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水知道答案》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2.08W

《水知道答案》讀後感多篇

水知道答案讀後感 篇一

《水知道答案》這本書的作者江本勝是日本的醫學博士,他從1994年開始進行水結晶的研究,我們需要讚美。他把盛着水滴的50個實驗盤放置在零下25度的環境中(這些水滴取自世界不同的地方),讓它們凝結成冰珠,然後再把這些冰珠拿到零下5度的房間裏,用200倍的顯微鏡進行觀察。結晶出現的時間只有兩分鐘,在這個短短的兩分鐘在時間裏,可以觀察到千變萬化的水結晶形狀。 江本勝博士把這些水晶圖形拍攝成照片,然後把他觀察到的奇妙結果寫了出來,編成了這本《水知道答案》。

在這本書中,我瞭解到,水可以根據它看到的圖片、聽到的音樂和語言形成相應的結晶。當你咒罵水或對它置之不理的時候,水的結晶就非常糟糕、混亂、甚至令人作嘔,但是,當你讚美或誇獎水的時候,它的結晶就會非常清晰、整齊、美麗。聽到“愛與感謝”這個詞的水的結晶最美,那是一個晶晶亮亮排列特別規則的六邊形,好像一朵綻放的夢幻之花。最神奇的是,不管你說的是哪個國家的語言,只要是愛與感謝的意思,水結晶的形狀都一樣美麗。聽到中文“謝謝”的水結晶,像一個點綴着六片銀葉,中間裹着一顆璀璨珍珠的寶盒。但是,如果你用傷害的語氣和不禮貌的語言和水說話,那麼水的結晶就會非常混亂,有時甚至無法結晶。“你真蠢”這句話就讓水無法結晶,圖片上顯示的是一團模糊混亂的形狀;而“渾蛋”這個詞讓水的結晶好像是一個急速旋轉的黑洞。

這本書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語言是多麼重要,一念之差可以獲得幸福,也可以招致傷害。友善的話語可以創造和諧的環境,而惡意、骯髒的語言會帶來衝突和暴力。

作者在書中說:“人處在出生之前的受精卵狀態時,其99%是水;出生後,水佔到人體的90%;長大成人後,這一比例縮減到70%;到臨死之前大約會降到50%。無論如何,可以說人的一生幾乎都活在水的'狀態中。”所以,瞭解水,就是了解人類,瞭解我們自己的生命。

書中講述的奇妙事情還有:不同地方的水結晶有不同的特色。羅馬許願池的水結晶像一枚硬幣(在羅馬許願池,要許一個願就得往水裏投一枚硬幣);盛產鑽石的新西蘭地區的水,呈現出光滑、清晰的水結晶,彷彿一顆大鑽石。

這個實驗也會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啓發,那就是要多關愛老人和孩子,多和他們說說話。所以,現在正處於孕期的朋友,請多關心你們腹中的胎兒,要經常用溫柔的聲音和他聊聊天。 最後,請讓你的身體接受水所給予的啓示,從神奇的水結晶中找到友愛與和平的答案;讚美和鼓勵是我們期待的最美麗的語言,請將這種啓示傳達給更多的人吧。

水知道答案讀後感 篇二

最近看了一位日本作家江本勝寫的書—《水知道答案》。作者自1994年起,開始在冷室中以高速攝影的方式拍攝和觀察水結晶,結果發現:看過“愛與感謝”,的水形成的水結晶呈現完整美麗的六角形;被罵作“渾蛋”的水幾乎不能形成結晶;聽過古典音樂的水結晶風姿各異,聽過重金屬音樂的則歪曲散亂;來自大自然的泉水可以形成美麗的結晶,我們城市引用的自來水卻無法形成結晶。水具有複製、記憶、感受、傳達信息的能力,每一滴水都有一顆心——易感、脆弱、單純、潔淨,如同我們的心。

看到書中各種各樣美麗的水結晶,心又一次被攪動了。我不禁驚歎宇宙的神奇力量,有時候看着看着不禁讓我感動的流淚。一幅幅美麗的水結晶照片,真的讓人震撼,水會與人們內心深處最單純、最純淨的部分產生共鳴,我們的心是水做的,我們的本質就是愛。看過“愛”的水結晶之所以能夠打動我們的心,是因爲它與我們的本質產生的共鳴。我們要感謝水,水是我們生命的源頭,作爲宇宙中的生命,地球的主人,我們更要懷抱一顆感恩的心。儘管語種不同,但無論看到哪個國家的語言所表示的“感謝”,水都會呈現出形狀整齊的美麗結晶。

萬事萬物都有它獨特的波動頻率,水都能夠感受到,但是看過討厭和謝謝的水也能形成多一半輪廓的結晶,這說明正面信息的力量要比負面的要大很多。看過“不幸”的水的也能形成一半的結晶,這說明不幸是幸福的前兆,波動就是有高潮和低谷,我們人就是要經歷不幸然後才能達到幸福。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波動並且相互影響,且相似的頻率會相互吸引引起共鳴,形成“形象場”。我們人類是一個很強的能量場,我們有自己特有的振動頻率,並會吸引能與我們共鳴的環境、人和事。這與“吸引力法則”和“心想事成”產生了共鳴。

組成物質的最小粒子是高速振動的,而且是不斷的變化、時有時無的,因此我們這個世界可以說是瞬息萬變的。那麼,我們還總是放不下過去的怨恨和痛苦幹什麼呢?這讓我想起了“當下的力量”,當下每一個時刻都是好時刻,我們要活在當下,並隨時調整自己的波動來對應幸福!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小時候的一件事,他去海邊游泳,由於他的游泳技術不好,不小心溺水了,他在水裏不停的掙扎,心裏害怕極了,最後被人救了上來,從此他覺得水很可怕。回家後,媽媽告訴他,游泳的技巧就是不和水抗爭,只要你在水裏不和水抗爭,你抗爭的越激烈,水就會淹沒你,完全放鬆,水流自會把你帶到安全地帶。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的人生,我們要臣服、接納、放下抗拒,否則就會痛苦,當我們真正能夠做到臣服、信任,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呀!

世界是多麼美好,儘管現在人類肆意破環生態,戰爭不斷。但是,只要我們懷抱感恩的心,美好的事物就會與我們共鳴,儘管生活中會遇到不幸與挫折,但是這些正是通往幸福的通道,當下每個時刻都是美好的。

感謝這本書的作者,他帶給每個讀者發自內心的感動;感謝地球上的每一滴水,一抹陽光,感謝造物主創造的這一切;感謝讓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力量,讓我體驗人生百味,感謝、感謝、感謝。

《水知道答案》讀後感 篇三

水能讀,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你相信嗎?

一個月之前,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我會毫不遲疑地回答:不信!這怎樣可能?

此刻想想,很難解釋,我爲何會回答的如此肯定,如此自信,如此無畏。惟一可能的原因是,無知。因爲無知,所以無畏。如同在年少輕狂的歲月裏,以往對很多自以爲憑常識就可確定的問題上,所作出的斷然否定一樣,比如,宗教。一向以來,慣於以一個無神論者的優越感無視父母對於信仰的虔誠,卻沒想到,自已到最終,也會需要走上這條路,來尋求內心的寧靜。

站在此刻這個時點,我已沒有當初的勇氣,能夠斷然地一如繼往地回答這個問題。導致這種轉變的箇中原因,很複雜。但如果必須要把這個過程簡單化處理的話,也就兩點:

一我與這本書結緣的過程,讓我相信,這本書絕非只是一本學術著作。最初聽到這本書的名字,是在朋友推薦的一套公益節目《和諧拯救危機》裏。從作爲節目嘉賓的淨空老法師口中,我聽到了江本勝和《水知道答案》。淨空法師以往親自訪問過作者江本勝博士,並與之有過深入交流。作爲當今世上佛教淨宗的一代高僧大德,淨空法師不遠千里,專程前往日本,拜訪一位選擇醫學博士,絕非是衝着江本勝先生的醫術而去的。事實上,當時淨空法師所感興趣的,是因爲江本勝先生的實驗,在人類歷史上,用肉眼可見的方式,印證了佛祖的一句話: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一切衆生,就包括了水。

二在以少有的仔細通讀過這本書之後,僅有兩個字能夠形容我的感受:震憾!這種感受,絕非一本普通學術著作所能供給的。而我所震憾的,並不只是書中隨附的122幅水結晶的照片所帶來的視覺衝擊,更多的還是來自於江本勝博士建立於水結晶研究之上的宏大想象和推理所帶來的心理衝擊。經過水結晶,不,準確的說,是經過水,衆多的學科如同萬江奔流,得以最終歸於大海,並和諧共存。其中包括,光學,量子力學,天文學,宗教學,心理學,醫學,音樂,文學,海洋學,哲學,星象學等等。正如作者所言:水爲我們打開的是通往另一空間的入口。

這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看完它也許只需要三個小時。但我並不想在那裏試圖去說服誰付出這三個小時。以前我一向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相守,是需要緣份的(至於緣份是什麼,於我來說,是個隨着年齡含義不斷變化的玩意,說來頗費辭章,俺還是能省就省吧,免提了)。此刻我相信,人與書之間,甚至乎人與周圍的環境之間,都是需要緣份的,有人或許在我之前,已經讀過這本書,而有人或許會因爲我的這些話,而開始研究去讀它。而更多的人,或許會選擇一笑而過。所幸的是,錯過這本書,太陽仍然會照常升起,季節也仍然會繼續更替。如果必須要說有什麼損失的話,我最多也只能說:你體內的水,失去了一次潔淨的機會。畢竟,人體之中,70%的成分是水。從物質的角度來說,人,就是水。

《水知道答案》讀後感 篇四

《水知道答案》是日本作家江本勝的著作。自1994年起他開始在冷藏室中拍攝和觀察水結晶。通過獨特的實驗,他有了重大的發現——聽到“愛”與“感謝”,水結晶呈現出完整美麗的六角形;被罵作“混蛋”,水幾乎不能形成結晶;聽到古典音樂,水結晶風姿各異;聽到重金屬音樂,水結晶則歪曲扭亂……他的這一發現,及一幅幅水結晶照片的問世,在世界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讓水傾聽不同的聲音,讓水閱讀不同的文字,水的結晶就會呈現不同的姿態,真的是很神奇!

當水不停地聽到誇獎的話語時,它的結晶是如此的整齊、美麗、可愛、神奇;當水一直聽到罵它時,它的結晶是那樣的凌亂、不規則。水既能如此,那麼我們的孩子更能如此。當你把師愛、母愛、友愛灑向孩子們時,那麼孩子們展現出的美麗更是絢爛。

教育中的愛是什麼?

我想,這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教育中的“愛”是沒有邊界的,小到你和他友好的交談,安撫她受傷的心靈,鼓勵他戰勝自己的膽怯,激勵他勇敢自信,教育他如何做人,批評他犯的錯誤,甚至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擁抱,一個手勢……大到用生命的呵護,傾其所有去資助。.。.。.

師愛是一種奉獻,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愛心能架起師生關係的七彩橋橋;愛心能春風話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愛心能薰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求知慾,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實驗的效應正是愛的證明與結果。親其師而信其道,師愛是微不足道的,師愛也是神聖偉大!

正是這樣的愛讓我出差幾天孩子們對我想念,正是這樣的愛讓他把不捨得吃的那顆糖送給我,正是這樣的愛讓他悄悄在我辦公桌上放上一個杏子,正是這樣的愛讓他附在我的耳邊說着悄悄話,正是這樣的愛讓她把我的話當成聖旨看待。師愛是相互的。

我爲什麼這樣對他們?因爲我要感謝他們!

當因他們犯下小錯誤,我暴跳如雷時,他們沒有記恨我,一轉臉,親切地對我說:“老師,我幫您抱作業吧。”

當我生氣對他們置之不理時,他們靜靜地坐在那裏,用眼神告訴我:“老師,別生氣,我們錯了。”

當我眉飛色舞講解時,他們聚精會神地傾聽,好像在說:“老師,您講得真好!”

當我冤枉他們時,他們從不對我提起,好像從沒有發生過此事。

當我因他成績不好而訓斥他時,他還會把我的自行車推來,用身子擋住雨水,怕把車座淋溼。

當他畢業離開國小,在路上碰到我時,還是熱情地叫一聲“老師好!”

有了他們的成長,我纔有了工作的價值;有了他們的傾聽,纔有了我工作的舞臺;有了他們的包容,纔有了我工作的神聖。

泰戈爾曾說:“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睛望着風暴卻兀不爲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當你把“愛”與“感謝”贈與水時,水也會贈與,綻放它的魅力!

當你把“愛”與“感謝”贈與學生時,他們會回報你更多的感激。

這正像力的作用,它們是相互的。

我們需要“愛與感謝”,需要欣賞那些水結晶的美麗,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心懷“愛與感謝”,相信社會會回到原始的美麗。

這究竟是爲什麼?水知道答案!

《水知道答案》讀後感 篇五

今天我讀了《水知道答案》這本書的摘要,很受感動。這本書是我七十多歲的大姐推薦給我的,我又把它推薦給我的同事,我的網友。我和這本書的作者的觀點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交集。他的主要觀點是“感恩,愛”“萬物皆有情”。我是老早就有這觀點。我善待一切動、植物,善待固體、液體、氣體。舉例說,我家親友都知道我有戀物癖,特別是自己家人穿過衣服、鞋襪、蓋被褥等等我可捨不得了,不知放哪好。抗災捐被褥,我愁了好幾天,不知送哪個被子好,抱起這個又放下,抱起那個又擱那,這樣好幾次。好像送自己孩子。沒辦法,寧可買新的。不是不心疼災民,實在捨不得老朋友,猶豫再三一橫心捐了波斯登羽絨服,還好幾天想它,不知它是否落到好人家。我認爲誰也不能剝奪所有動、植物生命權,包括一株草。我們辦公室花盆裏有花,有草。有人想拔草我從來不讓拔,那是生命不能剝奪它生命權。我見到野貓、野狗就想喂。有一次上班半道遇到野狗我買了五個包子喂狗,我想看着它吃,可它連袋叼着走了,我擔心一天一宿,怕它連塑料袋吃了,害了它。第二天又見到它我才放心。

我家的洗衣機、冰箱……全是我的老朋友。我一直善待它們。

我家的花現在長得特好,我天天和他們說話,表揚他們,還有重點表揚的。我女兒大學聯考那年它們可立大功了,大學聯考那幾天它們開的可好了,有紅的、粉的、黃的爭奇鬥豔。我看着花和她爸爸說:“孩子一定考得特理想!”“你看這花多賣力氣。”分下來了,果然不錯。花累壞了,好幾年才緩上來,我在這謝謝它們。我將更加善待它們,要向對待功臣一樣對待它們。

水知道答案讀後感 篇六

《水知道答案》,這是一部類似《時間簡史》的神著,一部“蝴蝶效應”的結晶版,“看到“愛”與“感謝”,水結晶呈現完整美麗的六角形;被罵做“渾蛋”,水幾乎不能形成結晶;聽過古典音樂的水結晶風姿各異,聽過重金屬音樂的水結晶則歪曲散亂……”,編輯這樣寫道“水能聽,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

看完水在各種“情緒”下的表現出各異的圖片,一個冰冷、無聲、單調的事物,在我腦海中依稀成形,或歡喜跳躍,或淺唱低吟,或如泣如訴,或狂躁不安……

當你放眼於全球變暖、溫室效應、厄爾尼諾現象的時候,有沒有留意觀察身邊的一花一葉、一草一木。當你閉上眼睛,每當微風吹過,撩撥着樹葉,是否感受到一絲溫柔的顫抖,拂過你的耳目,深入你的臟腑,讓你整個身心自由舒暢。誰都不願意破壞這一刻的安寧,這一刻的自由。

從事社區工作也有一段時間,與居民打交道,總會遇到不講理的一類人,總會有〈WWW.〉這樣或者那樣的小別扭小失意。比如好心被不明真相的羣衆當成了驢肝肺,或者是被某個元帥倒打一耙,那一刻無論多麼友善的心情總會被激怒或失衡。雖然努力安慰自己,但那顆易動的心還是情不自禁的像沸水一樣被氣得十度滾燙滾燙。然而,無論是我們爭執的哪一方,無不深受着對方的影響。當對方向你出言不遜,或是惡語相向把你氣得東倒西歪歇斯底里的時候,你又何曾見他開心的笑過?那張緊繃着的臉,僵硬着的肌肉,還有戰鬥前視死如歸的。姿勢,分明就是一滴從高山瀑布上飛流而下擊撞狂濺後亂了章法、失了神態的小水滴,他那驕傲而激昂的神情,是多麼需要悅耳的恭維,多麼渴望溫柔的安慰。當你溫和的應對他的一切不羈,順應他的情緒,他竟然一下子又轉成了涓涓細流,那微笑就如一澄碧波上泛起的陣陣漣漪。人真就像小水滴一樣,都是大自然可愛的造物,容易激動,容易變化,卻又是那麼容易滿足、容易平和。每個人、每一滴水都是如此簡單,如此純粹,他們只需要通過聆聽你的聲音,來完成每一次形態的蛻變,或喜怒哀樂,或悲憤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