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物理教學論文 物理教學論文(多篇)

物理教學論文 物理教學論文(多篇)

物理學科探究論文 篇一

物理學科探究論文

在物理學看來,能量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外一種形式時它的總能並沒有發生變化,其中所蘊含的能量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既不會自行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這就是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基本思想———能量守恆定律,但是這一定律只規定了能量的數量關係,並沒有涉及到能量的轉換過程。熱力學第二定律———能量不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轉移到高溫物體,就解釋了能量轉換的基本方向。熱力學第二定律表明,只會做功而不消耗能量的永動機是永遠不可能製成的,孤立系統中實際發生的過程必然會導致其中的熵不斷增加,它永遠沒有減少的可能。最早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學者是麥克斯韋,後期有許多學者試圖證明這一理論的錯誤性,但終究還是沒有成功,直到1951年法國物理學家布里淵將信息論與統計物理聯合起來進行研究,才證實了麥克斯韋的這一假設。這一假設中的事物交換與信息交換存在本質的區別,在事物交換中不可能出現兩者共同擁有的情況,一方的增加勢必導致另一方的減少,但是信息交換則不同,它不必遵循熱力學定律。

可以說信息替代能源是建築節能的基礎,從布里淵的研究可以看出,信息的傳遞不遵循熱力學定律,可以利用這一規律在熱力學允許的範圍內做許多事情,例如通過技術手段降低孤立系統中熵的增長速率,在生產消費過程中用信息替代能源。能源是有限的,但是信息資源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當前社會面臨的問題是社會發展導致能源在不斷減少,能源消耗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也在不斷增加,而環境污染反過來又會嚴重阻礙社會的發展,如果一直糾結於物質系統,很難找出解決矛盾的方法,而用信息資源代替物質能源就難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利用信息來降低能耗的實例:出行前預先在地圖上標明線路,既能節省時間又可以降低汽車的能耗;在房間安裝溫控設施,隨時瞭解房間的溫度可以降低取暖能耗;新信息技術應用於機械設備中可以提高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降低設備的能耗。信息的使用能夠有效降低能耗,同時信息在建築節能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引起我國建築界普遍關注的高層建築節能問題,就是因爲對建築節能信息瞭解的缺乏,才導致了設計不合理現象頻繁出現,忽視信息的建築工程必然會對整個建築造成極壞的影響。

物理學知識在建築節能中的運用

(一)以物理手段實現太陽光照明

經醫學專家研究證明,太陽光可以降低諸如憂鬱症、慢性疲勞綜合徵之類疾病產生的機率,採用物理方法將太陽光引進室內不僅可以增加曬太陽的機會,更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在沒有機會到戶外享受陽光的時候,採用導光管裝置就能將陽光引入室內,它主要是通過物理學中的反射原理傳遞光線,但是光線的每一次傳遞都會造成能量的損失,這種導光管裝置不適合長距離的光線傳遞。物理學家愛德曼茲發明了一種神奇的裝置,這個裝置的主體是一個塑料控板,控板上安裝了許多由激光切割而成的鏡片,這些鏡片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排列,當太陽光照射到塑料控板上時亮度便會增強,然後傳遞到每一個角落。許多科學家開始將研究的重點放在彩色熒光塑料上,他們試圖採用熒光塑料來採集陽光,這項研究的原理是:白色是由紅、綠、藍三個顏色組合而成,科學家們嘗試將由這三種顏色的塑料收集到的陽光進行重新組合,然後就形成了人類生活中所需要的白色太陽光。通過這種物理手段形成的太陽光所發出的亮度相當於兩個75瓦燈泡所發出的亮度。

(二)利用太陽能取暖

要利用太陽能進行取暖就必須選用熱阻和吸熱係數較大的材料,熱阻是指材阻擋能量進行傳遞的能力,吸熱係數是指物體本身吸取熱量的能力。在傳統熱學工藝中這種方式較爲常見,爲了滿足工藝需求一般使用熱阻與吸熱係數較高的材料,在減緩熱量傳遞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吸收熱量。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充分利用太陽能不僅有利於節能,更有利於降低環境污染,建築選址最好是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有利於陽光的接受。建築中的玻璃選用熱阻與吸熱係數較大的材料能夠有效地進行能量儲存,這些材料在白天吸收大量的熱量,然後使用儲熱牆或者其他儲熱工具將熱量儲存起來,在夜間溫度降低時這些儲熱工具便可釋放出熱量,增加室內溫度。對於冬冷夏熱地區的建築,要組織調溫,窗外應當設有可以操控的遮陽設備,夏日溫度較高時這些遮陽設備可以阻擋高角度陽光的照射,冬季溫度較高時這些遮陽設備又可以將低角度陽光引進室內;也可以在遮陽裝置中安裝雙層玻璃,在冬季檔有日照的時候雙層玻璃的吸熱作用能夠提升室內溫度,晚上關閉反射膜或者百葉窗,能夠有效的組織熱量的散失,起到保溫節能的作用。

(三)納米技術在建築材料中的應用

納米原本只是一種計量單位,當某種材料的粒徑小於100nm時,它便可以稱作是納米材料。納米技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興起的新興技術,製作具有小粒徑材料的技術就是所謂的納米技術,納米科學是原子物理、量子物理等多種學科的聚集點,納米材料具有體積尺寸小的特性,從而就成就了它不同於一般材料的特質,如納米材料具有表面效應、體積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等特殊性質。納米技術在混凝土生產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強度,通過對鹼骨反應的抑制能夠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由於納米材料具有量子尺寸、光催化效應等性質,因此採用納米技術製作而成的混凝土具有分解有毒物質、淨化空氣的功效。納米材料的其它功能能夠製成不同功能的混凝土材料,如能夠進行智能報警與自我修復的納米材料。納米材料的特殊性能能夠使材料的剛度、強度、韌度等發生變化,利用這些特殊的性能就可以生產出各種不同的材料,如彈性水泥、延性水泥,抗菌陶瓷、保溫隔熱玻璃、抗菌塑料等具有高性能的材料,這些材料不僅能夠提高建築物的使用性能,更能降低建築物的能耗,有效的降低因能源消耗而造成的環境污染。

(四)毛細現象在建築設計中的應用

當液體接觸到具有細微裂縫的物體或者具有較小管徑的細管時,就會沿着裂縫與細管上升或下降,這種現象就被稱作是毛細現象。毛細現象是由於分子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結果,紙張吸水、地下水沿着細縫上升等都屬於毛細現象,這種現象在建築中的應用能夠解決許多難題。例如在裝有空調的室內,無論是夏天的冷風還是冬天的熱風都會使人感覺不舒適,這主要是由於空調吹出的“風”會帶走人體的水分,從而引發脫水等“空調病”,而新型建築中的溫控裝置則用水這一傳熱載體取代了傳統建築中的空氣,這種新型技術能夠有效的降低人體的不適感。這一技術正是使用了毛細現象的原理,建築物的天花板上佈滿了網柵,它是由一根根細小的毛細管組成,這些毛細管縱橫交錯形成一張網,毛細管中流通着水,冬季溫度較低時發電所產生的餘熱使管中的熱水不斷流動,熱水的流動使室內溫度上升,發電所產生的餘熱又使管中的冷水不斷流動,從而降低室內溫度。採用毛細現象製成的製冷系統大大優於傳統的製冷模式,不僅能夠降低能耗,更能降低身體的不舒適感。

(五)太陽牆技術的應用

太陽牆技術的應用實際上是太陽能技術應用的一個範疇,太陽能可再生、環保、便宜等特性一直是能源研究專家觀衆的焦點,人們不斷開發探索新的途徑來實現對太陽能的利用。採用太陽牆空氣集熱器可以回收牆體的散熱,解決新風的預熱問題,在增強室內空氣供給量的同時能夠有效的節省能源。製作太陽牆主要採用鍍鋅鋼薄板或鋁製薄板,這些薄板外擁有許多褶皺和小孔,薄板的表面顏色較深,這些板材一般安裝在距離建築外牆20釐米的地方,並和建築物頂部的遮雨板連接在一起形成太陽牆即熱系統一個組成部分,另外一個部分由室內風機與管道組成,這兩大部分就構成太陽集熱系統的整體。其中薄板上的褶皺主要是用來增加板材的強度,褶皺可以根據需要的不同而設計不同的形狀,板材上孔洞的數量以及分佈規律則是根據實際需求確定,這主要要考慮到建築物的功能、特點、所處地理位置、陽光充足程度等。冬季,空氣通過板材上的孔洞進入集熱牆,空氣在流動的過程中汲取板材上吸收的熱量,隨後空腔的溫度上升,空氣就受到氣壓的作用進入沿着管道進入各個房間,爲房間供暖;在夜間可以用風扇將由室內散失到空腔中的熱空氣重新扇回室內,這樣既能爲房間供暖,又能夠爲房間不斷輸入新鮮空氣。在夏季則停止風扇的運作,室外的熱空氣從孔洞中進入空腔,然後又沿着空腔上端和周圍的空隙流出,空氣源源不斷的在空腔內流動,不僅帶走了室內的熱量,也阻擋了熱量進入室內。

物理學知識在世博館建設中的應用

隨着傳統能源的日益枯竭,環境的日益惡化,人們將更多的目光集中到節能型建築上,中國第41屆上海世博會上低碳節能型場館成爲了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其場館建設中許多技術與知識都和物理學息息相關。

(一)馬德里竹屋和空氣生態樹

從名稱上就可以知道馬德里竹屋建築材料同其它場館的不同之處,其外牆用一層厚厚的竹窗進行覆蓋,竹窗由縱橫交織的竹子編制,在空氣清新的早晨將竹窗打開既可以更新室內的空氣又能降低溫度,在中午將竹窗關上能夠抵擋熱量的進入但又不會閉塞阻擋室內的空氣流通,竹子由於其空心的特質能夠起到很好的隔熱與保溫效果。空氣生態樹整體是由鋼鐵構建而成,其外觀爲十邊形,整個場館的直徑爲12米,空氣生態樹內部安裝有可以自動開合的百葉窗與直徑爲7米的大型“引風機”,建築物頂端安裝有太陽能電池板,整個建築可以實現能源自給,不必消耗額外的能源。生態樹外圍用黑色遮陽網遮擋陽光,雖然白色遮陽網能有有效地反射太陽光,但由於遮陽網表面不平整,太陽光在其表面會形成漫反射,白色遮陽網不利於散熱,而黑色遮陽網則能吸收太陽光,同時遮陽網的結構又能有效阻擋熱量的擴散。

(二)倫敦零碳館

倫敦零碳館最爲特別的就是安裝在建築物頂端的可以自由轉動的風帽,由於夏天上海的溫度較高,空氣很難進入室內,風帽的自由轉動就能將室外的新鮮空氣引入場館中。另外工作人員將黃浦江底層的`水通過管道引入場館下方,底層的江水溫度較低,用於對空氣降溫再好不過,由風帽採集而來的新鮮空氣經過江水的降溫後就被輸入場館中。熱空氣中的水蒸氣較多,會使人感到沉悶,經過江水冷卻後空氣中的部分水蒸氣會液化,空氣溼度相對較低。零碳館還採用了許多技術用於節能減排:屋頂鋪設的太陽能電池與熱水器能夠有效的將太陽能轉化成熱能,供給室內的能量需求;場館玻璃上安裝的太陽能電池不僅能夠增加室內的光亮度,又能爲室內提供必要的電能;場館外牆上塗有熒光材料,白天牆壁能夠吸收太陽能並將其儲存起來,到了夜間就能發出光亮用於照明。這些節能技術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物理學的基礎上,諸如太陽能電池、熒光塗料等能夠有效降低場館的能源消耗。

(三)漢堡之家館

漢堡之家館外形就如同是四個打開的抽屜,這個場館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能夠不消耗任何的能源而使場館的溫度永遠維持在25℃左右。漢堡之家之所以具備如此生氣的功能主要就在於其建築中使用熱傳遞與新能源。漢堡館的朝向同一般建築物有很大區別,它的整體設計是坐北朝南。設計師爲了擴大北面牆體的面積,將北邊一大部分牆體向抽屜一樣向外延伸,而南向則採用了百葉窗與遮陽網的設計,這樣的設計既能保證場館內的光亮程度,又能有效地避免陽光直射,減少場館的受熱面積。漢堡館的牆體有三層結構組成,其中設有很好的保溫層,能夠有效地阻擋室外的熱量進入場館內部;漢堡館的每一塊玻璃都是雙層結構,其中充滿了惰性氣體,不僅能夠進行保溫,同時還能有效地隔絕室外噪音;漢堡館只要能量來源就是太陽能和地熱,地熱所採用的就是地下水冬暖夏涼的原理,冬季溫暖的地下水能夠給場館供暖,夏季涼爽的地下水又能降低室內溫度,而其中地下水的抽取與輸送則完全有場館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提供。漢堡館擁有完整的能源系統,完全不需要額外供電。

(四)新加坡館

新加坡館最爲顯著的特徵就是場館表面擁有許多開縫,這些開縫朝着不同方向延伸,場館頂端一個橫向的360度的大口子特別顯眼。新加坡館整體向內傾斜,下方的陰影帶中不僅設有水池還有綠色植被,風從場館上方的大口子吹入場館內部,場館頂端的空氣流通速度同場館內部形成極大的反差,由物理學知識可以知道空氣流動迅速的地方具有較大的壓強,這樣場館內部的熱空氣就從頂端的口子流向室外,而場館外部的空氣則經過陰影帶流入場館;空氣流經陰影帶時會使得陰影帶中水分蒸發,變成水蒸氣,而水分蒸發需要吸收熱量,場館內部的熱量就這樣被陰影帶降低,所以場館內部即使沒有開設空調也可以很涼爽。

總結

在中國的能源消耗排行榜中,建築耗能位居榜首,而且隨着經濟發展的加劇,能源的消耗與日俱增,我國每年建成的房屋總共有16-20億平方米,超過了所有發達國家年建築面積的綜合,這些建築物95%以上屬於高能耗建築,且建築單位面積的能耗差不多是發達國家能耗的三倍。在這種形式下,相關部門迫切需要採取必要手段降低建築物的能耗,以低能耗作爲建築設計的核心思想。建築與物理學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建築學的理論與思想基本上都來源於物理學知識,物理科學在環保建築中的應用能夠有效的降低能耗,20中國世博會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世博會建築的核心思想就是低碳、低能耗,而物理知識的應用恰恰就幫助其實現了這一目標,相信物理技術在今後勢必會更多的應用與建築節能,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精選物理教學論文(精 篇二

本節內容是在上一節安培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的新的知識點。重在讓學生理解什麼是洛倫茲力、並掌握洛倫茲力的方向判斷和大小的計算。它也是後續學習《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的知識基礎。

本課教材在提出洛倫茲力的概念後,重在引導學生由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得出洛倫茲力的方向和大小,這種通過實驗結合理論探究洛倫茲力的方向,再由安培力表達式推導出洛倫茲力的表達式的過程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好機會,一定要讓學生都參與進來。

知識基礎:學生已經學習了《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力》一節,知道如何判斷安培力的方向以及如何計算安培力的大小。但對於安培力產生的原因,卻還不甚清楚。

技能基礎: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分析能力,因此本節課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安培力的產生原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入探究式學習。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什麼是洛倫茲力。利用左手定則判斷洛倫茲力的方向。

2、知道洛倫茲力大小的推理過程。

3、掌握垂直進入磁場方向的帶電粒子,受到洛倫茲力大小的計算。

4、瞭解v和b垂直時的洛倫茲力大小及方向判斷。理解洛倫茲力對電荷不做功。

5、瞭解電視顯像管的工作原理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形成洛倫茲力的概念,同時明確洛倫茲力與安培力的關係(微觀與宏觀),藉助洛倫茲力與安培力的關係,猜想並驗證洛倫茲力的方向也可以用左手定則判斷;通過思考與討論,推導出洛倫茲力的大小公式f=qvbsinθ。最後瞭解洛倫茲力的一個應用——電視顯像管中的磁偏轉。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學會觀察、分析、推理,培養科學思維和研究方法。認真體會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思維方法:“推理—假設—實驗驗證”。

重點:1.利用左手定則會判斷洛倫茲力的方向。

2.掌握垂直進入磁場方向的帶電粒子,受到洛倫茲力大小的計算。

這一節承上(安培力)啓下(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是本章的重點

難點:1.洛倫茲力對帶電粒子不做功。

2.洛倫茲力方向的判斷。

電子射線管、高壓電源、磁鐵、多媒體課件

根據對本節教材內容的分析,結合學情和相關教學資源,本節課以“情景問題猜想實驗驗證理論推導應用鞏固”的思路進行設計。

課前通過觀看“極光美景”視頻,引出本節主題。然後藉助“陰極射線管”演示實驗指出磁場對運動電荷有力的作用,並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中藉助安培力的方向,讓學生通過猜想加驗證的方式,學習並掌握洛倫茲力方向的判定方法,並進一步得出安培力與洛倫茲力的內在關係;藉助安培力大小的計算公式,引導學生推導得出洛倫茲力大小的計算公式。最後通過練習加深對洛倫茲力的理解,並回答引入部分提出的問題。

教學過程中,以演示實驗調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圍繞難點“洛倫茲力的方向”的理解,通過情景轉換,老師引領、學生動手,同學互動,師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感受,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

(一)引入

視頻欣賞:天文現象——極光

提問:爲什麼極光只出現在南北兩極呢?

引導:解開此謎題的鑰匙就是,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規律。

[演示實驗]觀察磁場陰極射線在磁場中的偏轉

[教師]說明電子射線管的原理:

說明陰極射線是燈絲加熱放出電子,電子在加速電場的作用下高速運動而形成的電子流,轟擊到長條形的熒光屏上激發出熒光,可以顯示電子束的運動軌跡,磁鐵是用來在陰極射線周圍產生磁場的,還應明確磁場的方向。

提示:

1、沒有磁場時,接通高壓電源可以觀察到什麼現象。

2、光束實質上是什麼?

3、若在電子束的路徑上加磁場,可以觀察到什麼現象?

4、改變磁場的方向,通過觀查從而判斷運動的電子在各個方向磁場中的受力方向。

[實驗結果]在沒有外磁場時,電子束沿直線運動,蹄形磁鐵靠近電子射線管,發現電子束運動軌跡發生了彎曲。

[學生分析得出結論]磁場對運動電荷有力的作用。------引出新課

(二)新課講解

1、物理學中把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稱爲洛倫茲力。(展示洛倫茲介紹資料)

2、提問:如何探究洛侖茲力呢?

引導學生思考:

1)、電流怎麼形成的?

2)、磁場對電流的作用、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兩者間有何關聯?

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爲什麼會受力?得出安培力與洛倫茲力的關係。

【說明】可以根據磁場對電流有作用力而對未通電的導線沒有作用力,引導學生提出猜想:磁場對電流作用力的實質是磁場對運動電荷作用力的積累效果。即,安培力是洛倫茲力的宏觀表現。

3、提問:既然安培力是洛倫茲力的宏觀表現,那麼,你們覺得可以如何探究洛倫茲力呢?

回答:藉助對安培力的認識,探究洛倫茲力。

(1)提問:具體怎麼探究呢,比如方向?

回答:左手定則

學生說明猜想理由:

1如圖,判定安培力方向。(上圖甲中安培力方向爲垂直電流方向向上,乙圖安培力方向爲垂直電流方向向下)

②.電流方向和電荷運動方向的關係。(電流方向和正電荷運動方向相同,和負電荷運動方向相反)

③.f安的方向和洛倫茲力方向關係。(f安的方向和正電荷所受的洛倫茲力的方向相同,和負電荷所受的洛倫茲力的方向相反。)

④.電荷運動方向、磁場方向、洛倫茲力方向的關係。(學生分析總結)

實驗驗證猜想:(回顧陰極射線管實驗)猜想正確!

洛倫茲力方向的判斷——左手定則

伸開左手,使大拇指和其餘四指垂直且處於同一平面內,把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垂直穿入手心,若四指指向正電荷運動的方向,那麼拇指所受的方向就是正電荷所受洛倫茲力的方向;若四指指向是電荷運動的反方向,那麼拇指所指的正方向就是負電荷所受洛倫茲力的方向。

【要使學生明確】:正電荷運動方向應與左手四指指向一致,負電荷運動方向則應與左手四指指向相反(先確定負電荷形成電流的方向,再用左手定則判定)。

[投影出示練習題]試判斷各圖中帶電粒子受洛倫茲力的方向,或帶電粒子的電性、或帶點粒子的運動方向。

[學生解答]

最後,通過“思考與討論”,說明由洛倫茲力所引起的帶電粒子運動的方向總是與洛倫茲力的方向相垂直的,所以它對運動的帶電粒子總是不做功的。

(2)、洛倫茲力的大小

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洛倫茲力的大小。通過下面的命題引導學生一一回答。

設有一段長度爲l的通電導線,橫截面積爲s,導線每單位體積中含有的自由電荷數爲n,每個自由電荷的電量爲q,定向移動的平均速率爲v,將這段導線垂直於磁場方向放入磁感應強度爲b的磁場中,求:

(1)電流強度i。

(2)通電導線所受的安培力。

(3)這段導線內的自由電荷數。

(4)每個電荷所受的洛倫茲力。

得出洛倫茲力的計算公式:當粒子運動方向與磁感應強度垂直時():

問題:若帶電粒子不垂直射入磁場,粒子受到的洛倫茲力又如何呢?

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可將磁場分解(類比安培力公式得出方式)得出結論

當粒子運動方向與磁感應強度方向成θ時(v∥b)f=qvbsinθ

上兩式各量的單位:f爲牛(n),q爲庫倫(c),v爲米/秒(m/s),b爲特斯拉(t)

4、課堂練習

1、電子的速率v=3×106m/s,垂直射入b=0.10t的勻強磁場中,它受到的洛倫茲力是多大?(4.8×10-14n)

2、當一帶正電q的粒子以速度v沿螺線管中軸線進入該通電螺線管,若不計重力,則()

a.帶電粒子速度大小改變

b.帶電粒子速度方向改變

c.帶電粒子速度大小不變

d.帶電粒子速度方向不變

(答案:cd)

3、電荷量爲+q的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速度大小相同,所受洛倫茲力就相同

b.如果把+q改爲-q,且速度反向,大小不變,則洛倫茲力的大小方向不變

c.洛倫茲力方向一定與電荷速度方向垂直,磁場方向一定與電荷運動方向垂直

d.粒子的速度一定變化

(答案:b)

4、來自宇宙的質子流,以與地球表面垂直的方向射向赤道上空的某一點,則這些質子在進入地球周圍的空間時,將()

a.豎直向下沿直線射向地面

b.相對於預定地面向東偏轉

c.相對於預定點稍向西偏轉

d.相對於預定點稍向北偏轉

(答案:b)通過本題進一步引導學生作圖分析:爲什麼極光只出現在地球的兩極?(與課前引入相呼應)

5、.電視顯像管的工作原理

(1)原理:應用電子束磁偏轉的道理

(2)構造:由電子槍(陰極)、偏轉線圈、熒光屏等組成(介紹各部分的作用)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觀察顯像管的實物,認清偏轉線圈的位置、形狀,然後運用安培定則和左手定則說明從電子槍射出的電子束是怎樣在洛倫茲力的作用下發生偏轉的。

再通過“思考與討論”,讓學生弄清相關問題。進而介紹電視技術中的掃描現象。

最後讓學生回憶“示波管的原理”,通過對比看看二者的差異。

(三)對本節內容做簡要小結

(四)作業佈置

(1)複習本節內容

(2)完成“問題與練習”

一.洛倫茲力

1、洛倫茲力: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

安培力是洛倫茲力的宏觀表現

2、洛倫茲力的方向:左手定則

f⊥vf⊥b

3、洛倫茲力大小:f洛=qvbsinθ

v⊥bf洛=qvb

v∥bf洛=0

4、特點:洛倫茲力只改變力的方向,不改變力的大小,洛倫茲力對運動電荷不做功

二.電視顯像管的工作原理

1.原理

2.構造

本節課利用極光這一神奇的自然現象,通過陰極射線在磁場中的偏轉演示實驗來引入新課,新奇的實驗現象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明顯的實驗現象使學生很容易總結出磁場對運動電荷有力的作用。通過電荷的定向運動形成電流,推導出倫茲力與安培力的關係(微觀與宏觀),由此可以藉助安培力來探究洛倫茲力的大小和方向。最後瞭解洛倫茲力的一個應用——電視顯像管中的磁偏轉,這種與生活聯繫緊密的物理知識,能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熱愛,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體現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學理念。

通過課堂練習反饋,發現本課難點在於如何讓學生髮揮空間想象能力,判斷洛倫茲力的方向。需要在課後加強練習。

物理學科教育技術論文 篇三

物理學科教育技術論文

一、精心備資源:蒐集和整合多媒體資源,創設學習情境

1.導課多媒體資源選取:有利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質疑

根據物理學科特點,物理知識源於生活,而又運用服務於生產生活。而物理學科新課程理念着重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是從質疑起始的。所以在導課中可以運用圖片、動畫、音樂與視頻等形式,創設問題情境。從相關知識的生活現象、物理故事、物理實驗等入手蒐集選取材料,激發學生質疑。例如:《聲音的特性》一課可以蒐集《春江花月夜》純音頻作爲導課素材,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這一課中,可以蒐集有關龍捲風的視頻作爲導課素材等。

2.自學合作釋疑環節多媒體資源選取:有利於學生完成教師預設的自學指導問題,幫助學生釋疑

在“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中,合作釋疑環節由教師針對本節教學目標預設每循環學習指導問題,編制學案;學生根據課本文本素材、實驗、多媒體等學習資源自主、合作解決問題。因此本環節的多媒體的資源選取應是針對問題的文本、圖片、視頻等學習資源,並且是課本文本學習資源、演示實驗或分組實驗學習資源的補充,不能以現代教育技術的仿真實驗代替教師的演示實驗及學生的實際操作,應有利於突破重難點。如在《變阻器》一課可以蒐集變阻器的構造和動態連接的動畫資源等。3.展示評價環節的多媒體資源選取:有利於教師對知識點彙總的展示。學生對合作釋疑環節的問題處理結果的展示,教師在評價環節應做精當的點評並對該環節的知識點進行彙總。此時資源的選取根據需要針對知識點內容,可以是文本、知識脈絡圖等。

二、定位在“輔助”:現代教育技術在物理“四環節循環”課堂的立足點是“輔助”,教師運用時應該適時適度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所以選取多媒體素材的整合應以“輔助”教學爲立足點。調研發現,部分物理教師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只是在形式上符合“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課件結構非常完整,操作性強,但教師使用後教學效果不好。原因是教師在課堂中沒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過於依賴現代教育技術,不能展現教師的。主觀能動課堂設計,“隸屬”於課件,課件的“輔助”變成“統領”,自始至終處於被動狀態,這就談不上以學生爲主體進行教學。如把四個環節內容製作進課件,按順序演示,教學中並沒引導學生進行四個環節的學習活動;又如自學質疑環節不能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資源創造問題環境;還有把自學指導的學案內容放入課件,分頁播放時一帶而過,學生無法記錄自學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多媒體課件的結構可以做得比較鬆散,只提供導課資源、學習資源、知識點展示或課堂訓練題,創設學習情境。內容比較多的自學指導的學案可以選取紙質媒介,如課堂練習冊、印製學案等,不應制作入課件,因爲不方便學生記錄。課件內在的結構聯繫並不重要,這樣的課件可能看起來沒有成型,但教學是動態的過程,教學效果的好壞是以能否有效達到時教學目標爲尺度衡量的,在使用時,把握住“度”,要給學生看、聽、想、做留足發揮的空間,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最終實現多媒體技術與物理教學的有效整合。

三、綜合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打造四環節循環教學高效物理課堂

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中,除了應用多媒體課件外,還可以運用實物展臺輔助教學。例如:

(1)不方便觀察現象的演示實驗,老師可以在展臺上進行實驗;

(2)在展示評價環節,對於學生問題處理結果展示,實物展臺可以發揮很大優勢,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得出的結論以文本、圖片、實驗等方式,通過實物展臺展示給全班學生,引導全體學生進行評價,使得“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更高效。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促進了教育教學的發展,推動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改革,爲新課程改革提供了有利的輔助手段。如何提高我市現代教育技術在“四環節循環教學模式”中的應用水平,打造現代教育技術環境和新課程改革下的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需要我們繼續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進和完善。

高中物理小論文大全 篇四

摘要:本文對當前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認爲其主要表現在脫離現實生活實際,忽視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並提出貼近生活實際,調動學生探究興趣;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物理思維以及引入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有效互動等高中物理教學的相關改善建議。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中學生;物理知識

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國教育教學的目標,但是由於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採用着單一的課程教學方式,關注學生物理解題能力的提升,對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物理思維能力的培養關注力度不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更加關注高中學生學習方式與學習興趣的指導。教師需要在明確當前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通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改善當前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爲高中學生帶來全新的物理學習體驗。

1當前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縱觀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主要存在着脫離現實生活實際,忽視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問題。

1.1脫離現實生活實際

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物理與生活之間呈現出密不可分的聯繫。生活中很多現象可以藉助物理知識進行解釋,學生也能夠藉助生活中的各類現象,靈活學習與靈活記憶物理知識,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具體,有助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1]。但是當前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卻忽視了生活與物理知識的密切聯繫,僅僅指導學生結合課本內容進行學習,沒有適當基於物理知識進行生活元素的引入與知識的拓展,難以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與物理學習的價值[2]。

1.2忽視學生思維發展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比較關注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但是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僅僅關注學生物理學習成績的提升,忽視了學生的思維發展[3]。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成爲了學習的機器,自身的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較差,不利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更加不利於學生物理知識的深入學習與探究。

2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措施建議

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貼近生活實際,調動學生探究興趣;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物理思維以及引入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有效互動等方式,改善當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2.1貼近生活實際,調動學生探究興趣

加強與生活之間的'聯繫,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使學生能夠從枯燥的課本中解放出來,靈活學習物理,感受物理的豐富魅力。有效的教學指導能夠使老師調動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教師可以基於實際生活中的元素進行教學指導,爲高中物理課程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萬有引力定律》時,則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同學們,爲什麼老師拿着一根粉筆,當放下粉筆的時候,它會自由落體呢?”等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發言。教師還可以通過“同學們,生活中哪些現象還具有相同的特點呢?”等問題,引導學生回憶生活,基於生活明確萬有引力定律的特點,並且通過“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同探究其中的奧祕”等話語引導學生進入到物理學習過程中。

2.2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物理思維

物理是培養學生思維方式的重要學科,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思維的培養,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維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實驗教學的方式,使學生能夠通過物理實驗,在深入探究物理奧祕的同時,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維能力。比如,指導學生學習《摩擦力》這一項內容中,教師則可以採用實驗教學的方式,將2名學生劃分爲一個小組。學生之間需要分工明確,在試驗中探究摩擦力的特點。例如教師可以爲學生布置“自主設計摩擦力實驗”的任務,學生需要基於實際的學習情況以及對摩擦力的理解情況,設計有關的物理實驗。這種實驗教學指導方式能夠展現出學生相關知識的學習情況,同時也能夠彰顯出學生獨特的思維模式與創新思維,對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2.3引入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有效互動

信息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將抽象的物理模型展示出來,甚至可以利用動態的視頻以及模擬軟件等表現出來,讓學生更加直觀、生動的獲取物理知識。在指導學生學習“平拋運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借助幻燈片等現代信息技術軟件,指導學生一同觀看平拋物體動畫過程。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的瞭解()平拋運動的軌跡,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定的客觀印象。同時,教師還可以藉助粉筆模擬平拋的軌跡,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理解能力,實現課堂的有效互動。

3結語

高中物理教育需要基於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加以創新,教師可以通過貼近生活實際,調動學生探究興趣;注重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物理思維以及引入信息技術,實現課堂有效互動等方式,爲高中學生創設一個全新的物理學習的平臺,使學生能夠真正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與物理學習的價值,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與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春鳳,郭玉英。高中物理教學中科學本質教育的現狀與建議———基於對一線教師的調查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0,03(12):45-49.

[2]楊世玲,章勇,楊通錦。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對策思考———基於黔東南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11,03(23):35-37.

[3]王珍發,郭繼成。給學生一個多維的物理世界———知識立體化與高中物理教學改革[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10(21):148-150.

[4]申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實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才智,2013,32(12):124.

巧設教學情境激發物理興趣學科論文 篇五

巧設教學情境激發物理興趣學科論文

我國的教育學家孔子也很注重興趣對於學習的作用,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論語》中就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的觀點認爲學習的最佳狀態就是講學習當做一種樂趣,這樣才能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國中物理教學是青少年進入物理知識寶庫的入門和啓蒙是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具有初步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國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對於物理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是至關重要的。

依據教學內容合理的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能夠寓教於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保持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若想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教師需要鑽研教材,對枯燥的內容進行整理並運用語言的魅力進行加工通過奇特的講授、打比方、舉例等方法講枯燥抽象的知識融入到生動有趣的提問中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輕鬆的掌握知識。此外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處於興奮中使學生產生共鳴更好的接受知識,達到以興趣來促進學習的作用。中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對各種新知識、新現象都感到好奇。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中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徵創設新奇有趣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對於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心激發他們的“興奮點”把這種好奇和興奮轉化爲強烈的求知慾以及探索新知識的動力。

一、運用實驗法創設教學情境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作爲基礎的學科而如果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學習知識,那麼掌握的速度要比教師單純的教來的快來的多,並且印象也會更加深刻。國中生對於未曾接觸過的新事物都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教師應該利用國中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多鼓勵、多幫助他們完成一些實驗這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大氣壓強這一節課上,我們就可以利用覆杯的實驗來創設教學情境。在課堂上用紙杯裝滿水,杯口蓋上紙片旋轉鬆手後學生驚訝不已。也可讓學生親自動手來做覆杯實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當然有的同學認爲是紙片粘在了杯口,這裏還可以對這個實驗做這樣的改進在紙杯底扎個孔用透明膠封住做覆杯實驗成功後保持倒放將透明膠撕下看現象。由此讓學生真切的瞭解到大氣壓強的存在爲後續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運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創設教學情境

生動形象、引人入勝的故事對於學生來說具有着較強的吸引力,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以及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在課堂上恰當的運用生活中的小故事來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把全體學生的興趣和注意都帶進課堂。

教師在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依據教學的內容不同,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而設法編寫一些與教學和生活相聯繫的小故事。故事可爲學生創設出構建知識的良好氛圍因此教師要注意故事的生動形象也要注意德育滲透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僅掌握了知識還掌握了過程與方法。通過小故事來創設教學情境所獲得的教學效果要比教師直接將枯燥嚴謹的知識硬塞給學生好得多。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枯燥的講授理論只會抹殺掉學生的個性思維甚至會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例如在講授液體沸騰時雖然學生對“沸騰必須達到沸點”這一條件非常熟悉但往往會忽略繼續吸熱這一條件於是針對這一問題可以給學生講這樣一個故事:在很早以前有一個小廟,廟裏住着一老一小兩個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要外出辦事爲了讓頑皮的小和尚在廟裏看門,他想了一個有趣的辦法他把小和尚領進廚房將盛有冷水的水鍋漂在一鍋沸騰的水裏對小和尚說“大鍋裏的水不能燒乾你把小鍋裏的水燒開就可以出去玩了。”小和尚一聽很高興趕緊向爐里加柴使火燒得旺旺的,可一直到老和尚回來小鍋裏的水也沒有被燒開。你知道這是爲什麼嗎?潮竟適輪饕考查水沸騰的兩個條件:1.溫度達到沸點。題目中隨着給大鍋加熱大鍋中的水能達到沸點,當大鍋中的水溫高於小鍋中的水溫時大鍋中的水把熱傳遞給小鍋中的水使小鍋中的水溫升高直到兩口鍋的溫度都達到水的沸點。2.要繼續加熱。當兩個鍋中的水溫都達到沸點後由於兩者之間沒有溫差,他們之間不會再發生熱傳遞小鍋中的水不能繼續吸熱,所以無論小和尚燒多長時間只要大鍋裏的'水不燒乾小鍋裏的水永遠不會沸騰。在這樣一則生動有趣的故事中學生們很容易就能記住沸騰的條件。

三、運用物理學史創設教學情境

物理學史是人類對自然界各種物理現象的認識史,它揭示了物理學發展的規律及其內在邏輯性,集中體現了人類探索和逐步認識物理世界的歷程。

學生的認識過程和人類的認識發展史有着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恰當而正確地運用物理學史,講述物理史實,可以使學生透過歷史,瞭解物理知識發現和發展的過程,認識物理學家的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思維特點,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並從中得到教誨,受到啓發,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貫穿物理學史的教育,對培養創造性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浮力》這節課中可以利用阿基米德鑑別王冠這一歷史故事來創設教學情境。公元 287年艾希羅國王爲慶祝打了勝仗決定要獻給神一頂純金的王冠。於是找來金匠給足金子不久王冠製成了閃閃金光可國王用手掂了掂,覺得有點輕可用秤稱了一下卻與原來金塊一樣重但國王仍然懷疑有問題只好把阿基米德找來要他辨別。阿基米德苦想冥思還是一無所獲。想要找到究竟的阿基米德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也不洗澡、休息。他妻子好不容易把他逼去洗澡了可他還想着王冠的事情。突然他注意觀察到當身體在浴缸裏向下沉時有一部分水溢了出來,進入水中越深他覺得身體越輕經過了一番思考後恍然大悟。那你知道阿基米德是用什麼辦法鑑別王冠的嗎?通過這個小故事來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知識的興趣。通過這樣的引導和激發在課堂上使學生一步一步積極思考、自主學習圓滿完成本節課的任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手中資源,創設適合自己學生的情境,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熱情,使學生真正感覺到物理是“好玩”的科學。在玩樂中不斷吸取知識。

高三物理學科教學反思 篇六

今年我從事高中畢業班的物理教學工作,反思一年的教學工作並結合今年及歷屆幾年的大學聯考理綜試題,要想做好高三複習工作,我覺得應做好下面幾點:

一、循序漸進,加深對雙基知識的理解

大學聯考對潛力的考覈要求首項便是理解潛力。確實,只有對所學雙基知識都能深刻理解,才談得上運用它們進行推理、分析,去解決更復雜的問題。怎樣纔算對所學知識做到理解了?舉例說吧,對交流電的有效值,如果以爲最大值的√2/2倍就是有效值,那麼,對這一物理概念就沒有理解。因爲這只是對特定交流電的一個數量關係,不適用於所有交變電流的狀況。務必從有效值定義本身去理解,並能運用它計算出不同狀況中交流電的有效值,纔到達理解的效果。又如,靜電場中的導體在靜電平衡到達時,其內部場強爲零。如果對此結論誤以爲導體內部沒有電場,則對這個物理規律也就沒有深刻理解。務必透過仔細體味,明確在導體的內部既有施感電荷產生的電場E1,又有感應電荷產生的電場E2,它們的矢量和爲零;同理,施感電荷的電場和感應電荷的電場迭加的結果,則使導體各處電勢都相等。能這樣來理解這個物理規律,應用它去解決問題纔算是到位了。

怎樣才能做到深刻理解雙基知識?我認爲務必安排學生堅持“循序漸進”這個原則。任何貪多、求快的複習安排,或以解題來帶知識的速成複習方法,都只能食而不化。快則快了,然而對所複習的知識仍然是一知半解,不深不透,不可能到達正確理解的目的。“循序漸進”是按課文的章節順序,穩紮穩打。具體說,可按以下幾項來操作:①對每節課文堅持認真閱讀,及時消化,理出要點;②獨立完成相應的鞏固作業,檢查自己對所涉及的概念及規律的理解程度;③每章結束,可藉助一些參考書搞一次單元小結,理一理本章知識線索;④每逢大型考試,再將知識回頭聯繫。以上各項如能持之以恆,則對雙基知識的掌握定會有相當的收益。

二、正確處理知識的全面和重點的關係

我認爲,總複習務必按照教學大綱掃描全部的知識。在這上面千萬不能心存僥倖,搞什麼猜題押寶,隨意捨棄或疏忽自認爲不重要的、不會考的部分。例如今年大學聯考實驗考的是二極管,二極管應作爲教學中的邊緣知識,如果未重視這些邊緣知識,就會丟不長施。尤其在時間有限的複習課上,老師一般很難詳細述及所有資料,因此,對於面上必須篇幅屬於識記性質的知識,需要要求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加以彌補,以免構成知識的缺漏。這就是正確處理知識面的意思。但在物理學科全部知識中,畢竟也有主次之分,所以還得在複習中注意突出重點。例如就力學部分而言,力和運動學知識可視爲力學的準備知識,而牛頓定律、動量守恆定律、功和能的關係則是整個力學框架的重要支柱。對這些重點資料,複習務必追求突破性進展。所以,講課時要個性要求學生注意聽老師的總結及分析解剖;消化時務求深刻理解它們的。同時找些例題幫忙學生熟悉它們的應用;練習則需要有必須的反覆以求熟練掌握。只有正確處理好面和點的關係,纔可能到達既揀芝麻又抱西瓜的最終目的。

三、規範地做好各項練習

練習在總複習中是舉足輕重的一環,要想透過練習到達鞏固知識、提高潛力的目的,力求規範地解題是就應遵循的一個原則。具體說務求做到兩條:①要規範地使用物理規律。不少同學常從生活經驗角度去解物理題,比如用動能定理時習慣從功、能的數值上加加減減來得到結果,而不問列式的物理好處。這種不規範的混亂的思維方式,只能使認知水平停滯在生活經驗的層次上,正是複習中一大障礙。物理學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維規律和方法,像動能定理的應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過程及研究對象在此過程中的受力狀況,然後區別各力做功的正、負,再搞清過程的初態和終態,最後按外力功的代數和等於動能增量列出方程,這之後的代數運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時練習中始終能堅持這樣規範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時間久了必然會加深對規律的理解,潛力必須會上升到新的層次。②要將題做完整。我接觸過一些學生,做練習“浮而不實”,列出幾個物理方程便丟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數式但懶於代入數字運算等,都不肯將題解到底。他們之中不乏最後失敗的實例,均因爲他們沒有從日常的練習中得到收益。許多物理題,粗一看解題方向似乎很明顯,仔細一解才發現裏邊隱含着重要的變化及關鍵。再說,一個完整的解題要有嚴密的邏輯過程;要有簡明

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單位的處理;有數字的運算……所有這些,無不涉及雙基知識及個人的素養和潛力,都是要透過訓練來加以提高改善的。那種蜻蜓點水式的解題,不可能在這些方面得到不學習方法斷啓發和訓練,題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實,最後必定導致複習工作的低效率。

四、透過專題複習,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潛力

高三複習的後階段,在基礎知識的認知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可思考搞一些專題性質的複習。採用歸類、比較的方法,加深對雙基知識的理解,並提高自己綜合、分析的潛力。拿物理圖象舉例說吧,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原先散見於力學、熱學、電學等章節,初學時一般只能就事論事,學的是一個個圖線的某個方面的好處。複習時若還是機械重複一次,認識必然還是支離破碎,不能提高認知潛力的水平。如果搞一個“物理圖線”的專題,綜合一下已有的對圖線的各項認識,就能從圖線的涵義、截距、斜率、走向、覆蓋面積等諸多方面全方位認識圖線的物理涵義。這樣,對圖線的認識、解釋、翻譯的潛力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決同類型的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了。

再如,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的運動,本是兩個獨立的部分,且都是重點的資料。單獨分開來處理,狀況尚可。一當綜合起來,常見有張冠李戴、混淆不清的錯誤。那麼,不防將兩者聯繫起來,搞一個專題,透過比較,可從帶電粒子在不同場中的受力狀況;場力做功狀況;粒子運動狀況及軌跡等幾方面來比較兩者的區別,加深對這兩個事物的認識,並且還可進一步從已見到的問題中,小結本類型問題如何來“製造”變化,常用解題思想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等等。這樣複習,既鞏固對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又從高處獲得對狀況更全面、更深入的瞭解,複習的效果可望有質的飛躍。

五、重視對思想方法的小結提高

在總複習中,除認真複習知識之外,我還要推薦同學們務必重視對各種物理思想方法的進一步瞭解和掌握。表面看,這似乎與知識的複習不搭界,其實這纔是一項更高層次、更高效率的複習方法。那麼,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結呢?我認爲至少有以下一些:例如解靜力學、動力學問題常用的隔離法、整體法;處理複雜運動常用的運動合成法;追溯解題出發點的分析法;簡單明瞭的圖線法;以易代難的等效代換法等等,均爲中學物理中基本的思維方法。當然,也還有其它一些屬於更巧、更簡捷的思維方法。然而兩者相比,我主張更要關心基本的常用的思想方法。這些思想方法,一般說,在複習課上老師都會提及,一些寫得好的參考書中也會有介紹。同學們在聽課和閱讀中除關心知識點之外,務請注意這些思維方法的實際應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爲己有,再在練習中有意識運用,進一步熟悉它們。此外,在講課中,要講清怎樣建立物理模型;怎樣隨着審題而描繪物理情景;怎樣分析物理過程;怎樣尋找臨界狀態及與其相應的條件;如何挖掘隱含物理量等等。這些,都是遠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題任務更有價值的東西。在閱讀相關書籍時,同樣請注意作者在這些方面所化的筆墨。我之所以強調這一條,是因爲實踐告訴我們,在高三學年,同學們畢竟比高一、高二時有了更強的理解潛力,有了更強的綜合分析潛力的優勢。一旦領悟掌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發揮出比老師更強、更敏捷的思維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