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冰小鴨也有春天讀後感

讀後感2.07W

第一篇:冰小鴨也有春天讀後感

冰小鴨也有春天讀後感

冰小鴨也有春天讀後感

閱讀是一種很美妙的感覺,閱讀童話更有會一種很自由的心境。

當我看到《冰小鴨的春天》的時候,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了一股感動,一股暖流涌上心來,注意力凝聚在了這字字如璣的故事裏,置身在書之海洋……

這是一本獲安徒生提名獎的童話故事集,它由多個獨立成篇的小故事組成,幾乎每個小故事都是那麼童趣。在孫幼軍爺爺的筆下,人和小動物都生活在充滿離奇想象的空間裏,又到處都瀰漫着溫情脈脈的愛的氣息(轉載需註明來源)。

冰小鴨是一隻怎樣的小鴨呢?原來它只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冰雕作品。寒冬,在冰雕公園裏,石天鵝向冰小鴨描述了春天有多麼神奇,多麼好……於是,冰小鴨便渴望着春天了。它明明知道,一到春天,它立刻就會化作一攤水跡,但是它還是無限憧憬,滿懷希望地說:“我多麼想見到春天啊!”冰小鴨的話深深感動了石天鵝,於是,石天鵝便揹着它來到了溫暖的南方,冰小鴨終於見到了春天!它無比的快活,在春天的池塘裏,冰小鴨漸漸地融化了……它終於以自己的方式看見了春天,感受了春天,融化在春天!

雖然這個故事有些令人傷感,但我更能感受到冰小鴨堅持不懈。它一心想看到春天的景象,雖說着夢想是泡影,但是它的夢想實現了,它啓迪我在人生的旅途上要堅持不懈,追求光明、追求不平凡事物,在這過程中可能是漫長,曲折、艱難、痛苦的。現在我們同學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是小皇帝,小公主,生活在溫室裏,就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只看見高牆四角的天空”。在爸爸媽媽的庇護下長大,內心反而變得更加的脆弱,漸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勇氣。而冰小鴨告訴了我要有勇氣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努力實現心中的願望。

我深深地爲冰小鴨震撼着!我眼淚裏閃爍着淚花,同時,心底裏會升出融融的暖意。只有堅持不懈地追求幸福,夢想纔會從泡影變成現實

我享受,讀着童話,真好似在愛的世界裏深呼吸,這感覺令人陶醉!

第二篇:青春勵志演講稿:醜小鴨也有春天

年輕的朋友們:

我是名醜女孩,在別人的眼裏像只醜小鴨。美女孩不願來親近我,男孩子也很少來接近我,更談不上來欣賞我。爲此,我也曾煩惱過、憂傷過、自卑過,但我絕不強人所難,因爲誰人不喜歡美呢?若過分地乞求他人說出你很美那句違心的話,那實在是愚蠢的。

小時候,我不覺得自己生得醜,過得挺快活;後來才發現別人都在異樣地對待我、歧視我;在學校,同學不願與我同桌;在工廠,工會舉辦文藝演出沒有我。走在大街上,異性們見了我不屑一顧,有時還嗤之以鼻;親朋見了我品頭論足,同伴見了我指指點點,好友見我了繞道而行所有這些的原因只有一個:我長得醜。

我醜礙你什麼啦?不吃你、不喝你、不穿你、不用你的,可你們爲何這樣鄙夷我、苛求我、嘲笑我?我好難過!有多少個讓人欣喜的日子,我都在淚水中度過;有多少個讓人浪漫的夜晚,我都在寂寞中度過。

有時候看着別人那迷人的英姿,瀟灑的風度,光彩的容顏,我好羨慕,總也去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變成一隻白天鵝飛向藍天。

有時候看到一個個同伴都各自擁有一位白馬王子於月下花前卿卿我我的好甜蜜,便也去異想天開有個完美的意中人能奇蹟般出現。

有時候看到漂亮女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像副精美的藝術品,便也像東施那樣去模仿。然而,無論我怎麼去效仿、去僞裝、去祈禱,都絲毫沒能改變我這殘酷而又無奈的現實。我依然是我一個醜女孩。上帝呀!你太不公平了,爲何不給我一副姣美的面孔呢?

可後來,有位非常漂亮的女孩,很傷感地對我說:要是我能生得醜就好了,也讓我過上幾天寧靜的日子起初我還以爲她又說風涼話來嘲弄我,爾後我才發現:凡是那些天生麗質的女孩,大都生活在流言蜚語之中,她們過得比常人還要加倍的沉重,時時被無端的是非困擾着,有時還會有紅顏薄命的危機。我慶幸:我生得醜。

從此,我就不再埋怨上蒼的不公,學會了默默地與命運抗衡。我便享受着這份難得的寧靜,微笑着去開墾自己的寂寞。每當煩惱襲來時,我就去看看書、抄抄詩、作作畫、練練字、聽聽音樂、寫寫札記,終日使自己不停地忙碌着。百無聊賴時,我就出門走走,去吹吹天風、觀觀野景、聽聽鳥鳴。文學藝術不嫌我醜,它們,成了我的諍友。

既然是一條孱弱的小溪,就別想像蒼海驚濤拍岸;既然是一棵無名的小草,就別想像大樹偉岸參天;既然是一隻陸地行走的動物,就別想像雄鷹那樣神氣傲慢;既然生命只屬於地平線,我就甘原平凡。是慧星也要一閃,是曇花也要一現,是小雨也要把莽原變成綠洲,讓燕子去彈唱明媚的春天。經過幾年的苦心磨礪及慘淡經營,小小的我終於有了一束微笑了,雖然並非粲然。當我有篇文章在報刊上發表時,當我有幾幅書畫作品在異地他鄉展出並獲獎時,我的心情那是何等的激動、何等的舒暢又是何等的甜蜜啊!在孤寂的生活中,我終於找到了一份寄託,尋到了一縷慰藉,也找回了一充實而又嶄新的自我。在今天,我會說:我醜,也自有我的風流!也許醜女孩,真的不必叫苦。

現在我不再孤寂,靜靜地等待着等待一個熱心的男孩來叩響我愛的深閨,給我臉上增添一抹春天的歡顏;等待他爲我築起一座充滿愛的小屋,當我跋涉旅途疲憊時,就棲息進去,讓他那溫暖的撫平我這麼褶的人生。我相信,醜女也有她的風流。

第三篇:教室裏也有春天讀後感

讀《教室裏也有春天》有感

彌勒市古城國小 王菊珍 讀了李玲慧校長《教室裏也有春天》後,使我感慨萬千、受益匪淺。

《教室裏也有春天》收錄了李玲惠校長所撰寫的班級經營十二心招,無論是“自然”、“用心”、“溝通”、“欣賞”,還是“瞭解”等等,看似平凡卻直接而有效。“班級經營答客問”中的實例,“班級經營教戰守策”中精彩生動的情節和中肯切要的分析與建議,處處顯示出教育人員的執著自在與堅定自信。

特別是班級經營十二招中的部分內容,我作爲一個國小教師感到非常實用,非常有幫助,就像找到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好導師:“自然——面對現實你就贏”讓我回想起古城國小,看到那些老教師們兢兢業業的工作狀態,他們真正是帶着發自心底的愛在工作,也讓我看到了教師的凝聚力和吃苦精神,這讓我從心底涌出了一種感動,可以說就是這種感動讓我找到了我現在工作時努力的方向。 “用心——可辛苦不必心苦” 一節節課堂教學,一次次人生教育,一筆筆課前備課,一本本作業批改……這就是教師之苦!但在教育中,除了這番苦,還有一種教師獨有的、無法替代的甜——幸福!當我們置身三尺講臺,雙眼觸及那一片充滿純真、信賴和期待的目光時,一份神聖的責任感、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每當看到學生的點點進步;面對學生感激的眼神;聽着學生對自己說着心裏話,我的心中便會激盪起幸福的漣漪。這就是我們當老師的幸福,我們幸福的源泉多是來自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教師的信任和真情回報。所以,我們的辛苦和幸福是能劃等號的,沒有學生,也就不會有我們的幸福,所以我們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不必“心苦”。

因爲用心,老師對學生可以產生難以估算的影響力;因爲用心,老師可能成爲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因爲用心,在體力消耗之時,自有非凡的成就感。雖然辛苦,心卻一點也不苦。孩子真的是天真可愛的,可能是前腳你剛批評過他,後腳他又老師長老師短地叫了。這難道不應該讓我們感到幸福嗎?

“笑容——舉手投足皆春風”書中講到的李晴老師,每一天上班或進教室上課之前,她總會對着鏡子檢視自己,在心中默唸:“珍惜與孩子的這一場師生情緣,別忘了給他們一張好臉色!”然後,帶着微笑,昂首邁進教室。她年輕時尚、溫柔可親,她心思細膩、言傳身教。就是她,每每讓班中的學生有拼命擁抱的衝動,有熱淚盈眶的機會,有放棄畢業的念頭。我想,她是一名成功的老師,更是值得我學習的老師。試想,天地浩瀚,世界之大,中國之大,我們能作爲師生在同一間教室相遇,是多麼難得的一種情緣呀,我們何苦擺着一張愁苦的臉呢?書中說得多好:學生是如沐春風,或如坐鍼氈,老師是關鍵人物。作爲老師,最值得驕傲的並不是自己的學生取得了多高的成績,而是擁有了學生深厚的感情以及對自己的愛。這纔是真正寶貴的,不是嗎?讓我們都來學學李老師吧,在上課之前對着鏡子檢視自己,讓它提醒我們——“珍惜與孩子的這一場師生情緣,別忘了給他們一張好臉色!”然後,帶着微笑,昂首闊步邁進教室。我想,他日,學生必定能夠回報你以最真誠的愛與微笑。

??

今後我將把李玲慧校長的《教室裏也有春天》作爲一本工具書,時時翻看,時時對照,對教育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及時解決,用心把書教好。

2014年2月

第四篇:《教室裏也有春天》讀後感

讀《教室裏也有春天》有感

“教育工作是一種單調刻板的工作。不過生性樂觀開朗的教師,可以在教育活動之中創造無窮的期待或憧憬,讓青少年朋友們感受到無盡的希望與快樂。教育工作也是一種平凡、平實而平淡的工作。但是教師的敏覺靈犀,可以從平凡之中創造奇偉瑰麗的景象;教師的善心慧眼,可以從平實之中創造卓越與進步;教師潛能與創意的發揮,更可以從平淡之中培育繽紛燦爛的花朵。 本質上,教育工作是一項需要全心全意的參與和奉獻,無怨無悔的關懷與犧牲,持續不斷的熱忱與知識指引的工作。教育工作的內涵,無論是教學效率之提升,還是學生的訓育和輔導、班級經營以及學習評價或身教言教等,都需要教師運用智慧和努力,才能創造春風化雨、澤被衆生的境界。”這就是我最近正在閱讀的《教室裏也有春天》一書中的一段話。

是的,教室裏也有春天。當課堂上那個調皮的學生終於能夠靜下心來聽講或做作業,當晨讀時聽到孩子們婉轉悅耳的朗朗聲,當自習時間所有孩子靜悄悄地埋頭做題,我的心裏便會不由得漾起幸福的漣漪,但是,有的孩子偏偏有時像搭錯了神經,似乎突然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玩着動着,那時的我會變得心情無比焦慮,感覺自己教育措施的無效,很多時候感覺自己好累好煩,多麼希望教室裏永遠是春天。可以說我是帶着求助的心理翻開此書,讀了幾頁便覺內容也如書名一般,讀來讓人有種輕鬆愜意的感覺。讀這本書沒覺得多累,沒覺得多枯燥,所以我打算多讀幾遍,但願對調整自己的心態有所幫助,從而讓自己的教室裏也有更多的春天!

這本書薄薄的147頁,但是,裏面的內容卻使得我受益匪淺。

班級經營十二心招“自然、用心、瞭解、溝通、欣賞、真愛、參與、講理、調整、創造、契機、笑容”看似平凡卻直接而有效。

“自然——面對現實你就贏”讓我回想起剛到伊寧市一小時,看到那些老教師們兢兢業業的工作狀態,他們真正是帶着發自心底的愛在工作,這讓我從心底涌出了一種感動,可以說就是這種感動讓我找到了我現在工作時努力的方向。 “用心——可辛苦不必心苦” 一節節課堂教學,一次次人生教育,一筆筆課前備課,一本本作業批改??這就是教師之苦!但在教育中,除了這番苦,還

有一種教師獨有的、無法替代的甜——幸福!當我們置身三尺講臺,雙眼觸及那一片充滿純真、信賴和期待的目光時,一份神聖的責任感、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每當看到學生的點點進步;面對學生感激的眼神;聽着學生對自己說着心裏話,我的心中便會激盪起幸福的漣漪。這就是我們當老師的幸福,我們幸福的源泉多是來自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教師的信任和真情回報。所以,我們的辛苦和幸福是能劃等號的,沒有學生,也就不會有我們的幸福,所以我們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不必“心苦”。

因爲用心,老師對學生可以產生難以估算的影響力;因爲用心,老師可能成爲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因爲用心,在體力消耗之時,自有非凡的成就感。雖然辛苦,心卻一點也不苦。孩子真的是天真可愛的,可能是前腳你剛批評過他,後腳他又老師長老師短地叫了。這難道不應該讓我們感到幸福嗎?

“笑容——舉手投足皆春風”書中講到的李晴老師,每一天上班或進教室上課之前,她總會對着鏡子檢視自己,在心中默唸:“珍惜與孩子的這一場師生情緣,別忘了給他們一張好臉色!”然後,帶着微笑,昂首邁進教室。是啊,天地浩瀚,世界之大,中國之大,我們能作爲師生在同一間教室相遇,是多麼難得的一種情緣呀,我們何苦擺着一張愁苦的臉呢?書中說的多好:學生如沐春風,或如坐鍼氈,老師是關鍵人物。唯有舉手投足間,讓真誠的關懷、無私的教育愛、諄諄的教導,像泉水般汩汩流出,他日,學生自可如桃李般燦然。

書裏面還說到了一些理性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面對學生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先把火氣壓一壓,可能後果會很不一樣。就像前不久的一次作業,學校放了三天假,當孩子們都回來上課交作業時,卻有一個孩子一個字都沒有些,剛知道後,火一下就吊了起來,衝動的給家長打了個電話,偏巧這個孩子中午又跑到同學家去玩了,家長就認爲是我把孩子私自扣在了學校補作業,給班主任打電話時的口氣非常生氣,似乎我會把他的孩子怎麼樣。當時的我很鬱悶,我就覺得你的孩子沒寫作業,我給你打電話有錯嗎?心中不由的決定以後再也不管這個孩子了,但當我進班上課看到孩子那種小心翼翼的眼神,又不由得想到孩子有什麼錯呢?我的責任就是教書育人,我的原則也是不放棄任何一個。那時的我有了一種新的感悟,我知道我該怎麼做了。

通過讀書使我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仍會通過多讀書,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我們真的要多讀書,讀好書,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書是生命的源泉!我也相信讀書不在於今天收穫了多少,只要堅持便會進步,只要堅持便會成功,只要堅持便一定會有收穫!

最後,借用《教室裏也有春天》的一段話作爲這次讀書的小結——在浩瀚無垠的教育長流中,需要一代接一代持續不斷的關懷了悟和創造轉化,克服現實情境之中一切的阻礙和艱難。希望嶄新世紀的校園裏,教育人員們都能善用力量善守理想,創造教室裏永遠的春天。超越教學實際中的平凡與卑微,創造師道尊嚴的新傳統和新境界。

第五篇:歪脖子樹也有春天-《教育的目的》讀後感

“歪脖子樹”也有春天

——讀懷特海《教育的目的》有感

changningxinglaowengxiaoxueliuyaqiang

懷特海先生的《教育的目的》寫於上個世紀初,雖然談及的教育體系來自於英國,但是對我們當前的學校教育非常有針對性和指導性。

曾以爲作爲一名國小老師,只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學生能有個好的分數就算對學生盡到了責任,就算對家長、對學校、對社會有個交代了。當“錢學森之問”成爲輿論的焦點已逐漸降溫,我爲周而復始的工作感到厭倦而迷茫的時候,無意間意識到,我自己也是應試教育的受害者,也是靠填鴨式、滿堂灌的方式生產出來的教育產品。而現在,我們的大多數老師還在沿用這樣的方式來培養教育着學生。難道我們的思想被扼殺得還不夠,還要波及下一代嗎?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這本書中是這樣闡釋教育的目的:要塑造既有廣泛的文化修養又在某個特殊方面有專業知識的人才,他們的專業知識可以給他們進步、騰飛的基礎,而他們所具有的廣泛的文化,使他們有哲學般深邃,又如藝術般高雅。較之教育法的解釋要明確而富有內涵,特別是它一針見血地指出: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爲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雖然我們也是在這樣說,可我們這樣做了嗎?大學聯考的指揮棒高高地懸着,家長教育觀念的功利化,讓我們的老師左右爲難,不得不循環往復地糾結於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爲老師,只能投其所好。對於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只好用 1

一系列冰冷的分數來說明了。

懷特海提出教育體制中要特別注意的“兩條戒律”:其一,“不要同時教授太多的科目”,其二,“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徹”。這一重要思想至今被人們廣泛關注而產生着重大影響。它的實質是反對學校裏傳授死的知識和“無活力的概念”,反對學習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運用、檢驗或重新組合知識概念,認爲一切教育的中心應該使知識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識僵化。說得何等好啊!這些20世紀前期的論述,仍是今天的學校實踐中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大量復現式的枯燥教學,知識同實際脫節,是今天的學校教育最突出而嚴重的問題。這也是學生減負總是減不下來的一個根本原因。

懷特海認爲教育的問題是“如何讓學生藉助於樹木來認識樹林”他“極力主張的解決方案,就是要根除科目之間毫無關聯的狀態,這種分崩離析的書面扼殺了現代課程中的生動性。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消除學科同生活的隔離,消除學科之間的互不聯繫,一直是20世紀教育革新家極力解決的問題,也是今天課程改革的方向和任務。

懷特海反對教學中指向不明的大量考試:“每一所學校,要是訓練男孩子們準備小小的一套考試,一定要受到毀滅的痛苦。”他尤其反對脫離學校具體需要的校外統一考試:“一個以考察學生個人爲主要目的的校外考試製度,除了造成教育上的浪費以外,不可能有任何結果”,只能是“扼殺文化的精華”。那些沉迷於考試和分數排隊(學生排隊、教師排隊、學校排隊),反覆組織統考、不斷印製試題的人

們,是否求實地細想一下,這種工作的實際意義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在談論教育的目的時,很多是指向着未來結果的。然而,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教育的結果和教育的目的絕對是兩回事。懷特海告訴我們,教育改革,應該以改掉那些束縛人的心靈而無活力的教育制度爲目的。

我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的根本,乃是把握生命之節奏,即自由與紀律之節奏,浪漫—精確—綜合之節奏。作爲教師,我們要把握好生命的節奏,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在這個和諧的節奏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學習的幸福,產生學習的熱愛。最終,使智慧之花的綻放出最絢爛的色彩。

衆所周知,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成爲一個有智慧,有文化的人。懷特海說:“隨着智慧的增長,知識將減少,因爲知識的細節消失在原理中。”在學生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新的情況會不斷地出現,會不斷印證、補充學生原有對知識的理解。我們可以說:“萬變不離其宗。”在這裏,智慧是宗,知識是變化中的細節,既然掌握了宗,就沒必要再記那些細節了。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孩子之間始終存在個體差異,“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異化,那就是在毀滅生活”。我們無法做到讓每個孩子都考上滿分,將來也無法讓所有的孩子成爲愛迪生、成爲泰戈爾、成爲諾獎的得主,但我們至少可以讓每個孩子都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因此,哪怕是一棵“歪脖子樹”,我們也要努力挖掘他的潛力,發現他的閃光點,給他充足的陽光,使他充滿自信迎接自己的春天。

同時,知識並不意味着文化。文化是一種思想活動,是對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而絕不是支離破碎的信息或知識。我們要培養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專業知識的人才。專業知識是基礎,文化則引領他們進入更高遠的境界。但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缺乏足夠的重視。這導致我們的學生成爲了學習的機器,他們失去了對美的感受,他們變得冷漠、自私、缺乏責任感??這一切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所以,我們要關注學生的文化素養,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慢慢滲透美育和道德情感教育,使學生能夠成爲既有文化又掌握專業知識的人才。

確保每一個生命如其所是的發展。最終,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實現屬於我們的夢想:我們的孩子,人人都能學會一項運動項目並因此而擁有健康;人人都能學會一項藝術項目並因此而高雅;人人都能學會一項技術項目並因此而癡迷創新;人人擁有自主選擇的機會,人人擁有多元發展的舞臺,人人享有民主生活的權利;我們的教師不是根據分數和錦標,而是根據品德和性格來評判一個人;我們的畢業生不僅能夠考入理想的學校,而且可以擁有仁、識、知三者兼備的心靈。

帶着疑問、帶着思考讀完《教育的目的》,我收穫了太多太多。我想,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確實應該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追問,多一些展望。我堅信:在思考中,我們可以摒棄那些落後的教育理念;在追問中,我們必將參透了教育的真諦;在展望中,我們定能看到屬於我們的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