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通用多篇】

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通用多篇】

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論文 篇一

論可持續發展與水土資源保護

摘 要

衆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礎資源。水和土是一切生物生存發展的前提,是生態環境的主體,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擁有豐富的水土資源是立國富民的基礎 。

水土資源遭到破壞、進而衰竭,將危及國家和民族的生存。這個結論在世界歷史的發展中得到了證明。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古羅馬帝國、巴比倫王國的衰亡,都因爲水土流失導致生態環境惡化,致使民不聊生而亡國。希臘人、小亞西亞人爲了取得耕地而毀林開荒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使這些地方變成荒蕪人煙的不毛之地[1]。近幾十年來因沙化導致撒哈拉大沙漠多次南侵,迫使鄰近國家不得不放棄大片宜農宜牧的土地;我國也有許多地方,因水土流失使耕地巖漠化、沙漠化等成爲不毛之地。

水土保持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修訂後的新《水土保持法》於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水土保持法制建設的又一個里程碑,對於進一步依法保護水土資源、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進程、改善生態環境、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必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又是生態環境的控制要素。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合成節約、有效保護和優化配置,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是現實社會的一大課題。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水土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經濟建設 中國水土資源保護現狀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結課論文

中國是一個水土流失十分嚴重的國家。據90年代初遙感普查,全國有水土流失面積367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38.2%,其中水力侵蝕面積179萬平方公里,風力侵蝕面積188萬平方公里。中國七大流域均存在水土流失問題,其中黃河中游和長江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最爲嚴重。

我國人口衆多,可開發利用的土地資源有限,能夠耕種的土地更爲珍貴。而僅因土壤退化每年就要損失耕地約46.6~53.3萬公頃,因自然災害而喪失耕地約10萬公頃。耕地面積在減少,可是每年人口卻增加1400萬人,如這兩個逆向增長繼續下去,我國的人地矛盾將更加突出。由於水土流失與土壤退化日趨嚴重,生存空間日益縮小,嚴重威脅着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因此,正確認識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土地資源,緩解人地矛盾,發展農林牧業生產,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十九世紀以來全世界土壤資源受到嚴重破壞,水土流失、鹽漬化、沙化、瘦瘠化、漬澇化以及自然生態失衡而引起的水旱災害等,使耕地退化而喪失了生產能力。目前,全球15億公頃的耕地,由於水土流失與土壤退化,每年要損失500~700萬公頃,到本世紀末將會達到1000萬公頃。如果土壤以這樣的毀壞速度計算,全球每20年喪失掉的耕地,就等於今天印度的全部耕地面積(1.4億公頃)。由於世界人口的不斷增加,人均佔有土地面積將會逐漸減少狀況。 1.1 問題與危害

水土流夫嚴重影響着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其主要危害有:

(1)破壞土地資源,使耕地退化。據不完成統計,近40多年來,中國因水土流失損失的土地4000多萬畝,每年平均100萬畝以上,全國每年至少流失50億噸沃土。 (2)淤積擡高河牀,加劇洪澇災害。由於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黃河下游河牀平均比地面高5一7米,成爲著名的地上懸河。

(3)降低了水利水電工程的壽命,給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帶來困難。中國大中小蓄水工程已淤積泥沙200億噸以上。

(4)生態環境惡化,給羣衆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1.2

成績與經驗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十分重視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把水土保持作爲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領導全國人民堅持不懈地開展治水、

[2]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結課論文

治土、治沙鬥爭。已累計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4萬平方公里,近幾年全國每年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一4萬平方公里。通過治理,在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減輕水土流失,減少河流泥沙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建國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水土保持工作,將水土保持作爲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1991年國家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使水土保持走上了法制軌道。1997年,江澤民總書記發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秀美山川”的偉大號召。隨後,中央領導多次指出,水土保持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生態環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要求各地一定要抓好這件關係子孫後代的大事"。這是黨的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結課論文

中國水土保持工作雖然取得很大的成績,但由於幾千年來積累下來的問題,面廣量大,今後治理的任務還十分艱鉅。另外,隨着人口增加、經濟發展,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還十分嚴重,由於人爲因素,每年新增加水土流失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里。

面向21世紀,爲了使中國的生態環境根本得到改變,去年江澤民總書記發出了“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根本改變歷史遺留下來的惡劣生態環境的偉大號召。當前,全國人民正在積極相應這一偉大號召,紮紮實實地實施這一宏偉工程。主要措施是:

(1)加快以長江、黃河爲重點的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爭取到2010年,使長江、黃河等流域上中游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得到初步治理,使該地區生態環境狀況得到改善。

(2)對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四荒”資源採取承包、租賃、拍賣、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鼓勵、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

(3)認真貫徹執行《水土保持法》,加強組織協調和監督執法,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法規體系和監督執法機制,控制人爲的新的流失面積的增加。

[3]2 中國的水污染及防治

2.1

問題

由於水資源的命脈性、不可替代性和不能廣泛交流性,以及在中國的緊缺現狀,決定了保護利用好現有水資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中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約爲世界人均水量的1/4。隨着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缺水問題日益嚴重。水污染加劇了中國的缺水。據全國水環境監測網1997年的監測成果,1997年全國各大流域主要水系水質與1996年相比,總的趨勢是繼續惡化,這也是水污染程度持續加重的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結課論文

(2)城市周圍水環境污染嚴重,並不斷向農村蔓延,影響鄉鎮供水,農業生態環境遭受破壞。

(3)地下水污染由點發展到面,污染正由淺層水向深層水發展。

(4)季節性突發水污染事故逐年上升,南方多水地區也由於污染出現水質型缺水。 (5)一些湖泊富營氧化嚴重,威脅供水安全和漁業生產,水庫富營氧化問題也呈發展趨勢。

2.2

對策

近年來水資源保護工作得到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黨中央、國務院把水資源保護作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出臺了一系列水污染防治、水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九五”期間,國家重點加強了淮河、遼河、海河、滇池、太湖、巢湖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但是水污染加劇的趨勢還未能得到根本扭轉。

今後,要進一步加強水資源保護工作。

(1)做好江河流域的水資源保護規劃,並認真組織實施。

(2)在開發利用和調度水資源時,統籌兼顧,維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庫、地下水體的合理水位。

(3)對水體進行功能區劃分。對生活飲用水的水源、風景名勝區水體、重要漁業水體及其它具有特殊經濟、文化價值的水體劃定保護區,並採取嚴格措施,保證保護區的水質符合規定用途的使用標準。

(4)加強對排污口的管理,嚴格控制向水域排污,對排入水體的污染物實行總量控制。對造成水污染的企業進行整頓和技術改造,並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資源,減少廢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5)建立保護水資源、恢復生態環境的經濟補償機制。造成水污染的單位,要負責治理並承擔全部治理費用。

(6) 鼓勵水資源保護技術的研究開發,引進、消化和普及推廣。

中國的土壤流失現狀及防治

3.1 人爲活動是造成土壤流失的主要因素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結課論文

植被破壞。植被破壞使得土壤失去天然保護屏障,成爲加速土壤流失的先導因子。

坡耕地墾植。它使土壤暴露於水力沖刷,是土壤流失的推動因子,土壤流失量與坡度呈指數關係。由於我國人口增加,人均佔有土地面積越來越少,丘陵地區農業活動勢必由平地向坡地推進。坡耕地農業是我國南方山地丘陵和黃土高原的特色。

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長江流域、江南丘陵、黃土高坡土壤流失嚴重與季風氣候的影響有關。1風氣候的特點是:降雨量大且集中,多暴雨,因此也加重了水土流失。

3.2 土壤流失的防治已經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應從幾方面下手:

樹立保護土壤,保護生態環境的全民意識。土壤流失是關係到區域乃至全國農業及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大問題。要在處理人口與土壤資源,土壤治理與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上下功夫。要制定相應的地方性和全國性荒地開墾,農、林地監督性法規,制定土壤流失量控制指標。要像保護環境一樣處理好土壤流失。

防治兼顧、標本兼治。對於土壤流失發展程度不同的地區要因地制宜,搞好土壤流失防治。

(1)在森林、草地植被完好的地區,採育結合、牧養結合,制止亂髮亂砍,控制採伐規模和密度,控制草地載蓄量。

(2)在坡耕地地區,實施土壤保持耕作法。對於農作區,可實行土壤保持耕作。丘陵坡地梯田化,橫坡耕地,帶狀種植。實行帶狀、塊狀和穴狀間隔造林,構築生物籬等田間工程,以促進林木生長,恢復土壤肥力,(3)在土壤流失嚴重地區要將保護放在首位,高標準梯田化以欄沙蓄水,增厚土層,培育森林植被。在江南丘陵、長江流域可種植經濟效益較高的喬、灌、草木作物,以植物代工程。

總之,防治土壤流失,應從生態工程、生物工程和水利工程三方面着手,開展綜合治理。

可持續發展理論與水土資源保護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結課論文

4.1 可持續發展理論與環境保護的聯繫

《里約宣言》指出“爲了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應是發展進程的一個整體部份,不能脫離這一進程來考慮”。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視環境保護,把環境保護作爲它積極追求實現的最基本目的之一,環境保護是區分可持續發展與傳統發展的分水嶺和試金石。

中國總理溫家寶25日在“斯德哥爾摩可持續發展夥伴論壇”部長對話上發表演講,就推動可持續發展提出三點看法。他表示,應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不要構築綠色壁壘。

溫家寶說,推動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潮流,也是長期艱鉅的任務,需要我們不斷在理念上有所創新、在實踐上有所突破、在行動上攜手共進。對此,我有以下觀點與大家分享。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結課論文

4.2.1 水土保持工作必須依法進行

依法進行水土保持工作是加快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可靠保證。當前應做好以下工作:

(1)廣泛宣傳《水土保持法》中關於“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的義務”和“對破壞水土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的權力。

(2)加大執法監督力度。

一是各級主管部門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監測總站”,對水土流失嚴重區、生態脆弱區、重點防治區和大型開發建設項目區建立動態監測網絡,建設自動化的水土保持信息採集、處理、傳輸與發佈系統,爲水保執法提供可靠依據。二是由各級政府發佈命令、張貼公告,村村制訂鄉規民約,發動羣衆相互監督,共同遵守封禁命令和生態保護規定。三是建立健全執法隊伍,加大宣傳力度,實行輿論監督。堅持正面宣傳教育與反面曝光相結合的方法,引起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領導重視;採取政策規定、鄉規民約、宣傳教育與經濟處罰多措並舉,遏制違法事件發生。四是請人大、政協領導出面,組織有公安、政法、紀檢、監察部門負責人蔘加的執法聯合檢查,督促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嚴格執法,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鞏固發展水土保持生態治理成果。

(3)完善配套法規規章。如退耕還林還草管理辦法,自然生態封禁修復實施辦法,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管理辦法,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水土流失防治費計收管理辦法,水土保持預防監督費使用管理辦法,水土保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管理辦法,治理開發農村“四荒”資源管理辦法,生態脆弱區和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劃分公告,水土保持行政執法責任制實施辦法,水土保持錯案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實施細則等。通過完善配套法規規章,爭取使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事事有法可依,件件有章可循。

(4)完善和制定優惠政策。水土保持生態治理的政策要有連續性,要根據形勢的發展進行修訂補充或制定新的政策。如退耕還林還草補償政策,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生態移民政策,保護水土流失治理者合法權益的政策(如允許繼承等),水土流失地區扶貧開發政策,戶包治理小流域優惠政策,下崗職工承包“四荒”治理優惠政策,“以工補農”籌資政策,以及其它有利於調動廣大農民和社會各界參與水土保持生態

[4]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結課論文

治理積極性的優惠政策。

(5)修訂《水土保持法》。1991年頒佈的《水土保持法》對於我國防治水土流失、加快水土保持治理起了極其重要的規範、指導和保證作用。但由於十幾年來我國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水土流失防治也出現了不少新的經驗和教訓,應當把這些可以指導新世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的新思路、新觀念、新經驗、新辦法(如科學發展觀、基本國策、生態修復、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以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保障和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寫入新的水土保持法,以便更好地規範和指導全國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 4.2.2 水土保持工作要建立政府行爲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運行機制

(1)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機制。只有穩定增加的投入來源,才能加快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進程。財政預算資金、水利建設基金、農電基金、國債基金、以工貸賑資金、扶貧開發資金、小型農田水利費、退耕還林還草補助費、防護林建設費、大中城市防風固沙、保護水源經費,以及羣衆投勞承諾和吸引企業籌資、信貸資金、民間資金、境外資金等用於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有條件的要爭取利用外資和世行、亞行貸款實施經濟效益明顯的水保工程和加工項目。

(2)建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長效補償機制。主要有水土保持建設基金(由水土流失防治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助費和“四荒”拍賣與股份收入組成),水土流失防治基金(從大中型水庫的水費、水力發電上網電費年收入總額中提取5%),水土保持補償基金(由有關城市財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補助爲保護城市在上游建設風沙源防護區和水資源保護區)等。

(3)建立水土保持工程項目建管體制。對於列入國家計劃的重點水土保持工程建設項目,除按基本建設項目“三制”(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執行外,還要增加“四制”,即工程建設公示制,資金使用報賬制,羣衆投勞承諾制和建後管護責任制。嚴格項目質量,建設精品工程。

(4)建立封禁區羣衆生產生活補償機制。“羣衆不富,水土流失治不住”;“農民不飽,生態治理搞不好”。對於封禁區(包括退耕還林還草區)要建立健全吃糧補助、生活補貼、飲用水源、燃料來源、生產門路等有關問題的解決途徑和補償機制。要對退耕還林、還草的政策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總結經驗,完善政策,不但保證農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結課論文

民的當前利益,還要考慮農民的長遠利益。如過去退耕還林還草每畝耕地補糧北方100kg、南方150kg,補錢20元的政策需要延續;幫助羣衆飲水解困工程,保證飲水安全;搞沼氣和小水電建設,以電(沼氣)代柴;幫助羣衆因地制宜地開展農副業生產,有計劃地安排外出打工等,使農民生產有收益,生活有保障。把羣衆的生產生活問題解決了,羣衆纔會自覺地維護封禁措施落實,參與水土保持建設,鞏固生態修復成果。

(5)建立水土流失防治公衆參與、社會共管的激勵機制。一是廣泛宣傳《水土保持法》由各級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門定期發佈“基本國策”執行情況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公告”,表揚好的典型,對人爲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的事件進行新聞曝光,引起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關注,實行社會監督。二是制定優惠政策,加強組織領導,動員水土流失、生態脆弱地區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廣泛參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吸引城市下崗職工和企事業單位承包“四荒”治理。三是請各級人大、政府、政協和有關部門的領導與社會各界共同關心“基本國策”,形成對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全社會齊抓共管的運行機制。

4.2.3

水土保持要堅持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的可持續發展觀點

(1) 一些地方政府把發展經濟、提高地區的GDP作爲主要工作目標,往往以犧牲生態環境爲代價。我國正處於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造成對環境的破壞。貧困地區農民脫貧問題沒有徹底解決,毀林開荒和超載放牧等現象屢禁不止。由此形成邊治理、邊破壞局面。因此,如何按照《21世紀議程》的原則,通過立法建立起一種機制,把資源價值評估、生態功能價值列入國民經濟指標體系,評估與權衡經濟發展與破壞環境之間的關係,形成綠色GDP 體系,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藉以評估各級政府工作,評估各級官員政績。

(2) 水土保持與扶貧工作密切結合。我國貧困人口的90%生活在水土流失地區,水土流失使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惡化,反過來,“越窮越墾、越墾越窮,越荒越牧、越牧越荒”,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使水土流失加劇。因此,水土保持工作應與扶貧工作相結合。採取適當的政策,因地制宜擴大各種生產門路,切實解決農民的生活問題,幫助當地農民脫貧,使他們能安居樂業,實現小康,這樣才能鞏固水土保持的成果,使水土保持的進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結課論文

4.2.4 加強水土保持科技工作

(1)水土保持工作要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充分發揮生態系統自然修復能力,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差異很大,水土流失類型多樣。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應堅持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荒則荒的原則。各地不宜脫離降水量和水土資源等自然狀況,提出不切實際生態建設的口號,也不宜脫離當地實際情況“一刀切”式推廣水土保持技術。要注意總結當地多年經驗和羣衆的創造。

(2) 加強基礎研究。注意在流域的尺度上研究水土保持對於全流域生態系統、水資源配置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長遠影響問題。比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的區域環境效應評價研究;對於本區域和相毗鄰地區水、土、氣、生和經濟的影響;區域水土保持與全球變化研究:水沙物質彙集運移對陸地生態系統中主要生源要素遷移轉換和近海水質的影響;全球或區域性大氣降水增減、溫度升降、季風環流變化等對區域土壤侵蝕影響;科學看待水土流失,做到適度治理,合理保護;開展水土保持的社會學研究等。

(3) 加強專項技術研究。積極開展水土保持監測預報,應用“3S”等高新技術,建立全國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和信息系統;開發經濟適用的生態修復技術;尋找有經濟效益的水土流失治理辦法;加強培訓,搞好水土保持科學普及和技術推廣工作。

(4) 實施“中國水土保持科技行動計劃”,組織全國水土保持科學考察,對全國主要水土流失地區進行調查研究,掌握真實現狀,明確關鍵問題,制定戰略規劃,提出相應對策。

4.2.5 水土保持要建立協調機制,擴大公衆參與

(1) 建立全國和地方政府的水土保持工作協調機制,促進各部門協作互動。水土保持工作涉及衆多政府部門,需要協調管理,避免政策不統

一、重複建設、重複投入、勞民傷財等弊端發生。建立水土保持工作協調機制,由各級政府將有關部門分管的水土保持、天然林保護、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和城市生態屏障等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進行統一協調管理,統一政策,統一建設。

(2) 建立公衆參與機制,使當地居民主動而不是被動參與水土保持建設。特別重視傾聽當地居民的要求,關心他們的經濟利益。採取各種方式使全社會關心水土保持

[5]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結課論文

事業。

(3) 開展國際合作,不僅爭取資金支持,更多借鑑國外新的經驗,新的管理模式,推動我國的水土保持事業。

(4) 充分發揮民間團體、非政府組織等在水土保持事業的作用。全球建立跨行業的討論、研討平臺,爲社會各界服務。

結束語:

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利在當代,造福子孫的偉大事業。保護水土資源,加大力度治理水土流失和水污染,是一項艱鉅而緊迫的任務,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同時也希望世界各國的朋友支持和幫助中國的水土保持和水資源保護工作,加強國際合作,爲中國的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觀,爲中國和世界的環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山青纔有水秀,窮山必然惡水,長治才能久安。水土流失是生態環境長期破壞的結果,恢復生態平衡則需要更長的週期。不少地方的實踐證明,只要堅持抓上十年二十年,就能大見成效,我相信,經過一代人至幾代人的努力,必定會根本改觀。只要我們尊重規律,總結經驗,堅定目標,不懈奮鬥,就一定能再造祖國的秀美山川[6]。

參考文獻

[1] 光明日報 1999(2)

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篇二

人們可以長久的生存下來,依靠的就是農業。只有農業能夠得到好的發展,國家才能保證更加穩定的糧食儲備。另外,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情況需要農業的發展程度來進行衡量的。想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就無法不對農業生態保護進行關注,我們需要合理的保護生態環境,對我國的農業生態結構進行科學的調節,實現農業可持續進步。因爲生態環境問題作爲最關鍵的問題,所以,只有對農業生態環境不斷的改善,才能夠真正的實現可持續發展農業的目標。

1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問題

1.1農業生產結構不科學

農產品種類非常單一。農業區域的重點目標就是保證全國所有地區所需要的農作物的使用用度,當中還要包含餵養牲畜禽類等的糧食用量;而且我國還有很大面積不合理開發使用的山地以及草原。高速發展的農業範圍以及農業機械水平的快速發展,就直接給地下水開採量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目前,用水量已經超過了標準量,最終造成土地表面出現沙化情況,將鹽鹼地面積增長了。尤其是還在城市旁邊建立大規模的養殖基地,只會直接增加用水量,給農業生態環境帶來了更大的負擔。

1.2農業自然災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們過度的對森林濫砍濫伐、荒地開墾,直接造成了地表植被嚴重受到損害的情形,擴大了出現自然災害的機率。極有可能出現水土流失災害,土壤當中微量元素的大量流失,讓土壤養分流失,大地變得更加無養分。還可能出現土地沙漠化,讓耕地開始被吞沒,可耕種土地面積逐漸減少。還會出現全球變暖情況,直接造成旱災或者洪水氾濫情況。一旦不關心對生態環境進行改變,農業受災範圍就會逐漸增大。

2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2.1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教育宣傳工作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可以促使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功能不僅僅具備生態功效,同時能夠行之有效的將人們的實際生活品質提升,確保人們的食品安全。想要更好的將生態農業環境改變,就要確保人們羣衆有非常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同時將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深刻到人們羣衆心中,讓羣衆思想覺悟提高,增強羣衆法制概念,同時是增大環境保護宣傳最根本的目標。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要從最根本的導致農業生態環境出現問題的原因着手,徹底的解決這些污染源,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降低垃圾的出現機率,這些方法,都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增強了保護農業生態保護環境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2.2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農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使用,需要對農業可耕土地面積進行合理使用和開發。國家有關部門要對可耕地進行科學的劃分範圍和種類,對農業使用土地積極的開展保護措施,對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內部使用的耕地面積嚴格掌控,提升土地農業耕地資源的使用率。要合理開發使用水資源。例如:我國的貴州因爲不合理使用肥料造成土壤出現了酸化板結的情況,給農業生產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同時將不合理使用肥料改善同時使用有機肥料,能夠將農業生態環境進行改善,發揮不可估量的效果。

2.3對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

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同時發展農業要關心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工作,確保農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要積極使用有效方法進行治理。因此,就需要加強建設農業基礎設備,確保農業進步。保證農業和我國科學技術以及經濟水平共進步。農業生態環境的快速進步的首要環節就是加強建設農業基礎設備,通過將基礎設備健全來實現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

2.4重視法律法規體系的完善

根據我國目前的農業生態環境狀況,我國政府開始頒佈了一些有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可是跟隨者不斷髮展的社會經濟水平,出現了更爲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改變完善有關的法律規範已經勢在必行。因此,國家要充分了解法律法規健全的重要程度,有關單位要保證做好立法工作,提供了實現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2.5將技術方面的優勢發揮到最佳狀態

農業環境安全評價體系當中要使用監測和普查技術,能夠更好的將環境質量改善,同時將已經成熟的生物技術以及各種有關技術進行推廣使用,將農藥、化肥等農業資源合理使用效率提高,降低因爲這些導致環境受到損害的機率。加上,推廣農業技術管理系統,不斷對農業技術管理改善,將綜合防治技術建立起來,利用實踐經驗,科學合理的對使用結果進行技術的選擇,從而獲得更爲有效的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技術。

2.6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和宣傳教育作用

每層政府和領導階層需要加強生態保護觀念,纔可以確保農業可持續進步,利用有關會議的'展開和有關規章制度的確定,構成健全的法律系統,同時要農業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健全的法律系統當中的規範制度進行,將財務人員的自身素養提高,從而提高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管理水平,促使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提高。總而言之,人類在長時間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充分的瞭解到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性,同時農業生態環境的進步能夠帶給經濟快速發展積極效果。只有農業生態環境得以有效保護才能保證農業可以持續發展下去,在比較牢固的生態環境當中使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加強基礎設備利用、使用科學技術等來幫助農業可持續進步,保證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發展能夠共同進步,保證我國總體經濟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

參考文獻:

[1]王新宇。淺析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及治理[J].化工管理,20xx,11:254.

[2]宋洪遠,金書秦,張燦強。強化農業資源環境保護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5:33-41.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篇三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之綠色建築

回顧人類的建築史,從最初的遮風避雨之所到今天的智能化建築,人們在享受現代文明帶來快樂和舒服的同時,一系列的嚴重問題也擺在人類的面前:建築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過度開採,建築活動對空氣造成的污染等。人與自然的關係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於是綠色建築登上了歷史舞臺。對於我國而言,人口數量巨大,年新增建築量世界排名第一,被形象地稱爲“世界最大的建築工地”,因此發展綠色建築尤爲重要。

一、綠色建築的內涵

綠色建築作爲一種建築規則和建築環境性能的衡量標準,是指爲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的空間,同時在建築全生命週期(物料生產、建築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及拆除、回用過程)中實現高效率地利用資源(能源、土地、水資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築物,也被稱爲生態建築、可持續建築。

二、我國的現狀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中的用能大戶。據統計,我國單位建築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二至三倍。與此同時,隨着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每年約有1000萬以上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照此計算,未來15—20年我國將有幾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農村人口大量向城鎮轉移,不僅是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也是資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長的過程。如果不採取有力的節能措施,每年建築用能將消耗1.2萬億度電和4.1億噸標準煤,幾乎是目前全國建築能耗的3倍。然而,我國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資源又嚴重短缺。從能源供求看,在我國化石能源資源探明儲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儲量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儲量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氣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4.5%。從土地、水資源方面來看,我國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水資源僅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中國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綠色建築勢在必行。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

與發達國家相比,綠色建築在我國起步較晚,還處於試點、初步發展階段,因此我國在綠色建築工作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

1、認識不足。目前對綠色建築的重要意義還沒有達到廣泛的共識,相當一部分人尚未將綠色建築工作放到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

2、缺乏健全的、強有力的法律法規。我國關於建築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性的標準體系尚未建立。

3、缺乏發展綠色建築有效的經濟激勵政策。長期以來,國家對能源的管理偏重工業和交通節能,而對引導和扶植綠色建築缺乏有效的經濟激勵政策。

4、相關技術比較落後,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較大差距。

四、推動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若干建議

1、加強全社會的生態意識教育。要在全社會普及生態教育,使全民從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出發,在居住、出行、娛樂、休憩中切勿追求奢侈豪華,倡導節能和減少對環境污染的生活方式。只有全社會接受並追求綠色建築體系,才能驅動建築市場的需求,促使市場各方主體積極營建綠色建築。

2、重視節能、節地、節水和節材。節能重點在於降低長期使用的總能耗。如充分考慮自然通風和天然採光,減少空調使用和照明;通過建築外圍護結構設計和採用高效保溫材料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層窗,減少建築運行能耗。

3、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發展綠色建築的政策法規體系;完善綠色建築的技術標準支撐體系,該體系對指導綠色建築設計、建設、規範引導建築業轉向綠色可持續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4、建立有效的經濟激勵制度。在推行綠色建築時,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夠的,還要有經濟力量的驅動。政府應制定有吸引力的經濟優惠措施調動開發商和消費者的積極性,如採取適當的補貼和優惠的稅收政策,爲綠色開發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和,使綠色開發沿着良性循環的軌道穩步、健康、持續發展。

所以,關於以上的環境的感想,我覺得還是我們要注意我們共同的地球,共同維護我們的共同家園。綠色建築要求做到“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因此,發展綠色建築是從全局考慮問題,是從人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的一項“利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英明舉措。

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篇四

摘要: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我國生態環境脆弱,人均資源不足,加之違反生態規律,濫用資源,必然導致人與自然、發展與環境的尖銳矛盾。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環境,重建生態平衡,才能協調社會、經濟與生態的關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永共。

關鍵詞: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一、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與實施的必要性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可持續發展既是滿足當代的需要,又是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生態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經濟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手段,社會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的最終目標。當今世界面臨着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一系列重大問題,人必須與自然協調才能持續生存,不適當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環境所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之一。

可持續發展必要性

從資源方面看,隨着世界人口持續增長和經濟發展,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規模的開採消耗,導致資源基礎的削弱、退化、枯竭,淡水資源緊缺。石油等能源價格上漲,土地資源及礦產資源掠奪性破壞嚴重。維護地球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以確保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從環境方面看,主要表現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兩大類。加強環境保護,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消除貧困、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

二、我國環境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1)水資源污染。主要河流有機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據統計,全國七大水系和內陸河流的110個重點河段中,屬4類和5類水體的佔3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嚴重,並呈進一步惡化的趨勢。一些地區的飲用水源受到嚴重污染,對人民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2)城市污染。城市垃圾和工業固體廢棄物與日俱增,工業廢棄物累計堆積量已超過66億噸,佔地超過5萬公頃,使200多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

(3)海水污染。我國近岸海域海水污染嚴重,近海環境狀況總體較差,海洋環境污染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4)大氣污染。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大氣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不足1%。

(5)酸雨污染。酸雨污染程度居高不下,酸雨污染區遍佈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最嚴重的長沙、南昌等測得的PH值曾達到2.9。

三、生態環境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環境整體及其各組成要素都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生態環境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環境爲人類提供舒適性環境的精神享受。環境不僅能爲經濟活動提供物質資源,還能滿足人們對舒適性的要求。陽光、空氣和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燦爛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和潔淨的水是工農業生產必備條件,也是人們健康愉快生活的基本需求。全世界有許多優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徵年都吸引着成千上萬的遊客。優美舒適的環境使人們心情輕鬆,精神愉快,有利於提高人體素質,更有效地工作經濟越增長,對於環境舒適性的要求就越高。

2.生態環境提供人類話動不可缺少的各種自然資源。環境是人類從事生產的物質基礎,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作爲一定社會主體的人以及人的生產勞動,總要有一定空間和各種物質的、能量的資源,只有勞動向自然界結合,才能創造財富,才能爲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提供保證。大自然慷慨地提供給我們生態資源、生物資源和礦物資源。

3.生態環境通過對社會生產以及對社會各方面的要求,對社會的發展起加速和延緩的作用。當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相協調時,就會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反之,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就會阻礙經濟的發展。自然環境對一個國家和地區來說,是重要的資源和財富相反,環境保護好了,就可以提高自然資源的再生和增殖能力,就有可能水遠利用這些資源,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地增長。與此同時,保護自然環境需要經濟發展,只有發展才能創造出包括適宜的環境在內的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4.生態環境具有自淨功能。環境對人類經濟活動產生的廢物和廢能量進行消納和同化即環境自淨功能或環境容量。土地、江河、森林、礦藏等是自然界給予人類的資源,但自然界不能賜給人類產品。正如列寧所說,“世界不會滿足人,人決心以自己的行動來改變世界。經濟活動在提供給人們所需產品的同時,也會產生一些副產品。限於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這些副產品一時不能被利用而被排入環境,成爲廢棄物。環境通過各種各樣的物理、化學、生化、生物反應來消納、稀釋、轉化這些廢棄物,體現了環境的自淨作用如果環境不具備這種自淨功能,人類將無法生存。

四、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認識環保的重要性,加強環境保護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就是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注意保護資源與改善環境,使經濟發展可持續進行下去。

(2)制定法律法規,切實保護環境。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法制觀念的加強,加快了環境與資源的立法速度。根據我國的國情,制定了《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形成了較完善的中國環境法律、法規體系。

(3)加強思想認識,加大投入力度。環境質量的變壞,不僅制約經濟的發展,也危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首先要在經濟活動中保護環境,鼓勵公衆參與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綜合決策和監督,把環保、可持續發展作爲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第二要增加環保投資。第三要明晰資產權關係。

(4)控制人口增長,減輕環境壓力。控制人口是減輕環境壓力的重要措施,當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時,人口有利於經濟的發展,當人口增長超過自然界承載時,人口就會阻礙經濟的發展,便會使生態環境系統的良性循環受到破壞。

(5)合理佈局,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可持續工業。在工業可持續發展方面,要通過合理的工業佈局,規劃工業企業的類型和規模,要制定和實施正確的產業政策,加快產業結構轉換和技術變革,從被動應付環保法規和標準向主動採取環保措施發展,大力推行“清潔工藝”和“清潔生產”,實施清潔工藝技術和清潔能源,大幅度降低單位產值的能源消耗、物質消耗和廢物的排放,適應“綠色環保”潮流,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可持續工業。

(6)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變廢爲寶,化害爲利,緩解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

循環經濟是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合爲一體的生態經濟。它一反傳統經濟“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式的單向流動,實現資源→產品→廢物利用(資源)”的良性循環。

(7)擴大生態農業試點,合理開發利用耕地。在農業方面,要繼續推廣擴大生態農業試點,開發推廣無公害農業技術,合理開發和保護耕地,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提高抗禦災害的能力,逐步建立集約化農業;大力開展羣衆性的植樹造林活動,繼續抓好“三北”防護林工程;把草原建設與防沙、治沙結合起來,防止沙漠面積擴大;同時要嚴格控制佔用耕地,確保耕地面積的穩定;大力開展節水和旱作農業,重視創造和推廣適合我國國情的節水經驗。

(8)降低能源消費,開發利用水資源。在能源消費方面,要實施能源開發與節約並重的原則,通過節能措施發展能源新技術,努力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利用率。要推行自然資源保護、合理開發、增殖並重的政策,挖掘資源潛力,加強對礦產資源的管理,運用市場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

(9)強化行政管理,深化環境教育。總量控制與綠色工程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確保環境目標實現的兩大舉措,各級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總負責,做到“責任、措施、投入”三到位;建立合理的城市結構,重視城市規劃佈局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嚴格管理城市環境,加快城市工業污染治理,減少“三廢”及噪聲污染。

五、結論

總而言之,人類賴以生存、生產的生態環境在現階段雖然還面臨着許多問題,而且也有部分問題是目前難以克服和解決的,但是作爲社會活動的主體,人類勢必在關注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應該密切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使得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能夠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限度內合理運行。迄今,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可持續發展是必要的戰略選擇。我們必須尊重自然,切實解決好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爲了讓人類子孫後代能夠享有充分的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環境,就需要人類世世代代的共同奮鬥。

參考文獻:

[1]彭珂珊。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生態環境與保護問題及其對策。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xx,123(4)48-52.

[2]王宗耀。淺談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3]葉文虎。可持續發展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21.

[4]左小平.保護峨態妹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商業研究。20xx/09(上半月版)總第253期------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2010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篇五

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自人類邁進二十一世紀以來,開發新能源成爲全世界解決能源問題的共同出路。與化石燃料相比,新能源具有可再生、對環境友好等特點,更符合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其中,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水能和潮汐能,是開發較早的新能源,已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一度被人們看好的核能,有着極高的能量值,可是其高額的研究經費和潛在的巨大危害,令世界大多數國家望而卻步。而作爲新能源中“排行”靠後的生物能源,卻在最近幾年內忽然人氣銳增,勢如破竹,被看作是“新能源家族中可實現度最高的未來能源”。建築和建築環境在人類生活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回顧人類的建築史,從最初的遮風避雨之所到今天的智能化建築,人們在享受現代文明帶來快樂和舒服的同時,一系列的嚴重問題也擺在人類的面前:建築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資源和能源的過度開採,建築活動對空氣造成的污染等。人與自然的關係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於是綠色建築登上了歷史舞臺。對於我國而言,人口數量巨大,年新增建築量世界排名第一,被形象地稱爲“世界最大的建築工地”,因此發展綠色建築尤爲重要。

一、當前我國人居環境發展現狀

建築業是國民經濟中的用能大戶。據統計,每年建築能耗佔全社會終端能耗總量27.6%。全國每年城鄉新建房屋建築面積20億平方米,85%以上爲高能耗建築;在441億平方米存量建築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築。我國單位建築面積能耗是發達國家的二至三倍。與此同時,隨着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每年約有1000萬以上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照此計算,未來15—20年我國將有幾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農村人口大量向城鎮轉移,不僅是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也是資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長的過程。預計到2020年,全國城鄉房屋建築面積還將新增約300億平方米,如果不採取有力的節能措施,每年建築用能將消耗1.2萬億度電和4.1億噸標準煤,幾乎是目前全國建築能耗的3倍。然而,我國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資源又嚴重短缺。從能源供求看,在我國化石能源資源探明儲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儲量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儲量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氣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4.5%。從土地、水資源方面來看,我國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水資源僅是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中國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綠色建築勢在必行。

二、綠色建築的內涵及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綠色建築作爲一種建築規則和建築環境性能的衡量標準,是指爲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的空間,同時在建築全生命週期(物料生產、建築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及拆除、回用過程)中實現高效率地利用資源(能源、土地、水資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築物,也被稱爲生態建築、可持續建築。

我國綠色建築是從建築節能起步的,以1986年頒佈的《北方地區居住建築節能標準》爲標誌。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建築節能工作有了長效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已初步建立以節能50%爲目標的建築節能設計標準體系。二是初步形成了以《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爲主體的法規體系。三是通過建築節能試點示範工程,有效

帶動了建築節能工作的發展。四是通過國際合作項目,引進了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與此同時,伴隨着可持續發展思想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綠色建築理念在中國也逐漸受到了重視,開展了綠色建築關鍵技術研究,設立了“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在辦公建築、高等院校圖書館、城市住宅小區、農村住宅等建築類型進行了綠色建築的實踐活動。

三、目前存在的問題

與發達國家相比,綠色建築在我國起步較晚,還處於試點、初步發展階段,因此我國在綠色建築工作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

1、認識不足。目前對綠色建築的重要意義還沒有達到廣泛的共識,相當一部分人尚未將綠色建築工作放到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

2、缺乏強有力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對能源、土地、水資源、材料的節約還沒有明確規定各方利益主體必須參與,而建設部頒發的《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作爲一個部門規章,力度遠遠不夠。此外,關於建築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性的標準體系尚未建立。

3、行政監管體系薄弱。對節能與綠色建築工作相關的行政管理未給予高度重視,缺乏有效的行政監管體系,管理薄弱,個別地方甚至放任自流。

4、缺乏發展綠色建築有效的經濟激勵政策。長期以來,國家對能源的管理偏重工業和交通節能,而對引導和扶植綠色建築缺乏有效的經濟激勵政策。

5、缺乏行之有效的推廣交流平臺。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築,還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材料、新配件和新的設計及管理模式的推廣交流平臺。在西方發達國家,綠色建築起步較早,有的國家甚至已經取得經濟發展和能耗持續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時、系統、廣泛地引進他們的技術和成功經驗,對推動我國節能與綠色建築的發展尤爲重要。

四、環境可持續發展論文——推動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若干建議

1、加強全社會的生態意識教育。要在全社會普及生態教育,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思想,提倡綠色消費,使全民從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出發,在居住、出行、娛樂、休憩中切勿追求奢侈豪華,倡導節能和減少對環境污染的生活方式。只有全社會接受並追求綠色建築體系,才能驅動建築市場的需求,促使市場各方主體積極營建綠色建築。

2、重視節能、節地、節水和節材。節能重點在於降低長期使用的總能耗。如充分考慮自然通風和天然採光,減少空調使用和照明;通過建築外圍護結構設計和採用高效保溫材料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層窗,減少建築運行能耗。

節地關鍵在於城鄉空間的統籌。重點研究城市發展新增建設用地從節約農村建設用地中獲取;建築選址及規劃時,要儘量翻新舊建築,減少道路及服務區域的面積;限制使用和淘汰實心粘土磚,充分利用礦渣、粉煤灰等工業廢料;發展新型牆體材料和綠色高性能混凝土,保護土地資源,減少環境污染。

節水應重點考慮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節省水資源,可採取鼓勵節水型器具、改變用水習慣和通過水價槓桿調節等措施,從而降低用水量。另外,要加強屋頂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地面雨水可通過採用可滲透的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深入地層,保持水體循環。

節材重點是走新型工業化和產業化道路,同時應精心選擇高效經濟的建築材料和設備。

3、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及評估體系。建立健全發展綠色建築的政策法規體系;完善綠色建築的技術標準支撐體系;建立嚴密的行政監管制度體系;建立切實可行的建築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性的標準體系;制訂綠色建築量化標準和可操作的評估體系。這些體系對指導綠色建築設計、建設、規範引導建築業轉向綠色可持續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4、建立有效的經濟激勵制度。在推行綠色建築時,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夠的,還要有經濟力量的驅動。政府應制定有吸引力的經濟優惠措施調動開發商和消費者的積極性,如採取適當的補貼和優惠的稅收政策,爲綠色開發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和,使綠色開發沿着良性循環的軌道穩步、健康、持續發展。

5、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由於中國綠色建築起步較晚,需要學習和引進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因此,政府應採取多種形式建立交流平臺,使世界所有國家在綠色建築上的最新技術能夠在中國得到及時應用。

所以,關於以上的環境的感想,我覺得還是我們要注意我們共同的地球,共同維護我們的共同家園。綠色建築要求做到“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因此,發展綠色建築是從全局考慮問題,是從人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的一項“利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英明舉措。

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篇六

1農業生態環境問題的提出

在我國經濟持續發展,農業生產輸出不斷提高的形勢之下,羣衆的眼光不僅僅聚焦於農業生產的質量,其背後的農業生態環境也得以被越發重視。農藥使用的泛濫,造成了土壤結構的深度污染,同時也對周邊的水資源處理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壞,使得原有的生態平衡面貌被打破,我國農村區域的人民羣衆日常生活難以被保障。

尤其是我國農業化肥的使用過度,遠遠超出了土壤原有的承受能力,使得農業難以進行可持續化發展,農業的生產效率不進反退,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惡性循環經濟財產的損失。同時,由於農業用地的結構被破壞,還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近年來頻發的地震、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都和不科學的農業生產作業有着直接的聯繫。

衆所周知,我國的人口數量較大,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爲了解決人口的最基本生存需求,部分區域的土地勢必需要進行超負荷的開發和利用。尤其是在我國部分欠發達地區,其科學技術水平較爲落後,且其人口數量也相對較大,相關農戶在生產作業的過程中呈現明確缺乏可持續化發展的意識,所以導致其農業生產領域的破壞,造成難以挽回的重大損失。隨着我國城市化的進程不斷推進,城市人口呈現出明顯增長的態勢,同時也帶來了數量巨大的城市垃圾。而城市的生活空間較爲有限,無法排出的生活垃圾往往會流入農業環境中進行處理,這就導致了我國農業領域的生態污染,對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較大的阻力。

2處理好農業生態環境發展與保護的關係

2.1積極保護生態環境

首先,地方職能單位需要深入各個農業區域之中,瞭解每一個農業生產企業或個體戶,進行深入分析和調查,針對污染排放超標的單位進行改善處理,最大程度上避免我國農業環境的破壞和污染。針對產生的生活垃圾,需要做好合理分類處理的工作,並以更爲科學化的方式處理垃圾,儘量避免使用原有的焚燒法、填埋法等對環境危害較大的垃圾處理方法。針對部分有價值的垃圾,相關職能單位需要加以二次循環使用,做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農村區域最值得二次開發利用的資源即爲沼氣,不僅能夠作爲能源加以使用,還能利用沼氣進行化肥處理,確保農作物的生長效率和質量。此外,針對最爲常見的水資源,相關職能單位也要做好節約保護工作,不斷提升羣衆的節約用水意識。

2.2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科技

政府需要加大在農業生產領域的資金投入,並積極聯動我國高校,驅動高校開設更多與農業生產相關的專業,讓更多的高知識、高文化、高素質人才進入農業領域,實現多元化、科學化農業生產發展。爲了更好調動我國農戶的積極性,首先政府相關職能單位需要組織好科學培訓工作,驅動更多的農戶參與到現代化農業的學習過程之中。其次,職能單位還需要設立一定的激勵機制,針對在現代化可持續發展提出建議策略農戶,可給予相應的獎勵,從而更好激發農戶的改造積極性。

2.3積極保護農業資源

土地資源是整個農業生產活動中最爲基礎的資源之一,所以政府職能單位的首要任務即爲設置好農業領域的區域劃分工作。針對加以使用農業生產的區域,嚴禁外來的企業或工廠單位進入耕地區域,保障我國農業土地資源的使用。政府職能單位要對自己的農業區域做好規劃,劃分好農業生產的紅線。針對每一位實際農業生產的農戶,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確保每一位農戶以規範和智能化的方式進行種植作業。尤其是水資源的利用處理上,政府職能單位需要加以合理分配工作,確保每一位農戶都有水資源加以使用。此外,職能單位還需要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保障每一位農戶使用安全、合理的方法進行農業生產,最大程度上杜絕因人爲因素造成的我國農業生產區域的污染破壞現象。只有從根本上做好了農業生產指導工作,才能真正完成我國可持續化發展的戰略。

環境功能和環境問題 篇七

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可能脫離周圍環境而孤立地進行。

環境是社會發展的經常必要的條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緩社會發展進程的作用環境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促進或阻延的作用體現了生產力不斷提高和自然資源不斷開發,社會與其周圍環境的聯繫便日益加深。

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

也是開發利用的對象。

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類活動所必需的各種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

環境是人類從事生產的物質、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種生物基本重要條件。

人類從自然地理環境中開採煤、石油、天然氣等,利用土地資源生產穀物,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經濟活動。

因而環境資源的多寡、優劣決定着經濟活動的規模和速度。

當人類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自然供給的能力時,便難以維繫和持續發展。

(2)消納和同化人類活動產生的產品,同時也會有一些一時未能被利用的副產品排入環境,成爲廢物。

而人類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也產生各種廢棄物歸還給周圍自然環境。

當廢物排放量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時,環境質量會下降。

(3)滿足人類生存的精神享受。

環境不僅能爲人類提供物質資源,而且還能滿足人們對舒適的要求。

清潔的空氣和水是農業生產必需的要素,也是人們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

優美舒適的環境,使人們心情輕鬆、精神愉快,有利於提高人體素質,更有效地工作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保護環境的目的在於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面對諸多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加強環境保護。

環境問題是指任何不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結構和狀態的變化,產生的原因包括人爲、自然兩方面。

其實質是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與環境可持續發展間的矛盾。

環境問題已成爲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

主要包括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兩大類。

(1)原生環境問題地叫第一環境問題,是由自然環境自身變化引起的,沒有人爲因素或很少有人爲因素參與。

這一類環境問題是自然誘發的,是經過較長時間自然蘊蓄過程之後才發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縱,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況下發生的,並使人類社會遭受一定的損害。

這類環境問題包括地震、火山活動、滑坡、泥石流、颱風、洪水、乾旱等。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晝做到預防減少損害。

(2)次生環境問題是人類活動作用於周圍環境引起的環境問題,也稱第二環境問題。

主要是人類不合理利用資源所引起的環境衰退和工業發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等問題。

①環境破壞,環境破壞又稱生態破壞。

主要指人類的社會活動引起的生態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關環境效應,它們導致了環境結構與功能的變化,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環境破壞主要是由於人類活動違背了自然生態規律,急功近利,盲目開發自然資源所引起的。

因過度砍伐引起的森林覆蓋率銳減,因過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因濫肆捕殺引起許多動物物種瀕臨滅絕,盲目佔地造成耕地面積減少因毀林開荒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地下水過度開採造成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因其他不合理開發利用,造成地質結構破壞,地貌景觀破壞等。

②環境污染與干擾,環境污染指有害物質或因子進入環境,並在環境中擴散、遷移、轉化,使環境系統的結構性與功能發生變化,對人類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的現象。

主要是指人類活動導致環境質量下降。

如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這威脅着人類的健康。

環境干擾指的是人類活動所排出的能量進入環境,達到一定程度產生對人類不良的影響。

環境危機之所以引起人們的普遍不安與廣泛關注,是因爲環境危機不僅影響了當代人的生活質量,也威協後代人的生存。

這必須與可持續發展聯繫起來,可持續發展鼓勵經濟增長,它不僅重視增長數量,而且要求發送質量提高效益,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改變傳統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

是以保護自然爲基礎,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減少生態破壞,保持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持續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資源,使作類的發展保持在地球承載力之內。

是以消除貧困,改善和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爲目的,要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雖然未來人對幸福的理解也許會與我們有所不同,但作爲人,他們的某些基本需要(如清潔的空氣、乾淨的。水、健康而穩定的生態系統)必須首先得到滿足。

因此,在分配地球上的有限資源時,我們必須要用代際主義的原則來處理當代人與後代人的關係。

我們不僅要給後人留下一套先進的生產技術與成熟的經濟發展模式,還要給他們留下一個穩定而健康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