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1.62W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精品多篇】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篇一

一直想要寫這篇文章,但因爲工作的關係,一直被擱淺。讀完《富爸爸,窮爸爸》已經一個多禮拜過去了,回想看書那天,剛好是颱風天氣,被困住一天沒出門,剛好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把這本兒書一口氣看完。近一年多的時間除了看跟瑜伽有關的書籍很少涉入其它領域。前一段時間在朋友的推薦下才下定決心看這本兒書,還真是不容易啊!

羅伯特·T·清崎是其中的一位作者。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富人如何教育孩子有關金錢的問題,這些看似常識的關於金錢的觀念和知識卻是窮人和中產階級家庭所沒有的。他用敘述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的道出富人是如何致富的。給我感覺最深的是如何讓錢來爲我們工作,而不是爲了錢而工作。這需要與常人不同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的方式,處理問題的方法。

如何理解資產和負債的關係。剛開始很難理解資產和負債,書裏最容易理解的解釋就是:“資產就是向你口袋送錢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掏出的東西。”所以當我們有了這樣一個觀念的時候,在購置一些東西時候就懂得去衡量了,減少不必要的花銷而增加了自己的負債。就像我們買了房子,如果這個房子一直在消耗物業費,或者爲了這個房子每月還要月供,如果不能讓它產生經濟收益,我想房子也變成了負債吧!

我這麼理解,資產是正數,而負債是負數。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如果一直買的是正數就會累積越來越多,並讓資產產生經濟效益,這個正數就會越來越大;而購買負數則會讓我們負得更多,付出的也會更多,而這就是書裏說“富人買入資產,窮人只有支出”。我想這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如果要改變的話,首先要改變的是思維方式。

裏面還有一句話我覺得給我印象很深:“讓金錢成爲你的僱員,不停的爲我們工作,獲取更多更大的資產!”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要爲了錢去努力的工作,而在工作的同時得關注自己的事業,也是本書裏說的事業,那就是自己的資產。做個努力工作的僱員,確保自己的工作,但要不斷構築自己的資產項。如何構築需要方法,需要實際操作!任何的事情在掌握方法後都得付諸行動。這是雷吉老師所說的實操啊!跟瑜伽是一樣一樣的,光有理論是沒用的,必需相互結合。用理論指導實踐,用實踐驗證理論。

《富爸爸與窮爸爸》讀後感 篇二

我喜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豁達樂觀的李白;我喜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爾樂”憂國憂民的范仲淹;我喜歡“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有柔情一面的李商隱,但我更喜歡默默爲家的爸爸。

在假期間我看了一本書《窮爸爸與富爸爸》,初讀書名時,我以爲是介紹自己爸爸是怎麼從窮變到富的。仔細一讀卻是兩個爸爸對孩子的教育。只不過這裏面的教育和我所想的有些出入,它是關於金錢方面的教育。對於出生在農村的我來說,錢該花就花,不該花就不花,能省多少算多少,這也能幫父母減輕不少負擔。但讀了《窮爸爸與富爸爸》讓我對爸爸產生了新的認識。

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羅伯特·清崎,在書中清崎有兩個爸爸:“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中學歷的教育官員;“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父親,一個高中沒畢業卻善於投資理財的企業家。清崎遵從“窮爸爸”爲他設計的人生道路:上大學,服兵役,參加越戰,走過了平凡的人生初期,直到1977年,清崎目睹一生辛勞的“窮爸爸”失了業,“富爸爸”則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清崎毅然追尋“富爸爸”的腳步,踏入商界,從此坐上了致富快車,清崎以親身經歷展示了“窮爸爸”與“富爸爸”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和財富觀,窮人爲錢工作,富人讓錢爲自己工作!

對我而言,我認爲我爸爸就屬於“窮人爲錢罐子”。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國中一畢業就回家。剛好那年有人來村裏招兵,人家問他願不願去,他當然樂意去,這可是天上掉餡餅也找不着的好事,可到最後,沒去成,原因是被人家有關係的代替去了,這件事我還是聽爺爺說的,剛說出來我還不信,但想想在他們那個年代,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不敢想象他在那個年代經歷過什麼。他平時都不怎麼管我們。唯獨在學習上,他總是用自己所經歷的來教導我們。他說,他以前就是仗着學習好,跟別人一起打遊戲、打檯球,結果學習一落千丈,說到這我已感覺到他的傷感和後悔。如果他當時好好的學,是不是就不用當農民了。可是世上沒有如果,只有經過和後果。

他也有點迂腐,媽媽讓他發展別的種植業或外出打工,他總說:“發展別的種植業一點經驗也沒有,還有風險,外出打工你以爲就能賺錢,那所有的人不都出去賺錢,還種地幹什麼?”他就是這樣,把那幾塊烤煙地當作搖錢樹一樣守着。對他來說,雖然這樣被你賺多少錢,但還是能養家餬口,“窮”一點算什麼呢?只要一家幸福就足矣。

在我看來爸爸也還是“富”的,因爲他又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有美麗動人的媽媽,調皮機靈的弟弟,還有古靈精怪的我。我能看見爸爸整迎着朝陽執鞭把犁,看見爸爸行走在田埂上,臉上映着豐收的喜歡,由這些難道還不算“富”嗎?

爸爸是我精神上支柱,縱使是丹青高手,也難以勾勒出父親那堅挺的脊樑,即使是文學泰斗,也難刻畫爸爸那不屈的精神,這就是我對爸爸所產生新的認識。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篇三

這幾日在噹噹網上隨便翻翻,發現一本《富爸爸窮爸爸》很不錯,於是買了電子版閱讀。大致讀了一遍後,發現這本書很不錯,所以向大家推薦一下。

《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是一名投資人、企業家。《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結合作者本人的人生經歷和個人感悟,通過對窮爸爸和富爸爸不同的理財觀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述說,詮釋了窮人爲什麼窮,富人爲什麼富的道理,也爲我們展示了一條如何取得經濟上獨立、如何獲得鉅額財富的路徑圖。

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裏,提出了“金錢是一種思想”的觀點,認爲有關金錢的教育和智慧是開啓財富大門的金鑰匙。坦率地說,這對我們傳統的價值觀和金錢觀是一個衝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社會經濟體制、經濟規律、市場規則都表現出日趨複雜多變的特徵,貨幣形態也從銷幣、紙幣發展到電子貨幣,因此,我們對於金錢的本質及其內涵的理解就不能仍囿於傳統的範疇。窮爸爸一心只想着努力存錢攢錢,富爸爸卻鍾情於投資;窮爸爸對未來不敢提多奢望,認爲只要維持現狀就好,富爸爸則會想盡一切辦法實現自己的夢想。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還有一句話很有意思,它說:要懂得如何“讓錢來替你工作”,而不是你“爲了錢而工作”。細細想來,這其實就是談到理財的問題。富爸爸認爲,把錢存起來不是最明智的選擇,要找合適的項目投資,當然,關於投資,富爸爸強調,不要輕易地將你的錢投出去,儘可能的不要將你的錢投在你以前從未接觸的事物上。我認爲這對當下的很多年輕人都有啓示意義,投資永遠都不會早,任何年齡的`人都能夠自我賺錢,努力實現經濟獨立與財務自由,避免做“啃老族”。看着身邊同事朋友家中的小孩越來越多的“啃老”,通過《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的閱讀與思考,我想,可能我們在今後孩子的教育中,需要增加一個內容,那就是關於理財知識的學習和投資正確意識的培養。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篇四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暢銷全球。書中通過對窮爸爸和富爸爸不同的理財觀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述說,詮釋了窮人爲什麼窮,富人爲什麼富的道理。這本書每一個人都應該讀一讀,尤其是青年人更應該探究一下富人致富的祕密。不要做錢盲,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財商,樹立新的理財觀念,懂得如何去爲自己掙錢,改變生活方式,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羅伯特·清崎的爸爸,受過高等教育,有很好的工作,但他卻是個窮爸爸(或者只能算箇中產階級)。這窮爸爸的人生軌跡,就是努力讀書,獲取高學歷,找個好工作,有個穩定的收入,過上穩定的生活。買房買車,一輩子還着貸款。而羅伯特朋友的爸爸是個富爸爸,中學沒有讀完。可他有較高的財商,懂得要爲自己掙錢,辦公司,努力投資,不斷增加自己的資產,努力創造財富,成了億萬富翁。過着上流社會的生活。

窮爸爸是爲公司老闆辛勤工作。富爸爸是公司爲他創造財富。窮爸爸的財富積累是靠公司老闆的加薪。富爸爸的財富積累是大家爲他掙錢。可見財商的不同,理財觀念的不同,決定了生活方式的不同,決定了生活境遇的不同,決定了窮富的不同。如果你選擇走窮爸爸的人生之路,你就永遠是一個工薪族,也就是說你永遠是個窮人。

當然現實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去辦公司,搞投資,發大財,都成爲富爸爸,這是因爲社會的經濟結構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變成富爸爸。都去當老闆,那就都當不上老闆了。老闆只能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還是得受僱於老闆。這是經濟規律決定的。但至少你要明白富人是怎麼富起來的。如果你就是窮爸爸,是不是也該學點理財的知識,提高點自己的財商,也搞點投資,讓錢生錢,不要永遠做錢盲。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篇五

大學時曾有位將“省一塊錢就等於賺一塊錢”當口頭禪的老師推薦我們去讀《富爸爸窮爸爸》,當時不屑一顧:那時這書正在熱銷,不想跟風。

出來工作近一年,拿着微薄的工資,雖非月光一族,但境況也好不到哪裏去。考慮到家裏上有老下有小以及自己極有可能成爲骨灰級剩女的現實,於是不得不硬着頭皮進行理財規劃,作爲長遠之計。然後習慣性地百度搜索資料,然後搜到了《富爸爸窮爸爸》,再然後走馬觀花地瀏覽一遍,最後得出了以下心得:

1、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

坦白地說,讀了這一系列的書,我最大的收穫不是理財的知識,而是幾下警棍,其中最狠的一棍就是“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

一直很忙,生活上的就不說了,工作以來,全辦公室我是最忙的一個。因爲忙,我以一個入職半個月的新人的身份接手公認物控組最繁瑣的包裝物料而忽略了爲什麼接手的人是我而非別人;因爲忙,在入職4個月後接下了飛利浦組幾個最難跟的型號而忽視了自己拿一個人工資做三個人工作的事實;因爲忙,在全部門其他人都悠哉閒哉的時候天天加班,陷入了智豬博弈的困境不可自拔……

終於靜下心來,發現其實問題早已存在,而我也不是完全沒意識到,只是不願意面對事實,也懶得改變,於是以前以忙爲藉口一而再再而三地逃避事實。

最忙的人往往是最懶的人!這一棍,很猛,很痛,也很有效……

2、窮人爲錢工作,錢爲富人工作。

其實這一點一直都很清楚,只是不肯正視。窮人爲錢而工作,錢爲富人工作,所以窮者更窮,富者更富,真正白手起家的人因稀少而成爲傳奇。

3、用“我怎樣才能付得起呢?”代替“我可付不起”。

這兩句話,一個是陳述句,另一個是疑問句,一個讓你放棄,而另一個則促使你去想辦法。說“我付不起”這種話會阻止你去開動腦筋想辦法;而問“怎樣才能付得起”則開動了你的大腦。實際上人的大腦是世界上最棒的“計算機”。“腦袋越用越活,腦袋越活,掙錢就越多”。輕易就說“我負擔不起”這類話是一種精神上的懶惰。

我很大程度上是悲觀主義者,所以更多時候我會說“我可付不起”這樣的話。不願意承認卻不得不承認:正如上面所說,我是個懶人,不僅僅是金錢上,對待其他事情我也總是輕易地用“我做不到”、“我不會成功”和“結局一定不好”一類的話來搪塞。相應的也就不戰而敗反正那是不可能成功的,不是嗎?再然後真的……

從現在開始,禁止自己輕易說這類話。

4、分散風險也意味着分散收穫。

來自貧窮的家庭,我所受到一直是“窮爸爸”式的教育,包括“努力學習能去好公司工作”、“掙錢的時候要小心,別去冒險”和“你以爲我會印錢”。而我對錢有一種難以擺脫的狂熱,卻又看多了賭徒投機失敗的教訓,所以投資的時候總是想着分散風險,雖然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卻從不曾越線。可以說今後依然會會考慮分散風險但也會平靜地接受收穫減低的事實。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篇六

當今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是所有人最爲關注的問題。由美國投資家、作家、日裔美國羅伯特·T·清崎和美國企業家,註冊會計師莎倫·L·萊希特合著的《富爸爸窮爸爸》一書,則從人的個體出發,分析富人之所以成爲富人,窮人之所以成爲窮人的自身因素,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財商”概念,並向傳統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

我們的父輩正如書中所述,好好讀書,將來找個好工作,可以賺好多錢,直到今天我們還是這樣以爲,有穩定工作,優越的收入,就能過好日子,我也一直在想,十年前,幾百元每月,到現在幾千每月,仍舊沒錢,於是總聽人說打工的永遠發不了財。有時,我會說,如果不是爲了那點工資,我是不做的,很可笑,那時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

大多數人只希望在畢業後能夠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穩妥的掙錢。他們很少有掙錢的勇氣,然而卻一直處於沒錢的恐懼之中。財富就是支持一個人生活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

一旦走入社會,你就會發現,單憑大學文憑和良好的成績是遠遠不夠的。而更重要的“魄力”、“勇氣”、“毅力”、“大膽”、“氣勢”、“精明”、“勇敢”。“堅強”、“才華橫溢”等往往大學裏沒有這些課程。學校的課程是教一個人如何成爲一名好員工,而未來是否有更好更大的發展,往往取決於後者。

金錢不是真實的資產。金錢應該是幫助你去做更多更能創造財富的事,例如更多更大量的

學習、“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儲學習潛能開發,告訴自己每個人都可能擁有巨大的財富、學習條條大路通羅馬的發散性思維、簡單的學習財務知識等。

其實作者的兩個爸爸都是那種生性剛強、富有魅力、對他人有着非凡影響力的人。窮爸爸富爸爸講了作者爲了財富自由而跟着好友邁克的爸爸學習的辛苦歷程。爲了更好的讀懂這一本書,我覺得首先應該瞭解作者的成長經歷與當時的社會背景。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註定我們不可能安安穩穩的過,跟在生活的後面跑的人一生都會爲生活擺佈,領先計劃安排生活的人,才能創造出理想人生。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學會投資和創造財富,轉變傳統觀念,學好投資理財,讓自己的人人生更加精彩豐富。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篇七

《富爸爸窮爸爸》是美國作者:羅伯特·清崎和莎倫·萊希特創造的,以一個孩童的成長經歷爲故事出發點,講述在不同的兩個爸爸教育下的成長經歷,最後選擇富爸爸的思維方式生存致富併成功退休的故事。

在書中,我深深的被作者羅伯特·清崎小時候的經歷所吸引。當他小時向富爸爸討教如何獲得財富時,富爸爸給了他兩個選擇,第一個是給富爸爸打工,每小時5美元,第二個是還是同樣的打工,不過一分錢也不給。如果要我猜,應該是答案越離奇的越可能是作者當時的選擇。而現在讓我們再一次審視這選擇背後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道理?

“富人不爲錢工作”。

我頓時就感到疑惑,如果打一份工用汗水和努力去換取的難道不是最後的老闆的發的工資嗎?

其實這一下子就把窮人和富人對於金錢的觀念差別顯露了出來。第一個選擇折射的是生活中大多數人的選擇,“5美元”代表的是老闆扔出來的美味誘餌,是獵物渴望又難求的高收益。當你答應了第一個選擇時,就是掉入獵人設下陷阱的那一刻。當然!我能理解人不能爲錢工作而工作,要不然沒有了錢就什麼也做不了了。但是如果工作了連錢都拿不到,那我爲什麼要工作?

“用自己的腦袋想想,改變你能改變的”。如果你做的工作給不了你想要的生活,你還能做什麼?還能做什麼讓錢來到自己的口袋裏?

讓別人給我錢,然後讓錢爲我工作。這是富爸爸當時想教育給羅伯特·清崎的道理,也是當時作者打着一份不賺錢的工作時,才體會到的道理。因爲當時作者也很苦惱自己做的選擇,爲什麼要白工作?富爸爸告訴他,改變自己能改變的。如果他就是志願打工,放棄自己想不通的道理,因爲這是觀念上的差異,停止責備富爸爸的摳門,不要認爲這是別人的問題。現在有問題的是自己,這時他決定改變自己,學習一些東西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因爲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跟容易。

其實當時羅伯特·清崎想到賺錢的辦法是,在他打工的時候發現商店裏總會把不要的舊書籍拿去扔掉,他把這些舊的書籍收集起來,開了一個小書店,找了班上一個願意爲自己看店的同學以一小時10元的工資僱傭他。靠自己的小書店自己每個週末都會有一定的收入,相當於自己打工一小時可以淨賺100元。而自己要做的工作只是把商店不要的書籍收集其他,放在小書店裏。

當羅伯特·清崎沒有從工作中得到報酬,就不得不發揮想象力去尋找掙錢的機會,通過經營自己的連環畫瀏覽室,掌控了自己的財務,而不是依賴僱主。甚至當他不在那時,自己的生意照樣賺錢,真的讓錢爲自己工作了。我們在計較自己在工作中的付出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加薪升職時,其實已經掉入了爲錢工作的陷阱中去了。

書本的故事讓我思考,爲什麼我們會這麼情願的落入陷阱?首先回答一個問題。工作和事業是什麼?工作是提供我們學習機會的工具,豐富自己的資本,而事業是財富的來源。我一開始有些無法理解,工作真的不是爲了錢。

那麼事業是什麼,事業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書中的作者的事業是房地產,以及投資,利用錢賺錢的方式,爲自己創造財富。但他並不是在告訴大家賺錢容易,教育不重要。反而是在告訴我們要不斷的學習讓自己更優秀,得到跟多創造財富的機會。同時要知道在努力獲得高薪工作的同時,要選擇能讓自己學到更多東西的那個。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自己對金錢的觀念發生了全www.新的根本性變化,認識金錢運動的規律,培養自己的財商,投資自己纔是最大最好的投資,找到自己的目標,有目標纔有前進的方向,併爲之付出努力。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篇八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之所以爲了財富奮鬥終身而不可得,其主要原因在於雖然他們都曾在各種學校中學習多年,卻從未真正學習到關於金錢的知識,其結果就是他們只知道爲了錢而拼命工作,卻從不去思索如何讓錢爲他們工作。”--羅伯特。T.清崎

看完《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後,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當今社會一個很普遍的模式的抨擊--“去上學,爭取拿好成績,然後找到安全、穩定的工作,它會供養你一輩子”這是許多家長對孩子們的諄諄告誡。但是,羅伯特。T。清崎卻認爲,“在今天的世界,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更多的教育,不同的教育,他們需要知道真實生活中的遊戲規則,各種不同的規則。富人有他的那套教育規則,而富人的規則對於絕大多數窮人和中產階級來說還是個祕密。其他占人口95%的人則有他們的規則,而這些人是從學校學到這些規則的。這就是今天爲什麼簡單地對孩子說“‘努力學習,找好工作’是危險的。”“學校教育只專注於學術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教育和培養,卻忽視了理財技能的培訓。這也解釋了爲何衆多精明的銀行家、醫生和會計師們在學校時成績優異,可一輩子還要爲財務問題傷神;國家岌岌可危的債務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也應歸因於那些作出財務政策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員們,他們中有些人雖然受過高等教育,但卻很少甚至幾乎沒有接受過財務方面的必要培訓。”

說不上是完全贊同作者羅伯特。T。清崎的觀點,但也着實對他的觀點有着非常強烈的好感。今天我們面臨着經濟全球化和新技術的變革,它如同人類從前曾經面臨過的一樣巨大,甚至更大。沒人有可以預測未來的水晶球,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超越我們當前生活的變化就在面前。誰知道未來什麼樣?但無論發生什麼,我們至少有兩個基本選擇:玩得安全,或通過周密準備獲得教育並且喚醒你和你孩子們的經濟潛能而玩的高明。

也許沒有理財的尷尬,沒有財富的頤指氣使,沒有金錢的花花綠綠,沒有財商的理性與力量,沒有經濟的泡沫與實在,沒有金錢的脾氣,沒有理財的規則與打破,亦沒有什麼選擇與行動……書中提及了一個簡單地運用財務智慧、使用金錢、創造金錢以及保全金錢的例子:“原先價值10萬美元的房屋現在只值7。5萬。但我沒有去找本地房地產公司買進這些房地產,而是去找破產事務律師辦公室,或者通過法院開始洽談業務。在這些地方,一幢7。5萬美元的房屋有時可以按2萬美元或更低的價格買下。首先,我以現金支票的形式支付給律師20xx元定金,這是我向朋友借的,爲期90天。利息20O元。當購買程序剛一啓動,我就在報紙上刊登售房廣告,以6萬美元、首期付款爲零的條件,賣出這幢價值7。5萬美元的房屋。我的電話鈴很快就響個不停,我對有希望成交的買主-一進行了調查篩選。

然後,當房屋在法律上歸我所有後,所有有望成交的買主都被允許去實地察看這幢房屋。交易非常火爆,房子在幾分鐘之內就售出了。我要求得到2500美元的手續費,買主很高興地支付了。這筆錢我用於支付提供了中介服務的公司、償還我的朋友20xx美元和額外的200美元利息。在這筆交易中,我的朋友高興、房屋的買主高興、律師高興,而我,當然更高興。我支付2萬美元的成本買入一幢房子,又以6萬美元的價格賣出去,淨賺的4萬美元以買主開出的承兌匯票的形式流入我的資產項目。所有的工作時間累計起來只有5個小時。”爲什麼大多數人沒能想到這些技能呢?爲什麼我們大多數人甘願做金錢的奴隸呢?因爲我們的文化把對金錢的需要視爲萬惡之源,並把這種觀念灌輸給了我們,這種觀念促使我們學習某種技能,併爲金錢而工作,卻沒能教給我們如何讓金錢來爲我們而工作。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篇九

最近讀了《富爸爸窮爸爸》,看完了這本書我思考了很多,使我感觸很深。

這本書主要闡述了作者羅伯特的窮爸爸和羅伯特的朋友富爸爸不同的理財觀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從而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的故事。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以下的幾點:

一、真正的富人是靠自己的智慧讓金錢創造金錢,而不是把所有希望寄託在固定的工資、升職加薪以及各種社會的福利金上面。窮人和中產階級讓自己爲了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爲自己工作。富人獲得資產,而窮人和中產階級獲得負債,只不過他們以爲那些負債就是資產。富爸爸認爲,富人買入資產,而真正的資產是能給你的財產帶來增值的東西,窮人是不斷的支出自己的勞動力來換取僅能維持他們生命的人。窮人和中產階級讓自己爲了錢工作,富人則讓錢爲自己工作。

二、窮人和富人的區別不止在於掙錢的多少,主要是想法和思維方式不同。我們應該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並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對於窮爸爸來說,工作的穩定就是一切,而對於富爸爸來說,不斷學習纔是一切,富爸爸教會了作者羅伯特很多在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學校教會我們許多理論知識,但是我們卻很少實踐,把所學的知識真正運用於實踐中。

三、別過多的要求工作上的晉升或者加薪,也別想着能跳槽到一個更好的企業就能解決你的財務問題。你不會因爲報酬的多少而讓你的財務問題產生本質的區別,你要有自己的投資方式來讓你的資產增值,要用思考代替安逸,正確區分工作和事業,工作是自己爲別人掙錢,事業是別人爲自己掙錢。明辨資產與負債,能讓你錢生錢的是資產,讓你單向支出現金流的卻是負債。

四、生活是一門課程,它不會用語言來教你,它只是推着你轉。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會牢牢地抓住生活賜予的每個機會,學到很多東西,而有些人會憤怒,埋怨生活的不公,有些人則會任聽生活的擺佈,不與生活抗爭。我們要抓住機會,與生活抗爭,跳出舒適區,敢於承擔風險。

這本書不僅教會我理財的觀念,更教會了我許多人生道理,使我受益匪淺,只有在平時多讀書,充實自己,當機遇來臨時,才能及時把握住,爲社會創造出真正的財富。

富爸爸窮爸爸讀後感 篇十

出於對名字的好奇以及迫於踏出校門的壓力,從書單裏優先選擇了這本書來讀。

初讀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的意義並不是在於複製就能成功,畢竟背景和條件等因素並不相同。在我看來,它對我的意義在於是對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轉變。

長這麼大,二十多年以來,在窮和富這兩個對立面,終於發現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窮人,財富觀僅限於賺錢,生存,存錢,生怕遇到任何風險。而不是切實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含義和劃分,實現資金的流動,最終實現財務自由。

其實,縱觀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在用一生死守窮人思維,爲了滿足自己的內心爲了過上體面的生活背上了換房貸的壓力,儘可能的把空閒對的時間放在精打細算過日子上。然而,對我們來說,其實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讓窮人的思維操縱了你的一生。

雖然自己讀書並不多,但一直在嘗試養成讀書的好習慣。不過,有時候碰到了那種像打了雞血一樣的書真的讓人很反感但同樣是在經濟理財方面的書,這本書卻沒有讓人反胃的感覺。而相反的,在理論與事例的結合中,甚至一些跳出常人思維的想法,使得自己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容易思考和接受。

畢竟是一個剛脫離大學的小兵,所以最有體會的還是在事業方面:

關注自己的事業,用老闆的心態看問題。

作者建議,不管是否成爲一個老闆,都把“關注自己的事業”當做首要任務,弄明白事業與職業的關係。

“好好學習,上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並且努力賺錢”,這似乎從懂事以來就一直縈繞在耳邊。這種太普遍的想法以至於差點成了所有人唯一可以選擇的道路。即便踏上了這樣的軌跡大多數人也會偶爾反問自己“我爲什麼只能這樣走”。只是偏離了這種道路可能帶來的壓力會嚇死人,所以依舊照做。但事實上,循規蹈矩雖然不用冒什麼風險但實際上在過程中並不是那麼輕鬆愉快。

所以,你是要用你的一生去爲錢而工作,還是讓錢來爲你而工作?財務自由是每個人都期盼實現的結果,但收益都是有風險的。所以跳出盒子來思考問題,擺脫畏懼和懶惰適宜的抓住機會,也許你就會成功。

剛畢業,流離失所的感覺。每天穿梭於車水馬龍之間,渺小而卑微。還好內心有股力量在驅動着自己努力,尋覓機會。有時候,公交車上常常會突發奇想,如果發現一個可乘之機,那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