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演講稿 > 演講稿精選

大學校長在2014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精選多篇)

第一篇:大學校長在2014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大學校長在2014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精選多篇)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同學們圓滿完成學業即將被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經過多年的耕耘和磨礪,你們終於迎來了人生中這燦爛輝煌的時刻,我由衷地爲你們感到驕傲。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的全體教職員工,向獲得博士、碩士學位的全體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你們的導師,向你們的父母家人以及所有關心、幫助、支持你們的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問候!

不經意間,你們是我在這個宏偉殿堂送走的第四屆畢業生。每年這個時候,我都能感覺到,重彩華章、鼓樂喧騰的背後,是潛藏在大家心底的淡淡憂傷和深深眷戀,身後流逝的歲月在這一刻相聚之時,一幕幕會在大家心中涌動。昨日的相守相伴彷彿觸手可及,明天卻只能在記憶中重溫和搜尋“那些年”的點點滴滴。

過去的幾年,大家將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交給了北大。在這片美麗的園子裏,你們沐浴未名博雅的秋月春風,領略名師學者的睿智博學,欣賞百年講堂的雅樂俗劇,體驗“五四”、“一體”的競技奪標,這也許就是大家的“北大記憶”,是大家珍藏的也會在不經意間,總會對他人提起的“我們那時的北大”!

作爲你們的校長和老師,我最欣慰的是能夠伴隨你們走過青春的迷茫和感悟,收穫“從知道到達懂得”的成長;我最自豪的是能夠見證你們以青春的責任和擔當,在取得個人進步的同時也爲學校贏得良好的讚譽。儘管由於各種原因,學校不可能完全滿足你們的全部訴求,但你們對學校永遠給予理解支持和愛護。這裏,我也代表學校向你們表示深深的感謝!

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曾講過,“大學爲純粹研究學問之機關,不可視爲養成資格之所,亦不可視爲販賣知識之所。”研究生教育是養成學者的基礎過程,是創造知識的重要階段。爲了探究真理,爲了攀登科學的高峯,當然要付出許多艱辛。但我相信,這樣一段集中精力、心無旁騖的讀書時光對大家而言,是短暫而彌足珍貴的。

即將邁出校門,同學們也許會反思這些年母校到底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了什麼。我也常常在想,北大的研究生教育究竟應當追求怎樣的目標?你們在這裏除了知識的增長,還將收穫什麼能夠對未來的社會生活更有意義?

蔡元培先生說,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業。那麼,研究生教育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學術人格。對學術事業的神聖感和敬畏感是成就學術人格的前提。今年正值老校長馬寅初先生130誕辰週年,馬老曾用“犧牲主義”來詮釋“北大主義”。當年《新人口論》遭到錯誤批判的時候,馬老表示“我對我的理論有相當的把握,不能不堅持,學術的尊嚴不能不維護”。這種“堅持真理,不畏權勢”的赤子情懷,“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考”的學術追求,值得我們永遠學習。我還希望大家在以後的研究中,學會融會貫通,勇於創新,注意積累,耐住寂寞,敢於堅持。不管在什麼時候和條件,都要自覺維護學術尊嚴、恪守學術道德。要尊重他人,尊重讀者,拿出讓讀者尊重的學術作品。在座的同學們都會記得,在我們每個人的學位論文最後,我們都要在“原創性聲明”頁上,鄭重地寫上自己的名字。這不只是學術行爲的要求,更是對自己一段或許精彩、或許艱辛的人生答卷。

學術人格的鍛造,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精神之旅,是涵養用敬、修辭立誠、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的人生閱歷,更是一種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事業獻身、爲人類謀福祉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當然,北大給大家的滋養還不僅如此。儘管在座的同學畢業後有着不同的選擇,或紮根基層,或負笈海外,或留守燕園,或縱橫職場,但不管你們將要走什麼樣的道路,我都希望,你們在北大所造就的學術人格能夠成爲未來學習、工作、生活的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同學們,堅守學術人格離不開對學術的忠誠。作爲新時期的優秀青年人才,我們在注重“才”的同時,更應把這份“忠誠”化爲我們的高貴品格和人生操守,不懈追求,這忠誠首先是對理想的忠誠、對國家的忠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今年5月4日,在紀念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0週年大會上,xx發表了重要講話,爲廣大青年提出5點希望。首要的一點,就是希望廣大青年堅持遠大理想,勉勵廣大青年把個人奮鬥同人民爲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奮鬥緊密結合起來,不爲任何風險所懼、不爲任何干擾所惑,矢志不渝朝着崇高理想奮進,在爲黨和人民事業的奮鬥中創造人生輝煌。 北京大學從創立之初起就和我們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北大學子也一直把自己對理想、對事業的追求同祖國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京師大學堂第一任總監督張亨嘉在就職儀式上只對學生說了一句:“諸生聽訓:諸生爲國求學,努力自愛。”這是北大歷史上最簡短的校長演說詞。那句“爲國求學”,樸實無華而又莊嚴無比。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事業獻身、爲國家昌盛和人類謀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從一開始就烙印在每個北大人的內心深處,融入進每個北大人的精神氣質當中。

我希望同學們不僅要對國家忠誠,還要對你們所從事的事業忠誠,對你們的家庭、朋友、同事忠誠。忠誠是一種品質,是一種操守,也是一種責任,一種榮譽!在這個世界上,並不缺乏有能力的人,但衆多有能力的人能夠匯聚一起成就事業,一定是能夠忠於共同目標,團結一致的結果。

同學們,畢業後你們將要實現人生角色一個重要轉變,你們不再單單是在象牙塔中的學生,你們作爲社會個體,將要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你們和別人是相同的,但又是不同的。你們是經過大學和研究生階段教育和培養走到社會的,更重要的,你們是北大的畢業生。最近,《人民日報》連發四篇署名文章,探討“我們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價值”。我希望大家也能認真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做好學術,是學者的本分;我們堅守忠誠,是做人的要求;但我們除了這些,還應爲我們這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爲這個時代的和諧發展,爲這個歷史的進化提升,發出我們的聲音,做出我們的行動!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於轉型期。社會轉型往往伴隨着不同價值觀念的交織。但是我們每個人的是非判斷、行爲選擇並不是就沒有遵從,我們的自由也不是沒有節制。社會有公德、國家有法律,做人有底線。我們不能無視那些普遍規則和原理。我們不能以醜爲美,以惡爲從,我們不能隨意消費我們的榮譽和尊嚴,也不應該對世事淡然人情冷漠。我們能夠客觀公正地看待問題,同樣我們也能夠理智清晰地處理事情。我希望我們每位同學,走出校門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也同時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曾經燕園學鬆柳,何處落腳不成材”這是我今年爲《北大博雅》系列叢書《村土寸心》一書的題詞,這本書記載了25位北大校友在祖國各地基層工作的感人事蹟。今天我把這句話也送給大家。希望同學們走出校園,不管紮根何處,都能以強烈的使命自覺和責任擔當,成長爲對國家、對社會和對人民的有用之才,以無愧於“北大人”這一光榮的稱呼!

同學們,未來的路還很長,希望你們每一步都走得穩當、走得踏實。請用心去經營你的生活,用心去從事你的事業。母校期待着你們的成功!期待着你們平安、進步、幸福!

同學們,請記住北大!

北大將永遠矗立在你們的身後!

讓我們共同努力,相聚在下一個輝煌的時刻!

北大永遠歡迎你們!

祝福你們!

第二篇:大學校長在夏季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拋棄光環 堅守理想

——在2014年夏季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

清華大學校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 陳吉寧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在座的4134名同學順利完成了研究生學業,即將開始新的人生旅程。我代表學校,向獲得博士、碩士學位的每一位同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向悉心指導你們的導師,向辛勤養育你們的父母,向支持鼓勵你們的親友,致以誠摯的感謝和深深的敬意!

今天,是你們學生時代最後一次在學校的集體亮相。此時此刻,我看到了老師們的欣慰與不捨,看到了親友們的自豪與喜悅,感到了你們對流蘇撥動的期待。坐在這裏,你們可能在回味過去幾年的美好時光,憶起與導師、同學探討學術時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在朝夕相處中結下的亦師亦友的情誼。在幾年的研究生學習中,你們經歷了選題報告前的苦苦求索,獨立研究中的反覆煎熬;經歷了第一次做學術報告的忐忑不安,學位論文送審後的漫長等待;經歷了求職時的迷茫彷徨,等待工作offer的緊張焦慮;你們在百年校慶中留下了精彩的瞬間,在集體婚禮上鎖定了一生的幸福……當這些記憶的片斷一一閃過,你們或許更會想起,當初的自己曾懷着理想而來。如今,未來之路已經開啓,大家又有怎樣的期許呢?

最近,我與你們中的一些同學座談,感受到你們都充滿了青春的理想和激情。同學們有的將繼續追求學術,有的要投身經濟建設,有的將紮根西部和基層,還有的想自主創業。在告別校園步入社會之初,可能會有同學覺得自己身上帶着清華的光環,頂着博士、碩士的帽子,有一種優越感。但是,我想告訴大家,清華從來就沒有光環,清華只有求真務實、行勝於言的傳統。我們尊敬和懷念的陳寅恪先生,當年受聘清華國學院時,沒有文憑、沒有著作等世俗的光環,卻因學識廣博而被尊爲“教授的教授”、“全中國最博學的人”。“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爲了新中國的原子彈事業,曾化名“王京”長達17年,像王先生這樣的清華人“以身許國”所綻放的光芒,“比一千顆太陽還亮”。在座有一名碩士畢業生,當年以優異的大學聯考成績進入清華,6年後在江蘇省選調生考試中取得第一名,今天之後就要赴基層工作。有人問他:“你以後到工作崗位上,以前的光環都會褪下,害怕被學校忘記嗎?”他回答說:“每年這麼多畢業生,如果母校都記住的話,內存也不夠啊!對我來說,與其被清華記住,不如被人民記住。”我相信,你們也會和這位同學一樣,褪掉光環,靜下心來,靠創新、實幹、擔當,用知識、智慧、熱情來造福社會、書寫人生。

從今天起,同學們無論幹哪一行,也無論站在什麼舞臺上,我們都有着“清華人”這個共同的稱謂。清華的聲譽是前輩清華人用智慧和汗水鑄就,是清華精神文化的長期積澱,而不是浮華虛無的光環。即便有所謂的光環,也不過是外在的形,是虛有的名。只有把清華精神融入血脈、化爲行動,才能拋棄本不存在的清華光環,做一個實實在在、真真正正的清華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在面對困惑與迷茫的時候,在理想與現實衝突的時候,我們要腳踏實地,追求卓越,用責任和奉獻證明自己的價值,在理想指引下堅定前行。正如最近xx學長語重心長的囑咐:“在今後的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困難,不要只想着一路上鮮花鋪路。當取得成績的時候,不要驕傲自滿,要謙虛謹慎;當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要越挫越奮、自強不息。”清華人要贏得社會和他人的尊重,不在於你說什麼,而在於你幹什麼;不在於你當什麼,而在於你做出什麼;更不在於你曾經擁有什麼,而在於你付出了什麼!希望大家走出校園以後堅守理想、堅定信念,在社會這所大學中繼續磨練成長,受得了委屈,經得起考驗,耐得住寂寞,在順境中把握機遇,在逆境中矢志不移,始終堅持原則,永遠樂觀向上。我相信,十年二十年之後,你們都將會有所擔當,有所作爲,爲社會進步留下你們的印記,爲清華聲譽增添你們的光彩。

同學們,家人對你們寄予厚望,母校對你們寄予厚望,祖國和人民更對你們寄予厚望。無論你們走到哪裏,清華母校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後盾,永遠支持你們、永遠祝福你們!

謝謝大家。

第三篇:大學校長在2014屆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各位令人尊敬的老師,

親愛的同學們,

還有遠道而來的畢業生家長和校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歡聚一堂、露天集會,以簡樸而隆重的方式舉行中國政法大學2014屆研究生畢業典禮。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圓滿完成學業、即將走上人生新徵程的各位研究生同學,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悉心指(版權歸本站:)導研究生成長成才的全體導師,以及爲研究生培養工作做出積極貢獻的廣大教職員工,致以誠摯的敬意!向前來參加畢業典禮的畢業生家長和校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親愛的同學們,穿上學位服的這一時刻,正是你們求學的歷程將化成一段記憶的時刻,也是你們的身影被法大記憶的時刻。在這一刻,我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不得不向你們話別了!

你們在法大生活了三年,三年的學習生涯對於你們,是一個打磨與躍升的過程:打磨自己的頭腦、精神、氣質、爲人爲學的方式,從一個還有點兒懵懵懂懂的青年躍變成爲“只向真理低頭”的人!在這三年之中,你們聆聽過老師們的深刻聲音,它們一次次敲醒你們的靈魂;你們體悟過學者們的人文堅持,它們一次次陶冶你們的性靈;你們感受過學長們的睿智博學,它們一次次破除你們的迷信。所有這些心智成長的歷練經歷都將化成點滴記憶,留存於你們內心深處,成爲往昔生活的一首迴盪的旋律!

當然,三年之中,除了收穫,也有遺憾。在這裏,我要感謝你們對學校的理解和支持,我要感謝你們的胃,承受着食堂裏變化不大的菜和飯碗裏偶爾冒出的各種珍奇異物;我要感謝你們的眼睛,面對佔座的人,你們已經從“視若糞土”到“視若浮雲”再到“視若無人”;我要感謝你們的心臟,在面對論文打假日益嚴峻的形勢下,你們仍有一顆堅強的心臟;最後,我要感謝你們的鼻子,你們在校期間,正是學校大規模建設時期,你們吸入了比平常更多的塵土,卻把享受窗明几淨的幸福留給了你們的師弟師妹!學校目前的條件的確虧欠了大家,讓你們受委屈了!我要在這裏表達校長的歉意。

同學們,在漢語中,“畢業”意味着學業圓滿結束,而在英文中,“畢業典禮”(commencement)一詞還含有“開始”、“開端”的意思。因此,我們可以說,畢業不僅僅是終點,更是起點。從今往後,同學們將揚起理想與希望的風帆,再次起航,開啓新的人生航程!臨別之際,作爲你們的校長、老師和朋友,我有幾句囑託,與你們共勉。

我首先想說的是,你們應該明白:比知道自己擁有什麼、獲得什麼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欠缺什麼。自己身上欠缺點兒東西並不可怕,因爲道不遠人、仁不遠人、智不遠人、勇不遠人。欠缺什麼就彌補什麼、充實什麼、完善什麼,這是法大人的重要本領。我們要像馮友蘭先生所說的那樣:“先成爲人,成爲真正意義上完善的人,再成爲某種人,某種職業的人!”

對在場的大多數人同學而言,從事法律工作將成爲你們安身立命的職業。法治就是我們每天灑掃應對的生活,就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方式。但你們要知曉,法治背後陳列出了怎樣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們何以如此、何需如此、何必如此!你們要知曉,中國的法律在編排中國人的生活邏輯時,是否合理,是否妥當,是否問天無憾、問地無悔!

你們要心存正義,把正義珍藏於心靈最深之處,安排在心中愛人位置的旁邊,小心呵護,經常打掃,決不能讓心中的正義沾染半點灰塵。你們可以不張揚它,可以不表現它,但不可以不珍視它!因爲它是法大人的福祉、福音!法大人對什麼都可以不信,但法大人一定要信奉公平正義。這是必須的。正是對公平正義的信奉,才使我們的存在變得有價值。今後,或許你不從事法律職業,或許你做了一輩子法律工作也沒有觸摸到法治的經絡與穴位,但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無愧於心中的正義、只要你在林林總總的法律規則面前,站得直、立得住,你就是一個爲中國法治做出自己貢獻的人,你就是一個值得向你的子孫後代炫耀的人,你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法大人!

同時,你們還要腳踏實地,無過無不及,爲人處事要適時、適宜、適度,不要故弄玄虛,不要浮誇潦草,不要永遠是angry young men。實現心中正義的理想固然可貴,但舉措與步驟可要三思而後行。既要大膽憧憬,又要小心踱步,這纔是一個兼具感性與理性的人的應然作爲。也唯有如此,我們法大人共同追求的“法治天下”的夢想才能變爲現實!

三年時光,法大的精神氣質已經注入到了你們的血液之中。作爲法大人,你們應該知道,推動國家的法治昌明、政治民主、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始終是我們法大的辦學使命。因此,與我們的國家,與我們整個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同甘共苦,是母校對法大學子的起碼要求。其實,這本來就是法大人基本的行爲方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擔當國家的中流砥柱,在別人看來或許是義舉、是權利,但在法大人眼裏,這本來就是責任和義務!這是一種勇於擔當的法大精神:一種在別人都蹲下、我們卻敢於站出來的精神!這種精神,高貴、美麗、勇敢!面對不公,它微笑;面對冷落,它堅強!從中國政法大學走出的學子應當有更堅實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與正義感!當然,這一路上,一定會磕磕絆絆,行行止止。但我相信,對公平正義的虔誠和信仰會支撐你們走上去,你們已經上路,唯有義無反顧!

走出校門,離開了母校的呵護,你們要善待自己。記住,生命只有一次,“傷不起”啊!你們要珍惜親情,孝順父母,孝行天下,想想剛入學報到時,親人陪你們打掃宿舍、鋪牀掛簾的背影,那是多麼真摯的親情;你們要珍惜友情,數數三年裏在“貴友酒家”留下的酒瓶,那是你們未來道路上可以信賴、相互支持的、“酒精”考驗的友情;你們要珍惜愛情,想想小月河邊的漫步,那不怎麼幹淨的河水見證過你們“史上最乾淨的愛情”!比起錢財,這些纔是世間最珍貴的財富!請永遠珍愛這些財富吧,這樣,當你五十年後,坐在搖椅上和心愛的人一起慢慢變老的時候,你就有了幸福的話題。否則,如果你什麼親情、友情和愛情都想不起來的話,你就容易得“老年癡呆症”,這是我給你們唯一的醫學忠告!

最後,母校當然希望你們一路高奏凱歌、奔向錦繡前程。即使那時你們來不及想起母校,母校也會默默爲你們祈福,替你們高興!但更重要的是,請你們記住:法大是你們永遠的精神家園,當你們在未來漫漫征途中遇到挫折、彷徨、困境與艱辛之時,你們的母校、你們的老師和所有的法大人,始終會站在你們的身後支持你們,因爲你們永遠是法大的牽掛,法大永遠是你們的堅強後盾!

親愛的同學們,再一次道一聲珍重,祝一聲平安,祝你們好運!祝你們幸福!祝你們活得踏實而精彩!

謝謝大家!

第四篇:大學校長在x屆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尊敬的老師們、家長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又到了依依情深的“別離六月”,今天,我們又一次相聚在仲夏時分,集結在南湖之畔,舉行x屆研究生畢業盛典。首先,我謹代表學校向學成畢業的x屆147名博士研究生和1553名碩士研究生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關照你們學習生活的教職員工緻以最誠摯的感謝!向撫育你們健康成長的各位家長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流年似水,轉眼間,在座的研究生同學們成爲了中南大又一批永遠關注的焦點、永遠期待的遊子,而你們在校園裏一千多個日夜裏舉手投足的一顰一笑、寄語關情的一草一木,也永遠地留存在了母校的歷史記憶之中。我不會忘記博士生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所給母校增添的榮耀;不會忘記碩士生捧回我校首座全國“挑戰杯”競賽金獎時的笑臉;不會忘記出現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和學術論壇上的同學們揮斥方遒的身影;不會忘記在貧困地區開展研究生支教的同學們在支教時留下的傷痕與汗水……你們以高潔的品行與出色的能力,成爲了老師們最引以爲豪的成就,成爲了母校今夏最爲寶貴的收穫。

在這幾年裏,學校一直在努力,從建立研究生學術科研中心到成立研究生院,從升級研究生學術論壇到拓展研究生創新課題,從舉辦首屆“博文匯”研究生學術活動到舉辦首屆研究生學術節,從改革獎學金制度到改版研究生學報……多元平臺的搭建、改革創新的推進,活躍了你們開展學術研究的氛圍,拓展了你們的學術視野,提升了你們的綜合實力。我們有行動,但是還很不夠。

在這幾年裏,同學們一定沒少抱怨飯菜太差、澡堂太遠、宿舍太熱、生活補助太少,領導講話太多。本來,生活原來可以更美的,我們一直想做好,但行動還不夠快。你們無端被等待,我們理應“被抱怨”。今天在這裏,我要代表學校表示深深的歉意,我們會努力地改進,爲未來的學子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今天的典禮,是一個別離的儀式。師生話別,同窗分道,此去經年,楊柳依依。此刻的你們有太多理由去悄然感懷,去黯然神傷;今天的典禮,更是一個出征的儀式。厲兵秣馬千餘日,枕戈待旦數春秋,你們積累了足夠的知識與本領去乘風破浪,去大展身手,這將是你們嶄新人生篇章的起點。

站在這裏,我不僅是你們的校長,也是你們的學長,我們同爲中南大人。一屆又一屆的中南大人懷着青春激情走進這裏,一屆又一屆的中南大人放飛理想,從這裏啓程。你們就要離去,我想說點什麼作爲臨別贈言讓你們聽得進、記得住、用得上。今天我要送給大家的,是三個“絕不”:一是“絕不棄本”,在個人事業的發展中,同學們要永遠銘記忠於人民、報效祖國的社會擔當;二是“絕不忘學”,在職業生涯中,同學們要永遠銘記勤於進取、樂於學習的終身課業;三是“絕不流俗”,在世俗生活中,同學們要永遠銘記作爲知識精英、國民表率的角色使命。

最後,我想用一首小詩來結束我今天的講話:

“人的一生只有三天,

昨天、今天和明天。

昨天已經過去,

一去不再復返;

今天就在腳下,

分分秒秒在縮短;

明天就在前面,

是征帆、是號角,

在招手,在呼喚。”

未來屬於你們!

謝謝大家!

第五篇:大學校長在南開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親愛的xx屆博士畢業研究生同學們:

剛纔畢業同學和導師的代表都講了富有深情的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我看到有的同學留下了眼淚。作爲一名老博士,我深知獲得這個學位是多麼的不容易。請接受我、也請允許我代表全校的教師和員工對你們表示由衷的祝賀。

剛纔,大家對於高齡的申泮文老師和架着手杖的周愛民老師來到現場報以熱烈的掌聲。我想,他們表達了導師們(包括因故不能到場的導師們)對於大家的摯愛和尊重。同學們,你們手中的博士證書,不僅凝結着你們的辛勤努力,而且凝結着父母親友甚或妻子丈夫子女、老師同學特別是你們的導師和課題組的同事們,以及從教務學務、實驗技術、文獻信息到安全保衛、膳食住宿、動力維修等方方面面的人們爲你們所提供的辛勤服務,凝結着社會公衆對你們的幫助和期待。

對人生長跑來說,成功者往往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同學們,今天就是你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從今往後,你們就將作爲獲得了博士學位的南開人去繼續你們的人生征程。在轉折點上,重要的是“看路”和“加油”。作爲南開人,我們要在這個轉折的時刻堅持“知中國、服務中國”的方向和道路,以“允公允能”的精神激勵自己,加油不懈怠。

“允公允能”是南開人的靈魂。前天,在本科畢業典禮上,我作爲一個新南開人,談了對“公能”精神的理解,強調要有“公”之志向,即振興中華的志向;要有“公”之操守,即公德心、公益心和責任感;要有“公”之襟懷,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能”學習、“能”吃苦、“能”團結。昨天,在碩士研究生畢業典禮上,我又談到對南開研究生的一些思考,希望南開的研究生不是研究一陣子,而是研究一輩子。不論做什麼,都以“南開式”的研究的態度去做。我認爲,“南開式”的研究就是以“公能”精神去發現、研究和解決問題。要以科學發展作爲當今之“公”,要圍繞着轉變發展方式結合自身的工作任務去研究問題,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並善於運用唯物辨證科學方法,等等等等。這裏,我不再重複那兩篇講話,但希望博士畢業生同學們能將那兩篇作個參考,並請你們不吝指正。

今天,我想以自己博士畢業25年來的體會與大家討論一下對於“博士”的理解。談談“寬廣”、“深入”、“獨立”和“創造”這4個關鍵詞,這4個關鍵詞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對博士的要求。條例要求博士學位獲得者要有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能獨立地從事研究工作並作出創造性成果。總之,和碩士相比,區別就在於“寬廣”、“深入”、“獨立”和“創造”。這是國家和社會公衆對“博士”的要求。我想,這不是對你們博士學業的一次性要求,而是對博士學位獲得者一生的要求。問題是,我們如何一生都真正達到這個要求呢?我以爲:

“寬廣”就是要讓思想衝突狹隘的學科牢籠,不是侷限在某級學科管中窺豹,而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比如,不論是什麼學科,都應有哲學的思考、歷史的深邃和文學的浪漫;不論是什麼學科,都應關注科技的進步及其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理解物理新概念、運用數學新方法和信息技術新工具等等。寬廣就是要善於利用“他山之石”,善於與其他學科進行合作,出於公心地合作。因此,“寬廣”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公”。

“深入”就是不“淺嘗輒止,一得自矜”,而是“咬定青山不放鬆”,“衣帶漸寬終不悔”,“沉潛往復,從容含玩”。“深入”不是故弄玄虛,而是要“淺出”,必“深入”才能“淺出”。“淺出”就“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顯然,“深入”乃是一種“能”。

“獨立”就是要用自己的頭腦獨立思考,用自己的雙手親力親爲苦幹實幹。獨立與合作是相輔相成的,“獨立”不是孤芳自賞,不是爲了自己,而是奉獻自己,是爲“公”。

“創造”就是敢爲人先,就是發現未知的規律,所以,創造必須善於學習,善於理論聯繫實際,“創造”也是一種“能”。

同學們,博士不是一個榮譽,而是一種“標準”,是我們這些“博士”一輩子爲人爲學的應該遵循的標準。作爲南開的博士生,我們要用南開之“允公允能”的精神去不斷地思索和踐行“堅實寬廣”、“系統深入”和“獨立創造”的要求,在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可持續發展的事業中建功立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爲名副其實的南開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