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 優選30篇

讀後感3.31W

【導語】

看見讀後感 優選30篇

看見讀後感 優選30篇 由本站會員“熹妍立”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看見讀後感篇2:看見讀後感篇3:看見讀後感篇4:看見讀後感篇5:看見讀後感篇6:看見讀後感篇7:看見讀後感篇8:看見讀後感篇9:看見讀後感篇10:看見讀後感篇11:看見讀後感篇12:看見讀後感篇13:看見讀後感篇14:看見讀後感篇15:看見讀後感篇16:看見讀後感篇17:看見讀後感篇18:看見讀後感篇19:看見讀後感篇20:看見讀後感篇21:看見讀後感篇22:看見讀後感篇23:看見讀後感篇24:看見讀後感篇25:看見讀後感篇26:看見讀後感篇27:看見讀後感篇28:看見讀後感篇29:看見讀後感篇30:看見讀後感

【正文】

篇1:看見讀後感

《看見》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十年前她被選擇成爲國家電視臺新聞主播,卻因毫無經驗而遭遇挫敗,非典時期成爲現場記者後,現實生活犬牙交錯的切膚之感,讓她一點一滴脫離外在與自我的束縛,對生活與人性有了更爲寬廣與深厚的理解。

簡簡單單,不粘不滯,這就是新聞人的利落,柴靜的文風,細膩柔婉,可是筆下的容量卻大了許多,是一滴水最終匯入大海的開闊;用字儉省,幾乎沒有修飾語與形容詞,卻剝開生活表面的裝飾,直抵內核的粗糲,擊中要害。

2012年的時候,我還是個桀驁不馴的文藝青年,混跡在豆瓣、天涯,整日“左手倒影,右手年華,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無病呻吟的範着文藝青年的通病,直到我遇見《看見》,說這是一本打通我“五經六脈”,把我從臆想的生活拽入真實而尖銳生活的“手”一點都不爲過。2013年我在日本留學,每一天都過着白天上課,夜晚打工的生活。忙碌生活讓我沒有時間和朋友過多的聊天,與當地人溝通的吃力讓我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去研究日語,身邊的同學都很拼,朝六晚二的作息時間是家常便飯。我通常會在睡前打開這本書,聽她講述2008年非典前線白衣戰士是怎樣用生命抗戰病毒,看他描述盧安克怎樣把青春奉獻給留守兒童的教育......它伴我度過那段最辛苦卻最充實堅定的日子。2016年我再次翻開這本書,柴靜此時因霧霾調查,已經被更多的中國人所熟知,而那本看不夠的《看見》依然帶給我心靈深處最猛烈的震撼,它伴我成長,把我從井底帶到地面,給我力量前行,讓我明白,什麼纔是活着。

柴靜在《看見》裏寫道“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脫,這纔是活着。”精彩的生活從來沒有舒服二字,沒有力度的活着,如一灘爛泥,任由地心引力癱軟成不成形的模樣,在不假思索的矇昧裏依然睡眼惺忪,無動於衷,對人生沒有目標,對生活沒有規劃,對未來沒有期許。我想這便是很多人在這個年紀裏所處的狀態。去年這樣的一句話在網絡瘋傳“不要在奮鬥的年齡選擇了安逸”。很多人在跨入社會以後,把自我精神貨架上的夢想撤掉,在工作之餘只用飲酒作樂對人生偷稅漏稅,走了二十幾年的路,在工作穩定以後沒有再向前邁過,停止了讀書,停止了學習,停止了思考,停止了對自我精神疆土的開拓。人活着是必須要有慾望的。沒有了慾望的人就像蒼白無力的一張紙,水一泡便柔軟易破,風一吹便隨風而逝。二十出頭就對本該揚帆的人生收起風帆,自滿自足大概是這個階段最大的敵人。《看見》裏的柴靜不斷推翻自我,質疑自我,再重建自我,本身就是一個不滿足自身現狀的過程。

小時候我們有夢想有目標,哪怕夢想是成爲科學家,哪怕目標是考一百分,至少我們在用力的生活,在追逐心中的熱火。長大後我們又怎能忍心做一條沒有夢想的鹹魚,用力活着哪怕肝腦塗地,不求任何人滿意只要對得起自我,生命的廣闊是需要我們歷經磨難才能探尋到的,生命的閃耀是需要我們堅定自律才能採擷到的,願我們能像魯迅先生在《熱風》中期望的那樣:“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能夠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願你我都能擁有那顆追夢赤子心!永不停歇!

篇2:看見讀後感

柴靜的《看見》讀後感

深藍色的封裝,村裏的老人和孩子圍坐在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身旁,每個人臉上都掛着愜意祥和的笑容,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柴靜。這本講述她本人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從2001年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記錄了她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中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也記錄了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棱角,溫和圓潤,破繭成蝶的過程。

在讀《看見》這本書之前,我對有關她的新聞接觸甚少,只明白是一位央視的記者、主持人。2013年這本書出版後,着實火了一陣,適逢我大學畢業隻身前往陌生的城市工作,正鬧着書荒,打算再添置一些新書,愛看書的好友們熱情薦書,五個人裏有四個人推薦了,很自然的,一週後這本書就躺在了我的手心。當時看完這本書,給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觸動,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紀實類節目《新聞調查》和訪談類節目《看見》。她採訪的多是邊緣性、尖銳的、爭議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語言平靜理性但不失銳氣,往往能一語中的,直入人心。

於我而言,《看見》讓我能有一個機會重新審視那些以前震撼我們的事,有一些事當時我經過電視、網絡等方式明白事件大致的輪廓,有個模糊的瞭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隨着當時主流媒體的看法。時隔多日後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讓我有了新的認知,修正了一些對當事人的偏見,對事件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更準確的看法。《看見》一共405頁,厚厚的一疊紙張中敘述了十多件柴靜親身經歷過的事件,整本書資料人物鮮活,故事真實,一字一句沒有誇大和說教,只是很平靜的不帶偏見的表述着新聞事件,就像一把尖銳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臟,帶我們見到最深入最本質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讓心高高拋起,揪成一團紙,擰巴巴的撫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讓人不禁陷入深思。

隨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上信息獲取更加便捷,許多新聞事件經過各大主流媒體、微博、微信公衆號等大肆傳播和發酵,變的衆人皆知,成爲熱搜榜首。可是許多的公衆號作者寫文章時總是帶着濃重的個人主義色彩,以夢想橫掃一切,以道德審視一切,不追求事件的本質和始末,傳遞出的觀念、思想都是片面的,不經推敲的,這樣很容易給不明真相的羣衆造成錯誤的輿論導向。正如柴靜所說,“人有時被忽略,被概念,被格式化,這些思維是在無意識之下。”每一個人都有自我的人生,我們並不完全瞭解,不該隨意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妄加評判。就算是最權威的媒體也會有偏頗失實之處,盲目跟風並隨意評論是對當事人最大的不負責和傷害。《看見》讓我學會理解並用客觀公正的眼光看待發生的每一件事,不以自我的喜好爲標準,對他人的處事態度隨意做出評判。

新聞裏到底是應當關注人還是關注事件本身,這並不是一個悖論題,兩者本就融合爲一體,我們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裏非典期間隨時面臨着生命風險的第一線從醫人員;“雙城的創傷”裏連續服毒自殺的孩子們;“沉默在尖叫”里長期遭受家暴後殺夫入獄的女人們;“無能的力量”裏默默無聞地爲農村教育事業奉獻的外國人盧安克...勇於質疑、盡力挖掘真相,帶着理解與尊重的將之呈此刻我們面前,正是柴靜在她的採訪中所散發的獨特魅力。在這個信息爆炸又繁雜的時代,她的新聞既堅持着新聞人應有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也不會帶有任何八卦心理,純粹是出於一個“人”內心的呼喚,不帶任何偏見的報道,沒添加任何的個人主義色彩進去,卻又偏偏充滿了人味。

最終,借用柴靜在文中的一段話與大家共勉:“我就生活在那裏,沒有完美新世界,沒有需要等待的未來,沒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經過和誰的比較才能確定自我。要做的就是此時,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篇3:看見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看見讀後感!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我也熟視無睹——柴靜《看見》。

花了一個週末的時間,讀完了柴靜的《看見》,心裏的滋味很複雜。我曾以爲這可是是一部讓我看看一個優秀的記者如何成長的書,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閱讀這本書時,每一次停頓,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明白這本書,是在手機應用one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純美的的開頭,讓我以爲這只是一篇追憶童年的散文。卻原先那隻可是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讓人憤慨痛心的大事——環境污染。而柴靜在觸目驚心的數據和現狀描述中穿插的童年往事,爲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從而拉近了讀者與環境污染這件事的距離。環境污染,並不只是書面上的文字,口頭上的口號,而是生生吞噬了我們的童年和美夢的近在咫尺的野獸。之後看到柴靜的博客《新書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視頻深深吸引了我。我想,這段視頻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樣,就是一個記者,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着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看完書,再回過頭來看那段視頻,我才真正懂得視頻中的一些話語。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很多她這十年來在央視工作、採訪的新聞和事件片段,可是她在寫這些片段的時候,並不是簡單地重複,更不是在展示過去的榮耀和輝煌,恰相反,她一向在訴說着過去的錯誤和迷失。換言之,她在寫的,是自我這十年中走過的路,她自身的成長。這不是柴靜對自我生活工作的記錄,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閱讀中的我,在《看見》這本書中一向在尋找着自我的影子。並不是我的經歷與柴靜有何相似之處,可是我想,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道路中,不管經歷過什麼或者沒有經歷過什麼,總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職場的青澀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亂和惶惑甚至想要放棄自我的“出溜”,壓力下的或軟弱或尖銳,這些感受我們都曾有過。所不一樣的是,有些人,在走過了這麼多路以後,把自我包裹地越來越深,最終只留下了一個勉強適應社會標準的模糊的影子,糊塗地過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靜,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來越走進自我的內心,從而也能夠走進更多人的內心。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裏一向在重複着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着不從衆不偏頗。擺脫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我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脫“自我”的影響。像“金剛經”裏所說的,“念起即覺,覺即不隨”。察覺自我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堅持獨立的思考,這纔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讓自我毀滅在自我的意識,多謝柴靜的《看見》,讓我自我看見。

篇4:看見讀後感

柴靜《看見》讀後感

昨日凌晨接近1點噹噹網上下的訂單,當天午時5點鐘就收到《看見》這本書。

昨日晚上和今日白天,天氣晴間多雲,我用了大約8個小時的時間把這本書讀完。全書405頁,速度並不算快。

實話實說,我並不是十分喜歡柴靜,因爲周圍有太多人喜歡她。雖然邏輯有些無理取鬧,但這是真實的感覺。朋友中間,我明白有很多人是喜歡她,新聞課堂上教師和同學們也經常討論她。我覺得柴靜擁有這樣多的粉絲已經足夠了,我不用再跟着攙和了。我應當多關注那些躲在角落裏的人,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從而找到些樂趣來。

可是,我必須承認,我還是尊敬柴靜的。不然,我也不會在收看“柴靜《看見》新書發佈會”視頻期間,打開噹噹網選擇購買這本書。

這本書中,柴靜講述了自我在央視的10年經歷。資料主要以社會熱點故事爲主,比如非典、家暴、地震、兩會、藥家鑫案、盧安克等等。透過這些故事,我看到了柴靜對中國民權、環境、三農、教育等問題的思考。[由本站網友投稿]

中國青年報《冰點》主編李大同寫過一本《冰點故事》的書,講述的是冰點背後的故事,故事寫的很感人,至今印象深刻。可是與李大同相比,讀過無數言情小說的柴靜或許更會講故事。她的故事雖然沒有莫言的荒誕和悲壯,可是竟也讓人在不經意之處抹眼淚。最重要的是,柴靜的書是在以新聞事實說話,感染力並不遜於莫言的魔幻現實主義。

很慶幸,一個青春期看慣了言情小說的柴小靜,最終能夠成長爲一名富有現實主義人文關懷精神的調查記者。由此觀之,柴靜是言情小說愛好者們的榜樣。

書中談到山西的煤炭工業的發展,主要揭露了煤炭經濟背後山西所付出的環境代價。當人們在津津有味地談論着山西煤老闆出行如何一擲千金、兒女婚禮何其豪華奢侈時,柴靜筆下的故鄉山西給人帶來的是一種壓抑感。有官員譏笑柴靜,“你怎樣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柴靜回答,“我辦的就是。”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鐵道部原新聞發言人王勇平因爲這句話而飽受爭議。柴靜在書中也提到了他。王勇平的同事說郝勁鬆反政府,王勇平卻對柴靜說:“他(郝勁鬆)是刺頭,可是我們社會需要這樣的人”。這句話,有意無意中改變了我對這位前新聞發言人的看法。

書中還講到了關於抗戰老兵歷史的故事,其中就涉及崔永元和導演康洪雷對還原抗戰歷史做出的努力。康洪雷的這段話最動情,說的是他和蘭曉龍採訪完抗戰老兵,回到酒店相對嚎啕的情景,“之後我們在想,哭什麼呢?是哭這些老兵壯麗的往事和寂寥的今日,還是哭什麼?之後發現,我們哭我們自我的無知,自我的可憐。我們快五十歲的人了,中國抗戰這麼大塊波瀾壯闊的史實,我居然絲毫不知,你不可悲嗎?”

書中還講了其他很多新聞故事背後的故事,比如周老虎事件、藥家鑫事件、虐貓事件……在虐貓事件中,柴靜提到了洛陽籍的攝影師馬宏傑,他扒火車、拍耍猴人,真是做到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贏得不少人的尊敬。在洛陽實習期間,我曾多次聽人談到他。

《看見》是一部講故事的書。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也成了聽故事的人。想想也奇怪,這是個人人都喜歡講故事的時代,聽故事的人卻越來越少。但願柴靜講的這些故事,能有更多的人聽到吧。

篇5:看見讀後感

上學期無意中看到了這本書,初看,作者柴靜,明白這個人,央視名記,可是,她究竟做了什麼,爲什麼在記者這門行業上做的有聲有色,卻一無所知,就這樣,懷着一顆奇的心,我打開了《看見》,走進了柴靜的那幾年。

書中以陳虻電話起筆,又以陳虻去世收筆,以時間爲主線,洋洋灑灑的講述了柴靜從剛來到央視的愣頭青到成爲知名記者的成長曆程,無論是飽受爭議的雙城的創傷,還是非典時期的艱難時光,亦或是藥家鑫之死……書中經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們體會到一個女孩由感性到理性逐漸成熟的過程。

書中並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的痕跡,亦未表現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很多的新聞報道中,她只是選擇了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爲工作的原因,她與這些人相遇,也正是因爲這本書的原因。我們得以以一個讀者的身份走進中國社會中我們未曾接觸過的地方。縱觀書中所描述的這些事實,給人最大的感受是真實,生命的真實,生活的真實。無論是虐貓事件還是藥家鑫之死,她以客觀陳述的方式,告訴我們不僅僅是事件的事實,更是人性的善惡,我們常常說眼見爲實,其實,我們所看到的好並非真的是好,我們看到的惡也未必就真的惡,多的是我們不明白的事。柴靜說: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我也熟視無睹。

“人最大的慈悲是給生命一個救贖的機會。”藥家鑫的父親說。柴靜給了他說出這句話的機會,也給了我們觀看與思考這種救贖的機會。感激柴靜,給了我們一個看見我們所不熟悉的那個世界的視角。感激這個世界,一向讓我們有所期待。

陳虻對柴靜說:“去,用你的皮膚感覺新聞。”讀完這本書,我更想說,走,用你的眼睛看見世界。

篇6:看見讀後感

柴靜《看見》讀後感

今日最終看完了柴靜的《看見》。20xx年9月初買的,整4個月纔看完。看得這麼慢,主要是因爲不太習慣柴靜的語言,看一會兒就覺得累,不像有的書,放下了還想把它再打開。可是這本書還是很好的,很多資料值得思考。

裏面資料很多,不多說了,只說第十八章“採訪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吧。這一章,好幾個地方,看得我眼淚幾乎掉下來。這一章是關於藥家鑫案件的,柴靜還是用她的方式,只陳述採訪資料,不評論,但讓我深深體會到這種陳述比評論更能觸動人心,引人深思。

她在筆記裏寫道:“爲什麼人聲稱追索公正,要求死亡,但死亡來到這一刻,你感到的不是滿足,也不是爲它的殘酷而驚駭,而是一種空茫?它讓你意識到,剝奪生命是什麼意思?就是一切的發展,一切的可能,結束了。張妙死了,藥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結束了就過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隨後在柴靜的陳述中,以及她引述的一位以前採訪過的以往患抑鬱症的男孩小宋的觀點中,你會不由自主地把自我放在被陳述者的位置上感同身受地體會和思考,體驗藥家鑫、藥慶衛遺憾和悔恨的心境,回想自我的成長過程,看着此刻的孩子思考從中應當學到什麼。如果我們不能從藥家鑫、張妙的死去思考這些東西,而僅僅是對類似高曉鬆以往發的微博“即便他活着出來,也會被當街撞死…生命都漠視的人會愛音樂嗎”拼命點“贊”,那他們真的是白白死了。

柴靜在書中,提到了“藥家鑫在公開採訪時說過一句‘農村人難纏’,這句話後面還跟着一句沒播的:‘我害怕她沒完沒了地纏着我的父母’”,看到那裏你會想到什麼?我首先想到的是柴靜很勇敢,她這句話會讓有些人,包括有些記者,不舒服,那些人斷章取義地誤導輿論,應當受到譴責。其次,我想起以往看過一個視頻,採訪張妙的丈夫,他說:“他不是說農村人難纏嗎?我要讓他明白我們不難纏,我只要他以命抵命。他的父母如果願意,我能夠替他贍養”,以及在藥家鑫死後,張妙家人去找藥慶衛索要20萬元,說是“藥父公開許諾過的”。對某件事,當你義憤填膺地贊成或反對的時候,你需要冷靜地想想,你是不是正在失去自我的確定力?擺在你眼前的到底是不是真相?

篇7:看見讀後感

因爲你是我的眼,讓我看見這世界就在我眼前——題記

大學聯考那年,我“看見”了一本書。那本書的封面上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着圍坐在一齊,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畫面是那樣的溫暖。這是我第一次認識柴靜,明白有這樣一個人,也正是因爲這張照片我一向保存着這本書,直到此刻,封面還是完好的。

她不是什麼大人物,可是她很真實。最近,柴靜主導的演講“《穹頂之下》”上映了。這個在2013年就讓我覺得“偉大的女人”。我再一次拿起了那年讓我不得不買的書。讀着柴靜的書,對一些以往並不甚瞭解的新聞熱點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我好似又一遍的經歷了一番,那幾年的重大事件。過去多年的非典時期,此時彷彿也浮此刻眼前了。那時的我還在上國小,每一天都要帶上厚厚地口罩,清晨進校門的時候還要被教師各種“觀察”,但老實說,自我一向認爲那件事距離自我很遙遠。那一段段文字,卻讓這段恐慌那麼真切。雙城事件,開始我也不明白爲什麼那麼小的孩子會把有些東西看的比生命還重要,但我漸漸理解他們,或許每個人心中都有自我執着的東西。有很多事情,也許我們一輩子不會遇見,但這些確確真真的發生過,也許就在我們周圍。許多事,許多人,我們不能理解,但我們沒有權利去幹涉它的存在。如今,我還記得柴靜給小楊寫信時裏面的一句話:“對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憤怒,也不需要還去,只需要蔑視。”

看見讀後感。有人善意地告訴柴靜,她做的節目脫離了大衆,僅僅關注社會邊緣的人與事物。我想說,那些大衆的問題,有人在說了,有很多人在關注了,爲什麼就不能分點兒給那些“被社會拋棄的人”。的的確確,我們能感受到柴靜很真實,很有力量。也許這就是欣賞!

有人說柴靜不像一個新聞人,那麼我想說的是,每個人對新聞的理解都不一樣,而我所理解的新聞,就是以小範圍的客觀,大範圍的去尋求本質。不論是觀衆還是當事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真實的去還原事情的真相,將之呈此刻人們面前,也許這個結果是兩面的,但得到的人會不再因旁人的譏諷而感到身心疲憊,痛苦不堪,得不到的人會因事實的真相而得到法律的仲裁。

柴靜的演講、書之所以對我有吸引力,也許正是因爲有真相,有看法,有血有肉,我纔會喜歡的吧。非得要買來一本她的書,看一看她做的演講和節目。因爲我會無條件的相信她所述的真相,也許這就是信任。

柴靜說:“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纔會存在”。

我說:“因爲相信,所以看見。”

篇8:看見讀後感

提到柴靜,很多人的印象都是,敢進入非典現場女記者,沒錯,這的確是她豐功偉績中很重要的一環。可是我第一次明白她,並不是非典,那距離我們這個年紀過於遙遠,關於違法工廠污染的紀錄片,是我對她的第一印象,她在紀錄片裏說,她不忍讓自我的孩子每一天戴着口罩生活,無論是作爲一位母親,還是一位記者,她都履行了自我的職責。一位敢做,敢說,敢擔的“記者”。

書中提到她初入央視的一段,才明白這樣一位記者開始的時候也只是一個心高氣傲的小姑娘,之後經歷的一切,成就了柴靜。

我們這一代對非典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概念,偶爾聽長輩提一嘴,也不當回事兒,柴靜對它的記錄,卻讓我有一種壓抑感,經過文字都是如此,何況身處其境呢。讀到滿屋子躺着的痛苦的非典患者,讀到柴靜進入那扇門後強烈的想出去的心理,讀到那29個被遺忘的患者,讀到被不幸感染的工作人員,雖一切已經過去,我才明白,那次災難所帶來的痛苦與掙扎。

活着,比什麼都好。

進入“新聞調查”應當是柴靜的一個轉折,從此,無論在哪,從事什麼工作,她,本質裏,永遠是一名記者。

調查性報道,意在於調查,揭露,需要揭露的事情,往往深藏其下,可想而知,任務的困難性,採訪對象的不配合,在此前提下,記者需要做的,便是給予社會一個真相。

我想,記者該是最瞭解社會一個羣體。他們總要去接觸一般人所接觸不到的人與事,甚至比當事人瞭解的還要透徹。

五個小學生團體服毒自殺,原因是情感糾紛,就算是如今看來也讓人覺得荒唐,偏偏這就是事實。

不可否認的是,現實生活中,童年並不是像電視劇中那樣天真,回憶起來,那時候也會有許多煩惱,甚至有些所謂的情情愛愛。很多東西,一旦接觸了,就會構成自我的觀點,思維,無論年齡,之後的價值觀構成,也是經歷所造成的影響,各不相同。

十一二的年紀,有喜歡的人,有三人成虎的小團體,甚至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可是,這都是如今社會所不認同的東西,這個年紀,出於一種變相的保護,也不會有人告訴你該怎樣處理這些事情。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場杯具

對同性戀採訪的那一段,是全文中我最爲揪心一個事件,大概是本身對他們就有了解。張北川教授有一段話“我們的性文化裏,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越是思想傳統的人,越是貼合這段描述,至少在國內,這仍是現狀。隨着思想的開放,社交平臺的流行,這個話題相對以前似乎沒有那麼禁忌了,可是,打壓程度卻隨之愈發嚴厲。這是好是壞

提到家暴,像李陽這種高知識分子,都認爲理所應當,何況是在農村,明知如此,卻無能爲力,傳統思想根深蒂固,改變,談何容易。可是,要變。

“採訪,不用來評判,只用來了解;不用來改造世界,只用來認識世界。”

這本書教會我的,是做新聞人的態度。要有對人性,對觀念,甚至是法律的度量,“新聞人就是要去人多的地方”,矛盾聚集的地方。如果開始,我選擇這個專業是因爲對傳媒行業的熱衷,那麼此刻,更多的是對成爲一名新聞人的期待,去了解社會,感受他人所不能感受的。

篇9:看見讀後感

大學以來,讀的書大多是教師佈置的書目,鮮有自我自主選擇的書拿來讀。根據自我的興趣選擇書來讀,除了金庸的武俠,讀的最多的便是央視記者的書(請允許我叫他們記者,而非主持人),大學讀的第一本書便是白巖鬆的《痛並歡樂着》,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我找了白巖鬆所寫的所有書來讀,包括《幸福了嗎》、《行走在愛與恨之間》、《巖鬆看美國》等等,從他的文字中我看到的是一個人與一個國家命運之間的深刻聯繫,他用他的理智、激動、淚水、憤怒爲我們串起一系列屬於這個國家刻骨銘心的回憶。讀過白巖鬆,我開始讀水均益的《益往直前》,他的命運是與這個國家在國際上的發展而聯繫的,他記錄了伊戰十年的傷痛,也記錄了與硬漢普京的智慧博弈,他用他的堅定與豁達記錄下一系列屬於這個國家與世界的記憶。當讀過這些書之後,我開始讀柴靜的。

《看見》(當然,並非因爲“穹頂之下”,當初幾次打開卻又沒有耐心看下去,如今想看卻已被封殺......),初讀《看見》,文字冰冷,但卻總感覺隱隱中有一種力量在推動着我繼續往下讀,她不是在關注這個國家命運前途的發展,而更多的是在關注生活在這個國家裏的人,是人構成了生活的全部,正是這種力量讓我覺得有寫下一些的必要。看見眼前,我們更要看見內心,不要被眼前看見的所矇蔽,僅有內心的思考纔是最真實的看見。

是我們太幸運,還是他們太不幸

“是我們太幸運,還是他們太不幸”這是我在讀《看見》的過程中反覆在思考的問題,書中記錄着太多太多的不幸,不論是“雙城的創傷”中的那些孩子們,還是一個個不幸的家庭中所遭遇的家庭暴力。在對這些不幸的記錄中我一次次的溼潤自我的雙眼,中文系讀的久了可能越來越感性,我們總是會被文字所感動,我們總是感傷於他人不幸的遭遇,是對他們的憐憫,更是對自我心靈的質問。在對流浪少年犯罪的調查中,一個由十幾個少年組成的盜竊團伙,領頭的十五歲,最小的十歲,都輟學。他們沒有父母來管束,沒有親人來照顧,沒有社會的幫忙,他們甚至都不怕死,這是多麼的可怕。他們在流浪,他們把偷當樂趣,把搶當做狂歡,這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書中記錄了太多太多我們都無法想象的會發生在我們這個社會的不幸,他們有被戒毒所賣去當妓女的,有被無故監禁二十八年的,還有飽受家庭暴力折磨的......我無法想象這些都發生在我們的社會,都發生在我們生活周圍,我們看到了這個社會的陰暗面。貧窮、無知、暴力......當我們都生活在自我幸福的世界中時,有誰關心過在社會灰暗裏生存的人們這也許就是他們的命運,註定不幸

痛苦就是痛苦

痛苦是財富,這句話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纔是財富。或許每個人都生活在痛苦之中,每個人都在抱怨生活,痛苦往往都是生活的必需品,我們始終無法擺脫痛苦。那麼應對痛苦,我們除了抱怨就別無選擇了嗎俞敏洪說:“堅持下去,不是因爲堅強,而是因爲別無選擇。”很多時候我們都是無法選擇的,我們無法選擇命運,我們亦無法選擇躲避痛苦,那麼只能坦然應對。人所要應對的痛苦是多種多樣的,迷茫時的痛苦,失意時的痛苦,失去時的痛苦,那麼痛苦之後呢沒有改變,依舊走老路那麼這些痛苦將會轉化成更大的痛苦,而深陷痛苦之中也終將一事無成。我們要的是對痛苦的思考,對痛苦的反思。白巖鬆說:“不管正經歷着怎樣的掙扎與挑戰,或許我們都僅有一個選擇:雖然痛苦,卻依然要歡樂,並相信未來。”室友問我:“還相信未來嗎”我回答:“是的。”兩年之前是這樣,兩年之後的我依舊相信。世界上僅有兩種動物能夠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一種是雄鷹,一種是蝸牛,我自知我並非雄鷹,那麼我甘願做一隻蝸牛,在痛苦中決不放棄,並且始終堅定地相信未來,因爲我相信遲早有一天我會看到與雄鷹看到的同樣的風景。

命運經過失敗指出應當走的路

馬修·埃蒙斯,一個註定載入史冊的悲情英雄,那個總是在奧運賽場上最終一槍意外失利的男人,他無法擺脫命運對他的捉弄。北京奧運失利後,他和妻子相擁在一齊,那個因四年前雅典失利而結緣的妻子,同樣是射擊名將的卡特琳娜,他們相擁在一齊時不是妻子在安慰丈夫,而是丈夫在安慰妻子。生活到了真正的艱難處時才能體會“僅有最親的人才能瞭解和陪伴你的傷痛。”是的,生活就是這樣充滿戲劇性,我們無法改變,只能坦然理解。命運經過失敗指出應當走的路,一路走來,經歷過太多太多的失敗。一次看到艾弗森跨過泰倫斯·盧的照片上頭配着一句話:“我以爲跨過的是全世界,沒想到跨過的卻是自我的巔峯。”經歷過大學聯考洗禮的我們,很多人都會抱怨自我大學聯考失利,可是誰又能明白當我們不甘心地步入大學殿堂的時候,人生將要應對的失敗纔剛剛開始。我們會應對很多競爭的失敗,會應對投票的失敗,會應對選擇的失敗,你會在這些失敗中發現,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的,我們必須要應對這一切,哪怕無奈,哪怕不甘心,哪怕是憤怒。因爲這是成長所要經歷的陣痛,我們無法避免,我們只能勇敢應對。我們僅有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前進,用事實告訴那些給過我們傷痛的人:“我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有多了

不起,我只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我必須要拿回來!”

在這個缺乏思考的年代,我們很多人都早已不再關注現實,不再關注社會,不再關注國家,我們只顧着自我。我們很少去問爲什麼,怎樣會這樣其實我們早已被眼前的事物所矇蔽,我們早已不再看見。柴靜說:“不要因爲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爲什麼出發。”那麼,我們每一個有思想的人是不是也應當在現實中看見一件事物時總要問問自我的內心:“我看見了嗎”

篇10:看見讀後感

楊絳教師曾說:“年輕的時候以爲不讀書不足以瞭解人生,直到之後才發現如果不瞭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看見》這本書是準備考研時合着考研書湊包郵費買的。書中講了太多赤裸裸的社會現象,非典時期一線的醫護人員們、相約服毒的少年們、因家暴而殺了丈夫的女囚犯們、行賄不成窘紅臉的地方官員們、隱於夜色中的同性戀們、與記者一齊生活的妓女們......

一羣羣人兒猶如一堆堆的跳蚤掩藏在一襲華美袍子下,每人都頂着社會扣在他們身上的標籤過活,但再不堪的標籤背後都是一樣深沉的生活和掙扎。這讓當時的我越讀越是疑惑不已。

看見,看見什麼看見社會上的形形色色各階層不可言說的傷與痛後,一個柔弱記者變得強大了

柴靜的文字,猶如柔軟的絲綢下藏着一把鋒利的銳器,冷不丁地割一刀,又忽然遞上一雙有熱度的手暖一暖。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完美與真實是分裂的。

最近重拾起這本書,感受與之前又有些不一樣。

書中講了這麼一個歌功頌德的故事。一位中學教師辭職在家,收了幾個有智力障礙的孩子。故事中極儘教師對孩子們的付出與關愛。爲孩子們批改作業、修訂破損的作業本,還帶孩子去吃麥當勞。

片子出來後,觀衆爲之動容。可之後細問那位記錄此片的記者,才知那位教師做這樣的事是收錢的,價格不菲。故事的溫度立刻被大打折扣。

質問記者“爲啥不說教師收錢”記者答不上來。仔細一想,也不能怪那位記者。這是潛意識裏的觀念。歌頌一個人,就要撿好聽的說,不好聽的儘可抹去。這雖不是怪念頭,卻需要人時刻警惕。

舊思維定勢沒有錯,卻容易令人人云亦云,忘記了獨立思考。柴靜也特意向一位前輩請教,前輩說了一句話,“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強求,更不要變成強制”。

書中還講到了崔永元做“口述歷史”的事。崔叔叔說,《論語》是後人在孔子死後300年成書的。說的是不是孔子的事,還不必須。但,世世代代聽心得,提高慢。做口述歷史,就是直接想聽孔子怎樣說。

崔叔叔這一番話對與不對暫置一邊。但這位“執拗”於真實歷史的老主持在五十知天命的年紀,揣着心裏的某處不安,離開新聞,到處籌錢,做《我的抗戰》、《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等口述歷史。不計較採訪困難,不琢磨節目編排,爲多采訪一人,多整理資料,能夠費時一個月甚至更久,只是想離真實的歷史更近一些。

當大家都以爲崔叔叔是要爲一些耳熟能詳的歷史定論翻案時,崔叔叔又告誡起來,“重新對歷史下一個結論,又可能誤導一批人,我不想幹這樣的事。我期望五六十年後最終有一本被大家公認的書,大家認爲它是真實的,僅此而已”。

新聞也好,書本也罷,無論是哪種媒介,究竟是重於供給真實信息,還是表達觀點呢以我有限而淺薄的閱歷來理解,無法定論。但作爲一個讀者的角度,無論它供給信息也好,表達觀點也好,讀者總是會不可避免地試圖用自我的人生去感受、去思索。

我以往聽過形形色色的講座,總是這一“說法”應這一時代而生,再過一段時間,又一“說法”推陳出新。一家談一家之言,有的是換湯不換藥,有的確有幾分道理。但,看多了,若忘記了自我的思考,必是眼花繚亂,分不清東西。

一蓮教師和子復教師說,那裏有“術”與“道”的智慧。

何爲“術”我淺顯地理解爲“術”猶如盲人摸象。摸到鼻子,覺得大象是鼻子;摸到耳朵,覺得大象是耳朵......而“道”呢,就是一向在那裏靜靜不動的大象。

“術”是通向“道”的途徑,而“術”是“道”落地的載體。求“術”沒錯,但盡信“術”,還不如拋開“術”,就活在實實在在的生活裏。

生活可不管你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它全然地給你。

書中有一句話總結,“別在生活裏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裏發生的東西”。

認識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座標。你在座標系的哪個位置不是取決於你明白多少,而是取決於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多少。

篇11:看見讀後感

看柴靜的這本書是出於偶然,經常瀏覽一些圖書網站,《看見》總是在暢銷書的top10,在書店甚至機場也會看到推薦,很是納悶這本書到底講些什麼以至於這麼暢銷大家都在看,所以滿懷着好奇與期待買了一本細細讀起來。

在讀《看見》之前,“柴靜”這兩個字對我而言只是一位記者的名字,此刻柴靜在我腦海中是扯着“求實,公正,平等”大旗的鬥士。《看見》其實是柴靜十年記者生涯的一個回顧,它沒有宏大的敘事,只是講她這十年中所經歷過的極具代表性的事件裏的一個個鮮活的人;它裏面也沒有說教,卻讓我一個外行明白了作爲一名合格的記者不是評論,而是客觀的呈現新聞事件,也讓我瞭解了新聞事件的背後竟有那麼現實與真實的故事。

《看見》誠實地描述每一個事件,每一個事件背後的人,經過這些人和事我們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而這都源於柴靜的真實和由心而發的熱情和關懷。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菸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卻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因爲從理智角度看,報道事件本身不能帶入個人感情色彩,否則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觀性,但從情感角度,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頭腦和一顆帶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實。

從更深層次的閱讀這本書,我看到了一股“韌勁兒”,它是對自我要求的堅守。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想,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爲的只是避免人爲偏見或附庸,就像陳虻說的“不要走的太遠,不要忘了當初我們爲什麼出發”。無論在什麼崗位,做什麼工作,要有自我的職業道德,都要有一股韌勁兒,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打磨自我的理智與冷靜,一切請忠於自我的內心。

篇12:看見讀後感

明白柴靜算是比較晚的,那時候在網上看見一個演講視頻—《認識的人,瞭解的事》,短短几分鐘,關於四個人的故事,女教師、律師、官員、總理、獨特的氣質,真誠的語言,帶給人心靈上長久的震動、從此改變了對記者的看法。開始關注她的博客,看她的節目,讀她的書籍,認真瞭解她是怎樣的成長。

要想“看見”,就要從愚昧中睜開眼來。

因爲她的不一樣,很多人喜歡她,但同時也飽受爭議。喜歡她的人欣賞她在鏡頭前的犀利與敏銳,她以往故意在節目中反覆詢問王錫鋅關於公款消費的數字;她以往一人獨面黑社會的威脅。同樣有人覺得她的主持風格更像是一種表演:“很多的反打和全景鏡頭把她採訪中標誌式的蹲、抱、皺眉充分表現。”我個人覺得她是我們這時代真正優秀的記者,她在用自我的方式探尋新聞工作者應當持有的態度與作風,看她早期的文字,細膩又帶一分倔強,正如她給人的感覺。

《看見》是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在一個又一個採訪中,她應對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社會問題、災難、杯具,文章中常常看到她對自我的懊悔,一個錯誤的提問,錯誤的表情,不適宜的態度,她勇於自省,明白自我的缺點並盡最大的努力去改正。從一開始的極具攻擊性的提問到不帶道德眼光去看任何問題,她在探索、在修正。她一向強調要做一個獨立的新聞人,什麼是獨立她引用胡適的話說:“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是你們自我的事,給你們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此刻,她不再期望“改造世界”“讓這個世界更好”,她更在乎“事情本身”,“做對的事情,做應當做的事情”。

《看見》所呈現的各個新聞事件、人物讓我有時候對社會很是失望,可是柴靜教會了我怎樣去思考,她在演講最終說道:一個國家是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成的,她由這些人創造並且決定,僅有一個國家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爲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去捍衛自我憲法權利的人,能夠明白世界並不完美,可是仍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僅有這個國家擁有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才能說,我們爲祖國驕傲。僅有一個國家珍重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才能說,我們有信心,讓明天更好!

柴靜教給我的就是這樣:獨立思考、記錄真實。

篇13:看見讀後感

在看這本書的官方簡介時,我以爲這是一本純粹記錄一名記者十年以來的採訪經歷,或是一本十年裏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意料,讀完以後,我感受最深的,卻是她在書中對自我錯誤的內省和反思。這其實是一本記錄她成長的書。

整本書給我的感覺乾淨利落、一語中的,絲毫沒有不必要的修辭和讓人反感的粉飾。從頭至尾都是以敘述的口吻展開的,平淡且真實,是我喜歡的風格。所以,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常會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產生很多共鳴。

這十年,她深入一線,“出生入死”給我們帶來的事件真相。她的經歷,她的採訪,每一篇總有一個點會觸動到我。她報道過非典、汶川大地震、留守兒童、兩會、奧運會、環境污染、虐貓、徵地、藥家鑫、雙城的創傷……每一個事件都是當下爭議的熱點,都留下了時代的印記。她用十分樸實、坦誠的語言陳述着自我的十年採訪記錄及成長之路,讓我感受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作者。

在報道的過程中,她碰到過很多困難,也承受過巨大的壓力,同時體會着很多很複雜的痛苦。我覺得作爲一名女子,她很不容易,因爲那是得有多強大的內心才能消化這些經歷和痛苦。關於痛苦,她的導師陳虻告訴過她:“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纔是財富!”這本書裏所有的採訪幾乎都是對痛苦的思考。其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身邊很多有上進心、對自我要求很高的精英份子,基本都有很痛苦的一面。

我去年讀和君商學院,商院總裁王明夫上大課時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優秀的人多數都掙扎在痛苦中,並且多數的痛苦都是自我製造的。”這點我深以爲然,相信身邊很多有志青年都有自我的故事,每個人的經歷都是百轉千回、曲曲折折的。可是,我認爲我們既活在這世上,就要對自我有交待,不能蹉跎歲月了,就像書中白巖鬆對柴靜所說的:“往事是最痛苦的,只可是回憶起來十分完美”;柴靜在報道監獄女囚時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她說“人是一樣的,對幸福的願望一樣,對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樣,只是她生在這兒,這麼活着,我來到那兒,那麼活着,都是偶然。

柴靜在書中對採訪有一小句話的定義,她說,“採訪是什麼採訪是生命間的往來,認識自我越深,認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其實,我認爲,放到生活中,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初入職場時,做了近兩年的客戶經理,工作的性質就是跟人打交道,我被迫從一個十分安靜內斂的人變成了一個必須表面上能說會道、八面玲瓏的銷售,這點我真是深有體會。這是一個十分痛苦的過程,但我卻從中更深地認識了自我。我們僅有認識自我越深,也才越能理解他人想法和行爲。我們能夠不認同他人的價值觀或行爲處事,但前提是,把他當成一個對等的人來看待,去了解他,去理解他的邏輯。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因爲所有人對幸福的願望是一樣的。

我用三個詞來概括對這本書的感悟:真實、理解、思考

第一點,真實。

讀完這本書,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更深層的瞭解。記者最基本的素質在於報道事件要“客觀”,真正的客觀,不能夾雜自我的主觀感情。所以在書中我們能夠看到柴靜爲了尋求真相,排除萬難深入一線。比如說華南虎到底存不存在雙城兒童連續服毒事件的背後原因是什麼盧安客無能的力量的信仰來源於哪裏山西礦難一再報道又還是照樣一再發生的背後本質是什麼很多很深刻的社會、人文原因,大家都能從這本書裏找到答案。

在此簡單跟大家分享下她在“非典”一線的真實。柴靜真真的冒着生命危險衝進一線報道“非典”,當然,她也成名於“非典”。第二章裏《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她在裏邊首次批露,其實非典病情在一開始是不受重視的,柴靜爲了尋找真相,冒着被感染的危險深入病房。當時她們的採訪隊伍都是不允許回電視臺的!

她在書裏說,她親眼看到從頭到腳蓋着白布的病人紛紛從她身邊推過,而這時還有媒體的信息是:“市民能夠不用帶口罩上街”。她的一期節目“非典阻擊戰”一經播出,社會反響巨大。因爲它反映出了真實的前線疫情。當時有一些反對的聲音,有同行質疑她們說她們在製造恐慌。但柴靜回:“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輕慢!”

在這個章節裏,柴靜用很平淡的文字描述了一個歷史性事件。醫護人員無私奉獻,記者出生入死,但讓我觸動最深的,是人在絕望時候,那份即使心如死灰但仍有溫度的情緒,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感觸。有這麼一個情節,柴靜在書中講到,病房裏的病人相繼死去,其中有一個病重的女病人正在輸液,舉着吊瓶,看到攝像大哥拿鏡頭對着她,她說:“再拍,再拍我把口罩拿下來親丫的”。周圍人紛紛大笑。看到這我是真的被震撼了。因爲人們還能笑的時候,是最不容易被打敗的!

第二點,理解。

除了“真實”,還有“理解”。這也是最打動我心的地方,她記錄了自我一點點認識人,瞭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認識人的過程中認識自我。柴靜的特點也在於此,雖然比較受爭議,但我很欣賞,那就是,她在用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追尋着一個新聞一個事件的時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點情感。

在第五章《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她寫吸毒的妓女,寫濫交的同性戀,她說“明白和感覺到,是兩回事。”第九章《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纔會存在》,柴靜反思她在採訪兩會期間順口用“萬人空巷”這樣的空詞、假詞,坦白思維定勢之深,“光靠自我靠不住”。第十章《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她直面“煽情”,把自我將偏見美化爲趣味的姿態心理一一曝光,追問記者的職業要求究竟是迎合大衆的情緒表現,還是客觀的探索,甚至提出了一個更根本的“重建”問題——“一個世界如果只按強弱黑白兩分,它很有可能只是一個立方體,你把它推倒,另一面朝上,原狀存在。”她要新思維的萌芽,她要“讓人‘明白’”。在這一章裏,柴靜在書中引用了她博客上一名讀者最尖銳的批評,我放到那裏,大家能夠探討。

“如果你用悲情賄賂過讀者,你也必須用悲情取悅過自我,我猜想柴靜教師做節目、寫博客時,常是熱淚盈眶的。得誠實地說,悲情、苦大仇深的基礎是自我感動。自我感動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癮,對它的自覺抵制,便尤爲可貴。每一條細微的新聞背後,都隱藏一條冗長的邏輯鏈,在我們這,這些邏輯鏈絕大多數是同一朝向,正是因爲這不能言說又不言而喻的祕密,我們需要提醒自我:絕不能走到這條邏輯鏈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準確是這一工種(記者)最重要的手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

雖然有讀者批評她,說她是表演性的記者。但我認爲歸根結底,她在追求真實,“真實自有萬鈞之力”;她還要建立真實——真實的從容的自我,不爲了煽情而煽情,也不爲了剋制而剋制。她要將人還原爲人,而不是一個概念或某種符號,以最謙卑的心態去了解、理解。

第三點,思考,對事件深刻的思考。

在第十八章裏,藥家鑫砍人事件,她說:“把一個人送到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肇事起點,才能瞭解和理解,僅有不把這個人孤立和開除出去,才能看清這個事件對時代生活的意義。張妙死了、藥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了,結束了就過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所以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的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性,但深層折射出的是此刻家庭教育問題。這便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吧,一個事件產生,它深層折射的問題,它的源頭在哪裏,需要我們思考。跳出問題看問題,不衝動、不盲目、不求急,有時“慢”也是一種效率。

第十四章《真實自有萬均之力》,她描述了汶川地震的採訪。地震發生的時候她正在美國,她第一時間打電話請示領導,領導告訴她不要回來,太危險,她回覆說我明白了,然後立馬買了回國的票,並且直接轉機成都。所以她幾乎是第一批趕到汶川現場的。開始採訪了,她很流利地對着鏡頭講述了幾個感人的故事,但這第一期片子其並沒有經過臺裏審覈,什麼原因呢因爲過於灰暗及刻意,缺乏活氣與思考。之後,他們拍攝組住在了北川楊柳坪村,真實地記錄了幾組村民地震後的一言一行,從恐慌到適應再到樂觀,這種真實的力量瞬間打動了臺裏,當然也打動了億萬的觀衆。

地震發生的時候,我當時就在成都。川大大一,我在回宿舍的路上,我親眼看到兩幢六層高的宿舍樓以左右傾斜三十度劇烈地搖晃,親眼看到有個男生光着褲衩從二樓跳下來在地上撲騰了一會又掙扎着跳起來,親眼感受到幾乎是瞬間一樓涌出黑壓壓的人羣大家只顧着往空曠的廣場狂奔。之後一個多星期裏,我們一羣學生,不允許回宿舍,不允許進教室,不允許出校,只能呆在空曠操場,還得忍受連續的陰雨天。那些日子內心是不安的,對未知的不安,對餘震的不安,因爲以往的秩序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完全失效,我們十分渴望安穩,需要有期望。而這還僅僅是在只受了一丁點影響的輕災區,更別提那些重災區是經歷過怎樣的恐慌了。

但人總能以驚人的速度適應與重生,一年後,我們去災區支過教,那些小孩眼中還是閃着期望和樂觀的光芒。三年後,去九寨溝,途經映秀重災區,我看到新蓋的學校新氣盎然,旁邊坍塌一半的教學樓用來做地震遺址供人蔘觀。因爲有身處其中的感悟,所以在地震這篇報道中,我更喜歡的是柴靜對災民們眼中的堅強的把握。第二年,她再回北川採訪,她寫到“去年地震中坍塌滑坡的山體,此刻已經慢慢重新覆蓋上了草木,就在這片山巒之間,正在建成新的房屋、村莊和家庭”。

這,便是期望。

篇14:看見讀後感

實際上,這個世界沒有好人與壞人,僅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柴靜。

《看見》是知名記者和主持人柴靜講述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它記錄了柴靜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中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曆程,描摹了柴靜這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棱角,破繭成蝶的過程。

“看見”是脫去世俗的束縛,用客觀、真實的目光去看待,直至發現問題的本質。在這個世界上,一部分人都不願用自我的眼光去“看見”。也許是擔心,事物的真相被自我刻薄尖銳的目光刺穿之後,將會留下無盡的沉重與悲傷,但,倘若每個人都對社會上的黑暗腐朽的東西不甚了了,不去反對,那麼這世界上哪還有善良完美可言?這時充當的將是千萬副冰冷的虛假面具,而此時人性與道德將逐漸消逝。

主持人柴靜在《看見》中寫道:“我們的社會爲什麼不理解同性戀者?因爲在我們的文化裏,把生育當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感情,應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同性戀的感情是最真實的,”的確,同性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不自覺的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但我們我們也許能儘量的少一些鄙視與質疑,多一些寬容與理解,畢竟這是他人的感情自由。

另外,柴靜用殘酷的現實也揭示了倫理與道德最黑暗的一面。例如人們爲了眼前的苟且利益而不惜傷害他人的利益,將法律與道德踐踏於腳下。

不得不說,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影事業蓬勃發展。有些電影深刻地揭露了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例如韓國影片《蚯蚓》《媽媽別哭》講述着殘忍的學校欺凌事件,本國的影片《悲傷逆流成河》也刻骨銘心地揭穿學校不爲人知的一面。有些類似事件也曾發生在周邊,但試問我們每一個人,在遇到他人的利益受侵害時,是否也曾袖手旁觀?也許僅有受害者生命的流逝才能換來每個人的覺悟。在看完《悲傷逆流成河》後,結局女主人公易遙的經典語段更是催人淚點:“生物的本能是趨利避害”“仙人掌成不了花,沒法讓人捧在手心裏”“你生活在光亮裏,你就覺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你們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個人,因爲你們的日子真的無聊。”

在柴靜的《看見》中,沒有明確定義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在這本書中,表現的是法律判定犯了法的不必須是壞人。就像藥家鑫案。藥家鑫撞了人還殺了人,網上的輿論一邊倒說要判他死刑。而柴靜爲了看見真相,勇敢地去調查:“他爲什麼要殺人”。之後才明白當時的藥家鑫因爲恐懼,以爲被撞的人記住了他的車牌,怕找他們父母的麻煩,衝動之下便起了殺心。其實本質上藥家鑫是個孝順父母的乖孩子,只是一時法律意識淡薄。而又有多少人肯拋棄表面的法律判定,從事物的真相去探究。

遇見《看見》,我開始嘗試用自我的眼光去“看見”。

篇15:看見讀後感

《看見》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過多的修飾,但充滿了真情實感,它是一個人——柴靜,親身經歷的十年。不是虛構,也不是幻想,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感悟。

柴靜於書中說:“當一個人關心別人的時候,纔會忘記自我,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任性。”幾百頁的書記錄的不是上層社會人士的風流生活,也不是娛樂明星的事業經歷,而是下層勞動人民實實在在的生活事件,憑着自我的採訪記錄和總結思考,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現,有力地衝擊了讀者的思想觀和見識,鮮明地刻畫出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中國人。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藥家鑫事件”,其講述的是在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樂學校的藥家鑫夜駕車撞人後,發現傷者在記錄自我的車牌號,拿出刀子又將傷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之後駕車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時,再次撞傷行人逃逸時被附近羣衆抓獲,之後被判死刑。看似平凡的殺人事件,卻能夠引發讀者的深層思考,而不是表面上對死者打抱不平,爲什麼眼見自我犯下錯誤還要加深它的嚴重程度?爲什麼如此殘忍、不顧後果?

從該事件中可引出“獨立思考本事”這一話題,藥家鑫爲何撞傷人之後還將其捅死?因爲擔心傷者認出他的車牌號而被逮捕。但他又是否想過:刺殺者,不僅僅沒能讓自我逃脫,反而讓自身深陷泥潭?一個大學生竟做出如此缺乏思考的行爲,應當與個人,家庭,學校有關係!

從個人角度看,一個人學識的高低不代表其生活本事的強弱,不應當“一心只讀聖賢書”,而是在求學中培養自我的獨立思考本事。注重思考,三思後而行是很重要,這對以後能否生存社會影響很大。其次是家庭,父母不應過分寵溺,也不應不分是非對錯,就認爲孩子是對的,否則會阻礙孩子的獨立思考本事培養,這將會成爲其人生道路上的一道坎坷。從教育角度看,異常是80年代,除了學習還是學習的他們,真正到了社會上這些學來的東西大多是沒有用的,而真正有用的東西還沒有學到——獨立思考本事。

所以,從藥家鑫身上我們看到了本質,他並不是十惡不赦之徒,而是因爲缺乏獨立思考本事,使事情的後果變得更嚴重,導致死刑。

《看見》向我們展示了平常所無法觀察和想到的現象,若對細微物不斷地思考,對整個人生是很有幫忙的。

篇16:看見讀後感

以柴之火,度靜之聲,觀善惡,見虛實,渡冷暖。——題記

柴靜很早就近視了。可對於她的雙眼,用視力表來衡量是不公平的,因爲晶狀體的厚薄所能影響的,始終遠遠不及她那雙眼裏,從深而清明處迸發出的光芒。這光芒,它是明慧而溫存的。柴靜有一雙真正的記者纔有的雙眼。機鋒,也有悲憫。

人們心尖兒上捧着家庭事業,只好行色匆匆。所觀花草無不花草,所觀山海莫非山海。對“自然而然”和“大多數”的現象習以爲常。她本能夠像這樣更簡便些,無奈這雙眼從心,倔強地選擇遊走在風光的邊緣。而驚人的是,她目之所窺,可見生命最原始的蓬勃脈動,可見被人們細心藏起的卑微的哀慟與渴盼。

柴靜的成名作是北京非典狙擊戰,書中把這一段故事的記敘收錄在了第二篇文章《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文章開篇就講述了一個處在事業低谷的女記者如何“無知無畏”,“擅闖”有關非典的會議,又主動請纓,自此投入人生一段重要經歷。她在轉運疑似非典患者的現場採訪,而她採訪的醫生一週後也發病了;她在疫情一線奔走,與其他工作夥伴一樣,拒絕回到電視臺,一邊安慰親友一邊做着與健康的親友同事更決絕的隔離;她帶着麥克風孤身進入醫院內部污染區,直擊被生死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絕望的現場。就在那裏,寂靜到詭異的病房裏,亡靈與生者都孤獨得窒息。那些逝者最終掙扎過的牀單和胡亂的病歷,那些吊着最終一口氣睜着無神的眼的蒼白單薄的患者,那些因病魔離散卻仍被病魔糾纏的家庭。他們都在那裏,即使外面疫情正在好轉。

記者柴靜看見了,她都看見了。

她是奮不顧身的勇士,迎戰生死一線。可更珍貴的是,這樣堅挺剛強的神采,爲那些嚮往幸福和平凡的人們而柔軟,而這份情意,不是同情,而是設身處地的平等尊重。

對話吸毒後在戒毒所被賣出去的女子,女子徹底的羞愧與痛苦第一次得到別人完整的傾聽;採訪同性戀者,他們對“感情,自由,公開表達自我身份的空氣、空間”的渴望難得宣泄的出口;調查女性暴力犯,那些曾成日惶恐怯懦的女人,法庭上也沒說出口的如何在遭受家暴幾十年後發起致命反擊的真相,這才公諸於世;採訪“公敵”,爭取權益的“弱勢”以往如何從一任任廠長那裏篡奪侵佔的事實浮出水面……

記者柴靜看見了,善良且具有“對抗性”的記者柴靜看見了。那些少數的人們對同等尊嚴的訴求,各種家庭杯具的端倪,人事的多面人性的多維度,生活的小確幸,人間零碎而閃光的繁多完美。

她一步步貼合新聞追求的“準確、深刻、平衡”原則。在求知,求真,求溫度的路上,她偏要靠近那些無數隻手攔截的失色區域,推開形色各異的質疑和譏諷,與其他執拗的赤子一樣,在輿論和利益的攻勢中乘風破浪、撥雲見日。日漸銳利的同時,她還是會包容無處安放的心傷,她仍要爲哭泣的孩子抹去眼淚,她依然擁抱痛訴疾苦的悲痛人兒,她從來不會迷失在穹蒼之下。

我們的世界,大多時候認爲是非黑即白,犯罪的人被判死刑是我們極大的歡樂,總覺得這就是正義。可是柴靜以一個新聞人的角度,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個更理性也更溫情的世界。我看到她不斷在剖析自我,不斷和自我對話,從不一樣的角度鞭策自我。每每意識到自我的錯誤,也像我們一樣,並不能一下子勇敢承認,總要遇到一些挫折,被現實狠狠打擊一番,才最終忍痛蛻變。就像一個個我們一樣,就像我一樣。

柴靜就這麼思考、記錄,歡喜也哀傷,前行也成長,像無數其他默默無聞的,置身深山野田,災難現場的,並肩最頑強的英雄和無辜而樸實百姓的,燃燒青春甚至生命來奉獻新聞事業的記者們一樣。

成長,在柴靜的這邊書裏體現得淋漓盡致。她並不是個完人,不是一下子就能到達今日的高度。她向我們展露的,是自我的不足,是她不斷的喃喃自語和自我反省。是她掀開自我的皮,露出赤裸裸的那顆並不完美的心。她向我們展現了自我的成長心路歷程,這條路,她走得及其不易,一路磕磕碰碰,但頭也不回。

她果真就像燃着了一簇柴火,取暖、光照,自下而上,窺視、洞知,由表及裏,閃着明慧而溫存的光芒。這團燃燒的火焰,不是正在她眼睛的深而清處,熠熠生輝。

篇17:看見讀後感

《看見》讀後感:跟柴靜一齊成長,追求獨立與真相

一、爲何要讀此書

《看見》是我在2013年購買的一本書,當時自我一心撲在技術的學習上,想要提升一下自我的綜合素養,順便裝一下文藝青年,所以就買了。可是說來慚愧,此刻都2016年了,我才把它閱讀完,也是自我的執行力太差,總是太貪婪地想要吸收更多的技術知識點,把這些所謂的“雜書”總是放在一邊。經歷了3個月的持續加班,立刻項目就要上生產環境了,最近加班的也不是那麼頻繁了,加上最近成都天氣一夜入冬,晚上早早進到鋪裏,不想看其他的,於是就找出這本書翻着翻着就覺得越來越過癮,旁邊放着我最喜歡聽的各種音樂,突然覺得這也是一種享受,它比我在某個技術點上的提升更有感覺。那裏,我也將這本書推薦給各位園友,期望大家有空時都能夠去看一看。以前很喜歡聽高曉鬆作詞,許巍演唱的一首《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我們作爲IT行業的技術人員,除了學習技術,應用技術,也要看到詩和遠方的田野,這樣或許我們的生活會更有樂趣!

二、關於個人成長

《看見》是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講述自我在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它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也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書的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着圍坐在一齊,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此刻鏡頭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翻過來,在柴靜的簡介裏,寥寥幾句話寫完了她的工作經歷,這一點可不像許多名人出書,在簡介裏寫滿各類榮譽、頭銜。也許經過這就足以給人平凡有愛、簡單真實的形象吧。

十年前她被知名電視人陳虻發掘,將她從湖南衛視請到了CCTV,成爲了一名央視主播,但卻因爲毫無經驗而遭遇挫敗。非典時期成爲現場記者之後,現實生活的犬牙交錯的切膚之感,讓柴靜一點一滴脫離外在和自我的束縛,對生活與人性有了更爲寬廣和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間,非典、汶川地震、兩會報道、北京奧運等等,在每個重大事件現場,幾乎都能發現柴靜的身影,而如華南虎照片、徵地、藥家鑫事件等剛性的調查報道也會有她的製作。在書裏,她記錄下淹沒在宏大敘事中的動人細節,爲時代留下私人的註腳。一如既往,柴靜看見並記錄下新聞中給她留下強烈生命印象的個人,正如柴靜所說:每個人都深深地嵌入在世界之中,沒有人能夠只是一個旁觀者,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書中記錄下的人與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柴靜說這本書有三重內涵:

(1)柴靜個人成長的自白:從對新聞一無所知的新人,嚐遍失敗、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爲央視最受歡迎的女記者和主持人,柴靜從未停止反思和追問,本書告訴你柴靜何以成爲柴靜,她經歷過什麼,思考着什麼,又記下了什麼。

(2)中國社會的十年變遷: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華南虎照事件、藥家鑫事件……在新世紀頭十年的幾乎所有重大事件中,都能看到柴靜的身影,經過她在新聞熱點第一線的真實記錄,我們能夠更真切、更深刻地讀懂中國,瞭解我們身邊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與我們的命運休慼相關的大事,明白它們如何發生,我們又該怎樣應對。

(3)我們自我的故事:採訪是生命間的往來,在柴靜的節目和文字中,無論是汶川地震、徵地拆遷、家庭暴力,還是盧安克、藥家鑫,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具體的人,在他們身上,也能夠看到我們自我,他們的故事,某種意義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回頭想想我們自我的學習工作生活,回想九年前,意氣風發的我踏進了大學的校門,選擇了一個計算機專業,想着一技在手便能無憂。到大學畢業,面臨着深造與工作的雙重選擇,在父母的干預下(這一點我沒有做出自我獨立的選擇),選擇了讀研。而在讀研的幾年裏面,因爲自我的情商也被導師吐槽。在校外實習的一年多裏,也看到許多形形色色的人,也曾學着他們改變自我的行事風格,慢慢地讓自我“圓潤”起來,融入這個社會。研究生畢業後,經歷了兩家公司,雖然一貫堅持着程序員的簡單的單純與憨厚,可是仍然是倔強地不解風情,甚至有段時間一度自我認爲自我似乎變成了自我以往最反感的那一類人,在不斷地否定自我又肯定自我的過程中,尋求着一步一步的成長。毫無疑問,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可是我又沒法跳過它,有些事情必須要經歷,不然我沒法認識自我,就像書中寫得:但求瞭解認識而已。

三、關於獨立與真相

閱讀《看見》最大的感受莫不在於“獨立”與“真相”。生而爲人,最重要的就是獨立。正如胡適所說:“你們不要總在爭自由,自由是外界給你的,你們先要爭獨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然是奴隸。”。獨立來源於思考,思考來源於生活的經歷,來源於挫折對你的打磨,來源於生命中所遇見不一樣的人給予自我的觀念的衝擊。獨立是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質疑、不斷重建事實和因果的過程。獨立是不斷推翻過去的自我,完善此刻的自我的過程。也許在這途中,也面臨着變成“自我以往最厭惡的那類人”的過程,然後再次推翻自我。走過去,就是一個新的自我!

柴靜不一樣於一般央視女主持的一板一眼。她能夠嚴肅的講述一件事件的發生和發展,但又充滿感性情分,是一種帶着感性的理性。她離你很近,近得能夠像鄰家姐姐平易近人。她又離你很遠,不開微博不湊熱鬧,專心新聞,真實理智。正是這種真相的高度,讓人覺得高不勝寒。

書裏講的故事,都是柴靜以前做的節目。節目所反映的問題,其實無論哪個年代去看,都一樣還會存在。過去的腐敗被揭露,還有新的腐敗滋生;一個地方貧困的孩子得到救助,還有無數貧困的孩子留守深山無人問津;揭穿一個家庭的暴力真相,還有更多無名家庭依舊如此。社會是由各種因素構成的,生命在不斷的體驗和重塑,在這個過程中僅有獨立與真相長存。

回頭再看看我們IT技術人員的生活,我們不能滿足於在別人的指導下完成開發工作,更要學着獨立去思考框架爲什麼要這麼設計,哪些地方能夠完善,這個東西的原理是什麼僅有堅持獨立思考,瞭解事件原理(即事件本質-》真相),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纔算是一個合格的技術人員,一個所謂的工程師。當然,這一點也是我所追求的,或許也能夠說我要追求的也是獨立於真相!

篇18:看見讀後感

深藍色的封裝,村裏的老人和孩子圍坐在一位極具親和力的女子身旁,每個人臉上都掛着愜意祥和的笑容,中間大大的“看見”兩個字,署名柴靜。這本講述她本人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從2001年進入央視到陳虻之死,十年看見,記錄了她所經歷的真實的十年中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成長經歷,也記錄了一位尖銳、激進的少女逐漸磨平棱角,溫和圓潤,破繭成蝶的過程。

在看這本書前,我沒認真去探究過一件事背後到底包含了多少東西,在這個只看結果不看過程的時代,讓我們失去了太多反思的機會,沒有去深層次的剖析,我們看到的永遠只是表面,對一件事的看法也永遠停留在人云亦云,在這個過程中失去自我,在工作中變得機械化,生活中變得冷漠化,就好像在看到《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這章中對非典時期的災情采訪時,我看到了在災情面前人的脆弱,頑強,看到了那些不顧生死的醫生、護士,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世界,看到了人類最原始的溫暖,這種震撼遠不是當時的新聞報道所能體現,也不是未經深入剖析的我們所能體會,未經剖析的背後是我們看不到的真相,顯示的是我們的無知。想想看,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若我們不去反思,不去深層次剖析,我們又能看到什麼,又靠什麼去提高,當我們嘲笑他人無知時,我們自我是否也在被另一些人嘲笑。

在生活中,我們總帶着有色眼鏡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個人,總是想把自我的感情、意識強加在別人身上,這個過程中,我們忘記了什麼是客觀,什麼是多角度看人,看事情。從《看見》中看,柴靜一向給人一種冷靜客觀的感覺,這或許是作爲記者必須具備的,但即使是這樣的冷靜,這樣的沒有點綴和修飾的描述,也讓我們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在這些故事的描述過程中,她沒有把自我的情感加入其中,她呈現給我們的只是客觀事實,其他所有的一切,由我們自我去塗色。

用《看見》書裏的話來自省: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瞭解和體諒,纔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永遠與真實站在一齊。讓我們從此刻開始,更多的試着去理解周圍的人和事、理解這個世界。

篇19:看見讀後感

剛剛翻上兩頁,就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住了,平實無華的敘述,觸動人心的故事,讓我忍不住一頁又一頁地翻看,一遍又一遍地思考。

感覺這是一本能觸動心絃的書。讀完,心裏卻有一種說不清的滋味,和同樣看過的爸爸討論方知,那是因爲真實。爸爸說,很久沒有看這麼沉重的書了,我又何嘗不是,原以爲這只是一本記錄作者十年以來採訪的書,或是一本記錄十年裏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這本書裏寫下的,是自我對生命,對現實世界中種種現象的理解。讀它時,共鳴一向存在,讓我猶如身在其中,體會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內心有太多無法言表的情感,不斷地肆意翻滾着、流淌着。

這本書給我兩方面的震撼,其中一點就是對事物的思考,認知與理解的本事。我們真的明白自我是誰,在哪,又爲何而做了些什麼嗎當我們看一部電影,一部電視時,腦中是否會第一時間想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很多被我們視而不見的細節纔是我們最應當明白到的。你或許不會關心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新聞,你或許不會在意遙遠他鄉的違法徵地或污染,你或許會對不收零錢的行爲做出讓步,你或許會對不開一張五塊錢的發票忍氣吞聲。可是明天,如果被拖欠的人是你,如果被徵地的是你辛苦勞作的父母。你還會淡定嗎如果明天,不給開的發票從五塊到五十再到五百五千甚至更多,你還能“淡定”嗎此刻的人們,爲了自我少惹一點麻煩,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漠視一切。回顧歷史,中國不就是因爲有太多這樣的人民而有了屈辱的歷史。今日,我們高喊着以史爲鑑的口號,卻忘記了那辛丑條約的簽訂,這何嘗不令人感到沉重。生活在條條框框,被權威“統治”漸漸麻木的人們,這又何嘗不令人感到沉重。我們需要的發聲人,不是某一個,某幾個,而是全部,是浩浩蕩蕩的龍的傳人們。

除了這樣無聲的“歇斯底里”,還有另一方面的震撼,那就是見到了作者筆下那讓人心動的團隊。千里迢迢,不畏艱辛,去尋找它們熱血中的真理。“幾十平米,低着頭都明白對方要幹什麼的溫暖是難以言表的”這段描述,着實觸動了我的內心。這樣一羣知己知彼的夥伴,這樣一羣志同道合的摯友,實在令人生羨,令人感動,以至於令我一度有了當記者的想法。那些年,她們拼過,累過,戰鬥過,此刻作者想來,也必須滿懷幸福吧。

書名爲《看見》,柴靜將她所看見的,別人看不見的,讓我們看見。告訴我們不要盲從,要理性,要理解。她說,不管怎樣樣,我們終將像水溶於水一樣,但她不一樣,她是這茫茫大江中,最真實,最清澈的一涓。

篇20:看見讀後感

《看見》這本書是九年級時同學推薦下閱讀的,已經很長時間不曾打開了,當時年少,懵懵懂懂地讀完,並未深入思考過,甚至有些片段根本不能理解。如今,當我重新閱讀這本書,才發現了書裏的每一個故事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它關乎人性,關乎社會,關乎你我,從《看見》中,我看見了很多。

本書的作者是柴靜,一個看起來溫暖陽光平易近人的女性,可瞭解過她之後才明白,她絕非外表那麼柔弱,她的內心強大且充滿力量。她是非典時期不懼死亡,堅持在一線爲人們報道事實的拼命記者,她用自我對新聞事業的熱心,良心,忠心,爲大家揭開一樁樁案例背後的故事,她用她獨特的平淡細膩又不失溫度的語言,爲大家講述了她記者生涯中的所見所聞,而我有幸讀過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我喜歡這本書大概是因爲它經得住時間的考量,時隔多年再打開它,仍能帶給我思考與感動。它當時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在如今看來也具有時代意義。第一章裏,柴靜回憶了自我進入央視的經歷,以及對陳虻的懷念。她回憶說,陳虻曾說過“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新聞裏最應當關心的是什麼柴靜的回答是“新聞裏的人”。這兩句話給我的觸動很大。放在當下,這個問題更值得被探討。近十年間,信息爆炸性的增長,大數據遍佈在我們生活各處,我們還沒有做好選擇的準備,信息便鋪天蓋地的像我們湮沒來,我們不夠理智,在沒有確定力或是較低的情景下,我們常常會被另有目的,居心叵測的信息矇蔽雙眼,被錯誤地認知或看法混淆視聽。這一現象在微博上屢見不鮮,在這個敲鍵盤不負職責的年代,各類披着新聞人外衣的“鍵盤俠”自媒體,用指向明確,主觀性強的語言或視頻侵噬着我們的思想,這是時代的悲哀,是新聞的悲哀。作爲一名新聞人,要先爲人,再做新聞。

其次,給我印象很深刻的一章是“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這一章的題材是艾滋病和同性戀,這些我們平時避而不談的話題,或許是不屑於去談,或許是不敢去談。這些社會的邊緣羣體總被我們忽視着,難道他們就不是社會的一部分了嗎總有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裝作假惺惺善意的模樣說着冠冕堂皇的話,背後卻在無形之中摧毀着他們。我們都不可否認,我們當今社會的民衆對於他們的理解度和容忍度還很低,我們的傳統觀念都是限制他們的枷鎖,人們提起這些字眼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反感,不能理解,他們作爲社會的底層艱難的在社會中生存着,壓抑着,經受着莫須有的攻擊和傷害,調查顯示這些人羣的自殺率相當高,是什麼殺死了他們我想是那些冷漠的嘲笑和鄙視。我們說着人人平等,我期望每個人都能得到社會平等的對待,都能有自我在這個社會上的生存空間,每個努力生活着的人都應當被善待,他們也一樣。

“沉默在尖叫“這章講到了家暴。我喜歡目錄裏說的一句話“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元,門吱呀一聲關上後,在那裏人們如何相待,多少決定了一個社會的基本面目”。柴靜採訪了監獄裏女性暴力重犯,裏面殺死丈夫的比例高達分之七十,女人活着的大多也都是無期、死刑、死緩這種刑罰。我其實是同情她們的,她們並不像其他殺人犯那麼窮兇極惡,更多的只是出於無可奈何之下對自我或是孩子的一種保護意識,採訪時,經歷過家暴的女人的描述驚人的相似。一次次的原諒換來的是更猛烈的疼虐待和侮辱,一次次因爲事後的道歉和孩子心軟,可是家暴從不會停止,家暴僅有0次和無數次,期望每個人都能夠記住這一點。家庭中的犯罪不能與平時的刑事案件一樣對待,種種社會原因家庭原因的影響下,她們往往會選擇屈服,而這隻會讓家暴更變本加厲。我們必須在第一次出現家暴的時候就拿起法律試器維護自我權益,纔不至於使事情發展到無法挖回的地步。

什麼叫活着柴靜說“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她記錄了非典時期她所見到的,在那個人人自危的時代她堅守在生死的第一線爲人們報導,她也所以爲人所知,她做到了一名記者應當做到的。那個我未曾深刻經歷的年代柴靜帶我看到了,在生死麪前一切都顯得渺小,始終堅守在與病魔抗爭第一戰線的醫生們,他們難道不怕死亡嗎他們難道沒有家人嗎他們在與死神最接近向地方,以自我的生命爲賭注,與死神做鬥爭。作爲一名醫學生,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自我的職責,在死亡之面前,所有人都能夠退後,我們要挺上前去,爲了那個溫熱的跳動。

《看見》這本書開頭的時候有一句話我一向都記得,也期望與大家共勉“不要因爲走的太遠就忘了爲什麼出發”我們漸漸成長,從幼稚到成熟,走的越遠,越容易迷失自我迷失方向,不妨停下來看看,問問當初的我們是想變成爲此刻這樣的人嗎成長的過程是痛苦殘酷的,可是我們不要因爲走的太遠就忘了爲什麼出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習近平主席對我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謹記的一句話,在社會的洪流中,期望每個人都能成爲想要的那個自我。

篇21:看見讀後感

《看見》裏的每一篇文章,都像一幀幀攝像機下拍攝的影像,真實得有力,殘酷得讓人滿目蒼涼。與大衆傳媒不一樣,柴靜將攝影機轉向一個個“人”。有人說柴靜的新聞將節目墮落到拍網站新聞的最低一行,不拍時政卻去關心邊緣人羣的事,只是爲了吸引眼球。可是,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明白和感覺,是兩回事。”許多東西我只是明白它的表層,或是錯誤的一面,沒有真正地去深入地感受過它,卻依然說着明白。而攝像機下那些被邊緣化了的人,從始至終都沒有被感到他們存在過。

對於社會裏的“少數人”——同性戀者,我無法說感同身受,或是要求別人去寬容,我只期望,能有一種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評價。在閱讀此書之前,我對同性戀者只是表示理解和支持,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瞭解過他們的處境。可傳統的教育下構成的社會觀念告訴我們:它不是健康的,是一種病態。在這種觀念下,社會對同性戀者施行了一種無形、巨大的暴力。他們不被正視。若是有人聊起同性戀者時,多數人的臉上就會先是流露出驚訝隨即是一種噁心。所以,他們被要去送去“治療”。這種意義上的治療無外乎是一種磨滅掉慾望的折磨,不是電擊,就是藥物催吐。他們無法正常地戀愛,甚至要在倫理觀念下被要求與異性結婚。感情本應當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一個器官的反應。可怕的是,這種性取向是先天基因決定的。要是一個人生來就是同性戀,那麼就要被歧視,揹負這種罪惡來活一輩子?這不應當是同性戀者應當遭受的。人生而平等,誰都有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權利。他們作爲少數人,所能發出的聲音本就很微弱,還要遭受人歧視和攻擊。爲此,我期望能有更多的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尊重,給予他們更多的自由。

對於家庭裏的“沉默”的一方——受家暴而入獄的婦女,光是“家暴”這個字眼看着就令人爲之一顫。第一次明白,是在《房思琪》裏。和許多受暴者一樣,許伊紋在結婚前並不明白丈夫會是個家暴者。文學的救贖都不能癒合她遭遇家暴後淤青的皮膚,一年四季高領長衫諱莫如深。看完《沉默在尖叫》後,一度使我對感情產生一絲畏懼。《看見》裏採訪的殺夫女犯多半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女性,有的甚至連連工作都沒有。無論如何求救都無濟於事。所以,她們跳不出這個泥潭,在最終的一次反抗中,失手將丈夫一擊致死。並且,在歷經了這一切後,受傷害的不只是母親,孩子也會所以受影響,這種影響是一生的。令人心痛的是,我國關於反家暴並未構成完整體系。女性在婚前,婚後仍無法有效的預防家暴,這該不該說是法律的一種失職?許多女性在遭受家暴後只能經過拍照取證來離婚,這一形式,包含了多少疼痛與心酸。許多女性在家暴中沉默,除了無力反抗更痛苦的是跳不出那個溫柔的漩渦,貪戀於那僅存的一點溫暖。

現實有時像透明的玻璃瓶,我們所明白的東西似乎被看得很透徹清晰。而這一切,只可是是沒有被打破而已。當我們一切的認知被顛覆,被鮮活地剖析,一切便會像一個充滿裂痕的修補過後的玻璃瓶。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脫,這纔是活着。它不堪,可是我們得理解它,我們要有一份勇氣,一份敢於應對與理解的勇氣,然後,去改變它。

篇22:看見讀後感

“《看見》講的是什麼?”

“一些社會現象——家暴、同性戀之類的。”

我喜歡完美的東西,我內心一向抗拒接觸那些黑暗且殘酷的現實。所以當同學早先給我推薦這本書時,我堅決地搖了搖頭。翻開《看見》,是我從未想過的,讀過《看見》,我發現它帶給我不僅僅只是書中的採訪與報道,而是一次寶貴的認知。

《看見》記錄了中國十年的變遷。它就像一個時光機,帶你回到過去,即使你從未經歷那樣的事。就好像在看到《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這章中對非典時期的災情采訪時,我看到了在災情面前人的脆弱和頑強,“要是好了真想能放一次風箏......”這是一個簡單的願望,在當時卻稱得上奢求,因爲有太多的無能爲力。讀了《看見》,我才明白戒毒所會強迫前去戒毒的女性去賣淫,官員會因爲不想多管閒事超期羈押一位老人二十八年……真實的世界原先真的沒有想象中那麼完美那麼幹淨,人們會貪婪會嫉妒,會爲到達目的不擇手段。

現實也不總是黑暗的。我還看到了在非典時期那些不顧生死的醫生、護士,“窗前的花兒開了,我會好起來的”是護士王晶生命垂危時對丈夫的安慰,也是對自我鼓勵。有一個律師幫農民反映徵地,過程中因用詞不當被判罪,村子裏的老漢去監獄看他時說:“把他換出來,把我關進去吧,我老了”。盧安克爲了支持中國人民的教育事業,沒有受任何組織的派遣,不遠萬里,就一個人跑到中國來了……感激柴靜保留着這些溫暖的細節與故事,讓我相信世界依然存在着完美。

柴靜的視角是異常的,她在鋒芒畢現的年紀將話筒交給另一種感情——同性戀;在謾罵踩貓者的言論遍佈網絡時,逆流而上揭露真相背後的人文關懷。當很多人的焦點還聚在藥家鑫的罪責之上,她卻將鏡頭轉向他的那雙手,那雙握刀的手也是一雙彈鋼琴的手。很多人質問柴靜,你怎樣能夠播放一個殺人魔彈鋼琴的場景?你怎樣能夠爲他們的父母說話?藥家鑫公開採訪的那句再次點然衆怒的話“農村人難纏”,早已被事件點然怒火的觀衆卻不明白,後面還有一句“我怕她沒完沒了地纏着我的父母”被剪掉了。柴靜也只是想公正呈現藥家鑫當時作出捅刀行爲的想法。

“你總是太投入了,熱愛就會誇張,感情就會變形,就沒有辦法真實的認識事物了。”這是陳虻對柴靜說的,而這也是我期望對自我說的。生活中,我們更不能任由浮華的表面刺眼,而促使感性超過理性。我們總是給人物畫上標籤,就正如孩提時代,陪爺爺看抗日劇時見到電視上的主人公登場,便迫不及待地問:“爺爺,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年齡改變,兒時的認知早已根深蒂固,沒有想過世人從沒有好壞之分,如同柴靜所說“僅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壞事的人。”

從前的我,相信幸福美滿的童話,認爲做了壞事必須就是壞人。《看見》讓我更加了解我所生活的世界,要永遠對生活抱有期望,也要學會理解現實的不完美,我不得不走出童話看見那些蒙灰的靈魂,看見袒露在陽光之下結痂的傷口,看見社會光彩燈光下人性的背後。

篇23:看見讀後感

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還是說,只是某些人需要我們看到這些。

——題記

學校欺凌一向是老生常談,在《看見》這本書中,也有涉及。這起事件之所以被柴靜錄入在這本書中,大概是因爲它所給我們帶來的深思。

“對人的認識有多深,呈現纔有多深……雙城連續服毒事件調查到最終,我們發現,最大的謎,其實是孩子的內心世界。”這是柴靜在雙城的創傷中所寫的序言,這起事件起因源於學校暴力、語言暴力。我們永遠也不能想象,受到語言暴力的孩子,到底有多痛苦。他們是風雨中的柳絮,沒有依靠,在漫天的謾罵羞辱中,無助的飄啊飄……最終,落入泥濘中,任由泥濘污濁自我。

柴靜在書中這樣寫道:小蔡說苗苗自殺的原因是幾個月前的一次聚會上,有男孩子摸了苗苗的胸部,被幾個低年級的學生看見,傳了出來,“說得很可怕”。從那時候苗苗就開始有自殺的念頭。

我問:“什麼讓她最痛苦?”

“從聚會的那天起,很多同學罵她……”

孩子的內心,真的異常的柔弱,而在這樣的年紀,在這段柔弱的時段中,遭遇了就算是成年人也難以承擔的輿論。苗苗之所以想自殺,我想是能夠理解的。她的死,除了同學間的語言暴力,還有教師以及父母的職責,他們沒能看到苗苗的不正常,沒能夠制止這件事的發生。苗苗的自殺,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家長們真的要好好的將心思花在孩子上頭,好好的去了解孩子,好好的當孩子的朋友,好好的去當一個傾聽者,好好的去當一個理性的家長,好好的去當好一個教育者,而不是獨裁者。而教師,作爲一個教師,要了解學生,發現他們的異常,能夠作爲一個值得依靠的柱樑,傾聽他們的煩惱,爲他們供給幫忙,讓他們感到安全。我想,如果我們將更多的關懷和愛護給予孩子,他們絕對不會再輕生。如果我們能夠將更多的心思花在制止學校暴力中,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應當會減少。

讓我們,同心協力,爲了孩子,爲了減少這種事情的發生。我們需要制止學校暴力!

篇24:看見讀後感

孩兒如花,如花一般的完美,他們在綻放,在成長。然而許多花卻在不尋常中凋謝,是誰在毀滅這些完美呢?

文章講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孩子們身上的一個痛心的故事。文中的苗苗因爲受到凌辱,不堪流言重負,最終選擇自殺,其他的幾個小朋友因爲友誼選擇“有難同當”,所幸的是其他的幾個人獲救。在團體自殺事件發生後,學校和教師並沒有對孩子們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甚至是想隱瞞事情,社會上更是漠視甚至有人阻止記者採訪,其中幾個小孩子的父母更是嫌棄孩子丟臉,言語上去傷害孩子。

苗苗這朵花很美,她本是在歡樂與愛護中成長。學校欺凌、流言中傷使這朵花走上了不尋常的凋謝之路。當苗苗當衆跪下的那一刻,心中無比沉重。你以爲死亡離你很遠,謠言不堪一擊,可是苗苗卻告訴我們:生命脆弱,孩兒又能何等堅強?也許,你的一句流言蜚語就把孩子推向無盡的深淵;你的一次欺凌,或許讓花兒選擇不再綻放。或許,你在得知欺凌後給花兒一點光明,讓她走出黑暗,重新綻放;如果學校及時發現苗苗被欺凌,可能苗苗就不會自殺——可是世上沒有如果。我們常喊着阻止學校欺凌的口號,卻沒有付諸最有效的行動,這無疑也是給了欺凌者無形的支持。我們常說孩子是我們祖國的花朵,是未來的接班人,要保護好這些花朵。但眼看着那些花朵因學校欺凌而凋謝,我們忍心嗎?不要只喊着口號,而是要行動起來,把花朵們捧在手裏,把他們保護起來,別讓他們再受學校欺凌的傷害。

也許,你認爲孩子們自殺很傻;也許在成年人的世界裏會覺得這種“有難同當”的行爲很荒謬,常常忽略了孩子們內心的想法。苗苗把小楊當哥哥,小楊卻無意中傷害了她,以致小楊在自殺未遂後感到深深自責,卻也不敢表露自我的想法。而小楊的媽媽並沒有對小楊的獲救感到幸運,只是覺得兒子的自殺行爲很丟人,在言語上不斷地傷害了小楊,被責罵的小楊不被理解的幼細心靈該是多麼痛苦!作爲傾聽者,我們習慣把自我作爲一個清醒的局外人去指導着對方該怎樣做,卻忘了設身處地地理解對方。在小孩子的世界裏,或許友誼比生命更重要。當朋友受到傷害,他們會選擇“有難同當”,內心的侮辱、容忍、偏激扭曲的心理隱射出了孩子們的心理教育不可忽略,我們更多地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要更多的去給予關懷和溝通交流。學會傾聽,學會站在孩子們的立場看問題,學會尊重他們的行爲,而不是恥笑和辱罵。

從沒想過這些孩子竟會以這種方式來回擊這個社會,孩子們的“有難同當”讓我震撼不已,或許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重生。願他們安息,在那邊一切都好。我悲痛悲痛,久久不能平復自我的心境,憎恨那些曾今對他們造成心靈挫傷、身體傷害的人。但更多的應當是對這個社會的反思,我們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說,更要去做,真正地保護好那些祖國的花朵;也要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不要用成年人的視角去解讀他們的行爲,而是要正確地引導他們,理解他們,關心他們。

花兒很美,但也很脆弱。我們要用雙手爲他們拔去心理上的痛苦之根,用雙手爲他們撐起一片無欺凌、無謠言的天空。

篇25:看見讀後感

沒有過多的修飾,沒有過多的感情,柴靜用冷靜真實的文字記錄了她所見證過的悲歡離合。整本書讓我產生最大波動的不是屬於柴靜的成長,而是人性的交織。

2005年前,同性戀在中國似乎是一個比妓女或者艾滋病傳染者更爲令人鄙視的詞。同性戀和其他人一樣上學、工作,努力活着,事實上,這是人類的發展過程中的另一種相愛方式。可是,由於社會的不理解,導致的是他們不能公開身份,絕大多數的他們不得不和異性結婚,建立感情的社交場所大多是公廁或是浴池,那些不是感情,只是性行爲,對於他們而言“在沒有過去和未來的地方,愛活可是來,僅有性。”

有一些走在思想前列的國家,直面了同性戀這個問題。早在2002年12月,荷蘭經過開創性法律,允許同性伴侶結婚並領養孩子。這項政策在當時產生了不小的爭議,有反對也有贊同,褒貶不一。這篇報道的結尾有一句玩笑的點評“外國人的思想太開放了,中國人估計連討論都沒有。”是嗎?是的。不用懷疑,是的。

在中國,同性伴侶處於一個十分尷尬的處境。每年兩會,都有人提交有關同性戀婚姻的提案。結局自然是不盡人意,有代表表示願意簽字,但期望在媒體前不要報道自我的名字。我不明白是應當高興還是應當悲傷,有關同行戀的種種問題都是燙手山芋,沒有多少人願意觸摸這個問題,願意真正證明自我的態度,甚至是同性戀者也不敢表達出自我真正的愛人的性別。當同性戀者被迫選擇自我並不愛的伴侶,又是否會造成一段婚姻的杯具?在衆多幸福的家庭中,是否存在所謂的貌合神離?我想,這個社會需要一份答卷。

我們的社會不理解同性戀,同性戀只能被迫壓抑在角落,他們中有的因爲不理解,不自由,想改變卻無能爲力而選擇自殺;有的被父母強制送入精神病院被當做一生的恥辱。是的,連父母都無法理解,最親近的人都因爲性取向而離開他、嫌棄他。

書中,柴靜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爲什麼不理解同性戀者?”他說:“因爲我們的性文化裏,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我不能完完全全地明白這段話,可是,我認爲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法,當你的無知,你的愚昧,你的偏見傷害了一個努力去生活的人,我並不認爲這是一種善意。他們與我們都是人類,我們爲何又要用不公平的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去與他們劃分界限,他們與我們一樣都有平靜歡樂生活的權利。21世紀,人人呼籲平等,而平等並不是某些人因爲貼合大家的共識才被給予尊重,平等是發自內心的。

孟德斯鳩說:人生而平等,根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正如我們和同性戀者也同樣是平等的,擁有着屬於自我的權利,我們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篇26:看見讀後感

《看見》“看”到了,在看不見的角落裏,被家暴的婦女,被歧視的同性戀者在哭泣。他們是“弱勢羣體”,也是“我們”。

開始之前,先講講弱勢羣體是什麼。王小波曾說,所謂弱勢羣體,就是有些話沒有說出來的人。就是因爲這些話沒有說出來,所以很多人以爲他們不存在或者很遙遠。百度上對它的解釋是被邊緣化的人羣。

長久以來,弱勢羣體在人們心中也就是那幾個模樣:農民工,貧困山區的孩子,幼童,婦女……但在我心裏,這個羣體是所有人。這個羣體沒有性別,沒有年齡。

書中描述的飽受家庭暴力摧殘的女性是弱勢羣體。可現實生活中,飽受家庭暴力摧殘的,亦不僅僅是女性。或許你曾聽過“男子因忘記買雞腿被妻子捅死”這條看似不可思議的新聞。而這條新聞評論下,多數網友表示“這男的還有用沒?”“你要是老老實實,你老婆至於嗎?”“懦弱!”……而這並不是個案,那條新聞下的評論也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態。在這樣的情景下,男性在家庭中,也是一類弱勢羣體。他們所應對的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傷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暴力,也更難維權。

舉這樣一個例子,是爲了說明弱勢羣體並不侷限於男性,女性。而是指被邊緣化的人羣,被忽視的人。我心裏並不願意這樣稱呼,因爲我明白,或許有一天,或許是此刻,我將成爲他們。作爲外來務工子女的我若是與那些大城市裏的孩子相比,我可能是他們眼中的“弱勢羣體”,但若是我與那些留在鄉村的孩子相比,他們是我眼中的“弱勢羣體”。

在看不見的地方,在數不盡的比較中,這個社會誕生了無數的“弱勢羣體”,但我們的態度不應當是憐憫,不應當是忽視,更不應當是歧視。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像對待自我一樣,給予他們尊重,就是關注他們,不要再讓他們遊離在社會邊緣。我們需要做的很多:健全制度,完善法律,制定規則……我們需要做的也很少:平等相待,伸出援手。

篇27:看見讀後感

世界上不該有歧視,尤其是關於感情。——題記

同性戀一向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許多人不想接觸它,甚至恥於談論這個話題,在文章中有一段對話被人們所熟知——

“我問張北川:‘我們的社會爲什麼不接納同性戀者?’”

他說:‘因爲我們的性文化裏,把生育當做性的目的,把無知當做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在過去就連婚姻的目的也是爲了繁殖後代,而同性戀被認爲是傷風敗俗,違背道德倫理,一旦哪家被發現有同性戀者,其當事人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他所在的家族也會被貼上違反道德的標籤,從此世代都擡不起頭。在那時,感情是性的附屬品,大多數人都是被父母包辦婚姻,他們沒有自由,像個牽線木偶,臉上被刻着呆板的笑容,而一個同性戀者的出現,往往會掀起軒然大波,更何況他們被賦予着“患者”的名頭。

“感情應當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一個器官反應。”

前不久在與母親的一次散步中,我提出同性戀的話題,她毫不猶豫地說這是違背道德的事情,是不合理的,她是決然不會理解的這件事情的。正當反駁的話語即將蹦出嘴時,我嚥了回去,似乎規規矩矩、結婚生子的思想已經在他們的心裏根深蒂固了,我無法改變任何事情。還有一次與同齡人交談,她大方地說到,只要彼此相愛,爲何不可,感情是兩個人內心的觸動,無關性別。而在文章中也有談到,”一個人對性和愛的態度,不在於男男、女女、男女,只在於這個人本身。讀過文章後,我有點明白,爲什麼老一輩人不願意理解同性戀,或者說是不敢理解,因爲一旦他們認可了就意味着他們過去苦心經營的世界觀崩塌了,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所以他們選擇了拒絕。

而同樣在不久前,臺灣經過“同婚專法”,成爲亞洲首個允許同性婚姻的地區,並與七天後正式實施,且舉辦了全亞洲第一場同性婚禮。對此,有一句評論使我深受感觸:不贊同,不反對,互不影響,如果幸福,那便祝福。我認爲,這是對待同性戀的最佳態度,如果不贊同,也請不要反對,只需互相尊重即可。

“不思慮未來,不懼於回憶,無所謂對錯,更無懼流言,只望此刻的我,手牽眼前的你,沉醉深愛的你我,幸福眼前的路。”

我們一向在流淌着,最終會相溶在一齊。

篇28:看見讀後感

她們,是家庭中的受害者,是艱難生存的女人,是渴望一縷光亮的迷路人。

安華忍了二十年的痛,化爲了丈夫身上二十幾刀。沉默的她,深受家庭暴力的影響,內心的小獸渴望解脫,在一刀刀下去時,小獸掙脫桎梏,一聲接一聲地尖叫。

小豆說丈夫讓她太痛,她痛得失控,讓丈夫倒在了自我的棍子下。沉默的她,忍受不了丈夫對家人們的傷害亦忍受不了多年來自我的傷痛,舉起了棍棒,讓自我尖叫然後失常。

燕青害怕丈夫掐死女兒,她說她別無選擇,舉槍結束了罪惡。沉默的她,哪怕懷孕仍受着丈夫施加的暴力,所生的孩子不合丈夫意,丈夫試圖把孩子殺掉,她只能大膽一次,心裏尖叫着舉起了槍。

她們的沉默,都在自我舉起武器時,開始尖叫。她們是女性鏈上脫節的部分,家庭暴力給她們帶來的創傷,是巨大的,也是難以彌補的。

由於農村與城市發展的不平衡,農村婦女大多沒受過教育,唯一學到的可能是以前的落後思想,所以使她們成爲了沉默的個體,少有反抗精神。可是哪怕理解過教育的家庭亦會有家暴現象的出現。因而影響家暴出現的因素十分多,能夠是小時候的陰霾,能夠是低下的素質,能夠是所謂的大男子主義……

《沉默在尖叫》這篇讓我看到了社會上的部分女人深受家暴的影響,不得不或是無意識地採取了“以暴制暴”的方式與施暴者抗衡。她們自入了“家庭”這麼一個社會單位後,便是在艱難存活,整日擔驚受怕,文章中幾乎每個被施暴者都認爲那個自我舉起武器殺死施暴者的那天自我將命不久矣,她們或是爲了家人,或是爲了自我,幾年或十幾年的沉默中她們最終尖叫,發出了自我的聲音。

當今,仍有許多家庭有着家暴的現象,被施暴者有苦難言,她(他)們沒有方法保護自我,也不明白該怎樣尋求幫忙,柴靜寫道“在中國,一個男人仍然能夠打一個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子扎她的眼睛,用槍抵住她的後背,強暴她的姐妹,毆打她的孩子。他甚至在衆人面前這樣做,不會受到懲罰——只因爲他是她的丈夫。”多麼可笑,也多麼可悲,似乎在我們的社會上,女性就必須要被家庭束縛,對丈夫言聽計從,只能做沉默的個體。正因爲這樣落後的思想,導致了更多家庭的杯具。也由此可見,在我國,對家庭暴力的預防或懲戒這一方面的法律法規並不完善或是懲治力度並不大,仍有欠缺。

“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元,門吱呀一聲關上後,在那裏人們如何相待,多少決定了一個社會的基本面目。”我們不要讓自我的沉默在最終迫不得已時尖叫,應對家庭暴力,我們都該勇敢應對,沒有什麼是沉默能解決得了的,也沒有什麼是暴力解決得了的,僅有在合法的道路上,用法律制服施暴者,才能讓自我在家暴的漩渦中慢慢解脫。

篇29:看見讀後感

幾周時間,一路“看見”,細細品讀,悟出不一樣的人生哲理,也使我對生活、對社會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柴靜筆下的文字細膩,而又沉重,在她冷靜客觀下描述的社會現實,一次又一次讓人心酸,無奈,只陷入一遍又一遍的沉思。

家暴、同性戀等話題,都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可那篇《我只是厭惡屈服》,是給我的啓迪最深刻的。在郝勁鬆打贏鐵路發票的官司後,乘車時仍贏得了尊重,柴靜問:“你靠什麼贏得尊重?”“靠我爲自我權利所做的鬥爭。”他說,“權利是用來伸張的,否則權利就只是一張紙。”

郝勁鬆是勇敢的,同時是幸運的。他勇敢地站起來保障公民權利,與強大的機構對抗,不僅僅打贏了鐵路發票的官司,也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然而,在很多情景下,很多人是不願意像他這般站起來去反抗的,首先維權的過程繁瑣,艱難,可能被推向輿論一端,引來無數的麻煩,其次,很多人都抱着息事寧人的心態,認爲吃個啞巴虧也無所謂。這也就是爲什麼在陳法慶在爲環境治理方面作鬥爭時,其他農民拒絕參與甚至貶低的原因吧。而也正是這敢於維權的人與那放棄自我合法權益的人相比較,才顯得敢於站出來維權的人更加勇敢,更加無畏。可是一個人的孤軍奮戰終究是不如齊心協力,陳法慶的維權道路仍然漫長,雷霞的維權道路同樣艱難。

因爲,我們都應當站出來,對侵犯我們權利的行爲勇敢地說“不”!正如書裏所講,“今日你能夠失去獲得它的權利,你不抗爭,明天你同樣會失去更多的權利。”這一次我們選擇屈服,下一次,我們還講面臨更多的損失。

就拿羅莎帕克斯來說,當年她和衆多黑人一樣忍受着許多不平等的待遇,而那次公交車上“黑白隔離”受到的屈辱和拘禁,使她最終選擇不再屈服。她的被捕最終也引起了黑人抵制公交車運動,組織者是馬丁路德金——日後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如果當年她選擇了讓座、屈服,忍受這不平等的待遇,也許今日,種族歧視會更加嚴重,公交車上的黑白隔離,也很可能會繼續存在……

當維權構成一種意識在我們腦海,我們會自然而然地去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權利,保護我們的權益。前段時間的“奔馳女司機維權事件”,剛開始時不少人對那位女司機指指點點。直到之後瞭解到女司機是幾度協商、投訴無果才只能以此方式,引起注意,引起大家對她受到傷害的合法權益的關注,輿論才逐漸不將矛頭指向她。關注這個新聞的人大約都明白,和解雖然最終達成,可是過程卻是十分艱辛,然而當事人爲了自我的權利一向在鍥而不捨地努力抗爭,輿論、媒體、政府……她用盡一切渠道,只爲了能夠維護自我的合法權益。拋開其他而論,至少這種維權精神是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的。

《獨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我們的權利是不容侵犯的,我們要勇於爲自我的權利而作鬥爭,不要害怕反抗,勇於站起來維權,這是勇敢的,更是正義的!

篇30:看見讀後感

《看見》是柴靜作爲一名記者,對於生命的真實訴說。書裏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動人的描述,沒有憤怒的吶喊。有的只是樸實的記錄,真情的流露。《看見》不僅僅是柴靜採訪的成長記錄,更是對中國社會十年間的變遷的真實註腳。

柴靜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她的目光投射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經過閱讀才明白,生活在同一城市“那些我明白,卻沒有感覺到他們存在的人”在趙鐵林的鏡頭下,那些黑白鏡頭下拍攝的漂泊在都市邊緣的女孩,蒼白的月光打在她們本該稚嫩但卻蒼老的臉上。她們大多還只是十幾歲的女孩,每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沒有天真的笑意。在破落的街巷裏,在生存面前掙扎的無奈,她們從農村懷着期望來到都市,最終卻淪爲“風塵女子”。從前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電視上演的那樣完美,可逐漸懂得,沒搬上熒幕上的纔是真正的生活!文字所表現的不及真實的萬分之一,柴靜說:“明白和感覺到,是兩回事。”我不曾體會過的,卻有人在經受着。生命的尊嚴在生存面前,可是是被無情的踐踏。我們總是習慣忽略邊緣人羣的存在,以固有的偏見審視她們,用自以爲高尚的道德睥睨她們。她們是社會中不被理解的一部分,更是需要幫忙,關懷的一部分。

柴靜在《沉默在尖叫》裏採訪了十一位女囚犯,她們皆因殺夫被捕入獄。女囚們大多帶着被家暴後的陰影在獄中服刑,有的臉上還帶着被家暴後的傷疤。影視作品中偶有會拍攝這類題材,折射出的只是真實情景的冰山一角。丈夫在電梯踢踏妻子,揪着妻子的頭髮,在地上踹,一次次觸目驚心的新聞也無法止住暴力的拳頭。被家暴的女性往往不敢反抗,害怕自我的丈夫,她們擔心被別人明白,只是穿着長袖擋住身上的淤青。這些創傷,沒有人問那些殺夫的女囚們,法院只判她們的殺夫罪,無期,死緩,無期,死緩……她們的餘生只能在獄中,她們的孩子在失去父親的同時也失去了母親。全世界都存在無法根除的家庭暴力,沒有任何婚姻制度能夠承諾給人幸福,但應當有制度使人能夠避免極端的不幸,不幸的是,我們國家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家暴體系,制度的不完善,使許多被家暴的人不敢站起來與家庭暴力反抗,她們更多是選擇忍受。

柴靜的採訪把現實呈此刻我們的眼前,我逐漸明白,那些深藏在人性中的善與惡,一點一滴滲在這個社會裏。生命的是真實的述說,沒有華麗的語言。我們能做的是把我們所看見的不公,儘自我的本事,一點一點的改變,變得更好。

【小編簡評】

看見讀後感 優選3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看見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原來很多人喜歡這篇文章。

標籤:讀後感 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