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3000字 (菁選(精品多篇)

讀後感2.35W

論語讀後感3000字 (菁選(精品多篇)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這次漂亮的小編爲您帶來了論語讀後感3000字 (菁選(優秀5篇),如果能幫助到您,小編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論語》讀後感2600字 篇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每每看到這話,就回想起幼時,在課堂上跟着老師一絲不苟認真地讀孔聖人經典的情景。我是謹慎而聽話的,大部分同學也如是,於是老師翻譯,我們記錄,課堂一片祥和。考試時解釋“子曰”,大家也是千篇一律的答案。

讀了南懷瑾老師的《論語別裁》開篇的“學而”前幾頁,才發現這三句耳熟能詳,曾經不以爲然的“子曰”,其實我從前壓根就沒有理解過其真正含義。“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做學問,要隨時隨地有思想,隨時隨地有見習,隨時隨地有體驗,隨時隨地能夠反省,就是學問。開始做反省時並不容易,慢慢的有了一些進步,便會有會心的興趣,就會“不亦說乎”而高興了。做學問是件清苦的事,可能一輩子都沒有人瞭解,但是孔子說只要有學問,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寞淒涼的時候,有一個知己來了,那是非常高興的事情。而這個“有朋自遠方來”的“遠”字,是形容知己之難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就是說做學問的人,乃至一輩子沒有人瞭解,也“不慍”,不怨天尤人。

孔夫子還說過,“無友不如己者”。初聞此言是在中學,當時就詫異,只交比自己強的朋友,如果人人如此,那世間沒有人能有朋友了!孔老先生豈不很勢利?其實是我誤會了。夫子的意思是,對朋友要“敬”,在自己眼中,他們都比自己做得好。亦如民國時期佛教大德印光法師所言,“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這是多麼高的境界啊,孔子的智慧,有多少竟被我們輕率地誤解了——甚至加以嘲諷。

《論語》,我國傳統文學的經典,儒家思想的精粹,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無上的榮耀,雖然被董仲舒篡改到朱熹註解統一思想……到當今的大師、教授、專家……拿它說事,人們大都不知其真實面目了。明朝以後,朱家皇帝下令以四書考選功名,而且必須採用朱熹的註解。因此六七百年來,所有四書五經,孔孟思想,大概都被限制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換句話說,明代以後的人爲了考功名,都在他的思想中打圈子。

從建國到現在,六十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國學大家們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我尊重每一位內心純良的學者大師,沒有他們對歷史的悉心研究,哪裏來的社會進步?但是我們沒有必要亦步亦趨追隨高人的腳步。今天是這個聲音,我們頂禮膜拜,明天有人出來反對,我們又趨之若鶩,唯其馬首是瞻。從衆心理,是社會心理的普遍現象之一。所謂從衆,是個體在羣體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或違背自己的意見,使自己的言語、行爲保持與羣體一致的現象。從衆、迷信權威是給自己內心的禁錮。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衆所周知,《論語》是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記錄。作爲大政治家、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的孔子生活在距離我們約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真實的孔子不復存在,唯有思想流傳百世。而對他思想的理解,我們也只能揣測和研究。孰是孰非全靠自己內心的判斷。

現實中絕大部分人都是東倒西歪的蘆葦,可即使是蘆葦,我們也要做有思想的蘆葦。讀了南懷瑾老師的研究心得,我頓時覺出了中國傳統文學的滋味,體驗瞭解讀傳統經典的別樣樂趣,同時也豁然開朗:思想是自由的,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禁錮它,思維在碰撞中才能產生火

《論語別裁》是南懷謹先生對《論語》的解釋。整本書都在教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包括爲政還是做學問都是以做人爲基礎的。

我不是一個善於總結反思的人,對於《論與別裁》可能理解的不深,只能記下自己一些零星的感受。對於《論語》裏經常提到的“君子”“小人”其中有一句對我的感觸特別大。“小人之過也必文”這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文過飾非”。有些人對於自己的過錯,總喜歡給自己找一個藉口、理由來掩蓋自己的過錯。而一個君子錯了,就承認錯了,所謂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和太陽、月亮一樣,偶爾有一點黑暗陰影,大家都看得見。可是等一會就會過去,仍不失原有的光明。君子不怕有過,不要自己去掩飾,錯了就坦誠錯了,大家都看得見,這就是君子風度。不過現在明白了,改過來,人們就像對月亮、太陽一樣,仰望他的光明。讀到這幾句話的時候,我就在反思自己:在這方面我是個君子還是個小人?對於自己的過錯我是否能夠坦誠?不,我沒做到。作爲一名教師,特別是當我錯怪了某位同學的時候,我曾因爲自己是老師而不好意思或是不肯蹲下身子跟孩子說聲對不起。現在返回頭來想想:我們教師都在教育孩子誠實,不要說謊,但老師自己卻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這叫孩子怎樣做?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當我們面對錯誤,勇敢地說出“對不起”的時候,我想,因爲我們的坦誠,我們依然是孩子敬重的老師。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又能有多少人做到呢?這也就是所謂“執德不弘、信道不篤”。譬如:看見別人做好事,心裏一定肅然起敬;看見人家有好畫,心裏也很欣賞;讀書時看到有些道理很對,也很開心,但是我們照着做了嗎?沒有,這就是“執德不弘”。我們沒有這樣遠大,我們也服從真理,看見別人做好人好事也很欽佩,但是自己做起來,沒那麼積極,不能發揮。我們人生的體會,有時明明知道這個道理,但到處理事情時,自己的個性、脾氣一來,就不管道理了,這就是“信道不篤”不踏實。“焉能爲有,焉能爲之”,換句話說,自己沒有建立一個人生觀,自己沒有中心思想,簡單一點就是缺少一種目標的動力,這就像我們最近在寫的三年規劃,開始時,我有些迷茫:我該怎樣給自己定位,自己的目標在哪裏?偶然間在雜誌上看到這樣一件事情:法國一家報紙曾經進行刊登過一個問題:“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救哪一幅?”據說這家報紙收到數以萬計的答案,人們紛紛論證自己的選擇,有的甚至寫出幾萬字的論文,闡明爲什麼應該選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而不是凡高的“向日葵”,或者爲什麼應該是“向日葵”而不是“巖間聖母”。衆人相持不下,誰也不服誰,直到法國著名作家貝爾納說:“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

道理很簡單,在失火的情況下,到處是濃密的煙霧,你根本無法看清哪幅畫掛在哪兒,如果你冒險進去找你心中認定的那幅,很可能的結果是在找到那幅畫之前,你自己已經葬身火海。而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雖然不是最有價值的,但卻是最可行的。再說,一幅畫只要能掛在盧浮宮,就說明它怎麼都差不到哪兒去,尤其當其它的畫都化爲灰燼以後,這一幅即使再普通,也會變得不普通不尋常。

這個故事給了我一個啓示:給自己定一個目標,並不是一定要價值最大的目標,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目標。給自己確定一個目標,一個前進的方向,儘量做到執德能弘,信道能篤。

《論語》讀後感3300字 篇二

《論語》,一部讓人感覺索然無味的書,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這是一本聖人的說教書,然而李零先生的著作《喪家狗——我讀<論語>》卻給了我不一樣的感覺。

誠如李零先生所言:“我讀《論語》,是讀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麼,要讀原書。我的一切結論,是用孔子本人的話來講話——不跟知識分子起鬨,也不給人民羣衆拍馬屁。”在這本書中,作者沒有一味的吹噓孔子的道德思想高尚,也沒有像一些極端的知識分子一樣貶低孔子的理論。就像這本書的書名一樣,作者永遠是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的,不摻雜社會的看法。先來說說書名,作者爲什麼命名這本書爲《喪家狗》呢?在我們的觀點裏,形容一個人像狗是對他人的侮辱,爲什麼要把孔子形容爲狗呢,而且還是一隻喪家狗。先來談談孔子給我們的印象是什麼,從小我們就知道孔子是個偉大的人,是個聖人,然而讀罷《喪家狗》我才知道聖人其實也只不過是我們歷代中國人給孔子搭建的神壇。“孔子不是聖,只是人,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爲立身標準的人;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一個有道德學問,卻無權無勢,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一個四處遊說,拼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復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這是這本書中,作者形容孔子這個人的一段原話,它表達出了孔子的出身、志向、品格和學問,它體現粗孔子在傳播自己的政治思想屢屢受挫,他的彷徨和無奈。脣焦口燥,顛沛流離,像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說孔子是喪家狗並不是貶低孔子,而且孔子也認同這一說法”,雖然有人表示“然哉然哉”,也只能算是孔子在失望的心情下的自嘲,不能當作孔子的自我評價,但是我認爲即使是孔子的無奈贊同,其實他心裏也是覺得相似的吧。作者還講到孔子更像是一個堂吉訶德。堂吉訶德的遊俠騎士生涯,和孔子周遊列國很相似。他們都有一個理想,都希望能有好運,而結果卻是到處碰壁,雖然受了幾次高規格的接待,但都沒有誰把他們真正地當一回事,而且還有幾次險於喪命,最後都失望而歸。作者李零先生說:“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由此,我更不覺得孔子是一個聖人,他就像是活在我們身邊的許許多多的求而不得的失意人。當然,我認爲這與他是個偉人並不衝突。

爲什麼前面我說《論語》實在難以讓人細讀下去,此書雜亂無章,淡流寡水,看到後邊,前面就忘了。還有很多地方,沒頭沒尾,不知所云,除了道德教訓還是道德教訓。論哲理,論文采,論幽默,論機智都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喪家狗——我讀<論語>》這本書將原本雜亂無章的《論語》一書歸類化、分類化,讓讀者能把握要領。與傳統的同類書籍不同,作者並非一味的輸出孔子所傳播的道義,而是有一些自己的觀點,當然,他的這些觀點也是就事論事,想孔子所可能想。作者語言不乏一些幽默更是讓書有些看頭。網傳李零的《喪家狗》是憤青的思想結晶,只是一味的訓詁,貶低了孔子,拉低了《論語》的思想內涵,而我卻認爲這正是《喪家狗——<我讀論語>》一書非同尋常的可貴。想想看,我們已經多久按一種方法、從一個角度來想《論語》、講孔子。我非常認同作者的一句話“讀論語,要心平氣和——去政治化、去道德化、去宗教化,目的無他,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真實的孔子,特別是在這個禮樂崩壞的世界”,我們一味的去捧高孔子以及其學術理論,到現在社會好像也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否則我們也不會如此呼喚道德,正所謂缺少什麼就呼籲什麼,無論是孔子還是《論語》都好像只是一個刻板印象,我們更需要的是近距離的孔子,哪怕作者有時候的想法有些偏頗但是他帶給了我們一些新的思考,讓我們看到一些“傳教士”所不能帶給我們的想法。下面,我想就讀罷《喪家狗——我讀<論語>》談一談讓我覺得印象深刻的內容。

孔子在《論語》裏提出了一個疑惑,用作者的話來說是很深刻的苦惱:好人很少。做好事不難,難得的是能夠一直做好事,所以孔子說:“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爲有,虛而爲盈,約而爲泰,難乎有恆矣”,人有慾望有虛榮心是正常的事,作者的解決辦法有兩種:要麼讓他有個夠,要麼別讓他瞧見,這就不會有種慾望的萌芽,唯有這樣纔不會爲了自己的虛榮心和慾望做有失偏頗的事情。其實我覺得這兩種方法都不太現實,既然自己說了是慾望了,怎麼樣的“多”才能叫做“夠”,人的慾望無窮盡也。人活在這世上又怎麼能不聽不看不想,看了聽了想了就必定會有自己的慾望,畢竟我們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而獨立存在的生命體。其實我認爲孔子並不是在苦惱好人太少,而是能夠一直行好事、做好人的人太少。

這也讓我有疑惑,難道有慾望有虛榮心的人就不能被稱作好人了嗎?“好”的反義詞是“壞”,做了傷人之事才能叫壞,有慾望有虛榮心和成爲一個好人並不衝突。孔子的理解是要一直行好事,哪怕做了任何壞事我們都不能稱作好人,我想應該衡量一下所謂的“壞事”是否真的嚴重到衡量一個人一生的品行才能下此結論。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每個人都在使盡全力擠破頭的生存,有慾望只是人的本能,或許孔老先生大可不必困惑。

《論語》中子夏有一句話:“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而不周矣”。這句話我只聽說過一句那便是“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作者在解釋這則語錄時着重講了前面四個字,即“賢賢易色”。孔子在《論語》中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這完全打破了我對孔子的看法,在我的既定思維裏孔子應當是提倡“八戒”的人,這更加讓我贊成作者的看法:孔子不是聖人。我說這個話全無半點譏諷孔子之意,相反的,我認爲他的觀點比“存天理,滅人慾”諸如此類的可怕說教實在的多。所謂“食色者,性也”,吃飯和性都是人本能的需要。好色沒有什麼不對,正如作者所言“心裏好之,嘴上又賤之”“女人又不是什麼壞東西,非戒不可”。女子愛看帥哥,男子喜歡美女這沒有什麼好鄙夷的,每個人都喜歡賞心悅目的事物,如若我們都能做到“好德如好色”我想很多道德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吧。

作者說《論語》中最難學的兩句話叫做“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這兩句話無疑是符合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我們這個時代非常值得倡導,常言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富與貴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但是當它們的得來“不義”時,我們就要學會向孔子那樣做到“於我如浮雲”。再來說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我們常說“潛力股”這個詞,什麼是潛力股?是在一個人還沒有發跡的時候不自我貶低,仍然懷有志氣、志向。一個潛力股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我覺得是能力和志向,而要問二者哪個更重要我覺得還是“志”。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好像只能做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很難不爲一次次的打擊所“奪志”,我想這也是坐着認爲這句話最難學的原因吧。

其實罷此書我覺得對於作者的某些觀點我還是有一些疑問的。比如作者說“孔子總是將賢與貧捆綁在一起”他所舉的例子是孔子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沒錯,顏回的確是清苦,但是孔子稱之曰“賢”僅僅是因爲“一簞食,一瓢飲”嗎?很明顯孔子之所以誇讚顏回是因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又怎麼能說明孔子僅僅是因爲一個人生活拮据就認爲其賢呢?孔子看重的是一個人的思想,顏回的淡泊名利的品德才是受孔子誇讚的真正原因,而作者運用“捆綁”一詞我覺得過於刺耳,言外之意好像“貧”與“賢”是分不開的。

我深刻記得作者李零先生在書的總結裏提到了趙普說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作者說“半部治天下?誰也不知道,原書也沒法按用途一分兩半”這當然是戲言,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意思我們心知肚明,無非是在強調《論語》中所強調的一些思想對於中國意識形態的重大作用。然而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我以爲是有失偏頗的,尚且不論這“天下”究竟指的什麼,我只說光靠《論語》裏的道德約束如何來治理天下,正如作者所說“孔子不能救中國,也不能救世界。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要靠神仙。要創造人類幸福,全靠我們自己”,當然,也不是說《論語》就無半點用處,我們不妨將它當做一本參考書,查漏補缺,大有裨益。

《論語》讀後感2900字 篇三

孔子,中國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對教育的目標有着明確的方向指引。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寶庫中的璀璨明珠。當我們吟詠他的話語之時,也許我們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一、孔子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許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缺乏耐心。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應該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老師耐心一點,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纔是我們的目的。比如,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他;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而應該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的成功感。如果,當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衝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這些不是我們想要的。“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蘊含的是教師的愛心。

“學而不厭”。作爲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範,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身教重於言傳”,“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教師需要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和紮實的教育科學知識。正像陶知行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爲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就需要有一種不斷學習的精神,讓自己成爲學生心目中一本活的教科書。

孔子的學習“三月不知肉味”,“學而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孔子知識的獲得是“溫、良、恭、儉、讓以得之”。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一是謙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二是實事求是,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過,則勿憚改”;三是樂觀,“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就是聖人的學習!他的學習精神是我們所不及的。

作教師的,應該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作爲自己的座右銘。

二、孔子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

孔子採用的教育方法,主要就是“因材施教”。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子路與冉有向孔子請教同一個問題,聽說了一件事,要不要馬上去做?孔子對子路說:“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對冉有卻說:“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公西華對此發生疑問,孔子解釋說:“冉有退縮,故鼓勵其進取;子路則勇於進取,故使之知有所退”這個故事就是比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如上面所說,孔子的學生之所以各有所長,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結果。

再則是要有一個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孔子教育子路說:“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孔子要求自己和弟子們都服從於“仁”,他說:“當仁,不讓於師”。他還教育弟子要言行一致,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對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全面地教育弟子。

三、孔子的爲師之道是快樂的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曰:“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教師的工作是一件繁瑣、勞心的工作,如何在一種清貧的生活世界中尋找快樂,在清貧中保持着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呢?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心裏開出一片樂土,追求自我的完美。

在從事這項極富有創造性的工作的同時,認識到生命的每一時刻都是教育的起點,教育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這將爲你帶來極大的快樂。

教學時把自己當作自由的研究主體,把激活課堂作爲優化教學的切入口,不囿於既定的教學模式,把課堂教學建立在教與學雙向主體積極性基礎上的一種充滿樂趣的活動。

師生通過合作和創造性勞動,就會獲得良好教學效果和產生的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使師生從研究中國共產黨同獲得一種認識提高的快樂、道德向上的快樂、創造的快樂、發展的快樂。

《論語》作爲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鑑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認爲:“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

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纔有意義。孔子還認爲,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那麼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也就是說,只有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讚許你爲仁人了。可見“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衆。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當然,在孔子看來要想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即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爲,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三,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爲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發展呢?這裏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顯得極爲重要。

論語讀書筆記2500字 篇四

上了近一個學期的“中國傳統文化賞析”課,我覺得自身素質有所提高,並且真正發自內心的領會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對任何一部古代佳作都很感興趣,但在老師佈置的作業中我體會最多的還是《論語》。

最早接觸到《論語》,是國小五年級語文課本里的《兩小兒辨日》,接下來是七年級課本中的“論語十則”,那時,根本不懂其中含義,卻能夠將其熟背,小時候媽媽對我的學習要求特別嚴,電視是絕對不允許看的,直到科教頻道播出的由於丹老師主講的《論語心得》,那段日子,在我完成了自身的作業後,唯一的放鬆,便是看《論語心得》,也就是從那時起,我才真正對《論語》有了初步的領悟。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段段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爲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後來記成了《論語》。

有人說《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

我們都說孔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孔聖人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裏面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在孔夫子這個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飽和力量。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這是一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十分莊嚴。因爲其中有一種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信念的人。

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字就是“仁”。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說:“知人”。瞭解別人,就是智。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這裏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爲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鑽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於《論語》。像“父母在,不遠遊。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爲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祕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爲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並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於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爲不知,不知爲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爲“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啓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衆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爲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論語》讀後感3100字 篇五

還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論語是過年的時候媽媽的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那時候太小,不知道是《論語》裏的,但是卻馬馬虎虎知道它的意思了,“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媽媽解釋的很簡單就是對遠方朋友的歡迎。自古以來來,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中華五千年文化一直是歷史上的一朵奇異之葩,而中華禮儀文化作爲其中的一份子自然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而我們作爲新時期的大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繼承弘揚與傳播發展自然肩負着不可替代的責任與義務。從小到大,從身邊的很多大事小事,生活裏的習慣的方方面面上可以看得出來,家長、學校、國家都在這種中華傳統文化的普及與灌輸中發揮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顆種子質量再好還是需要水分和營養才能健康成長的,所以,從小我們就被教導着。我們經歷了國小,國中,高中,現在正在上大學,可以說直接接學習,間接理解到的論語知識有很多很多的,而《論語譯註》一本就較好的整合了我們以前學過或者沒見過的論語語錄知識。在閱讀過程中有驚喜,有重逢,有懵懂,有領悟,驚喜其中的奧妙,重逢舊時的“故人”,懵懂於其中的古文言,領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大家知道,《論語》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的弟子及其後人對孔子,孔子弟子言論的記載的整合所成。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文選·辯命論》注引《傅子》也說:“昔仲尼既歿,仲弓之徒追論夫子之言,謂之《論語》。”從這兩段話裏,我們得到兩點概念:一是“論語”的“論”是“論纂”的意思,“論語”的“語”是“語言”的意思,“論語”就是把“接聞於夫子之語”“論纂”起來的意思。二是關於“論語”命名的意義,後來還有些不同的說法,例如劉熙在《釋名·釋典藝》中說:“《論語》,記孔子與弟子所語之言也。論,倫也,有倫理也。語,敘也,敘己所欲說也。”對於《論語》,我們通過這些瞭解到它最根本的來源,對我們理解和研究它是很有幫助的。讀了《論語譯註》對其中的孔子的許多言論和主張肯定是有或多或少的感悟的,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對孔子這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更多的瞭解。

下面我就說說自己感觸最深的幾則吧,但絕對是不只是這些的。春秋時代重視“禮”,“禮”包括禮儀、禮制、禮器等,卻很少講“仁”。《左傳》“禮”字被統計一下,一共講了462次,但講“仁”不過33次。《論語》講“禮”75次,包括“禮樂”並言的;講“仁”卻109次。由此看來,孔子批判地繼承春秋時代的思潮,不以禮爲核心,而以仁爲核心。而且認爲沒有仁,也就談不上禮,所以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消極面。

另一面是積極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而“仁”並不是孔子所認爲的更高境界,“聖”纔是更高境界。“聖”的目標是:“博施於民而能濟衆”,“修己以安百姓”。這個目標,孔子認爲堯、舜他們都未必能達到。“孔孟”經常被我們說在一起的,可以說孟子是對孔子的繼承吧。在孟子看來,“民心向背”對於戰爭具有根本性的意義,對於政治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孟子說:“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說,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謂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擁護和幫助。所謂的“得天下”,是指通過施行仁政來“王天下”,而不是單靠武力來爭奪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悅誠服,自動來歸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來,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爲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孔子講究孝道,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我們的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一直以來被許多人傳頌着,孝感動天、、鹿乳奉親、百里負米、蘆衣順母、親嘗湯藥、賣身葬父、刻木事親、涌泉躍鯉、哭竹生筍、臥冰求鯉、嘗糞憂心、棄官尋母等。現在,一系列的新聞報道,關於子女對父母的不贍養越演越烈,這在迫切的要求人們對於孝道的發揚是不可懈怠的。這兒還有一個小故事,是很久以前在某個雜誌上看到的,很具諷刺意味:一對夫妻父母早逝,家中無長,缺憾承膝之歡,妻子便責令丈夫外出尋親。另外一對夫婦,家中有一耄耋老母,口流涎眼生瘡,越看越令人生厭,於是妻子責令丈夫將老人送至野外,盼其“自然”死亡。從這些故事我們感悟到了什麼呢,大家自己可思考。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據說有一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爲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鴉反哺”。試問,烏鴉尚會反哺,那麼人呢。

作爲每一個莘莘學子,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一顆不恥下問的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在我們的校園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孔子說:“作爲一個人,卻不講信譽,不知那怎麼可以。譬如大車子沒有安橫木的輗,小車子沒有安橫木的軏,如何能走呢?”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着鬧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着,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對,這就是曾子殺豬的故事,不只是古時候的故事在教育我們誠信的重要性,現代也是的。“一諾千金四十年,男兒俠義在雙肩。感天動地朱邦月,長駐真情在世間。”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臨終時,將兩歲的兒子以及懷着5個月身孕的妻子託付給他。朋友懇求的眼神,讓朱邦月做了一個至今未悔的決定:迎娶朋友的遺孀,並將朋友的兩個兒子養大。這樣,朱家4口人,除了朱邦月本身一條腿被截肢,後來妻子和兩個兒子都得了絕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開始加重,吃喝拉撒全靠他照料。爲了一個承諾,他付出了一生。

“仁義禮智信”,這些是對《論語》的總體內容的總結,不要小看這五個字,在我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成爲當代和未來都有用的人。

學習《論語》不應侷限於何地、何時、何書,對於《論語》的學習應該是一生的,不應該侷限於任何地方,在這裏我們可以學習歐陽修的“三上”,即“枕上、廁上、馬上”隨地可以學習《論語》、思考《論語》。同時,也不應侷限於任何時間,隨時想起,隨時都可以思考《論語》,學習《論語》。一顆顆的珍珠容易散失,而把它們互相連接相織就可以一直保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