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教師讀書筆記《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第一篇: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教師讀書筆記《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安陽市鋼城國小王麗萍

今天進行了單元的測試,第一題聽讀短文的內容是:一個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親的朋友能幫助自己找到一份謀生的差事。“數學精通嗎?”父親的朋友問他。青年搖搖頭。“歷史,地理怎樣?”青年還是搖搖頭。“那法律呢?”青年窘迫地垂下頭。父親的朋友接連發問,青年只能搖頭告訴對方——自己連絲毫的優點也找不出來。“那你先把住址寫下來吧。”青年寫下了自己的住址,轉身要走,卻被父親的朋友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寫的很漂亮嘛,這就是你的優點啊,你不該只滿足找一份餬口的工作。”數年後,青年果然寫出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戶曉的法國8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

讀着這篇小短文,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女兒。不知爲什麼,自從女兒上學以來,我總是看到女兒的缺點,沒有說過她的優點,以至她問我她有沒有優點時,弄得我都不知該怎麼回答。想到這,我心中感到很是慚愧,父母的一個嘉許的眼神、一句讚歎的話、一個充滿愛心的擁抱,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催化劑。而隨着孩子的長大,我對孩子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隨之而來的斥責也多了起來。

再看看我們身邊的學生——別人的孩子。有時候,當有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違反紀律的時候,當自己不夠冷靜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學生的一點點小錯誤往往會招至嚴厲的批評和責罵,恨鐵不成鋼的想法總是在我心頭翻騰,可是訓過之後,學生當時表面上是服了,但我發現他們不是真正的心服口服,所以保持的效果並不好。

其實,再平凡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優點,每個平淡的生命中,都蘊涵着一座豐富金礦,我們作爲父母或老師,只要肯挖掘,就會挖出令自己都驚訝不已的寶藏。很多時候,其實適當的時候多給一點鼓勵、多給一點讚許,或許一個孩子的一生就此被我們所改變!話雖如此說,只是我們老師每天面對幾十個學生,每天要應付各種狀況和各級各類的檢查,也夠累和辛苦的,有時有些過於嚴厲的批評或偶爾有些過激的言詞也是可以理解的。還是讓我們時時提醒自己,冷靜一些,再冷靜一些,讓我們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爲了自己,也爲了孩子!

第二篇:平凡的學生也有春天

平凡的學生也有春天

就算你留戀

開放在水中嬌豔的水仙

別忘了山谷裏寂寞的角落裏

野百合也有春天

羅大佑的一首《野百合也有春天》,帶給我們許多啓示。我們的學困生正如野百合一樣,只要我們在認真分析學困生困難所在的基礎上,再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在學習運動技能時,他們也會開出絢麗的花朵,野百合的春天更美麗。

建立自信

學困生的一個難點在於沒有自信。由於運動素質等方面的差異,長期積累形成了學困生的自信心的缺失,要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技能學習的熱情,首先要解決他們的自信問題。我以乒乓球發球教學爲例:學習發球的每一個技術動作的學前動員時,都特別強調一點,就是:“我們學習的是新的技術動作,與前面的技術動作無關,每個人的起點都相同,你一定能學會。我們學的這種發球技術與其他發球都不一樣,所有同學都要從零學起。”先給學困生一個暗示,他也會像其他同學一樣學會新的發球動作。要打消學困生對新技術動作的恐懼心理,讓其敢於學習新動作,誘發其學習的渴求,產生學練運動技能的自主性。

關注動作

爲了讓學困生有信心參與學練運動技能,在教學發球動作時,要特別關注學困生的表現,及時跟進技術指點,如在乒乓球發球教學中練習發球時,腰部動作如何做,手臂揮動路線,拍形的角度等都要指點到位,反覆進行指點,必要時手把手地教。與學困生平等地交流學習過程中的體會,找到學習過程中的難點所在,幫助其解決技術難點,用教師的熱情打動學生,使其產生“不學會都對不起老師”的想法,這樣學困生才能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練。這時,教師千萬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千萬不能放棄對他們的指導,更不能訓斥學生,學生被訓斥過一次,需要無數次的關心才能重新調動其參與的熱情。不能造成“老師不關注我,練到什麼樣都行”的想法。

及時表揚

在練習過程中,要不斷地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運動素質出衆的孩子可能練幾遍動作就學會了,可學困生經過多次訓練也不一定能掌握技術動作,要激發學生的熱情,這就需要老師肯定學困生的每一個細微的進步,只要有一個動作做好就要誇大地進行表揚,不怕虛張聲勢。只有這樣,才能讓學困生對參與運動技能的學練產生持續的熱情。我要教學乒乓球發球時,學困生髮好一個球,我都找到具體的技術要點進行表揚,如在進行發球落點訓練時說:“這個球發得真好,落點不長不短正好,就這樣發,每次發球都要體會動作,再發出這樣的好球你要體會出是怎樣發出來的,從中接受經驗。”這樣肯定了技術動作的結果,還要求再發練習,並且從中要體會動作要領。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練發球的興趣,讓其知道“原來我也可以做好動作的”。

減緩坡度

必要時,教師要對學困生降低難度要求。學困生在學習時不能要求其動作質量和其他同學一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爲其降低動作質量要求,減國小習坡度,使學困生能一點一點地進步,最後達到學習的基本要求。小坡度的質量要求更有利於使學困生產生成功的愉悅感,從而提高積極主動參與學練的熱情。如在學習乒乓球的發急長球時,一般要求要把球發到底線,對學困生我只要求發球超過半臺即可,如果能發到底線更好,發不到底線,能發到接近底線的位置也行。這樣,學生以練習時減小了心理的壓力,更容易一步步地達到教學目標。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做法,我在實踐中發現,絕大多數學困生最後都能完成教學目標,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運動技能的學與練,能培養起運動的興趣,樂於參與學習。

第三篇:《和孩子一起跳舞》教師讀書筆記

吳放老師的《 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到處瀰漫着“和而不同”的味道,與中國古代文化中“和而不同”的芳香達到了高度的契合。這種契合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吳放老師所追尋的“教育理念”是一種“和而不同”的完滿、和諧的人性;另一方面,吳放老師彌合人性所憑藉的“教育理念”是“和而不同”的完美代名詞、最佳詮釋者。

在書中,吳放老師從幼兒的現實生存狀況出發,探討如何使幼兒走向完滿、和諧的狀態,從而使不同的幼兒通過教育獲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表面上,吳放老師雖然只呈現了短短50封信,引出她的幼兒教育思想,但實質上,其思想的立足點卻在於個體生命的存在。所以,拋開作者的宏觀目的,其思想體系本身是彌足珍貴、值得體味的。

薄薄50封書信,字裏行間到處瀰漫着“和而不同”的思想之美,在一遍遍的閱讀中,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可以說,作者深刻的思想中折射出的幼兒教育的閃光很美、很美,美就美在“和而不同”的滲透與彰顯。

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和”,不是“同”,不是單一的聲音,而是強調不同聲音的存在,甚至是不同聲音的對抗。這樣的“和而不同”是建立在不同與差別基礎之上的富於生命力的開放、多元的系統,是真正的和諧、辯證的和諧。這種和諧在於異質要素的統一而非同一,而且,異質要素走向“和”的前提是“不同”的真實存在,對“不同”的充分承認,只有這樣,異質才能產生新質,天地萬物才能在衝突中達到融合的境界。

中國古代文化中這種“和而不同”的智性之光,在吳放老師的《 和孩子一起跳舞》中彰顯得淋漓盡致。吳放老師經常讓新老師做的一個練習是挑出班上最讓人“頭痛”的三個孩子,寫出每個孩子的五到十個優點和長處。不少教師寫完之後都吃驚地說,想不到這孩子居然有這麼多的長處,我以前怎麼從來都沒有注意到呢?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人們的思維習慣傾向於用比較單一的標準來衡量周圍的一切,這就好比我們只從一個窗口向外看,能夠看到的當然就很有限。她強調多元智能理論爲我們打開了許多這樣的窗口,我們能夠看到的自然就要全面的多了,其解釋的就是“和而不同”的完滿、和諧的教育理念。

總之,不管是吳放老師整本書所折射出的智性光芒,還是具體層面所流露出的教育光輝和“美”的光彩,都無不洋溢着一種“和而不同”的和諧之美。而這種美正是幼兒教育思想的堅實根基,倘若抽掉了這種根基,幼兒教育概念的提出及其論述便是形同虛設,沒有分量可言。所以,一切教育之美就美在“和而不同” !

第四篇:《每個孩子都是教師的寶貝》讀書筆記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乾淨,很討老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老師喜歡。我們班就有這麼一個孩子,由於爸爸和媽媽離婚了,所以他一直跟着多病的爺爺和奶奶後面,每次來上幼兒園都穿得極少,而且衣服也不是很乾淨。家境貧窮。黃志軒由於長期缺乏父愛,他的母親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和他交流,導致了他的性格大變,變得不聽話,好像什麼都無所謂。不願與人溝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歡和他玩。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關心、呵護他。爲了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經常有事沒事的找他說話,給他講什麼道理好像都聽不進去,我很着急。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和他談心,找他說話,漸漸的他能和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上課也能專心聽講了。那時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激動,雖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瑣碎的,但憑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可謂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回報。

工作這段時間以來,讓我懂得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幼兒教師。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大計師德爲本。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知識與能力的素質,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爲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是紮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和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負責。我們應該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傑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第五篇: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向孩子學習》

《向孩子學習》這本書通過講述61個關於家人、教師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每個小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讓我驚歎,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視的,也正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尚未體會到的。

記得《向孩子學習》一書中,有這樣一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題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敘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親決定去鎮上買雪茄,一上車子,就發現兩個女兒已經像女皇般的坐好了,並異口同聲地宣佈:“我們也要去。”到了鎮上,父親下了車,並告訴女兒,待在車裏別走開,臨走前女兒請求道:“買一個蛋筒冰淇淋,好嗎?爸爸?”,那位父親沒加思考地脫口而出:“我沒有錢”。當那位父親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時候,幾乎已經把剛纔兩個孩子的要求忘得乾乾淨淨,父親打開包裝着的雪茄,抽出一支,想點燃它,打了好幾下,沒打着,這時,小女兒細小卻無比傷感且直率的質問;“爸爸,你怎麼有錢給自己買雪茄?就沒有錢給我們買冰淇淋?”這個問題讓那位父親慚愧而且無法回答,後悔、懊惱之情溢滿了整個心靈。那位父親鄭重的說道:“是我搞錯了。我實在是有錢買冰淇淋。要什麼味的?”……當那位父親拿着兩支冰淇淋回到車子上時,他吐掉了雪茄,因爲此時雪茄的味道已經變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後,那位父親竟然奇蹟般的戒掉了煙。在這個小故事裏面,孩子一句無心的 話,讓自己的父親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孩子這句無心的話,充分體現了孩子純真的一面。完全沒有惡意,完全沒有想到會有什麼 後果,但正是這份純真讓給自己的父親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也正是這一份純真給我們讀者上了一堂有意義的人生之課。

讀完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問:孩子的這份純真我還有嗎?模糊記得孩提時,也曾這麼天真,也曾這麼純真。簡單的思考問題,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用一顆純純的心來對待每一個人。孩提時的我們,就象一 張白紙,一片空白,沒有受到任何的塗鴉,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比較單純,往往想的比較簡單,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也一天天豐富起來,受到各方面的 影響也越來越大,此時,思考的模式就變的複雜了,沒有那麼單純,沒有那麼簡單。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會想前想後,我們會顧左顧右,我們會考慮到問題周邊的任 何一個小細節,我們會設想問題產生的後果,我們會……瞧瞧,解決一個問題,竟然需要這麼多工序,有時顧多了往往會有事與願違的結果。所以有時純真點,簡單點未償不是一件壞事。

現在的我們長大了,腦子複雜了,思維空間大了,但往往卻丟掉了寶貴的純真。還記得《國王的新衣》嗎?那些愚昧的大臣們,那些膽小的百姓們,明明知道國王什麼 都沒有穿,但是個個都不敢言,只有一個孩子喊着;“國王怎麼什麼都沒穿。”一個純真的孩子,導出了事實的真相,說出了大多數人不敢說的內心話,象這個孩子一樣的純真你還有嗎?純真你還有嗎?悄悄的問問自己,失去了,別擔心慢慢把它找回來,擁有了記得要珍惜,讓我們用一個純真的心,生活着、工作着,享受着。

在我國,以往由於受傳統文化的束縛,孩子往往被認爲是幼稚的,需要指導和管教的,根本無從談起向孩子學習。但作爲現代父母,慢慢的發現了孩子身上也有我們所需要學習的地方,《歡樂蹦蹦跳》中 “童言無忌逗你笑”版塊,孩子天真的話語把熒屏前每個人都逗的笑彎了腰,是的,也只有他們,不會顧忌太多現實的東西,要不,《皇帝新衣》中怎能把騙子的把 戲揭穿呢?

70年前,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寫過這樣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陶先生的這首詩十分形象生動地把他的兒童教育思想表現了出來。在陶先生眼裏,兒童是一個個蘊藏着巨大創造潛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須學會尊重孩子、欣賞孩子,向孩子學習。

應當說,向孩子學習,是今日父母與教師的一大課題,也是教育成功之必須。向孩子學習的前提是瞭解孩子,瞭解時代的變化。生活在信息時代的孩子是一本內容極 其豐富的書,每一位父母和教師只有潛心研讀,才能理解孩子的“十萬個爲什麼”,才能發現孩子的優點。例如,生活在網絡時代,孩子們順其大流,在網裏遨遊,作爲父母和老師,就該首當其衝,對網絡要有一些適當的瞭解,才能更好的知道孩子。如果你連“ 886”“7456” “頂“等一些網絡術語不明白的話,那你和你的孩子也會產生隔閡。瞭解孩子的前提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生命發展過程中的獨特規律,尊重孩子的成長需要,尊重孩 子的各項權利,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這是向孩子學習的重要保證。當孩子的言行令您不能理解時,切忌匆忙下結論反對,應三思而後行。

欣賞孩子的優點是向孩子學習的主要條件。在充滿失敗語言的家庭或學校,是不可能向孩子學習的。與此相反,優秀的父母與教師總是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而及時、熱情地欣賞孩子的優點,則是最有效 的教子之方。欣賞導致成功,訓斥導致失敗。“你能行“如果你能經常用這句話鼓勵孩子,那麼相信他一定行,我們不可忽視每個孩子的潛能。

向孩子學習應該成爲一個教育的新理念,孩子成長的時代背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在這個背景裏面所產生的許多未知的能量對於教育而言也是陌生的,一個有時代意識的教師或者任何的成人應該務實的去向孩子學習,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教師也許不再是做知識的傳播者,因爲孩子們有相當多的信息來源,甚至超過了教師。教師成爲什麼呢?一個和孩子們一同成長的生命個體,互相汲取對方的力量,包括信念、精神和有限的知識,有效地達到兩代人共同成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