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識點總結歸納【通用多篇】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識點總結歸納【通用多篇】

學好政治的方法 篇一

1、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

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的內驅力,是探索與創新的源頭。

加強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俗話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因此,學生要學着不斷去質疑、釋疑,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積極地鍛鍊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大膽懷疑,大膽想象,大膽創新,並能對某些共性的看法或結論提出質疑。

2、整體把握,理清課本內容層次

把繁雜、冗長的知識一層一層地進行梳理,猶如剝洋蔥一樣,將所學的知識梳理出層次,然後從整體上把握這些知識層次。

將其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這就是所謂的“先放後收”。

它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從內容上,要求學生理出哪些是基本知識,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這些知識不僅要求學生找得出來,更要理解、記住它。

從結構層次上,要求學生看書後,瞭解課本中講了幾個問題,先講什麼,後講什麼;這些問題又是從哪幾個層次和角度闡述的?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論證的。

這部分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處於什麼地位,與前面的知識有什麼聯繫等。

3、抓住線索,清晰知識的發展脈絡

如果知識是珍珠,那麼線索就是將珍珠串起來的那根線。

學生要去發現所學知識的線索,抓住了線索就抓住了所學知識的脈絡。

在自學中要注意“三大問題”,即先講是什麼,後講爲什麼或重要性,最後講怎麼樣。

4、劃出關鍵詞,突出知識核心結點

線索是學習內容的“網”,關鍵詞則是這張網中的“結點”。

在知識學習中,要求學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抓住某些“閃光詞”即關鍵詞,將知識高度壓縮在認知結構中,再應用時依據線索,快速檢索出關鍵詞,由此引出自己所學的知識。

5、簡要概括,把課本由厚變薄

這要求學生建立在整體把握課本的基礎上,領會其精神實質。

可先對一節或一段內容進行歸納,用一兩句話,一兩個字概括。

隨着學習歸納能力的提高,逐步發展爲對一課,一章的概括,例如高三《思想政治》第一、二課內容壓縮爲“國家”兩個字,由此引申出:

國家的基本階級和階級關係;國家制度──民主;國家性質──國體;國家管理形式──政體;國家職能──對內對外職能:國家結構──我國的“一國兩制”等。

6、寫讀書筆記,進一步內化所學知識

學生自學完一框、一節或一課後,寫出自己的讀後感,體會,或者對課本進行評述,寫出眉批,如果能長此以往,堅持下去那就真正達到了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學生的理論水平及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較大提高。

學習政治的好處 篇二

學政治可以使我們更早地瞭解社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在自然界中,人生觀無可厚非,生存第一,生存至上;

在階級社會裏和制度下,人生觀有進步和落後之分,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人生觀。 每個人的人生觀在不同時期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外因是日益瘋狂的世界,導致很多人的直覺和感受發生變化,產生人生觀錯位等,也許這是人類世界發展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問題。

學習政治課程的技巧 篇三

學習政治,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會運用課本上的知識來分析實時熱點。祕訣用六個字概括:學習時記住六個字“背目錄,看熱點”,答題時記住六個字“教材、材料、熱點”。

假如學文科真的有點什麼必須死記硬背下來的話,首要的就的目錄,而不是去去翻教輔書上整理的五花八門的內容。

爲什麼要背目錄呢,因爲論述題都是按觀點給分的,比如一道題目12分,要答四個觀點,每個觀點3分,如果你寫了很長一段話但只有一個觀點,那麼你只能拿到一個觀點的分數也就是3分;但如果你簡短地寫了4句話,每句話卻踩着一個點,那麼你的分數肯定要比你只答一個觀點更高。目錄背熟以後,無論碰到哪一道主觀題,首先想到的都應該是那一張目錄。依照目錄,一節一節去回想內容,就不會漏觀點,回想完之後,對題目該從哪些內容來回答,就已經成竹在胸了。

背目錄和看熱點,其實都是爲考場上的答題做準備。應該怎樣過用這些知識來答題呢?有六個字來概括。在考場上做主觀題時,總是默唸六個字:教材、材料、熱點。教材就是讓你根據目錄回想、發散;材料就是讓你聯繫材料上的具體事例,一些觀點甚至可以直接從材料搬下來用,要善於挖掘材料裏隱藏的答案;熱點就是答題時要聯繫上幾個熱門詞語,別小看了這些熱門詞語,它們可能就是一個得分點。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四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識點歸納

一、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

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公司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

二、什麼是企業的信譽和形象?爲什麼要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怎麼樣樹立?

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產品、服務在社會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評價和認同。 原因:(1)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作爲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所特有的,是經過長期的努力形成的。它滲透在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並隨企業的發展不斷延續和更新,最終通過產品和服務在市場上形成本企業的競爭優勢。(2)公司是否誠信經營,關係到企業成敗。如何:開展正當競爭,主要依靠提高質量、改進技術、降低成本、創立名牌等取得競爭的勝利;反對和抵制假冒僞劣、商業欺詐等不正當競爭行爲。

三、誠信在經濟生活和個人生活中的作用?

(1)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是市場經濟的“生命線”。倡導誠實、信用原則,有利於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健康、快速、協調發展。

(2)誠信是個人“立身處世”的準則,誠實守信,就會得到銀行的支持,就會得到實惠、受到尊重。相反,失去信用,就會損害自己的形象,給自己帶來諸多的不便。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識要點

一、企業的兼併與破產的原因及意義

原因意義

企業兼併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兼併相對劣勢的企業。①企業兼併能夠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優勢企業的實力。②企業兼併能夠實現以優帶劣的調整,提高企業和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

企業破產長期虧損、資不抵債和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程序實施破產結算。①企業破產能夠增強企業的風險意識,促使其提高企業競爭力。②企業破產能夠及時淘汰落後企業,有利於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③企業破產能夠減輕國家財政負擔。

二、勞動的意義

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的源泉。

勞動是發展經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勞動是個人取得收入,獲得生存的謀生手段。

三、爲什麼要高度關注就業問題?

(1)必然性:①勞動重要。②形勢嚴峻: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總量都比較大;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

(2)重要性:①對社會生產:是民生之本,生產出社會所需的財富,有效的就業能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②對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同時,有利於其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③從社會角度看: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識點

一、貨幣

1、瞭解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

①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商品。注:商品交換實質上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勞動交換。

②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是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有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商品生產者只有生產出較高的使用價值都有順利的銷售,實現商品的價值。 注:商品生產者從商品判斷標準的中得到的啓示

(1)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只有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才能順利實現商品價值。

(2)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質量上乘的商品,其價值容易實現。同時,產品質量越好,信譽越高,使商品供不應求,商品生產者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2、理解貨幣的含義、本質和基本職能

(1)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一般等價物是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3)貨幣的職能是它是貨幣本質的體現。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種基本職能。

①價值尺度(生活中表示爲價格標籤)——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②流通手段。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要求: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必須用現實的貨幣。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識點梳理(人教版 篇五

第一單元 生活與消費

一、揭開貨幣的神祕面紗

1、商品

①含義: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②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和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2、貨幣的含義及本質

①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所以說貨幣是商品交換髮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②本質:一般等價物

含義:貨幣具有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

3、貨幣的基本職能

(1)價值尺度

①含義:指貨幣作爲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

②價格:用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示出來的商品價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決

定價格,價格反映價值。

③作爲價值尺度的貨幣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2)流通手段:

①含義: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②商品流通:以貨幣爲媒介的商品交換。公式:W-G-W

③需要現實中的貨幣。

(3)貨幣的其他三種職能: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

4、貨幣流通規律——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受貨幣流通規律支配

①其內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與貨幣的流通次數成反比

②公式:

5、紙幣

①含義: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國家能決定紙幣的發行量、紙幣的面值,但不能決定紙幣的購買力或者紙幣代表的價值)

②優點:製作成本低,易於保管、攜帶和運輸,避免磨損減少貴金屬的無形流失

③限度:發行量要以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爲限度。過多易導致通貨膨脹,過少易導致通貨緊縮

6、電子貨幣: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貯存、轉賬、購買、支付的

7、貨幣的發展:金屬貨幣(金銀條塊——鑄幣)——紙幣——電子貨幣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

1、結算方式

現金結算:用紙幣來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行爲

轉賬結算:通過銀行轉賬來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行爲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義:具有消費、轉賬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銀行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優點:功能多、方便、節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義: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種類:轉賬支票和現金支票)

3、外匯含義: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4、匯率:又稱匯價,是指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外幣升值;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跌落,外幣貶值)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

①含義: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②意義:對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影響價格的因素

1、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商品的供求關係來實現的。

2、供求影響價格

①供不應求,價格升高——賣方市場(賣方起主導作用,處於有利地位)

②供過於求,價格降低——買方市場(買方起主導作用,處於有利地位)

3、價值決定價格

①價值與價格的關係: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一般情況下,商品價值量與價格成正比)

②商品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對於商品生產者來講,個別勞動時間高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於不利地位;個別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於有利地位。

③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④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4、價值規律

①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爲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②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四、價格變動的影響

1、對人民生活的影響:①一般說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②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消費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購買,轉而消費另一種商品,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種商品價格下降,消費者將增加對該商品的購買,導致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即替代品的價格變動對雙方的影響是反向的)

④在互補品中,一種商品的價格上升,不僅使該商品的需求量減少,也會使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反之,一種商品的價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會引起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隨之增加(即互補品的價格變動對雙方的影響是同向的)

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調節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生產率),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五、消費及其類型

1、影響消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購買方式、服務態度、家庭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等等。

2、收入對消費的影響: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

①一般說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與居民消費成正比——要發展經濟,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於當前的收入,而且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改善收入預期

③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聯繫(一般說來,二者成反比)——縮小收入差距

3、一般說來,物價水平與人們的消費水平成反比——穩定物價

4、消費類型:

①按產品類型分,可分爲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爲錢貨兩清消費、貸款消費和租賃消費

③按消費目的分,可分爲生存資料消費(最基本的消費)、發展資料消費和享受資料消費

5、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它會隨着經濟的發展、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6、恩格爾係數是指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恩格爾係數減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六、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1、消費心理:往往,一種消費行爲會由多種消費心理引發

①從衆心理引發的消費——要做具體分析,盲目從衆不可取

②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

③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是不健康的

④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是一種理智的消費

2、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①量入爲出,適度消費(過於節儉不可取)

②避免盲從,理性消費(避免跟風隨大流,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重物質消費輕精神消費)

③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的含義: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爲主旨,符合人 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爲的總稱;其核心是可持續消費;可概括爲“5R”)

④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必修一政治知識點總結 篇六

1.我國主要的儲蓄機構有哪些?定期儲蓄和活期儲蓄有何異同?什麼是利息?利息如何計算?

▲主要儲蓄機構:各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和郵政企業。

▲比較:定期儲蓄:收益高於活期儲蓄,但存期長,流動性差;活期儲蓄:流動性強,靈活方便,但收益低。

▲利息:是銀行因爲使用儲戶存款而支付的報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理論上);實際獲得的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1-5%)(注:5%的利息稅。我國從20xx年8月15日起利息稅調整爲5%)。

2.什麼是商業銀行?主要業務有哪些?

▲含義:經營吸收公衆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並以利潤爲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

▲業務:存款業務、貸款業務(工商業貸款和消費貸款)、結算業務。

▲貸款時應遵循的原則:真實性、謹慎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3.股票的特點是什麼?股東的權利有哪些?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股票投資具有高風險、高收益同在的特點。

▲股票代表股東對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包括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獲得股息或紅利等。

▲股票的收入:股息和紅利收入;股票價格上升帶來的差價。

4.債券的含義是什麼?債券的有哪些種類?

債券: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併到期償還本金。

根據發行者不同,債券分爲國債、金融債券、企業債券。

5.什麼是商業保險?其種類有哪些?訂立保險合同的原則是什麼?

▲商業保險: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爲。

▲種類: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人身險有健康險、意外傷害險、人壽險等;財產險有汽車保險,運輸險等)。

▲訂立保險合同的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願訂立。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背知識點總結 篇七

1.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計劃和市場。

2.市場經濟的含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3.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價格、供求關係和競爭。

4.市場調節的作用:

①積極作用:a.市場能靈活、及時、準確地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傳遞市場供求信息,實現資源配置;b.調動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積極性,推動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源的有效利用。

②消極作用(市場調節的侷限性):a.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b.市場存在三個缺陷: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

5.良好的市場秩序:

①健全和完善市場規則,即健全和完善市場準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和市場交易規則。

②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尤其是要加快建立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

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①含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②基本特徵:a.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誌);b.以共同富裕爲根本目標;c.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

7.宏觀調控

①含義: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②必要性(原因):a.市場的侷限性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市場的調節不是萬能的,它還存在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的缺陷。b.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標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宏觀調控。

③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其中,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具體內容見課本和筆記),行政手段是輔助手段。

④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必修一政治知識點總結 篇八

第一課: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一)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1.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對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

★2.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人民當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點:

(1)人民民主的廣泛性: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民主主體的廣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實性: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質的保障;隨着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廣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

4、爲什麼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1)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國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作爲四項基本原則之一,已被寫入我國憲法。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

①只有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確保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權,才能調動億萬人民羣衆投身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

②只有堅持國家的專政職能,打擊一切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維護國家長治久安。

5、怎樣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略P7)

6.我國政府關於人權問題的觀點:(1)生存權、發展權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權。(2)保護和促進人權,必須從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這個環節入手;(3)實現人權的根本途徑是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4)國家主權是一國人民充分享受人權的前提和保障。

★★(二)公民的政治權利與義務

1.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監督權。

2、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性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

★★3.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2)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3)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4.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

公民平等的享受權利,平等的履行義務,平等的適用法律。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的享有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平等的履行憲法、法律規定的義務。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權利都受到保護。

③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爲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5.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

(1)是什麼?

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二者不可分離。

權力和義務在法律關係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權力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

(2)怎樣堅持?

①要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權利。②要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6.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⑴爲什麼?

在我國,國家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一致的。

⑵怎樣堅持?

國家尊重和保障公民個人的合法權益。公民在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時,要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結合起來。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產生矛盾時,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是公民愛國的表現。

★★第二課: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

(一)民主選舉

1.四種選舉方式比較

2.影響選舉方式、選舉制度的因素

3.我國的選舉制度及其影響因素

4.公民應珍惜自己的選舉權

⑴爲什麼選民要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

①選民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即參加選舉的態度和能力,是影響選舉效果的重要因素。

②是否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這一權利,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怎樣行使選舉權,如何投出自己神聖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養高低的重要標誌。

⑵選民應怎樣行使選舉權?

①要不斷提高自己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端正參加選舉的態度,出於公心,以人民利益爲重,選出切實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②要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和公民參與意識,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自己的選舉權。

③要不斷提高政治參與能力,在周全考慮、理性判斷基礎上,鄭重投出自己的一票

★★(二)民主決策

1、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方式:(1)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2)通過專家諮詢制度參與民主決策。(3)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決策。(4)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注:每種方式的重要性或意義)

2.公民直接參與民主決策的重大意義?

公民通過各種渠道、採用不同方式直接參與決策過程,是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重要環節。有助於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

有利於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

有利於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

有利於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

★★(三)民主管理

1.發展基層民主的重要性

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實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證人民羣衆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徑。

2.基層民主自治的形式: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3.實行基層民主管理的意義:有利於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爲廣泛而深刻的實踐,必須作爲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性工程重點推進。

★★(四)民主監督

1.公民監督權的內容:

公民的監督權是公民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利,它包括批評權、建議權、檢舉權、申訴權和控告權。

2、公民行使監督權的合法渠道:(注:每種渠道的意義)

⑴通過信訪舉報制度行使監督權。

⑵通過人大代表聯繫羣衆制度實行民主監督。

⑶通過輿論監督制度行使監督權。

⑷其他方式: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

3、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

①有利於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

②有利於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③有利於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4.公民怎樣行使監督權:

公民行使監督權時,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一方面,爲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敢於同邪惡勢力進行鬥爭,勇於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另一方面,必須採取合法形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五)有序的政治參與

1、爲什麼要有序的參與政治生活?

2、有序與無序的區別(1)是否遵循法律、法規(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3)是否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

★★第三課: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我國政府的性質:

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

2、我國政府的宗旨與基本原則。

爲人民服務是政府的宗旨,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

堅持爲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國政府的職能

⑴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

保衛國家的獨立與主權;保護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種合法權益,保護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合法財產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協調人民內部矛盾,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着社會治安和秩序。

⑵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⑶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

一方面宣揚科學理論,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另一方面,政府組織和發展教、科、文、衛、體等各項事業,努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⑷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文化設施、公共衛生設施等方面的建設;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控制人口增長,促進優生優育;保護公共環境,防治各種污染等。

4、建設服務型政府

我國正在建設服務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爲人民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5、公民與政府的關係

(1)人們的社會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

(2)我們公民要了解、相信、支持政府,尋求政府的幫助,監督政府的行爲,不斷提高公民意識和政治素養。

(3)當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公民可以通過政府設立的熱線電話、信訪部門、電子政務、依法建立的行政裁決、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制度等求助或投訴,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第四課: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督

★1、我國政府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政府依法行政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2、我國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義?

①有利於保證人民羣衆的權利和自由;②有利於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其公職人員不變質,增強政府的權威;③有利於防止行政權利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於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3、怎樣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1)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

(2)具體舉措:①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以嚴格規範行政執法行爲;②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行爲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3)政府還要審慎行使權力,科學民主決策

★4、爲什麼要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必要性+意義)

必要性:權利是把雙刃劍。政府權力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權力一旦被少數人濫用,就可能滋生腐敗,貽害無窮。爲了防止權利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來爲人民謀利益。

★意義: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

①只有接受監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減少和防治工作失誤;②才能防止濫用權力,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爲,保正清正廉潔;③才能更好的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確的決策;④才能真正做到權爲民所用,造福於人民,從而建立起一個具有權威和公信力的政府。★5、怎樣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1)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利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具體說,①發揮人民民主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使人民能夠有效的監督政府權力的運行;②加強法制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就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罷免等制度。

2)依據憲法和法律,建立和完善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3)政府自覺接受監督,建設法治政府。

6、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

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新聞輿論和社會公衆的監督,羣衆通過法定渠道(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政府系統內部(監察、審計等部門)的監督等多種監督形式。

7、政府爲什麼接受人民的監督?

(1)從根本上說,是有我國政府的性質所決定的。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志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政府的公職人員是人民的公僕,是爲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只有自覺接受人民的監督,才能更好地執行人民的意志,捍衛人民的利益,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的。

(2)政府自覺接受監督的意義(略)

(3)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只有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才能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依法行政。所以說,自覺接收人民監督是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

8、如何接收人民監督?

我國政府爲了方便人民羣衆對政府及其公職人員進行監督,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例如,“陽光工程”。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實施“陽光工程”是自覺接受人民監督的表現。

9、“陽光工程”意義

(1)一方面是規範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政執法行爲;(2)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民的權益,目的是實現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開放紅頭文件的查閱,說明政府的羣衆意識、服務意識正在逐步加強。(3)利於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於羣衆加強對政府工作的監督(4)利於羣衆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5)利於羣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6)利於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

10、政府的權威及其體現:

政府的權威,是指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務過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認同的威望和影響力。從根本上講,一個政府能否具有這種權威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覺的認可和服從,這是區別有權威與無權威的政府的根本標誌。

我國政府權威的來源:政府的權威是通過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態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職責的效果等樹立起來的。怎樣樹立政府權威?

首先,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科學決策、依法行政、審慎用權、優化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要自覺接受人民監督,與人民羣衆保持和諧關係。

其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利益。

最後,政府工作人員要★堅持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

第五課: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會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係?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於最高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地位和職權?

地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於最高地位。

職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最高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設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國家立法權、國家決定權、國家任免權、國家監督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我國的立法機關

2.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地位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本行政區域內的一切重大問題,都由它討論決定,並由它監督實施。★3.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係:

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二)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篇九

政治複習資料(必修一)

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1、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此概念是歷史範疇,而非永恆範疇。)

2、貨幣和商品比較,貨幣出現得晚。貨幣是商品交換髮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3、交換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1)物物交換:商品——商品

(2)商品——大家都樂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價物)——商品

一般等價物:它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各種商品進行交換的媒介。

(3)商品——貨幣——商品

4、貨幣的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5、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

6、貨幣的基本職能

(1)含義:是貨幣本質的體現,指貨幣在人們的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兩種基本職能:

A 價值尺度——觀念中的貨幣(價格: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

B 流通手段——現實中的貨幣

8、商品流通: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公式:商品——貨幣——商品

9、紙幣發行是不是越多越好?不是。

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 / 貨幣流通次數

紙幣是國家規定的貨幣符號,如果濫發紙幣,會導致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

紙幣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紙幣發行量小於所需的貨幣量,會使商品銷售發生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

10、在覈算一定時期的各項經濟收支往來時,人們通常使用的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轉帳結算

11、信用工具分類:

(1)信用卡: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信用卡的特點: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爲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2)支票: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

A分類:現金支票和轉帳支票

B共同點:不準流通轉讓。

12、外匯

(1)含義: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

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少的人民幣——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降低——人民幣升值

13、人民幣穩定的意義:

保持人民幣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穩定,對實現擴大就業,經濟增長和國際收支平衡,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考點:1、紙幣發行是不是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

2、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如何應對?今年我國上調人民幣幣值,如何看待?

第二課 多變的價格

1、影響價格的因素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等等,但這些因素對價格的影響都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係來實現的。

2、供求影響價格

(1)供不應求——搶購——價格上漲——形成賣方市場(賣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2)供過於求——滯銷——價格下跌——形成買方市場(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

3、價值決定價格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

4、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不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時間。

個人企業要想更多贏利應該怎麼做?

賺錢:個別勞動時間短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賠錢:個別勞動時間長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5、縮短個別勞動時間的途徑:

(1)加強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

(2)提高生產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根本途徑:提高勞動生產率

6、價值規律

(1)基本內容:

A 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B 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爲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表現形式:

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價格上下波動示意圖:(如右圖)

7、價格變動的影響有哪些?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的影響比較大。

一般來講:

價格降低——需求量變大

價格升高——需求量變小

(2)價格變動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A調節生產。(圖形略)

B提高勞動生產率

C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8、互爲替代品:兩種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如:火車——飛機 空調—風扇

互補商品:兩種商品共同滿足人們的一種需要。如:乒乓球拍—乒乓球 汽車—汽油

考點:企業生產者怎樣在價格戰中獲勝?怎樣使你的商品在市場中有競爭力?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和消費品價格

(1)收入是消費是前提和基礎。

收入增長較快的時期,消費增長也比較快;收入增長速度下降時,消費增幅也下降。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2)商品價格高低影響人們的消費選擇。

物價上漲,購買力普遍降低;物價下跌,購買力普遍提高。

基本生活消費品受價格水平變動的影響要遠遠低於奢侈品。

活學活用:請說出幾種促銷手段

提示:商品的性能、外觀、質量、包裝、購買方式、商店位置、服務態度、售後維修、保養情況等方面的變化都可能帶來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選擇。

2、分析:“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個過去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都較高的人,在可支配收入減少的情況下,短期內仍然會力圖保持已經達到的較高的消費水平,而不會立即削減消費支出。

3、消費的類型

(1)按照產品類型不同分爲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服務)消費。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分爲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三種。

(3)按照消費目的不同分爲生產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4、食品支出、發展資料支出、享受性資料支出哪一項支出在家庭消費總支出佔比重越小,證明該家庭消費水平越高?

答: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爲恩格爾係數。恩格爾係數越小,人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相關材料分析題型:

濟南市統計局發佈信息:私家車和商品房成爲省城居民2004年增勢最強的主要消費品。到現在,全市私家汽車總量已達11.2萬輛,按濟南城鄉居民統算,每百戶居民擁有量已達6.5輛。而個人住房購買量也比上年增長了55.8%。

運用相關知識,回答材料體現的經濟知識。

分析:材料表明汽車和住房消費已成爲市民除食品消費外的最大的消費類別,消費結構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佔的比重。食品支出佔家庭總支出的比重,被稱爲恩格爾係數。恩格爾係數越小,人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所以由材料可知濟南的社會消費結構正向發展型和享受型升級。

5、消費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受外部因素影響(自然條件、社會環境、個人經歷)以下是幾種主要的心理引發的消費:

(1)從衆心理引發的消費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6、如何做一名理性的消費者?

(1)量入爲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綠色消費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爲主旨。其核心是可持續性發展。)

(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是我們的精神財富。

考點:結合我國提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實際,思考在消費中我們如何做到節約?

第四課 生產與經濟制度

1、生產和消費的關係

(1)生產決定消費——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消費的方式、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爲消費創造動力)

(2)消費對生產有反作用——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A消費的實現是生產行爲的完成標誌

B消費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對生產的調整和升級起着導向作用

C一個新的消費熱點的出現,往往能帶動一個產業的出現和成長

D消費爲生產創造出新的勞動力,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的積極性。

2、爲什麼要大力發展生產力

(1)我國現狀: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其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落後的社會生產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之間的矛盾。

(2)意義:

① 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② 爲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

③ 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④ 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3、改革是強國之路

① 內容:A 調整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

B 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② 性質: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③ 誤區:把改革誤認爲要改變社會主義性質。

4、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1)公有制爲主體: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經濟特徵。——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2)組成部分:公有制範圍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國有經濟:A 含義:社會全體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以國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同較高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B 地位:掌握着國家的經濟命脈,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

集體經濟:A 含義:由部分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一種公有制的經濟。

B 地位:是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式,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經濟按照一定原則實行聯合生產或經營的經濟形式。

(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集體成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5、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

(1)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佔優勢。

(2)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控制力上。

A 控制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控制經濟運行的整體態勢,控制重要稀缺資源

B(在關係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國有經濟必須佔支配地位。)

6、非公有制經濟

(1)個體經濟:由勞動者個人或家庭佔有生產資料,從事個體勞動和經營。

(以勞動者自己的勞動爲基礎,勞動成果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和支配。)

(2)私營經濟:以生產資料私有和僱傭勞動爲基礎,以取得利潤爲目的。

(3)外資經濟: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中的外商投資部分。

7、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存在的意義

適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是根本原因)

實踐證明: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五課 企業與經濟制度

1、企業的含義: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它是以營利爲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

是什麼構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其中哪種企業起主導作用?企業、國有企業。)

2、企業組織形式:

(1)公司制,是現代企業主要的典型的組織形式。

(2)公司,依法設立的,全部資本由股東共同出資,並由股份形式構成的,以營利爲目的的企業法人。(股東不得少於兩人)

(3)兩種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相同點:

“有限”:指股東僅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債務負有有限清償責任。

“合股”:由若干人共同集資來建立一個公司,這筆資金被分成股份。擁有股份的人叫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

不同點:課本P41表格

(4)公司的組織機構通常由三部分組成:決策機構(股東大會及選出的董事會,處理公司重大經營管理事宜)、執行機構(總經理及助手,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監督機構(監事會,對董事會和經理的工作進行監督)

3、公司經營如何才能取得發展(公司能否經營成功,取決於什麼因素)

(1)公司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2)公司要依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

(3)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良好形象。

經營管理不善的企業只有兩條路:企業兼併和企業破產

4、人類生產出是任何財富,都是勞動、生產工具、勞動對象這三種基本要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勞動是其中的決定性力量。

5、就業的重要意義: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勞動者謀生的重要手段,對整個社會生產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就業使得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生產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使社會生產順利地運轉。勞動力與生產資料合理配置下的勞動就業,使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促進經濟的發展。

(2)勞動者通過就業取得報酬,從而獲得生活來源,使社會勞動力能夠不斷再生產。勞動就業有利於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豐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6、我國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

(1)我國的人口總量和勞動力都比較大;

(2)勞動力素質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完全適應

(3)勞動力市場不完善,就業信息不暢通。

7、應該樹立怎樣的擇業觀

(1)樹立自主擇業觀

(2)樹立競爭擇業觀

(3)樹立職業平等觀

(4)樹立多種方式就業觀

8、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

(1)我國勞動者享有的權利:

A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

B 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

C 休息、休假的權利;

D 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

E 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

F 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2)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勞動者享受權利,是以履行勞動者爲義務爲前提的。

(3)我國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依據。

(4)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合法的手段、法定程序維護權益,而不能採用非法手段施加報復。

第六課 投資的選擇

1、儲蓄存款:

(1)含義:個人將屬於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摺或者存單作爲憑證,個人憑存摺或存單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2)主要機構包括:各商業銀行、信用合作社、郵政企業等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

2、利息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利息收入的20%要作爲稅收上繳國家。

3、存款儲蓄分類: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

定期儲蓄包括: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具體形式

4、我國的商業銀行

(1)含義:商業銀行指吸收公衆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等業務,並以利潤爲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機構。

(2)主要業務:存款業務(基礎業務)、貸款業務(主體業務)、辦理結算三種

A 貸款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業務,也是商業銀行盈利的主要來源。按照貸款用途,可劃分爲工商業貸款和消費者貸款。

銀行本着真實性、謹慎性、安全性等原則,評估借款人的信用狀況,然而評估的結果,決定是否發放貸款。

B 其他還有提供債券買賣及兌付、代理買賣外匯、代理保險、提供保管箱等業務。

5、股票:

(1)含義: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出具的股份憑證。代表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東公司的所有權。

(2)生命力所在:流通性。

注意:不允許向公司要求返還其出資。

特點:高收益高風險

6、債券:

含義:一種債務證書,即籌資者給投資者的債務憑證,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約定利息,併到期償還本金。

組成:期限、面值、價格、利率和償還方式等組成

種類: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又稱企業債券)

三種債券依次流通性漸弱、利率漸高、風險漸大。

7、保險:

(1)含義: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給付保險金責任的行爲。

(2)類別:人身保險、財產保險

(3)訂立原則:公平互利、協商一致、自願訂立

第七課 個人收入與分配

1、按勞分配

(1)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

(2)基本內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之後,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爲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老多得,少勞少得。

2、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國現實的經濟條件決定的。

(1)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可能性)

(2)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現實性)

(3)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必要性)

3、實行按勞分配的意義

(1)實行按勞分配,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自己付出的勞動數量和質量直接聯繫在一起,有利於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勵勞動者努力學習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技能,從而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是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的重要條件,它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4、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1)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個體經濟)

(勞動成果扣除成本和稅收後直接歸勞動者所有)

(2)按生產要素分配

A 生產要素所有者憑藉對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參與權益收益分配參與。

B 參與收益分配的生產要素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土地等。

C(意義) 確立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原則,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

a 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尊重。

b 有利於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充分造福於人民。

5、效率:

(1)含義:指經濟活動中投入與產出的比較,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資源的節約和社會財富的增加

(2)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有重要的影響

A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於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就會提高效率,促進生產發展;

B 反之,則會降低效率,阻礙生產的發展

(3)在分配中必須堅持效率優先的原因:由我國的根本任務的國情決定的。

A 根本任務:發展生產力

B 國情:人口衆多,人均自然資源相對貧乏

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6、兼顧公平

(1)公平:主要表現爲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公平不等於平均主義(P70對觀點一的辯析)

(3)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於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係,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穩定。

7、效率與公平的關係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與公平是一對矛盾,即對立統一)

(1)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

(2)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

8、如何做到效率和公平相統一?(如何做到兼顧效率與公平?)

A 兼顧效率與公平,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個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帶動其他地區和個人致富,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B兼顧效率與公平,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又要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後富。

C兼顧效率與公平,必須正確處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關係。

政治如何預習方法 篇十

(1)集中精力、專心聽課

集中精力、專心聽課是保證提高同學們聽課質量的主要條件。

因爲,只有集中精力、專心聽課,同學們才能聽到教師講的什麼、問的什麼、在黑板上寫的什麼,才能跟得上老師講課的思路,抓住重點,解決難點,才能從老師講課中受到啓發,發現問題,提高聽課的質量。

也只有集中精力、專心聽課,才能作好筆記,爲課後的作業和複習打下基礎。但個別同學對此卻沒有足夠的認識,聽課的精力不集中,開小差,上政治課時練字、畫畫,或看其它書籍,做其他課程的作業。

一堂課結束了,老師講了些什麼,重點難點是什麼,課後作業有哪些,一概不知道。這樣的學生是無法完成學習任務的。

(2)眼、耳、腦、手並用,看、聽、思、記結合

聽課時,同學們眼、耳、腦、手並用。具體地說,就是要求同學們眼睛要看教材、看板書、看老師的手勢和表情;耳朵聽老師講的內容;腦要協調眼、耳、手的活動,思維要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手要認真作筆記,在書上劃重點,記符號。

與此同時,同學們在眼、耳、腦、手並用,看、聽、思、記結合時,應注意和協調看、聽、思、記四者的關係。

一般說來,在這四者中,首先是聽。聽是關鍵,是基礎。因爲聽不清就記不清、記不全,思也就無法進行。

其次是記,記是聽課的收穫,是複習和作業的依據。俗話說,心記不如筆記。一堂課如果不做筆記,即使上課聽清聽懂了,課後也不一定記得清、弄得懂。所以,聽課筆記很重要,一定要記,而且要記好。

第三是思,思能提高聽課的質量。聽課時,只有一邊聽,一邊思,才能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才能從中受到啓發,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也只有通過思,才能發現問題,得到更多的收穫,提高聽課的質量。

第四是看,看處於輔助地位,爲聽、記、思服務。在聽課過程中,同學們要正確處理好這四者的關係,既不要主次不分,又不要注意了這個忘了那個。既不要只顧聽,忘了記,也不要只顧記,忘了聽,忘了思。

(3)注意聽思記的方法

上課時,同學們只注意聽、思、記還不夠,還應該注意聽、思、記的方法。也就是說,不能什麼東西都仔細聽,不能什麼東西都仔細想、仔細記,還應注意它們的方法和技巧。

聽:主要應仔細聽老師對重要問題的講解分析,自己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的答案、老師對教材補充的新內容、重要的名詞和概念的含義、作業的題目和具體要求。

思:要跟隨老師講課的思路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主要思考那些重要的、與現實問題密切相關的問題、容易混淆的和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

有的同學說,我也想思考,就是不知道怎麼思考。這點不能急於求成,要逐步培養。

那麼怎麼才能做到主動思考呢?

第一,要注意知識的積累。

第二,增加感性材料的儲備,多讀書看報。

第三,學會一些思維方法:如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具體化等等。

第四,將自己置身於教學情景之中。經過以上過程,同學們的思維能力就一定會得到提高。

記:主要是記下大小標題和老師講課的思路線索,下重要的觀點、概念、事例、記下關鍵性和總結性的內容和教材上沒有的新內容;記下沒有聽懂和沒有想通的疑難問題以及自己在聽課中發現的問題;記下作業的題目、要求、課外閱讀書目和資料。

此外,筆記要主次分明,層次清楚,重點突出。切忌主次不分,雜亂無章,也不要貪多求全,一字不漏。筆記內容不能僅限於老師的板書提綱。

筆記內容還應包括:

第一:老師對課本上落後於社會現實的知識進行的更正補充。如黨在政治、經濟理論上的新突破、社會現實的新變化。

第二:自己在預習時難以理解的問題。這種問題因人而異。預習時的難點也是聽課時的重點,把預習遇到的疑難問題記在筆記中,複習時多加思考,可使知識掌握得更加鞏固。

第三:老師講課時推導知識的思路和過程。從中我們可以學到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

第四: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整理總結的知識體系和對易混淆知識進行的對比。

如《經濟生活》中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區別,勞動生產率對價值、使用價值和價值總量的影響,股票與債券區別與聯繫,解決公平問題的現實做法等;《哲學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異同;發展觀的知識體系等;《政治生活》中的政體的不同形式、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關係等。

當然,老師爲了調動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大家積極思維而補充的具體實例和課本上一目瞭然的知識是沒有必要記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