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畢業論文

汽車畢業論文總結【精品多篇】

汽車畢業論文總結【精品多篇】

汽車系畢業論文 篇一

“綠駝鈴”是甘肅省第一個非政府環保組織,爲了它的發展,發起人之一趙中辭去了公職。如今,綠駝鈴的志願者們依然在各地默默無聞地開展着工作。今年,他們在甘南瑪曲啓動了“甘肅草原生態旅遊項目”,試圖通過開展生態旅遊,幫助牧民生計轉型,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趙中說,“綠駝鈴一直在環境保護公益領域堅持。雖然外部環境、自身發展不斷變化,但綠駝鈴的使命不變,所堅守的理念不變。”

2014年6月底,蘭州和很多城市一樣,啓動了公共自行車系統民心工程,非常受歡迎。

而早在2006年,綠駝鈴就在蘭州推出騎車綠色出行環保活動,除做了大量宣傳活動外,還購買了幾十輛自行車擴大活動的影響。活動堅持了一年多,反響很好。

“不能說是綠駝鈴的活動推動了蘭州這項民心工程,或說有多少影響。但在我們看來,當年活動對大家潛意識的影響還是有的,對有關部門制定政策也是一種參考,對氛圍的形成是起了一定基礎作用的。”綠駝鈴發起人之一趙中對記者說。

作爲甘肅第一家致力於中國西部環境保護事業的民間環保組織(NGO),綠駝鈴先後開展“綠地圖”、“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等項目,現在,他們做的項目更加細微,更加具體。

“到更偏遠、更基層的農村去,紮實地做些具體的事情。”這種對團隊發展方向的設想,讓趙中自己也嚇一跳,但他還是帶領綠駝鈴毅然走上了這條路。

首嘗衆籌

3月9日,趙中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個帖子:“保護黃河母親之腎―瑪曲草原”。這是綠駝鈴爲推進瑪曲草原社區生態旅遊,在衆籌網上開展的募捐活動。

截止到5月8日,綠駝鈴首次嘗試衆籌方式募集兩萬元獲得成功。“共有128人蔘與,籌得20551元,是計劃兩萬元的103%。項目可以按照計劃時間推進。”趙中說。

趙中告訴記者,今年綠駝鈴已在甘南瑪曲啓動“甘肅草原生態旅遊項目”,通過開展生態旅遊幫助牧民的生計轉型,實現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探索以生態旅遊增加牧民收入,由此控制牛羊數量,減緩草場退化的速度。希望這種探索能實現牧民生活和草原環境改善的雙贏。”趙中說。

綠駝鈴志願者們爲項目實施制訂了詳細的計劃。從4月1日開始,用十天左右的時間,通過衆籌來的資金製作了2000份瑪曲體驗式生態旅遊宣傳材料;4月20日之前,要印刷1000套以瑪曲草原風光、風俗文化爲主題的明信片;4月底前,還要組織牧民參加旅遊服務接待知識培訓,併到青海蔘觀實地體驗旅遊點。

趙中說,社區生態旅遊的重點是將環境保護與當地的結合。志願者將對牧民進行培訓,讓牧區藏民族保護神山聖水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把環境保護變成人們自覺自願自發的活動。同時,也呼籲遊客要遵守草原生態文明

“這些都將是志願者工作的重點,目前進展較爲順利,但效果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趙中說。

草磚房的嘗試

綠駝鈴總幹事徐定豔還未發表的研究生畢業論文,是以綠駝鈴參與地震災區重建的個案研究爲題,其中提到2010年茶園村茶園國小的重建。

茶園村就是綠駝鈴團隊嘗試下沉到農村,集中力量做一點實事,建立首個生態社區的地方。

那時,趙中和他的綠駝鈴團隊已經廣爲人熟知,但他們一直活躍在城市裏,幾乎沒有涉及農村。按趙中的設想,如果團隊轉身到農村去,讓村民能夠接觸到宣傳與教育,使他們的意識發生改變,這種力量也許會產生驚人的效果。還可以嘗試把保護環境與扶貧結合起來,趟出一條新的公益環保之路。

“選一個村子,長期駐紮那裏,陪着村民們一起重建,和他們一起生活,再把環保與改變的思想融入到這個村裏。”趙中也被自己這想法嚇一跳,然後又問自己,怎麼不能呢?

茶園村是趙中啓程的第一站。

茶園村隸屬於甘肅省文縣中廟鄉,是2008年汶川地震中全縣受災最嚴重的地方。這裏層巒疊嶂,氣候溫和溼潤,盛產茶葉,有“隴上江南”之稱。但因交通不便,使這裏的村民和外面世界溝通變得困難。

趙中每次從蘭州市到茶園村,都要走一個大Z字形路線:他需要乘火車先從蘭州到天水,再進入陝西寶雞,接着到達四川廣元。然後再換長途汽車票,北上四五個小時到達“渭溝河口”。這裏仍不是終點,他還需步行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藏於羣山中的茶園村。

趙中一度是村民眼中的賣貨郎。他從市裏給村民捎來那種兩三百元的手機,而這個價格比鎮上的要便宜百十來元。當然趙中完全是義務的,他只是希望以此拉近與村民的關係。

趙中的計劃,是在這裏建起社區互助模式,並讓草磚房成爲災後村民的一種選擇。

草磚房,是把稻(麥)草用機械壓制成草磚,然後以草磚爲基本建材而建成的房屋。與傳統的磚房相比,草磚房具有保溫、保溼、造價低廉、抗震性強等優點。

“這項技術起源於美國19世紀90年代,已有一百多年曆史。安澤國際(中國)救援協會於1998年把該技術從美國引進,並援助建設600多套民居和學校。”在趙中看來,把草磚房推薦給村民,並提供一定的幫助,農民自然會接受。

但是,趙中在茶園村輾轉五個多月,挨家挨戶上門宣傳草磚房的優勢,並領着村民到四川建好的草磚房參觀,但沒有一個人願意率先吃螃蟹。

就在項目眼看要失敗的時候,一個來自上海的資助電話,又讓趙中興奮起來。上海的一家公司表示,願意出資60萬元,爲茶園國小修建生態草磚校舍。這個方案正中趙中下懷,他的想法本來就是通過建生態公用建築,引導村民自建房。

茶園國小開建了,趙中和志願者們挽起袖子幹起來。村民們也從最初的牴觸,不願出義務工,漸漸地加入到工程建設中來。

2010年9月,茶園國小主體建成並投入使用。項目結束後,有4戶村民也決定建草磚房。

讓趙中欣慰的是,這些草磚房,學校和村民直到現在一直在使用。

水污染地圖

趙中告訴記者,以黃河爲主要關注點的水環境保護項目自2006年啓動,一直延續至今。此外,2005年啓動的瑪曲草原生態環境考察也在繼續中。

“之所以這兩年在媒體的消息不多,主要是綠駝鈴團隊開展的活動多在社區,除了正常進行系列調查、巡護、監督,社區發展培訓和體驗活動多一些。”

趙中和綠駝鈴成名於甘肅水環境保護項目。這也是趙中2009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爲年度“環保英雄”的主要原因。

2004年11月,22歲的趙中和朋友發起成立了甘肅第一個民間公益環保組織“綠駝鈴”。他當時還是中科院蘭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一名助理工程師。2007年初,他辭去公職,專心做了一名環保志願者。

甘肅位於黃河上游,黃河第一灣流經瑪曲草原進入甘肅境內。省會蘭州是黃河惟一穿城而過的城市,自古以來就是連接中原和西域的要塞,是黃河天塹的重要渡口。

“黃河也是蘭州最主要的水源。對生於斯,長於斯的甘肅人來說黃河意義非凡。然而,水質受污染,讓黃河和甘肅人承受着難以言說的痛。”於是,趙中以“黃河上游污染的監督者”身份走進人們的視野。

今年4月17日,民間公益機構“公衆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憑藉能提供全國380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河流水質信息的蔚藍地圖APP,成爲關注全球問題的“斯科爾社會企業家獎”四位獲獎者之一。而早從2006年開始,綠駝鈴就爲“中國水污染地圖”做最基礎的調研工作。

趙中回憶道,2006年8月15日,馬軍老師來到蘭州參加“綠色記者沙龍”活動。當時馬軍剛回到中國不久,還在一家諮詢公司工作。在會議間隙,他向馬軍介紹了綠駝鈴,馬軍分享了他要做一份“中國水污染地圖”的設想,也展示了一個叫“美國十毒”的網站,並說他的目標就是做一份這樣的網站,告知人們到底誰在污染我們的河流。

趙中說,“我當時非常認同馬老師的理念,雙方很快就開始了合作。當時綠駝鈴團隊主要參與的工作就是從網上收集甘肅水污染企業的名錄和信息並歸納建檔,然後對收錄到的企業進行實地調查並GPS定位,並將以上信息發給馬老師加入‘中國水污染地圖’。”

連續三年, 趙中每年平均調查50多家把污水和有毒物質排放到黃河的企業,並提供給“中國水污染地圖”。地圖中90%的甘肅污染企業都是綠駝鈴發現並調查取證的。

趙中說,如今綠駝鈴也面臨着全職工作人員專業能力亟須加強的問題。“馬軍老師也盡其所能地幫助綠駝鈴,安排有環境專業背景的工作人員和綠駝鈴一起實地調查和審查。”

個人英雄時代已翻篇

目前,趙中擔任綠駝鈴的理事和顧問,由項目執行者變成了支持者,爲團隊發展運籌帷幄。

綠駝鈴總幹事由徐定豔擔任,全面管理機構的各項事務和項目開展。徐定豔是社工專業的畢業生,已在綠駝鈴工作了八年,經驗非常豐富。

趙中說,在環保公益領域,由大佬們一呼百應的時代已經過去,僅靠高尚道德來感化人,持續性很有限。只有親力親爲堅持才能看到結果。

“草根公益人士的崛起,是希望所在。他們需要的是踏踏實實做事。普通人的生活細節,也可以隨處體現環保理念,人人都是環保參與者。”趙中說,“十年前綠駝鈴最大的困難是告訴公衆認識環保,十年後公衆大多有了一定的環保意識,最大的困難是如何引導公衆實踐環保行動。”

趙中告訴記者,有人評價綠駝鈴,很多時候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爲我們所改變和解決的很少。“2005年夏天,我去蘭州一家企業拉贊助時,一個副總問我們成立多久了,我說一年了。副總迴應,你們最多還能再存活兩年。今天,十年過去了,綠駝鈴還在。我想綠駝鈴的最大意義不在於舉報了多少家污染企業,也不在於修了幾座生態房屋、建了幾座生態廁所,當然也不在於獲得了多少獎項。而是綠駝鈴來自我們中的每一個人,它傳遞的環保知識正在被公衆接受,且開始實踐。”

汽車本科論文 篇二

【關鍵詞】應用型 汽車服務工程 人才培養 課程體系

近年來,在高等教育大衆化、多樣化的背景下,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將學校定位於應用型本科教育,以服務地方爲己任,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爲目標,走以“應用化、特色化、地方化”爲特點的發展道路。作爲新升格的本科院校,桂林航天工業學院以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爲核心任務,努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質量建設和實驗實訓基地建設。

隨着我國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汽車服務業已發展成爲一個極具發展空間和潛力且要求越來越高的技術服務性行業,但高素質、高層次汽車服務人才的嚴重缺乏已成爲制約國內汽車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的瓶頸。出於培養廣西地方經濟發展急需的高層次應用型汽車服務人才的目的,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在首批申報的6個本科專業中申請設置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經教育部批准,從2012年開始招生,由此成爲廣西第二所舉辦該專業的高等院校。爲了達到人才培養目標,我們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

一、明確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基本要求

(一)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

確定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以舉辦該專業的宗旨及專業特點爲出發點,同時也要根據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發展趨勢、區域經濟對人才需求及地方性高校生源構成情況等諸多因素來決定。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作爲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承擔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任務。按照學院“產學融合、異科融合、工學融合”的教學方針,汽車服務工程專業遵循以現代汽車服務技術爲主線,堅持實施融汽車技術應用、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科學於一體的寬口徑、厚基礎教育, 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理論基礎紮實、工程素質高、動手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面向汽車服務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爲主要目標。其規格爲:培養具有紮實的汽車產品知識及技術基礎, 掌握必要的工商管理方面的理論、汽車市場營銷、汽車維修服務、國際汽車貿易和一定的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具備“懂技術、擅經營、會服務”的綜合素質, 能夠從事汽車產品設計服務、汽車生產服務、汽車銷售服務、汽車技術服務、汽車運輸服務等領域工作的高級應用型複合人才。

(二)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1.知識結構要求

掌握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和自然科學基礎知識;掌握本專業領域所必需的機械工程基礎理論知識和汽車專業理論知識;能熟練閱讀外文專業資料,有一定的外語交流能力;瞭解本專業學科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並具有本專業前沿技術、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方面先進的科學知識。

2.素質要求

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汽車服務職業道德;具備積極進取的工作態度、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工作適應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身體素質達到國家規定的體育鍛煉標準。

3.能力要求

作爲應用型人才,學生的能力體現在基本能力、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三個方面。基本能力是指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語言文字溝通能力以及文獻檢索、資料查詢以及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專業能力是學生應具備汽車市場調查和營銷管理能力;具有汽車電氣、電子控制技術分析能力;具有汽車技術狀況測試與評估,汽車故障檢測、診斷及排除等工程技術能力;具有汽車運用管理、汽車服務企業管理能力。綜合能力是指學生應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發現、分析和解決綜合性複雜技術問題的能力;具備獲取新知識、不斷開發自身潛能和適應知識經濟、技術進步及崗位要求變更的能力。

4.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用人單位普遍注重應聘者的職業能力和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因此,作爲應用型本科院校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基礎通用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同時, 還應接受專業技能的培訓,畢業時具備汽車維修工(高級)、二手車鑑定評估師、汽車營銷師、汽車碰撞估損師、汽車保險公估師等職業技能素質,我們鼓勵學生考取一個或多個與本專業相近的職業資格證書, 以提高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二、建立“本科教育+職業技能素養,3.5+0.5”的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一般是指爲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採取的培養過程的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一所地方應用型高校能否形成特色,關鍵在於其人才培養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養出適應地方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高級人才。筆者所在的桂林航天工業學院針對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提出了“本科教育+職業技能素養,3.5+0.5”的培養模式,該培養模式將4年的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踐課壓縮爲三年半完成,最後一學期學生到企事業單位實習同時完成畢業設計(論文)。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圍繞培養汽車服務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這一目標,堅持專業改革與企業需求相適應,培養目標與用人標準相一致,教學計劃與職業生涯相結合,技能訓練與崗位要求相協調的原則。以培養和提高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學生的實際工作技術應用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爲主線,以全方位能力培養爲根本,以校企合作爲依託,以工學結合爲平臺,課程改革爲根本,職業考證爲入口,將職業素質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以“用人要求課程設置專業理論教育實踐環節教育師資建設”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邏輯建設主線,重實踐建設強師資隊伍,促進資源保障條件建設。將職業素質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根據職業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按照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的實際要求,在加強專業理論知識教育的基礎上,以培養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技能爲本位,理論聯繫實際,使學生通過校內環境下的實習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具體實踐,獲得最爲直接、有效的職業崗位經驗,完成從學校到社會、從理論到實踐、從模擬崗位到實際工作崗位的對接。

三 構建模塊化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課程體系

模塊化課程體系的最大特點是具有較強的動態特徵和極大的柔性特徵, 能在保證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大學生基本素質培養和專業理論教育的基礎上充分發掘大學生的個性特點並加以引導, 提高汽車服務工程專業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根據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學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將課程體系劃分爲通識教育、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三大模塊,本專業畢業要求達到的最低總學分爲200學分。其中通識教育模塊的學分數爲32學分(必修27學分,選修5學分),佔總學分數的16%,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大學體育》《航天概論》《文學欣賞》等主要課程;理論教育模塊的學分數爲85學分(必修66學分,選修1分)佔總學分數的42.5%,包括《大學英語》《高等數學》《機械製圖與CAD》《機械設計》《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營銷與策劃》《汽車服務工程》等主要課程;實踐教育模塊的學分數爲83學分(課內實踐36學分,集中實踐47學分),佔總學分數的41.5%,主要包括《金工實習》《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汽車拆裝實習》《汽車故障檢測診斷實訓》《汽車營銷實訓》《駕駛實習》《汽車維修工培訓及考證》《汽車營銷師培訓及考證》《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主要實踐教學內容。該課程體系完全突破了高校傳統的以學科爲本位的學術化課程結構,充分的體現了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所需的“厚基礎,多方向,重實踐,強能力”的課程結構特點。

四、結語

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汽車服務工程專業高級應用型人才培養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探索, 開拓創新。只有不斷推進教學改革,積極探尋和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和實驗實訓基地建設力度,才能保證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滿足社會市場需求。

【參考文獻】

汽車畢業論文總結 篇三

關鍵詞 汽車類專業 創新實踐能力 課程體系 實踐平臺 質量保證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s.2015.10.016

Improved Auto Majors Innovative Practi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pabilities

HU Lin[1], HUANG Jing[2], ZHANG Zhiyong[1]

([1]School of Automotive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4;

[2]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Vehicle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2)

Abstract Due to our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educ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we need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or vehicle major students.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conclud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 of practice training,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utomotive specialty teaching, this paper proposed a complete solution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which includes setting legitimate curriculum system, building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platform, optimizing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

Key words Automotive specialty; innovative ability; curriculum; practice platform;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0 引言

2014年,我國汽車產銷均超過2300萬輛,連續6年世界第一,汽車生產相關企業超過6000家,從業人員近300萬,並且隨着國內汽車擁有量的增加,汽車保險、售後服務、維修保養、零部件更換等崗位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各高等院校爲適應社會需求,紛紛開設汽車類專業,如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等。①對於創新實踐教育環節,傳統的汽車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式,主要是依靠校內實習基地的簡單實訓及校外工廠走馬觀花的參觀來完成,缺少能真正深入參與生產實踐的機會和條件,缺乏創新能力的訓練,在這種傳統培養模式下出來的畢業生,大部分缺乏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創新能力的培養也不利。②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實踐有利於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增強理論知識的轉化和拓展,美國、日本、德國等國都高度重視培養人才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它們從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實踐活動、創業教育等方方面面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因此,對於我國汽車類專業學生而言,在不忽視理論能力的同時,需加強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快速適應社會的需要。

1 汽車類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現狀

1.1 我國汽車類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如下

(1)具有創新動機,但創新意識不強,缺乏自信。汽車類專業大學生對創新有一定的認識,也對能從學習中產生新的思想理論和方法抱有熱切的追求,有創新的熱情和動機,但畢竟師生、同學之間對創新方面的溝通交流較少,再加上沒有真正走向社會,很少有相應的認識。

創新活動的內在動力是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是個體在創新活動中所具有的積極情緒和自覺意識,而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表現出高度的創新自覺性,其具體表現爲有意識地支配自己進行創新實踐活動。③我國汽車類專業大學生由於創新教育的以及傳統文化的影響,再加上我們的教學不注重啓發和引導,強調知識的灌輸和服從,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創新意識比較淡薄,缺乏自信和個性,主動性也不夠。

(2)創新知識基礎薄弱,對本學科最新發展的方向把握不準。知識是創新的基礎,有創新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信息量,而且要有一個基礎雄厚佈局合理的知識結構。對於我國高校汽車類專業的學生來說,由於源自前蘇聯的教育模式,學科佈局較專,缺少交叉學科的設置,雖然通過近20來年的不斷改進,有所改善,但總體來看,我們的課程設置不盡合理,相互之間缺少有機的聯繫,且內容更新較慢,導致學生難以接觸學科前沿。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大部分學生的主動性也不夠,看不到知識的價值,更在意是否能順利畢業,好拿到畢業證,更不用說創新的主動了,僅僅滿足於課堂上已有的知識結構,不去主動探索,豐富自己,導致了知識陳舊,缺乏創新的局面。④

(3)缺少創新成果,創新技能有待加強。創新技能是創新能力成果轉化的基礎和保證,它反映出創新主體行爲技巧的動作能力。由於大部分高校的經費投入不夠,特別是汽車類專業,設施投入大,要求高,因而減少了學生創新實踐的機會,導致了創新技能不強,同時嚴重影響了創新成果的實現。

1.2 我國汽車類專業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現狀不容樂觀

實踐能力通常由一般實踐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構成,我們這裏主要探討專業實踐能力,專業實踐能力是創新實踐能力的基礎。

(1)在我國汽車類專業的實踐性教學環節中,由於實驗、實習等環節基本上都屬於已知領域的知識驗證和重複,並非獨立的實踐活動,因而很難形成創新實踐能力。並且隨着近20年招生規模的急速擴大,經費投入相對緩慢,大部分汽車類專業的實驗室硬件投入和人員配備都相對滯後,人均臺套數很難達到要求,學生不是在做試驗而是在聽試驗。由於教育部規定總課時和一些比例的限制,導致實習環節的時間少且分散,基本上屬於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學生的實習不深入,缺乏相應的認識,很難達到實習目的。同時大部分汽車類專業的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也相對薄弱,由於大部分的汽車生產廠都是流水線作業,難以大規模地對學生進行實踐開放,學生也很難對具體的生產過程有深入的瞭解。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上,由於學生層次存在的差異,教師的配備和精力投入的差異,導致設計環節的實際效果一般,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一種積木式的拼湊和模仿,很難有創新。⑤

(2)我國汽車類專業的實踐教學缺乏系統性規劃設計。針對汽車類專業,關於實踐能力的培養,沒有像理論課程那樣進行認真細緻分析,確定一種合理的培養方案。各門實驗課程自成體系、實踐教學環節聯繫也不夠緊密,甚至存在脫節、重複等現象。學生難以從實踐教學體系中培養探求未知、開拓創新的能力。如何科學、系統地規劃和優化汽車類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中之重。⑥

(3)我國汽車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和產學研的聯繫緊密度不夠,沒有形成循環。對比美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大學不斷進行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堅持一個“中心”、三個“結合”,即以學生爲中心,課內課外相結合,科學與人文相結合,教學科研相結合,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創新教育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引領了潮流。另外,美國大學非常注重與企業界的合作。⑦在美國的200多所大學中有1000多個各種類型的聯合研究中心,研究經費由政府和企業界提供,大學與企業界共同主辦,大學生、教授、工程師參與其中,這些研究中心爲大學與企業界的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的舞臺。美國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了產學研合作在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4)實踐教學的考覈方法有待改進。科學的考覈方法有利於促進學生進行工程實踐學習,反之則有可能阻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由於實踐教學的特殊性,不能簡單以考試等形式來進行考覈,實踐教學的考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衆性,考覈結果也沒很好地讓學生進行改進。如實踐教學限於環境和條件的制約,管理約束機制較爲缺乏,對於實驗報告抄襲和學生實驗數據杜撰的現象很難禁止。

2 提高汽車類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方法研究(圖1)

基於對他國的經驗成果和我國開辦汽車類專業的相關高校的現狀研究,爲提高我國汽車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本項目在“課內課外相結合、教研互補”的理念指導下,有機整合了校內的實踐環節(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校外的實踐環節(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校企產學研實踐環節,形成由校外實踐基地、校內實踐平臺和校企聯合研發中心共同組成的實踐創新學習的平臺,以學生爲中心,有機整合時間碎片,多角度、多層面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爲區域社會和地方經濟建設做出貢獻,其具體內容如下:

2.1 構建汽車類專業學生創新和實踐教育的課程體系

通過文獻檢索、實地調研、考察學習等途經,開展宏觀理論研究,編排出新的專業課程目錄,根據汽車科技飛速發展現狀,在培養方案中設置成系統的汽車新技術課程,在第二課堂活動中設立系統的汽車創新課程講座,並結合汽車類專業學生創新訓練計劃總體方案,根據總體方案制定各分項目的計劃方案及管理考覈辦法,設計創新教育管理系統。

2.2 構建實施汽車類專業學生創新實踐訓練計劃,並以學分的形式將其納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方案

將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學科競賽、社會實踐活動、技能培訓等第二課堂活動整合形成“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計劃”,該計劃應包含科研創新訓練計劃、科技競賽計劃、人文素養提高計劃和技能培訓計劃四方面內容,每方面內容包含若干項目類,每個項目類由若干具體活動項目組成,將上述四個計劃方面的內容以學分形式納入創新實踐型能力培養方案中,作爲學生畢業學分。

2.3 三位一體實踐創新平臺的建設

在鞏固現有的校外實踐基地的基礎上,不但開拓新的校外實踐基地,完善校內實踐創新基地的建設和運作管理,在完成固定實驗的基礎上,全方位地開放實驗室,積極推動校企聯合研發中心的建設,促進教師與企業的產學研合作,並將學生的實踐納入其中。⑧

(1)利用三維實踐創新平臺,在教師指導的下,學生深入實踐活動,從基本的實踐活動情景出發,引出創新問題,有效地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和獲取知識的創新能力,實現以學生爲中心、課內課外相結合、教研相結合的理念。

(2)加強實踐創新工作室的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技活動項目,結合教師的研究方向和特長,建立教師實踐創新工作室,並對工作室提出明確獎勵和管理考覈目標,將教師吸引學生進入工作室的數量納入工作室的考覈,促進教師實踐創新工作室與企業合作創建研發中心,實現教研相長。

(3)優化學生實習環節。打通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相關環節。把實踐教學分爲基本工程訓練、綜合基本工程訓練和綜合工程訓練三個層次。基本工程訓練包括專業基礎課基本實驗和各專業方向課程基本實驗,如金工實習、電子工藝實習,機械測試技術、機械原理、汽車電子技術、機械控制工程、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等課程基本實驗。⑨綜合基本工程訓練包括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的綜合實驗,如汽車理論課程設計、汽車設計課程設計、汽車構造綜合實驗等。綜合工程訓練主要由汽車類專業的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組成。

針對不同的層次,研究不同層次實踐教學之間的關係,進行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工程技術性實踐教學的詳細的優化設計,提出具體的方案。在方案中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

2.4 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優化

創新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優化包括創新實踐教學方法的優化和創新實踐教學考覈方法的改進。在對創新實踐教學體系進行系統規劃和優化的基礎上,要研究創新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進及優化。因爲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影響教學效果。在傳統的實踐教學活動中,學生是缺乏主動參與的,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往往只是被動地機械模仿,很少有主動思考,起不到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作用。

爲了對教學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優化,可從改進教學過程管理、加強學生實踐過程指導等方面進行改進。同時做好實驗教師的示範作用,加強學生實踐參與力度,採取分組練習和獨立實驗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在保證必要的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增開綜合型實驗和研究創新性實驗,並結合多媒體教學、動畫、實物教學、仿真等多種教學手段擴充學生的實踐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⑩此外,科學的考覈方法是提高創新實踐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環節,針對不同的實踐教學類型,研究課程實驗和課程設計考覈、實訓的考覈、畢業設計(論文)考覈方法等的改進。考覈要重在考查學生在創新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實踐的主動性、動手能力、實驗設計能力、創新能力等。

3 結語

由於我國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及汽車科技飛速發展,在教學內容方面,重理論輕實踐,課程內容老舊,設置不盡合理,汽車類專業在創新實踐教學體系設計及優化等方面還存在許多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以適應國家發展的新形勢。因此,本論文針對目前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汽車類專業教學的實際特點,以提高汽車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爲目標,進行專業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研究工作。

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爲根本目標來系統構建大學生創新實踐教育體系,以大學生創新實踐訓練計劃的構建爲核心設置創新實踐學分,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而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機互動,爲學生個性發展與素質和能力培養創設條件與環境,爲大學生創新實踐活動搭建平臺。

本論文提出了分層次、分階段進行實踐教學體系設計和優化的特色思想,並進行科學規劃,避免各實踐教學環節的脫節、重複,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綜合創新能力,對於培養目前我國經濟建設中所需的汽車類高級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將大大優化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踐活動環節、創新課程教材、改革教學方法、構建新的考覈體系,將素質教育滲透到專業教育之中,使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生產實踐,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社會競爭能力和提高就業率。

基金項目:長沙理工大學教改項目(JG1342)

註釋

① 呂紅明。以“卓越計劃”爲契機,探索地方高校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模式[J].價值工程,2011.30(14):219-220.

② 文孝霞,杜子學,孫慶。我國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思考[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8(5):108-109.

③ 周家倫。創新型人才培養與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06.42(5):25-27.

④ 曹穎頤。大學生創新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

⑤ 張武升。創造性思維與個性教學模式研究來源[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0.12(5):33-37.

⑥ 蘇麗,蘭海。試論研究型教學模式――基於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視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12:175-176.

⑦ Busenitz L,W West and Shepherd D.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J]nal of Management,2003.29(3):95-305.

⑧ 吳明暉,顏暉,陳觀林等。多維一體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5(S1):71-73.

汽車本科論文 篇四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產業 技術成果轉化 社會資本理論

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概況

1、中國新能源汽車理論綜述

“亞洲電動車之父”陳清泉在第二屆新能源汽車及燃料電池技術國際論壇上首次指出新能源汽車技術成果轉化的缺失;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的趙劍峯、李欣(2010)兩位學者就新能源產業發展要處理好若干關係方面表示,一是要處理好超前與穩步發展、量與質、冷與熱的關係, 避免盲目重複建設資源浪費問題;二是要處理好政府推動與市場拉動, 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關係;三是要處理好中央與地方以及各部門之間利益關係;王曉輝(2009)在創新商業模式論述中指出,建立產業聯盟也是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一種有效方式。實行橫向專業分工和產業分區。徐和誼(2011)認爲專業分工可以提高效率,有助於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要想實現快速突破,就必須在效率上下功夫。

2、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存在的問題

現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技術研發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很多差距,大部分核心技術主要靠進口或模仿,支付高昂的技術引進費,擡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費用。而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發展不足和關鍵技術瓶頸尚未解決,滿足不了目前消費者需求。因此,如何攻克技術瓶頸,成爲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成果轉化,有助於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發能力,加快新技術從理論、實踐到投入生產的速度從而加快產業發展。

二、社會資本視角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成果轉化中的應用

1、科技成果轉化的概念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具有使用價值的科技成果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使產業進一步提升的科研行爲。

新能源汽車成果轉化的模式主要有校企聯合、企業聯盟等。校企聯合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產學研一體化後產生的合作模式,而企業間的聯盟是新相關產業的一種聯合,加大自身發展的力量,從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2、社會資本理論概述

所謂社會資本,一般是指個人或組織在一種組織結構中,利用自己特殊位置而獲取利益的能力。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第一位在對社會資本進行初步分析的學者,他將資本劃分爲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三種類型。場域作爲各種要素形成的關係網,是個動態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動力就是社會資本。科爾曼(James man)從宏微觀的視角切入,認爲行動者爲了實現自身利益,相互進行各種交換,以此形成了持續存在的社會關係。這些社會關係不僅被視爲社會結構的組成部分,而且是一種社會資源。帕特南(Robert am)從政治的角度對社會資本進行了研究,將社會資本從個人層面上升到集體層面,並引人政治學研究中,從自願羣體的參與程度角度來研究社會資本。

3、社會資本理論角度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成果轉化研究

(1)社會資本角度分析新能源汽車校企聯盟

新能源汽車校企聯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一種形式,是學校和汽車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的一種聯盟,二者形成一個組織結構,企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便是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的社會資本。校企聯盟充分體現了產學研一體化的成果轉化方式,將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從理論創新和研究的初期直到新技術進入實際實驗階段,再到汽車企業投入試驗、改進、試運行、以及後期新能源汽車的批量生產都連成一個整體。

高校針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往往只停留在理論和試驗室的研發階段,而現實運用並形成產業化,成爲一項具有利用價值的技術卻從未探索。社會資本在高校和企業之間所發揮的作用則是將高校和企業有效的連接在一起,二者通過建立合作平臺,戰略聯盟等方式,運用各自的優勢,相互配合,將技術變成整車。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也同樣,企業缺乏一項新能源汽車技術瓶頸的攻克能力,由於信息不對稱找不到具有攻克這項技術瓶頸能力的科研高校,而從錯過先進技術的獲取也就是科技成果轉移不通暢。在社會資本,關係網絡的作用下,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校企聯盟模式,學校的理論技術能夠走出試驗室,進入企業進行試驗進而變成一項真正有意義的新技術。徹底打通科技成果轉移的通道。

由此新能源汽車產業通過校企聯盟的形式,形成社會網絡,企業和學校之間的聯繫就是各種的社會資本,二者應充分發揮社會資本優勢,運用高校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與企業實操的合作,使得研發的技術順利進入企業或培養人才輸送進企業,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

(2)新社會資本角度分析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聯盟

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企業聯盟就是組成新能源汽車生產、運行、銷售、售後等全套設施的生產企業間結成的相互協作和資源整合的一種合作模式,例如電力行業企業,天然氣行業企業或者公交公司,4S服務店等企業或組織的合作行爲。各個企業間形成新能源汽車網絡,彼此建立通暢的連接渠道,運用社會資本關係,克服自身研究短板。

在全球能源危機的局面下催生出的新能源產業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迎接能源枯竭的到來。企業研發所投入的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不能確保技術瓶頸的百分百被攻克,而需求市場中配套設施發展不健全問題尚未解決,許多消費者徘徊在新能源的大門之外。投身於新能源研發的企業,由於受資金和規模以及人力資源的限制,研發尚處於低端落後的初級狀態,不能充分發揮企業的研發力量,使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整體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形成差距。爲了有效克服這些技術上的瓶頸,發掘社會資本帶來的研發力量,有助於攻克現有情況的技術難關。通過建立新能源汽車上下游產業鏈聯盟,形成資源互補或者資源相互調配,彌補各獨立企業的缺陷,從而實現低風險高效率高產出的局面,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

三、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成果轉化的幾點建議

爲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成果轉化,有效利用聯盟所產生的社會資本優勢,本文提出三點建議:上游產業配套發展、各產業間及產業內部銜接、完善科技產權保障制度。

1、上下游產業的配套發展

爲了確保科技成果的順利轉化,首先要確保上下游產業配套發展。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是確保新能源汽車上中下游配套產業科技成果演變的關鍵。一項氫氣動力的技術研發,必須保證上游企業製造氫氣發動機外殼的原材料與氫氣動力技術相匹配,不與氫氣發生反應;新能源汽車投入市場,氫氣站的數量必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售後要得到相應解決。只有將新能源汽車整條產業鏈配套發展,才能使科技成果得到順利的轉化,加速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速度。

2、加強各產業間和產業內部的銜接

加速科技成果轉移就要加強校企聯盟或者企業聯盟的內部銜接。保證有通暢的技術成果轉化渠道以確保研發機構及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有效聯結,新能源汽車企業與市場的信息通暢,企業要及時瞭解市場動向以便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高校或者科研機構可以和企業間建立對應的信息平臺,交流需求和供給信息,加速科技成果順利轉移。企業本身、高校或者第三方可以建立中介機構專門負責對外信息的公佈,找到配對的技術供給。而在新能源汽車企業建立聯盟時,也要加強信息的溝通與交換。企業發揮自身優勢,藉助其他企業彌補自身的劣勢,形成一個完美強大的聯盟體系,提高技術的科研能力、後期投入產出能力,壯大市場的佔有率。此外,政府作爲宏觀調控的操作者能夠宏觀全面的掌握各企業的信息,做出有效的干涉和引導將資源合理配置,也可加強科技成果的轉移。

3、完善科技產權制度保障

在一項科學技術成果的研發並且成熟之後,政府要完善科技成果的產權保護制度。保證企業在技術創新投入之後藉助產權的保護取得相應的收入。這樣可以使企業保證其利潤,也進一步鼓勵企業積極研發科學技術並且努力通暢科技成果轉移通道。政府除了頒佈相關科技成果保護法以外,還要制定企業聯盟產權分配條例,清晰界定科技成果產權所屬問題,對科技成果的創造者給予相應的保護,以確保聯盟企業在完善的科技產權制度保障下能夠更加有效的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以及新成果的產出。

參考文獻:

[1]徐和誼。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新思路

[2]趙劍峯,李欣。新能源產業發展要處理好若干關係

汽車系畢業論文 篇五

關鍵詞:主題式教學;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主題設計;教學實施

信息時代,計算機做爲現代辦公必備工具之一,與人們的日常工作學習生活緊密相連。做爲高職院校的公共必修課,計算機應用基礎在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技能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然而,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當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普遍存在着教學設計脫離工作崗位,教學內容固定,沒有新意,教學組織按部就班等問題。如何在非零起點的基礎上,有效的開展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是一項值得研究的課題。經過課題組教學實踐驗證,主題式教學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解決了教學中“教什麼”和“怎樣教”的問題,實現了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的同時,又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適用於計算機應用基礎課。那麼什麼是主題式教學模式呢?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應如何設計主題呢?具體實施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對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簡要闡述:

1主題式教學模式及其特點

主題式教學模式是指將教學內容主題化,按照主題組織教學活動的教學模式。主題式教學以情境主題爲載體,以知識能力點爲核心,圍繞主題開展教學,通過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鬥志,使學生在一種獨立自主,合作競爭的氣氛中學習。以主題引領教學,“主題切入———自主學習(素材蒐集、知識準備)———互助探究(上機操作、拓展)———交流展示———多元評價”,豐富課堂,開拓學生視野。主題式教學模式適用於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教學中,教師確定主題及相關要求(可展示相關案例,優秀作品等),賦予課堂以“靈魂”,學生圍繞主題前期通過網絡,相機,掃描儀等蒐集素材,小組交流討論確定方案,經過簡單的知識準備(教師輔助)階段,實施方案,最後通過展示交流,多元評價等進行總結拓展。

2主題式教學模式應用於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特點

2.1主題式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高職學生的崗位職業能力。一個結合專業,貼近工作崗位的主題,能使學生更深刻形象地理解崗位工作內容和要求,能使學生儘快融入工作情境進入崗位角色,有目的性運用計算機完成崗位工作。

2.2主題式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一個科學合理,貼近生活工作情境的主題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鬥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蒐集素材的過程中,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信息的敏感度大大的得到了提高。

2.3主題式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學生在交流討論互助探究的過程中其溝通和協調能力得到了鍛鍊,在項目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

2.4主題式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主題式教學要求學生在學習情境中進行自主的探討和學習,充分重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主題探討實施的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深遠。

2.5主題式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新型師生關係,使課堂在愉悅,開放,信任的氣氛中開展,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主題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了課上及課下時間,通過主題探論,網絡,和教學輔助(網絡雲盤,優秀作品展示,微課視頻等形式)等過程大大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學者,設計師,裁判,教師,朋友等多重角色,構建了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係,有利於課堂教學的深入開展。

3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中的主題設計

在計算機採用主題式教學,主題設計很重要。一個科學合理的主題能有效提高計算機操作技能,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的系統性。根據教學實踐,現總結計算機基礎課程主題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3.1教學主題選擇要具有實用性,符合專業崗位需求,貼近學生生活只有實用的纔是有生命力的。如Excel主題教學中可選擇商場中商品銷售數據管理實例;在word中以畢業論文爲主題;在網絡應用模塊以求職爲主題檢索求職信息,投遞個人簡歷;在PPT主題教學中,可以選擇以近期的學院(或班級)元旦晚會爲主題,蒐集素材,提出設計方案等。社團活動,公益活動,運動會風采等都可做爲教學主題。此類主題易於調動學生的興趣及參與熱情,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反之豐富多彩的作品,更能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競爭意識。

3.2教學主題設計要注意層次性,兼顧多樣性教學要因材施教,立足學生基礎,知識結構,因此教學主題設計要兼顧“兩極”的同學,對於基礎差的學生,可以提出相對簡單的,有參考的主題(作品),鼓勵創新;對於思維活躍的同學,可以選擇相對大一些的主題,提示注重作品完整性,加入時尚元素。

3.3教學主題設計要結合專業特點,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融入趣味性,流行元素如WORD教學中可以學院元旦迎新晚會節目單,製作節日賀卡爲主題;對於汽車系學生以世界汽車名人堂或名車賞析等主題設計PPT,對於機械系學生以“大國工匠”爲主題;結合趣味性可爲鹿晗,鄧紫琪製作演唱會宣傳單(word)、個人影集等。

3.4教學主題設計可結合時事,積極向上,與時俱進教師的職責“傳道,授業,解惑”,其首要“傳道”即傳播正能量,母親節主題,汶川地震,感動中國,無一不是一個好的主題,學生在完成主題的同時也進行了一次豐富的精神之旅。此外,教學主題創設也可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民族元素,如端午節文化,京劇文化等。

4主題式教學在教學實施時應注意的事項

主題式教學是信息技術中常用的教學模式,但如何使教學不流於表面,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4.1主題式教學在實施時要緊扣知識點,立足於學生認知水平和基礎,生活實際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主題設計不能無的放矢,要根據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緊扣知識點,主題大小適中,主題情境任務清晰。

4.2主題式教學開展要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多元化評價標準項目教學,任務驅動,分組練習等,只有結合多種教學方法,才能使主題教學生命力更頑強。同時要鼓勵學生作品多參與社團中活動,網絡投稿等作爲評價標準之一。

4.3主題式教學開展要求教師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勇於嘗試,創造性教學根據《竇桂梅與主題教學》中描述,開展主題教學要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因此教師要充實自我,常學常新,鑽研教材,教學方法等。此外,教師在教學的同時,還要將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元素,社會的正能量傳遞給學生,這不僅是一種知識技能的傳授,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有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也是對自我的一次情感的昇華,也許是對生命的感悟,也許對生活的憧憬,也許是對英雄的敬仰……綜上,主題式教學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有利於提高課堂效率,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利於培養新型師生關係,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主題式教學的深入在無形中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教師用其獨特的人格魅力也在無形中感染着每一名同學,成爲一個努力嚴謹,樂觀向上的人。

參考文獻:

[1]樑昊.主題教學模式在高職公共計算機課程中的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33:7972.

[2]周雄慶,俞燕泉.主題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中的實踐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2,12:196.

[3]教育部師範教育司。竇桂梅與主題教學[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03.

[4]祝永健。主題教學模式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0,32:246-247.

[5]秦芳。主題教學模式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6:87.

[6]費兆梅.信息技術中主題教學模式的探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1,2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