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讀《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有感

讀後感2.92W

今日教育之我見

讀《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有感

——讀《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有感

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教育推動着整個社會的進步。杜威的教育鉅著《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爲我們詮釋了關於教育的真諦。杜威是一位哲學家,他對教育的理解也是基於其實用主義哲學思想。

一、什麼是好教育?

杜威在書中提出五個教育信條,其中對於教育的定義爲:教育都是通過個人參與人類的社會意識而進行的。①教育聯繫着個人與社會。我的理解是:教育應該是基於社會的,是應於兒童爲中心的,同時也應是與“社會中心”相輔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以“兒童中心”的教育是杜威所強調的。對於這一思想,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我的理解是教學要打造以學生爲中心的課堂,追求的是“生本課堂”,要打造的是學生學習所得率高的課堂。例如:學習金字塔原理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多元化的學習模式意味着學生的學習所得也不同:用“聽講、閱讀、視聽、演示”的模式習得的知識,兩週後學生的習得僅爲5%、10%、20%、30%,而主動學習的方式討論學習效果達50%,實踐學習效果達75%,學生學會並教授給他人的學習效果可達90%。②這就意味着我們的教學方法要不斷融合與創新才能使我們達到以兒童爲中心的教學目的。

當然,僅僅立足於知識的學習所得也並不能稱之爲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要能使學生習得知識,要培養具備生活技能,要培養學生具有終生學習的能力。

二、什麼是好教師?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條》中說:教師是社會的公僕,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是真正天國的引路人。③

我國教育史上的傑出教育家孔子,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張教授弟子六門技藝:禮、樂、射、御、書、數④。我猜想當時那個時代的教師必須是既要學富五車,又要身懷各種技藝才能尊爲師,真正的“教師”一詞源於《學記》:“教師者所以學爲君也。”⑤但是隨着時代的變遷,教師的稱謂也在不斷變化,如:先生、師傅、夫子、西席……。⑥對於教師的定義和所教授的內容也在不斷革新,教師被定義爲知識的傳播者、學生的管理者、學生心靈的培育者以及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從工作內容的來看更多的人認爲教師就是在學校負責教書育人的職業稱謂。在我看來這是對教師職業的侷限,難道教師的工作就一定要禁錮在學校嗎?不是的。那怎樣才能使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這需要我們稱謂全能型的人才或說我們要培養新時代的人才就是要培養全能型的人才,也就是教師要全面育人。教師要具有教授知識的能力,也要有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要着力思考:習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提出的教育命題,“爲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⑦。

三、什麼是好學校?

基於杜威強調的“明日之學校”有4個特點,我的思考是:學校應該是能夠培養身心康健的天地,應該是培養“樂學”“會學”的學生,應該是既能夠爲學生營造道德教育的氛圍,又能爲學生搭建道德教育活動、實踐活動平臺的地方,應該是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終生學習能力的地方。

綜上所述,我認爲好的教育既能讓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又能融入社會,好的教師既能教書又能育人還得會生活,好的學校既能培養有學習能力的人,又能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生活能力的人。好的教師需要誕生於好的學校,好的學校需要誕生於好的社會,好的社會需要好的人才,歸根結底好的社會需要好的教育來推動。

注:

①引:《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第3頁

②引:百度百科

③引:《學校與社會.明日之學校》第15頁

④引:百度百科

⑤引:《學記》

⑥引:百度百科

⑦引:2018年5月“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