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烏塔》有感【推薦】

讀後感3.02W

讀《烏塔》有感【推薦】

讀《烏塔》有感1

中國和外國不但語言不同,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烏塔》就是一篇這樣的的文章,從中你會感悟到許多。

本文作者講了自己到羅馬去旅遊,在青年旅館認識了一位14歲的女孩烏塔。因爲烏塔一個人遊歷歐洲而談起了教育方式。爲了能遊歷歐洲,她準備了三年:旅遊的花費,她通過親自發傳單、看過孩子等勞務賺得;行程計劃,她通過閱讀有關書籍、畫行程路線圖等來解決。等到了具體目的地,她又通過電話聯繫當地警察和家人,來保安全報平安或隨時求助。讀過這篇文章後,我感到非常震驚,一個14歲的女孩竟能獨自遊歷歐洲!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平時整理房間是媽媽幫的。買回來的東西型號不對,都是媽媽幫我換的。媽媽讓我去買菜時,去近處還能,可到稍遠一點的菜市場跑一趟就不答應了。甚至還羨慕那些嬌生慣養的女孩,什麼事都有人幫。

我還記得《豌豆公主》的故事中講到:一個王子要選親了,可找來找去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公主,連國王和王后都着急了。不久後在一個大雨的晚上,有個美麗的公主敲開了國王管家的門,管家有意要考驗她就留她住宿,於是在牀最底層的褥子中間放了一顆小豌豆。第二天,公主抱怨說:“昨晚一宿沒睡好,牀下有個硬東西一直在攪擾我。”於是王子就和這位女孩結婚了。從故事中卻折射出了中國式的“保護教育”。這樣的女孩長大隻能成爲一個“公主”,被人保護,不能成事。而與有良好性格的烏塔獨自遊歷歐洲相比,簡直......外國人就像一頭野獅,能任意奔跑,而中國人的後代卻被父母“圈養”起來,"野性"就不得以釋放,喪失了該有的生存本領。我羨慕烏塔有自立的品質,有獨立行動能力。她也是一個細心的人,每一步都有規劃,勇敢而又有思想,還敢反駁書中作者在教育上的“錯誤”。

我想,如果我們都改變一下思維方式:教育是爲下一代成爲一個獨立自主又勇敢的人,那於個人、家庭、社會都是受益匪淺的。

讀《烏塔》有感2

最近,我讀到了一篇名叫《烏塔》的課文,這一篇課文讓我深有感觸,我被課文中的主人公烏塔的大膽、自立、善良的品質所征服。

讀了這一篇課文,我覺得烏塔是幸運的,她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實踐的熱愛。不知家長們是否聽過這樣的一句話:“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的垂青。”爸爸、媽媽們,你們不要再執迷不悟了,難道你們嘴裏所說的愛就是這樣的嗎?你們這種含在嘴裏怕化掉,捧在手心裏怕摔的“精神”,真的讓我們感到透不過氣來。把孩子緊緊看管着的家長,請打開你們的“溺愛之鎖”,讓你們的孩子成爲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成爲一條歡樂嬉戲的小魚,讓我們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吧!

這樣的孩子何止我一個,尤其是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更加疼愛,天天把孩子當“格格”、“阿哥”供養着。我的爸爸媽媽也不例外,常常幫我做這做那,連整理書包,系紅領巾這種小事都幫着幹。記得有一次,媽媽爸爸都不在家,我這一位“大小姐”只能自己親自下廚做中餐,我本想馬馬虎虎吃一碗自己煮的幹挑面,不料,因爲我是第一回煮麪,所以,就有些手忙腳亂的感覺,我先將麪條放入沸水,大約過了5分鐘,我掀起鍋蓋,“哎呀,好燙”我大叫一聲,我細嫩的小手被鍋蓋燙了一下,鍋蓋從我手中滑落在地上,看着快要糊的麪條,我也管不了那麼多,忙着把麪條從鍋裏撈出,拿起醬油瓶就往盤裏倒,一大匙四川辣醬一拌,把白糖當成味精放,結果,一盤又鹹又辣又甜的幹挑面便出自我手, 我捏着鼻子“享受”了這頓“美餐,真是太難吃了。看着這盤面條我心想:這就是平時媽媽寵愛我的緣故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放手,讓我自己做吧!這是我們的感慨,也是我們對家長所寄託的請求,爸爸媽媽,我們已不是三歲小孩了,請讓我們跟烏塔一樣,能有一個自立的機會吧!

讀《烏塔》有感3

我們剛學了一篇課文,名字叫烏塔。課文裏寫的是一個名字叫烏塔的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遊歷歐洲。今天,我就與烏塔比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爸爸媽媽的`“大傘”下度過的。下雨淋不着,出太陽曬不着,但有時我也覺得像籠子裏的小鳥,很不自由。媽媽總希望我在她的視線之內活動,一會兒看不見了,她就會“奇環、奇環…”地大叫。我不得不歸到她的視線之內。而烏塔的童年過得非常獨立、自由。她週末能自己去打工掙錢,暑假裏還能自己合理安排時間去想往之地旅遊。使她的獨立能力越來越強。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我與烏塔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顯得呆板,而烏塔的童年雖驚險連連,但自由無比。

要是把我的童年和烏塔的童年加起來,再除以二,那必將是一個幸福、完美的童年等式。

讀《烏塔》有感4

一個小姑娘獨自一人遊覽歐洲,你聽了絕對難以置信,而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一個這樣的孩子,叫烏塔。烏塔自掙旅費去旅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

在中國,爸爸媽媽都把孩子當溫室裏的小花,不願讓孩子受一點兒苦,時間長了,孩子就太嬌氣了,長大了該自立的時候卻不會了,那以後該怎麼生存呢?總不能一輩子都靠爸爸媽媽吧!

而外國,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會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幹自己的事,比如:吃飯時不喂孩子,讓孩子自己抓着吃,滿18歲就把孩子推上社會,讓他自己獨立生活。

一個14歲的孩子一人去遊覽歐洲,讓中國人看來太不可思議了吧,可是他確實這樣做了,給我們做了一個典範,我們中國孩子就需要這種精神。一位詩人說的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光從電視中得來的美麗風景是不夠的,只有去旅行才能真正體會到美!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雖然不能遊覽歐洲,但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慢慢地學會獨立,比如試着去,自己收拾書包,自己學做做飯等等,做一個不依靠爸爸媽媽的好孩子,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讀《烏塔》有感5

最近,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篇叫做《烏塔》的課文,課文講述了:“我”在羅馬的青年旅館裏遇到了一位來自德國的女孩兒烏塔,她十四歲就獨自一人遊遍歐洲。

她每個週末都去幫助商場或飯店發廣告單,每個暑假她都會別人家裏陪小孩玩,就這樣她花了三年時間一點一點辛辛苦苦靠自己掙夠了旅遊費。她在歐洲旅遊時,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當地警察局的電話號碼,這樣遇到危險時可以求助。然後再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或者寄個明信片,告知家長她很安全。

我從這篇課文看到了暮途窮烏塔才十四歲就能獨自遊歷歐洲,而且旅費也是自己所掙。烏塔是個非常獨立、能幹、勇敢的女孩。她的勇敢使我非常震驚,她的獨立讓我非常慚愧。

我從一年級開始,放學後就能自己一個人乘公交車回家,我以前認爲自己已經夠獨立的了。但自從讀了這篇課文,與烏塔一比,才覺得自愧不如。烏塔都能獨自遊歐洲了,但我連自行車都不會騎,我以後要努力學會自行車,上學放學都一個人騎自行車。烏塔讓我懂得了什麼是獨立,什麼是能幹,什麼是勇敢。我要向她學習成爲一個獨立、能幹、勇敢的人!

讀《烏塔》有感6

一個小女孩無人陪伴自己遊覽了八個國家。這要在我們中國,那可不是平常事,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像烏塔一樣學會獨立。

在中國,家長們把自己的兒女們當成自己的心肝寶貝,不願意放出去與社會競爭,其後果可想而知。小女孩已經遊歷了八個國家,我還沒有自己去過一次南皮,其實南皮並不遠,坐車只要幾十分鐘就到了,可每次媽媽都說擔心,不讓去。還有每次小夥伴來找我出去玩,媽媽總是不放心,問我去哪玩,我只有告訴媽媽我去哪玩,我纔可以走。

爲什麼中國的家長這麼嚴?不能給我們多留一些空間呢?如果這一點要求都不能滿足,那以後我們怎樣去了解大自然呢?我也想像烏塔一樣,自由自在,可以到處遊玩。我知道父母不讓我們自己到處遊玩,那是因爲中國的父母和別的國家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我也知道這是爲我們好,但我們需要的是自己的空間和自由。

我們也要像烏塔一樣去親近大自然,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強健身體,我們的學習也會有所提高。

我們要學會堅強、獨立、自信、這樣父母才能放心,這樣父母纔會讓我們自己慢慢遊歷,這樣我們纔會有所創新,有所收穫,讓我們去親近大自然,同時也鍛鍊我們不依靠父母的好習慣。

烏塔是一個很勇敢,也很獨立的小女孩。我們應該也要像烏塔那樣勇敢、獨立,但是我們也不要讓家長們擔心、着急。

在這裏我要告訴所有的家長:不要把孩子管的太嚴,要讓他們多去親近大自然,放開自己的雙手吧,讓他們自己去鍛鍊,鍛鍊他們的意志。

讀《烏塔》有感7

我讀了《烏塔》一文,頗有感觸。這篇文章寫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立自主一人遊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多令人稱讚的“壯舉”啊!我想:如果沒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和自立自理的經驗是無法邁出家門的,更別指望要走出國門了!你看!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就常常見到這種事情了。有一次我在公園裏,看見一個小孩子摔倒了,他“嗚嗚嗚”地哭起來。這一哭可嚇壞了孩子的父母長輩了。媽媽立刻扶起“小皇帝”,幫他拍掉身上的巧克力;爸爸秉着棒棒糖好話說盡……可是“小皇帝”不但不理不睬,頭還搖得像撥浪鼓似的。看到這,我不禁想:這個孩子也太誇張了吧,摔一下也不至於哭成這樣呀?!

再說,這孩子的家長也未免太寵他了吧?其實,有不少家長爲了疼孩子,不僅千依百順,還讓孩子過着衣來身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生活,還奉行什麼“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思想觀念,捨不得讓孩子乾點兒家務活。有的同學曾無奈地對我說,看着父母爲自己日夜操勞,心裏很不舒服,想幫他們分擔分擔,就算是洗洗碗筷或拖拖地板都行!可父母卻阻止了他們,道理很簡單:別耽誤了學習時間!哎,可憐天下父母心,試想看,如果孩子天天死讀書,而不去認識世界上陌生的東西,那不成了書呆子了嗎?家長應該讓孩子合理安排時間,放開手,讓孩子也幫忙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這樣不僅減輕了家長的負擔,還鍛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豈不是兩全其美?獨立能力來自於實踐中,家長們,還猶豫什麼呢?快快行動起來吧!“小皇帝”“小公主”已經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需要了!

讀《烏塔》有感8

最近我讀了一篇叫烏塔的文章,我想是烏鴉的塔,還是很黑的塔呢,因此我讀得非常認真。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我在羅馬認識了一個年僅十四歲的小朋友,他在暑假遊歷歐洲的故事,而去歐洲的錢。有一半的錢是自己掙的。每年還買了這裏的特產。寄給爸媽,他真是一個獨立的孩子啊,讀到這裏我陷入沉思;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和烏塔完全相反的人,鄒李俊峯就是一個例子,他寫作業那才叫慢呀,原本四點半就可以回家,可他要到五點半才寫完,他爸爸好不容易等他把作業寫完,又跑過來把沉重的書包掛上了爸爸的肩上,還有,他把書包掛在爸爸肩上,什麼美術工具呀,數學本呀,都在爸爸的手上,真是太沒有自主能力了,我覺得他一定要加強自主能力,真是和烏塔完全相反。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和烏塔很相想的人,比如,廖波每天都是自己去過早,上學和上課外興趣班的,其實,我也是一個很獨立的孩子,上幼兒園都是我自己起來上學,去媽媽那裏過早的,在我們班也有很相像的同學,熊春秋,熊至清是一對雙胞胎,他們每天和我一起上學個過早。我覺得他們和烏塔還真有點像哦。

烏塔真是一個孝順,獨立的好孩子,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一定要向他學習。

讀《烏塔》有感9

讀了《烏塔》以後,我知道了烏塔是一個非常會安排自己生活,獨立和自理能力很強的一個人,而且她一個人就能遊遍歐洲。那是因爲烏塔從小就自己一個人做事,衣服自己穿 ,飯自己做,自己洗碗,每次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她從小就養成了獨立的習慣。

我又想起了我自己,不要說一個人遊遍歐洲了,就連焦作都不敢去。每天都在家長的懷抱中成長,根本不會獨立生活,在家裏還老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像家裏的小皇帝一樣。但我現在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家長在做,我以後要像烏塔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讀《烏塔》有感10

讀了《烏塔》我知道了烏塔是一個有很強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本文寫了14歲的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

讀了這篇課文後我開始沉思,我在想:烏塔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爲什麼會相信烏塔,讓烏塔一個人去旅遊,而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不會讓我們離開他們視線範圍,如果離開他們的視線,他們就會很擔心。是我們中國人過於愛孩子?還是我們平常行爲讓父母擔心?我不清楚。但我依然很敬佩烏塔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

以後我要多出去見識外面的風景,我還要向烏塔那樣規定計劃自己出去旅遊。

讀《烏塔》有感11

今天我再次閱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它帶給我的震撼依然那麼強烈,文中德國小女孩烏塔只有14歲,卻能夠獨自一人遊覽歐洲。

烏塔是多麼獨立而勇敢啊,她見解獨到,經驗豐富,考慮周全,有很強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和她相比,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中國孩子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裏長大的。我們的生活中有電視、遊戲、書本、遊樂園,看起來似乎很豐富。可是父母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很少給我們鍛鍊自理能力的機會,更別提讓孩子獨自出遠門,去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了。

還記得去年我想參加湘潭日報社組織的北京夏令營,報名前家裏大大小小開了好幾次會討論。爸爸支持我出去歷練,媽媽因爲不放心堅決反對,相持不下。最後還是召開了“擴大會議”,由外公一錘定音,我才得以成行。聽老爸說,從我上了高鐵那一刻起,媽媽就開始坐立不安。直到我從北京平安歸來,收穫滿滿,她才停止了嘮叨,並且真的相信了我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親愛的媽媽,放手讓我去鍛鍊吧!有一句話說得好,花盆裏長不出蒼松,鳥籠裏飛不出雄鷹。今後我會把烏塔當作學習的榜樣,通過實踐提高自理能力,積累生活經驗,勇敢地去廣闊的世界中體驗人生無限的美。請相信,我一定能飛得更高!

讀《烏塔》有感12

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文章講述的是作者到羅馬旅遊,在旅館遇到同宿的德國小姑娘烏塔的故事。14歲的烏塔通過自己的努力,獨自遊歷歐洲,她的獨立自主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對於一直在家長的呵護下成長的我來說,烏塔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識帶給我的驚訝不亞於作者,她身上的許多優點值得我反思和學習。烏塔在旅遊前的充分準備,從行程的安排到郵寄報平安的明信片,再到自主查閱相關書籍,甚至自己掙旅費,這些在我看來只有成人能夠做到的事情,卻在僅僅比我大4歲的小女孩身上實踐着。我也曾旅遊過許多地方,但只是做爸爸媽媽的“小尾巴”,一路被他們引領着、呵護着。偶爾與他們走散了,我會嚇得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相比之下,我對大人的依賴和獨立自主能力的缺乏,讓我在烏塔面前自慚形穢。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想只要我有意識的培養自主意識,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加強自我管理,逐漸提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不斷的成長實踐中獲得更多的自信。要知道,中國的孩子並不遜色於其它任何國家的孩子。

讀《烏塔》有感13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名字叫《烏塔》。文章主要講了一位德國小女孩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他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個十四歲的女孩,獨自一人遊歐洲。她的父母不會擔心,是對這個小女孩充滿了信任,這也充分說明了中國的教育方法和德國的教育方法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在中國的餐館或超級市場發現有童工那是違法的,而在德國烏塔的父母會給她很多鍛鍊的機會,讓她可以隨心所欲地掙錢。由此可以看出德國的父母是很注重鍛鍊孩子自理能力的,給他們信任,讓她們更早更好的適應社會,鼓勵她們獨自一個人去旅遊。

然而在中國呢?我記得有一次,我想吃雪糕,問媽媽要了兩元錢,媽媽千叮嚀萬囑咐讓我注意安全,過馬路看車等等我快速的下樓過了馬路,買了雪糕心滿意足地往回走時,迎面看見媽媽向我走來,我問媽媽你怎麼來了,媽媽說不放心我過馬路,還告訴我過馬路太危險以後她會陪我一起去。我心想,我已經是一個九歲的孩子了,怎麼就不放心讓我獨自出門買東西呢?在中國父母的眼裏多大都是孩子!在德國父母眼裏多小都當大人!這就是不同之處!

說到這裏,我真的十分羨慕烏塔,既然早晚我都要獨自面對這個社會,就讓我儘早的去適應這個社會吧!在這裏我想大聲的說,爸爸媽媽請你們適當的放手吧,我不想像一隻風箏一樣總被你們牽在手裏,我多希望能像一隻小鷹一樣,自由自在的飛翔在將來屬於我自己的天空裏!

讀《烏塔》有感14

《烏塔》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我“在羅馬的一個旅館裏認識了德國小姑娘烏塔,她才14歲,就一個人旅遊歐州。晚上回到旅館後,”我“和烏塔談話。第二天一早,烏塔,就與”我“告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然而,我身邊的那些同學與烏塔恰恰相反。我們非常依賴父母,什麼都要父母幫着做,不會自已洗衣服、不會自己煮飯、不會自己燒菜……如果父母不在我們的旁邊,那我們就無法法生存下去。

因此,我覺得烏塔小姑娘更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不能只依靠父母,自己也要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逐漸學會獨立,獨自生活。

讀《烏塔》有感15

我是家裏的寶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爸爸媽媽把我管得很嚴,讓我把學習學好。那時我還小,覺得世界上的爸爸媽媽都把孩子管得很嚴,沒有一個對孩子寬鬆的。但自從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後,我的想法徹徹底底改變了。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遊歷歐洲的事情。當我讀完這篇文章時,覺得十分驚訝,因爲在中國,不要說一個十四歲的人獨遊歐洲,就是遊歷自己所居住的城市都不可能。特別是讀到烏塔能自己掙錢給家人買禮物時,我覺得更是“天方夜譚”。這麼小的年紀,自己掙錢買禮物,是我絕對不敢想象的,更何況是到外國去買。

直到有一天,媽媽交給我一項“任務”:買三袋洗衣粉。我高興地跳來跳去,媽媽把要買的洗衣粉的名稱和位置給我說了幾遍,才讓我去買。她還說她在超市門口等我。我買了三袋洗衣粉去收銀臺交了錢,就到超市門口找媽媽。由於收銀臺人多,耽誤了點時間,到了超市門口,媽媽卻不在,我急得嗚嗚直哭。過了一會兒,媽媽氣喘吁吁地跑過來,略有責備地說:“你跑哪去了,可把我急死了”。從此我再也沒有單獨買過東西。

想起這件事,我覺得媽媽對我管得太緊。就像我是個蠟人,一鬆手就融化了。我想對那些對孩子放不開手的家長呼籲:請給我們一點自由的空間,讓我們獨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