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再別康橋》讀後感精彩多篇

讀後感2.52W

《再別康橋》讀後感精彩多篇

《再別康橋》讀後感 篇一

今天,我揮着激動的心情閱讀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這首詩徐志摩作於1928年11月第三次歐洲之行的歸國途中。當年7月底,作者重遊康橋,往日在那裏度過的幸福時光又重新回到心頭,但是因爲當時要急於見一個英國朋友,沒有時間記錄自己的感受。直到11月他從法國馬賽歸國,才記下了這段精神之旅。全詩以優美絕倫的意境,清新華麗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再現了劍橋的柔美,細緻入微地表現了詩人對母校的深深愛戀。其中的詩句更是讓人深有感觸。

《再別康橋》開頭的幾句,它就把我的三魂六魄都攝了去。感懷着它給我的清幽的美和傷感的情緒。詩人的才情,詩人的多愁善感就如徐徐飄來的楊絮,平素中夾着深蘊,渾然天成。在你隨心所欲中體味它的空靈、輕快。作者對劍橋大學的愛,對那讀書生活的印象,揮之不去,縈縈於心,此中真情,此中真意,如何表達?這就莫過於康河了。“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康河周圍的一草一木,成了作者感情發泄的寄託物。正因爲作者情之所致,所以就連河畔的金柳也成了新娘,“自己”還情願做水草。寫到這裏詩人心頭“盪漾”起了一陣陣不可抑制的柔情。“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詩人澎湃的感情,在此達到了高潮。你看,“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條水草!”永留在他心愛的康河。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此處的那一潭水,不再僅僅是一潭水,而是詩人美好情懷的溶合物。是斑斕多彩的,是有豐富內涵的。“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多麼美好的意象,多麼炙熱的表白。“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爲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現實與夢想,現在與過去,已如過眼煙雲,飄然而逝。“我”極力的追懷,“我”想擁有那爛漫、甜蜜的生活。然而,當年的快樂、歡欣如今卻化作了一片沉默,是再也找不回來了。早期熱烈的羅曼蒂克,如今已變成了輕煙籠罩般的傷感。不用送行,不用灑淚告別,甚至也“不帶走一片雲彩,”只是“輕輕的。來,”“悄悄的走“,但是,康河的美妙、清幽,將永遠在詩人的心胸里長存,詩人的靈魂早已經和康橋融爲一體了。

徐志摩作爲偉大的詩人,對於自己的母校都那麼熱愛,我們作爲母校中平凡的一員,我們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學習,爲母校爭光,讓母校以我們爲榮。

《再別康橋》讀後感 篇二

你來或者不來,去或不去,康橋都在那裏,不喜不悲。

倒是來這裏的人在康橋的柔波旁、榆柳下演繹他們的悲歡離合。

你是人間四月天的煙雲,黃昏吹着晚風的柔,輕如風,悄無聲息,輕如雪,悠閒飄落。

來時一襲長衫,去時衣袂飄飄。

揮手之間,西天的雲彩成爲你永恆的背景,。

當時伊人在,曾伴彩雲歸。

因爲喜歡一個人,所以喜歡了一座城市,所以喜歡了哪裏的一草一木。

輕柔的晚風,吹拂河畔渡滿霞光的柳枝,搖曳出一份嫵媚,晃動出一絲嬌媚,盪漾成粉紅色的回憶。

回憶會褪色嗎?波光裏的豔影告訴我,依舊如昨。

所有的前塵往事一同隨波盪漾起來。

還是那條河,還是那灣水,清涼氤氳在心頭。

做康河裏的一條水草吧,悠閒自在地搖擺,用自己喜歡的姿勢,沒有嘈雜與喧囂,沒有羈絆和束縛。

沒有爭奪與血腥。

如果這裏是桃源,我就是那一株桃樹,簡簡單單,別無所求。

一條水草也會有夢,絕不因它是一條水草而卑微。

自由的空氣,靜美的恬淡,愛的馨香。

倘若這是卑微的,也是偉大的卑微。

因爲夢裏的清泉折射的是七彩的陽光,縱使世事變遷,物是人非,縱使夢想別現實割得支離破碎。

每一個碎片都會保留它最本真,最完整的原貌,即使塵封在心底,也會隨心動而鮮活。

探尋,追尋,尋到過那隔絕人世的優美與寧靜,在星光與波光中涵養着自由的靈性,忘情於康橋的優美,沉迷於自然地純潔,人生在奇異的月光下斑斕而多彩,奏響美的旋律,放飛愛與自由的翅膀,在星輝斑斕裏放歌,那是理想的宣言。

哀莫大於心死,其實其莫大於心不死,其實哀莫大於心不死而不得不死。

那首歡愉輕鬆的歌如今唱來必定變得沉重而無奈,理想的琴被現實折斷了弦,語氣痛苦的回憶不如選擇忘記,語氣厲聲質問,不如選擇沉默,與其選擇苦苦哀求不如選擇淡然放手。

抓不住的何止是時間,春去春來之後,滄桑的何止是雙眸。

就讓笙簫去演繹我沉默的離歌吧。

該是離去的時候了,再見!四季常青最翠綠的草坪、天空的行雲、大地的溫軟、漂浮在水面上的桂花香、帶着草味的和風以及看天、聽鳥、讀書……所有的夢意與春光,再見!人生的春天,還有那個人。

不想讓你看到我轉身之後,離去之時的憂傷落寞的背影,不想讓你看到這憂傷落寞的背影彳亍在夕陽中,消失在地平線。

沒有華麗的轉身,只有悄悄地揮手。

告別時,留下完美的記憶。

因爲美,所以痛會多一些吧,所以,回憶會更多一些味道,是落寞還是蒼涼,是的,薄暮時分,對着西天的雲彩落寞地想念一段舊時光,或者一個人。

終無言,是看透了繁華落盡,是明白了鉛華洗淨,還是一江春水的綿綿情思,一川煙雨的萬般愁緒。

風輕雲淡,優雅的身影遮不住內心的憂傷。

終無言,其實是愛到深處的寂寞。

再別康橋讀後感 篇三

風平浪靜,踏上歸國的船隻,行駛在浩瀚的大海上。這時候徐志摩會想些什麼呢?

畢竟那是他曾留學的康橋,留下了他美好的回憶。在夕陽下,他走在河畔,看着那柔情似水的柳樹,似乎如同夕陽中的新娘,望着水中的倒影,盪漾在心頭。在徐志摩眼中那康橋的柳樹是如此嬌媚,而那柔波里的水草又是如此動人,那康橋的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在那裏徐志摩又留下了七彩的夢。不遠萬里踏上征途,到康橋留學,爲的就是學有所成,提高自己的水平。但奔赴康橋後,卻發現康橋如同夢幻一般美麗,“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康橋的一切事物就連那榆蔭下的一潭,都沉澱着作者彩虹般的夢。可見作者對康橋是情有獨鍾。

但作者此刻不是奔赴康橋,而是遠離它,帶着對康橋美好的夢,漸漸離去,回首康橋,漸漸遠去。美好的夢,輪廓漸漸模糊,只變成了一點,便也不久消去。回想起曾在康橋度過的那段美好時光,現在卻要驟然遠去,留下的是無比的惋惜和憂愁。

或許作者不是爲了寫愁,只是爲了安慰自己,留下紀念而寫下這首詩。但從文中卻表現出那樣的灑脫和寬廣的境界。揮手作別,那是作者的不捨。“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又是何等灑脫,沒有兒女情長,沒有淚沾衣裳,有的只是揮手告別雲彩的瀟灑與自然。

懷着憂愁,卻能表現出瀟灑與風度,憂愁不能佔據整個心靈,是因爲心境開闊,便能容納憂愁。

《再別康橋》讀後感 篇四

輕輕的我打開書本,低聲誦讀徐志摩先生的《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多麼優美,多麼富有哲理的詩句,我一遍又一遍地讀着、讀着……

徐志摩是著名的現代詩人、散文家。“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再別康橋》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去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面對洶涌的大海了遼闊的天空,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輕輕的合上書本,我的思緒卻仍沒從柔緩的情節,以及深深的回憶中走出。徐志摩在《再別康橋》的舊事,好似一場夢,夾雜了許多淚水和歡笑。我童年的回憶也絲毫不比他遜色呀!細細回憶,童年的時光總是那麼快樂——第一次“咿咿呀呀”學語,第一次去,第一次上幼兒園,第一次考一百分,第一次…… 那麼多的第一次,那麼多的記憶,記憶就算隨風飄散,親人、朋友,甚至陌生人給予我的關愛,永遠埋藏在我記憶的深處。童年已經漸漸遠去,現在,我長成了一個充滿理想的少年,祖國美好的未來,還等着我們去創造呢!我想徐志摩也就是這樣想的。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我喜歡這首小詩,寧靜而又深沉。我想:我們這代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只有從現在起,抓住分分秒秒,努力學習,掌握過硬的本領,將來才能爲國家、社會做更多一些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