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扶貧局脫貧攻堅工作總結

【概述】

扶貧局脫貧攻堅工作總結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本站的會員“海濤”爲你整理了這篇扶貧局脫貧攻堅工作總結範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正文】

2020年以來,我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遵照中央及省市部署,以“穩脫貧、防返貧、補短板、促提升”爲主線,全力以赴打好戰貧、戰疫、戰汛三場硬仗,確保如期打贏收官之戰。

(一)聚焦疫情汛情,着力克服不利影響。把疫情、汛情作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道路上的兩道“加試題”,及時落實落細各項幫扶救助政策,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全縣未出現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死亡等現象。

一是強化政策保障。出臺《關於印發太和縣脫貧攻堅實施四大增收行動方案及扶持政策的通知》(辦〔2020〕13號),明確35項扶持政策,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出臺《關於着力解決因災致貧返貧問題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實施方案》(太辦發〔2020〕16號),明確30條具體舉措,切實做好災後恢復重建和受災貧困羣衆救助幫扶工作。

二是克服疫情影響。聚焦貧困勞動力就業、扶貧車間復工復產、農產品產銷對接、貧困戶子女網上學習等難題,精準落實幫扶措施,實現“四個清零”。實施貧困勞動力就業幫扶增收行動。開展“送信息”“送崗位”“送上崗”活動,全縣有務工需求的43478名貧困勞動力全部實現務工,是去年務工人數的111.5%。其中,省外務工就業18153人,省內縣外務工就業3465人,縣內務工就業21860人。實施帶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扶貧車間復產帶貧增收行動。建立縣領導包保、專班推進、日調度工作機制,全縣24個就業扶貧車間、30個帶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共帶貧512人。落實扶貧車間租金減免、復產補助和新吸納務工人員就業補貼44.8萬元。實施農業特色產業扶貧項目增收行動。及早明確2020年特色產業扶貧項目實施的範圍、品種、標準等,對疫情期間實施的7910個農業特色產業扶貧項目,補貼標準提高20%,共補貼2030.4萬元,其中,增補338.4萬元。實施貧困戶及帶貧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銷售幫扶增收行動。通過本地銷售、電商銷售、幫扶銷售等方式,幫助銷售滯銷蔬菜、畜禽等農產品283.7噸,價值205.4萬元。疫情期間,深入開展“雙查雙送”活動,爲376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免費贈送手機,貧困學生線上學習困難實現“清零”,做到“停課不停學”。

三是克服災情影響。汛期結束後,按照“水退人進、以秋補夏、應補盡補”原則,組織貧困羣衆開展生產自救和秋播秋種,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等主動對受災戶開展入戶走訪,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第一時間協調保險公司,啓動特色產業保險理賠工作,已賠付受災貧困羣衆4923戶次、254萬元;排查發現因水災導致房屋受損貧困戶14戶,及時納入了危房改造,現已全部竣工,切實將汛情影響降到最低。

(二)聚焦“四個不摘”,着力保持攻堅狀態。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爲當務之急、頭等大事、重中之重的工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確保脫貧攻堅成色足、質量高。

一是摘帽不摘責任。完善常態化調度推進機制,做到主要領導直接調度,關鍵工作重點調度,薄弱工作專題調度。今年以來,縣委專題研究脫貧攻堅會議19次,縣政府專題研究會議11次,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議17次。各行業部門切實履行分內職責,自覺加強行業扶貧項目、資金監管,強化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

二是摘帽不摘政策。整合各類專項資金5.3億元,繼續實施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基礎設施等,較上年增長10.4%。圍繞“規劃銜接、政策銜接、幫扶隊伍銜接、考覈監督銜接、領導體制機制銜接”等“五個銜接”,起草《太和縣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方案》,謀劃脫貧攻堅對接鄉村振興的工作重點和政策措施,注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三是摘帽不摘幫扶。堅持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進一步理順和加強定點幫扶工作責任,保持幫扶工作的穩定性。對不足3人的37個貧困村駐村工作隊新選派幹部74人,進一步強化駐村工作隊力量。在常態化走訪的基礎上,組織幫扶責任人開展“集中調研走訪月”“二十看、二十問”等走訪幫扶活動,幫助貧困羣衆解決問題2.4萬條,制定完善“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38.6萬條。

四是摘帽不摘監管。加強對扶貧資金項目的日常監督、動態監控和專項審計,嚴肅查處擠佔挪用、虛報冒領、貪污侵佔等違紀違法行爲。嚴把項目庫准入關口和動態調整,認真落實項目公告公示制度,建立2020年脫貧攻堅項目庫,涉及5類、213個子項目,確保扶貧資金使用安全、落實到位。持續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今年以來,處置扶貧領域問題線索84件,黨紀政務處分53人,組織處理56人。

(三)聚焦“三戶一體”,着力防範返貧致貧。堅持強基礎、抓重點、促提升,防範返貧致貧,持續鞏固脫貧成果。

一是健全工作機制。研究制定《防止返貧致貧加強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的意見》《太和縣“一村一策”、“一戶一案”加強監測預警和精準幫扶工作實施辦法》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五防”機制,明確部門職責,細化應對措施,切實防範自然災害風險、市場波動風險、帶動斷鏈風險、失業風險和家庭變故風險等各類致貧返貧風險。

二是開展結對幫扶。聚焦全縣未脫貧戶和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三類戶”,尤其是2019年人均純收入低於5000元的戶,在三類戶”原有幫扶責任人包保的基礎上,新增由鄉鎮包點幹部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包保的“雙包保”制度(其中4000元以下的,由鄉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包保),制定“一戶一案”,逐項落實幫扶措施,切實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三是強化監測預警。加大扶貧、醫保、民政、殘聯等部門間的數據比對和信息共享力度,定期開展數據篩查,結合實地核查,及時掌握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信息變化、救助幫扶措施落實等情況,做到即返即納、動態監測、全程管控。截至目前,全縣脫貧不穩定戶60戶138人、邊緣易致貧戶3593戶7480人,風險已全部消除,未發生新的致貧和返貧。

(四)聚焦鞏固成果,着力提升脫貧質量。對照年度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持續鞏固拓展“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成果,不斷推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十大工程”,確保扶貧政策精準落實到村、到戶、到人。

一是進一步緊盯核心指標。保障義務教育。全面落實教育資助政策,年度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35341人次,發放資金1770.6萬元。保障基本醫療。累計爲50076名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辦理慢性病證,貧困人口年度住院治療3.5萬人次,報銷2.38億元;慢性病門診就診21.2萬人次,報銷0.79億元。保障住房安全。建立危房動態監控機制,開展住房安全大排查,年度改造建檔立卡貧困羣衆危房1135戶,其中,修繕318戶、新建817戶,撥付資金1824.8萬元,全部解決了貧困羣衆住房安全問題。保障飲水安全。投入2621.8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改造水廠17處、維修水廠46處,健全完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改善了貧困羣衆飲水條件。

二是進一步推進政策落實。產業扶貧。2020年度,自種自養項目覆蓋21588戶、入社發展項目覆蓋7209戶,發放補貼5051.9萬元。嚴格落實村級光伏電站“80%”相關政策規定,規範光伏扶貧收益分配方案,通過光伏收益開發公益崗位1624個,村級光伏電站產權全部確權到村。就業扶貧。1-11月,共完成技能脫貧培訓512人,完成任務的128%;認定(居家)就業扶貧基地57個,提供就業崗位3628個;開發(扶貧)公益性崗位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3025人。金融扶貧。今年以來,新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48筆、519.5萬元;累計清收小額扶貧貸款7446筆、3.71億元,如期完成了序時清貸任務。綜合保障性扶貧。調整和細化城鄉低保審批流程,將審批權限下放到鄉鎮,審批時限由45個工作日壓縮至22個工作日。1-11月,農村低保累計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3.4萬人次,特困供養累計保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04萬人次。基礎設施建設扶貧。投入4.04億元,新建農村四好公路328.4公里;投資3726萬,改造危橋41座;投資7294.45萬元,實施農村電網改造項目100個;繼續鞏固農村信息化建設成果,全縣所有行政村光纖和4G網絡實現全覆蓋。消費扶貧。深入開展扶貧產品認定,全縣224個扶貧產品通過國扶辦發佈,已全部入駐中國社會扶貧網。建成消費扶貧地方館5個、企業館4個,扶貧專區4個。通過“消費扶貧”累計幫助貧困羣衆銷售農產品1.75億元,有效促進了貧困羣衆增收脫貧。

三是進一步強化智志雙扶。堅持扶貧和扶智、扶志相結合,依託全縣34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組織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700多場,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主題教育400多次,引導貧困羣衆子女履行贍養義務,弘揚傳統美德、樹立文明新風。建立先進典型事蹟庫,連續三年評選“最美脫貧戶”“脫貧攻堅孝德之星”等615名,並通過好人榜、電視報道、網絡報道等宣傳報道,進一步增強了貧困羣衆脫貧致富的信心,在全縣營造了良好的脫貧攻堅氛圍。如,31歲高度截癱的“輪椅姑娘”劉豔芝作爲全省殘疾人自強脫貧代表,以《人生因奮鬥更美麗》爲題,在5月15日全國自強脫貧和助殘扶貧先進事蹟網絡報告會上作了典型發言。

標籤:脫貧 攻堅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