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及啓示

讀後感2.51W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及啓示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及啓示範文1

格列佛——一個和魯濱遜一樣擁有奇妙歷險的人物,他們的經歷都是如此的讓人不可思議,而正是因爲他們有着不平凡的冒險,纔會使他們變的更加勇敢,頑強。在這本書中,格列佛的冒險更讓人值得沉思。

斯威夫特筆下的格列佛遊歷了四個國家,他的第一站是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在小人國裏的人們只有人的手指那麼大,格列佛自然而然成了一位頂天立地的巨人。居民們把盛滿肉的籃子給格列佛,這些美味的羊肉竟比百靈鳥的翅膀還小,格列佛可以一口吃兩三塊,步槍子彈大小的麪包一口就是三個。生動的筆調讓我們足以感到小人國是如此的微型。

時髦一點可以稱它爲“微國”。也只有在作者豐富的想象中才會出現那麼小的人和食物。如果在現在,那麼小的肉和麪包,真會讓人叫苦連天。在這麼小的國家裏,也是有戰爭的。利立浦特和布萊夫斯庫兩大帝國之間一直在苦戰。原因僅僅是因爲打破雞蛋是要從大的一頭還是小的一頭打起而相互爭吵,要是現在我們世界各國都在爲一點點小事而大打出手,那麼豈不是要天下大亂,爆發出“第N次世界大戰”了。

再從現在的眼光望去,利立浦特和隔海鄰國打仗不禁讓人想起英法之間的連年征戰。在小人國中因爲嫉妒而陷害格列佛的財政大臣佛林奈浦也被作者看作是以當時的內閣首腦瓦爾浦爾爲原型的。還有給人以深刻記憶的“高跟黨”和“低跟黨”之間的爾虞我詐,則又是反映了託利和輝格兩黨的權利爭奪。如此這般,讓我彷彿是穿梭在想象與現實的空間裏,令人回味。

在小人國的社會裏,令我覺得可笑的便是國王通過比賽繩技的方法來選拔官員,於是就出現了候選人及指望升遷的滿朝文武紛紛冒着摔斷脖子的危險學習這種與執政無關的雜耍技藝。在作者滑稽的想象力中,暗示他對於英國內政與外交的批判。

在這部充滿想象但卻處處透露着現實社會陰暗的小說中,令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別有用心”,最吸引我的便是小人國的種種事態。斯威夫特以他的想象來反映現實,讓我們來回穿梭,看到了18世紀前半期的英國社會,揭露者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在有趣,生動的情感背後卻有着不一般的諷刺和批判。

想象中離不開現實的影子,而現實也是一直在給人無窮的想象……這便是我對於這本書的所悟所想。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及啓示範文2

我輕輕用手拂過那書的封面,心中有些煩悶:真的要看完這本書?我一向對這種類型的書不感興趣,怎麼可能會看完。我有些不相信自己。可一想到這也是作業的一部分,我也只好萬般無奈地翻開那本綠色封面的書——《格列佛遊記》。頓時一股書香撲面而來,使我煩躁的心情漸漸變得平靜。靜靜地看完導讀後,也許這本書還不賴,這一念頭突然浮現在我的腦海。

書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外科醫生,他的名字叫格列佛。他十分熱愛冒險,是一個令人欽佩的男子漢。作爲一名外科醫生,他會專門搭乘去各地的船隻,一位船員看病爲由,去環遊世界,到處冒險。

隨着情節的發展,我對這本書的興趣越來越大。從先前的迫不得已,到現在的好奇,情不自禁地讀了一頁又一頁。跟隨着主人公格列佛一起冒險。第一站便是小人國,在小人國裏,他成了龐然大物,刀槍不入,一臉吞了許多食物還是填不飽他的肚子;第二站便是巨人國,在巨人國裏,他變成了巨人們的玩具,他表演武術來展示自己的勇武,並且還與王后喜愛的侏儒鬧矛盾,鬥心機;緊接着,他來到了神祕的飛島國,這是一個離奇的國家。這裏的人利用鳥類的天然磁鐵和海底的磁鐵隨心所欲地移動。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慧駰國,那裏沒有金錢,軍隊和警察。它是多麼的純淨的地方。這一站也正是這本書的關鍵。

我很羨慕主人公能到慧駰國這樣有純潔社會的馬國。那個地方只有純潔,真實,誠實。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算計與勾心鬥角。一切都是那麼的淳樸。人們不用自己陷入困境時,無人伸出援手。哪裏的人們互相幫助,用心待人。我認爲我們要向慧駰國的人學習,用心待人,互幫互助。

格列佛的身上具備了強大的忍耐力及質疑精神。他對人友好,心地善良。願意將自己的想法與他人分享,也願意在朋友困難時伸出援手。這些都讓我十分佩服,也一直激勵着我要做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少年。

我們一起向格列佛學習吧,在學習中要有質疑精神,在生活中要樂於助人,在競爭中要互幫互助,共同進步。讓我們努力學習吧!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及啓示範文3

整篇書分爲四個小遊記,託物言志,暗諷了當時英國社會的黑暗,批評了英國人的掠奪式侵略,嘆息了當時世人的愚昧無知

有人說斯威夫特是個厭世者,有人說他這是毫不妥協的批判,不可否認,他的批判確實抨擊了很多不公的事。文章中的諷刺多爲反諷、暗諷,有反諷,必定有一個理想世界作爲對照來襯托現實的黑暗,但是從文章中看出,斯威夫特的理想世界並不符合我們現在的價值觀,而且字裏行間還透露出英國人的那種自大,自以爲是。

慧駰國是作者理想中的國度,作者把它比喻爲全世界的價值典範,但其中有些是我不能理解的。例如,文中說白馬、粟色馬天生下來就是訓練作奴僕的,沒有變好的可能,這句話說得…反正我覺得是愚蠢可笑,與我之前所受的關於人如何成功的教育背道而馳,而且,這種思想與歐洲人那種“我本名族的血統是最高貴的,所有猶太人、阿拉伯人……及其他名族都是卑賤”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文中還提到格列佛家主在全國代表大會上被勸說流放格列佛,試想,如若那位慧駰沒有流放格列佛,全國代表大會會不會容忍他這種行爲呢?答案是否定的,之後會不會強行驅逐,我不知道,但所謂勸說,只不過是美其名曰罷了。

格列佛最終像中毒了一樣,縱然當時世態炎涼,但也不用一棒子打翻所有人吧,格列佛最終成爲變態社會下所產生的變態人物。

這篇遊記也可以諷刺當代中國的一些人和事。中國所謂的專家數量不少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但創新能力卻很低,這與遊記那裏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科學院有的一拼;當代中國人遇到一些不必要的小事也要大吵一場,這與小人國裏的大端派和小端派一樣,令人哭笑不得

希望讀過這篇遊記的人能夠端正自己的思想,我讀過以後…額,更加憤青了!呵呵,你們呢?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及啓示範文4

假期裏,我讀了《格列佛遊記》這本書,它記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與慧駰國的種種奇遇。故事富有想象力。其中處處可見對18世紀英國的各種社會現象以及人性的醜惡一面的諷刺。

在小人國中,有兩個黨派,一個是主張穿高跟鞋的高跟黨,另一個是堅持穿低跟鞋的低跟黨。兩個黨派經常發生激烈的爭吵,真讓人不禁大跌眼鏡,僅僅爲了鞋跟的高度就吵得還可開交,這也太小題大做了吧!緊接着,我又讀到了更爲可笑的一段:因爲一件突發的小事,一位利立浦特王下令打破老規矩,發佈在吃蛋時,先弄破小的一頭,人民對此不滿,因而發動了戰爭。

緊接着鄰國不來夫斯古也參與了戰爭,幾十年過去了,戰爭卻一直沒有中斷。這是何等的雞毛蒜皮的小事啊!可我一想到時我們與他人間的爭吵,我不禁止啞然失笑。本書的作者用了誇張手法,諷刺了社會上一些小肚雞腸的人,但事實的確如此。在學校中,我們經常會座位等小事與同學們鬧不和,但我想只要每個人都退讓一小步,這些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了。

書中的最後一個國家是慧駰馬國,那裏的馬自稱“慧駰馬”,意爲“聰明的灰馬”,它們佔統治地位,擁有理性及各種優秀品質,而那裏還有一種醜惡的類人動物——野胡。

後來,我發現,這是作都特意安排的,他通過寫野胡來誇大人類的種種惡習與缺點,以此達到諷刺的目的,書中講到,野胡喜歡一種閃光的寶石。經常爭搶它。我反覆讀了幾遍,認爲這是對社會上人們對金錢的貪慾的形象比喻。在生活中,人們無時無刻不需金錢,因而產生了吝嗇鬼、守財奴等形象,人們渴望金錢,渴望享受,甚至爲此而犯罪,這不都與野胡的種種奇怪行爲吻合嗎?顯然,作者是在對人性做出批判啊!我不禁因我們自身的缺陷而汗顏。

這本書宏揚了高尚品格,揭露了一些虛僞的現象,既不失想象力,又能使人深思同。這是一本我喜愛的好書!

《格列佛遊記》讀後感及啓示範文5

我讀了由喬納森·斯威夫特寫的《格列佛遊記》,書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分別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駰國遊歷。

在小人國,格列佛被小人綁住,並製造了巨車把格列佛運到京城獻給國王。文中詳細寫了小人們是如何團結一致把格列佛運上車,給格列佛餵食,給格列佛做衣服……格列佛的出現幾乎吸引了所有小人的注意。他的溫順逐漸贏得了國王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習慣。當另一小人國布來夫斯庫帝國準備入侵小人國。他涉過海峽,把50艘最大的敵艦拖回了小人國的港口,立了大功。但因爲不願意滅掉布來夫斯庫帝國,使國王很不高興。這時候皇后寢宮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散了一泡尿,撲滅了大火。誰知,皇后不但不領情,還要責罰他。於是大臣門串通好要除掉他,他聽到了風聲,逃掉布來夫斯庫帝國。可是他食量的太多了,兩個國家養不起他,於是造了一艘大船送他回英國。

在大人國,遇到了一個農夫在收麥子,把他捉住交給老闆,把他帶到四處展覽,最後來到首都。農民很貪錢,每天要他表演10場,他累的奄奄一息,農民見無利可圖,就把他賣給了皇后。由於他小巧玲瓏,在宮裏十分受寵。但他經常遭到蒼蠅、老鼠、小鳥等動物襲擊。面對國王,他沾沾自喜地介紹了英國各方面情況及歷史,但被國王一一否定。格列佛到大人國的第三年,跟隨國王巡視邊疆。由於思鄉心切,來到了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大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了烏龜叼了起來,幾隻鷹在空中爭奪,箱子調入海中,被一艘船發現救了起來。

在飛島國,格列佛被飛島國的人給救了上來,飛島國的人長相非常奇怪。國王和貴族住在飛島上,老百姓則住在陸地上。他離開飛島後來到陸地上,參觀了“拉格多科學院”。這所科學院研究的都荒誕的課題。導致全國土地荒蕪,人民無衣無食。

在慧駰國,他遭到了一羣形狀像人,名爲“野胡”的生物襲擊,幸虧一匹具有智慧的馬—“慧駰”給他解了圍。原來馬是該國的理性居民及統治者,而野胡則是被馬豢養和役使的一種畜生。他的言行舉止在“慧駰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野胡,因此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他很快學了該國的語言,應主人的邀請,他談到在世界其它地方馬是畜生,而像他這樣的野胡是馬的主人。這使“慧駰”感到震驚。

在這部遊記裏,斯威夫特用了很多種手法對現實社會的醜惡現象進行了批判和諷刺。突出表現了其新穎的藝術手法。因此無論從藝術角度和人文角度來說,這部小說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