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實習生個人述職報告多篇

實習生個人述職報告多篇

【第1篇】實習生個人的述職報告範文

這個學期很快就結束了,真的過得很快,回首這個學期真的發生了很多事情,讓我明白了大二的感覺,班級的概念真的沒有了,現在的我,很懷念 xx 年大家入學的時候,那時大家真的很團結,只是那只是維持了短暫的時光,懷念大學的自習和早操,那時,讓我還有班級的概念,想起大家在元旦晚會時忙碌的情景,我很欣慰,但是這個學期結束後,班級的概念已經沒有了,大家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好,的確在這個金錢比一切都重要的社會裏,這個現象很正常,但是我們不能把自己本身大學生的素質給扔了,這樣,大學還有什麼用呢。

自從我從瀋陽回來,我就理解了,班級的概念已經沒有了,可能自己的能力不夠吧,無法把自己的班級凝聚起來,但是我的性格就是這樣,只要是我的朋友,在困難的時候我一定會幫助你,進我自己全力,但是平時我只有和我性格相仿的同學才說說鬧鬧,大二的時光,我想把時間都留給大家,不想讓大家再忙碌,可能因此與大家的距離遠了。我的性格就這樣,可能大家覺得我什麼都不和他們說,就覺得這個班長不關心大家,其實不是這樣的,在大家有困難的時候我一定會幫助大家的,這就是我,也許是這個原因吧,和同學們的距離越來越遠。但是我的性格弱點就是這樣,下學期我會盡力改的。

不瞭解我的人,就會覺得我是個大大咧咧的人,但是,他們錯了,我們只是覺得在大學,生活過的闆闆整整的,那樣的生活,還叫大學麼,在這個九零後的個性發展的社會,我們大家不需要把自己提前的放入社會,這樣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太大了,我們只是學生。學業爲重,金錢主義,官場的那套,不需要拿到我們這來,學生就應該有個學生的樣子,這樣,大家纔會不斷的向前發展。

的確這學期班級沒有什麼活動,因爲 11 屆學生已經來了,我們不需要被折磨了,但是並不是我們大家都沒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在這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涯中,我們需要理解的太多了,不要把遺憾留在大學畢業的那天,儘自己的努力來實現我們的夢想。

【第2篇】實習生個人述職報告範文

短短的九天實習很快就在火車的汽笛聲中結束了,滿載着大家的歡快和豐收的喜悅步入正軌——開始了新的學習。很顯然這次實習是輕鬆的快樂的,但我們沒有因爲輕鬆和快樂而樂不思學,實習的結果還是碩果累累的,我們見識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們見到了美麗的西湖,我們體會了麻雀雖小五味俱全的蘇州園林,更有現代化的大都市上海留給我們的震撼,並身臨其境的體驗了一番現代化大都市的生活。當然還有博物館帶給我們的深思。令我們耳目一新,意猶未盡。當然作爲學習室內設計的一羣人,實習的目的和實習後留給我們的任務纔是至關重要,我們應該回味分析一下兩類幾乎完全不同性質的建築環境特色,以及博物館展廳設計的技巧和方法,這也是以後學習和工作中的有效閱歷和實踐內容,從中去領略實習帶給我們知識和經驗。

從蘇州園林說起。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於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

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聯、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北京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其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其中有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還有藉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髮、渲染,使人於棲息遊賞中,化景物爲情思,產生意境美,獲得精神滿足。而園中彙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曆代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爲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築規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瞭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 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 的闢疆園,當時號稱“吳中第一”。以後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據《蘇州府志》統計,蘇州在周代有園林6處,漢代4處,南北朝14 處,唐代7處,宋代118處,元代48處,明代271處,清代130處。現存的蘇州園林大部分是明清時期的建築,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園林。明清時期,蘇州成爲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佈古城內外。在16~18世紀的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作爲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它們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爲蘇州衆 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從宋代起經元、明、清的千餘年來,蘇州作爲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這麼多獨樹一幟的私家園林。所有這些古典園林,其建築佈局、結構、造型及風格,都巧妙地運用了對比、襯托、對景、借景遺蹟尺度變換、層次配合和小中見大、以少勝多等種種造園藝術技巧和手法,將亭、臺、樓、閣、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的居住環境。構成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總體特色。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遊,可居,可以體驗讓人舒暢的生活,這種建築 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

蘇州地處水鄉,湖溝塘堰星羅棋佈,極利因水就勢造園,附近又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可謂得天獨厚;蘇州地區歷代百業興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條件追求高質量的居住環境;加之蘇州民風歷來崇尚藝術,追求完美,千古傳承,長盛不衰,無論是鄉野民居,還是官衙賈第,其設計建造皆一絲不苟,獨運匠心。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據地方誌 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在佈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產生於蘇州園林的鼎盛時期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充分體現了中國造園藝術的民族特色和水平。它們建築類型齊全,保存完整。這四座園林佔地面積不廣,但巧妙地運用了種種造園藝術技巧和手法,將亭臺樓閣 、泉石花木組合在一起,模擬自然風光,創造了“城市山林”、“居鬧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間。它們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佈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傢俱、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 民間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帶動民間建築的設計、構思、佈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在美化居住環境,融建築美、自然美、人文美爲一體等方面達到了歷史的高度,在中國乃至世界園林藝術發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蘇州市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江南園林的代表,也是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現列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拙政園。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20xx年建成,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閒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音:yù,<書>;賣)蔬,以供朝夕之膳(饋)……此亦拙者之爲政也,”之句取園名。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爲自己(拙者)的“政”事。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其子在一夜毫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400多年來,拙政園屢換園主,曾一分爲三,園名各異,或爲私園,或爲官府,或散爲民居,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拙政園全園佔地62畝,分爲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佈置爲園林博物館展廳。

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拙政園成爲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

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爲精華所在。面積約18.5畝。其總體佈局以水池爲中心,亭臺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水面積佔全園面積的3/5。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佈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築,主次分明。總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園林渾厚、質樸、疏朗的藝術風格。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爲中部拙政園主景區的主體建築,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爲“雪香雲蔚亭”,東爲“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裏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

從拙政園中園的建築物名來看,大都與荷花有關。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爲了表達他孤高不羣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區還有微觀樓、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築以及精巧的園中之園——枇杷園。

西部原爲“補園”,面積約12.5畝,其水面迂迴,佈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後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藝術的風格佔了上風,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區仍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過的水廊、溪澗則是蘇州園林造園藝術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築爲靠近住宅一側的三十六鴛鴦館,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北京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鴛鴦館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點爲臺館分峙,裝飾華麗精美。迴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築“與誰同坐軒”乃爲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着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着“倒影樓”,另一個對着“三十六鴛鴦館”,而後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與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故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頓感到這裏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西部其它建築還有留聽閣、宜兩亭、影樓、水廊等。

東部原稱“歸田園居”,是因爲明崇禎四年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約31畝,因歸園早已荒蕪,全部爲新建,佈局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爲主。 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風格,主要建築有蘭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綴雲峯等,均爲移建。拙政園的建築還有澄觀樓、浮翠閣、玲瓏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等。

拙政園的佈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爲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爲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迴廊相連,園內的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築風格。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不同的景區,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境的實境再現於園中,富有詩情畫意。淼淼池水以閒適、曠遠、雅逸和平靜氛圍見長,曲岸灣頭,來去無盡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勝;通過平橋小徑爲其脈絡,長廊逶迤填虛空,島嶼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鬆散的園林建築各具神韻。整個園林建築彷彿浮於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產生不同的藝術情趣,如夏日蕉廊,冬日梅影雪月,春日繁花麗日,秋日紅蓼蘆塘,無不四時宜人,創造出處處有情,面面生詩,含蓄曲折,餘味無盡,不愧爲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

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佈局的山島、竹塢、鬆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爲“天下園林之母”。

與拙政園不同,留園以石冠雲峯最有名,佔地約30畝,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廳堂、走廊、粉牆、洞門等建築與假山、水池、花木等組合成數十個大小不等的庭園小品。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築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建築物將園劃分爲幾部分,各建築物設有多種門窗,可溝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內觀看室外景物時,能將以山水花木構成的各種畫面一覽無餘,視野空間大爲拓寬。

留園全園分爲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麴院迴廊的建築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魚之廳、林泉耆砍之館、還我讀書處、冠雲臺、冠雲樓等十數處齋、軒,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峯,居中者爲名石冠雲峯,兩旁爲瑞雲,岫雲兩峯;北部具農村風光,並有新闢盆景園;西區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爲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爲留園的主要觀景建築。

留園以水池爲中心,池北爲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爲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留園內的建築景觀還有表現淡泊處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萊)”以及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

拙政園、留園可以說是整個蘇州古典園林風格的代表,所有的造園手法和造園工藝都是典型的樣式。當然不同的園林又有不同的園風,拙政園以假山疊石堆砌有名,可謂體積旁大,技巧花樣脫俗,形態惟妙、遊憩舒適。留園則有着面積雖小,設計經典,充分利用建築物,精巧的將園分成互通有力的格局。是很好利用空間和北京現狀表現優美的典範。也是現代設計師應該很好學習的的一個方面。獅子林,耦園,倉浪亭也都大同小異,各有特色。都是古代園林的經典的設計。而隨後我們去的上海則是另一番景象,上海外灘是很前衛的現代建築設計的代表。

外灘特色建築羣保存至今的共有23幢房屋。從上海開埠到形成今日的格局,經歷了3次大規模的建築變遷。上海外灘矗早期建築的形式多爲歐洲古典式、文藝復興式和中西結合式。到19 世紀末,在鋼筋水泥框架上發展起來的形式有意大利巴洛克式、仿文藝復興式和集仿古典式。

19世紀中下葉英商怡和洋行率先在外灘北京路口租地,越二年建居住和辦公合一的2層樓建築。到道光二十九年從洋涇浜到北京路,外灘已有11家洋行建了類似的建築,這些磚木結構樓房多爲英國鄉村建築樣式,或者是帶有寬大內長廊式陽臺的東印度式建築(券廊式)。在19世紀60~80年代陸續翻建,出現一批仿文藝復興風格建築,到19世紀末,外灘的建築已鱗次櫛比。這一時期建築,尚存的只有33號原英國領事館。

19世紀末20世紀初(1895~1920xx年)爲第二階段。隨着地價上漲,水泥等新材料的引入,外灘建築約有近半進行重建,使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層次在三四層至六七層。建築風格上出現了向近代建築形式過渡的折衷式。內外裝修講究、設施增多,匯中飯店安裝了上海最早的電梯。這一階段建築保存至今的有10幢。

本世紀二三十年代(1920~1937年)爲第三階段。恰和、匯豐、江海關、沙遜等11幢建築又翻建成高樓大廈。新建築特點是體量大,8層以上高層幾佔一半。建築形式出現了立面簡潔的早期現代派、許多建築氣派豪華,裝飾富麗堂皇,設施更趨完善,出現了上海最早使用冷暖氣設備的建築(匯豐銀行)。這一階段,除建於民國37年(1948年)的交通銀行大樓外,已基本形成今日的外灘建築羣格局。

作爲萬國建築博覽會的上海,外灘可以作爲一個代表。站在浦江邊上,從北到南舉目望去矗立在西面一字排開的高高低低、樣式各異的建築物,也真如同參觀世界建築博物館,凡是形成風格的異國建築,都可在這裏一睹風采。

1927 年重建落成的江海關大樓,從早期的古廟式,到19 世紀末期的西洋式建築,直至今日所見的巍峨雄峙、上有鐘樓的英姿,乃爲歐洲古典和近代建築相結合的折衷式。外牆用金山石作牆面,東部沿外灘高7 層用金山石砌築,外灘大門前爲希臘多立克式柱廊。望去氣魄偉岸,一掃中期西洋式的那種接近庭院式建築的格局。上海街面日新月異的建築,和街面上異彩紛呈的萬國店面裝飾,將與外灘的高樓大廈萬國建築藝術風格契合得更緊密、更融洽、更和諧。外灘將率領遍佈上海的廣大建築羣,形成一個歐陸風格的遠東大都市。

石庫門與新式里弄住宅

上海的民居建築形式,是適應開埠後市場經濟特點的需要而產生的,19 世紀後,上海脫離自然經濟社會,而躍爲開放的國內最大的貿易市場,人口激增。爲此中外業主開始由東到西營造民居。爲提高地皮使用率,採用聯排並立、羣體集居的方式,設計建築成上海獨有的石庫門裏弄民居。隨後在此基礎上,從20 世紀20 年代起,又出現了高級新式石庫門房屋,但真正代表石庫門特點的,還是初期形成的格局,這在上海住房中佔有最主要的地位。

上海的外灘建築設計彙集了世界多種設計風格,是建築設計的大雜燴,從一側面反映了歐陸大都市正在行成。

除了這些大面的建築以外,我們還有幸參觀了上海博物館和20xx年開放的由貝聿名先生設計的蘇州博物館。從中我們不僅感受這些古物的珍貴還體會上祖展現給我們的智慧和大氣。更多的我們還是留意設計大師對於展廳設計和建築設計的特色和高超的技藝。蘇州博物館的設計最爲引人注目,在建築用色上採用黑白灰,符合了當地民居建築特色,在用材上採用就地取捨,巧妙的利用借景、框景,造景等多種造園方法。因地制宜,強調建築與所在環境的融合。以尊重原有環境,不破壞原有環境爲基礎;建築延續傳統文脈,充分反映歷史特點。

蘇州博物館與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和國家重點保護單位忠王府毗鄰。因此,在設計中,怎樣使它能很好地 融入原有的環境中是設計師最用心去考慮的一個問題。蘇州博物館中與拙政園相鄰的那面牆是整個設計的高潮。在設計師眼中,這可能不僅是一面牆,牆的另一面就是中國江南文化的一個凝聚地。她既是一個園林,也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包攬了中國古代文人的全部世界觀,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怎樣通過一堵牆把古今聯繫起來呢?設計師選擇了一幅畫——米芾的山水畫。中國傳統的山水畫,雖然內容一般是名山大川,但寄予其中的更多的是作者的情懷與抱負。所以,“造園”與“做畫”有異曲同工之妙。以上這些處理手法,使蘇州博物館恰到好處地融入到蘇州這個文化積澱深厚的環境之中。在我看來蘇州博物館最打動人的地方就是這了——創造意境。帶着這些深切體會我更能感覺到設計以人爲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園林、高層建築到博物館設計的遊覽流程。每一處都在召示環境很重要。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是設計者成功的一半。而一個好的環境的出發點就是以人爲本、、、

可以說這次實習是含金量很高的,因爲我們的實習安排很緊,時間又短,地方又多,目的性很強,所以自由性比較差。雖然不能面面俱到,但不失的做到了小中見大。從我們看到的、想到的和體會到的,我們能對設計有個更加全面的細緻的認識,身臨其境的感受設計帶給我們的便利和效益。從而爲以後的設計提供借鑑和出發點。

【第3篇】xxxx年實習生個人述職報告範文

這個學期很快就結束了,真的過得很快,回首這個學期真的發生了很多事情,讓我明白了大二的感覺,班級的概念真的沒有了,現在的我,很懷念 xx 年大家入學的時候,那時大家真的很團結,只是那只是維持了短暫的時光,懷念大學的自習和早操,那時,讓我還有班級的概念,想起大家在元旦晚會時忙碌的情景,我很欣慰,但是這個學期結束後,班級的概念已經沒有了,大家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好,的確在這個金錢比一切都重要的社會裏,這個現象很正常,但是我們不能把自己本身大學生的素質給扔了,這樣,大學還有什麼用呢。

自從我從瀋陽回來,我就理解了,班級的概念已經沒有了,可能自己的能力不夠吧,無法把自己的班級凝聚起來,但是我的性格就是這樣,只要是我的朋友,在困難的時候我一定會幫助你,進我自己全力,但是平時我只有和我性格相仿的同學才說說鬧鬧,大二的時光,我想把時間都留給大家,不想讓大家再忙碌,可能因此與大家的距離遠了。我的性格就這樣,可能大家覺得我什麼都不和他們說,就覺得這個班長不關心大家,其實不是這樣的,在大家有困難的時候我一定會幫助大家的,這就是我,也許是這個原因吧,和同學們的距離越來越遠。但是我的性格弱點就是這樣,下學期我會盡力改的。

不瞭解我的人,就會覺得我是個大大咧咧的人,但是,他們錯了,我們只是覺得在大學,生活過的闆闆整整的,那樣的生活,還叫大學麼,在這個九零後的個性發展的社會,我們大家不需要把自己提前的放入社會,這樣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太大了,我們只是學生。學業爲重,金錢主義,官場的那套,不需要拿到我們這來,學生就應該有個學生的樣子,這樣,大家纔會不斷的向前發展。

的確這學期班級沒有什麼活動,因爲 11 屆學生已經來了,我們不需要被折磨了,但是並不是我們大家都沒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在這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涯中,我們需要理解的太多了,不要把遺憾留在大學畢業的那天,儘自己的努力來實現我們的夢想。

【第4篇】實習生個人述職報告範文

實習生個人述職報告範文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一年的實習工作就到期了。回顧這一年的實習工作,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下面就我這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加以總結,並且在轉正以後的工作我將繼續努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一、認真學習,努力提高

時代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我們所做的工作也在隨時代的不斷變化而變化,要適應工作需要,的方式就是加強學習。

一是認真學習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理論和江總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指導自己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指導自己不斷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是認真學習黨的xx大精神,弄清工作的方向、目標和任務,緊跟時代潮流,確保在思想上、行動上和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

三是努力學習與工作相關的各種知識,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掉隊、不落伍,能夠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

四是積極參加監獄、監區組織的各種政治學習活動,並認真學習上級下發的各類文件,不斷用新的理論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堅持每天讀書、看報,瞭解國內外形勢。爲了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我參加了專升本的考試,現在西南政法大學雲南函授總站學習。通過一系列學習,自己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二、腳踏實地,努力工作

政工股是一個工作非常繁雜、任務比較重的部門。作爲政工股的一員肩負着領導助手的重任,同時又要兼顧機關正常運轉的多能手,不論在工作安排還是在處理問題時,都得慎重考慮,做到能獨擋一面,所有這些都是政工股成員不可推卸的職責。一年來,我牢固樹立了“政工股無小事”的思想,盡職盡責,努力工作。首先是熟悉本職業務,進入角色。由於我是剛剛畢業的專業和實際工作有很大差別,爲了使自己不受這些因素的干擾,認真學習了《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把自己的工作職責明朗化,工作之餘,多向經驗豐富的老同志學習,多問、多學、多做,逐漸熟悉了工作業務。

對領導交辦的事項,認真對待,及時辦理,不拖延、不誤事、不敷衍;對職工要自己辦的事,只要是原則範圍內的,不做樣子、不耍滑頭、不出難題。第三是注意形象。政工股是監區的窗口,所以無論是接個電話還是迎來送往,我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不因爲自己的過失而影響到整個監區的形象。一年來,在各位領導的關心幫助下,在全體幹部職工的理解支持下,通過政工股全體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整使工作井然有序地開展,促進了整個監區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端正作風,擺正位置

在工作中,我始終堅持勤奮、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認真做好工作。服從領導分工,不計得失、不挑輕重。對工作上的事,只注輕重大小,不分彼此厚薄,任何工作都力求用最少的時間,做到自己的,自工作以來,沒有耽誤過任何領導職工交辦的任何事情。在生活中,堅持正直、謙虛、樸實的生活作風,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處理好與領導、同事相處的尺與度的關係,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

四、積極參與各項文體活動

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參加了多項文體活動,監獄管理局組織的“忠誠獻祖國,執法爲人民”文藝會演;監獄組織的職工排球賽、籃球賽以及監區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等。通過參加這些活動,讓我從分認識到作爲一個集體中的一員,在團隊工作中不能只計較個人的得失,團結協作的重要性,我將把這種精神帶到今後的工作中,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年來的工作,我清醒地看到自己還存在許多不足,主要是:一、瞭解還不夠多,還不能完全適應工作需要;二、由於能力有限,對一些事情的處理還不太妥當等。這些不足,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進提高,與時俱進,勤奮工作,提高“參與政務,抓好事務,搞好服務”的工作水平和質量,爲監區和監獄的事業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