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我們仨》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61W

《我們仨》讀後感【精品多篇】

我們仨讀後感 篇一

文章以一個夢開頭,垂暮的老人,最怕失去的是相伴一生的伴侶。夢中的緊張和甦醒後的“埋怨”,讓我爲這一對相濡以沫的老夫老妻而動容。

其後,便是一個長長的亦真亦幻的夢的故事。錢老生病了,圓圓生病了,楊絳每日跋涉在探視的路上,走過一個又一個驛站,走過春夏秋冬幾個季節;一邊是老伴兒,一邊是愛女,都停止了和她一起前行的步伐,人生似乎到了無望的邊緣;圓圓先走了,錢老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家,成了尋覓歸途路上的驛站,楊絳,也走到了人生邊緣。

第三部,用完全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楊絳和錢鍾書結婚後到英國留學、愛女出生、回國工作直到錢鍾書和錢瑗相繼去世的一系列人生歷程。平凡樸實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夫妻之間相互的支持和扶攜,而同甘共苦的風雨人生,讓他們對彼此更加依戀和關愛。記得最深的是他們的“探險”。這是一個多麼適合夫妻的“節目”啊。在“探險”中,交流着各自的想法和觀點,可以談工作,談家事,談路上的景緻和行人,可以看到什麼聊什麼,沒有主題,但在這隨意的聊天中,夫妻間交換了意見,釐清了思路,增進了瞭解。生活在繼續,溝通沒有斷,感情不斷加深。

圓圓的出生,給父母帶來了許多快樂。看着一個個小故事,讀着一篇篇信件,望着一副副漫畫,我彷彿看到這個其樂融融的家裏,處處有歡笑,有情調,有趣味。父女倆是“哥們”,互相打鬧玩笑,一起“對付”媽媽;父母關愛女兒,女兒也懂事、自覺,不讓父母操心,對爸爸和媽媽,真像是貼身的小棉襖,關懷備至,體貼有加。重病期間,還不忘叮囑媽媽要注意身體和飲食,也不忘給爸爸寄賀年卡。看着那些妙趣橫生的信件,看着那些親暱的稱呼,真讓人忍不住“羨慕嫉妒恨”。

書中還有個細節,很是觸動了我。他們仨,出差了,喜歡記錄所見所聞或思念之情,在家的也會記下瑣瑣碎碎的事情,這些他們稱之爲“石子”,有空會經常在一起“把玩欣賞”。書後也附了不少“石子”,“我們仨”的相親相愛都在“石子”裏有着真真實實的反映。我想,愛是需要表達的。這些“石子”,其實就是一份份愛的表達——熾熱也好,瑣碎也罷——總之,相互的愛戀和關懷,都讓這些“石子”說盡了。誠然,感情真摯與否,重行甚於言,但是,愛,如果做了,又表達了,不是更讓家人瞭解和明白了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曾有的歡樂,而今的寂寞,天人相隔,往事皆隨風遠去。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300字 篇二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這一句平實的話語,卻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愛與刻骨銘心的思念。

現代科技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現代科技環繞中的我們,還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卻深刻地情感嗎?電話、互聯網讓我們的溝通隨時隨地沒有障礙,但人與人的內心之間卻有了越來越厚的屏障。當我們到互聯網的虛擬空間裏去尋求心理的安慰時,我們是不是忽略了身邊平淡但卻真實的情感呢?

當電話、短信讓我們能夠便捷地傳達心意的時候,我們是少了“雲中誰寄錦書來”的苦苦追問,但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身後情感呢?當飛機、高速列車讓我們能毫無阻隔地飛越千山萬水,多遠的距離都不成爲距離的時候,我們的心靈距離也隨之拉近了嗎?

我們不再有“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時,我們還有那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銘心的思念嗎?

我們仨讀後感 篇三

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楊絳”

寥寥數行,讀後淒涼感油然而生。

《我們仨》是錢鍾書和楊絳的女兒錢媛在病牀上開始的,她只草草列了個內容清單,寫了五篇,就再也無法寫下去了,去世時六十一歲。錢鍾書在女兒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九八年歲末,離開老伴駕鶴西行。在處理好一些後事之後,九十二歲的楊絳於20xx年年底接過女兒的筆,記敘了他們仨相親相愛的一生。

平心而論,錢媛雖然是出身於書香門第,博覽羣書,卻大概因爲她是英語專業的緣故,中文文章寫得十分遜色,流水賬一般。作爲母親,楊絳對此也有遺憾,她在書中寫道:

“阿媛是我生平傑作,鍾書認爲‘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讀書種子’。她上高中背糞桶,大學下鄉下廠,畢業後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卻始終只是一粒種子,只發了一點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而同樣是平鋪直敘,楊絳文字的感染力要強得多,像一位老奶奶在歷數家珍,使讀者饒有興味,不嫌嘮叨。

我們仨讀後感 篇四

我很喜歡楊絳先生《我們仨》這本書。微微泛黃的紙,簡單,卻散發着一種很清透的氣息。看着它,突然會有一種遠離城市的寧靜,安逸的怡人。書封面上方是用淡淡的白色所寫的“.圓O”。這樣的三個稱呼,聽上去很親切。

《我們仨》不僅是一本回憶錄,更可以說是一本充滿着人世間一幕幕悲歡離合的劇本。角色都是如此鮮活,即使化作了文字還是如此活靈活現,彷彿就發生在身邊似的。我們便好比從窗戶紙的孔隙中,悄悄窺視着一戶書香門第內,一天天發生的不同故事;即使主角中已有人遽歸道山,儘管這故事並不驚心動魄。

當讀到傷心處時,我會落淚;當讀到開心處時,我會歡笑;當讀到離別處時,我會心酸;當讀到家常處時,我則會認同。總之,它能牽動您身上的每一根神經,能將您倒回那一段往事之中。使我大有感觸。

這本書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只有兩頁;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用意識流寫的夢境,冥冥濛蒙,虛虛實實,亦幻亦真;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着墨的篇幅,共分十六小章,用很淺顯的文字記錄了楊絳先生他們這個三口之家共同經歷的快樂。“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他們相處,既有各不相擾的專心讀書,又有融洽愉悅、妙趣橫生的“撿石子”(把不在一起時的趣聞樂事記錄給對方分享)遊戲,一家三口經歷坎坷與磨難,卻因爲一起的彼此安慰、共同承擔從而創造樂趣與甜潤。由此可以看出,楊絳先生的一家三口的相知、相契、相親、相愛是多麼的令人敬重與羨慕。

最後的附錄裏,有很多張楊先生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種其樂融融,看了讓人很溫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輕時,夫妻倆在倫敦和巴黎留學時的合影;也有錢瑗的成長照片、英國留學的紀念照。最喜歡他們父女倆的合影,老先生愛說女兒像他,一樣的有着聰明的頭腦,含蓄的微笑。他們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讓人感動。中國知識分子家庭的真實寫照都在這些圖片中定格了。最後兩張他們夫妻倆相互理髮的照片,拍得真好。楊先生會用電推子,鍾書先生會用剪刀。我看到這裏,才真正領會了什麼叫做相濡以沫。

《我們仨》的故事讀完,讓我久久不能放下。爲他們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之家的風範深深感動着。真希望現世安穩,歲月靜好,每一個“我們仨”的故事都讓人回味綿長……

我們仨讀後感 篇五

轉眼在中山這個城市已經生活半年多了,越發喜歡中山這個城市。

就讀書而言,中山的圖書館就比北京便利很多,這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無需押金,刷身份證即可(國家圖書館和朝陽區圖書館的押金合計1000多,還沒有退掉呢),全程自助,刷身份證機子自動吐出一個讀者證,選好的書放在指定位置,自動全部借閱成功。便捷的我都不確定自己借閱成功沒,哈哈。

“市民選書,政府買單”,不錯吧,幾乎你想讀的書都可以在圖書館裏借到哦,如果借不到,給政府發書單啊,哈哈。

最近借閱的是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讀書之前對楊絳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的經典語錄多有耳聞,只覺得是距離自己遙遠的名人而已。讀完之後更是多了一份敬意,出乎()意料的平實、簡單、真實、樸素、智慧,就像生活在身邊的一個賢良的妻子、一個乖巧的女兒、一個有趣的爸爸,讓凡人的生活也可以有很多啓發。

最喜歡他們仨“小石子”的習慣:鍾書每和我分離,必詳盡地記下所見所聞和思念之情。阿瑗回家後,我曾出國,而他和阿瑗同在家,他也詳盡地記下家中瑣碎還加上阿瑗的評語附識。這種瑣瑣碎碎的事,我們稱爲“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滯留海灘上的石子。我們偶爾出門一天半天,或阿瑗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帶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時搬出來觀賞玩弄。

陪伴女兒成長的日子,每天都有很多值得記憶的“小石子”,可惜我這個母親太懶了,總是有各種藉口忘記記下,過一段時間又忘記了。讀完此書,熬夜寫此文,那個小可愛不停地在身邊搗亂,那就先寫到這裏吧,晚安啦!

我們仨讀後感 篇六

看完我們仨,其實沒有多大的感覺,篇幅很短,很快的就看完了。

但看完後一種簡單而又溫暖的感覺總是縈繞在心頭,爲錢老先生和楊老先生在文革中仍堅持讀書研究學術而敬佩,爲兩人把寂寞枯燥的異國求學生活過的有姿有色而欣喜,爲兩人攜手走完一生的坎坷而感動,複雜的感情真的太多,不知道該怎麼具體表達,但在豆瓣上看到肆意的批判楊老先生的文法之類的做法不可取,楊老先生不過是在人生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回顧過去,記錄人生而已。不至於要用與衆不同的批判來找尋自己的價值感嘛?好書分很多種。有的篇幅廣大,有的意義深刻,有的視野廣闊,但於我而言,能夠安安靜靜的紀錄生活中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小石子”的作品也是一部好書。況且我們也能從作者記錄的生活從側面看出他們成功的原因:“我們仨”中的三個人都沒有什麼所謂的野心,只是安安靜靜的做好手頭的事,研究自己喜歡的書而已。但卻取得了很多人一輩子都都不到的成就,尤其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是不是我們太過忙碌野心太大了呢?

我們也應該好好靜下來,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被這世俗的世界囚禁,即使就像書中那樣,有三個人的親情,也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

楊絳《我們仨》讀後感 篇七

2016年5月25日凌晨,一顆高貴、深湛而生動的靈魂如她所願終於回家了,她就是楊絳。各地媒體紛紛表達了對楊絳先生離世的關切與祭奠,我也回想起了她的那本回憶錄《我們仨》。

當我讀《我們仨》的時候,我深深陷入了書中的情感裏,每次感受到書中“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的孤獨和淒涼,都不禁潸然淚下。這是一本回憶錄,記載了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人生旅途。該書一共有三部分,第一部《我們倆老了》,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前兩個部分,楊絳先生以夢境的形式記述了最後幾年一家三口的時光,有相聚的溫馨和幸福,也有相失的淒涼和痛苦。第三部分,以樸實又不乏生動的文字記錄了從一九三五年七月夫婦二人去英國牛津留學到一九九八年歲末錢鍾書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的事,他們的日子充滿了酸甜苦辣,也正如楊絳先生所說的那樣:“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中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

在這本書中,我感受到了溫馨的家庭。阿瑗和爸爸最哥們,也會做媽媽的保護神,他們三個人之間打打鬧鬧,說說笑笑,不亦樂乎。正是他們之間和諧融洽的關係,才使這個家庭溫馨而豐富多彩。

在這本書中,我還感受到了楊絳先生文人的傲骨和愛國的情懷。記得書中的那一段話:“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我們是文化人,愛祖國的文化,愛祖國的文學,愛祖國的語言。一句話,我們是倔強的中國老百姓,不願做外國人。我們並不敢爲自己樂觀,可是我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字裏行間流露出楊絳先生在苦難中的尊嚴與精神,對獨立人格的捍衛,對文化的熱愛以及濃濃的愛國情懷。

在這本書中,我更感受到了楊絳先生在生離死別的痛苦面前的淡然和通透。“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仨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勞,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就只剩下了我一個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丈夫和愛女的接連離世,對楊絳的打擊可想而知,但她沒有悲觀,沒有消極,“哀而不怨,悲而不傷”,以淡然面對坎坷,通透看待人生。她的恬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在《我們仨》這本書中,平凡簡潔的文字蘊含着巨大的張力,樸實的語言蘊藏着動人的情感,在飽嘗生活磨難後依舊有淡然通透的品質,這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

楊絳先生《我們仨》讀後感 篇八

讀很多的隨記也寫下很多的文字,淺淺淡淡似乎還能感受到那是的安穩自由愜意和一種特殊的安靜的力量。我今天想向大家分享的是讀完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這本書讀後感,有溫馨的親子互動的片段,有親人生死離別的悲痛瞬間。

《我們仨》這本書主要分爲三部分,分別是我們都老了,我們仨失散了,還有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楊絳先生一開始就是寫了一家人的生活變化,錢鍾書先生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艱難的磨難後得病離開了,而在他離開之前,他們的女兒楊媛不幸得病去世。我覺得全文最能引起讀者共鳴的是第二部分吧,這是楊絳先生將他們仨刻畫得最淋漓盡致的部分,有孩子和家長的親切互動,有福氣之間的小吵小鬧,有一家人的和睦溫馨。在第二部分還有涉及到孩子教育的問題,社會環境的變化等一些和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我最喜歡的片段應該是楊媛剛出生和童年的時候,她是很乖的孩子,會逗父母開心,在生病的時候也不想讓父母擔心,這是多麼讓人疼愛的孩子。

我我其實是不太喜歡離別的吧,我覺得有時候分別了,就可能再也不見了。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會避免不了離別,我們總會不捨的,也有人會坦然面對,他們覺得畢竟在同一個世界不會再也不見的。《我們仨》中楊絳先生在最後描述了她的女兒和她的丈夫先後離世的過程,在這期間她有過悲痛,有過回憶,最後只剩下思念還在她的生命中,這是令人梗咽的結局。

在最後我想說在我們還年輕,父母還能與我們常言歡笑的時候多陪陪他們吧,想想那個童年不斷搗蛋讓父母生氣的自己,想想那個爲了我們上學不遲到天還沒亮就起來做早餐的媽媽,那個放棄出差陪着我們出去郊遊的爸爸。

我一定不辜負世界的溫柔,做一個常懷感恩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