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雪國讀後感800字精品多篇

讀後感3.22W

雪國讀後感800字精品多篇

《雪國》讀後感 篇一

一片白茫茫的雪國,連綿起伏的山巒,火車向前行駛着。窗外的暮景以及一位美麗姑娘的身影在玻璃上構成虛無縹緲的夢。她叫葉子,彷彿人如其名終究要飄落。他沒有抗爭,她認命,在一場大火中從高樓向下緩緩的寂靜的向人間道別。她像是黛玉還完淚後再回到天上去,她送走了師傅,送走了情人行男,再也了無牽掛。她的最終離去彷彿是要告訴你:在人間,一切都是徒勞的。

如果葉子代表着精神上的美,空幻迷離的美,那麼駒子便是真實的美,一種像春天像小草生機勃發的美。與現實對抗,與生命抗爭。她十六歲開始閱讀小說並做了簡單的筆記,可在島村眼裏她並無深刻的理解。

島村心想:要是見到駒子,就劈頭給她一句“徒勞”。然而,對島村來說,恰恰相反,他總覺得她的存在非常純真。

她未婚夫行男臥牀不起,師傅中風,她爲了醫藥費爲了生存去做藝伎,而在島村看來又是徒勞的,關於書中第二次提到徒勞:

他明知對於這女子來說不會是徒勞的,卻劈頭給她一句“徒勞”。這樣說過之後,反而覺得她的存在變得更加純真了。

駒子彈着三絃琴,以山谷大自然爲知音,美妙的琴聲裏滿滿是對生活的熱烈與迷茫。可在島村看來:

駒子這種生活可以說是徒勞無益的,也可以說是對未來憧憬的悲嘆。不過這種生活也許對她本身是有價值的,所以她才能彈出鏗鏘有力的琴聲。

生命是一場徒勞又怎樣,我喜歡着我的喜歡,熱愛着我的熱愛,我身心沉浸着我就覺得有意義。駒子始終懷着一份純真與真摯,而這正是島村所憐憫與嘆惋的東西

她深深的愛着那個來自異鄉的島村,可同時又覺得不可能,因爲島村是有妻子的。他對她也只是愛憐,是對美的一種疼惜。在他眼裏,駒子不過是:

一個在鄉村水果店裏的奇怪的水果,獨自被遺棄在煤煙燻黑了的玻璃箱內似的。

在最後,天上出現一望無際的銀河,而地上是一場熊熊的大火。火勢向天噴去,銀河傾斜下來。葉子的死無疑是對美的致敬,美的詮釋。而駒子瘋了,或許葉子曾是她的精神支柱。小說到此結束,詩一般的收了尾。

《雪國》讀後感 篇二

其實一直以來我對日本的很多東西都是很反感的。其中的原因自不用說。但是當我看到日本著名的作家川端康成寫的散文臨終的時,給我極大的震撼。之後我知道了他的小說雪國。

總覺得川端康成的作品寫得太過乾淨,尤其是《伊豆舞女》。乾淨的讓人覺得一切都是幻想,在如今這樣一個複雜,充滿利和欲的世界,那樣純粹、乾淨、真摯的情感體現着人類最簡單原始的珍貴性情,令人神往、傾心,卻又不忍心打破這份悸動。

《雪國》是以白雪的世界爲背景,雪是世界上最乾淨、聖潔,同時也是最美麗、飄渺近似虛幻的東西。通文都流露着一種淡淡的苦悶、愁思、悲哀的情緒。

島村,既是故事的男主角,又是個旁觀者。對於這個人物,我並不喜歡。他是消極的,面對駒子對自己的癡迷,他覺得一切都是徒勞而已,他無法帶給駒子想要的安心。甚至於,他覺得自己所做的,對於駒子豔麗的美和葉子空靈、清澈的美的貪戀、追尋都是徒勞的。他看着駒子爲生活奔波,爲感情壓抑,同情她、憐憫她,時而給予她一絲安慰過後又冷靜地告訴對方一切都是徒勞。

當然島村這個看客做得也很吃力,他一直在追尋中想象中的美麗,他渴求的清冷、乾淨的葉子始終不正眼看他,而讓他矛盾糾結的駒子確是一味地等着他。還時刻擔心着自己的心思被駒子看穿,想要躲着又期待着接近。

相反我很欣賞駒子,雖然付出得不到回報,依然率性而積極地生活着,渴望愛情,執着愛情。喜歡、憎惡,每一種情緒都表現得真實、坦然,絲毫不做作。

其實至今我有很多疑問,葉子對行男究竟是什麼感情?只是想實現護工的願望嗎?駒子對行男又是怎麼回事,爲何臨死都不願見面,只是不想感受生死離別的痛苦嗎?駒子似乎並不喜歡葉子,總是在島村前避免着有關話題,可爲何在葉子跳樓死時又哭的這麼悲痛,近似瘋狂,難道她真把葉子當做自己的寄託,希望她活出另一個自己?

讀《雪國》有感 篇三

《雪國》這部書,是川端康成在1968年獲得諾貝爾學獎的倚仗之一。有人說,這本書是歷史上最唯美的獲獎作品。

作者這樣的寫作風格與他自身的經歷密不可分。在幼年時,父母均因結核病死亡,其後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病故,他被稱爲“參加葬禮的名人”,他的一生四處旅行,性格感傷又孤獨,這也許是書中主角島村略頹廢的性格形成的原因。

雪國是一個很純淨的地方,終年積雪,看不到任何掩埋在雪下或別的地方的骯髒,即使這樣的。白淨被誰踩了幾下,添了幾個腳印,也無關痛癢,左右不過一時的凌亂罷了,睡一晚的好覺,這些雜亂又會被落下的雪花重新掩埋,並且看不出任何一絲痕跡。

主人公島村是一位舞蹈研究者,全書也正是圍繞着他與藝伎駒子、少女葉子的感情展開,這兩個女孩兒是真真正正的社會最底層,苦苦掙扎着想要生存,一切卻只能如那些簌簌落下的雪花一樣,消融在人們看不到的角落。

駒子早年被賣到風塵之地陪酒,後一位三絃琴師傅收留了她,令她脫離煙花之地,以賣藝爲生。可後三絃琴師傅的兒子得了重病,她不得已再次淪落風塵,以賣身賺錢治病。儘管這樣,她面對生活依然是熱情的,學琴、記日記、收集煙,她幾乎做到了自己能做的極致,卻依然擺脫不了藝妓的束縛。

而葉子,她努力地學護理、認真地照顧一個病人,那個病人卻依舊去了。她愛她的弟弟,竭盡全力卻也未能找到經常與他見面的辦法。這樣一個美麗的少女,最後的下場卻是葬身火海,“她的小腿抽搐,蒼白的臉燃燒着……”這樣的描寫,讀便讓人痛得窒息。

而島村,他繼承了一筆豐厚的遺產,有妻室兒女,每天無所事事,偶爾通過照片和字資料研究評論西洋舞蹈。他可以爲了當年和駒子的一場邂逅,就三次跑到雪國,把雪國當成了一個逃離現實的地方。家境富裕的他,卻對生活抱着這樣徹底的悲觀態度。

我極少讀這種訴說民間疾苦的書,讀略顯平淡,也沒有過多的驚天動地的故事情節,但川端康成的這一本書,讀看似沒有什麼波瀾起伏的情節,但又能夠給讀者的內心留下一層淡淡的憂傷,經久不散。

或許這就是他心中的雪國吧,白得無瑕、美得驚心動魄,卻又寒冷徹骨。雪下埋藏的到底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雪國讀後感 篇四

一片白茫茫的雪國,連綿起伏的山巒,火車向前行駛着。窗外的暮景以及一位美麗姑娘的`身影在玻璃上構成虛無縹緲的夢。她叫葉子,彷彿人如其名終究要飄落。他沒有抗爭,她認命,在一場大火中從高樓向下緩緩的寂靜的向人間道別。她像是黛玉還完淚後再回到天上去,她送走了師傅,送走了情人行男,再也了無牽掛。她的最終離去彷彿是要告訴你:在人間,一切都是徒勞的。

如果葉子代表着精神上的美,空幻迷離的美,那麼駒子便是真實的美,一種像春天像小草生機勃發的美。與現實對抗,與生命抗爭。她十六歲開始閱讀小說並做了簡單的筆記,可在島村眼裏她並無深刻的理解。

島村心想:要是見到駒子,就劈頭給她一句“徒勞”。然而,對島村來說,恰恰相反,他總覺得她的存在非常純真。

她未婚夫行男臥牀不起,師傅中風,她爲了醫藥費爲了生存去做藝伎,而在島村看來又是徒勞的,關於書中第二次提到徒勞:他明知對於這女子來說不會是徒勞的,卻劈頭給她一句“徒勞”。這樣說過之後,反而覺得她的存在變得更加純真了。

駒子彈着三絃琴,以山谷大自然爲知音,美妙的琴聲裏滿滿是對生活的熱烈與迷茫。可在島村看來:

駒子這種生活可以說是徒勞無益的,也可以說是對未來憧憬的悲嘆。不過這種生活也許對她本身是有價值的,所以她才能彈出鏗鏘有力的琴聲。

生命是一場徒勞又怎樣,我喜歡着我的喜歡,熱愛着我的熱愛,我身心沉浸着我就覺得有意義。駒子始終懷着一份純真與真摯,而這正是島村所憐憫與嘆惋的東西。

她深深的愛着那個來自異鄉的島村,可同時又覺得不可能,因爲島村是有妻子的。他對她也只是愛憐,是對美的一種疼惜。在他眼裏,駒子不過是:

一個在鄉村水果店裏的奇怪的水果,獨自被遺棄在煤煙燻黑了的玻璃箱內似的。

在最後,天上出現一望無際的銀河,而地上是一場熊熊的大火。火勢向天噴去,銀河傾斜下來。葉子的死無疑是對美的致敬,美的詮釋。而駒子瘋了,或許葉子曾是她的精神支柱。小說到此結束,詩一般的收了尾。

《雪國》的讀後感800字 篇五

雪國這本書是我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看完的,因爲我看的這本書是由川端康成的兩本書合訂的,在我以爲纔看到一半的時候,故事突然停止了。在沒看以前,我去看了書的簡介,簡介說故事是東京的一位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與當地一位名叫駒子的藝伎、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之間發生的感情糾葛。所以我認爲書中會出現感天動地的愛情,出現令人心痛的背叛。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島村對葉子的愛是一直埋在心底的,他甚至只和葉子正式交談過一次。而駒子卻是在雪國一直陪伴他的女人,駒子起初是一個漂亮純潔女子,一個讓島村不敢褻瀆的女人,所以島村纔會二次來找她,然而第二次島村來的時候,駒子已經淪爲藝妓,每日喝的醉醺醺的,不斷接單,特別的忙碌,但是卻仍然頻繁的來看島村,哪怕只有幾分鐘。如果說駒子是深深愛着島村的,那這也真是個可笑的愛情,一個整日陪伴男人喝酒取樂的藝妓深深的愛上了一個已經有妻室的坐食遺產的男子。

作者唯美的文筆下展現出了兩個美麗的女子,一個是曾經美麗純潔然後逐漸墮落的駒子,一個是在駒子淪落後代替她撐起島村心中美好的葉子。然而無論是駒子的純潔美麗,還是葉子的清新脫俗,都是島村所得不到的,一個淪落了,一個消逝了,葉子最終在火災中身亡。川端康成作爲亞洲第二個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在最後卻選擇煤氣自殺。我認爲,川端康成能夠發現生活中、自然中的美麗,所以他的文筆是那麼的唯美,就連“雪國”這個名字,也給人一種一塵不染的感覺,然而他也看到了無論什麼樣的美,都無法生存,要麼淪落,要麼毀滅,這是他所接受不了的。

我們每個人也都是嚮往美的,但是也許我們對美不那麼敏感,所以它淪落了就淪落了,最多浪費一汪淚水,然後我們更加堅強了,這就是所謂的適應生活吧!我們不能像川端康成一樣,在看到美的虛無之後,變得悲觀。但是同樣不能變得麻木,變成摧殘美的幫兇。就算美不能存在於現實,也應該時刻存在於我們的心中,唯有心中有美,才能發現生活中那處處的美麗。

《雪國》讀後感 篇六

翻開《雪國》,有些不習慣,因爲這書開頭沒有我國書籍中的“序”之類的導讀介紹。只有簡單的作者介紹: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作家。生於大阪。1968年以“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日本人的精神實質”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國》《千隻鶴》《山音》《古都》《睡美人》等。

《雪國》讓我讀出了蕭條、蒼涼、寒冷、悽婉、唯美。

《雪國》開篇,美麗的葉子進入了男主島村的視線。作者用細膩地筆觸描寫了深深吸引男主島村的葉子姑娘的外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例如“黃昏的景色在鏡後移動着。也就是說,鏡面映現的虛像與鏡後的實物在晃動,好像電影裏的疊影一樣。出場人物和背景沒有任何聯繫。而且人物是一種透明的幻象,景物則是在夜靄中的朦朧暗流,兩者消觸在一起,描繪出一個超脫人世的象徵世界。特別是當山野裏的燈火映照在姑娘的臉上時,那種無法形容的美,使島村的心都幾乎爲之顫動。”“這是一束從這方投來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圍。她的眼睛同燈光重疊的那一瞬間,就象在夕陽的餘暉裏飛舞的夜光蟲,妖豔而美麗。”諸如這樣的細膩描寫很多,以致於我後來不再劃線了。不僅是對葉子,對女主駒子也有許多,還有景物描寫也是極其的細膩的。

由此可見,作者精於觀察,在寫作上極其有耐心。這正是我所欠缺的,我寫作時總是想盡快地把事情表達完整,人物和景物的描寫只是點綴於文章中。讀川端康成的作品,每個人物都像是從散文詩中走出。

每個國度風土人情不同,每個時期的社會背景不同,文中男主島村明裏戀着駒子,心裏滿滿的中意的是葉子,家裏還有太太孩子,這是我不可接受的。然,駒子爲救老師的兒子當藝妓,文章的結尾,葉子葬身於火海,這一切的一切又是多麼的悲慼和無奈。

雪國是寒冷的,生活在那裏的人們無助無奈,身不由己地掙扎。《雪國》留給讀者的都是細膩、悽婉、寒冷而唯美的畫面。

我讀完整本書,被作者細緻入微的觀察,不急不躁娓娓道來的敘述,耐心地描寫人物和世間百態的功力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