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人類簡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5.45K

《人類簡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人類的作文600字 篇一

親愛的人類:

你們好!沒想到我們這些動物會給你們寫信吧!之所以稱呼你們爲“親愛的”,是因爲我們心中仍抱着喚醒你們心靈的願望,我們還將你們看做是“本是同根生”的兄弟姐妹。

近幾十年,你們爲了享受生活,不斷建造高樓大廈,大量開拓荒地;爲了交通便捷,四處修築公路、鐵路;爲了貪圖便利,將工廠廢棄物直接排放到大自然中;爲了謀取私利,大量圍湖造田,亂砍亂伐。你們可曾想過,你們所做的一切,在威脅着我們的生命,也在將你們自己逼向死亡!

現在,就請自命清高的你們,來聽聽我們的吶喊吧!

“人類啊!人類!你們用子彈射穿了我們的頭,用獸夾絞斷了我們的腿,你們貪婪地攫取我們的生命,使我們的數量急速下降,我們名爲‘萬獸之王’,實爲你們的奴隸!”

“都說狐狸狡猾,愛慕虛榮。我看最狡猾,最愛慕虛榮的莫過於你們人類。你們看我們的皮毛好,就大量捕殺,取我們的皮毛做大衣。當你們穿着大衣四處招搖時,千萬別忘記我的同伴們被活剮時的怨恨!”

“整個自然被你們搞得烏煙瘴氣。樹被砍了,水變臭了,湛藍的天空也模糊不清了,我們每天飛在污濁的空中,連歇腳的地方都找不到了。我們麻雀雖小,卻也是大自然的兒女,你們難道這麼忍心狠下毒手嗎?再不收手,你們一定會自食其果!”

······

聽了我們的呼喚,不知你們有何感想。醒醒吧!人類,只有我們存活下來,你們才能存活,若我們滅亡,你們的下場也可以預見!希望你們改過自新,善待環境,善待我們,同我們一起創建美麗的家園!

《人類簡史》讀後感 篇二

人與人之間爲什麼會有信任?人是怎麼互相認知,互相溝通,甚至會互不認識,卻在一起合作?

讓我們從遠古時代談起。“八卦”——現在的我們對此興趣滿滿,卻不知若沒有“八卦”,就不會有我們美好的今天和未來……

人與人的交流是有限度的,我們只會和父母、家人和興趣相投的人一起溝通、交流。

那我們怎麼和別人交流呢?那就是在背後講別人“八卦”,讓不相識的人通過你的“傳導”,互相認識。

是不是聽起來匪夷所思?比較匪夷所思的還在下面呢!“八卦”這種方法伴隨着一個數字——150個人。

一旦超過了這個數字,人們“八卦”的信息就會爆炸,就會無法和平相處,無法正確認識對方了,這又該怎麼辦呢?

“門檻”總是要過的,人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虛構故事。試想一下,法律、正義、人權、國家、宗教是原來這片土地上擁有的嗎?

不,不是。它們只是一個故事,一個虛構的故事,它們讓成千上萬的人同心協力。這些人也許從未謀面,卻能在一起工作,一起合作,甚至一起生活,更甚至心連心,永不分離。

爲什麼會有金錢?因爲這也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叫“金錢”,一個全世界人人都相信的故事。那爲什麼“金錢”這個故事人人都會相信,而其它的故事,比如“信仰”卻會出現水火不相容的教義——不同的故事呢?

因爲信仰的是自己相信,但金錢的是“別人相信”。讓我們來假設一下:假設印度與地中海地區開始貿易的時候,商人們發現一個天賜良機——印度人對黃金興趣寥寥,黃金幾乎一文不值,而在地中海人人垂涎黃金,黃金價格昂貴。

商人們利用差價,賺上一筆。這使印度市場的黃金需求暴增,價格水漲船高;而地中海則因“物不再稀也不再貴”,黃金價格下降;比較終黃金價格統一。

爲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爲黃金所代表的“別人的相信”,使人人都相信了黃金是珍貴的。有了對黃金的相信,“金錢制度”拉開了帷幕,人們擁有了一個萬物可換,萬衆相信的東西,把我們連在了一起,它讓全世界數十億人能夠合作,進行各種貿易和生產活動,並讓我們相信物有所值。

講到這裏。你的腦海裏一定跳出了一個詞:八卦→虛構故事→相信黃金→金錢制度→信任!不錯,就是信任。

金錢讓我們建立起陌生人之間的信任,但信任遠不侷限於金錢——榮譽、忠誠、道德和愛更詮釋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信任有時是與生俱來的,有時是互利互助的,有時更是在制度裏形成的。

信任永遠不會完整,永遠不會永恆,你不會永遠得不到信任,也不會輕而易舉地擁有信任。

不管你有多偉大,是信任讓你快樂,讓你感受到活着的牽伴和意義!有了信任,纔有了人類的發展,纔有了今天的世界!

《人類簡史》讀後感 篇三

今年年初參加了一個讀書羣,給自己設定了一年的目標——看書11本,給自己的獎勵是買一架鋼琴。《人類簡史》是今年看的第一本書,書中觀點確實值得人細細思考。

最開始我和同事討論馬和驢結合產的騾子能否繁殖後代這一問題,同事順勢給我推薦了這本書。這一個月斷斷續續把這本書讀完了。

書中有很多觀點都令人深思。人從智人時代到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這一系列的變化到底是發展還是後退?現在的很多概念,比如金錢、公司、國家、時間等都是人類聯想並通過共同的信任而存在,並不客觀存在,那是不是說明我們都活在一片虛幻中?現在的社會不論經濟、科技都比以前發展地快得多,可現在的人比過去的人快樂嗎?未來的世界會不會成爲超人類的世界,那時人還是“人”嗎?

這一個個問題出現,我的心發出震顫。彷彿我所認同、所信任的一切,在作者看來都應該是無意義的,那人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這短暫的一生的意義又是什麼?

關於快樂,文中也給出了幾個不同的觀點。一是快樂是人的主觀感受,因此現在的個人自由主義認爲人應該努力追求自己的快樂,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秉持的想法。二是從生物學來講,快樂不過是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由激素控制,因此人只要尋找到控制激素分泌的方法就可以獲得快樂,這裏的快樂類似於快感。這一種觀點細想一下,令人膽寒。如果快樂完全由肉體產生,由人所控,那人生豈不是太空虛了一點?三是從佛教的觀點來說,快樂包括其他的情緒,相比起我們漫長的一生,都只是一時的、短時間的波動。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對萬事都放下執念,對所有情緒都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即都只是一時的波動),放下執着和放棄追求,那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平靜。這種觀點我不能完全贊同,但卻也汲取到了一點反思。對於消極的情緒,我們應該學會放下,而對於積極的情緒,我們可以適當追求,當然我們應該更注重追求過程中的收穫而不是最終的結果,如果結果不如人意,那也應該學會放下。

對於現下流行的消費主義,作者也從根源上做出瞭解釋。消費主義完全是資本主義挖的坑,資本主義爲了不斷把資本投入生產,爭取更大的利潤,就必然要有人買,要爲人創造需求,不然沒人買產品,資本主義也就無計可施。許許多多的不必要的消費就產生了。我回想自己以前,似乎也是一味的消費,看見別人有什麼好的,不管我需不需要,都想要買。看到大家都有,我也想要。而如今,從根源上了解了消費主義的陷阱,看了斷舍離,我也學會從必需的角度出發。買之前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嗎?如果沒有,會不會對我的生活產生影響?如果有,我會不會經常用到?有沒有更實惠的替代品?經過幾連問,我的支出裏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消費。

《人類簡史》讀後感 篇四

《人類簡史》,這本書並不簡單,在全世界是非常出名的一本書,被翻譯成了很多很多版本,從石器時代講述智人的演化到了現在,從全方面分析了人類。我覺得身爲人類,我們都有必要讀一讀這本書,我認爲這是對自己的一個瞭解,也是人類的一個自我反思,推薦大家閱讀。

人類,一種沒有什麼特別的動物。我們演變了那麼久,很多人還認爲這整個世界就是我們人最爲特別,我們是最聰明的,獨一無二的,但從演化學來看,並不是這樣的。目前在現代的世界裏我們唯一存活下來的人種是智人,但是除了智人,之前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人種,就像其他的動物一樣,比如豬,豬有美國的豬,有中國的土豬,也有野豬等等。我們人也是一樣的,據統計,在歷史上存活的人種數不勝數,我們人並不是一條直線型的進化,比如先從直立人到尼安德特人,然後再到智人,而是同一時代有很多的人種是同時存在的。

其中跟我們智人最接近的是尼安德特人,他們的腦容量比我們還高,抗寒能力以及體型都比智人厲害,但是爲什麼最後到了現在就只剩下了智人一種了呢?

寬容並不是智人的特性,我們的祖先和我們有同樣的自私基因,認爲我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生物,所以將其他的人種趕盡殺絕,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加入了智人的羣體,智人在過去的三萬年裏已經太過於適應自己就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跟其他的動物不一樣,我們一直認爲我們就是造物主的極致。這就是爲什麼達爾文在提出我們智人其實也是另一種動物的時候,有人會大發雷霆。這就是爲什麼我們現在只有一種人種。這就是我們自私的基因,我們自戀的原因。

但是成爲那麼聰明的生物是要付出代價的,人類的腦容量是全物種最大的,現代智人可以達到1200~1400立方厘米,但消耗了身體25%的能量,而相對於其他的猿類,只有8%。那就更不用提其他動物了,更少。如此聰明的大腦和腦容量換到的只是肌肉的畏縮,和更多的精力消耗,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個觀點是正確的。比如說大猩猩,可能跟你比賽SAT它考不過你,但是可以在幾秒把你撕成碎片。那麼這樣的選擇和策略是好是壞呢?沒人知道。

因爲我們有如此聰明的頭腦,最後的結果就是整個世界的生態都會因爲智人的聰明和自大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在生物學裏面,有一種概念叫“物種入侵”,就是將不同生態系統的生物帶到其他地方去,比如美洲的牛蛙以及澳大利亞的蟒蛇,因爲沒有天敵,食物充足,它們大量繁殖,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系統。人種起源於非洲,但隨着時代的進步,智人能夠遷移到各個大陸,然後對那些地區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生態平衡破壞,那麼我們是不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入侵物種”呢?

舉一些例子,澳大利亞,是智人第一個受害者,當時的澳大利亞有着與其他很多大陸不同的生態鏈,也有很多不同的巨型物種,比如雙門齒獸、袋獅、巨型蜥蜴等等,都陸陸續續的滅絕了,而它們滅絕的時間正好是人類登上澳大利亞的時間。雖然有人會爲智人脫罪,說這是因爲氣候的變化,但周圍海洋生物的繁衍和恰巧的時間推翻了這個理論和說法,巨型動物的滅絕主要有三點原因,首先是它們放鬆了對人類的警惕,一個小小的猿類無尖齒和利牙,自然不會對他們構成威脅,還有一個就是智人掌握了火的使用,將灌木和樹都燒了,留下草來吸引這些巨獸,最後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巨獸的繁殖速度非常的慢,懷孕時間長,懷胎不多,間隔長,就算幾個月人類就只殺一隻雙門齒獸,幾千年也會慢慢的滅絕。所以如果智人並沒有登上澳洲,那麼我們可以確信那裏的巨型生物也不會滅絕。

同樣的情況發生於美洲的猛獁象、馴鹿、犀牛、巨型地懶和劍齒虎,都慘遭毒手,並且滅絕的時間也是人類第一次登上那些大陸的時間,這些情況不僅僅發生在美洲和澳洲,同樣發生在很多其他的地區,馬達加斯加北極都沒能倖免。

我們人類現在還在一步步的毀滅地球,如果我們並沒有入侵到其他的大陸,那些巨型生物也不會滅絕。現在的嚴重工業化和過度開發都是在一步一步的毀滅地球,很多的物種也在滅絕的邊緣。

所以這就是我爲什麼說本書更像是一本人類的自省,我們因爲自己的自私和生存對整個生態和地球造成了那麼大的損傷,我們應該感到愧疚,也同時感恩這整個地球爲我們提供的資源。讀到這一部分,讓我收穫最大的一點就是大智若愚,人類過於聰明,導致這個聰明進化成了災難,反而那些腦容量並不是很大的動物們,對地球的影響就沒有那麼大,在我們過度濫用我們的優勢時,同時也傷害了很多,奪走了很多。

看完了人類簡史,我覺得人類應該更加愛護我們的地球和生態,請爲我們的生態和地球多多考慮,珍惜它愛護它。把自己自私的想法放下,我們其實和其他動物沒有什麼不同,我們也是地球的一份子。

《人類簡史》讀後感 篇五

這周,我通讀了《人類簡史》,不得不爲尤瓦爾·赫拉利的學識所折服。

顧名思義,《人類簡史》闡述的是智人從十多萬年前萌生以來,到今天21世紀人類的演化與發展歷史。除了線性的客觀歷史外,作者基於人類學、社會學、生物學、經濟學等多個維度來看待歷史的發展,輸出自己的主觀觀點。

尤瓦爾把人類的發展歷史分爲四個階段,認知革命、農業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與科學革命。

智人爲何能夠在十幾萬年間,從弱小的食物鏈中層成員,一躍躍至食物鏈的頂端?答案便是人類的語言和認知。除智人以外的動物,也有他們自身的語言,能傳遞信息,但爲何是智人取勝了呢?原因就在於,智人的語言能夠創造出客觀物質世界並不存在的事物,以此來達到智人之間的合作與團結。從石器時代的壁畫、裝飾物,就能看出智人那時候就已經創造出某種想象的東西,或是神明、或是神獸,將整個部落的人團結在一起,共同抵禦外敵,捕獵巨型生物。發展到今天,我們會發現,其實維持人類社會秩序的東西,在客觀物質世界都是不存在的,國家、法律、貨幣、正義、民主全部都是人類虛構出來的東西,但保障着70億人在這個世界上有序地生活。不得不說,講故事,講虛構的故事,確實是人類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之前看過其他文章,也說,人類的歷史的發展就是一場宏觀敘事,人們信仰這一套敘事,社會就能正常運行,若這套敘事不能跟上時代了,就會導致禮崩樂壞,直到新的令人信仰的敘事產生。

漸漸地,人類開始培養農作物、馴養家畜,從之前的採集生活,慢慢固定下來,開始形成村落羣居生活。在這部分中,我尤其注意到關於人類發展幸福感的描述。作者認爲,發展到現在,雖然從演化意義上來說,人類,甚至那些豬羊牛狗等被馴化的動物都是成功的,因爲他們的基因非常大量成功地延續了下來,但對於個體的發展和幸福感來說,卻遠遠不如以前。被馴化的動物基因得以延續,種族得以大量繁殖,但他們作爲家畜來說,卻一生被壓抑天性,從死到生,無緣與大自然見面,甚至無緣與同伴玩耍、與母親孩子相伴,只過着匆忙地完成任務似的一生。而站在食物鏈金字塔的人類,無疑是進化中的巨大成功,但論其個人幸福感,也許大部分人還沒有采集時代高——工作時間加長了、工作任務加重了、世界變得複雜難懂了。

在人類的融合統一中,作者以帝國、貨幣和宗教來說明人類的融合統一,我個人認爲也是表達全球化爲歷史所趨。十四、十五世紀大航海時代,給歐洲諸國帶來了對這個世界全新的認知,他們開始探索新的大陸,但帶來的不是和平,而多是侵佔和屠戮。但與此同時,通過帝國主義武力征服,又確實讓不同文化交融(甚至消失),完成了融合。貨幣,其實是一種信任的產物,你相信十元能換那麼多東西,我也相信,他也相信,大家也相信,貨幣就能流通起來,促進了全世界經濟的發展,如果失去信任,貨幣就等同於廢紙毫無價值。而由虛構搭建出來的社會秩序太過脆弱,所以此時需要一個看似超越人類的幻想搭建出來,同時要具有普世性的東西來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宗教便是這樣一種東西。但我本人因爲沒有什麼信仰,我對宗教是否能起那麼大的作用起懷疑的態度。

最後是科學革命,從十五十六世紀人類開始承認自己的無知,到現在人類破譯了不少自然法則,從物理學、到生物學、到基因學,因爲人類掌握了相關知識與技術,又開始變得野心勃勃起來,人類開始想辦法進行“吉爾伽美什”長生計劃,改造基因,妄圖成爲創世主。作者對未來的想象偏向於悲觀,將來智人也許會被基因更好的超人,或者是人機結合的生物所替代,等到那時候,智人還是現在的智人麼?還是智人已經被改造得滅亡了?

最後,看了世界的編年史,一開始從億年算,宇宙大爆炸,地球產生、生命產生,到智人產生開始從萬年算、千年算、百年算。從時間的維度上看,智人的歷史在物質歷史中,實在是過於短暫與渺小。也許千萬年後再看,不過是湮沒於億萬年中被忽略的一段。

從微觀的個體上來看,讀了這本書也獲益匪淺。我們所追求的東西,大多數是幻覺與虛構,我們得到的快樂與幸福,很多不過是消費主義和浪漫主義下催生的產物,他們既不必需也不能帶來真正的滿足與快樂。人類早就過了最快樂的時代了,當祖先漫步在叢林採集的時候,他們雖然需要躲避猛獸,但那時候的世界,沒有那麼多虛構的概念,他們要想的不過是哪裏的果子好吃,哪裏可能有野兔,哪裏會有猛獸,等到天黑時,大家帶着尋覓到的食物,一起用餐,一天就這樣過去了。人類發展到現在,想象中的虛構世界與秩序越來越複雜,而人越來越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又在各種主義的耳濡目染下,變得浮躁與焦慮。

“人想要離苦得樂,就必需瞭解自己所有的主觀感受都只是一瞬間的波動,而且別再追求某種感受。”希望大家都能在短暫的智人經歷中,更接近世界的本質,找到內心的平靜。

智人很了不起,智人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人類簡史》讀後感 篇六

本書主線是“三大革命”,即“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人類簡史》從這個角度切入,來反思人類的存在和發展歷程。通過結合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心理學、宗教學等領域的知識告訴我們,那些歷史事實爲什麼會發生。

《人類簡史》這本書講的是整個人類的歷史。全書不僅是站在某個民族、國家或者人類的角度,而且也站在動物植物、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待人類發展歷史。從數百萬年前講起,一直講到現代,並在結尾迎來了全書的高潮,那就是人類的可能的未來,最後的部分給人的感覺纔是最震撼的。作者從遠古生物進化,講到農業革命,從帝國主義講到資本主義,一段段歷史娓娓道來,並在不同的人類發展階段加入了作者自己視角,剖析分解,在很多方面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認知革命是指距今7萬到3萬年,人類出現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能夠通過語言傳遞事實和信息。認知革命以前,人類是靈長類動物的一種,認知革命以後,傳說、神話、神及宗教出現,人與人之間通過這些虛擬的想象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紐帶,協作和活動範圍大幅擴張。認知革命以前,人類只有生物學上的特徵,認知革命後,便產生了歷史學,有了文化意義上人類歷史。

農業革命指大約1萬年前,人類通過種植、馴養等方式,由狩獵遊牧生活轉向定居。通過發展農業,人類獲取食物來源更有保障,爲養活更多的人創造條件。人口大量增加,人類開始定居,農業社會形成,出現了商品交換,出現了統治階層,進而出現了村鎮、城市、王國。關於農業社會有兩個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問題。第一,到底是小麥利用了人類還是人類利用了小麥?從生物角度看,一個物種繁衍的速度加快,規模擴大,則意味着這種物種在物競天擇中取得了成功;反之,瀕臨滅絕的物種則意味着物種失敗。因此,人類大規模的小麥種植活動對人類繁衍和發展的確有很大作用,但同時,小麥自身也因此獲得物種的大發展。這樣看來,人類利用小麥加快繁衍生息,但從小麥角度來看,卻是小麥利用人類擴張到全球,是共生的結果。第二,人類大規模耕種到底是增加了幸福還是減少了幸福?一方面,大規模農業耕種使得人類擁有更多糧食免於飢餓和痛苦,也使人類得以定居並發展出商業和文化,無疑是好事。另一方面,大規模的農業耕種使得人類牢牢地被土地和作物束縛,不得不日復一日“面朝黃土背朝天”進行農業生產,比遊牧採集爲生的辛勞程度有過之無不及。這樣,原本爲了增加幸福而進行的農業活動,反而使得農民勞累不堪,難言幸福。

科技革命是近代以來,尤其是17、18世紀以來,伴隨着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兩大引擎,科技取得了翻天覆地的進步,使得人類逐漸發現世界、認識世界並征服世界。如今,科技不僅是價值創造的源泉,也極大改變了人類生活方式。

《人類簡史》不是簡單地把人類歷史此般概述一遍。書中闡述“想象的世界”這一獨特視角,是構成本書獨特魅力的絕妙之處。《人類簡史》闡述了人類文化、方方面面都是想象的產物。想象構建民族、社會和國家;想象構建了社會秩序、政治秩序、經濟規則;想象構建了公司、貨幣和金融;想象構建了政治、經濟、文化;想象構建了昨天、今天和明天,想象讓人類從動物變成了主宰世界的上帝。

當今社會仍處於科技革命的大浪潮之中,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腳步日益加快。科技的進步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人們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與自然和諧共處,不要一味的追求科技帶來的“財富”,我們的科技應該更好地服務於人類,造福於人類,而不是牟取私利的工具。歷史從來都是由無數的偶然造就的,正如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真正的指向是何方。只有現在,且行且珍惜。

《人類簡史》讀後感 篇七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書名很牛叉,內容也很牛叉,簡直裝叉必備!

書中內容時間跨度之大,完全與書名相匹配。讀完基本可以對人類從過去到未來的發展進化有一個簡單瞭解,對於一個知識儲備不足的人來說,簡直可以是科普寶典。

→←

但由於書中介紹內容時間跨度大,所以即使在重要節點處內容也不十分詳盡。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爲市面上有很多詳解書籍可供鑽研。

下面介紹本書讀後感。

第一,很慶幸在讀這本書之前讀了《殺戮與文化》並且不小心看過《神的歷史》,因爲書中對這兩方面的描寫並不多,但是這兩方面卻在推動歷史。人類的發展時刻伴隨着殺戮,從人類還是直立人甚至更久以前,殺戮就是活下去唯一的辦法。而宗教,是凝聚一羣人最有效的方式,這種方式甚至出現在部落、國家、民族、金錢等一系列概念之前。

第二,由於書中內容時間跨度更長,所以讀這本書有一種站在上帝的視角旁觀人類的趕腳。會更容易跳出人的身份來思考人,這很重要。因爲旁觀的時候對優點和缺點的認知會更少有主觀偏見。

第三,着眼於個體的時候,會把人與人之間的事放的更大,而着眼於歷史卻能清晰的看到個體。這對思考特別有好處。

第四,書中雖然對人類過往描述的更多,但因爲主體始終都還是人,所以,今天的很多情況在歷史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與根源。

第五,讀過本書後發散了好多,譬如自由、快樂,還有其他。

人類的作文600字 篇八

人類一直一個忠誠可靠、可愛乖巧的朋友——可愛的狗狗。

自古以來,狗狗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導盲犬給盲人引路;雪橇犬給人拉雪橇;牧羊犬幫助牧羊人看守羊羣;寵物犬給人的生活增添樂趣……形形色色的狗不斷的幫助我們,可人類對狗狗的態度令我們寒心:有的人把狗狗當玩具,玩膩了就隨意拋棄在大街上,讓它們成爲流浪狗,被政府殺死;或是被信賴的主人殺死了吃狗肉;有的直接打罵狗狗,讓它們生理和心理都遭受打擊。狗狗信賴主人與一些人對狗狗的態度形成明顯對比。

我看過很多新聞,有一些是講寵物犬的。有一個主人,非常喜歡自己的小泰迪。有一天,主人請自己的朋友來家裏玩,可他的`朋友嫌小泰迪太吵,竟然趁主人不在的時候活活將小泰迪摔死,遭到許多人的唾罵,可是無論怎樣,小泰迪已經回不來了。還有一個新聞,是說一個主人帶着自己的金毛,在回家路上碰到持刀的劫匪,金毛奮不顧身的衝出去,勇敢的保護了主人,自己卻被劫匪用刀砍去半個腦袋。神奇的是,金毛竟然活了下來!還有我們所喜歡的哈士奇,也幫了一位主人的大忙!主人不在家,可是主人自己有一個才5歲不到的女兒,主人因爲放心不下,就早早處理好事情,回家來。讓他心驚肉跳的一幕就在他眼前:家裏的二哈用身體緊緊地將小女兒護在腹下,旁邊是掉下來的開水壺,熱水灑得滿地都是……小女兒倒沒什麼事,二哈卻被燙傷了很多地方,左前爪也被水壺碎片給扎到了,好幾個星期都不能下地走路……諸如此類的事還有很多,我列舉出來的只是冰山一角。

狗狗是人類的好朋友,請不要虐待它!不要辜負了它對你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