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演講稿精選

大學校長在2014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精選多篇)

第一篇:大學校長在2014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大學校長在2014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精選多篇)

站在人生流水線上的我們

----在長江大學2014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校長 張昌民

2014年6月21日

親愛的2014屆畢業生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畢業典禮,爲2014屆畢業生送行。首先,我代表學校黨政和全體師生員工,向圓滿完成學業、即將踏上新的人生征程的畢業生同學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和美好的祝願!同時,我想結合自己最近學習的體會,送給大家六個字:傳承、批判、超越。

上個星期,有一位老師發來電子郵件問我:“校長,老師是流水線上的工人嗎?”這個問題使我思索了好幾天,直到現在還在思考。那麼老師到底是不是流水線上的工人?應不應該成爲流水線上的工人?學生到底是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應不應該成爲流水線上的產品?想來想去,我還是認爲老師不應該成爲流水線上的工人。相信很多人都會這樣認爲,一是如果把老師說成是工人,很多人會認爲這貶低了教師的崇高,二是將教育過程比成流水線,顯然是將學校培育人的工作簡單化了,貶低了學校的神聖......

這位老師的提問使我突發奇想:人的一生不就是一條流水線嗎?我們經過母腹十月懷胎之後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上,三歲左右進入幼兒園,然後上國小、國中、高中,經過一步步的艱苦努力,進入形形色色的大學,或讀專科,或讀本科,接着讀碩士、攻博士,之後,也就是今天,我們將被推上另一道工序:進入社會。我們憑藉自己在前二十多年練就的品質,在社會這座大熔爐裏,接受風與火的洗禮,錘與打的考驗,在經受這些洗禮與考驗的同時,我們既在消耗着社會,也在奉獻着社會。這是一道精彩紛呈的工序,無論我們每個人是否願意,你都不由自主地被推到這條流水線上去掙扎,去抗爭,去奮鬥,去享樂。就在這條流水線上,有人被塑造成英雄,有人被塑造成敗類,有人被塑造成偉人、大家、巨賈,有人被塑造成痞子、流氓、囚犯,而大多數人被變成普普通通的社會公民。

此後再過三四十年,我們會發現,某一天我們會被勒令不再工作;又過三四十年,當我們有氣無力地躺在牀上,模模糊糊地回憶起自己幾十年來在這條流水線上被翻來覆去的感受的時候,我們忽然明白,這條流水線已經到了盡頭。

雖然人生確實像一條流水線,但經過流水線的每一道工序,我們的肉體和靈魂都在發生着巨大的變化,這一切都在傳承、批判和超越中進行。

我們要學會傳承。傳承就是生物學上的遺傳,遺傳是保持物種穩定性的根本方式。生物種沒有傳承就會發生急速的變異,社會沒有傳承就會處於混亂之中。無論高等教育如何快速發展,培育人才永遠是我們需要傳承的事業。培育人才是大學區別於其它社會機構的顯著標志,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永恆的主題,提高和培養人的心智使之趨於完善是高等教育的理想和目標。

在即將進入社會的當口,我建議同學們在紛繁複雜的情感交織中,在杯箸交錯的聚會之餘,冷靜的思考一下,在大學期間或者在人生流水線的前幾道工序中,我們獲得了哪些值得傳承的東西:是校園裏春天的櫻花燦爛,還是課堂上老師的精確推導,是傍晚林蔭小路上的竊竊私語,還是運動場上的酣暢淋漓,是比賽獲得大獎後的喜悅,還是“掛科”時的沮喪,到底有哪些值得保留,值得珍藏。

傳承是過濾器,留下沉靜,濾掉浮躁;留下歡樂,濾掉憂傷;留下友誼,濾掉矛盾;留下精華,濾掉糟粕。傳承讓我們將美好的校園時光銘記,傳承讓我們學會感恩,感謝社會,感謝父母,感謝老師,感謝同學,感謝母校。正是有了社會、家庭、學校這樣的環境,有了父母、老師和同學這樣的親人和朋友,我們才能夠在人生的流水線上順利前行。

傳承是進步,讓我們忘掉煩惱、忘掉怨恨,加深理解、促進和諧、增強團結。大學期間,我們每個人都會不同程度地遇到官僚腐敗、道德淪喪、學術不端、親情淡漠、同學不和、朋友背離等現象的困擾。尤其是隨着人口的增長、信息披露的加速以及社會傳播渠道的增加,這些問題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痛苦與煩惱。每一個有正義感和進取心的有志青年都應該堅信人類不斷進步的必然趨勢,堅信生物界、自然界和諧共處以及地球岩石圈、大氣圈和生物圈協調發展的必然規律,堅信熱愛和理解永遠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進步理念。

我們要學會批判。英國原高等教育研究會主席羅納德?巴內特說過:“批判性思維是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批判乃是高等教育的本質特徵所在”。批判就要有評判的標準,就像評判考卷需要標準答案一樣,但評判的標準又分爲內部評判標準和外部評判標準。內部評判標準是對一個學校、一個院系、一個學科、一個班級乃至每個學生自身形成的標準而言的。我們在學校裏學習,已經習慣了老師所給予的道德方面的訓導,習慣了專業方面的模型、術語、理論和定律,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不假思索地接受,形成了自己的評判標準。

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進行的內部批判就是對學習大綱和課堂上所講的內部標準進行反思,審視傳統的定律、模型是否真的無懈可擊。在批判性態度中,常識與學術性的世界觀都被視爲觀點,而不是對世界的絕對說明。批判催生了心智自由,而促進人的心智自由纔是高等教育的真正理想。

我們在大學裏大多致力於本學科知識的吸收和探究,很少關心學科以外的因素對本學科的影響,我們很少關注批判,即使關注了也只是關注內部批判,對外部批判關注極少。

進入社會以後,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關注外部批判。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要考慮建築的社會影響,文學專業的學生要回答“什麼是好作品”的問題,化學專業的學生要研究化學工作和農業化學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石油工程專業的學生要研究石油的開採和利用帶來的地緣政治和國內政治問題。

我們要學會超越。超越是事物進步的本質。不論是原子的裂解還是基因的轉變,不論是朝代的更迭還是技術的換代,不論是嬰兒變成老者還是幼苗長成大樹,一切成長的過程都是超越的過程。

我們要超越學校學到的知識。在學校主要是學習前人創造的知識,進入社會之後,我們要學會創造新的知識。畢業就是進入了社會大課堂,是新的學習的開始。我們必須學會學習、終身學習,不斷用人類社會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來充實和提高自己,在社會實踐中培養自己獨立思考、批判分析的能力,惟有如此,我們才能不斷地有所作爲,社會才能不斷進步和發展。

我們要超越老師。古語有云:弟子不必不如師,就是鼓勵學生要超越老師。當今社會,信息化、國際化、全球化、大衆化和市場化對高等教育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身處非洲草原的孩子就可以在線學習美國最好大學的課程。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個人品行和智慧水平不應該成爲學生進一步發展的標準和障礙。

我們要超越眼花繚亂的社會萬象,善於從紛繁複雜的社會中尋找社會發展的主流,尋找人生的真諦。如果我們囿於現實環境,就會陷入大氣污染、汽車噪音、爾虞我詐、貪腐慵懶、自私自利等各方面無休止的困擾之中。現實社會中沒有仙山瓊閣,也沒有世外桃源,我們只有不斷地超越現實,才能找到人生的清涼世界。

超越需要勇氣,沒有勇氣是難以實現超越的。超越需要勤奮,沒有時間和汗水的付出就無法找到超越的途徑。超越需要智慧,沒有科學指導的超越無異於蠻幹。超越需要逆向思維,沒有批判就難以超越,唯有反思才能達到真正的心智自由。

同學們,不管你願不願意,你已經被推向了人生的新的征程,你們將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是一個無限美好的世界,也是一個熱火朝天但又暗流涌動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着激情、希望和機遇,也充滿着浮躁、遊戲和陷阱。當老師們不斷用網絡熱詞代替四書五經與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當學生把昔日尊敬的師長先生稱呼爲“哥哥”“叔叔”的時候,我們更應當保持大學人應有的沉靜、沉思和沉穩,堅守高等教育的崇高理想,堅持不懈的追求傳承、批判和超越的大學精神!

我希望,長江大學的畢業生都能成爲最有思想的智者!

謝謝大家!

第二篇:大學校長在2014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七月的高等教育,關注兩件大事:大學聯考與就業。七月北京最開心的中學校長是誰,要等大學聯考以後才能揭曉。要問七月北京最高興的大學校長是誰,恐怕我應該是其中一個。(掌聲)因爲,今年大學畢業一次就業率統計數字已有透露,北郵研究生100%,全市第一;(掌聲)本科生96%,全市並列第一;(掌聲)高等職業技術大專生90%,還是北京市第一。(熱烈掌聲)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一部分畢業生離校以後繼續尋找自己稱心如意的工作是很正常的,據我瞭解,劍橋大學的一次就業率通常爲70%。但這並不是說,一所大學可以不關心畢業生的就業。恰恰相反,北郵一直將畢業生的就業當成是自己辦學的靈魂。

大學畢業生,或工作,或攻讀更高的學位,都應該算是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在此以前,你們是國小-中學-大學,宿舍-教室-食堂簡單的學校生活模式,畢業以後你們面臨的第一個人生課題是:適應社會。

“社會”是個很複雜、很難定義的概念,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們來開展“適應社會”這樣的討論。正如大家學習了十幾年數學,不一定說得清“數”的概念。

社會是一個區域,它有自己的地理、氣候、食品和自然資源。只有適應社會自然條件的人得以生存。社會是一個人羣,分爲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職務或者說不同的階層,一個沒有對社會作出過勞動貢獻的人,社會不會接受他,不允許他依靠救濟賴以生活。社會是一個系統,有它嚴格的遊戲規劃:法律、規制、章程,社會不能原諒甚至要制裁違背系統遊戲規則的個人。社會人羣間的聯絡溝通靠語言,不能理解、不能使用社會羣體語言的個人實際上與社會處於一種絕緣的狀態。社會有一套傳統:它的歷史、文化、意識形態,不尊重社會傳統的個人會顯得與社會格格不入。

走向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必須明白,社會不會再象老師那樣,欣賞你的天真清純。社會將會關心但不會遷就你這樣一個年青的新成員,社會要求你遵守規則,社會期望你勞動、貢獻。社會與自然一樣奉行一條法則:適者生存。

社會的經濟在發展,資金的投向一年年在轉、學術研究的熱點一年年在變,新的學科、新的崗位不斷涌現,舊的技術、舊的行業逐慚淡出。所謂適應社會,要求年青的大學畢業生調整自我的專業方向和就業選擇,讓自己的才華和特長與(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首頁:)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諧地合上節拍。

如果說,大學填志願或多或少還有你家長的“強迫”,班主任的“誤導”,抑或自己大學聯考分數的“無奈”,那末,到社會,所有的選擇都是你自己一個人決策。誠然,朋友可以建議,老師可以指點,但是風險要由你一個人承擔。

我至今記得領取國際駕駛執照時受到提醒的一句話,“駕照不證明你的開車技術,它只說明你學會了怎樣在馬路上安全地學習駕駛”。在今天頒發畢業證的典禮上,我們不妨也採用相同的邏輯來這樣說,大學畢業,並不意味着你已經掌握了從業的全部本領,它只證明你具備了要適應社會的觀念,掌握了學習的手段,也懂得了在關鍵時候要作出正確的選擇。

前不久,我陪同劉淇市長會見美國客人,其中一位紐約大學石溪分校教授鄧越凡,他是在卡斯比計劃中由國內幾所著名學府的物理系學生中選派赴美攻讀物理博士的,畢業後發現在美國並不好找工作,於是立即轉向計算機,幾經努力,進入計算機學科,再加上刻苦工作,終於在並行計算方面頗有造詣,成就斐然。在北郵,作過第二次選擇的教授也不少,電信學院顧婉儀教授本科學習物理、信息學院楊義先教授本科學習數學、雷振明教授本科學習地質,經管學院呂廷傑、闞凱力教授本科分別學習無線電工程和電氣工程。理學轉工學、理工轉管理、學術轉行政、學校轉企業,這樣的例子其實屢見不鮮,其中的實質內涵只有一個:適應社會、適應時代。

第三篇:大學校長在2014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大學校長在2014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大學就像校門口的公交車,坐上車,去了又回,那是又開始了一個學期;坐上車,去了不回,就畢業了。時光飛逝,歲月如歌,轉眼又到了畢業的時節。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畢業了,曾經那些不在意的人和事,現在想來多麼珍貴。在嘉園的幾年,你一定會記得在映日荷花旁邊早讀英語;一定會記得在 “搶手”的圖書館艱難搶佔座位;一定記得和一幫球友在運動場上揮灑青春的汗水;一定會記得和同學或者情侶一起去爬那美麗的象山;一定會記得由於晚上通宵上網砍“怪獸”,第二天逃課了,明天開始你再也不用逃課了,因爲沒有課上了,你畢業了。

什麼是母校?就是那個你一天罵他八遍卻不許別人罵的地方。在母校讀書的時候,你肯定埋怨過母校飯堂的飯菜難吃;你肯定埋怨過居住的宿舍條件太差,冬寒夏熱;你肯定埋怨過學校管理不人性化,大學生了還被抓來做早操、早讀;你肯定埋怨過輔導員太嚴厲,不過只是逃課了,就給抓到輔導員辦公室裏面談理想、談人生。母校是什麼?你剛來的時候巴不得早點走,可真當你要走的時候又急切的希望能多留一兩天,哪怕是天天6:30起來做早操也想繼續留下了。

2014年,當你經過了黑色六月的大學聯考後,來到了嘉園,心中是考上了大學的喜悅還是沒有考上重點大學的傷感?記得軍訓的時候,在烈日下面整齊的喊着口號,逐漸的融入了班集體,看着教官們在世紀廣場的英姿颯爽的表演,都忍不住歡呼鼓掌。剛剛來到嘉園,記得覺得什麼都是那麼新鮮,有那麼多的團學組織和社團都在搶“生意”,突然發現原來哥(姐)也是一個人才,深受社團的歡迎,於是見到社團招新就報名,見到團學組織招幹就上去pk,什麼都是那麼的有激情。剛來嘉園,當發現自己愛慕的校花(院花)給師兄先下手追走後,同宿舍的男生都異口同聲說了一句吃不到葡萄的心理話:“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了!”在這裏,留下了你和她(他)從相遇、相識、表白到花前月下的美好記憶,在那象山、荷花池、煥昌園可能都留下你們這對情侶的足跡。還記得第一個學期剛過,班裏不少同學“掛科”了,而自己光榮的全部考試都通過了,還光榮的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獎學金;還記得第一次參加新生杯籃球場、校運會、足球比賽、唱歌大賽……青春就是要輕舞飛揚,就是要年少猖狂,就是要淋漓盡致;還記得每次考那該死的四級英語,讓你感嘆人生最大的悲劇莫過於四級英語考了424分。轉眼就是到了大四了,你已是嘉園的大師兄、大師姐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也成爲小師弟、小師妹們口中的傳說。在享受完“考試不掛科、感情有着落”的悠閒大學生活後,是否讓你在激烈的求職過程中倍感艱辛?是否也在感嘆自己爲什麼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爲什麼我爸不是李剛?也許更多的同學,早已經充分準備,信心滿滿,過關斬將順利簽約就業,正在爲以後遠大的奮鬥目標積極籌劃。今天,幾個人用同樣的鑰匙,打開同一扇門。幾個人用同樣的目光,跟空蕩的寢室說再見,我們一起畢業了。

畢業後,作爲80末代的你們,可能要面對更多艱難。當你們讀國小的時候,讀大學不用錢;當你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國小不用錢。你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你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當你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當你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現房子連買房的首期都付不起!畢業後,也許你將成爲蟻族、成爲蝸居族、成爲北漂族,但是千萬不能成爲“啃老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青春是你們最大的本錢,你們贏得起,輸的起,有什麼可怕的!

嘉園將永遠是你們心靈的港灣,力量的源泉。不說再見,我們後會有期。把記憶都留在心裏最深處,等待我們的還有更長,更值得挑戰的路程!加油吧,長大的學子們,相信你們都是好樣的!在這個最後離別的時刻,讓我們共同唱起嘉應學院校歌——《遠航》。

第四篇:畢業發言:大學校長在2014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內容來自冀教網 http://

親愛的2014屆畢業生們:

現在是公元2014年6月26日下午兩點,在這個隆重而莊嚴的時刻,作爲大學第39任校長,我榮幸地爲你們剛剛完成的偉大旅程而見證,爲你們未來鷹擊長空的追夢之路餞行。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你們以光榮的交大人之名畢業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同時,我提議,請全體畢業生以最誠摯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掌聲,向辛勤培育你們的老師,向傾情服務你們的教職員工,向拳拳關愛你們的父母親人,向默默支持你們的朋友,表示深深的感謝!

這些日子,穿着學士服的你們成爲交大校園最美的風景,校園的一草一木,一樓一宇,迴盪着你們的歡笑,珍藏着你們的不捨。四年前,你們胸懷夢想,躊躇滿志地走進了這座以“交通大學”命名的學府。四年來,你們在一個充滿了活力的城市生活,在一個充滿了知識的大學探索。在這裏,你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了發展,你們學會了批判性思維;在這裏,你們的人文素養得到了提升,你們開始關注國家和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在這裏,通過與你們的同學同場競技和豐富的學生社團活動,你們的團隊精神和領導才能得到了強化;在過去的四年裏,你們中的許多人也曾去海外遊學,拓寬人生視野,加深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你們是知識傳授、能力建設、人格養成三位一體教育理念的踐行者和受益者。在這四年裏,你們感受到了追夢之路的困惑與迷茫,也遇見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奧運盛事的輝煌,地震旱災的困厄,世博盛會的精彩,金融風暴的席捲,你們都感同身受。四年裏,你們學會了如何面對失敗、如何寬容別人,如何應對人生的困惑迷惘和挑戰。

在背起行囊的時候,你們心中也許對未來還有不可避免的焦慮。但是,四年交大文化與精神的薰陶,歷代交大傑出學長的成就以及你們自身的素質,都告訴我們,你們的個人事業必將取得成功。可是,居安思危,向來是我們中國人的優良傳統。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根植於我們交大精神和傳統的“思源致遠”,當付諸於實踐,把個人放在國家和歷史的大格局中的時候,作爲即將走向社會的交大人,我們該怎樣去做呢?

中華民族目前正處在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復興的進程中。同學們,你們將肩負着幫助這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任。“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們作爲同齡人中受過最好教育的未來領袖,在這樣一個轉型大時代中,肩負着超越任何個人和地域侷限的歷史責任。我們的老校長唐文治,明確地將交大的培養目標定位於“造就領袖人才”,以期將交大學生“分播吾國,作爲模範”。因此,無論你們所學習的是工程、數學、物理、生物,還是文學、經濟和管理,你們必須以更高的公民責任心響應時代的召喚,你們必須用過人的智慧和奉獻的精神去提升國家知識創新的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未來的30年,是你們職業生涯發展的

青年和壯年期。你們將成爲這個國家的中流砥柱,引領這個民族甚至世界的前進方向。

古道長亭,終有一別。臨行前,作爲你們的師長,我想送給大家三句話。

1、思源致遠,重塑社會的道德觀。

大學的四年,對一生來說也許只是彈指一揮間,但是不要忘記你們的父母,你們的老師,支持你的朋友和國家納稅人,他們爲培養你們付出的心血,遠遠超過你們的想象。所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自強,不要怨恨;在取得成就的時候,要感恩,不要自大。在任何合作中,都不要把全部的榮譽和利益留給自己。

你們作爲交大爲未來培養的創新型領袖人才,承擔着重塑社會道德觀的重任。任何一個國家的大學都是這個國家的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點,都是這個社會的良心、公平和正義的最後堡壘。大學畢業生的精神和道德修養,決定着國家社會未來的面貌,不僅如此,中國是一個佔有世界5分之一人口的大國,大學生的修養和思想,甚至決定着世界的走向。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善雖小,其心不小;惡雖小,其心已惡。

2、不畏困厄,永遠堅守出發時的理想。

縱觀世界,一流的強國,必有一流的大學,一流的大學,必定造就卓越的學生。而理想是成就卓越的必要條件。夢想有多遠,你就能走多遠。理想的樹立,是一生的追求和精神的原動力。它不是短視的急功近利。理想,就像天上的北斗星,就像心裏的指南針。它讓你遠離人云亦云的平庸,激勵你爲了偉大的目標不懈地奮鬥。人生如果沒有理想,就如同河中的小草隨波逐流。要知道,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喪失理想,就比漫無目的人走得要快。你們這一代人的父母,很多是和我一樣,在文革恢復大學聯考後考上大學的。那一年的考試,永久地改變了我們很多人和國家的命運。我的很多優秀的年長的同學,他們之所以可以重返課堂,因爲他們即便在人生最看不到希望的黑暗中,在身體和精神雙重的壓抑下,仍然堅守着他們最初的讀書做科學的理想。都說機遇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如果,你有理想,你就永遠是那個準備最好的人。沒有人願意生活在貧窮困厄中,可是,人生的路沒有坦途,永遠的一帆風順即便在童話裏也不存在。理想就像黑夜裏海上的燈塔,它讓你在挫折和失敗中永遠懷抱着希望,而有了希望纔會堅持,只有堅持,不拋棄,不放棄,纔會有最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