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生物科學論文彙總 生物科學的論文【精品多篇】

生物科學論文彙總 生物科學的論文【精品多篇】

生物科技小論文 篇一

人類早期的活動能力、也就是破壞自然的能力很弱,最多隻能引起局部地區小氣候的改變,所以幾百萬年間人與自然還能相安無事。但是工業革命以來情況發生爭劇變化。工業化意味着大量燃燒煤和石油,意味着向地球大氣排放巨量的廢氣。其中二氧化碳氣體造成大氣溫室效應,使全球變暖、極冰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烴氣體能破壞高空臭氧層,造成南極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層變薄。此外,工業化排放的污染氣體也使人類聚居的城市成了濃度特高的大氣污染島……人類在發展經濟、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也闖下了彌天大禍。不少災害看起來似乎是天災,而實際上卻往往是屬於人類自己造成的人禍。被破壞的地球大氣正在對人類進行可怕的報復,大自然是絕不會因爲人類的無知而原諒人類的。

1992年6月,世界各國元首、政府首腦雲集巴西里約熱內廬,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上簽字。爲什麼氣候變化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科學問題,會變得如此令人關注?

原來,工業革命以來,由於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和毀滅森林,使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CO2)含量在百年內增加了25%。如果按目前CO2濃度的增加速度,到2100年大氣中CO2含量將增加一倍。據聯合國發佈的評估報告,那時全球平均氣溫會比現在上升1.0~3.5℃,這將引起極冰融化、海平面上升15~95釐米,從而淹沒大片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還可能引起其他一系列嚴重問題。世界各國政府開始重視這種狀況及其危害後果,共同商討削減CO2排放量的問題。

什麼叫溫室效應

全球的地面平均溫度約爲15℃。如果沒有大氣覆蓋,根據地球獲得的太陽熱量和地球向宇宙空間放出的熱量相等的原理,可以計算出地球的地面年均溫度爲-18℃。這33℃的溫差就是大氣像被子一樣保護地球造成的。這就是溫室效應。

宇宙中任何物體都輻射電磁波。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波長越短。太陽表面溫度約6000K,它發射的電磁波的波長很短,稱爲太陽短波輻射(其中包括從紫到紅的可見光)。地面在接受太陽短波輻射而增溫的同時,也時時刻刻向外輻射電磁波而冷卻下來。地球發射的電磁波因溫度較低而具有較長的波長,稱爲地面長波輻射。短波輻射和長波輻射在經過地球大氣時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來說幾乎是透明的,而它卻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在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同時,它自己也向外輻射波長更長的長波輻射(因爲大氣的溫度比地面更低)。其中向下到達地面的部分稱爲逆輻射。地面接受逆輻射後就會升溫,這也可以說是大氣對地面起到了保溫作用。這就是大氣溫室效應的原理。

地球大氣的這種保溫作用,很類似於種植花卉的暖房頂上的玻璃(溫室效應也可稱爲暖房效應或花房效應),因爲玻璃也具有透過太陽短波輻射和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保溫功能。

溫室效應源自溫室氣體

我們知道,並不是大氣中的每種氣體都會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地球大氣中起溫室作用的氣體稱爲溫室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里昂以及水汽等。它們幾乎吸收地面發出的所有波長的長波輻射,只有一個很窄的區段吸收很少,這個區段被稱爲“盲區”。地球主要通過這個盲區把從太陽獲得的熱量中的70%又以長波輻射形式返還宇宙空間,從而維持地面溫度不變。我們所說的溫室效應,主要是指由於人類活動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數量和品種,使這盲區即能返回宇宙空間的70%的熱量的數值下降,使留下的餘熱增多而使地球變暖的情況。

不過,CO2等溫室氣體雖然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能力很強,但它們在大氣中的數量卻極少。如果把壓力爲一個大氣壓、溫度爲0℃的大氣狀態稱爲標準狀態,那麼把地球整個大氣層壓縮到這個標準狀態,它的厚度是8000米。目前大氣中CO2的含量是355ppm即百萬分之355(ppm爲百萬分之一),把它換算到標準狀態,就是2.8米厚。在8000米厚的大氣中就佔這2.8米厚的這一點點。甲烷含量是1.7ppm,相應是1.4釐米厚。臭氧濃度是400ppb(ppb爲ppm的千分之一)換算後只有3毫米厚。一氧化二氮是310ppb,2.5毫米。氟里昂有許多種,但大氣中含量最多的氟里昂12也只有400ppt(ppt是ppb的千分之一),換算到標準狀態只有3微米。由此可見大氣中溫室氣體是極少的。正因爲如此,所以人爲釋放的溫室氣體如不加限制,很容易引起全球迅速變暖。

早在1938年,英國氣象學家卡林達在分析了19世紀末世界各地零星的CO2觀測資料後,指出當時CO2濃度已比世紀初上升了6%,並指出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中葉全球存在變暖傾向,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響。爲此,美國斯克裏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凱林於1958年在夏威夷的冒納羅、亞山海拔3400米的地方建立起了觀測所,開始了大氣中CO2含量的精密觀測。夏威夷位於北太平洋中部,幾乎未受陸地大氣污染的影響,觀測結果有相當高的可靠性。

從冒納羅亞山觀測到的1958年4月到1991年6月大氣中CO2濃度的變化曲線可以看出1958年時大氣中CO2含量不過315ppm左右,而1991年已經達到了355ppm。問題的嚴重性還在於,人類每年燃燒55億噸化石燃料(每噸約產生4噸CO2)中,大約只有一米進入了大氣,其餘一米主要被海洋和陸地植物所吸收。一旦海洋中CO2達到飽和,大氣中CO2含量將成倍上升。從圖上還可發現CO2含量還有季節變化,冬夏可以相差6ppm。這主要是由於北半球廣闊大陸上植被冬枯夏榮的影響,因爲植物在夏季大量吸收CO2因而使大氣中CO2濃度相對降低。

根據對南極和格陵蘭大陸冰蓋中密封的氣泡中空氣的CO2濃度測定,古代大氣中CO2含量一直比較穩定,大體是280ppm左右。只是從18世紀中葉,即工業革命前後開始逐步上升。人類用了240年時間,使大氣中CO2濃度從280ppm上升到355ppm。

甲烷是僅次於CO2的重要溫室氣體。它在大氣中的濃度雖比CO2少得多,但增長率卻大得多。據聯合國政府的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1996年發表的第二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的資料(簡稱《報告》),從1750~1990年共240年間CO2增加了30%,而同期甲烷卻增加了145%。甲烷也稱沼氣,是缺氧條件下有機物腐爛時產生的,例如水田、堆肥和畜糞等都會產生沼氣。一氧化二氮又稱笑氣,因爲呼入一定濃度的這種氣體後會引起面部肌肉痙攣,看上去像在發笑一樣。它主要是由於使用化肥、燃燒化石燃料和由生物體所產生的。大氣中的臭氧含量,在平流層中雖有減少,但在對流層中是增加的。氟里昂氣體是氯、氟和碳的化合物,它在自然界裏本不存在,完全是人類製造出來的。由於它的溶點和沸點都比較低,不燃、不爆、無臭、無害、穩定性極好,廣泛用來生產製冷劑、發泡劑和清潔劑等。地球大氣中濃度最高的氟里昂12和氟里昂11含量雖都極少,但這些年增長率卻很高,均達到年增5%。根據1987年國際《蒙特利爾議定書》,它在大氣中的濃度將在21世紀初開始逐漸減少。

應當說明,CO2以外的其他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雖比CO2小得多,有的要小好幾個量級,但它們的溫室效應作用卻比CO2強得多,它們對大氣溫室效應的作用,根據IPCC第二次《報告》,都只比CO2低一個量級。這是值得注意的。

溫室效應的後果

如前所述,工業革命前大氣中CO2含量是280ppm,如按目前增長的速度,到2100年將增加到550ppm,即幾乎增加一倍。全世界的許多氣象學家都在努力研究,CO2含量增加一倍以後,到2100年全球的平均氣溫會增高多少?

目前採用的具體辦法是,根據大氣運動規律和物理狀態變化規律,設計成數值模式進行計算。但由於人們對大氣運動變化規律的認識還不夠完善,採取的簡化設計辦法也不同,因而各個模式的計算結果常相差很大。爲此80年代美國科學院組織了評估委員會,對這些模式的結果進行研究和綜合評詁,最終得出CO2倍增後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1.5~4.5℃。這就是對本問題最有權威的組織——聯合國IPCC第一次《報告》中採用的數字。

近年來,氣候模式的模擬能力有了重大改進,這主要是考慮了大氣中氣溶膠(空氣中懸浮的微小顆粒)的作用。因爲在燃燒化石燃料放出CO2的同時也釋放了巨量的硫化物等氣溶膠。這種氣溶膠顆粒會遮擋部分陽光使之無法到達地面,使地面氣溫降低,起到冷卻作用。其數值據IPCC估計可達-0.5瓦/平方米,即相當於CO2增溫效應(+1.56瓦/平方米)的1/3,比甲烷的增溫效應(+0.47瓦/平方米)還略大。主要根據這個改進,IPCC1996年公佈的第二個《報告》中,把2100年CO2倍增後全球平均氣溫的升溫值從1.5~4.5℃,修改爲1.0~3.5℃。評估報告中還指出,由於海洋的巨大熱慣性,到2100年這個增溫值中大約只有50~90%得以實現。

模式計算結果還說明,全球平均增溫1.0~3.5℃並不均勻分佈於世界各地。赤道和熱帶地區不升溫或幾乎不升溫,升溫主要集中在高緯度地區,數量可達6~8℃甚至更大。這一來引起另一嚴重後果,即兩極和格陵蘭的冰蓋會發生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北半球高緯度大陸的凍土帶也會融化或變薄,引起大範圍地區沼澤化。還有,海洋變暖後海水體積膨脹也會引起海平面升高。IPCC的第一次評詁報告中預計海平面上升20~140釐米(相應升溫1.5~4.5℃),第二次評估報告中修改爲15~95釐米(相應升溫1.0~3.5℃),最可能值爲50釐米。即比第一次評估結果降低了約25%。IPCC的第二次評詁報告還指出,從19世紀末以來的百年間,由於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0.3~0.6℃,全球海平面相應也上升了10~25釐米。

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將直接淹沒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的大陸沿海低地地區,後果十分嚴重。1995年11月在柏林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二次會議上,44個小島國組成了小島國聯盟,爲他們的生存權而呼籲。

此外,研究結果還指出,CO2增加不僅使全球變暖,還將造成全球大氣環流調整和氣候帶向極地擴展。包括我國北方在內的中緯度地區降水將減少,加上升溫使蒸發加大,氣候將趨於乾旱化。大氣環流的調整,除了中緯度地區乾旱化之外,還可能造成世界其他地區氣候異常和一些災害,例如低緯度颱風強度將增強,颱風源地將向北擴展等。氣溫升高還會引起或加劇一些傳染病流行。以疾爲例,過去5年中世界痰疾發病率已翻一兩番,現在全世界每年約有5億人得痰疾,其中200多萬人死亡。

但是,溫室效應也並非全是壞事。最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增溫最大,農業區將向極地大幅度推進。CO2增加也有利於植物光合作用而直接提高有機物質產量。還有的專家指出,在我國和世界歷史上溫暖期多是降水較多、乾旱區退縮的繁榮時期。

在大氣溫室效應這個問題上,也有不同意見。有些科學家認爲:目前數值模式還不成熟,計算結果過於誇大;百年升高0.3~0.6℃屬於正常氣候變化,不能證明是大氣溫室效應所造成。這是少數人的意見。

儘管如此,對於目前大氣中CO2濃度和全球溫度正迅速增加,以及溫室氣體增加會造成全球變暖的原理,都是沒有爭論的事實。我們如果等到問題已發展到了可以明顯感知的水平,就往往難以逆轉。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以便採取對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環境。

全球對策

大氣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變暖,對策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減少目前大氣中的CO2。最切實可行的辦法是廣泛植樹造林、加強綠化、停止濫伐森林;用太陽光的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CO2。還有利用化學反應來吸收CO2的辦法,但在技術上都不成熟,經濟上更難大規模實行。

第二方面是適應。這是無論如何必須考慮的問題。例如除了建設海岸防護堤壩等工程技術措施以防止海水入侵外,有計劃地逐步改變當地農作物的種類和品種,以適應逐步變化的氣候。日本北部因爲夏季過涼,過去並不種植物稻,即使種了產量也很低。由於培育出了抗寒抗逆品種,現在即使在最北的北海道也不僅能長水稻,而且產量還很高。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氣候變化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只要能及早預測出氣候變化趨勢,我們是能找到適應對策並順利實施的。

第三方面是削減CO2的排放量。這是在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世界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各國領導人共同簽署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主要目的(框架是指比較原則,有待進一步具體化的意思)。公約要求在2000年發達國家應把CO2排放量降回到1990年水平,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轉讓技術,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CO2的排放量。近百年來全球大氣中CO2濃度的迅速升高,絕大部分是發達國家排放造成的。發展中國家首先是要脫貧、要發展,發達國家有義務這樣做。

由於公約是框架性的,並沒有約束力。而削減CO2排放量直接影響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利益,因此有的發達國家不僅沒有減排,還在增排,現在看來,2000年根本不可能降到1990年水平。在1997年12月11日結束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3次大會(日本京都會議)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展開了尖銳緊張的鬥爭。最後,發達國家作出讓步,難產的《京都議定書》終於得到通過。議定書規定,所有發達國家應在2010年把6種溫室氣體(CO2、一氧化二氮、甲烷和3種氯氟烴)的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減少5.2%。這雖與發展中國家的要求的到2010年減少15%和到2020年減少20%的目標相差很大,但畢竟這是一份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減排協議。

有關生物科學論文彙總 篇二

《國小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國小科學課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爲宗旨的科學啓蒙課程,同時又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綜合學科。科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全體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但科學素養的形成不僅是通過教師的知識講解或學生機械的記憶就可以實現的,而是依賴於科學探究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感悟,學生只有經歷觀察、發現問題、實驗探索或者驗證的過程,通過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才能促進學生科學素養慢慢地形成。而很多探究活動要通過實驗教學來實現的,因此實驗教學是國小科學探究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實驗教學與實驗報告單的填寫又是密不可分的。

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實驗報告單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記錄實驗現象、實驗數據、探究結果等,而且在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探究能力、鞏固新知識,及時彌補不足之處等方面大有用處。下面就以上幾個方面談談個人的看法。

有些學生知道實驗是怎麼做的,但叫他填寫實驗報告的時候他卻寫不出正確的假設、過程和結論。例如在教學《小水珠到哪裏去了》一課時:水蒸發的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的實驗報告單時出現了假設和結論表述不完整、假設的因素和實驗步驟中的因素不一致、假設中同時改變幾個因素、在實驗現象後面寫結論以及實驗報告寫的不完整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是由於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造成的。在針對實驗報告單上的問題討論交流時,學生認真思考,積極發言,對實驗過程進行了理性思考,得出了正確的結論。由此可見,填寫實驗報告單可以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幫助學生不斷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國小科學課程標準指出:“表達與交流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活動之一”。

科學語言是表達和交流科學信息的一種通用語言。學生用口語表達與交流時,老師發現不了的錯誤在實驗報告單上發現了。例如: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時,李程遠同學說小車運動的快慢與小車自身的“重力”大小有關時,一部分學生聽成了“動力”,引起同學們的不解。還有在填寫實驗報告單過程中出現的錯別字等等。因此,在科學實驗教學中,讓學生填寫實驗報告單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出現的錯誤,讓學生及時糾正錯誤,能使學生的科學思想表達更規範、正確和嚴謹,真正掌握相關的科學術語、科學概念及其表達形式,逐漸提高其掌握和運用的科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填寫實驗報告單,學生通過對假設、實驗設計等的編寫,使實驗操作過程在頭腦中得以預演,可以明顯提高動手實驗的能力。例如在做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什麼有關的實驗時,學生把假設、不變的因素、改變的因素都確定並填寫好,實驗操作時就做到心中有數,實驗得以順利進行。

學生通過填寫完整的實驗報告,使實驗的目的、過程、結果在頭腦中得以重現,不足之處得以顯現。因此,填寫實驗報告有助於學生鞏固新知識,及時彌補不足之處。例如通過對水蒸發的快慢與什麼因素有關的實驗報告單的討論交流,學生能能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整改、彌補,把假設和結論寫完整,假設中只改變一個因素,把假設的因素和實驗步驟中的因素保持一致,如實記錄實驗現象,通過分析實驗記錄,寫出正確的結論。

科學世界是一個充滿問題、充滿思考的神奇世界,學生非常向往,樂意探究。但由於種種原因,現在的國小科學課堂缺乏這種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沒有建立起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心理環境和認知環境,所以學生學習科學感到很深奧、難理解,導致興趣缺失。作爲學校、作爲教師應該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科學的環境,每一個教學實驗都要想方設法去做,不管是演示實驗還是分組實驗都能夠調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當你走進課堂,哪怕手裏只拿了一支蠟燭、一盒火柴,學生就會激動不已、充滿期盼;如果說要去實驗室上實驗課,學生總是歡呼雀躍。由此可見,學生多麼想上實驗課,多麼想動手操作,上實驗課簡直成了一種奢望,而實驗教學恰恰是一種常態,科學教師應該堅持上好每一堂課。除了實驗室、教室外,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大自然這個大課堂,利用便利的自然環境,充足的生物資源,豐富的物質資源,進行實地考察研究,讓學生走進自然、觀察自然、描述自然、認知自然。當把這一切讓學生在最後以實驗報告單的形式寫下來的時候,他們就不會感到困難,而變得興趣盎然。

國小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做好實驗是學好科學的基礎。總之,實驗報告的書寫不僅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實驗的目的、方法和技能,還能通過對實驗現象和結果的分析得出自己的體會和結論,使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都得到昇華,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從而提高其科學素養。教師應重視實驗報告單的各項功能在實驗教學中的充分發揮,利用實驗報告單提高科學實驗教學效果。

生物科學專業畢業論文 篇三

摘要:

開發實驗材料的渠道 實驗材料對於實驗確實非常重要,但是也有許多實驗通常不止一種可以取得良好實驗效果的材料,那我們在具體做實驗時又該怎麼開發呢?是不是按部就班地沿用書本給出的材料就好了?其實不然,這樣做會大大降低學生做實驗的熱情,學生會覺得反正。

關鍵詞:

小議,生物,實驗,材料,處理,開發,實驗,材料,渠道,對於,開發實驗材料的渠道。

實驗材料對於實驗確實非常重要,但是也有許多實驗通常不止一種可以取得良好實驗效果的材料,那我們在具體做實驗時又該怎麼開發呢?是不是按部就班地沿用書本給出的材料就好了?其實不然,這樣做會大大降低學生做實驗的熱情,學生會覺得反正書上都有,就會懶得思考。這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在遇到實驗設計方面的練習時也缺乏想象力。其實開發實驗材料的渠道很多,只要具備實驗效果好,材料易得,成本低,量多,符合各地季節特性,安全可靠等都行。例如在做“滲透作用”實驗時,除了課本上用的玻璃紙,半透膜的材料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哪些材料可以代替膀胱膜同樣能取得良好的實驗效果呢?也許學生會給出很多答案,如動物膀胱膜、雞蛋殼膜,洋蔥的膜質鱗葉,魚鰾等,那不妨把這些材料都找出來試一試,學生就會發現自己的想法正確與否。還有觀察葉綠體的實驗,除了可以用苔蘚葉片,黑藻葉,還可以用新鮮蔬菜的葉片。因時制宜,花樣繁多,給學生足夠的選擇權和新鮮感。這樣做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實驗全過程的認識,提高了實驗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增加他們學習生物的興趣和熱情。

放手讓學生去處理實驗材料

選好適宜的實驗材料以後,還要進行正確的材料處理。但是在很多具體操作中,爲了節省時間,實驗材料通常都是老師處理好的,學生只需要拿處理好的材料按既定的方法步驟進行實驗。這樣做的結果是到實驗結束,學生對實驗都沒有完整的印象,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思考的獨立性。而教學新理念下的課堂是以學生爲主體的課堂,所以教師可以在處理實驗材料時加以引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實驗過程。大學時,有一個印象深刻的梨果石細胞觀察實驗:到實驗室時,學生們看到的不是研磨好的梨果石細胞而是每人桌上的半個梨。老師說:“你們今天實驗的第一步是把面前的梨果肉吃掉,然後取下梨核近處的石細胞進行研磨。”當天的實驗一掃平時的肅靜氣氛,學生不僅更好更快地完成了實驗,還記憶深刻。其實中學生物的很多實驗材料也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培養和處理。如觀察根尖分生區細胞分裂的實驗,可以提前幾天讓學生自己水培一些易於生根的種子,如小麥、玉米等。讓種子在學生眼皮下逐漸生根長大,用自己培養出的幼根做實驗。而在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新鮮菠菜上市的時間和做這個實驗的時間不符,學生可以自己選擇一些新鮮的綠葉蔬菜,研磨時可以做兩次,一次加二氧化硅,一次不加,來比較研磨的充分程度;濾液細線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畫,濾紙邊角剪與不剪對實驗結果有什麼影響等等。讓學生參與到實驗的細節中,親自處理實驗材料,既提高了他們的參與熱情,也加深了對實驗的印象和理解程度。

總之,選擇適宜的實驗材料和正確處理實驗材料是實驗成功的基礎,也是實驗成功的關鍵所在。而在準確達到實驗效果和實驗目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進來,通過對實驗材料的正確選擇和處理來增加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非常重要,而且對源於實驗基礎上的生物學教學和學習都大有裨益。

有關生物科學論文彙總 篇四

時光易逝,歲月如梭,一個學期在不知不覺中又結束了。這一學期中,覺得很幸福也很辛苦。幸福的是,同事和學生關心和支持我;辛苦的是,面對新課改下的教育教學,尚有力不從心之感。“靜坐常思已過”,這對於教師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現將本學期的工作做如下總結,以期將來能夠更好地發展。本學期,我承擔高一1、2兩個班的生物教學。自己覺得比較滿意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真解讀“課程標準”,按照其要求認真備課,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來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工作,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對於一些難點知識,經常通過搜索有關資料來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

二、多進入老教師的課堂,吸取經驗。同時在別人的課堂中也可以發現到自己的缺點,從而避免錯誤再次重現。

三、認真做好教學反思,在每節課或每章後進行教學反思,寫下自己在教學中對知識點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優缺點。對於不足之處,在下一節課堂中可以對其再進行修正補充。

四、對於同一節課堂教學,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尋找最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

五、在課後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在與學生的聊天中可以發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教師的職責不僅是爲了培養能夠取得高分的學生,對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也有不容小視的責任。所以課堂下我經常會與一些問題學生做思想交流,防止他們思想出現偏差。

在教學工作中,針對2班學生尖子生少,班級猶如一潭溫水,不冷不熱的現狀,我摸索出了一條“低起點、快節奏、高密度、強朗讀、培優扶差、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同時對學生的作業及時批改,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徹的講評,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本學期教學工作還存在着以下幾個問題:

一、在學生作業的講評方面做得還很不夠,客觀原因是時間少,主觀原因是自己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擠出時間來完成好這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二、對學生的課後作業檢查的力度還不夠,使得一部分學生沒有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在考試中就表露出來了。

三、自身的專業知識同教育要求尚有差距,今後既要提高專業知識,又要提升實施教育教學的能力。

回顧昨天,百感交集;面對今天,信心百倍;展望明天,任重道遠!今後,我會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赤誠之心培育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生物科學專業畢業論文 篇五

一、立題意義及國內外的研究現狀與存在問題,主要研究內容及擬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含文獻綜述)

1、本項目研究的意義

2、本項目研究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3、本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擬解決的問題

二、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內容和方法、步驟、預期目的

1、研究的主要內容:

(1)小櫻桃文心蘭原球莖增殖;

(2)誘導小櫻桃文心蘭的生根;

(3)小櫻桃文心蘭壯苗的研究;

(4)小櫻桃文心蘭的小苗移栽;

2、方法及步驟

(1)培養基的配製

基本培養基爲1/2MS,瓊脂爲7克/升,蔗糖爲20克/升,pH值爲5.8,生長激素爲BA,NAA,IBA(濃度單位爲mg/L,下同),附加物爲椰乳,活性炭。

(2)培養條件

接種材料保持在25±2℃,光照時間12h/d,光照強度1000-1500Lx。經常去試驗室去檢查有沒有污染,要及時清理,以免造成更多的污染,發現污染的要及時找出原因,作出調整。

(3)原球莖增殖培養基的篩選

切取無菌材料中的小葉片,將其供試驗的原球莖切割成約3.3mm3的接種塊,分別接種在不同濃度的BA和NAA的培養基中,進行增殖培養,60天后對原球莖生長的增殖情況進行觀察並統計分析數據。

(4)誘導生根,篩選適宜的培養基

將繼代培養出來的幼苗切取單株,帶有2~3片葉子,株高1cm,轉至生根培養基中,觀察幼苗的生根情況,包括根數和根的長度,40天后進行統計並分析數據。

(5)壯苗

從已經誘導出根的幼苗中篩選出株高2cm,帶有3~5片葉子的幼苗,移至壯苗的培養基中,觀察幼苗的生長情況:葉片的數目、根的數目、根的長度,40天后進行統計並分析數據。

(6)小苗移栽

當試管苗長至3~4cm高,葉子有5~7片,根有2~3條,長度約2~3cm時,就可進行移栽,打開瓶蓋先進行鍛鍊2天左右,以增強試管苗對室外環境的適應能力。小苗移栽後放入室溫中,觀察其生長狀況並記錄下來。主要的基質有:珍珠岩、蛭石、木屑、苔蘚、樹皮、椰糠等。

3、預期目的

本次試驗擬解決生根、壯苗基本培養基的選擇以及移栽基質的篩選,尋找最適合小櫻桃文心蘭生活的基質。

三、研究工作總體安排及具體進度

20xx年10月至20xx年5月:

20xx年6月至10月:

20xx年11月至20xx年2月:

20xx年3月至4月:分析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論文初稿撰寫和論文的修改;

20xx年5月:論文定稿、打印、答辯。

生物科技小論文 篇六

摘 要:生物科學是二十一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學科之一,它作爲自然科學領域的帶頭學科,將會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而且人類社會在新世紀面臨的人口、糧食、資源、環境和健康問題將更加突出,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生物科學的進步。所以作爲新世紀的高中學生,學好生物這門學科就顯得非常重要。當前有關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問題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何在生物教學中實施成爲當前的要務,而研究性學習順應了這一歷史的客觀要求。現存的生物學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建立生物學知識框架具有獨特的優勢。積極創新情境,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養成科學探究的能力,是生物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本文就此問題結合自己九年的生物課堂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生物教學 必要性 把握 注意事項

一、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貫穿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

1、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倡導建立積極的價值觀,倡導“參與式”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這些教育改革的新觀念已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併成爲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熱點。研究性學習是由學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選取專題、設計研究方案,通過主動的探索和研究而求得問題的解決,從而瞭解和體驗科學探索的過程,養成自主探究。

2、向高中學生傳授科學研究的知識和方法,並在活動課程或課外活動中開展一些課題研究活動,是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因而研究性學習順應了這一歷史的客觀要求。

二、生物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初步實踐

1、貼近生活,引入課題,進行推測,提出假設

本教學設計從教師有目的的給出材料――日常生活中的澱粉消化的速度與生產過程中澱粉水解速度比較――直接切入課題,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生物體內的催化劑――酶的特點。

材料:人每天都需要吃飯,人體消化的速度相當快。人體內每小時可以水解500噸澱粉,相同質量的澱粉,在有足夠的酸作爲催化劑的條件下,全部水解需要十幾天。

這個事實說明了什麼問題?

學生回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教師引導:酶是生物催化劑,它和無機催化劑相比,可能具有高效性的特點。怎樣才能知道酶具有高效性呢?

2、點撥啓發,設計方案,實驗探索

教師引導:我們在無機化學當中學過催化劑,怎樣能確定哪種催化劑的效率更高呢?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比較相同化學反應在不同的催化劑的催化作用下,通過化學反應速度可以確定催化劑的催化效率――化學反應速度越快的,催化劑的效率越高;反之,催化效率越低。

教師引導:化學反應速度怎樣才能確定呢?

學生思考回答:通過反應物的消耗速度或者產物的生成速度比較可以看出來。

材料:過氧化氫(H2O2)在 Fe3+的催化下,也可分解成H2O和O2,動物新鮮肝臟中含有的過氧化氫酶也能催化這個反應。據測算,每滴氯化鐵中的Fe3+數,大約是肝臟研磨液中過氧化氫分子數的25萬倍。從數目上看,一滴含有催化劑的容液中,Fe3+數遠遠大於過氧化氫酶的分子數。

如果現在我們想弄清楚Fe3+與過氧化氫酶,哪一種催化劑的催化效率高,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設計這個實驗?

問題引發了學生的熱烈討論。面對學生的爭論、教師不急於點評。先讓學生相互點評,最後經教師分析比較,最終篩選出下列設計方案對猜想進行探究――分組實驗。

實驗設計引導:要比較Fe3+和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設計實驗中的其他條件應該相同,如兩個試管中過氧化氫溶液的量應該相同,Fe3+和動物肝臟也應儘可能同時加入兩個試管中。然後通過產物――O2的產生速度,即氣泡的產生量、帶火星的木條的復燃速度,或者試管溫度的變化――最終確定酶與無機催化劑效率高低。

教師在引導過程中,要注重等量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等實驗設計原則的滲透。

學生按實驗設計步驟分組實驗。並思考問題:1.你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哪些實驗現象?2.通過這個實驗你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通過以上的引導,從提問、引導猜想,設計實驗進行探究,環環相扣,有的放矢,學生的求知慾望冉冉升起,爲下一步探索研究作了良好的鋪墊。既能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又在實驗的設計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3、實踐拓展,深化認識

通過實驗探究得出結論,酶的一個特性――高效性。

給出生產實踐資料,學生在分析中,深化學生認識,加強學生科學就在身邊的探究思想。

資料:人們在生產實踐中就是利用了酶的這個特性,比如說在污染物的處理上,廢舊塑料的大批量降解利用的就是相關的酶,塑料自然降解需要上百年的時間,甚至需要更長時間,而利用專用酶處理相等量的塑料幾天內就可以完成。

三、在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研究性學習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離開了全體學生這個層面,研究性學習就完全背離了它的初衷。所以,要讓研究性學習避免“貴族化”,走向“平民化”,就得重研究過程,而淡化研究成果。如果成果不期而遇,自然是個驚喜,但不出成果,只要“學會了研究”,也是極大的收穫。

四、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通過教學中的教學方式的轉變,驚喜地發現,無論是對老師的教還是對學生的學,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首先,研究性學習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那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變老師講學生聽爲真正學生自己學、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充分激發了學生的熱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掌握、運用、分析信息材料的能力,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和思維 能力,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大大豐富了學生的思維方法,形成了一系列良好的思維品質。第二,研究性學習給我們的教學方式及老師提出了更新的挑戰。研究性學習讓我們的學生大膽探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學生人多,思維不受限制,老師的引導如何發揮作用,這就給我們老師的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隨着涉及的面越來越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有動力就有進步,研究性學習對推動教學改革有着極大的促進作用,實質上,它將帶來教法和學法一次新的革命。

總之,學好生物科學是相當重要的。倘若就我們的學習喻作航船,勤奮則是輪船的馬達;正確的學習方法便是輪船的方向盤與航線,讓我們駕上這艘希翼之船在知識的海洋中圓遊,讓船兒載着我們駛向美好吧!

生物科學專業畢業論文 篇七

摘 要

生物科學史揭示了科學家科學研究的歷程,是人類認識、探索和改造自然的探究史。分析了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生物科學史的趣味性、漸進性、經典性和嚴謹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突破重難點知識,提高探究學習能力,培養科學素養。

關鍵詞】生物科學史 生物教學 教學價值

生物科學史全方位地展示了生命科學產生、形成、發展、演變的歷程,它包含着實驗探索、理論形成的科學規律與方法,每個科研成果的背後也蘊涵着科學家偉大的科學精神與人格魅力。《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習生物科學史能使學生沿着科學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學習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的精神,這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是很有意義的。”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生物科學史的教學,以趣味的科學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經典的科學實驗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學知識和提高探究能力,以科學家嚴謹務實、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陶冶學生的科學精神,從而實現生物教學的目的。對此,文章從以下四個方面探討生物科學史在生物教學中的教學價值。

一、利用生物科學史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熱情

在學習生物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很多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甚至深奧難懂,因而對生物學習缺乏興趣。事實上,生物科學史中不乏逸聞趣事,教師應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列舉一些有趣的事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就會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生物科學史導入新課,除了能夠迅速使學生集中注意、激發認知需求外,還能促使學生形成學習期待。例如,在講授細胞結構的知識點時,可以向學生講述英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羅伯特虎克發現細胞的故事來導入;在講解條件反射知識點時,可以向學生介紹俄國生理學家伊萬巴甫洛夫通過觀察狗吃食物發現非條件反射的故事等。可見,教師應善於收集一些與生物教學有關的故事情節,在課堂上將生物科學史與生物教學巧妙融合,增加生物學知識的趣味性和故事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其主動學習。

二、利用生物科學史的漸進性理解生物學知識,突破重難點

生物科學史是生命科學研究成果的發現過程,是揭示生命奧祕的過程。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以科學史作爲教學材料,能夠順理成章地展現生物科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有助於學生全面理解生物學基礎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這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另外,層層遞進的科學史知識,能夠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生物課堂上的重難點內容。

通過科學史可以全面瞭解生物科學的具體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從而積累更多的知識經驗,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學生突破重難點知識的綜合能力。例如,在講授高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內容時,教師可將光合作用的發現史貫穿在課堂教學中,如講授光合作用的產物時,可結合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的綠葉遮光實驗來講解;講授光合作用的場所時,可通過1880年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用水綿實驗來講解;講授光反應中氧氣的來源時,可以結合1939年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的氧同位素標記的實驗來講解。可見,不同的實驗體現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維方法,可加深學生對單一變量、對照等實驗原則的理解,以及對同位素標記法等科學研究方法的掌握,從而使生物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得以突破,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三、利用生物科學史的經典性體驗科學過程,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科學史中的一些經典實驗,蘊涵着獨特的生物學思維和科學研究方法。利用科學史上的經典實驗進行教學,是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一個有效措施。在生物科學史課堂中,教師要靈活運用科學史,引用科學史資料來導入新課,創設探究情景、營造探究氛圍,以發散學生思維,提高其科學探究能力。生物科學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科學探究的歷史,在教學中可普及一些科學史的知識,讓學生從中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整個過程。教師把經典的科學探究實驗引入生物課堂,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思考與探索,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感悟科學探究過程,理解科學家發現、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科學精神。例如,在講授“遺傳定律”的內容時,可以融入奧地利生物學家格里哥孟德爾經典豌豆實驗的科學史,按照“假設――演繹法”的推理探究模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體驗遺傳規律探究發現的過程中,不斷深化對遺傳定律基礎知識的認識,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探究學習的能力。可見,教師在生物課堂上可以通過具體的科學史實例,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即觀察科學現象――提出科學假設――設計科學實驗――假設的證實或證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其探究能力。

四、利用生物科學史的嚴謹性樹立學生的科學觀念,培養其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對知識、情感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科學素養的能力。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倡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爲主動,提倡學生主動參與、勤於動手、樂於探究,注重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學習生物科學史,就是追尋科學家探索生物奧祕的腳步,深入地理解生物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生物科學史的故事中蘊涵了科學家的科學態度及精神,例如,青黴素的發現是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嚴謹不苟、求真務實態度的成果;自然選擇學說的創立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合理質疑、勇於創新意識的指引;奧地利生物學家格里哥孟德爾潛心研究了八年的植物雜交實驗,最終總結出重要的孟德爾遺傳規律,也體現出科學研究需要堅持不懈、一絲不苟的科學精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滲透這些生物科學史教育,有助於學生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讓學生在理解科學實驗的發展過程中,提高學生髮現、探索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說,科學實驗的嚴謹性滲透在科學史中,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科學觀念,培養其科學素養。

綜上,生物科學史中蘊涵着科學家對生命世界探索的精彩片段,有效的生物科學史教學應選擇適合的材料、運用恰當的手段,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和領悟科學探索的過程。生物科學史是一部揭示生命科學發展歷程的探究史,科學史的學習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等三個方面的教育融合起來,其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地沿着科學家探索生物奧祕的道路去發現與解決問題,真正理解生物科學的本質,感受生物科學蘊涵的精神,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法和科學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科學而全面的發展,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生物科技小論文 篇八

一、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實驗質量。

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單一,基本是課前教師做好實驗前的一切準備工作;課中教師講清實驗操作要點,適當演示,學生“按方抓藥”;課後學生書寫實驗報告,教師批改。由於過分強調教師主導,忽視了學生主體,這種被動式的教學方式,不利於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個性的培養。生物技術創新實驗教學體系讓學生全程參與實驗準備,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採用啓發式、問題式、討論式教學方法,把學生作爲教學主體,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及創新,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思維方式。

二、開放實驗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開放實驗教育是實驗教學的延伸,它給在實驗課中沒有很好掌握實驗技能的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給對生物技術感興趣、有志向的學生提供進一步學習和創新的空間。具體的做法是:

一是實驗項目單個考覈,實驗課操作不合格的學生重做,使學生端正上實驗課的態度,基本消除應付及被動參與實驗的現象。

二是採用教師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方法,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

三是結合學校的“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第二課堂課外研究活動,鼓勵學生進入實驗室開展科學研究,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開放實驗室,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實驗的主動性。

三、建立完善科學的考覈評價體系。

考覈是督促學生學習的一種手段,也是檢查學生實驗技能掌握與獨立操作能力的方法。傳統生物技術專業實驗教學是輔助理論教學,實驗課成績只佔理論課成績的一小部分,且考覈方法不夠科學,不能反映學生的實驗能力。生物技術創新實驗教學體系建立了一套較完善、科學的實驗考覈體系,通過實驗報告、出勤率、實驗課學生操作是否規範、熟練程度、實驗結果、實驗結束後期末考覈成績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克服了僅僅依據卷面成績、出勤和實驗報告確定成績的弊病。

具體做法:實驗出勤、實驗準備佔實驗總成績10%;學生實驗操作的規範狀況、熟練程度、實驗結果佔實驗總成績的30%;實驗報告成績佔實驗總成績的10%;期末考覈理論佔實驗總成績的20%,實際操作佔實驗總成績的30%。這種考覈方法要求學生必須認真做好每一個實驗,理解實驗原理,正確分析實驗結果,認真總結實驗成敗的原因,紮紮實實地掌握實驗操作技能。通過這種實驗考覈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踐,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