”、做到“四個服從”的具體行動,嚴格對照巡視和考覈巡查對我省指出的問題,一一自查,舉一反三,狠抓整改。對照國家考覈反饋的5方面問題自查,需要立行立改的4方面問題已完成整改,需要長期整改的1方面問題已取得階段性整改進展;對照國家巡查指出的5方面問題自查,需要立行立改的3方面問題已完成整改,需要長期整改的2方面問題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對照中央巡視反饋的4方面存在問題自查,需要立行立改的3方面問題已完成整改,需要長期整改的1方面問題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不管是國家考覈反饋的問題,還是國家巡查、中央巡視反饋的問題,我市都結合實際開展自查自糾工作,舉一反三,逐條逐項抓好整改落實,整改完成率均達100%。

1.關於貧困識別退出不精準的問題。20____年4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海南省20____年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覈情況反饋之後,我市按照省委“不漏一戶不錯一人”的要求,開展精準識別精準退出全面排查。一是制定精準識別精準退出操作攻略。制定“檔外”、“檔內”人口排查和農村低保、特困人口排查的操作攻略,對入戶訪談、收入測算、實物查覈、簽名確認、信息比對、民主評議等每個環節都作出具體規定,確保排查標準統一。二是制定農戶收入測算參考標準。組織市物價、農委、畜牧、就業等部門,對46種農民務工主要工種工資、80種農村主要種養產業等提出參考指數,解決收入統計口徑不一、羣衆瞞報難以測算等問題。三是制定排查工作正面負面清單。在省指揮部“應納入貧困戶的情形”和“原則上不應納入貧困戶的情形”的基礎上,結合____實際確定“直接清退”的11項負責清單,爲清理檔內不精準貧困戶提供有力依據。全面排查中,共入戶117613戶568381人,全覆蓋了全市16個鎮農村常住人口。通過排查,新識別納入貧困戶1727戶5856人,回退80戶363人,清退3615戶17560人,極大地提高識別納入精準度。

2.關於扶貧資金使用和項目資金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國家考覈、中央巡視組都反饋我省在扶貧資金的使用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我市對照問題深入開展自查自糾。20____年,我市納入省考覈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共計27,457萬元,包括中央資金12,950萬元、省級資金9,207萬元、市級資金5,300萬元,其中市級資金投入比上年增長6%,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撥付到位率100%。爲了提高產業扶貧資金使用效益,我市以整改爲切入點,採取三項措施加強資金、項目管理。一是規範項目庫建設。精心制定《____市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操作攻略》,細化市鎮村項目庫建設的每一個操作流程。經村申報、鎮初審、市審定、省備案等四個流程,確定20____年度項目入庫2648個,產業項目484個,其中到村項目2個、到戶項目482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5個,技術培訓64個,教育補助1114個,醫療補助647個,金融扶貧39個,危房改造275個。我市20____年-2020年項目4547個資金62180萬元,其中20____年項目2443個42170萬元,2020年項目2104個20010萬元。二是外聘專業機構提升管理質量。針對項目和資金管理專業性要求高,基層一線缺乏技術力量的實際,外聘省內2家實力較強的會計師事務所,對全市16個鎮的扶貧資金使用和項目庫建設、20____年國家考覈反饋中扶貧資金存在問題整改工作開展專項審查和整改,切實提高扶貧資金使用管理規範性和實效性。三是強化監督檢查。制定《關於對我市扶貧工作暨扶貧領域資金使用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工作方案》,對全市16個鄉鎮的扶貧資金按季度進行專項監督檢查,檢查做到資金全覆蓋、項目全覆蓋。同時,加強審計局、財政局及其他扶貧資金管理部門的溝通協作,對20____年度財政扶貧資金及十二個重點產業扶持資金管理使用績效情況開展聯合檢查,促進監督檢查結果共享共用。

3.關於貧困村整村提升質量有待提高的問題。20____年投入資金5132萬元,組織實施項目52個,硬化村巷村道、建造排水溝總長61.636公里,完成工程量100%。在今年脫貧出列的貧困村中實施“貧困村環境建設提升工程”,創新建設模式,引入有實力的央企,採取EPC方式,有效提升了建設效率和質量,其中,深度貧困村大成鎮新風村引進國內知名民宿旅遊企業,以“農戶閒置宅基地或房屋入股”的方式合作發展鄉村旅遊,爲貧困村穩定脫貧發展注入了持續動力;貧困村污水處理建設管理模式,爲推進全市農村污水治理建設積累了經驗。

4.關於扶貧宣傳工作不夠有力的問題。組織貧困戶收看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利用“這裏是____”、____廣播電視臺、今日____報等微信公衆號全方位、立體式、多渠道開展脫貧攻堅宣傳,組織____藝術團到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多的農村開展脫貧攻堅、移風易俗、山歌戲等文藝演出86場。每戶發放“致全市農民朋友的一封公開信”、張貼“貧困戶‘十要十不要’公約”,開展首屆“____好人”系列評選活動,營造崇德向上、見賢思齊的良好社會風尚。評選20____年度“____創業脫貧致富之星”,增強正能量;推行法制扶貧,對隱瞞收入、弄虛作假、騙取扶貧資金物資等違法行爲和鬧貧現象依法進行處理和打擊,營造良好社會秩序。把工單辦理過程作爲扶貧宣傳過程,在工單辦理過程中宣傳扶貧政策,撫平羣衆情緒,工單辦理未出現超時回覆的情況。20____年,我市的工單信訪件及時辦理,共收到961017工單284件,辦結275件,其餘9件正在辦理,辦結率爲96.8%;共收到12317信訪熱線62件,辦結57件,其餘5件正在辦理,辦結率爲92%。

5.關於扶貧工作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的問題。20____年,全市共立案審查扶貧領域案件47件47人(鄉科級6人,其他人員41人),給予紀律處分10人,誡勉談話6人,免職2人。對涉及扶貧領域的案件,堅持查處一起通報一起,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對2個單位38人進行全市通報批評,形成震懾。

三、工作亮點

1.所有幫扶責任人脫產幫扶、一幫三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盡銳出戰”的要求,從處級優秀副職中選、從各級後備幹部中派、從單位骨幹力量中挑,抽調了市機關、駐市單位及鎮骨幹共1260名幹部作爲幫扶責任人,着力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脫貧攻堅作戰隊伍。加強幫扶管理,改走讀幫扶爲駐村脫產專職幫扶,真正做到“人在崗、心在位、事在幹”。重新調整幫扶模式,由過去1戶貧困戶有3個幫扶責任人,調整爲1戶貧困戶由1個責任人幫扶三年,解決了看似多人負責、實際無人負責的問題。

2.駐村幫扶工作由鄉鎮黨委統一管理。爲了突出強化鄉鎮黨委脫貧攻堅核心作用,從市直機關派駐的所有派駐工作隊員由鎮黨委統一領導,鎮黨委對派駐工作隊員有考覈權和任免建議權;所有派駐的工作隊長,無論級別正處副處,全部掛任鎮黨委副書記;所有派駐的工作隊員黨組織關係轉到駐點村黨支部。強化鄉鎮黨委主體責任和核心作用,有效糾正了機關幫扶責任人與鄉鎮幫扶“兩張皮”、壓力層層遞減等現象,解決了幫扶責任人表面上多頭管理,實際上無人監管的問題。

3.搭建貧困戶鏈接帶貧企業的平臺。爲保證產業扶貧資金的安全及收益,成立國有獨資的____市鄉投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作爲鏈接貧困戶和帶貧企業的平臺。鄉投公司負責對有意向接收產業扶貧資金的企業進行考察,選擇經營規模較大、財務狀況良好、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同時還能利用____當地資源、帶動貧困戶開發上下游產業的公司進行合作。鄉投公司還採取“權證抵押+股權質押+企業實際控制人連帶責任擔保”的方式,以及對合作項目的運營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審查,保證貧困戶產業扶貧資金的安全及收益。

4.委託專業機構加強扶貧產業項目管理。推進扶貧資金和產業存在問題整改,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促進扶貧產業健康發展,對打贏脫貧攻堅戰至關重要,但是資金和產業整改工作專業性要求高,基層一線缺乏技術力量,整改難度較大。爲此,我市聘請專業會計師事務所對全市16個鎮的產業項目進行覈查整改,不斷完善產業項目合同條款和檔案資料、統一資金分配標準、設立資金共管賬戶等,全市產業扶貧進一步規範。20____年12月,全省產業扶貧和項目庫建設推進會在我市召開,推廣我市經驗做法。

四、存在問題

1.幫扶幹部攻堅能力有待加強。由於不少駐村工作隊員沒有農村工作經驗,指導貧困羣衆發展產業的思路不寬、渠道不多,在幫扶貧困羣衆的過程中還缺乏足夠的辦法,在工作落實上還有欠缺。

2.一些貧困戶內生動力依然不足。由於我市自然條件較好,一些貧困戶勤勞發展的意識不強,不願外出務工,加上不少貧困戶文化程度不高,長期就地就近務農,思想觀念保守落後,不適應組織化產業管理模式,在脫貧發展上個別貧困戶還存在“靠着牆根曬太陽,靠着政府送小康”的落後思想。

3.產業基礎還比較薄弱。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市農業產業在全市經濟結構中佔較大比重,而且農業產業中傳統的種養產業比重較大,規模化產業基地數量比較少,新型經營主體散弱小,帶貧益貧能力不夠強,產業扶貧壓力還比較大。

五、20____年工作思路

20____年爲全省脫貧攻堅決戰年。我們將認真貫徹《三年行動指導意見》,圍繞提升脫貧質量和夯實責任體系兩大工程,落細落實謀劃20____年脫貧攻堅工作,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大決戰。

1.健全完善作戰體系,提高攻堅指揮整體效應。堅持把高效運行作爲作戰指揮體系建設的目標,以解決戰鬥隊員“能不能幹、真不真幹、實不實幹”問題爲抓手,以貧困戶脫貧質量爲重要的考量標準,繼續深化脫貧攻堅責任制,加強鎮、村、組三級作戰體系制度建設,壓實市包鎮、鎮包村工作責任,加強責任執行效果督查評估,使貧困戶高質量脫貧成爲各級戰鬥隊的行動指南。

2.夯實扶貧產業基礎,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把產業扶貧作爲脫貧攻堅重點謀劃的工作,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優化扶貧產業結構,創新扶貧產業模式,探索完善專業合作社扶貧、農用土地流轉收益、空閒農房及宅基地聯營、扶貧資金股權投資、扶貧資金債權投資、資產收益扶貧等模式,打造一批扶貧帶貧樣本基地,持續帶動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脫貧。

3.進一步深化“三保障”各項工作,確保貧困戶穩定脫貧。對原有教育扶貧、醫療扶貧、住房保障扶貧等“三保障”政策進一步進行完善,加強教育、醫療、住房保障全程動態跟蹤,確保“三保障”政策落實到位,做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低保對象(特困人口)全覆蓋,實現貧困戶高質量脫貧、持續穩定發展。

4.探索建立精準扶貧制度體系,打造脫貧攻堅“____模式”。着眼於以標準化手段推進精準扶貧,探索建立精準扶貧標準化體系,在作戰體系、項目管理、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對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工作行爲和流程進行統一規範,形成系統、清晰、便於理解、基層幹部和羣衆容易記、好操作的____脫貧攻堅工作規範。

5.繼續深入推進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完善權責清晰、任務明確、獎懲分明機制,健全督導巡查和日常監管機制,持之以恆開展全覆蓋、不間斷的執紀問責巡查,嚴格落實脫貧成果獎懲制度,營造奮勇爭先、你追我趕的幹事創業氛圍。加強政策法紀教育,強化侵佔、挪用扶貧資金,在脫貧攻堅中優親厚友等問題,強化對扶貧領域幹部作風專項治理和源頭防範,爲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6.繼續加大扶志扶智力度,持續激發貧困羣體脫貧致富內生動力。進一步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充分調動貧困羣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繼續落實好脫貧致富電視夜校制度,開展文化下鄉、科技下鄉活動,利用市媒體大力宣傳樹立勤勞脫貧貧困戶、勤懇敬業扶貧人、愛心奉獻企業家等先進典型,激勵貧困羣體走上脫貧致富新道路。

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時刻。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市將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爲重要政治任務,舉全市之力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篇七:脫貧攻堅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20____年我鎮按照省、市、區脫貧攻堅工作總體部署,始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精準聚焦貧困人口脫貧,更加註重脫貧質量,更加註重穩定脫貧,更加註重分類施策,更加註重激發內生動力,狠抓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和工作落實。20____年我鎮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認真貫徹習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對照區委脫貧攻堅“54321”工作要求,紮實開展“春季會戰”“夏季攻堅”“秋季提升”“冬季決勝”活動,全鎮上下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奮力拼搏,聚焦貧困村,緊盯貧困戶,聚力貧困人口。全鎮目前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75戶1654人,現有未脫貧戶21戶70人,20____年擬脫貧19戶62人。經過一年的艱辛努力,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20____年工作總結

(一)20____年取得的突出成績和工作亮點

1、加強領導,強化組織保障。一是調整領導小組成員。鎮黨委根據人事調整,及時調整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爲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二是實行周例會制度。每週六上午各駐點科幹到各自分工的村(社區)召開扶貧工作周例會,幫助各村(社區)解決脫貧攻堅工作推進中的存在問題。每週六下午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上級扶貧會議精神,聽取各駐點科幹彙報駐點村(社區)脫貧攻堅存在問題,認真分析、研究,解決脫貧攻堅突出問題,安排下週工作。通過周例會制度,鎮黨委班子成員充分認識到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複雜性、艱鉅性、緊迫性和重要性,切實把脫貧攻堅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攻堅任務放在心上,把脫貧攻堅工作抓在手裏。三是充實鎮扶貧工作站力量。從強配備了扶貧工作站站長;工作人員也由原來的4名配備至7名,具體負責全鎮脫貧攻堅業務工作。四是強化脫貧攻堅工作調研。鎮主要領導定期和不定期到重點村(社區)進行點調脫貧攻堅工作,現場幫助重點村(社區)解決疑難問題。20____年我鎮螺山村榮獲安慶市組織創新獎。

2、加大學習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扶貧工作氛圍。我鎮持續加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學習宣傳力度,多途徑、多方式,進一步宣傳產業扶貧、健康脫貧、教育扶貧等政策,認真組織開展“六個一”活動,提高幫扶幹部執行政策的能力和羣衆政策知曉率。利用各種會議學習扶貧相關政策,開展業務培訓,組織各村書記、主任、扶貧專幹、駐村工作隊產業參加區脫貧攻堅大比武考試,取得全區鄉鎮綜合第二名、鄉鎮扶貧辦第一名的好成績,六個村(社區)書記榮獲先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三名駐村工作隊成員及非貧困村第一書記榮獲駐村幫扶先進個人、五名村(社區)專幹榮獲先進村(社區)扶貧專幹稱號。全鎮開展各種形式宣傳,利用電子屏進行宣傳扶貧政策,鎮、村(社區)共發放扶貧宣傳材料2000餘份,製作宣傳明白牌574個張貼在貧困戶家中,在道路主要路口製作宣傳標語70多條,同時利用微信、短信等宣傳媒介不定時在全鎮進行扶貧政策宣傳,讓扶貧政策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爲打贏脫貧攻堅戰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充分利用網絡媒體、村公示欄、路邊展板等載體全面展示脫貧攻堅成效,增強廣大羣衆特別是建檔立卡對象的獲得感。

3、強化扶貧領域作風建設。以20____年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爲契機,狠抓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重點治理扶貧領域存在的“四個意識”不夠強、政策措施不精準、責任落實不到位、資金管理不規範、幫扶工作不紮實、貧困退出質量不高等突出問題。嚴格按照《宜秀區脫貧攻堅工作問責(暫行)辦法》嚴肅查處、堅決問責,切實爲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20____年對督查出來的問題,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給予2同志全鎮通報批評和警示約談,推進了整改工作。

4、規範扶貧業務,健全檔案管理。一是檔案規範得到進一步提升。認真規範村級軟件建設,按省、市檔案資料整理要求,對照《宜秀區村級精準扶貧檔案預立卷目錄》規範要求,整理檔案資料,確保規範化工作進度與質量,按照“抽、理、補、核”要點順序規範基礎檔案。村級綜合檔案、“一戶一檔”和貧困戶家中“資料包”檔案,在規定的時間內,我鎮全面完成任務;規範扶貧手冊填寫,按照《扶貧手冊填寫示範》規範填寫扶貧手冊,鎮多次召開業務培訓會議對扶貧手冊填寫進行培訓,要求所有的幫扶措施和幫扶項目都要在手冊上完整體現,幫扶成效要真實反映貧困戶的收入增加和“兩不愁三保障”的改善。二是國辦系統數據維護零差錯。按照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校驗規則,及時更正錯誤信息,完善缺失信息,修正疑點數據。三是強化排查整改進一步提升脫貧質量。(1)對照20____年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同志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覈反饋問題抓排查整改。全鎮12個村(社區)共自查存在問題58條,已全面整改落實到位。(2)對照20____年第三方評估、市際交叉考覈、督查暗訪、扶貧資金績效評價中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進行全面梳理排查抓整改。12個村(社區)共排查問題543條。存在的問題已全面整改落實到位。(3)按照區扶貧辦“夏季攻勢”入戶大排查的工作要求抓排查整改。12個村(社區)共排查574戶,排查問題1216條,戶均排查問題2.12條。7月24--26日,我鎮組織開展了“夏季攻勢”入戶大排查工作“回頭看”,對12個村(社區)20____--20____的已脫貧戶和未脫貧戶進行了“回頭看”排查442戶,在上次排查整改落實的基礎上,又排查出問題805條,戶均排查問題1.82條。現已立行立改。(4)對照“七個不落、一個不少”的大排查內容,逐一梳理、逐項排查抓整改。12個村(社區)共排查問題1569個,現已全部整改1569個。在監督各村(社區)整改問題的同時,並結合“百幹下基層”排查專項促提升活動,各村(社區)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做到舉一反三、查缺補漏,確保脫貧攻堅大排查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5、動態調整工作情況:按照區扶貧辦的部署,我鎮在6月份紮實開展動態調整工作,據統計,此次戶內補錄22戶30人,戶內清退4戶6人,自然增加9人,自然減少24人,新識別1戶4人。20____年9月鮑衝湖村又新識別1戶4人(彭申根)。目前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575戶1654人。

(二)重點工作全面推進

1、緊緊圍繞“十大工程”,確保項目落地生根

(1)精準到戶項目。20____年我鎮申請實施的到戶產業項目共22個,其中到戶養殖業項目12個,到戶種植業項目8個,到戶加工業項目1個,到戶旅遊業項目1個,實現了到戶產業全覆蓋,共申請獎補資金66.5529萬元。代種代養分紅資金打卡發放給貧困戶。根據皖農辦〔20____〕51號文件和皖農辦〔20____〕33號文件要求,落實產業達標戶367戶。組織兩場農業技術和技能產業培訓班,近300名貧困人員參加培訓。

(2)教育扶貧資助到位。20____年我鎮貧困在校生全部獲得教育資助,殘疾家庭貧困在校生資助全部得到資助,無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失學。春季貧困在校生市內教育資助資金已發放且佐證收集到位,市外就讀的在校生56名教育資助資金7.57萬元區內兜底已打卡發放,春季“雨露計劃”資助資金3.75萬元已發放到位。20____年秋季在校生241人,其中:學前教育22人、義務教育125人、高中教育、39人、中職教育10人、大專以上高校(含高職)43人、特教教育2人。秋季貧困在校生市內教育資助資金已發放且佐證收集到位,市外就讀的貧困在校生11名區內兜底教育資助資金1.29萬元已打卡發放,大專以上高校(含高職)教育資助資已全部上門覈實。秋季“雨露計劃”資助的貧困在校生已摸底,準備網上申報。

(3)金融扶貧政策落實到位。20____年全鎮新增發放小額扶貧貸款28戶140萬元,超額完成區下達的小額信貸120萬元任務。其中戶貸戶用5戶25萬元,其餘按照抱團發展模式,貧困戶以貸款資金投入合作社,貧困戶從中獲得產業經營收益。20____年度戶貸企用入股分紅、20____年以抱團發展模式貸款的貧困戶分紅也已打卡發放。全鎮共打卡發放利益分紅資金405戶貧困戶112.72萬元。

(4)就業脫貧強力推進。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989人(含勞動年齡段在校讀書的學生),通過幫扶責任人幫扶解決就業和貧困戶自主就業的663人。20____年實施生態護林員建設,遴選26名生態護林員。舉辦2場宜秀區貧困勞動者專場招聘會,300餘名參加招聘會,發放宣傳單頁共計2500餘份。組織8名參加區人社局技能培訓。在楊橋社區建設了一個扶貧驛站,解決了10名貧困人口就業。

(5)健康扶貧不落一人。20____年末脫貧貧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共簽約1081人,其中:初級包716人、中級包276人、高級包89人。20____年1--9月份享受“351”“180”政策就診、鄉鎮零付費就診共計9415人次,總費用285.38萬元,總補償242.587萬元,個人付費42.793萬元。貧困人口醫療應急救助43人次,總補償費用20.05萬元。

(6)認真開展社會保障兜底扶貧。20____年,農村低保、殘疾人生活、護理補貼按月及時打卡發放,20____年度貧困戶的新農合全部由民政部門代繳。貧困戶住房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查登記造冊。

(7)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有力推進。 20____年鹿山村龍塘路二期1.7公里、螺山村村組道路1.5公里道路硬化(地方債項目)、官兵村還建公路、3組路、將軍山路三條老村道加寬2.221公里,工程按照規劃設計、招標的程序進行,項目工程已驗收審計。項目資金已全部撥付到位,其中:鹿山村龍塘路二期項目資金72.5萬元(交通局撥付70萬,貧困村出列獎補2.5萬)、螺山村村組道路項目資金63.5萬元(交通局撥付68.6萬,貧困村出列獎補3.5萬)、官兵村還建公路、3組路、將軍山路三條老村道加寬項目資金85.21萬元。爲改善自來水飲用水質量,我鎮對13個村(社區)安裝城市自來水的管網進行升級改造,徹底解決貧困戶飲水困難問題。貧困戶每戶每年可享受60元安全飲水補助已打卡發放到位。20____年繼續享受有線電視免費看。倉房社區衛生室達標建設已完成,並投入使用。花山村衛生、文化服務用房修繕項目工程已按照規劃設計招標的程序進行,施工建設已接近尾聲。宣店社區、鹿山村河道整治水利工程最後一公里建設已完工。

(8)資產收益扶貧得到落實。20____鮑衝湖村水生蔬菜基地,主要是以蓮子種植、觀光、採摘基地建設以及蓮子深加工和蓮子產品營銷,項目按要求已施工完成,檔案資料齊全。項目資金20萬元已全部撥付。螺山村資產收益項目入股東風湖河蟹生態養殖基地,項目實施已完工,項目資金50萬元已全部撥付。資產收益分紅已打卡發放給貧困戶和部分“邊緣戶”。

2、項目庫建設及項目實施有序推進。

(1)項目庫建設。爲切實提高扶貧項目管理精細化水平,提升扶貧項目實施精準度,帶動貧困戶和貧困村發展,按照中央、省、市、區相關要求,我鎮對20____-2020年度扶貧項目入庫工作嚴格把關,目前我鎮已入庫扶貧項目有100個,涉及資金3348.1329萬元。其中計劃20____年實施的扶貧項目34個,涉及資金900.6529萬元(到戶產業項目22個,到村項目12個);計劃20____年實施的扶貧項目41個,涉及資金2050.32萬元(到戶產業項目23個,到村項目16個,扶貧產業園項目2個);計劃2020年實施的扶貧項目25個,涉及資金397.16萬元(到戶產業項目16個,到村項目1個)

(2)到村項目實施。20____年楊橋鎮到村扶貧項目共12個已全部實施,其中產業項目4個,基礎設施項目8個。鹿山村休閒農業示範基地項目,中標價53.36萬元,項目已審計,項目資金已撥付;螺山村新建棗樹灣精養魚塘建設項目,一標價68.17萬元,二標價55.73萬元,工程已完工審計,項目資金已按工程進度撥付給施工方。鹿山村龍塘路二期工程招標價82.95萬元,螺山村村組道路工程招標價65.2萬元,官兵村3組路、還建路招標價59.54萬元,官兵村將軍山路招標價49.80萬元,項目均已審計。

3、及時防範邊緣戶可能存在的致貧風險

各村(社區)按照區扶貧辦反饋的信息比對名單,認真摸底調查,建立邊緣戶臺賬,加快佐證資料收集,全面掌握邊緣戶情況,防“漏評”。結合入戶走訪,認真開展“邊緣戶”及政策落實、產業發展全覆蓋排查。截止10月3日我鎮共排查“邊緣戶”303戶,其中低保(五保)戶68戶,危房戶6戶,重病戶64戶,殘疾戶171戶,獨居老人戶1戶,其他戶3戶。建立了臺賬。

4、提振集體經濟質效。按照宜秀區委提出的“658”工作要求,大力推進集體資產“三變”改革,引導鼓勵廣大羣衆特別是貧困羣衆參與集體經濟建設,夯實集體經濟發展的羣衆基礎和投入保障。20____年我鎮13個村(社區)集體資產“三變”改革工作全面完成。

5、加強督查,全面整改

鎮以兩辦文件每月下發工作任務清單,鎮扶貧辦對每月清單完成情況進行檢查,檢查出的問題要求村(社區)立即或限期整改落實。對整改不到位的村(社區)在有關會議上通報。

二、存在問題

20____年,我鎮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與各級領導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具體表現在;一是部分到戶項目安排不合理;二是精準扶貧工作還存在不到位現象;三是年老體弱、智力低下貧困戶對識別退出程序、有關落實的政策、措施講不清道不明;四是貧困戶“等、靠、要”的依賴思想依然嚴重;五是貧困戶自我“造血”發展生產脫貧的能力仍需增強;六是一般農戶存在爭當貧困戶的現象和對扶貧政策一知半解的貧困戶及非貧困戶信訪事件時有發生。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我鎮在今後的工作中,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落實責任,制定可行的工作計劃,確保出色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三、20____年工作計劃

在20____年的工作中,我鎮將繼續加大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領導力度,以到村到戶項目建設爲重點,鞏固扶貧成果,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1、完成脫貧目標任務。完成2戶8人脫貧任務。

2、廣泛宣傳,提高認識。繼續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切實轉變貧困戶脫貧致富觀念;進一步強化鎮直單位、各村、各社區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領導,使廣大黨員幹部清醒地認識到脫貧攻堅是今後一個時期最中心的工作、最大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堅決打贏這場硬仗。

3、查缺補漏,紮實抓好建檔立卡規範管理。進一步做好全鎮建檔立卡查缺補漏工作,規範村(社區)建檔立卡檔案管理,提升貧困戶信息數字化、動態化管理水平。

4、認真落實20____年項目謀劃並予以實施。加大項目落實推進力度,爲項目的實施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加快未落實項目的招標進度,使項目儘早落地,貧困戶早日受益。

5、集中精力,全力推進各項工作。全力改善民生,增進羣衆福祉。強化爲民服務意識,着力改善民計民生,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進羣衆福祉。一是搞好扶貧產業,增強帶動能力。按照因戶施策、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的基本原則,通過建立產業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特色產業戶、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等形式,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二是全面落實就業和再就業政策,多渠道創造就業崗位,加強對貧困羣衆的勞動技能培訓,發展勞務輸出,增加羣衆收入。三是推進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大醫療救助幫扶力度,確保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困難羣衆,能通過醫療救助全面脫貧。四是落實貧困戶家庭各階段就讀學生教育扶持政策,堅決保證貧困家庭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確保全鎮貧困戶家庭子女教育得到有效保障。五是依託村級活動場所,開展羣衆性文化活動,加大文化陣地建設,完善配套設施。六是積極鼓勵社會組織和各界人士參與扶貧、助力扶貧,引導羣衆轉變思想觀念、理清脫貧思路、增強致富信心,發展脫貧產業,不斷增強貧困戶自我發展的能力。

6、統籌抓好邊緣農戶提升發展。繼續加大“邊緣戶”的排查力度。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根據貧困邊緣農戶的具體情況、突出問題和發展願望,統籌勞務培訓、產業和創業補助、民政救助等綜合手段,開展針對性、個性化的扶持,確保有長期穩定增收項目,及時解決貧困邊緣羣衆生產生活發展中的具體問題,消除心理落差。

篇八:脫貧攻堅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省、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根據《20____年脫貧攻堅成效考覈工作方案》(皖扶組〔20____〕42號)和《____省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關於開展20____年脫貧攻堅市際交叉考覈的通知》(皖扶辦〔20____〕1號)精神要求,近日,我縣組織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相關人員按照嚴謹、客觀、實事求是的原則,對全縣20____年脫貧攻堅工作情況認真開展自評。現將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20____年,全縣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市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一切力量向脫貧攻堅聚合、一切工作向脫貧攻堅聚焦、一切資源向脫貧攻堅聚集”的要求,全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我縣20____年度計劃脫貧數11910戶、24296人,出列貧困村20個。經12月份省第三方監測評估信息反饋,全縣共出列貧困村20個,脫貧11959戶、24376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34%,順利完成年度減評任務。截至目前,全縣尚有未脫貧10042戶、21172人。

一、聚焦脫貧摘帽,強化機制保障

縣委、縣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當作最大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好,不斷完善脫貧攻堅體制機制,把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決策轉化爲全縣各級幹部的政治自覺。(一)壓實攻堅責任。縣委、縣政府將脫貧攻堅擺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制定出臺“縣摘帽”工作方案、高質量退出實施方案、三年行動實施意見及“春潮行動”“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冬季攻勢”實施方案,分別與各鄉鎮、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縣直各幫扶單位簽訂“責任書”“任務狀”,及時分解任務,層層壓實責任。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脫貧攻堅22次,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27次。(二)專班合力推進。一是圍繞縣級層面重點任務落實,成立由縣四套班子領導組成的“縣摘帽”工作指揮部,下設十大工程、“雙基”建設、基層業務提升、環境整治、安居工程等10個工作專班,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掛帥,縣四大班子領導打破分工,從縣直單位抽調131名專業人員充實專班力量,切實做到專人專班幹專事。自十大專班工作機制建立以來,縣委書記、縣長共主持召開周調度會24次、問題交辦會24次,有效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落實到位。二是圍繞鎮村戶層面問題排查整改,按照“硬抽人、抽硬人”原則,從縣直單位抽調1676名工作人員,組建304個駐村工作專班,深入到有扶貧開發任務的村,集中兩個半月時間,圍繞宣傳政策、收集民意、排查問題、交辦問題、督查整改、化解矛盾6大任務,開展全覆蓋排查走訪和問題化解整改工作,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做實做細。

(三)強化要素保障。一是加強組織保障。縣、鄉兩級分管負責人剝離其他事務,專司扶貧。選派六名縣直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到薄弱鄉鎮兼任第一書記,主抓脫貧攻堅。組建77個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和227個非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實現駐村工作隊全覆蓋。配強村級扶貧專幹786人,按照每自然村配備1-2名扶貧小組長標準,配備了5126名扶貧小組長。將全縣20____年遴選、招考錄用的219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優先安排到縣扶貧辦及鄉鎮扶貧工作站工作。二是加強資金保障。出臺財政支持脫貧攻堅實施意見和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強化扶貧資金、項目、政策以及資源統籌,整合各類資金49.2億元,做到應投盡投、應保盡保。三是加強制度保障。制定脫貧攻堅督查、巡查、審計制度,出臺全縣脫貧攻堅考覈獎懲辦法,將參與脫貧攻堅的所有單位全部納入扶貧綜合考覈、年度績效考覈,把脫貧成效作爲幹部激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成立6個縣級脫貧攻堅工作督導組,聚焦突出問題,實行問題交辦制度,定期開展督導,保障了制度有效落實。

二、突出精細精準,全面排查整改

我縣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將脫貧攻堅問題排查整改貫穿於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全過程,通過縣鄉村三級聯動,牽頭單位、幫扶單位、幫扶責任人、工作專班四方合力的方式,壓實責任、全面排查、強化整改,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逐條逐項抓整改。針對20____年脫貧攻堅成效考覈和省年中督查、督查巡察、大排查專項督查和審計反饋的個案問題,對相關縣直單位和相關鄉鎮下發問題整改交辦單,縣級及時督查驗收,確保個案問題整改到位。

(二)對標對錶抓整改。根據省反饋問題,結合我縣實際,共梳理出8個縣級層面共性問題,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要求,集中時間、集中精力,全面抓好整改。全面“回頭看”,解決識別、退出不精準的問題。對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退出進行再覈實,對符合識別標準的農戶實行動態管理,及時納入、及時幫扶、及時落實相關政策。進行細排查,解決政策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全面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健康扶貧、危房改造等項目督查巡察工作,確保政策落實精準。從嚴強督導,解決幫扶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印發幫扶人員脫貧攻堅應知應會口袋書1.7萬冊,實行學習測試全覆蓋。開展明查暗訪,壓實幫扶責任。組織大培訓,解決幹部業務不強的問題。按照“一村一個明白人、一鎮一個責任人、一個幫扶單位一個牽頭人”工作目標,組織開展業務培訓160餘次,培訓人員2.4萬人次。配強攻堅隊,解決基層基礎不紮實的問題。配強鄉鎮扶貧專職幹部176人、村扶貧專幹786人,將村級扶貧專幹工資統一納入縣財政保障範圍。嚴格守底線,解決扶貧資金項目管理不到位的問題。開展4輪扶貧資金項目專項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幫扶再盡責,解決脫貧戶幫扶力度弱化的問題。投入2516萬元,實施精準扶貧綜合保險政策,將全縣所有貧困人口納入商業保險保障範圍。開展大走訪,落實“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實施精準幫扶。開展大宣傳,解決政策宣傳不到位的問題。印發政策明白紙,制定明白卡、公示牌,組織幹部集中入戶宣傳政策,確保幹部清楚、羣衆明白。

(三)舉一反三抓整改。一是壓實各級責任。壓實縣、鄉、村三級整改責任,按照誰排查誰負責的要求,建立問題清單、整改臺賬,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問題清單在鎮、村進行公示,將整改工作置於羣衆監督之下。二是實行雙線排查。一是在排查過程中,由鎮村包片幹部、扶貧專幹、幫扶責任人組成排查小組,做到排查不落一村、不漏一戶、不少一人、不缺一項。二是由304個駐村工作專班開展全覆蓋排查走訪工作,對排查情況實行日上報、周總結,對發現問題實行三級會商、分類交辦,專班累計走訪排查農戶47.5萬戶,排查整改問題35.2萬條。三是強化工作實效。縣級成立8個督導組,對脫貧攻堅各項監督考覈檢查發現問題和自查問題整改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對發現問題及時交辦、及時通報。縣四大班子領導結合“五級書記遍訪行動”,深入一線開展督查調研,有效地傳導壓力、壓實責任,促進了問題整改,提升了工作實效。

三、緊扣目標任務,抓好重點工作

我縣圍繞年度目標任務,全力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抓摘帽基礎。一是抓精準識別。認真開展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和“回頭看”工作,及時糾正“兩該兩不該”問題,全年新識別貧困戶893戶2397人,整戶清退268戶820人,戶內補錄4469人。二是抓貧困村出列。嚴把貧困村退出標準,確保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明顯改善,統籌考慮產業發展和集體經濟2項重要指標。目前,全縣77個貧困村每村均有1項以上特色產業,村集體經濟收入達986.43萬元,村均12.8萬元。三是抓滿意度提升。投入2516萬元,爲貧困戶購買集醫療支出、農業生產、意外傷害、財產安全爲一體的綜合保險;投入2513萬元,爲農村居民辦理醫療商業保險,實行“1579”再補償、“2567”再補充,打好政策補丁。開展“微心願+”徵集活動,通過駐村專班和青年志願者的入戶走訪、電話訪談,通過面對面的交談、扶貧政策的宣傳、實際問題的解決,切實提高了羣衆認可度和獲得感。四是抓農村居民增收。通過產業、就業扶貧政策的落實,有效拓寬了農村居民增收渠道,增加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通過農村“三變改革”,增加財產性收入。落實保障政策,確保轉移性收入。預計20____年我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爲12085元,增幅9.8%,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二)抓“雙基”達標。一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8.38億元,實施443公里農村暢通工程、480公里村莊主幹道和3708公里“戶戶通”工程;投入2.24億元,建成高標準農田27.5萬畝;投入5977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和水利精準扶貧工程,有效的解決了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和貧困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問題;投入1224萬元,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工程,續建35千伏項目1個,臺區整體改造23個;投入378萬元,加強農村信息化建設。二是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建設方面。圍繞教育、民政、殘疾人、就業創業、衛生計生、文化體育、食品藥品等方面,投資7.9億元,將原計劃三年實施的公共服務項目提前到20____年實施。在27個鄉鎮和241個行政村採取共建共享的方式實施項目,即將鎮級的文化服務中心和全民健身設施,村級的養老服務站、殘疾人工作站、文化服務中心和文體活動場地等進行資源整合,實行一體化設計,一體化建設。目前,全縣基本公共服務8大領域19項指標均超過省市平均水平。

(三)抓增收工程。一是產業扶貧。投入資金1.3億元,建成74個貧困村扶貧產業園,自主生產經營貧困戶達到13900戶,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比例82%,特色產業項目到村覆蓋率100%,到戶覆蓋率75%。完善3個省級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配套設施,旅遊扶貧帶動貧困人口1756人。建設462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實現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全覆蓋。投入資金1834.4萬元,實施資產收益項目14個,惠及貧困人口9730人。二是就業扶貧。技能培訓1587人,完成任務的397%;幫扶就業3281人,完成任務的182.8%;招募就業扶貧基地54個;新建就業扶貧車間16個,新升級打造就業扶貧驛站18個,完成任務的100%;開發公益性崗位431個,安置貧困勞動力219人;開發輔助性崗位5302個,安置貧困戶1912人。發放“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助2948人次、資金442.2萬元。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投入20.7萬元,培訓3508人次。三是金融扶貧。年度發放扶貧小額信貸3.9億元,戶貸戶用率100%。在全市扶貧小額信貸通報中,我縣任務完成進度位居全市前列。

(四)抓兜底保障。一是健康扶貧。投入3495萬元,加快鎮、村兩級醫療機構服務網絡標準化建設;全縣貧困人口住院治療49631人次,報補29484萬元,報補率90.23%;慢性病門診就診234911人次,報補8227萬元,報補率96.83%。二是教育扶貧。年度共計資助建檔立卡家庭貧困學生19287人,資助資金2827.6萬元。其中,學前教育階段,資助資金252.5萬元;義務教育階段,資助資金1348.5萬元,減免教輔用書費和薄本費資金156.6萬元;普通高中教育階段,資助資金483萬元,減免學費資金242.4萬元;中職教育階段,資助資金57.2萬元,減免學費資金70.2萬元;本科教育階段,資助資金217.2萬元。三是社會兜底扶貧。持續推進“兩線合一”,農村低保標準穩步提高到每人每年4056元,確保兜住底線。發放農村低保資金1.61億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獲得農村低保對象爲16201戶、29835人,發放低保資金0.91億元。

(五)抓環境改善。一是全面消除農村危房。實施農村危房“清零行動”,嚴把危改程序、房屋鑑定、新建修繕質量、監督驗收、戶檔資料五關,確保C類修堅固、D類拆徹底。試點推廣集中連片危房改造區,統一設計、統一建造、統一安置,統一安裝水電線路等配套設施。在全面完成20____年上級分配2000戶任務的基礎上,改造四類重點對象10135戶;整治一般農戶97482戶,其中,拆除36453戶,修繕61029戶。二是全面改善農村環境。投入9290萬元,實施改廁工程6萬戶。投入3.04億元,圍繞“四整治兩美化”(道路整治、溝塘整治、垃圾整治、雜物整治,環境美化、立面美化)開展自然村環境整治,農村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開展貧困戶“五改五淨兩規範”活動,切實提升貧困羣衆家居環境。

(六)抓業務提升。一是緊盯錯退漏評。以“零漏評、零錯退”爲目標,全面梳理20____年以來的建檔立卡精準識別工作,逐一清理覈查。關注困難羣衆,全面排查非建檔立卡低保戶、五保戶、殘疾戶、獨居老人戶、大病戶等重點人羣,對符合貧困標準的,及時識別納入;對不符合貧困標準的,進行分類組卷,給予重點關注和幫扶,並實行動態管理。二是規範檔案資料。出臺《關於加強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提升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通知》,推行精準扶貧檔案資料的規範組卷工作,保證了扶貧各項檔案資料規範齊全。三是提升業務水平。對照“縣摘帽”和“村出列、戶脫貧”的標準,定期覈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數據質量,進一步完善縣、鄉、村、戶四級檔案資料,並抽調業務骨幹開展驗收工作,確保國辦系統信息、扶貧手冊、戶內資料、到戶政策措施、村級檔案、貧困戶實際情況“六個完全一致”。

(七)抓政策宣傳。一是注重政策宣傳。按照每戶培養一個政策明白人、制定一張幫扶明白卡、張貼一份政策明白紙、贈送一個資料明白袋的方式,強化到戶宣傳力度;鎮村召開羣衆代表會議和貧困戶代表會議,現場講透政策,聽取意見建議,迴應羣衆關切,着力提升羣衆政策知曉率和滿意度。二是創新方式宣傳。注重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組建脫貧攻堅宣講團和文化扶貧小分隊赴基層開展“藝術文化宣傳”,累計舉辦文藝展演和“藝術文化宣傳”130多場,受衆達6.5萬多人。開展“送戲進萬村”演出354場次,極大的豐富了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深受羣衆歡迎。三是加強對外宣傳。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中國扶貧雜誌、省扶貧開發簡報、____日報、____廣播電視臺等主流媒體聚焦我縣危房改造、產業扶貧、精準扶貧綜合保險等特色經驗做法,進行宣傳報道。國家、省、市主流網絡媒體發佈我縣脫貧攻堅宣傳稿件120多條,太和新聞網、太和發佈等縣級主要網站發佈脫貧攻堅信息1160多條。

(八)抓基層組織。一是注重黨員發展。每個貧困村至少發展一名黨員,同時加大積極分子培養力度,拓寬培養視野,重點在致富帶富能力強的返鄉創業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和復轉軍人中發現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0____年,全縣共培養農村入黨積極分子1483名,其中貧困村283名,佔19.1%。二是提高保障水平。兩年來,新建村級活動場所195個、改擴建67個,推進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100%達標升級。按照每村15萬元、社區18萬元的標準,落實村級組織基本運轉經費,投入3200萬元,消除64個集體經濟“空殼村”。三是加強隊伍建設。抓住村(社區)換屆機遇,選優配強村級幹部隊伍,選舉產生村(社區)“兩委”幹部2603人,平均年齡42.7歲,同比下降2歲;從退伍軍人、返鄉創業青年中培養村級後備幹部321人,建立了一支年富力強,勇於拼搏的基層幹部隊伍。實施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有針對性開展輪訓工作,村黨組織書記至少參加1次縣以上培訓。

(九)抓幫扶實效。一是建立“四級包保”機制。實行縣級領導包鄉鎮,省市縣鄉四級單位包村,幹部包戶的包保機制,省市縣鄉參與幫扶的單位達到129家,幫扶責任人14210人,做到每個貧困村都有單位包保、每個貧困戶都有幹部幫扶。二是細化“雙包”工作職責。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每月調研幫扶村不少於1次,幫扶責任人每月走訪幫扶戶不少於1次,每戶每次走訪不少於半個小時。同時,對多個單位在同一個鄉鎮參與幫扶的,設立幫扶牽頭單位,統抓對接鄉鎮的幫扶協調工作。三是嚴格日常管理工作。通過明察暗訪、發函通報、調整召回等方式,強化對選派幫扶幹部的日常管理。截至目前,全縣有2人因不勝任在村工作被“召回”,8人被調整。四是凝聚社會幫扶力量。有效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組織426家企業與77個貧困村結對幫扶,獲得社會各界幫扶資金1688.6萬元。“社會扶貧日”活動期間,表彰最美幫扶幹部、最美幫扶人、孝德之星等先進個人481人,優秀幫扶企業、優秀社會組織等先進單位95個,進一步激發社會各界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的積極性。

(十)抓作風建設。一是強化聯動機制。建立縣紀委監委同扶貧、財政、審計、督查等部門的協調聯動機制,部門之間互通扶貧領域相關政策依據、重大項目安排及資金使用、問題線索等相關情況,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工作共同推進。二是強化作風整治。印發《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和《抓緊抓好脫貧攻堅各類監督檢查發現問題整改不落實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立行立改的實施方案》,開通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微信舉報平臺。針對扶貧領域作風建設、責任落實等方面,開展專項巡察,實現貧困村巡察全覆蓋,切實解決侵害羣衆利益問題。三是強化執紀問責。制定扶貧領域問責清單和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要點,明確各級黨委政府和紀委監委工作職責,對落實脫貧攻堅工作遲緩、效果不佳的單位,約談單位“一把手”30多個。20____年,全縣扶貧領域問題線索304件,辦結246件,黨紀政務處分175人,組織處理140人。

四、立足縣域實際,打造工作特色

(一)打造“產業升級”。一是推行“一村一園”。投入1214.9萬元,打造74個村級扶貧產業園,升級改造136個扶貧產業基地,引導貧困戶入園生產經營,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手牽手”示範帶動,構建“園中園”或“園+園”的扶貧產業發展模式,方便貧困羣衆就近創業、就業。二是強化主體帶動。出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獎補暫行辦法,對帶貧規模大、帶貧效果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項目分配、基礎設施建設、金融貸款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充分激發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熱情。三是固化利益聯結。在“四帶一自”的基礎上,探索了“現金入股+分紅”“基本租金+讓利”“訂單收購+溢價”“勞動用工+多予”等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利益聯結形式。目前,全縣各類扶貧產業園(基地)共有“四帶”主體1280家,帶動貧困戶45748戶。四是做大特色產業。依託特色中藥材、花卉苗木、瓜果蔬菜等特色產業集羣,按照長短結合、種養互補、三產融合的路徑,培育村級特色產業和項目優勢。縣財政安排2000萬元,培育發展食用菌扶貧產業。全縣建成產業達標村49個和“一村一品”村24個,特色產業帶狀經濟、塊狀經濟、區域經濟加快發展。

(二)創建“扶貧驛站”。建成扶貧車間102個,吸納貧困人口就業1048人。依託扶貧車間,打造集就業培訓、政策諮詢、電商服務爲一體的扶貧驛站,帶動貧困戶穩定就業,已累計升級打造就業扶貧驛站38個。20____年,全省就業脫貧業務培訓班暨扶貧驛站建設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充分肯定了我縣“就業扶貧驛站”建設做法和成效。

(三)打好“政策補丁”。一是創新精準扶貧綜合保險。將貧困戶大額醫療支出、農業生產、人身意外傷害、家庭財產安全等納入“一攬子”保險保障政策。投入2516萬元,按照每人170元的標準購買精準扶貧綜合保險,覆蓋全縣所有貧困人口,構建牢固的穩定脫貧保障機制。截至目前,共報補32248人次、資金1441.42萬元。20____年5月,李國英省長就我縣精準扶貧綜合保險工作作出了專門批示;7月,在____保山召開的全國政府扶貧救助保險經驗交流會上,我縣作爲唯一縣級代表作經驗交流。二是實施大病患者綜合醫療保險再保障工程。投入2606萬元,爲全縣農村居民辦理商業保險,對省內就診大病醫療支出實行“1579”再補償、“2567”再補充。“1579”再補償,即經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民政救助報銷後,個人自付合規費用仍超過1萬元以上的部分給予分段累計按比例再補償;“2567”再補充,即經“1579”再補償後,年度累計合規費用個人自付超過2萬元的部分給予分段累計再補充。實施以來,共有15604人次享受再補償、再補充政策,合計報銷費用2307.02萬元。

(四)開展“法治扶貧”。全縣310個村(社區)實現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全覆蓋,落實“一村一警”“1+1”警務模式,實現村級警務巡邏、巡中備勤常態化。嚴厲打擊“兩搶一盜”等侵財類案件,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重拳打擊“村霸”,爲脫貧攻堅提供治安保障。公、檢、法、司、信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督查限期將被贍養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公告》,督促貧困戶子女履行贍養義務。公告發布以來,共有2763戶貧困戶被贍養人主動接入安全住房生活,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五)弘揚“孝德扶志”。發揮道德大講堂、孝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作用,教育貧困戶子女履行贍養義務,簽訂贍養承諾書,設立“鄉風文明孝德榜”宣傳欄,對主動贍養和不盡贍養義務的分別在“孝星榜”和“忘恩榜”中公示,放大示範效應,營造贍養老人的社會風氣。探索“一書兩會三補”(贍養承諾書,孝德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財政資金、愛心人士、社會企業資捐)的孝德扶貧新模式,村級牽頭設立“孝德基金”,在子女上交贍養金的基礎上按照比例給予老人一定補助,鼓勵子女主動盡孝,通過口口相傳、示範帶動,孝德扶志新風尚逐步形成。

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縣的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基層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顯著提升、農村居民收入穩步提高、農村人居環境極大改善、羣衆的幸福感和認可度明顯提高,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效。但由於我縣貧困人口多,老年人口占比大,發展不平衡等因素,脫貧攻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部分貧困戶內生動力仍需激發、“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農村環境整治提升的長效機制還不完善等。

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將持續發力,完善並落實好相關政策,聚焦特殊貧困羣體,堅持問題導向,下足繡花功夫,持續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不斷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着力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切實提高羣衆獲得感和幸福感,確保如期實現“縣摘帽”目標任務,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篇九:脫貧攻堅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近期,我們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這一主題,採取深入鄉村、入戶走訪、促膝談心、問卷調查、點題調研、集中座談等方式,走訪調查了__個鄉鎮、____個村、________多農戶、____多個市場主體,召開小型座談會____次,座談鄉村幹部______多人。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扶貧成效有目共睹

堅持以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爲統領,以精準脫貧、不落一人爲目標,明確時間表,制定路線圖,立下軍令狀,全面落實扶貧政策,創新實施整縣推進、十個到村到戶,脫貧攻堅呈現出思想認識有高度、組織領導有力度、政策落實有廣度、機制創新有深度、工作推進有進度、十個到村到戶有厚度、四雙幫扶有溫度、執紀問責有尺度等顯著特點。四年來全縣累計脫貧17827戶62938人,貧困發生率從20____年底的35.5%下降到20____年底的15.4%,下降20.1個百分點。安居工程推進速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產業發展態勢較好,教育助學、醫療救助、殘疾人救助、三留守人員幫扶各項政策全面落實,廣大人民羣衆幸福感、獲得感、認同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我縣精準扶貧工作得到省委、市委高度肯定,先後承辦了全省精準扶貧現場會、易地扶貧搬遷第二次推進會、千村書記培訓會及全市精準扶貧培訓會、金融扶貧現場會。20____年,在迎接國檢、省第三方評估考覈中取得較好成績。

二、工作短板不容忽視

(一)扶貧基礎不夠牢實。貧困對象經過多輪申報、評議、篩查、比對、清洗和鎖定,但仍有少數村幹部依照貧困指標想當然、憑印象指定貧困戶,不少農戶仍然存在被貧困被脫貧現象,經不起第三方評估考覈;產業基礎比較薄弱,發展的扶貧產業類別多而雜,規模不夠大,品牌不知名,銷路不夠廣,效益產生慢,帶動不夠強,抗風險能力弱,政策依賴性強;電力、交通、通訊、安全飲水等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短板明顯;偏遠村的供水保障體系、通訊基站建設、光纖進村入戶、產業路建設、生產用水供應、農村旱廁改造、農村環保設施建設、農村超市建設等方面仍需加強。

(二)部分幹部信心不足。在走訪調查中,爲數不少的幹部不同程度存在三多三少三不夠現象,這是脫貧攻堅最大的攔路虎。面對脫貧攻堅任務畏難情緒多,針對困難和問題想方設法應對解決的少,對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思想準備不夠;對執行扶貧政策遇到的阻力牢騷多,對扶貧政策瞭如指掌、如數家珍的少,對政策執行中面臨的具體問題研究解決不夠;對部分貧困羣衆出現等靠要現象指責抱怨的多,進村入戶面對面宣講扶貧政策的少,全心全意爲人民謀福祉做的不夠。

(三)攻堅合力有待增強。縣扶貧作戰指揮部雖然建立了工作責任、行業責任、包保責任全覆蓋的責任體系,但在工作推進過程中,鄉鎮與部門、部門與部門、村兩委與駐村工作隊之間仍然存在相互推諉、相互依賴、相互指望的問題;對脫貧攻堅遇到的難題,缺乏前瞻性、預見性的研判和應對。如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和通村達院硬化路建設,人爲哄擡水泥、磚、鋼筋等建築材料市場價格,相關部門缺乏有效管控和應對之策。

(四)政策落實不夠到位。縣裏先後出臺產業扶貧、行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等政策文件80多個,但政策落實最後一公里問題依然存在。鄉村產業獎補資金使用過於分散,財政貼息及獎扶資金撬動作用十分有限;新農合、醫療保險等政策口徑隨意性較大,基層疲於應付和救火;教育助學還有少數遺漏,尤其是在外地就讀的貧困學生容易造成遺漏;在醫療救助上,報銷比例不能一次到位,醫療報銷缺乏有效監督等,因病致貧返貧問題還比較突出。

(五)少數羣衆情緒不順。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差別不大的邊緣戶,在住房、教育、醫療、產業獎補等方面享受政策紅利差距較大,加之農民羣衆對政策理解存在偏差,爭要低保戶、爭當貧困戶的不在少數,非貧困戶怨氣比較大;易地扶貧搬遷不同程度存在附屬設施不配套、生活不習慣、收入無保障、吃菜無着落、種地不方便、脫貧難持續等現實問題,有的地方存在一搬了之的現象,搬遷戶對拆除老房意見比較大。

(六)扶貧信息共享不夠。縣鄉村扶貧信息平臺數據與脫貧實際脫節,生搬硬套,上下打架,動態更新不及時,仍然存在貧困戶實際情況、紙質檔案和信息系統三者不一致的情況,人爲造成空掛戶。各部門信息平臺互不連通、互不兼容,不能實現扶貧大數據信息共享,鄉村幹部很大精力花在填報表、建檔案、核數據、糾差錯、補漏洞上。

三、攻堅之戰必須全勝

(一)攻克脫貧信心之堅。信心比黃金還精貴,幹部是決定因素。當前,精準扶貧已經到了攻克堅中之堅、難中之難、困中之困的決戰決勝時期,全縣上下要憋足一股幹勁,拿出一股狠勁,使出一股拼勁,敢於向貧困宣戰,勇於向摘帽衝刺。要克服畏難、厭戰、自滿、隱退、求穩怕亂和無所謂等六種情緒。從六個方面抓好提振士氣工作。一要提能力。藉助鄉村講習所,讓每名幹部通過人人學、人人講扶貧政策,成爲扶貧工作的行家裏手,切實提高跟羣衆打交道、建感情、化矛盾、增共識的能力。二要沉下身。各駐村工作隊既要人到,更要心到、感情到,堅持吃住在村、工作在村、考勤在村、職責在村、績效在村。三要嚴管理。對各級幹部要責任壓得實、壓力傳導嚴、紀律約束緊,切實做到以嚴的標準要求幹部,以鐵的紀律管理幹部,以實的成效檢驗幹部。四要樹典型。要加強正面典型的選樹,挖掘宣傳撲在一線的優秀扶貧幹部、勤勞致富的貧困羣衆,通過感人的故事、先進的典型引導和鼓舞廣大幹部羣衆,凝聚起決戰扶貧攻堅的正能量。五要真關愛。建議縣委縣政府建立對基層幹部、部門駐村幹部的激勵關愛機制,切切實實爲鄉村幹部減負,讓身在一線的幹部能夠感受到組織的人文關懷,確保攻堅隊員安下心、真出力、放心幹。六要敢容錯。要認真貫徹落實《十堰市建立容錯機制調動黨員幹部履職擔當積極性暫行辦法(試行)》,區別對待探索失誤和違紀行爲,慎重處理涉及精準扶貧的信訪問題,讓各級幹部敢於扛重擔、挑大樑、打硬仗,營造寬容失敗、敢於擔責、鼓勵創新的扶貧機制和攻堅環境。

(二)攻克產業扶貧之堅。脫貧攻堅難在產業,成也在產業。在項目選擇上,要注意五種現象,一是滿眼黑,盲人摸象,摸哪算哪;二是跟風跑,盲目效仿,跟着別人後面亦步亦趨;三是趕熱鬧,不切實際,片面追求小而全高大上,投入高、產出低;四是雜貨鋪,張家養條豬,李家喂只雞,劉家種點菜,鄉村沒有主導產業;五是猴子掰包穀,俏了趕、疲了丟,不停換頻道。在規劃佈局上,要圍繞縣有支柱產業、鄉有骨幹產業、業有經營主體、戶有脫貧項目的要求,堅持長短結合,種養搭配,設施配套,工農互助,產業融合,扶優做大,形成特色鮮明、梯次發展、穩定增收的產業發展格局,讓更多的貧困羣衆依託產業鏈脫貧致富。在項目扶持上,要克服四種傾向,重扶資輕扶智,重扶前輕扶後,重扶車輕扶路,重市場主體培育輕利益聯接。在發展方向上,注重發揮龍頭企業、市場主體、能人大戶、鄉村幹部、農技人員的整體作用,積極推行政府+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社+農戶五位一體發展模式,大力引導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本進入鄉村,着力培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大戶,走出一條資金跟着貧困戶走、貧困戶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着市場走的產業扶貧新路子,讓農戶土地流轉得租金、務工就業掙薪金、入股分紅得股金、發展產業得現金、政策扶持得獎金。在發展重點上,要堅持產業融合發展,在扶貧工廠到家庭、進戶院上破題,因村因戶施策,精選合適項目,把農村千家萬戶變成千萬個家庭作坊,切實增加貧困戶工資性收入,實現更穩定、更可靠、更有保障的脫貧。

(三)攻克脫貧質量之堅。提高脫貧質量是扶貧攻堅的首要任務。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靶向意識。各級幹部要結合開展大走訪大調查,進行一次全面再排查、再公開、再複覈活動,杜絕漏評錯評、漏退錯退現象,全面提升貧困人口識別準確率、退出準確率。二是緊盯盲區和死角,查漏補缺,對標補短。鄉村要圍繞三率一度,逐戶調查摸底,把貧困戶的致貧原因搞精準,增收項目搞精準,脫貧計劃搞精準,政策落實搞精準,幫扶措施搞精準,確保精準脫貧經得起上級檢驗、歷史檢驗和羣衆檢驗。三是堅持分類指導,統籌推進,精準施策。既要抓好貧困戶脫貧,也要抓好邊緣戶致富;既要抓好三率一度達標,也要防止脫貧戶返貧;既要抓好村出列,也要抓好縣摘帽;既要抓硬件指標全面達標,也要抓檔案軟件提檔升級。對深度貧困鄉鎮和村要聚集人力、物力、財力,實行重點傾斜和扶持,確保同步脫貧摘帽。四是要加強羣衆教育,動員羣衆參與到精準脫貧中來,嚴格工作程序,做到公平公正,激發貧困羣衆脫貧的內生動力。認真辦好鄉村新時代講習所,常態化開展大走訪活動,加大政策宣講力度,提升羣衆對扶貧工作的認知度、支持度、滿意度。

(四)攻克政策執行之堅。一是嚴格執行頂層設計。要按照兩不愁三保障要求,對照戶脫貧三有七保障、村出列四確保九有的標準,不弔高胃口,不降低標準,不盲目建設,不出現偏差,不誤導羣衆。二是研究和制定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扶貧政策。縣扶貧作戰指揮部要與各戰區分指揮部拿出一定的精力研究政策和對策,要在整體規劃、運轉機制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對策。出臺的政策要擲地有聲,便於基層順利實施。縣扶貧作戰指揮部辦公室對各地反映的政策問題進行收集彙總,及時給予明確答覆。確實答覆不了的,要及時請示報告上級黨委政府和業務部門,確保政策執行尺度統一,消除基層幹部政策疑慮,避免政策執行翻燒餅。三是政策兌現要及時。除確需在年底結賬兌現的政策外,扶貧政策兌現落實要抓在平時。如教育助學,能否安排在春秋季開學後。大病救助、醫療保險兌現能否一季一兌現。四是政策執行主體要明確。按照一事一主體、一主體一責任人的原則,對縣鄉村三級的扶貧主責、縣直單位的行業扶貧責任和黨員幹部包戶的幫扶責任,從工作任務、責任體系、時間節點、脫貧標準、考覈獎懲等逐一細化、量化,形成決策、執行、監督、考評、獎懲一體化的落實鏈條,堵實政策銜接空隙。

(五)攻克持續脫貧之堅。結合竹溪扶貧工作實際,紮實推進五個轉變。一是從注重對象精準向更加註重幫扶精準、增強貧困羣衆獲得感轉變。按照瞄準特困對象、實行兜底保障、開展精準扶貧,同步建設小康的工作思路,堅持因地制宜、因戶制宜、因人制宜,一村一策,一戶一法,逐戶制定幫扶計劃,幫扶舉措既要可行,更要有效,既符合政策要求,更要符合廣大貧困戶的願望。二是從注重外部幫扶向注重外部幫扶與激發內生動力並重轉變。要以典型示範傳導正能量,注重發揮創業明星和致富典型的示範效應,在全社會傳導創業致富的正能量,努力營造人人思進、人人思變、人人思乾的脫貧攻堅大環境。三是從注重開發式扶貧向開發性與保障性扶貧並重轉變。針對因學、因病、因殘等不能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脫貧的家庭,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救助機制,強化政策保障兜底,與農村低保、醫療救助、學生資助等結合起來,從根本上解決困難羣體的脫貧問題。四是從注重對當年退出村、脫貧人口的集中投入向統籌兼顧全面幫扶轉變。採取組合式扶貧措施,堅持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相互支撐,園區建設與農業增效同步推進,鄉村旅遊與農村發展互促互進,普惠性扶貧與個體性扶貧有機銜接,讓廣大羣衆在精準扶貧中有更多的獲得感。繼續以十個到村到戶項目實施爲抓手,在抓好農田水利、人畜飲水、道路交通、電網改造、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着重補齊均衡教育、醫療衛生、健康養老等農村發展短板,不斷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五是從注重農戶脫貧向精準脫貧與防止返貧並舉轉變。要高度關注貧困戶脫貧後返貧問題,建立創業就業培訓、穩定農民增收、加大社會救助、實施醫療保障等防止返貧的有效工作機制,持續精準發力,避免因病、因學、因災返貧。

(六)攻克整縣摘帽之堅。一是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要統籌謀劃、良性互動。要圍繞突出五個振興,通盤考慮,統一規劃,同步推進,相互促進,相互支撐。脫貧攻堅戰一定要將短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在主要抓貧困戶收入提高、生活小康的同時,認真謀劃和實施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致力於生產能力提升、生態環境改善、生活方便舒適、生產關係變革、鄉村全面振興。二是轉移就業與返鄉創業要統籌謀劃、良性互動。既要創建服務平臺推動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更要創優發展環境激勵能人返鄉創業,以聚人氣激活鄉村,以聚才氣振興鄉村。要推動勞務經濟提質增效,相關部門要建立和完善輸出地輸入地勞務對接機制,探索組建勞務合作協會和互助組織,推進區域間和區域內勞務協作,動態掌握勞務對接人員就業情況,及時爲其提供政策諮詢、就業信息、職業介紹等服務;鼓勵和支持市民下鄉,引導市民長期租用農村空閒農房和農地資源,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激發鄉村發展的內在活力;鼓勵和支持能人回鄉,引導在外創業有成、熱愛家鄉的創業能人、社會賢達返鄉創業,帶動村民創業就業,提高產業發展的創新力和競爭力;鼓勵和支持企業興鄉,引導有社會責任感、有經濟實力的企業家到農村投資興業、扶貧濟困,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三是產業發展與政策支撐要統籌謀劃、良性互動。統籌整合涉農專項資金、財政扶貧資金,建立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縣域實體經濟、新型經濟體和主導產業發展。盤活整合財政存量資金、部門存量資金,集中力量支持優勢產業、特色產業、支柱產業發展,防止在資金運用上撒胡椒麪,確保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重大產業發展規劃、重點項目有足夠的財力支持。

篇十:脫貧攻堅工作年終總結

20__年,我鄉認真貫徹落實省、市、區《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精神,聚焦“三率一度”,全面開展“四季攻勢”行動,持續推進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省貧困區退出專項評估等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強化責任、聚焦精準、狠抓落實,序時推進各項重點任務,提高脫貧質量、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現將我鄉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工作進展情況及成效

(一)“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大排查工作

從5月份開始,鄉村兩級幫扶聯繫人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進村入戶,對1245戶貧困戶開展“拉網式”和“排雷式”大排查,逐戶進行摸底篩查,全面查擺“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摸清問題底數,找準薄弱環節,對脫貧成效和幫扶成效開展“回頭看”全面排查。共排查出問題1個,涉及王店村侯仁建戶住房不安全問題,經區住建局鑑定同意進行修繕加固,對該戶房屋的主樑和副樑進行更換,6月10日,經第三方評估鑑定,現房屋爲安全。

(二)脫貧攻堅大排查和整改情況

此次大排查工作自9月份開始,鄉村幫扶人共走訪貧困戶和一般農戶1345戶,共排查出問題56條。其中,已經整改完成56條,佔問題數的100 %。主要問題一是扶貧手冊管理不規範、基礎資料未及時更新方面共涉及50條,目前幫扶聯繫人已入戶補差補缺,將幫扶活動記錄更新完成;二是政策宣傳未全覆蓋3條,通過鄉村兩級幫扶聯繫人入戶宣傳政策,確保每位貧困戶應知應會,同時利用板凳會、屋場會等形式,講解扶貧政策;三是健康脫貧政策未落實1條,發現一戶慢性病症未辦理,已通知該戶將材料準備完畢上報鄉衛生院辦理;四是幫扶措施針對性不強1條,爲幫扶聯繫人未針對該戶的致貧原因制定相應的幫扶措施,目前通過幫扶聯繫人及包片幹部共同入戶,針對其致貧原因重新制定該戶幫扶措施,確保幫扶取得實質性成效;五是社會幫扶落實不到位1條,我鄉胡家渡村未提前謀劃“10.17”社會扶貧日活動,目前已整改完成。

· 各級各類反饋問題整改

我鄉成立以鄉黨委書記爲組長、班子成員爲副組長的專項整改領導組,通過中央專項巡視反饋、20__年貧困區退出專項評估、脫貧攻堅成效考覈反饋和區4-6月份暗訪發現,在貧困戶應知應會、扶貧資料整理、政策落實等方面出現不少問題,針對問題,我鄉高度重視,堅持問題導向,要求各村制定問題清單、責任清單、落實清單,確保問題整改到位。同時,鄉紀委聯合鄉扶貧工作站實行一週一調度,盤點銷號,並強化過程管控,堅持一體推進,做到緊盯問題改、較真碰硬改、上下聯動改、實事求是改,確保所有問題不折不扣整改到位。

(四)鄉級督查情況

下半年,我鄉紀委聯合鄉扶貧工作站對我鄉脫貧攻堅工作及幫扶聯繫人走訪情況進行督查,督查範圍包括“兩不愁三保障”是否達標、扶貧包資料是否按要求整理、扶貧手冊填寫是否規範、貧困戶是否知曉識別程序、對幫扶聯繫人是否滿意等15個方面39項內容,共排查問題戶121戶,問題486條,問題清單已全部反饋給幫扶聯繫人,要求幫扶聯繫人再次入戶覈實問題、解決問題並舉一反三,覈查包保其他貧困戶問題,所有問題現已全部整改完成。

(五)20__年減貧任務和“九大工程”實施情況

1、20__年減貧任務

經過20__年動態管理後,現建檔立卡貧困戶1238戶2814人(包含一般貧困戶769戶1861人,特困供養貧困戶171戶208人,低保貧困戶297戶743人,低保特困供養貧困戶1戶2人),2014脫貧208戶567人,2015年脫貧369戶919人,2016年脫貧246戶470人,2017年脫貧283戶574人,20__年脫貧34戶74人,20__年擬脫貧人口65戶142人,剩餘未脫貧人口33戶68人。年初幫扶聯繫人與20__年擬脫貧戶針對扶貧對象致貧原因、發展意願和實際要求商定幫扶措施,簽訂脫貧計劃書,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戶施策,着力提高幫扶實效。

2、“九大工程”實施情況及政策落實情況

一是扶貧項目組織實施情況。嚴格按照扶貧項目建設流程,根據村申報、鄉審覈、區審定等程序,共確立20__年項目25個。並根據項目規劃,制定完成時間節點,定期開展九大工程責任組工作例會和項目實施專項督查,不斷推進進度緩慢的在建項目,有效推進項目的實施進度。項目資金也做到按時撥付,20__年度我鄉財政扶貧項目共收到區撥資金708.975萬元,已撥付473.764萬元,撥付進度66.82%。

二是項目落實情況。20__年產業到戶項目214戶,發放獎補資金584625元,戶均獎補資金達到2731.8元;全鄉20__年秋學期現有子女上學的貧困人口338人,其中幼兒園在讀45人,國小在讀117人,國中在讀67人,高中在讀48人,中職在讀7人,高職、大專及以上54人。184名義務教育階段在讀貧困戶學生全部享受兩免一補政策,53名貧困大學生享受“雨露計劃”資金補助共計127500元;我鄉共爲1416名貧困人口開展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到應籤盡籤,爲1328名2016-2020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額代繳醫保參合費用,共計33.2萬元,全鄉患有慢性病的貧困人口已全部辦理慢性病證;20__年危房改造項目共計2戶,現已完工並通過驗收,補助資金4萬元;全年共有330戶貧困戶通過金融扶貧分紅收益達98.22萬元;20__年我鄉“四好農村路”擴面延伸工程合計12條路,現已全面完工。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工程申報5口塘,已全部完工。投資324.27萬元的王店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主體已完工,目前正在開展入戶安裝工作。4項農村人均環境整治清淤工程,已全部完工。

二、典型經驗

一是堅持分級管理,實施精準幫扶。堅持對脫貧戶實施“三級管理,三段防控”,實行識別定級。按照脫貧戶現有的產業、就業及家庭收支狀況,綜合判斷其脫貧的穩定性,針對其家庭情況制定相應幫扶措施。對穩定脫貧戶,鄉村兩級以“引”爲主,重點引導其加入新型經營主體,鼓勵他們自主創業,引導其獨立發展;對較易返貧戶以“扶”爲主,主要幫助其謀劃項目、理清思路、發展產業,拓寬增收渠道;對極易返貧戶以“兜”爲主,通過政策疊加,納入社會保障兜底範圍,兜住底線。此外,通過認真摸排,上報邊緣戶5戶9人,並在動態管理期間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予以科學幫扶。

二是開展板凳會,創新宣傳方式。鄉村幹部同貧困戶促膝而談,徵求羣衆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意見,共收集問題15個,通過解答羣衆提問,宣傳扶貧政策,取得了實質性成效,進一步助推農村工作穩步前進,打開脫貧攻堅新思路。

三、存在問題

一是扶貧政策宣傳不到位。各村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學習培訓不夠,基層幹部對扶貧政策瞭解掌握不夠,對農村羣衆的政策宣傳不夠。

二是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一些貧困戶思想觀念陳舊落後,安於現狀,發展動力不足,甚至坐等國家救助,存在等、靠、要思想。

三是產業項目發展單一,抗風險能力差。我鄉大多數村已徵遷完成,無發展產業用地,同時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差和觀念落後,貧困戶多是老弱病殘,自我發展能力不足,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抵禦風險能力差,發展一些特色產業難,出現增產不增收現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強化宣傳氛圍。通過入戶宣傳、板凳會、屋場會等多種形式擴大宣傳,讓廣大貧困羣衆充分了解最新的脫貧攻堅政策,不斷提升羣衆認可度、政策知曉率和服務滿意度。

(二)保持政策穩定。在脫貧攻堅期間,對已脫貧戶要嚴格落實“攻堅期內脫貧不脫政策”,做到政策落實不改變,結對幫扶不脫鉤,收入監測不間斷,防止脫貧的人口返貧,真正幫助貧困地區發展起來,真正增強貧困人口自身動力,擺脫貧困,走向致富的道路。

(三)實施產業扶貧。產業發展是貧困家庭主要增收渠道,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聯動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貧困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解決從選擇項目、培訓技術、協調銷售渠道等方面存在技術、人力、資金不足問題。

(四)推進就業扶貧。大力開發適用性強、針對性強的各類公益崗位,爲弱勞力或辦勞力貧困人口提供就業。持續開發適合貧困勞動者的居家就業、就近就業崗位,使其增長收入。

篇十一:脫貧攻堅年度工作總結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扶貧辦的指導下,滁州市認真學習尤其是視察__重要講話,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精準,查找不足,按照《中共__省委__省人民政府關於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要求,努力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力爭超額完成全年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一、20__年工作舉措

(一)精準識別對象

1.扶貧對象識別關口前移。採取“農戶申請、四鄰簽字、組級評議公示、村級評議公示、鄉鎮審覈公示、縣級複審公告”的方式開展扶貧對象識別工作,做到了程序更加規範、結果更加精準,有效解決了“羣衆公認”的問題。

2.開展“回頭看”。全市統一安排“回頭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親自帶隊,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效能辦、市扶貧辦成立聯合督查組,於2月5日、16日,兩次開展“回頭看”大督查;4月中旬,按照省扶貧辦統一部署,開展了建檔立卡精準覈查月活動,進行了再次”回頭看”。共計剔除一般農戶人員5.1萬人,補充貧困人口5.4萬人,目前全市貧困人口5.3萬戶13.2萬人,實現了貧困人口基本精準。

(二)精準脫貧目標

我市現有123個貧困村、13.2萬貧困人口,我們雙眼緊盯50個貧困村出列、4.5萬貧困人口脫貧的年度目標任務,共計安排55個貧困村預出列、4.8萬貧困人口預脫貧的年度計劃,預留了10%機動空間。

(三)精準技術扶持

1.精準指導。市、縣兩級均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成行業專家“智囊團”,指導“四項清單”編制,解決一般幫扶幹部入戶後幫扶措施拿不準問題;解決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項目選不准問題。市農委制定《滁州市特色種養業脫貧行動方案》、“一村一品”實施方案,成立9個工作組,9位黨組成員任組長,分片包保,對全市123個貧困村進行到村指導。各縣也都抽調人員組成專家“智囊團”,分赴各鎮、村落實精準指導。

2.分類施策。各地根據貧困人口的屬性和實際情況,編制“四項清單”,對全市5.3萬戶、13.2萬貧困人口中,擬開展產業扶貧戶、就業扶貧戶、健康扶貧戶、教育扶貧戶、危房改造戶、建戶用光伏電站戶、通自來水戶、政策兜底戶進行分類彙總,制定幫扶方案;對貧困村“一村一品”項目、光伏電站項目、道路暢通工程、八小水利、農電改造、基層組織建設進行梳理,掛圖作戰,逐個銷號。

(四)精準項目幫扶

1.實施產業脫貧工程

一是幫助貧困村確立主導產業。全市共安排“一村一品”產業項目61個,對55個預出列貧困村全覆蓋,已經全部完成並進行生產。市扶貧辦在5個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輪流召開產業扶貧現場推進會,每月1次,通過現場會倒逼產業發展,既帶動貧困戶脫貧,又增加村集體收入,部分貧困村既有主導產業,又有特色產業。

二是產業幫扶貧困戶。全市2.2萬貧困戶發展產業,其中,今年預脫貧戶發展特色種養產業10171戶,產業覆蓋貧困人口4.9萬人,確保今年預脫貧貧困戶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國家貧困線標準。

三是發展光伏扶貧。全市123個貧困村實現光伏電站建設全覆蓋,爲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提供保障,同時,採取集中建設,統一管理的方式,建設了3026個戶用光伏電站,穩定增加貧困戶家庭收入。

四是發展鄉村旅遊扶貧。堅持“宜遊則遊”的原則,鳳陽縣、全椒縣、定遠縣、來安縣、明光市各確定了3個村爲旅遊扶貧工程重點村,各地分別按年度完成1個村目標。推薦上報來安縣張山鄉仰山村、明光市張八嶺鎮柴郢村、定遠縣藕塘鎮回民村3個村爲全省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舉辦“中國·滁州桃文化旅遊節”、“滁州·章廣紅色文化旅遊節(桃花篇)”等節慶活動近20場次,吸引長三角周邊及本地遊客超過150萬人次,帶來旅遊收入約5億元。鳳陽小崗村被省旅遊局列爲十大鄉村旅遊推薦線路改革探源之旅,明光八嶺湖生態旅遊區、滁州神山-皇甫山休閒區等被評爲合肥都市圈“十佳休閒線路”,給一產與三產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切實可行的途徑,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僅明光八嶺湖旅遊區就吸納36位貧困人口到景區工作,實現就業脫貧。

五是探索資產受益扶貧。定遠縣定西村、鳳陽縣餘灣村、明光市柴郢村、來安縣仰山村、全椒縣復興村成立合作社,貧困戶抱團入股,利用扶貧資金集中建設連片大棚,進行蔬菜種植、食用菌生產等,貧困戶可以選擇自種或者委託合作社種植,委託合作社種植的貧困戶幹活掙工資,另外領取保底分紅。

2.實施就業脫貧工程

發揮就業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勞務培訓基地13個,通過240個鎮村戶外電子顯示屏,發佈企業用工信息2.3萬條。舉辦各類招聘會和勞務對接會65場,累計發佈轉移就業崗位1.2萬個,實現轉移就業7332人。完成貧困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278人,組織貧困人口創業培訓151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65名,創業帶動就業139人,開發公益性輔助崗位129個,吸納貧困勞動者就業67人,通過就業扶貧,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3.實施生態保護脫貧工程

貧困戶或其他造林主體流轉貧困戶土地造林的,每畝按500元標準一次性給予補助。今年全市17.94萬畝造林中,貧困村造林3.19萬畝,補助資金達1600萬元。創建47個省級森林村莊(其中貧困村9個),建成24家“森林旅遊人家”。安排貧困人口從事管護、保潔、保安、綠化、服務員等相關工作,已落實貧困戶就業317人;聘用護林員、森林防火專業隊員110人,月均收入1200元。

4.實施智力脫貧工程

一是教育扶貧。出臺了《關於教育扶貧的實施方案》,實施教育扶貧結對幫扶行動計劃,構建教育精準脫貧體系。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學生實施資助,爲1633名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在園幼兒發放資助金156.65萬元;6487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學生補助生活費676.03萬元;1634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普通高中學生髮放助學金及免學雜費補助547.31萬元;491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中職學生髮放助學金、免學雜費及就業補助165.87萬;2180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普通高校本專科(含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在校學生提供國家助學金646.05萬元;982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大學生提供生源地助學貸款790.8萬元。全市未發生因貧輟學現象。

二是科技扶貧。制定了《滁州市科技特派員扶貧工作實施方案》,開展農業實用技術普及培訓。截至11月底,我市55名科技扶貧特派員共開展實用技術培訓6447人次,解決實際科技需求113個,服務帶動貧困戶275戶,通過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有效地提高貧困戶勞動力致富技能。

5.實施社會保障兜底脫貧工程

一是提高保障標準。低保和扶貧工作有效銜接,數據共享,全市農村低保保障標準由每人每年264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3240元,增長22.7%,實現了低保線高於貧困線。

二是加強對特殊人員的關愛服務。制定兒童發展規劃,加強對兒童福利院、救助機構、特困人員供養機構、殘疾人康復機構建設,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監護,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建立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制度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對重點救助對象提高救助水平,確保基本生活。

6.實施健康脫貧工程

一是加大醫療救助。我市貧困人口全部參加新農合,並且免交新農合保險費用,各地都出臺了健康扶貧實施方案,建立了因病致貧數據庫,確認20__2戶因病致貧,患病人口28883人,開展了貧困人口簽約服務。從“先診療後付費、降低住院門檻、免交住院押金、設立住院報銷封頂標準、大病救助、大病保險、臨時救助和政策兜底”等方面給予保障。

二是加強衛生計生服務。實施對口幫扶,全面實施對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孕前優生健康免費檢查等公共衛生項目。

7.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脫貧工程

一是道路建設。開工建設農村道路暢通工程1376個3291公里,其中:縣級公路暢通工程21個187.7公里;鄉級公路暢通工程81個895公里;老村級道路加寬改造工程408個1042公里;撤併建制村路面硬化工程568個843公里;貧困村內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298個322公里,目前全部完工。

二是八小水利與安全飲水。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解決24266個貧困人口安全飲水問題,“八小水利”向貧困村傾斜,完成貧困村“八小水利”工程1126處。

三是危房改造。符合標準且自願申請危房改造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4220戶,已全部完成。現正在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提前安排、實施20__年危房改造計劃,並且出臺特惠政策,對貧困戶增加補助資金,解決危房改造資金缺口問題。比如,來安縣對貧困戶危房改造維修戶再補4000—6000元,對新建戶再補10000—15000元。

四是電力設施改造升級。實施了農村電力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基本解決了農村電網“卡脖子”、“低電壓”等突出問題,滿足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和光伏發電接入電網需求。

8.實施金融支持脫貧工程

一是加大對縣、村、企業貸款支持力度。對定遠縣農村商業銀行發放扶貧再貸款7100萬元,支持擴大扶貧信貸投放;建立貧困村金融扶貧主辦行制度,主辦行對貧困村的主導產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貧困戶金融需求進行摸底、評級和授信;創新“銀行+幫扶企業+貧困戶”的金融扶貧模式,發放企業產業扶貧貸款17960萬元。

二是加強扶貧小額貸款工作。爲貧困戶評級授信,提供“兩免”貸款,對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融資支持。全市共授信貧困戶19519戶,已爲3594戶發放貸款1.24億元。

三是開展政策保險。發展扶貧小額信貸保證保險,對貧困戶保證保險費給予補貼,共計爲3470戶貧困戶購買保險,保險費用13.6萬元。

9.實施社會幫扶脫貧工程

一是建立“單位包村、幹部包戶”和駐村工作隊制度。123個貧困村都有包村單位和駐村工作隊長,全市共派出17134名幹部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實現“縣、鄉、村、戶”包保幫扶四個全覆蓋。

二是建立“1112”定點聯繫幫扶制度。1名市級領導聯繫1個鄉鎮、1個貧困村、包保2個貧困戶,39名市級領導落實了包保制度。

三是解放軍參與脫貧攻堅

5個縣(市)的人武部全部參與所在地脫貧攻堅行動,滁州市軍分區、東營房、南營房包保全椒縣西王鎮夏集村、來安縣半塔鎮高山村、定遠縣藕塘鎮冉周村,領導幹部帶頭包戶,全程參與脫貧攻堅,幫助地方發展產業,多次組織送醫下鄉、慰問、組織企業幫村,其中,軍分區潘曉政委一次性帶領12家企業,爲夏集村捐資12萬元,幫助建設光伏電站;南營房資助冉周村15萬元,解決基礎設施問題;東營房資助高山村20多萬,幫助村裏建設基礎設施和貧困戶危房改造。部隊各單位直接出資102萬元,幫扶物資折算人民幣126萬元。

四是副科級以上幹部幫扶聯繫貧困戶。全市1866名副科級以上幹部(不含39名市級領導),每人結對聯繫1個貧困戶,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每人每年入戶不低於2次。

五是百企幫百村。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全市146家企業結對幫扶116個村(其中貧困村103個),幫扶到位資金5426萬。

六是扶貧日活動。10月17日上午7:20—8:00,在滁州市廣播電視臺開闢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風行風熱線》扶貧日專欄,通過政策解讀,羣衆熱線電話現場諮詢,向全市人民傳遞更多精準扶貧方面的知識;移動、聯通、電信公司免費向全市手機用戶發送扶貧日公益宣傳短信400餘萬條;在公交車及出租車電子顯示屏發佈“全國扶貧日”宣傳標語;10.17日當天,各地在城市中心區廣場,組織機關單位進行扶貧展板、政策宣傳、現場諮詢及義診、公益募捐等活動,全市共募集捐款、捐物摺合人民幣總額2084.3萬元,現場發放扶貧宣傳資料5萬餘份,接受諮詢8000餘人次,認領扶貧項目162個。

(五)精準措施保障

1.政策支持。我市已經出臺1+18個脫貧攻堅文件,爲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提供政策保障。

2.隊伍建設。市扶貧辦,配備3名縣級專職副主任,從相關單位抽調了8名同志,機構單設、集中辦公。各縣(市、區)全部獨立設置了扶貧辦,均由1名縣級領導任主任,人員5-15人;有扶貧開發任務的縣,所有鄉鎮都設立了扶貧工作站,配備4—6人,由鄉鎮科級領導兼任站長,全市846個村全部配備了扶貧專幹。

3.加強培訓。2月28日至29日,滁州市召開市級領導幹部、相關市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各縣市區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扶貧辦主任等400人蔘加的扶貧工作培訓會,邀請省政府副祕書長、省扶貧辦主任劉永春、__農業大學教授授課;各縣市區也先後多次對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鄉鎮、村幹部進行了業務培訓;市扶貧辦會同市委組織部對全體駐村扶貧工作隊長進行了脫貧攻堅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培訓。

4.資金支持。一是財政專項資金。省市縣共計安排財政專項資金3.6億元,其中,省級9157萬元、市級7421萬元、縣級1.98億元。二是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全市共計整合涉農項目資金2.8億元,其中,市級5000萬元、縣級2.3億元。三是小額信貸。爲貧困戶評級授信,對發展產業的3594戶貧困戶發放“兩免”貸款1.24億元。

5.壓實責任。市、縣、鄉、村逐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狀,四級書記抓扶貧,一級抓一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區域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實行“雙包”制度,貧困村不出列,幫扶單位不脫鉤,貧困戶不脫貧幫扶幹部不脫鉤,扶貧開發工作實行“一票否決”。

6.督查調度。建立扶貧工作季調度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由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蔘加的脫貧攻堅調度會;市扶貧辦會同市紀委、市效能辦、十大工程牽頭單位定期對扶貧階段性工作和重點工作進行督查,並下發督查通報,立行立改。

7.強化考覈。制定考覈辦法,發揮考覈的指揮棒作用,加強對縣市區黨政領導和班子成員的考覈,對縣域經濟考覈,對市直相關單位扶貧工作的考覈,對縣市區日常扶貧工作考覈和年終考覈。

8.評先評優。開展“十佳脫貧村”、“十佳脫貧村幹”、“十佳脫貧戶”、“十佳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十佳幫扶單位”評選活動。對連續兩年被評爲“十佳脫貧村幹”的擇優提拔到鄉鎮任職;對連續兩年被評爲“十佳駐村扶貧工作隊長”的優先提拔任用。

9.加大宣傳。在政府網設立滁州市扶貧網站,在滁州日報、電視臺開闢扶貧宣傳專欄,在國、省幹道設立扶貧宣傳高炮,在醒目位置懸掛粉刷標語,現場宣傳發放資料,在各級新聞媒體投稿,共在省級以上媒體刊登報道扶貧工作信息680餘條,其中197篇。省電視臺於4月27日專題採訪鳳陽縣餘灣村、東陵村產業扶貧經驗做法,市電視臺和報社5次對產業發展、小額信貸、旅遊帶動等典型進行了專訪。大力營造脫貧攻堅人人願爲、人人可爲、人人能爲的濃厚輿論氛圍。

二、工作成效

(一)整體工作

1.評定程序規範。經過上半年建檔立卡“回頭看”和精準覈查月活動,各地均履行了“三公示一公告”評定程序,抽查精準識別貧困戶申請和評議情況,規範率100%。

2.檔案資料齊全。各縣市均建立了一戶一檔,分類管理,各村均留存了申請、會議、評議、幫扶等文字、照片資料,做到了識別、幫扶、脫貧有據可查。對檔案資料進行精細化、規範化管理。

3.結對幫扶到位。各地均落實了聯繫幫扶制度,每個貧困戶都有幫扶責任人,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3月份以來,全市幫扶責任人入戶平均達15次,做到每月上門幫扶在1次以上。

4.羣衆滿意度高。從抽查情況看,貧困戶均得到了一項或幾項幫扶,對幫扶幹部的工作比較認可,滿意度100%。

(二)貧困戶

1.增加了貧困戶收入。通過發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增加了貧困戶收入,4.8萬預脫貧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全部高於3100元,解決了不愁吃不愁穿問題。

2.解決了三保障問題。通過實施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危房改造、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今年預脫貧貧困戶的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安全住房、安全飲水問題,實現了三保障。

(三)貧困村

1.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通過建設“一村一品”、每村1—2個村級光伏電站、盤活村集體資產等手段,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全市55個預出列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5萬元,其中,收入超過20萬元的村1個,超過10萬元的村11個。

2.確立了村級主導產業。55個預出列貧困村全部建設了“一村一品”,有一個主導產業,部分村有特色產業。

3.改善了基礎設施。通過實施道路暢通工程、水利工程、危房改造、農村電力設施改造升級、基層組織建設,55個預出列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得到了明顯改善。

4.降低了貧困發生率。55個預出列貧困村貧困發生率全部低於2%。

我市4.8萬貧困人口符合脫貧條件,55個預出列貧困村符合出列標準,今年能夠完成4.5萬貧困人口脫貧、50個貧困村出列的年度目標任務。

三、存在問題

(一)幫扶措施落實不到位

貧困戶的四項清單中,發展產業補助均已落實,但就業培訓、健康扶貧等措施有的還沒有兌現。健康扶貧的方案雖然制定了,但還沒有具體實施,大多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貧困戶還沒有得到實實在在的政策實惠。危房改造工程由於部分地方沒有出臺額外補助政策,部分有危房改造需要的貧困戶因爲資金缺口而放棄危房改造申請。部分幫扶幹部沒有幫扶措施,以上門走訪慰問替代幫扶工作。

(二)部分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嚴重

因爲在實行幹部包戶時,明確規定:“貧困戶不脫貧,包保幹部不脫鉤;在奔小康的征程上,貧困人口一個不落”。導致部分貧困戶躺在溫暖政策的懷抱中,什麼都不做,等着天上掉餡餅,反正他不脫貧,幹部不脫鉤。

(三)貧困戶產業規模較小

目前廣泛開展的產業幫扶,大部分還是貧困戶在單打獨鬥,抗風險能力較弱,容易出現返貧現象,需要企業和大戶帶動。

四、20__年工作計劃

(一)大力推進產業扶貧

加大“一村一品”建設力度,建設45個左右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項目,加快推進貧困村特色產業發展,以村級特色產業帶動貧困戶的產業發展。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採取合作社帶動、大戶帶動、貧困戶_入股、自我使用、委託生產、勞務用工、坐地分紅等方式,增加貧困戶、貧困村收入。在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拓展生產加工、飲食服務和貿易流通等,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讓貧困戶更多分享農業全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

(二)大力推進就業扶貧

大力發揮就業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利用13個勞務培訓基地,開展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第三產業技能培訓;利用240個鎮村戶外電子顯示屏,廣泛發佈企業用工信息;舉辦貧困勞動者招聘會和勞務對接會,發佈轉移就業崗位信息;開展貧困人口創業培訓,發放創業擔保貸款,促進創業就業;開發公益性輔助崗位,吸納貧困勞動者就業,通過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三)大力推進健康脫貧

進一步完善基礎資料,完善貧困人口健康檔案,加大對貧困人口簽約服務,力爭實現貧困人口建立健康檔案和簽約服務率100%,進一步細化各項配套政策、方案,有效執行貧困人口合規醫療費用3、5、10制度,切實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四)紮實開展教育扶貧

認真執行《關於教育扶貧的實施方案》,實施教育扶貧結對幫扶行動計劃,進一步構建教育精準脫貧體系。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所有學生進行助學,力爭讓貧困戶家庭所有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消滅因貧輟學現象,杜絕貧困戶家庭子女教育輸在起跑線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五)全力提供資金保障

按照扶貧專項資金配備4、2、1、5的原則,足額安排扶貧專項資金,並且,提前謀劃,一季度就下撥產業扶貧專項資金,便於各地產業扶貧項目早實施、早見效。同時,嚴格按照《__省財政扶貧資金管理辦法》要求,規範各地的扶貧資金管理和使用。

(六)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

強化十大工程牽頭單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主體責任,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對照“五個一批”和“六個精準”的要求,在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十大工程項目落實、“雙包”工作措施成效、駐村扶貧工作隊履職盡責、項目資金管理使用、檔案資料整理歸檔、年度計劃制定落實等方面,根據階段性重點工作安排情況,加強督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七)嚴格相關單位部門考覈

嚴格按照考覈辦法,突出精準、突出實幹、突出脫貧成效,加強對縣市區黨政領導和班子成員、縣域經濟、市直相關單位扶貧工作的考覈,加強對縣市區日常扶貧工作考覈和年終考覈。

(八)加大輿論宣傳力度

通過各種媒體和現場宣傳,提高宣傳頻次,深入細緻開展貧困羣衆的思想工作,通過發生在羣衆身邊實實在在的事例,讓貧困羣衆知道可致富、能致富、必致富。扶貧先扶志,激發貧困羣衆的內生動力,擺脫思想貧困、意識貧困,去除等、靠、要思想,樹立自力更生、脫貧光榮的正確觀念。弘揚正氣,傳遞社會正能量,營造濃厚的社會大扶貧氛圍。

脫貧攻堅年度工作總結

篇十二:脫貧攻堅年度總結

一、交通扶貧總體思路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羣衆脫貧致富“大民生”、是共圓小康夢想的“大硬件”。爲改善羣衆道路交通運輸條件,修好富民路、建好連心橋,我區堅持“扶貧攻堅,交通先行”的工作理念,以“區域交通”帶動“全域扶貧”,以“交通會戰”引領“扶貧決戰”,以“交通扶持”促進“精準扶貧”按照“完善體系、覆蓋全域,升級提速、聯網增效”的總體要求,以“升級幹線、構建環線、打通節點、聯接鄉村”爲重點,實現了“建好、養好、護好、營運”的農村公路“四好”總目標,有效解決了羣衆出行難、運輸難問題。

二、交通扶貧工作機制

全區以新一輪交通大會戰和交通專項扶貧爲契機,大力實施幹線升級改造工程、鄉村聯網暢通工程、產業園區道路建設、聚居點道路建設和出境路建設,以公路帶爲軸線同步打造集農業產業、工業園區、森林走廊、巴山新居、聚居點、土坯房改造等整體發展的“路、產、園、林、居”新型交通綜合體,爲全區實施扶貧決戰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近4年的交通專項扶貧,區內幹線通道、內外環線、鄉村環線、旅遊環線四通八達、干支相連、網絡密佈,全區交通投資高位增長、公路里程大幅增加、路網結構不斷優化,實現了我區交通建設史上“四個突破”:交通建設投資規模歷史性突破、推進速度歷史性突破、建設里程歷史性突破和路網覆蓋面歷史性突破,基本形成了“外通內聯、通村通鄉、安全便捷、人便於行、貨暢其流”的區域交通運輸網絡。

一是因地制宜,創新投入建好農村公路“大硬件”。按照“項目統籌、多渠道籌資、適度負債、綜合算帳”的原則,通過鄉村道公路項目統籌捆綁、整合涉農項目資金、組織受益羣衆和園區業主籌集資、動員本地在外成功人士捐資或採取財政擔保和貼息、儲備土地抵押爭取銀行貸款等投入交通建設,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採取BT等建設模式,有效解決了建設投入問題。在工程實施中嚴格實行“六個一”的全程推進機制(即一個項目“落實一名掛聯領導、明確一個責任單位、確定一名責任人、派駐一個施工現場推進組、組建一個安全質監巡查隊、進駐一個紀律作風督導組”的工作推進機制),確保事有專管之人、人有專定之責、時有專定之期。在資金撥付中將嚴格按照“五個一批”,即“驗收一批、申請一批、支付一批、審計一批、解決一批”的方式撥付,以確保優質、高效、安全、廉潔完成建設任務,全力打造出領導放心、羣衆滿意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廉潔工程”和“樣板工程”

二是統籌協調,標本兼治管好農民羣衆“生命線”。切實按照“政府主導、部門配合、鄉鎮主抓”的公路紅線控制區管理工作責任機制,健全“區有路政員、鄉鎮有監管員、村(居)有護路員”的三級聯運執法體系,嚴格落實公路用地,依法確定路產路權。同時積極發動沿線村民、學校師生、養護站和企業職工擔任義務護路員,遇到損害路產路權行爲可在第一時間內向專職護路員、監管員或路政員舉報處理,從而建立了“人人愛路護路,鄉村暢潔優美”的農村公路長效管護機制。通過進駐、巡查等方式加大對貨物裝載源頭的監管力度的同時,以治超檢測站點爲依託,建立公安交警、公路路政、道路運政聯合治超機制,實行“卸載十記分十吊證十不收費”治超模式,有效治理車輛超限超載。

三是深化改革,建養並重護好脫貧致富“康莊道”。通過強化鄉鎮交管站職能,保證鄉鎮交通運輸管理站有牌子(機構)、有票子(經費)、有房子(辦公點)、有桌子凳子(人員)、有位子(職責),爲加強鄉、村道路管養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推行招標養護和包乾養護,積極探索以市場化手段促進養護責任、養護投入的落實,逐步推行專業隊伍投標養護與分戶分段包乾相結合、籌資與投勞相結合、季節性突擊養護與日常管理、掛牌養護與護考覈相結合的辦法,構建了主體明確、責任明晰、機制靈活、保障有力、全域覆蓋的公路管養體系。通過競爭方式承包給公路沿線增收渠道少、收入低的村民,既增加了貧困農民的收入,同時降低了養護經費開支。在籌措養護資金方面由區財政除在嚴格執行“7351”標準足額預算日常養護經費的基礎上,還要求村(居)委會必須保證將財政下撥的公益性經費中的30%用於村道公路管養,並通過“一事一議”引導沿線村民投工投勞,採取“大戶捐助、受益戶籌集、社會支持”等多渠道籌集村道管養資金,有效解決了養護資金投入問題。

四是以人爲本,培育市場營運好農村發展“民生路”。

爲加快形成快速、便捷、通暢的城鄉客運“一體化”格局,方便羣衆出行和物資運輸,大力發展以鄉鎮公交和鄉村趕場車,並將部分區內班線客運改造爲環線公交,建立健全了區政府農村客運開通論證機制、安全生產綜合監管機制、“區管、鄉包、村落實”責任機制,同時調整了農村班線客運的運力結構,提高了車輛檔次,保證了農民羣衆出行的安全、舒適。同時積極推進道路運輸產業結構調整,優化運輸資源市場化配置,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道路運輸市場,引導道路運輸企業進行經營改造,引導道路客貨運輸公司化改造,逐步完善了市場監管、完善了市場準入、退出制度,引導貨運業主向公司化,向大型、重型、專業貨物運輸車輛發展,“以大帶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對接我市大交通。

三、交通扶貧主要成效

自2014年實施精準扶貧以來,累計投資67.97億,新(改)建國、省、縣道幹線公路137.68公里,升級改造鄉道公路327公里,新建大中型公路橋樑6座,新(改)建了通村公路、通村聯網路、產業園區道路、聚居點道路等857條1257.4公里,基本形成了“外通內聯、通村通鄉、安全便捷、人便於行、貨暢其流”的區域交通運輸網絡,實現了100%的鄉(鎮)通水泥路(油路)、100%的建制村和聚居點通水泥路。截止目前,全區公路總里程已達2522公里,其中:國道4條108公里,省道2條62公里,縣道6條147公里,鄉道23條444公里,鄉鎮聯網路22條211公里,村道426條1713公里,專用公路4條18公里。路網密度186公里/百平方公里、33公里/萬人。全區現有客運公司6家,客運車輛731輛,班線93條,共有營運線路總里程813公里,日發1986班次,總運載能力達到13902人次/日。全區現有貨運公司44家,貨運車輛6912輛,物流企業18家,有效解決了羣衆行路難、運輸難“最後一公里”問題,補齊了交通基礎設施短板,科學規範的農村公路管養模式營造出暢、潔、綠、美、安的道路交通環境,交通運輸狀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羣衆切實感受到“出家門、上車門、進城門”的交通方便與快捷,爲全區“脫貧摘帽”、打好打勝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