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八年級安妮日記讀後感

讀後感2.97W

八年級安妮日記讀後感

一本日記承載了一段悲痛的歷史,一本日記記錄了一位少女成長的心路歷程,一本日記目擊報道了二戰期間在德軍佔領下,人們的苦難生活,這就是《安妮日記》,下面爲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於八年級安妮日記讀後感,請您閱讀。

八年級安妮日記讀後感1

“我常常問自己,要是我們都遇難了,那就不會受這麼多苦,不會連累那些保護我們的朋友,不也挺好的嗎?不,不對。我們還想活下去,我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還要自由、幸福的活下去!”這番辛酸又堅強的話出自《安妮日記》主人公,一位名叫安妮·弗蘭克的猶太少女的日記中。

我默默的將這段話讀了一遍又一遍,反覆思索着這句話的內在含義:暗天無日的藏匿生活;食物以及其它生活用品的極度稀缺;恐怖的空襲噩夢般的反覆上演;恐懼絕望的日日夜夜。這種窒息的地下生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可安妮卻把這種生活當成“一場浪漫又刺激的冒險之旅”,帶着她的日記踏上了征途……

這本日記本是安妮十三歲生日時父母送給他的禮物,於是安妮與這本筆記本的對話成了安妮每天必做的功課。但在溫暖的的小屋外,世界並不太平。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臺,開始了對猶太人殘酷的種族迫害。迫於形勢,弗蘭克一家帶着其它四位猶太人逃到了公司的密室裏。他們白天必須安靜,以免被樓下的工人或鄰居發現,晚上纔可以自由活動。在日記中,安妮犀利的控訴了法西斯的種種惡行,在戰爭機器的碾壓下,明天的世界將會呈現怎樣的一番景象呢?對此,善良的安妮始終相信:“人性本善,混戰和苦難終將結束……”

我查了資料,結果讓我震驚:一九四四年八月四日,警察闖進祕密小屋,八名成員被捕!八個月後,只有安妮的爸爸奧托·弗蘭克活着從集中營回來。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納粹德國投降——世界如安妮所願迎來了和平的曙光。我們不會忘記,有一雙來自天堂的眼睛正默默的注視着我們。她不是名族英雄,也不是歷史名人,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少女,一個戰爭的犧牲品,一個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孩子。

是啊,戰爭又有何意義呢?如果我們呼籲和平,將會有多少人免遭戰爭的殘殺?如今,釣魚島事件,敘利亞內戰……讓世界不再和平。如果某些國家不那麼霸權,不那麼好戰,如果這是一場可以避免的戰爭,爲什麼不讓和平之花永遠綻放?這樣下去,我們離第三次世界大戰又有多遠呢?

八年級安妮日記讀後感2

那是一段並不美好的日子,剛過完13歲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隨家人躲藏在父親公司的頂樓上。爲了不驚動別人,安妮做什麼事都是小心翼翼的,連上廁所和用水的時間都被控制,還常常擔驚受怕。在這樣的環境下安妮拿起筆記錄頂樓內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她思考戰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漸由一個任性的女孩變爲成熟的少女。

“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擡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爲一名記者並最終成爲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記裏寫道。

安妮想當一名記者,但這個簡單的願望被當時的黑暗籠罩和淹沒,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遠望而無法觸碰。但她依然懷着希望,用樂觀的眼神觀望現在,暢想未來。

日記本該是少年少女記錄日常,平凡而快樂的“流水賬”,而隨時受着死亡威脅的安妮卻留下了一本不一樣的日記!因爲希特勒發動的戰爭,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納粹集中營裏,冰冷黑暗的集中營成了她人生的句點。戰爭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戰爭來臨,我只能敬佩和緬懷這位女孩,同時珍惜現在的時光。

“我希望在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她做到了!1947年,倖免遇難的安妮的父親,將安妮的日記整理後出版。迄今爲止,日記已被譯成55種文字在全球發行三千萬冊,成爲一筆人類共同的精神遺產。也許,在法西斯的瘋狂怒吼中,還有許多孩子在微笑着說:“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當時的情景,也無法可想,但日記裏自始至終滲透出的一份溫暖卻讓我無法忘記。戰爭能摧毀一切,但它無法摧毀人的心靈,正因爲如此,纔有了《安妮日記》,它寄託了一個少女的美好願望,記錄她對自己和社會的思考,感動和啓迪着我和更多人。

願安妮能將這溫暖永遠留在人世。

八年級安妮日記讀後感3

星期五我們學習了《密室日記》,它取材於《安妮日記》,安妮的日記,傳達了生活在絕境中的一羣人的生活狀態,展現了一個成長中的少女雖在絕境也不放棄的樂觀,以及在艱苦的環境也阻擋不住的情感的萌發。

文章共寫了七則日記,主要寫了安妮對戰爭的痛恨、對戰後的憧憬、對小夥伴的思念和對自由的嚮往。讀完這篇文章我爲安妮和其他猶太人感到不公,他們也是人呀,並且還十分欽佩安妮能在這樣的困境下,有如此樂觀向上、堅持到底的精神,用此我想到了這件事……

這件事發生在這個星期,你應該猜到了吧!星期三那天小A去看她的語文成績,無意中看到了我的語文成績,之後他對我說:“高樹你一個壞消息,你語文考試考了77分。”從此以後,“77”這個醒目的數字應在我的心頭,那天中午,我趴在課桌上大哭,班長看見後走過來,邊撫摸着我的頭,邊說:“不要緊的,下次靠好點就行了。”頓時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小A看見我哭的那麼傷心,不停埋怨自己:“早知道就不該告訴你,還你那麼傷心。”同桌爲了逗我笑說:“別哭了,我來個你講個笑話吧——兒子說:‘爸,我的這篇稿子往哪裏投?’父親說:‘往錢多的地方投。’兒子說:‘中國人民銀行,行嗎?’”聽了她們的話,但我還是十分傷心絕望。當我在星期四晚上預習《密室日記》讀到“我經常沮喪,可是從不絕望”時,我問我自己是什麼力量支持安妮面對困境不屈不撓呢?是她的理想。此時我想了很多,媽媽每天早出晚歸爲的是誰?是爲了我。爸爸節約每一分錢,即使換季了,也很少買衣服,經常穿得很單薄,爲的是誰?爲了我能夠上好的學校。於是我振奮起了精神,雖然這次失敗了,但是我能夠把這個化爲我學習的動力,要時刻保持一個樂觀向上的心態,要和安妮一樣,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都不套絕望。

學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什麼是不屈不撓、堅持到底的精神,以後我們要多向安妮學習,如果人們都像安妮一樣充滿希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八年級安妮日記讀後感4

當我爬在巍峨的黃山上,當我漫步在東方明珠塔之上,當我走在人民用血汗築就的長城之上......每一次,這麼多的“每一次”都讓我有千言萬語想高聲吶喊出來,那便是讓我最自豪的話語:“我有一個美麗的夢,美麗的-------中國夢!”這是發自內心的吶喊,這是發自內心的激情......

對於小時的我來說,美麗的夢想似乎是那樣的遙不可及。記得有一次,我在作畫,一羣女生突然走到我身邊,冷嘲譏諷道:“咦?這是什麼玩意兒?”“鞦韆”“什麼,我看這是磚塊吧!”說着她們都仰頭大笑,還說我不是畫畫的料。我立刻紅着臉,低下了頭,我感覺我的心都碎了,這是我的夢想,卻這樣被侮辱。於是,我放棄了。因此在那時候,我眼中的夢想就像一個漂亮而又透明的泡泡,在廣闊的太空中飄來飄去。可正當停留在自己眼前的那一刻,正想用手去觸碰的它的那一刻,美麗的泡泡就這樣------破了。因此,我從不相信夢想的存在。直至有一次品讀完《安妮日記》,這才讓我感受到夢想的偉大。

安妮生活在“祕密小屋”25個月。在漫長的日子裏,唯有13歲的安妮用她富有生活氣息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讓她記錄下小樓內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真的很難想象,當猶太人們因生活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感到痛苦時,安妮卻仍然能夠以樂觀的心態將這一切化爲了自己理想而努力、奮鬥的動力。安妮說:“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一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爲一名記者並最終成爲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就是這樣的一段話,卻讓我感慨萬千。安妮把寫作當成心靈的支柱,即使常爲這樣的生活而沮喪,但從沒有絕望過。她樂觀地認爲這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我在想,她在這樣殘酷的戰爭中都能夠堅持夢想,爲理想努力、奮鬥。那對於身在和平與寧靜中的我們來說,爲何不像她一樣,勇敢而又堅定地放飛夢想、追逐夢想、實現夢想。

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成爲一位像安妮一樣能夠追求理想的人,能夠放手去追逐一切的人,能夠成爲一個熱愛祖國的人......

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中國夢依然存在。

八年級安妮日記讀後感5

這個暑假,我選讀了《安妮日記》。一看了序言,我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這本書是國中上歷史課講德國政權的時候,老師介紹我們的,它立即引起了我的興趣。但到了這個暑假我纔看,真有點相逢恨晚的感覺。

本書的作者是安妮?弗蘭克,一個處於青春期、反叛但思想敏銳、充滿激情的女孩子。希特勒上臺後,世界上上演了一場慘絕人寰的種族滅絕遊戲。德國法西斯瘋狂地迫害猶太人,他們一批又一批地被送往臭名昭著的集中營,活生生地被折磨死,即使是剛出生的嬰兒也不放過。安妮一家也是猶太人。德國被納粹分子瘋狂掃蕩,她們一家逃亡到荷蘭,原本以爲會過上平靜的日子,但好景不長,荷蘭也淪陷了。她在朋友的幫助下,在父親公司的倉庫裏過上了匿藏生活,本書就是在匿藏的兩年間寫的。

這本書,我才深深體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才深深體會到猶太民族的創傷。一個十四五歲,正處於花季的女孩,卻被迫封鎖在一個狹小、黑暗、冰冷的環境裏,她無聊、苦悶,對陽光的渴求,對暢懷歡笑的期盼,不斷地折磨她脆弱的心靈。她用敏銳的目光、理智的態度觀察到在這個特殊的環境裏,人性如何被扭曲,範丹太太的貪婪,杜瑟爾先生的自私,戈瑪的軟弱……這個自尊心強、個性獨特的女孩如何在日記中進行自我反省,她向沉着冷靜的父親學習,不斷完善自我。戰爭使她年輕的心早早地成熟起來。在日記中,最可貴的是她用銳利的目光,冷靜地對戰爭與和平這些問題的思考。這本書是德國納粹暴行的一份有力證據。

雖然是被戰爭包圍着,被恐懼包圍着,但她堅持信念、熱愛生活、積極學習、不甘屈辱的性格,感動了所有的讀者。

《安妮日記》是一個花季小女孩用充滿激情的筆觸,譜寫出追求精神自由、衆生平等的歌,它透露了一個被戰爭摧殘的花季女孩的內心世界,詳盡地描寫了猶太人的悲慘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鐵證。

讓我們向這些亡靈深深地致敬吧!讓世人永遠記得這場災難,也讓德國人深深地銘記那在猶太人墓碑前神聖的一跪。

最後,我不能不提出安妮在日記中的一句話,一句讓人感動的話:“我希望死後還能繼續活下去。”她做到了,她活在千千萬萬地球公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