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論文 > 論文精選

生態文化論文【新版多篇】

生態文化論文【新版多篇】

生態文化論文 篇一

一、巖佐茂生態思想

(一)巖佐茂生態思想的核心爲了確立生態倫理學的核心,巖佐茂拋開過去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二分法”,把“人”與“自然”二者擇一的主體觀,轉換爲人類“和諧共處”下的“人與自然”的互生互動[1]。把人與自然的關係放在人類關係之中,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作爲“人與自然”和諧的前提,並以此重新定位生態倫理學的核心,正是認識到人類對“利益”的無盡爭奪而導致自然環境的破壞,實際上也是對“征服自然”的錯誤觀念批判認識的結果。

(二)巖佐茂生態思想的制度設想巖佐茂在構建自己的生態倫理學時,也把組織生產的社會制度問題放在重要環節上。巖佐茂認爲,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根本解決生態問題。但是,他所要的社會主義是生態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應該是生態社會主義”。但是,社會制度的選擇與發展不僅關注環境問題,更重要的還是一個國際政治問題[2]。他沒有看到我國當前爲了解決發展過程中的環境問題而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他的理論目的是想以生態爲軸心的社會主義博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認可,而純粹生態社會主義經濟組織形式是不可能出現的。

二、中國傳統生態思想

(一)道家“道法自然”的生態觀“道法自然”是整個道家、道教思想體系的核心。“道”就是宇宙萬物的根本,是事物產生的根本原因。在老子看來。“道”是產生萬物的過程,是一個由於自身的內在矛盾而進行的自然而然的過程;既然人產生於這一過程,人的一切行爲當然應以這一過程爲範本,將“自然”作爲自己的行爲準則;老子的“道法自然”正式將自然作爲一種思想的價值觀念提出來。“自然”作爲一種理想的生存在世的狀態與過程,體現了一切存在者的當下生存狀態和現實生存境遇的關注。

(二)儒家“仁民愛物”的生態智慧儒家對自然的關切是一種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擴展。把人類的仁愛主張推行於自然界,儒家的人際道德是基本道德。自然道德是次要的,二者的關係是以人的血緣親疏聯繫的逐步向外擴張。儒家對非人類以外的自然萬物的愛,在倫理學上是從仁的人際道德向生態道德的擴展。在自然觀上,儒家的基本思想是“三才”——天、地、人的協調一致。儒家孔子對“天”是抱着一種闕疑的態度的,他不明確表明自己的看法,而是自然主義地對待“天”的運行,孟子和荀子分別從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將“天”確立爲“天命”;而荀子則明確爲“天道”。荀子在中國思想史上第一次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有機自然觀體系。荀子進一步肯定了天道自然規律的客觀實在性。在荀子看來,宇宙是由天、地、人三要素構成的,它們應分施不同的職能。正是這三種職能的匹配,才構成了宇宙整體的運行。荀子賦予中國古代“三才”學說以新的意義。用“三才”的思想表達出了自然觀上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協調。

(三)佛學“尊重生命”的博愛意識佛教不是生態學,但它卻蘊含着豐富的生態環保思想,具有獨特的生態觀。佛教認爲,宇宙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生命之法的體系,生命不只是存在於生命之中.而且以潛伏的狀態存在於無生物中,宇宙的變化具有產生生命的力量。清淨佛土,真愛自然就是中國大乘佛教的天然使命。人與自然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生命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佛教強調“依正不二”,即生命主體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體。從佛教思想來看,雖然佛教的信仰並不能解決人類對生物的保護問題,但佛教的道德信條中所表現出來的對生命的尊重,對於我們今天的環境保護卻無疑是有價值的。

三、二者的比較以及對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啓示

中國傳統生態思想和巖佐茂生態思想都是從整體論的哲學基礎出發,把自然和人作爲一體的觀點來看待二者的關係,反對單純強調其一而忽略其二的重要性。這種整體性和統一性對於生態文明觀的形成有積極的借鑑意義。但兩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區別,中國傳統生態思想的出發點是道德的角度,強調“君子有好生之德”。巖佐茂則是從更加理性的角度出發,強調在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途徑上,要注重人的自省與內斂,通過個人修養來實現和諧。在最終實現的和諧狀態上,中國傳統生態思想要實現的是迴歸原始的和諧,是一種沒有充分發揮人的特有品質的低層次的和諧,巖佐茂要實現的則是在科學技術發展和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基礎上的人與自然的和諧,是一種高層次的和諧。巖佐茂對生態倫理核心內容的新定位,啓發人們思考構建生態文明的有益方略。他對生態社會主義的制度設想,鼓舞我們利用社會主義特有的制度優勢,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我國雖然經濟一時得到了迅速發展,但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資源的迅速枯竭卻會爲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危機,如何處理好生產力的發展與環境保護這一矛盾,將是我國面臨的一項長期的任務。在這種意義上說,巖佐茂環境問題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對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生態文明建設有着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實踐價值。

(一)開發與保護環境並重,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從我國的基本國情來看,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資源的人均佔有率非常低,加上過去長期實行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方式,自然資源過度開發消耗、能源消耗浪費很大,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日益突出和嚴峻。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目標,從根本上體現了我們黨對新世紀新階段基本國情和階段性特徵的科學判斷,體現了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建設生態文明對環境保護提出更高要求,其目標就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在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保護自然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保護相協調相一致。這就要求我們,開發自然資源時,不能只顧眼前利益,更應優先考慮生態效應,要知道保護生態環境關係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科學的發展不僅僅是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和增長,還應包括協調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提高人類認識、改造和保護自然的能力。因此,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既不能單純的強調開發,也不能單純的強調發展,而應把社會經濟發展和保護自然環境協調起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資源環境保護相協調相一致。

(二)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美麗中國

十報告中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3]。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爲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4]。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廢棄物的回收重複利用,從而減少資源的消耗和廢棄物的排放,最終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一方面能夠緩解我國資源、能源緊張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夠減輕我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達到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目的。

(三)正確消費,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巖佐茂的生態哲學思想含有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思想。他倡導的生態消費觀,對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分析當代社會出現的非理性的消費現象提供了理論指導。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出現了大衆消費很不理性的現象,過度消費、盲目攀比等一系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隨之出現。這種現象不僅造成了對資源的大量浪費,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要緩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資源和環境造成的巨大壓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就要求我們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進行合理、適度消費,同時還要進行綠色消費。

小結

生態文化論文 篇二

1.生計方式

在清代,三家子滿族生活主要依靠政府,披甲一年餉銀二十四兩,除了每年二、八月份到齊齊哈爾進行軍事檢閱之外,村裏人幾乎無須與外界接觸。清政權被以後,八旗餉銀被終止,該地區滿族主要生計方式轉變爲漁獵業。三家子地區緊鄰嫩江,魚類資源豐富,打魚就成爲當地滿族主要的生產方式。據20世紀60年代的調查記錄,三家子村每戶都有小型魚罩等捕魚工具。此外,很多村民飼養獵狗,經常上山打獵,所產糧食、蔬菜多爲自己家食用。此時三家子地區生產結構以漁獵爲主,農業爲輔。文化生態學認爲,特定環境與生產關係密切,原初的生產技術受自然環境的制約,生產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行爲模式,行爲模式映射族羣的風俗與文化。三家子地區漁獵的生計方式不僅對此地區文化習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使三家子地區滿族文化得以保存。據史徒華的觀點,漁獵的生產主要有兩種方式:個體完成和集體協作,當自然資源豐富,狩獵大宗型獵物時,族羣就會選擇集體狩獵活動。在20世紀60年代,三家子地區生產隊經常組織6至8人,去嫩江及其支流打魚。這種集體漁獵的生計方式,與明末時期氏族內部共同漁獵,勞動成果統一分配的滿族傳統生產方式大致相同。漁獵生計方式奠定了滿族生活習俗的根基,漁獵文化是滿族文化的核心部分。滿族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無不留有漁獵文化的深刻烙印。從文化生態學角度觀之,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對文化變遷起着至關重要的制約作用。自建村以來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三家子地區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自然環境,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社會不斷動盪,但地處偏遠的三家子村社會環境相對穩定,文化生態環境在此期間內並未有明顯的變化,因而建立在漁獵生計方式的上滿族傳統文化能夠相對完整保持。

2.文化習得

文化習得主要有以下三種途徑:依靠家族家庭內部代際傳承、依靠學校式的公共社會教育和基於一定區域的社會傳播與影響。家庭內部傳承傳統文化,學校教育主要傳遞基礎公共知識。雖然清代,齊齊哈爾設有官學,但三家子地區能接受官學教育的人較少,清王朝滅亡以後,官學也隨之取消。辛亥革命至20世界60年代以前,當地青少年在學校學習機會較少,主要是受家庭教育。“教育是代際之間保留文化的重要力量”[3],三家子滿族文化通過家庭內部得以傳承。在調查過程中也發現,目前村裏滿語較好的老人都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從家庭成員中習得的。封閉生存環境在很長時間內使滿族傳統文化在三家子地區佔據核心地位。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三家子地區自然環境適宜漁業、農業,村民完全可以無須依靠外界生產生活。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利,使外部的思想文化難以傳播到三家子地區,滿族傳統文化成爲該區域的主體文化,其穩定性得以持續。計、孟、陶三家遷入此地區時承載滿族傳統文化中最爲完整、原生態的部分。當其他地區的滿族文化迅速衰落時,三家子地區依然保存滿族傳統文化,成爲一座相對封閉滿族文化孤島。

二、20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

20世紀60年代後,三家子滿族文化呈現明顯的衰弱跡象。如村中滿族與漢族之間的差別消失,滿族祭祖活動停止,許多家譜被損毀,不再公開供奉祖宗板。值得一提的是,這時期滿語保留較好,1986年,全村“除幾位老年婦女能聽懂漢語而不能講外,大部分老年、中年及部分青年能用滿漢兩種語言交流。”[4]此階段三家子地區滿族文化從主體文化轉變爲邊緣文化,從強勢文化轉變爲弱勢文化。

1.人口結構

1955年6月中共中央下發墾荒移民增產糧食部署計劃,富裕縣因地廣人稀,成爲黑龍江省接收移民的重點縣之一。至1958年,富裕縣接收安置墾荒隊員及其家屬共計3萬餘人,[5]很多漢族移民遷入村中,成爲三家子文化變遷的主要因素。20世紀60年代初期,少數民族(主要是滿族)佔全村人口的87.1%,到80年代中期,少數民族(主要是滿族)佔全村人口53.9%。人是文化的載體,漢族人口的增加對三家子地區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滿族文化的主體地位逐漸喪失。

2.生態環境與生計方式

移民的遷入改變了三家子地區的生態環境。據三家子村民回憶,大量移民遷入以前,“嫩江裏的魚還很多呢,那時抓的都是幾斤重的大魚,小的都沒人要。俗話說‘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那話可不假。現偶爾能見到野雞,也少了。六七十年代遷來很多漢族人,他們來了以後大量砍伐樹木,有的蓋房子,有的柵牆頭,兩年功夫就砍沒了。地也亂開發,多都被破壞了。山東土地少,到這一看,遍地都是寶。所以用不上兩三年都比咱們滿族人過得好”[1]。隨着外來人口的涌入,三家子地區漁獵資源不斷受壞,生態環境發生變化。遷入三家子村的漢族,長期從事農業經濟,經驗豐富,加之三家子村土地肥沃,收入高於漁獵的滿族。這直接促使了三家子滿族的農業生產,20世紀60年代之後,漁獵生產方式比重大幅度減小。此外,三家子地區東接東明牧場,適宜畜牧業的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三家子村民飼養奶牛。據1987年數據統計,三家子共飼養大牲畜860頭,其中奶牛340頭。農牧業的發展,促進了商業的發展。三家子村民除了售糧、售奶之外,還創辦鄉鎮企業個體餐飲服務業,促使三家子開始與外界聯繫,使其從封閉逐漸走向開放。20世紀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三家子村已轉爲以農牧業爲主,漁業爲輔的生產結構。據文化生態學觀點,文化變遷的最主要因素是由生態環境改變引起生計方式的轉變,生計方式的轉變先導致社會組織、物質文化變遷,之後迫使人們風俗習慣的變遷。“隨着生計方式的調整與變遷,建立在漁獵生產之上的文化傳統也隨之改變,如,漁獵的生產用語、生產俗制、生產禁忌、生產崇拜等”[6]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建立於農業生產方式上的風俗習慣。三家子地區生產方式的變化破壞了滿族文化的生存基礎,正如本尼迪克所言:“起始之初,上帝賜給每人一隻杯子,杯子裏裝着泥土,他們從杯中吸取生命的養分……我們的杯子已經破碎,它已消失無蹤了。”[7]滿族文化傳承發展的土壤被破壞,難以繼續延續,劇烈轉型成爲不可避免的趨勢。3.社會環境“”時期,薩滿活動、祭祖信仰等被認爲封建迷信,滿語在公共場所禁止使用。雖然三家子村開設民辦國小,多數適齡兒童接受學校教育,完成由家庭教育向學校教育的過渡,但學校使用漢語教材,漢語授課,兒童的漢語水平提高,滿語交際能力逐漸下降。學校教育使三家子村民不斷接受新思想、新觀念,衝擊滿族的傳統文化,破壞了滿族文化長期以來的穩定性,使其逐漸喪失主體地位。

三、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文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此時,三家子地區社會文化發生了劇變,滿族傳統文化快速衰落,全村通用漢語,滿語完全喪失了交際功能,滿族文化沉澱爲當地的底層文化。

1.生計方式

1985年3月,富裕縣政府改變產業結構,把畜牧業調整爲主業,全縣範圍內推廣應用新技術。自1996年開始,黑龍江省光明松鶴乳品有限公司收購三家子村鮮奶之後,該地區畜牧業有了長足的發展。通過表格數據可以看出,三家子村畜牧業收入逐年增多,成爲支柱產業。隨着畜牧、商業、集貿市場的發展,三家子地區與外界關係日益緊密,相對封閉文化圈被逐漸打破,漢族文化全面範圍深層次地滲透到滿族文化之中。

2.文化傳播

生態文化的概念 篇三

[關鍵詞]概念圖教學意義高職英語教學啓示

[作者簡介]海霞(1977-),女,河南周口人,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藝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高職英語教學與研究工作。(浙江杭州310018)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1-0121-02

概念圖最早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康奈爾大學諾瓦克教授等人提出、用來組織和表徵知識的工具,其理論根據是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奧蘇貝爾認爲,人的學習應該是意義學習,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學生表現出一種意義學習的心向,即表現出一種在新學的內容與自己已有的知識之間建立聯繫的傾向;二是學習內容對學生具有潛在意義,即能夠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聯繫起來。作爲奧蘇貝爾重要合作者之一的諾瓦克教授以此理論爲基礎,提出了概念圖的概念。

一、概念圖的核心要素與關鍵步驟

1.概念圖的核心要素。概念、命題、交叉連接和層級結構是概念圖的核心要素。其中,概念又稱節點,是廣義概念,泛指感知到的事物的規則屬性,可用專有名詞、思想、情感、教學或符號進行標記,並置於圓圈或方框中。命題是兩個概念之間通過箭頭和連接詞而形成的意義關係,箭頭可以單向,也可以雙向。交叉連接表示不同知識領域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層級結構是概念的展現方式,一般性、概括性強的概念置於概念圖的上層,特殊的、從屬的概念置於下層,某一領域的知識還可以通過超鏈接來展示相關的文獻資料和背景知識等。

2.概念圖製作的關鍵步驟。確定關鍵概念、概念排序、各級連接、反思完善等是概念圖製作的關鍵步驟。確定關鍵概念,在概念圖製作過程中,要選擇含義最廣、最有包容性、最先出現的概念作爲“主題概念”,並用方框框起放在圖的頂端。關鍵概念在整個概念圖中是核心。概念排序,在確定關鍵概念或主題概念後,要在其下面依據任務需要及邏輯關係增加更多的具體概念,並依據概念的概括性進行概念排序。把概括性最強的概念置於頂層,依次向下。各級連接,給各級概念排好序後,建立概念間的深層次交叉聯繫。交叉連接需要發散思維,是發現和形成概念間新關係、產生新知識的重要一環。此外,還要進一步拓展概念的數量,研究當前概念和其他概念之間的關係。反思完善,隨着學習的深入,對原有知識的理解會加深和改變,要隨時調整與充實概念圖,不斷完善和重建自己的認知結構,從而使概念圖成爲促進學生意義建構的有力工具。

二、概念圖的教學意義

1.知識遷移的有效途徑。學習心理學把知識按照陳述性方式和程序性方式分類。陳述性知識用來表徵知曉的事物、事情和觀點,能使學習者瞭解並形成觀點,構成思考和運用觀點的基礎。程序性知識是運用陳述性知識的知識,是關於如何解決問題、制訂計劃、作出決策和策略的知識。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是相互依賴的。陳述性知識是靜態的,需要通過激活才能成爲程序性知識,因此,掌握大量的陳述性知識,並不一定會應用或使用這類知識。概念圖可以成爲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相互遷移的橋樑。概念圖通過核心要素的確定及關鍵步驟的實施,促成一種中間知識類型――結構化知識。結構化知識是指在一個領域中如何把概念一體化並使其相互聯繫的知識,能把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聯繫起來。研究表明,擁有高水平結構化知識的學習者,同時也是很好的問題解決者。擁有概念圖設計經驗的學生在動手處理問題時,首先會把問題的相關要素繪製成草圖,然後從中找出最具決定性的一點作爲突破口,並以此爲切入點解決問題。教學中引入概念圖,能夠幫助學生激活並遷移所學知識,使所學知識動態化。

2.提升教學水平的有效工具。教學本身既是生態的,又是系統的。在這一生態式系統中,既有主體、客體關係協調的問題,又有主客體關係協調的工具、手段與方法的問題,還有一些促進教學目標達成、實現教育目的的相關環境因素。因此,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的、立體的、一體化的過程。從教學環節上看,誰教誰學、教什麼學什麼、如何教如何學、教的如何學的如何、如何評價與改進等都是教學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相互牽連的要素。概念圖能夠促進教學主體的能動性,能夠通過繪製保證知識之間的遷移關係,最終達成教學目標,考察知識掌握程度,評價和反饋教學。因此,不少學者認爲概念圖可以作爲學習工具、教學工具、反思工具、交流工具、評價工具等。

3.學習態度改善的有效載體。有學者研究指出,在不同的教學條件、情景和方法中,應用概念圖策略會使學生的成績增加,對學習的態度變得更加積極,獲得知識策略,提高學習的元認知水平,增強自我效能感,體現出自我的意義。

三、概念圖對高職英語教學的意義和應用

1.概念圖可以幫助教師制定職業發展規劃。當前,我國高職的發展要求教師既要具有語言表達、人際交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終身學習等方面的基礎能力,又要具有了解學生、把握教材教法、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開發課程與科研、指導學生學習等方面的職業能力,還要具有職業分析、服務社會、創新性實踐等方面的發展能力。因此,高職教師的專業成長成爲了一大課題。高職教師要想成長,就必須改變自我成長的方式和途徑。概念圖能夠幫助教師理清思路,把握自我成長的核心任務,促進自我專業成長。對高職英語教師而言,高職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概念圖制定自我專業成長規劃。“主題概念”是“現代高職教師標準”,在此基礎上,反思“我有了什麼”“我還需要什麼”,設計一些途徑來達到現代高職教師標準的要求,最後,在概念圖中設計補救措施完善概念圖。

2.概念圖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需要兼顧教學目標、學生狀況、教學環境、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與方法、教學效果的評價等諸多方面,並且要使這些方面整合爲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此情況下,概念圖可以發揮很大作用。結合高職課程、教學及教材特點,高職英語具有課程綜合性強、教學活動性強、教材主題性強等特點。課程綜合性強是指高職英語課程大多需要以項目爲載體,以工作過程爲導向,包括教學要求、企業行業崗位要求、公民教育要求等多方面元素。教學的活動性強,是基於高職教學的整體要求而說的,高職教學不同於體系化的學科本位教學,是一種通過學習者主動和全面的學習,由師生共同確定的行動產品來引導教學組織的過程,是有目的系統化地組織學習者在實際或模擬的專業環境中,參與設計、實施、引導、檢查和評價的過程,通過學習者發現、探討和解決職業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體驗並反思學習行動的過程,並獲得完成相關職業活動所需的知識和能力。教材的主題性強是指高職英語教材一般是以一個個完整的主題來安排教材內容的。高職英語教學設計環節,可以結合高職英語的特點,利用概念圖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學生參與、教師角色、教學評價等進行整體設計與安排,爲有效教學、優化教學提供保障。

3.概念圖可以幫助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在當前

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性不強,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效率不佳等問題廣泛存在。這種缺乏主體參與的課堂教學模式雖廣受批判,但改革一直步履維艱。事實上,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授受式教學”,就需要找到一個很好的改革抓手。概念圖可以成爲這一有效抓手。在教學過程中,概念圖不再是教師的“專利”,學生也可以參與概念圖的繪製與修改,達到師生互動合作的目的。研究表明,概念圖是實現課堂互動、合作學習的有利工具。在合作學習中,由於個體的認知水平不同,對概念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從個性化概念圖到班級概念圖的過程就是思想碰撞、探究合作的過程;從個體對潛在概念圖的質疑、反思、批判到科學概念圖的形成、發展、應用,不僅需要師生共同構建和諧、健康的學習情境,而且需要努力挖掘和共享學習資源,促進知識的同化,實現有意義學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概念圖繪製、整合的過程,採用不同的合作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使學生在輕鬆、和諧和民主的氣氛中有效地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學生在這樣的交流平臺上,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將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具體化、明確化。學生通過與教師共創概念圖,使思維得以延伸、擴展和完善。整個教學過程呈互動狀態,學生居於學習的主體地位,發揮自主性;教師作爲引導者指導學生學習,解答概念圖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4.概念圖可以提升教學效果,評價教學水平。目前的高職英語教學效果評價一般還是以考試、測驗、畢業論文等終結性評價爲主,很難從細節上顯示學生的英語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把握高職生面向工作過程和學習領域的應職應崗能力狀況。概念圖以意義學習和建構主義爲理論基礎,通過概念圖的繪製,把握學習任務、安排學習計劃、設置學習途徑、提高學習過程中的創新思維能力水平等。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教學概念圖的設計、補充與完善,也可以讓學生就教學內容設計出概念圖。學生設計概念圖的過程是有意義學習與建構知識、技能的過程。教師可以依據學生概念圖設計與製作、概念圖講解、基於概念圖的問答、小組合作等方面的情況給予評判。也可引導學生進行概念圖交流互評,達到思維共享和創新,並建立學生個體概念圖檔案袋和課程教學概念圖資源庫。

5.概念圖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職教育是以就業爲導向的專業技術與技能教育。是否具有勝任未來就業崗位的相關經驗和素質是高職生能否順利就業的關鍵。現代職場的藍領人才,要對自己的崗位工作過程、崗位任務、崗位任務完成途徑、崗位任務完成績效等方面有設計和把握能力。概念圖能夠幫助職業人完成上述任務。在高職英語教學乃至整個高職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繪製概念圖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規劃設計方面的經驗,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敏捷性、選擇性和創造性,培養創新意識、創新技能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職英語教學作爲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和通用能力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素養和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基於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理論的概念圖,旨在通過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邏輯連接與層次構築,促使學習者在知識建構中達到認知目的,對高職英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袁維新。概念圖:一種促進知識建構的學習策略[J].學科教育,2004(2).

[3]張麗萍。概念圖及其功能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4).

[4]齊偉。概念圖:思維導圖(2)――用Inspiration製作概念圖[J].軟件導刊,2005(6).

[5]D.H.喬納森。技術支持的思維建模:用於概念轉變的思維工具[M].顧小清,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6]劉贛洪,張靜。概念圖作爲教學工具的應用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8(10).

[7]王立君,顧海根。概念圖對學生成績和態度影響的元分析[J].心理科學,2008(6).

生態文化的概念 篇四

【關鍵詞】國中數學 概念教學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0-0128-01

在現行的國中數學教材中,大約有400多個重要的數學概念,這些數學概念都是以靜態文字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的,因此,很多教師在教學數學概念時,往往採取“呈現概念——講解概念——理解概念——鞏固概念”這一靜態化的流程進行教學。筆者以爲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抓準概念發生階段的動態點,讓靜態數學概念動態化。

一 引入概念——抓準源頭,開啓概念之門

現在,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引入概念時,總是直接以靜態文字的形式給學生呈現出來,然後讓學生讀一讀。其實,數學概念是有一個產生的過程,有一定的源頭的。教學時,教師要在引入概念時抓準源頭,開啓概念之門。

1.從生活源頭中引入概念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些數學概念源於現實生活,是從生產、生活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對於這些概念教學教師可通過一些感性材料,創設貼切、抽象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煉數學概念的本質屬性。”因此,在引入概念時,教師要善於聯繫生活實際引入數學概念,這樣,學生才能夠感受到數學概念的“可親性”。例如,在教學“平行線”這一概念時,筆者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出示火車的鐵軌、黑板的上下邊、門的左右邊。然後,引導學生思考火車的鐵軌、黑板的上下邊,門的左右邊都分別可以看成是兩條直線。在這三個例子中,這兩條直線具有什麼樣的共同屬性?學生通過想象、思考得出這三組直線的共同特性是不管怎樣延長這兩條直線都不會相交。這樣再引入“平行線”的概念,學生就很容易接受,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平行線”這一概念的生活原型,能夠經歷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

2.從認知源頭中引入概念

數學概念與數學概念之間並不是孤立的,有時往往是相互聯繫的,一個新的概念往往是在舊概念的基礎上產生的。因此,在國中數學概念教學中,可以抓住學生的認知源頭引入概念。例如,在引入“垂線”這一概念時,可以先讓學生畫一畫“平行線”,然後在“平行線”永遠不相交這一性質的基礎上讓學生明確,如果一條直線與另一條直線相交成90°,那麼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就是互相垂直。這樣,引入概念能夠充分激活學生的原有認知結構,能夠有效溝通新概念與原認知結構中有關概念的聯繫,使新概念與原概念得到精確分化和融會貫通。

二 形成概念——注重過程,經歷概念探究

形成概念是概念教學最重要的環節,也是概念教學的核心。在國中數學概念教學中,一些教師往往引出數學概念以後,就讓學生死記硬背,從而形成概念,這樣的教學形式顯然是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教師要善於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經歷概念探究的過程。

1.在“做數學”中形成概念

數學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數學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引導學生“做數學”。在國中數學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形成概念,因爲“做數學”的過程就是一個抽象數學概念形象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對數學概念的感性認識,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概念思維。例如,在教學“點到直線的距離”這一教學內容,筆者組織學生進行這樣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同學們到操場上進行一次跳遠比賽。學生在測量、統計跳遠成績的過程中進行了這樣的思考,落腳點與跳板邊緣不同點間的距離有很多,到底哪一個距離纔是跳遠的成績?最後,同學們在比較分析的過程中得出“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從而形成了點到直線的距離就是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

2.在“探數學”中形成概念

探究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在數學概念教學中,“學習最好的途徑是自己去發現”。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一課時,爲了讓學生經歷概念的探究過程,筆者給學生呈現大量的三角形,然後讓他們去量一量這些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並根據三角形邊長的特點進行分類,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自然把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放在一起,於是,就形成了“等腰三角形的集合”這一數學概念。

三 深化概念——強調思維,溝通概念聯繫

現在,一些教師在學生形成數學概念以後,往往通過大量的練習幫助學生深化概念。這樣的方式確實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但是,這並不是概念深化的唯一方式,更不是最佳的方式,因爲大量的練習會導致學生學習上的厭倦感。在概念的深化階段,要突出數學學習的思維含量,要引導學生在數學思維的過程中溝通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繫。

1.建立概念域與概念系

數學概念與數學概念之間並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些數學概念往往存在着橫關係或者縱關係。因此,在概念的深化階段,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對相互聯繫的概念建立概念域與概念系。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對比、分析的思維過程中明確概念之間的內涵和外延,溝通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繫。例如,對於具有屬種關係的概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邏輯鏈的方式把這些相關概念按照線形結構聯繫在一起。如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矩形——正方形,還可以利用樹狀結構表的形式進行分類整理,幫助學生理清這一些概念之間的脈絡。這樣的概念深化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把分散、零散的概念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結構化,有利於學生對這些數學概念進行整體記憶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