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梁祝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2.58W

梁祝讀後感(多篇)

梁祝觀後感 篇一

電氣11011110430115黃玉

《 梁祝》觀後感

民俗學課上又重溫了一遍徐克版的《梁祝》。看電影的當天,好像是楊采妮跟新加坡大亨大婚的第二天。不知道是第幾次看了,對於大三的我,看完真是感觸頗多啊。

94版的《梁祝》24歲的吳奇隆,20歲的楊采妮,翩翩少年,盈盈少女,正是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祝英臺的天真活潑,梁山伯的真誠善良,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祝英臺出身名門大戶,無憂無慮,清純有加,活潑親和,卻不習女紅,不善禮節,不通琴棋書畫。那時的她,喜歡抓來蝴蝶,攀上屋檐遠眺。英臺在去書院讀書之前一直是唯父母之命是從。祝母嫌英臺走路大搖大擺有違女子禮節,便命下人用短繩綁住祝英臺的雙腿,用以限制英臺的走路步幅,但沒想到,這樣一來,英臺走起路來像個機器人一樣,更加難看。看似逗笑幽默的橋段,從更深層來講,它突出了祝英臺與封建社會的矛盾與對立。

“不管多麼開心都好,千萬不要變實。”

初到崇綺書院,正值陽春三月,山中鶯飛草長,落英繽紛。學生們白衣勝雪,端坐在山坡下的空地裏由夫子指點琴藝。夫子批評梁山伯“只有琴音,全無神緒”,而山伯卻不知情爲何物。夫子滔滔不絕,忽然山路上的一行人引過所有學生的目光,鏡頭隨着梁山伯的視角移動而移動,梁祝二人目光交匯。此時此刻,你們可否能知今後那驚心動魄的愛戀,一切早已註定。文庫巧遇,不打不相識,友誼初成;敲鐘時的互扮鬼臉;同牀共寢的嬉笑怒罵;幫英臺作弊、陪英臺秉燭複習……終成知己。

東晉時期,門第風氣極盛。白衣僧人若虛在青山碧水間輕描淡寫說出來的話卻正是那個時代所有有情人的悲哀。上一代的情感悲劇也暗暗預示着梁祝二人的悲劇結局。祝母在年輕時也曾在書院與男子相愛,而結局是嫁入祝家。但是她不但沒有因自己的遭遇同情女兒,反而處處阻撓,不敢反抗自己內心對封建思想的恐懼。這更是一種悲哀。

“我早知道我抱着的不是男孩子。”

就算在即將離別的時候,二人在山洞裏纏綿,也安排了因見到觀音像而反覆用樹枝遮擋這樣的情節,讓人不禁嘴角上揚,但心裏卻仍有悲傷。人人都知道梁祝的美好,人人也都知道梁祝的悲涼,於是看到歡快的情節溫馨的鏡頭,也會聯想起美好的時光很短暫,悲從中來。“不論冤或緣,莫說蝴蝶夢,還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祝家老爺一心要與其他大家族比地位比勢力,不惜把自己的女兒作爲政治婚姻的犧牲品。祝老爺最嚮往“滿面紅光”,臉上塗滿又綠又厚“回春膏”,卻弄的不敢怒不敢笑,男人塗胭脂白粉看似是一個有趣的笑料,其實別有一番諷刺意味,本來讓人美的胭脂掩蓋了人的本來面目,脂粉越厚,麪皮越厚,人也越來越不像人了。

最後英臺哭墳,伴着那首《梁祝》,用血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山伯降雨洗盡她臉上的脂粉,還她原先素淨本真的面目——這纔是山伯愛的、最真的英臺。風爲英臺披上紅嫁衣,英臺飄然隨愛人離去。生不能相守,便是死也要在一起。

後半部分的悲愴凝重,更顯兩人昔日情的珍貴、有情人不能成眷屬的悲涼。

影片最後,紙上的兩隻蝴蝶幻化成真正的蝴蝶從若虛的手中飛出,在黃昏的天空雙雙飛舞,這種奇幻的成分更顯浪漫美感,讓人難忘。

若非遇見你,我不會懂得愛;若非遇見你,我的生命只是空白。

這個光棍節還是自己過,不過我希望早點遇到自己的英臺。

梁祝觀後感 篇二

《 梁祝》觀後感

民俗學課上第一次看到徐克版的《梁祝》,對於我,看完真是感觸頗多啊。被譽爲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濫觴於東晉時代,如今不僅故事本身在民間廣爲流傳,由其改編而成的小提琴協奏曲、越劇更是名揚海內外。

長久以來,梁祝故事一直是文人圈與民間共同感興趣的題目,表演和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即使是1949年解放後,梁祝故事也因其強調“反封建”的意義,傳播更加廣泛。然而,國內學者的研究似乎被“反封建”這一要素所錨定,停滯不前。比如,有學者說,“他的悲劇是一個由於受封建教育的毒害太深„„既不能、也不會、更不敢積極爭取,不配享受愛情蜜果的酸臭腐儒”。更有甚者,認爲梁山伯在知道祝英臺被許配後不敢努力爭取,而祝英臺自甘認命,就此認爲梁祝的主題是批評梁山伯“懦弱無能”,祝英臺“作繭自縛”,且斷言“這樣的作品,能視爲愛情作品嗎”。

值得慶幸的是,隨着西方民俗學研究理論的引入,我們得以重新解讀梁祝,探究其流傳甚廣的深層原因。正如西方在小紅帽的故事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樣,本文中,筆者嘗試利用民俗學,特別是神話理論中的人類學派、神話-儀式學派、結構主義、精神分析理論和女性主義理論,對梁祝進行全視角的解讀。每一種理論都有其合理性與侷限性,我們通過對於各種理論的整合,互相取長補短,冀圖獲得對於梁祝的最深刻的瞭解。

94版的《梁祝》24歲的吳奇隆,20歲的楊采妮,翩翩少年,盈盈少女,正是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祝英臺的天真活潑,梁山伯的真誠善良,都展現的淋漓盡致。

祝英臺出身名門大戶,無憂無慮,清純有加,活潑親和,卻不習女紅,不善禮節,不通琴棋書畫。那時的她,喜歡抓來蝴蝶,攀上屋檐遠眺。英臺在去書院讀書之前一直是唯父母之命是從。祝母嫌英臺走路大搖大擺有違女子禮節,便命下人用短繩綁住祝英臺的雙腿,用以限制英臺的走路步幅,但沒想到,這樣一來,英臺走起路來像個機器人一樣,更加難看。看似逗笑幽默的橋段,從更深層來講,它突出了祝英臺與封建社會的矛盾與對立。

“不管多麼開心都好,千萬不要變實。”

初到崇綺書院,正值陽春三月,山中鶯飛草長,落英繽紛。學生們白衣勝雪,端坐在山坡下的空地裏由夫子指點琴藝。夫子批評梁山伯“只有琴音,全無神緒”,而山伯卻不知情爲何物。夫子滔滔不絕,忽然山路上的一行人引過所有學生的目光,鏡頭隨着梁山伯的視角移動而移動,梁祝二人目光交匯。此時此刻,你們可否能知今後那驚心動魄的愛戀,一切早已註定。文庫巧遇,不打不相識,友誼初成;敲鐘時的互扮鬼臉;同牀共寢的嬉笑怒罵;幫英臺作弊、陪英臺秉燭複習……終成知己。

東晉時期,門第風氣極盛。白衣僧人若虛在青山碧水間輕描淡寫說出來的話卻正是那個時代所有有情人的悲哀。上一代的情感悲劇也暗暗預示着梁祝二人的悲劇結局。祝母在年輕時也曾在書院與男子相愛,而結局是嫁入祝家。但是她不但沒有因自己的遭遇同情女兒,反而處處阻撓,不敢反抗自己內心對封建思想的恐懼。這更是一種悲哀。

“我早知道我抱着的不是男孩子。”

就算在即將離別的時候,二人在山洞裏纏綿,也安排了因見到觀音像而反覆用樹枝遮擋這樣的情節,讓人不禁嘴角上揚,但心裏卻仍有悲傷。人人都知道梁祝的美好,人人也都知道梁祝的悲涼,於是看到歡快的情節溫馨的鏡頭,也會聯想起美好的時光很短暫,悲從中來。

“不論冤或緣,莫說蝴蝶夢,還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祝家老爺一心要與其他大家族比地位比勢力,不惜把自己的女兒作爲政治婚姻的犧牲品。祝老爺最嚮往“滿面紅光”,臉上塗滿又綠又厚“回春膏”,卻弄的不敢怒不敢笑,男人塗胭脂白粉看似是一個有趣的笑料,其實別有一番諷刺意味,本來讓人美的胭脂掩蓋了人的本來面目,脂粉越厚,麪皮越厚,人也越來越不像人了。

最後英臺哭墳,伴着那首《梁祝》,用血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山伯降雨洗盡她臉上的脂粉,還她原先素淨本真的面目——這纔是山伯愛的、最真的英臺。風爲英臺披上紅嫁衣,英臺飄然隨愛人離去。生不能相守,便是死也要在一起。

後半部分的悲愴凝重,更顯兩人昔日情的珍貴、有情人不能成眷屬的悲涼。

影片最後,紙上的兩隻蝴蝶幻化成真正的蝴蝶從若虛的手中飛出,在黃昏的天空雙雙飛舞,這種奇幻的成分更顯浪漫美感,讓人難忘。

梁祝讀後感[定稿 篇三

電氣1101 1110430115 黃玉

《 梁祝》觀後感

民俗學課上又重溫了一遍徐克版的《梁祝》。看電影的當天,好像是楊采妮跟新加坡大亨大婚的第二天。不知道是第幾次看了,對於大三的我,看完真是感觸頗多啊。94版的《梁祝》24歲的吳奇隆,20歲的楊采妮,翩翩少年,盈盈少女,正是青春年少,風華正茂,祝英臺的天真活潑,梁山伯的真誠善良,都展現的淋漓盡致。祝英臺出身名門大戶,無憂無慮,清純有加,活潑親和,卻不習女紅,不善禮節,不通琴棋書畫。那時的她,喜歡抓來蝴蝶,攀上屋檐遠眺。英臺在去書院讀書之前一直是唯父母之命是從。祝母嫌英臺走路大搖大擺有違女子禮節,便命下人用短繩綁住祝英臺的雙腿,用以限制英臺的走路步幅,但沒想到,這樣一來,英臺走起路來像個機器人一樣,更加難看。看似逗笑幽默的橋段,從更深層來講,它突出了祝英臺與封建社會的矛盾與對立。

“不管多麼開心都好,千萬不要變實。”

初到崇綺書院,正值陽春三月,山中鶯飛草長,落英繽紛。學生們白衣勝雪,端坐在山坡下的空地裏由夫子指點琴藝。夫子批評梁山伯“只有琴音,全無神緒”,而山伯卻不知情爲何物。夫子滔滔不絕,忽然山路上的一行人引過所有學生的目光,鏡頭隨着梁山伯的視角移動而移動,梁祝二人目光交匯。此時此刻,你們可否能知今後那驚心動魄的愛戀,一切早已註定。文庫巧遇,不打不相識,友誼初成;敲鐘時的互扮鬼臉;同牀共寢的嬉笑怒罵;幫英臺作弊、陪英臺秉燭複習„„終成知己。

東晉時期,門第風氣極盛。白衣僧人若虛在青山碧水間輕描淡寫說出來的話卻正是那個時代所有有情人的悲哀。上一代的情感悲劇也暗暗預示着梁祝二人的悲劇結局。祝母在年輕時也曾在書院與男子相愛,而結局是嫁入祝家。但是她不但沒有因自己的遭遇同情女兒,反而處處阻撓,不敢反抗自己內心對封建思想的恐懼。這更是一種悲哀。

“我早知道我抱着的不是男孩子。”

就算在即將離別的時候,二人在山洞裏纏綿,也安排了因見到觀音像而反覆用樹枝遮擋這樣的情節,()讓人不禁嘴角上揚,但心裏卻仍有悲傷。人人都知道梁祝的美好,人人也都知道梁祝的悲涼,於是看到歡快的情節溫馨的鏡頭,也會聯想起美好的時光很短暫,悲從中來。“不論冤或緣,莫說蝴蝶夢,還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雙雙飛過萬世千生去。”

祝家老爺一心要與其他大家族比地位比勢力,不惜把自己的女兒作爲政治婚姻的犧牲品。祝老爺最嚮往“滿面紅光”,臉上塗滿又綠又厚“回春膏”,卻弄的不敢怒不敢笑,男人塗胭脂白粉看似是一個有趣的笑料,其實別有一番諷刺意味,本來讓人美的胭脂掩蓋了人的本來面目,脂粉越厚,麪皮越厚,人也越來越不像人了。

最後英臺哭墳,伴着那首《梁祝》,用血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山伯降雨洗盡她臉上的脂粉,還她原先素淨本真的面目——這纔是山伯愛的、最真的英臺。風爲英臺披上紅嫁衣,英臺飄然隨愛人離去。生不能相守,便是死也要在一起。

後半部分的悲愴凝重,更顯兩人昔日情的珍貴、有情人不能成眷屬的悲涼。

影片最後,紙上的兩隻蝴蝶幻化成真正的蝴蝶從若虛的手中飛出,在黃昏的天空雙雙飛舞,這種奇幻的成分更顯浪漫美感,讓人難忘。

若非遇見你,我不會懂得愛;若非遇見你,我的生命只是空白。

這個光棍節還是自己過,不過我希望早點遇到自己的英臺。篇2:聽《梁祝》有感

聽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有感

這是這個學期裏的最後一節音樂課,老師給了我們一個特殊的任務,讓我們去欣賞有名的曲子《梁祝》,然後說說我們自己心中的感受。

說實話,這首曲子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所聽聞,因爲在很早以前,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對青年男女悲壯感人的愛情故事就爲世人所廣泛流傳,特別是《梁祝》這首曲子,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哼起調兒來都是有模有樣的。這首被譽爲千古絕唱的曲子一直流傳至今仍廣受世人喜歡。

我不記得第一次聽《梁祝》這首曲子是什麼時候了,只記得那時候我還很小,即使是聽過了,印象也不是很深。確實的說當時我是沒有看過《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電影的,只是經常聽人說起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對男女的愛情故事。看他們一夥人圍着說得津津有味的,當時我就想,究竟是什麼故事啊,這麼吸引人。後來有機會我終於聽到了《梁祝》這首曲子,我總算有點明白了,如果說那是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那麼它肯定帶有悲傷的元素。這就是我第一次聽了《梁祝》之後的感覺。

今天有幸聽到小提琴協奏的《梁祝》,在熟悉了這首曲子的創作背景之後,欣賞起來,那感覺比之前的好多了,曲子伴隨着小提琴悠揚的琴聲,把那種兩人間輾轉反側的愛情表現得情真意切,演繹得淋漓盡致,曲間透出的點點哀愁,到了最後奔流而出。各種樂器交替演奏,那種抑揚頓挫的音樂感,還有那時而急速時而緩慢的音節,每個音符都在扣動着我們的心絃。好像在引導着我們品味故事的整個過程。使得我們心中總覺得有一種恍然若失的感覺,淡淡的哀傷點是讓人久久不能忘卻。

可以說,這是一首多麼感人肺腑、浸人心絃的小提琴協奏曲。讓人的眼淚忍不住爲這個可嘆的愛情故事輕輕的滑落。世界上美好的愛戀,是爲一個人付出的勇敢,即便因此被傷得體無完膚,也無悔無怨,他們就是這樣彼此深愛着。到最後即使是死了也沒放棄,執着的愛或許感動了上天,他們最終可以在天上比翼雙飛,不再受人間的束縛。

所以,在我們聽這首曲子的同時,也讓我們一起爲他們“默哀”吧。篇3:梁祝有感

聽梁山伯與祝英臺有感

千百年來我國流傳着一個家喻戶曉的悽美愛情故事,那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在我國古代南方有一個聰明的女仔祝英臺,她想衝破封建傳統的束縛,女扮男裝去求學,在求學期間與純樸貧寒的梁山伯從相遇到相知再到相愛,當畢業之後梁山伯向祝英臺求婚,但是祝英臺已經被許配給馬太守之子馬文才。由於不能和祝英臺在一起,不久後梁山伯就離開了人世。祝英臺知道梁山伯去世的消息後,來到梁山伯的墓前哭訴,梁山伯的墳墓突然打開,祝英臺跳了進去,然後化成一對蝴蝶,從此形影不離。

從前我們都是通過書本或者是電視來了解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的,然而今天老師讓我們從音樂的角度來感受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這是一部小提琴協奏曲,是由何佔豪和陳剛於1959年創作的,通過小提琴充分的表現了祝英臺勇於衝破傳統的束縛但弱小的人物性格。樂曲共分呈示部、展開部和再現部三大部分,三大部下又分有:寫景、草橋結拜、自由華彩、三載共窗、共讀共玩、十八相送、長亭惜別、抗婚、樓臺會、哭靈、化蝶等小部分。充分的表現了這部悽美的愛情故事。樂曲開始是引子,在絃樂輕柔的背景下,長笛吹出了明朗、優美的樂句。慢慢的展現出一幅江南美景。然後是呈示部,一開始小提琴獨奏出愛情主題,用小提琴代表祝英臺用大提琴代表梁山伯,演繹了由相識到相知再到相愛的過程。再到展開部,抗婚,用小提琴代表弱小的祝英臺,用銅管代表了封建勢力的兇暴,小提琴和銅管的對抗表現出祝英臺當時的無助和弱小。最後是再現部,音樂又重新出現安

詳和寧靜,用很輕柔的音樂來表現梁祝化蝶後的幸福生活。

聽完全曲,我最喜歡的是再現部化蝶那很輕柔的音樂,它給人帶來一種安詳幸福的感覺。讓我們有想象的空間,想象梁祝化蝶後的美好生活。也給我們帶來美好的憧憬。篇4: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和讀後感 終於看完了《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最後一集。雖然故事的結尾是早已耳熟能詳的,但是再次欣賞時,仍然是被男女主人公那至死不渝的悽美的愛情深深地感動。《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發源於浙江寧波鄞縣,是中國四大民間故事之首。故事流傳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多年了。故事的主角上虞士族小姐祝英臺出身有錢人家,她反抗傳統社會對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縛,爭取與男孩子一樣有讀書受教育的機會。在去杭州尼山書院的路上遇到梁山伯。兩人意氣相投,結爲異姓金蘭。在書院三載,“日同桌,晚同牀”,相互照應,情深義厚,繼而相知相戀。可是,他們的愛情一路卻走得那樣辛苦。不但遭到馬文才等士族的百般阻撓與逼迫,又有來自因愛生恨的曾是朋友的暗害,還要反抗傳統觀念門當戶對的禮教。祝英臺代表的是千百年來被保守民風所壓抑的精神,具有不畏強權爲自己爭取權利的勇氣,卻又不失中國傳統女子的溫柔婉約,更難得的是擁有讀書人的知書達禮。她一方面表達婚姻自主的想法,一方面又顧及倫理孝道。最終梁山伯因思成疾,未免於一死,棒打鴛鴦兩分離!保守的年代,梁祝的真情,連天地都被他們感動!於是,在梁山伯的墳前,電閃雷鳴,墳墓分開兩半,祝英臺飛身與梁山伯相會,二人微笑地飛向他們夢想中的歸宿,完成了他們生不能同裘,死要同穴的誓言。之後,墳墓合閉,象徵着他們愛情的桃花也遍地開放,綠色裝點了他們的墓穴。二人化成了彩蝶翩翩飛舞,嬉戲其間。從此,梁山伯與祝英臺擺脫了一切阻撓,天上人間相愛到永遠。

也許,在那樣的年代,只有死,纔是他們能相守的唯一出路。

一個美麗的神話,痛卻也讓人幸福的故事。有人稱它是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同樣是共赴黃泉卻一下來了個天崩地裂,似乎把所有未曾釋放的感情都留到了這裏。再回頭想一想現代人的愛情故事,我們早已沒有了如此的艱辛與磨難,但是,我們也幾乎見不到這樣的驚天動地的真正的愛情了。人們人爲地給自己套上了金錢、地位、身份的標準,搜尋着屬於自己的愛情,家庭中,也常常被柴米油鹽醬醋茶所包圍而無暇顧及其他,人們只能從想象中找尋純粹的愛情。也許,這就是現實與神話之間的區別吧。

但願,我們每個人不管擁有怎樣的愛情,是幸福也好,是痛苦也罷,但是至少要擁有一顆爲愛而感動的心靈。幸福,就在其中。因爲,平平淡淡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真諦。---------本身就是一個極其悲慘的故事,所以我也並沒有期待有類似大圓滿的結局,只是故事的編排讓人覺得異常的虎頭蛇尾,前面三載同窗的經歷可能是由於時間的需要而將其劇情拉長,可後面的矛盾突出點山伯與馬文才掙親直到最後化蝶纔是重點,卻只將其放在了後面兩三集左右,讓人覺得十分唐突。四十一集的集數也着實長的叫人難忍,大概如此才令編劇不得已將重頭戲縮短的麼? 前面尼山書院的日子,真的是過的悠閒自在,雖總是被馬文才等人挑起是非事端,但畢竟書院還是顯得純淨,鋪就了大篇幅英臺與山伯之間的感情戲。作爲觀者,我們知道英臺是女兒身,在她對於山伯超越兄弟般的感情我是能夠理解的;可是在於山伯,堂堂七尺男兒,確實每天與英臺在無限的所謂兄弟感情中,讓人有點受不了,男生之間真有這般的感情麼?不得而知,實在與想象有點出入。。

八哥,是這部戲裏面較爲貫穿的人物,他與良玉之間的情感也融爲其中,給我的感覺就是,八哥的一生似乎就是爲了來給英臺還債的。是英臺將他心愛的人帶走給與另外一個男子,本以爲可以就此忘卻,卻在去尼山看望英臺的時候又恰逢已墮入俗世的良玉,心痛更如刀割,去了也就罷了,爲何卻沒能得到幸福的再次出現在八哥的面前。這種悲慘的境地是良玉的報應,可那隻以良玉作爲入仕途的搖錢樹的可惡男子,到最後卻不見了蹤影,或許就此隱埋在了良玉的過去。只是無法解釋,他爲何又成爲秦京生出現在了英臺的同窗中。八哥此生無法得到幸福,可就連死時,也要獨自一人面對,孤獨一生,原本可以在死前陪伴他的爹孃,卻又因爲英臺的事而急忙奔走,只剩他用盡最後一口氣力跪拜了父母。。良玉,不明白她的情感到底是如何的,她依然愛着那個拋下她還要向她索要金錢的男子,可是對於英齊,她是一種什麼情感呢?會是一根想要卻又無法要的救命稻草嗎?就像她最後在馬太守府,她與籠中的鳥兒再無區別,在人手掌中,一念之間。

馬文才,該恨可又會令人疼惜,畢竟他的性格全是有他父親一手塑造的,他本該是個乖巧善良的孩子,或許就象山伯,可在父親無邊的謾罵責打中,在幼時喪母的悲痛孤獨中,他甚至藉由黑暗的櫃子來逃避者所有的一切,他的一生都因他的父親而扭曲,不相信任何人,只是一味的索取,只要的他想要的,他會不惜一切代價,因爲最終不會有他得不到的。英臺是個例外,其實他是否真的愛英臺,我看不然,他只是因爲得不到她,所以才變得特殊,所以才變得那麼的必要。扭曲的人生中只剩扭曲的冀望。

最最感人的一幕,當然還要數英臺奔向山伯的墳塋,最後與山伯合墓化蝶。隨虛幻,但氣氛營造的極其到位,感人肺腑。此時的他們眼中不再有任何人,除了彼此,英臺跑過銀心和四九;只有英臺能看到墓中飛昇的山伯,他們看着彼此,幸福的在空中旋轉。而旁人,只能看到當空翩舞飄帶環繞着英臺緩緩璇入墓中。

“即便化爲穿花蛺蝶,也將永遠相隨,雙飛花間。永生永世,再不分離。”

異常時節的桃花滿樹,由花化爲的彩蝶翩躚飛舞。與銀心、四九依依不捨的道別後,自由自在的飛去。篇5:觀梁祝感想

《梁山伯與祝英臺》觀後感

何潤東曾唱過:“我願與你雙雙飛?飛離紅塵是與非?人間癡情迢迢不歸路?不如天上比翼蝶”這是新梁祝裏面的歌曲,是啊,這歌詞真的很能概括祝英臺和何潤東的故事,願與君化爲蝴蝶,從此不分離,做人太累,因爲家庭背景,因爲人理倫常,不能與相愛的人相伴,活活忍受天涯各一方,如他們兩人,成爲了永不再見,但是,最後的最後,他們還是在一起了,雖然不是作爲人在一起的。

以前我聽的故事中總是以他們兩人最終變成蝴蝶永遠在一起作爲最終結局,雖然現在的科學是說明了人死後不能夠變成蝴蝶,但是我依然相信並嚮往着這種唯美而浪漫的故事,真實也好,不真實也罷,只要我的心受到感動不就好了麼?既然作爲人,他們做不了夫妻,那麼我還你的愛,我和你變成蝴蝶,從此不分離?是否他們曾有約定:若今生不能相伴,那麼讓我們來生比翼雙飛吧?我相信他們曾有這樣的約定。

這次看的《梁祝》,雖然跟我以前看的電視劇有很大不同,但是最後還是哭了,或許是因爲它是悲劇吧,悲劇總是讓人很難過,尤其當梁山伯被打,祝英臺被關,他們不能相見,無法通信時,看着祝英臺哭天搶地,無助敲打門時,看着梁山伯被打生病卻被祝母要求給英臺寫絕情信那種深痛欲絕,最後大吐血,真的讓人想要幫助他們,爲什麼老天不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啊,爲什麼有情卻不能在一起啊?

不過,我還是覺得電影版的梁祝不夠好。一方面,電影或許有點譁衆取寵,有很多語言或者動作、劇情運用了很多現代的手法,現代 的各種表現與古代當然是不一樣的,很正常,電影缺乏了一種古代故事的古色古香和韻味,梁山伯和祝英臺的形象更像是青春偶像劇中的人物,而不是充滿着唯美與悲劇的古代中的書生和小姐。另一方面,人物表現的不夠真情,人物的表演、人物的表情未能充分地表現那種想見不能見那種無可奈何和悲愴之感。

讓我有點好奇的是這部電影中的一些習俗:女孩的腳上要綁上繩子,應該是爲了培養古代女孩端莊淑女的氣質吧;讓我有點哭笑不得的是電影中男子尤其是詩人愛好化妝抹粉,以前好像在哪裏看過,古代的男子和女子一樣,也都要化妝的,尤其是文人詩人這些知識分子。就像以前的唐朝,也是崇尚男色的,抹粉化妝也是很正常的。在梁山伯和祝英臺所在學院,盛行着各種運動,有打捶丸、蹴鞠?蹴鞠類似於咱們現在的足球,也是團隊運動,就如現在的足球一樣,備受年輕人的喜歡。蹴鞠根據師母講的是從戰國開始的,看來古代雖然沒有ktv、手機、電腦這些娛樂活動,但是依然有着自己創造的娛樂活動,而且比起我們現代的娛樂活動(玩電腦、唱歌)更加的生態化和充滿陽光的味道,我們的娛樂活動太過於沒有激情,充滿着頹廢的味道。電影中,老師曾批評梁山伯彈琴無情,可是當他嚐到情爲何物時,也懂得了那句話:“問世間情爲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情這東西,或許一旦沾上,便是一生吧。

《梁祝》 篇四

以下是我構思的電影劇情——《梁祝》

本片背景音樂採用陳淑樺《流光飛舞》,保證你哭,不哭表示你領略不了古典悲劇的內涵,不哭不是人。

===========================================雷電,暴雨,喇叭齊鳴。

一羣人由遠而近,漸漸到了鏡頭前,原來是娶親的隊伍,簇擁着一頂小轎,轎裏坐着祝英臺。

天色昏暗,隊伍順着鄉間小道前行,終於路過了梁山伯的新墳。

隨着一聲巨響,墳墓裂開了。英臺掀開轎簾狂奔而出,縱身投入墳墓。

天際劃過極長的一道閃電,兩隻輕盈的蝴蝶自裂口翩翩而出,又翩翩遠去。

十幾年以後的一天,陽光明媚。

馬文才跟馬伯英說:

兒子,現在該告訴你真相了,其實你不是我的親兒子,也不是你媽的,你本姓祝,你的親生父母,是梁山伯與祝英臺,郊外有座墳,是你爸的和你MA的。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不是你爸BI的,也不是你媽BI的,大家都沒有錯,是這個色會造成的。

於是,馬伯英改名祝伯英,從此走上了尋找父母之路。

道路是曲折的,經歷是坎坷的,故事是漫長的。

祝伯英跋山涉水,穿越了五千裏江山,路過了三俠水庫,還順道參觀了偉大的上海是博;

經過無數次的俯臥撐,躲貓貓和打醬油,加入了山歌教,打敗了可愛多,終於找到了他的夢中情人小瀋陽;

又經過不斷地耕耘,不斷地收穫,祝伯英在中印邊境的一個世外桃源,找到了他的父母,一家五口勝利團聚。

《梁祝》讀後感300字 篇五

《梁祝》的故事情節是美好的、感人的,而結果卻是淒涼的。如若是我,我會爲自己心愛的人努力去生活得幸福美好。以此祭奠愛人的靈魂。世間最美好的感情莫過於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了。比翼雙飛互相扶持幫助,多麼美好的感情,甚至遭人忌妒。同時讓我想起另一句賢文“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可能這種各自飛的鳥從一開始結伴就不是比翼雙飛的鳥吧,所以註定了在困難面前會臨陣脫逃,是幸的也是不幸的。幸的是看清了對方的真面目,不幸的是真情付諸東流。願大千世界裏的情侶們都能修成正果,做對幸福的比翼鳥,無論遇到任何艱難困苦,都要想到我們比梁山伯祝英臺強。因爲我們都活生生的享受着另一伴的真誠的陪伴和愛慕。以此獻給我那些愛戀中的、婚姻中的同學朋友…努力生活努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