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八年級

讀後感2.98W

看見讀後感八年級

柴靜曾寫過這麼一句話:“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纔會存在。”我覺得這句話與她故事中的老毛相當匹配,老毛是一位人大代表,來自社會的基層,是地道的農民,拖着年過花甲的身體。連續六年爲了農民的利益在奔波着。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看見讀後感八年級,請您閱讀。

看見讀後感八年級1

指腹輕觸書頁,翻開的一瞬間,無疑我又開始了一段靈魂之旅。閱讀於我,無異於旅行於我,所獲得的愉悅之感,也全來自於靈魂遊歷四方的過程。

這本書,是柴靜所作的《看見》。

柴靜坐在一羣老人之間,眉眼都帶着笑地注視着一個孩子。簡單自然的一幅照片便構成了這本書的封面,正印證了柴靜對這本書的小評“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她將重心由事件轉向人,無疑是聰明的。人是構成社會,構成國家的主體,是感動漫流的源泉,通過人的視角,這涓涓溪流更易流入讀者的心靈,使讀者更願意親近作品,親近作者。

少時總會心懷理想,萬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到處是我想要探尋的地方。而當那個有野心的小孩漸漸長大,才發現現實不允許他一一實現多彩的夢,他不得不捨棄一些保留一份穩定的工作,甚而有些人一生都被迫做着自己不愛的工作。讀完這本書,我才發現,遺憾缺失的一部分體驗,可以通過閱讀來獲得。翻開封面,關於柴靜職業生涯的簡介,雖寥寥數字,也已令我神往。再往下讀,我和她一起去非典救治一線報道,一起去調查雙城連續服毒事件,一起去觀察兩會……我體驗着她的成長曆程,從一個青澀、緊張、文藝範兒的小女子,到語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溫柔殺手,再到不輕易譴責的寬厚記者。由此,我也算是跟着柴靜走了一遭,實現了自己的記者夢。

閱讀《看見》,對我人生的改變還遠遠不止這些。“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纔有多深。”“在這樣的現實面前,不必有任何裝飾。”“一個不關注真相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一個不追求真相的社會,必然是一個墮落的社會。”書中每一章無不透露着作者對事件真相的重視。柴靜對真相的拷問與挖掘,也一次次深入。藥家鑫的故事曾傳遍大街小巷。這個西安音樂學院大三的學生,在開車撞倒了一名騎電動車的女人後,拿隨身攜帶的尖刀在她的胸腹部連刺六刀,致其死亡。網絡上,各種關於藥家鑫的評論,謾罵,指責,包括謠言甚囂塵上,衆說紛紜。圍繞法院該不該判處藥家鑫死刑亦是羣情激昂,爭罵聲一片。淹沒於唾沫橫飛之中的藥家鑫,其真實的身影變得模糊不清。人們所謂的個人觀點,不過也是從新聞媒體的觀點得來,從沒去深入瞭解。而柴靜堅持真相來自探尋的原則,去關注事件本身,竟是失敗的教育釀成的悲劇。藥家鑫式的家庭教育象徵着一個更大的社會悲劇:重智力輕人格培養,缺少吃苦耐勞教育,對孩子要求高壓迫大……尤其是藥家鑫父親過於苛刻的要求,使得藥家鑫內心對父親產生恐懼,長久以來就會形成過度自卑,害怕出錯,恐怖扭曲的心態。所以他纔會在犯錯後沒有及時的補救,反而選擇更極端的處理方式。從某種角度看,藥家鑫也是受害者。

身處網絡時代,面對形形色色的網絡信息,我們應該學習柴靜,去關注真相,關注事件本身,面對社會能多一份理智。書中講到的許多新聞事件,像華南虎事件、虐貓事件,當時的人們在看到新聞報道後是熱議紛紛,網友的批判聲壓過了新聞的本身,然而看過這本書後,有人會後悔曾經的妄下論斷,也有人會因爲刺痛的傷口而開始謾罵。而我學到的是在許多事情發生的面前,不必急於下結論,發表意見,很多時候眼見不一定爲實,換一個角度或許你會發現缺口。

看見讀後感八年級2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柴靜《看見》

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了柴靜的《看見》,心裏的滋味很複雜。我曾以爲這不過是一部讓我看看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閱讀這本書時,每一次停頓,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知道這本書,是在手機應用one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純美的的開頭,讓我以爲這只是一篇追憶童年的散文。卻原來那隻不過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讓人憤慨痛心的大事----環境污染。而柴靜在觸目驚心的數據和現狀描寫中穿插的童年往事,爲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從而拉近了讀者與環境污染這件事的距離。環境污染,並不只是書面上的文字,口頭上的口號,而是生生吞噬了我們的童年和美夢的近在咫尺的野獸。接着看到柴靜的博客《新書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視頻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這段視頻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樣,就是一個記者,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着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看完書,再回過頭來看那段視頻,我才真正懂得視頻中的一些話語。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很多她這十年來在央視工作、採訪的新聞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寫這些片段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更不是在展示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訴說着過去的錯誤和迷失。換言之,她在寫的,是自己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這不是柴靜對自己生活工作的記錄,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閱讀中的我,在《看見》這本書中一直在尋找着自己的影子。並不是我的經歷與柴靜有何相似之處,但是我想,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中,不管經歷過什麼或者沒有經歷過什麼,總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亂和惶惑甚至想要放棄自己的“出溜”,壓力下的或軟弱或尖銳,這些感受我們都曾有過。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過了這麼多路以後,把自己包裹地越來越深,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勉強適應社會標準的模糊的影子,糊塗地過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靜,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來越走進自己的內心,從而也能夠走進更多人的內心。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裏一直在重複着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着不從衆不偏頗。擺脫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脫“自我”的影響。像“金剛經”裏所說的,“念起即覺,覺即不隨”。察覺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保持獨立的思考,這纔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讓自己毀滅在自己的意識,謝謝柴靜的《看見》,讓我自己看見。

看見讀後感八年級3

柴靜,央視知名記者、主持人。

相信如果柴靜小姐拋開電視節目的話,大概會是個出色的文字記者。《看見》這本書,人物鮮活,故事真實,感情質樸,細節動人。一本400多頁厚實的書,分兩次竟能夠讀完,這也許得益於她的文字寫得踏實,沒有戾氣。

何爲戾氣?就是不滿、忿忿不平、攻擊式的利劍。

不同於尖銳的政治時事記者,看柴靜的文章,不會有太多讓你感到不適的地方。客觀地來說,讀這本書,就像是帶你淺淺地經歷她在央視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見的畢生難忘之場景。

《看見》並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個人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柴靜的新聞始於生命,最終也迴歸生命與人生的思考。20_年的“非典”讓她最直觀看到死亡與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實的態度。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看過生命如何消亡,他就無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陳虻是柴靜在新聞中的引導者,他的逝去,讓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與人生。

書中的這十多個故事,並不是刻意挑選,也不是那些最轟動的節目,而是每一個故事之間都被一種叫做“理解”的東西串聯起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響的過程,而人真正的成長來自於自己的經歷,也來自於對經歷的理解。看見他人的人生,其實也就是看見自己。

用柴靜同事王開嶺的話來說:“做新聞,就是和這個時代的疾病打交道,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採訪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  用柴靜自己的話來說,“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纔會忘記自己。”“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400多頁的書,也沒上幾張個人照片,弄幾個名人;不寫八卦、不扯段子、不擺朋友錄;不肯將就成文,篇篇使勁全力,滿心滿意都在紙上。憑自身的採訪經歷,事後反思,連綴成篇,看似“小”,實則寫的正是那個大大的中國,和中國的人。

看見讀後感八年級4

我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柴靜,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她。記得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參加的一個演講比賽,她說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它由這些人創造並且決定,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爲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知道世界並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這五分鐘的演講給了我巨大震撼,原來演講還可以這麼性感。我當時反覆看了無數遍。

然後開始關注她的節目,看見。幾個月前,去了清華聽了她的講座。於是一直關注她,當聽到一本叫做看見的書時。我早早的提前市場發行時就已經看完大半。

《看見》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沒有宏大的敘事,在講一個個鮮活的,這十年中所經歷過極具突出的事件裏的人。裏面沒有說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記者不是評論,而是客觀的呈現新聞事件。這十年中,從娛樂節目到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評論部,由第一次採訪時的青澀,緊張,焦慮,到語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溫柔殺手,再到現在的寬厚。柴靜正在一步一個臺階的爬上事業的最頂峯。她這十年中遇到過的挫折,苦難,感動,也許只有自己能夠體會。我通常會看看看着就會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經在不同的人聽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走的太遠,忘了當初我們爲什麼出發。這是陳莽說的。每看一次,就會愣愣神,想想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是爲了什麼。。裏面打動過我的還有很多很多,有些話能夠讓我悔改,而有些能夠讓我有意識。就像一粒分子一樣,在我腦中開始量變。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這本書能夠讓我安靜下來,向內開始學會觀察自己。一層一層的刨,就像結傷疤一樣,把自己最醜陋,平時不敢給別人呈現,自己也不願意想的部分展現出來。這是一個不斷自省的過程,雖然很疼痛,但是確是在幫助我不斷進步。

看完《看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對語言開始變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認,在青春期的時候由於各種原因就不上學了,並且以爲這是一種幸福,並以不學習爲榮。而後來走入社會發現知識結構明顯跟同齡人有差距。於是開始看各種類型的書,但是對文字相當遲鈍。柴靜說過自己是對語言敏感的人,對採訪對象的每一個字都能夠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採訪者的真實內容,然後呈現給觀衆。看完柴靜的書,我開始喜歡這種表達方式,再看每一個字的時候也更加的在意。

看見讀後感八年級5

沒有過多的修飾,沒有過多的感情,柴靜用冷靜真實的文字記錄了她所見證過的悲歡離合。整本書讓我內心產生最大波動的不是屬於柴靜的成長,而是人性的交織。

20年前,同性戀在中國似乎是一個比妓女或者艾滋病毒傳染者更爲令人鄙視的詞。同性戀和其他人一樣上學,工作,努力活着,事實上,同性戀是由先天基因決定的,這是人類的發展過程中的另一種必然的相愛方式,他們無法選擇,愛了就是愛了。但是,社會的不接受導致的是他們不能公開身份,絕大多數的他們不得不和異性結婚,建立感情的社交場所大多是公廁或是浴池,那些不是愛情,只是性行爲,而且是陌生人間的,對於他們而言“在沒有過去和未來的地方,愛活不過來,只有性。”

我們的社會不接受同性戀,同性戀只能被壓抑在角落,他們中有的因爲不理解,不自由,想改變卻無力選擇自殺,有的被父母強制送入精神病院被當做一生的恥辱。是的,連父母都無法接受,最親近的人都爲因新天基因而決定的性取向離開他,嫌棄他。

書中,柴靜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爲什麼不接受同性戀者?”

他說:“因爲我們的性文化裏,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我不能說完完全全的明白了這段話,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社會的共識不能爲那些社會眼中特殊的人選擇活下去的道路,當你的無知,你的愚昧,你的偏見傷害了一個努力去生活的人,我並不認爲這是一種善意。21世紀,人人呼籲着平等,而平等不是某些人因爲符合了大家的共識所以被給予的尊重,平等是發自內心的,你有你的所愛,我尊重並誠摯的希望你能快樂地生活,你能獲得幸福。是的,這種愛並無羞恥。我相信,愛情、自由、公開表達自己身份的空氣、空間,這些同性戀者視作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終有一天會蘊含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相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

再說藥家鑫事件,一切的根源追溯到的是一個孩子的家庭教育,瞭解真相以後,我們才能夠理解他的殘忍手法來自於何處。然而藥家鑫未被判死刑前,音樂人高曉鬆曾經在微博中評論:“即便他活着出來,也會被當街撞死,沒死乾淨也會被補幾刀。人類全部的歷史告訴我們:有法有天時人民奉公守法,無法無天時人民替天行道……生命都漠視的人會愛音樂嗎?”數萬人轉發他的話。理性的來說,這些話並沒有錯,但是這些話的背後,沒有體現出中國較爲悲哀的一面嗎?不知道真相妄自評論,名人的話被奉爲經典,甚至,一個人連糾正自己錯誤的意願都被全民扼殺在搖籃之中。網絡曾幾何時也變成了如此令人膽戰心驚的武器,人,都是人,隱藏在罪惡下的心未必不是脆弱的,而看似善良的人心中又是否沒有惡念呢?

人性的交織,本來就是美而複雜的,法律無法因爲人性而更改,人性也會有法律無法抑制的時候,接受一切可能性,冷靜的面對,不要因爲你的獸語而剝奪任何一個人懺悔的機會。

標籤:讀後感 八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