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好看讀後感

讀後感1.15W

第一篇: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好看讀後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好看讀後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好看讀後感

王奕瑋

經同學介紹,我讀了這本書。剛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這本書的作者是着名作家高銘,書中以訪談的形式,記載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的人羣的思想和行爲,也許在我們許多人看來他們是瘋子,是精神病人,而在作者與這些人的對話中,我卻發覺,這些人的思想深度遠遠超過常人。

我並不瞭解精神病,也無法想像,精神病人到底應該是什麼樣。而在這本書裏寫過的每一個精神病人似乎都沒有傳說中那麼奇怪和令人恐懼,只是他們的思維方式比較獨特:有的會預知未來;有的會探尋時間和宇宙的盡頭;有的在嘗試人體的極限。這些在常人看來可遇不可求的事情,這些瘋子卻往往可以用他們獨特的思維理解,或者能用實際行動努力實現。也許這些奇特的事物的確是有獨一無二的解答方式的,而我們正常人卻至今也沒明白。這大概是因爲我們缺少瘋子的那一份爲目標努力而寧可放棄一切的執着精神吧!

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有一個神奇的老頭。他在一個獨立的病房裏,隨時都有人跟着他,以防他和別的病人談話。因爲他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把對方聊激動了,並對病人的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致使有的人病癒出院,有的人病情加重。作者在和這個老頭的談話中,提到了時間的盡頭和空間的扭曲,在他看來,時間是有盡頭的,並且在中立扭曲造成的平衡中,將一個橘子放在薄膜上,薄膜會造成凹陷,而將一個小鋼珠滾過那個凹陷,並和小鋼珠移動向外甩出去的慣性達到平衡,小鋼珠便會圍着橘子不停地轉動。這也讓我們明白了,月球就像這顆鋼珠一樣,因爲平衡,一直繞着太陽轉,而在橘子和鋼珠的重力下,薄膜會破一個洞,這便是黑洞,也是老頭說的時間的盡頭,我們留下的,也會永遠擁有。

讀過作者和病人的談話,我不禁聯想到愛因斯坦和日心說的維護者布魯諾。愛因斯坦在成名前,一直被人看過是瘋子,而布魯諾爲了堅決維護日心說被教會用大火燒死。歷史證明,這兩位所謂的瘋子在科學界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許多人是不被他人理解的。他們認定自己有超常的能力,亦或是有與衆不同的獨特思想,這也是我們常人所認爲的精神病人或瘋子。我們應該用心與他們交流、溝通,去走近他們,理解他們,正如書裏所說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也許有一天,這些超常的能力和奇怪的理論會成爲讓世人驚歎的寶貴財富!

第二篇:《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不過必須注意的是:看似。

最精彩的,其實就是世界本身。在好奇心驅使下,作者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和方式,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尋找答案。但是他發現,誰也說不清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

就在作者爲此困惑的時候,某次聽一個是精神科醫生的朋友說起了一些病例。然後好像明白了一些:明白爲什麼沒人能說清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了。

道說:這裏是人間;上帝說:這裏是天堂和地獄之間的戰場;哲學說:這裏是無窮的辯證迷霧;物理說:這裏是基本粒子堆砌出來的聚合體;人文說:這裏是存在;歷史說:這裏是時間的累積。所有的解釋都在這裏。

看來,這個世界是有無數面的不規則體。

於是高銘開始饒有興趣地問身邊那些熟悉的人:“在你看來,世界到底是怎樣的?”不過,並沒得到態度認真的回答。

爲什麼呢?大概因爲很少有人想過這個問題,也很少有人真的願意面對這個問題,因爲大家都在忙着掙錢,找老婆。升職……很少有人在乎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更多的人對於這種不忙着掙錢,不忙着找老婆,不忙着升職的行爲表示不解,同時還半真半假地表示關注:你瘋了嗎?

當大家聽到精神病人時,就會想起那些行爲怪異,冷血殘酷,瘋瘋癲癲的人。這就是精神病人嗎?先前我以爲是,後來讀這本書時我才發現,有時天才和瘋子真的只是只差一步,精神病人之所以被判爲患有精神疾病,只不過是他們的世界觀與我們正常人(在我們看來我們是正常人,在精神病患看來我們纔是不正常)的世界觀不一樣,與主流的世界觀不一樣,而我們正常人難以接受他們的世界觀,因此爲了維護社會的和諧,把與我們正常世界觀不一樣的人界定一個圈,把他們圍起來。

在這本書裏,很多都是一些精神病人對於世界的本質的一種看法。裏面有一個精神病人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他稱自己是另外一個宇宙的地球人。他支持多宇宙論,多宇宙論就是宇宙不是一個,而是很多個,舉一個例子,假設讓你回到五十年前殺死你的祖父,那麼就不會有你的存在,但是沒有你的存在,怎麼殺死你的祖父呢?於是會有你存在的宇宙,也會有你殺不死你祖父的宇宙,也有你不存在的宇宙。更令人難以相信的是他來到我們目前存在的這個宇宙是通過精神傳輸。精神傳輸,聽起來讓人覺得不可能,但其實如果量子力學達到一定的高度,是可行的。此時此刻我們還能認爲他真是一個瘋子嗎?可是他的真實性無法得到證明,因爲我們的技術沒有達到這樣一個程度,也不能接受他的說法,因爲多宇宙論在物理屆裏還存在着爭議。

第三篇:《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文章編號:508

你好!經過評委會的審定,你的佳作已經入選西樵鎮班主任專業化發展叢書,請你百忙中抽出時間按照要求盡心修改,在 1月16日上午8:00點前修改好,放回原處。謝謝!西樵鎮中學

2014年1月12日修改要求:

1、不能更改文件名;2、觀點明確,語句通順,不能有錯別字;

3、字數控制在1500字以內;4、標題黑體三號、內容宋體四號,單倍行距,姓名學校楷體5號)

好書推薦——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大同中學 鍾曉瑩

“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瘋了,其實就是你瘋了。”

這句話挑起了我對一本名叫《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書的興趣,初看幾個章節後我被顛覆了,用了兩天的時間把這本書讀完,感觸良多。這本書的作者高銘耗時四年,深入醫院精神科、公安部等諸多神祕機構,得以和數百名“非常態人類”直接接觸,最終產生了這部稱爲國內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懷的精神病患談訪錄,其中內容涉及到生理學、心理學、佛學、宗教、量子物理、符號學以及瑪雅文明和預言等衆多領域。

精神病人,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稱呼,除了精神科醫生沒有人願意接觸他們甚至瞭解他們的內心。爲什麼我們說他們是傻子、神經病,是因爲他們的言行在我們眼中是與其他人不同的;爲什麼說是不同的,是因爲他們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大部分的人不一樣,既然不一樣,那爲什麼瘋的是他們,而不是我們,或許在他們的眼中,我們纔是瘋子??

許多人認爲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差,他們都有種種的怪癖來顯示和常人的不同,難道瘋子的智商特別高?還是智商特別高的人容易瘋狂?所謂的“正常”是人類社會主觀去規範的,而不是什麼客觀存在,而一些“瘋子”,由於他們的視角不同,故而得出不同的結論;而我們曾經嘗試過去了解他們的世界觀嗎?以他們的世界觀來重新認識並瞭解這個世界嗎?

就像對待我們的學生一樣,我們總是說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進行教育,但同

行們,我們是否會常忽略以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去看待我們的種種做法呢?有一次,某同學跟我說:“老師,我想換個座位,黑板反光我看不清楚。”我覺得問題不大,終究還是保持不變。直到有一天我無意中坐到他的座位時才發現,我很難看到黑板上的字,才驚覺忽略從他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而學生是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性格,教育必須從學生的具體實際出發,糾正不良個性,發揚優良個性,最終使學生的個性能夠順應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要不失時機,針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使他們樹立信心,增加勇氣,從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讓我們嘗試以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我們的學生吧,讓他們能真正地成長吧!

第四篇:瘋子在左,天才在右讀後感

他們眼中的世界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多數書籍,都是把微小的事物放大來看,無論是情感,還是理論,可是這本書是不一樣的,他用精神病人的角度去看這個讓我們置疑的世界。

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總是在詢問着自己,詢問着這個世界,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循規蹈矩的接受命運給我們的一切。隨着我們的成長,我們不在詢問,而作者筆下的這些人,往往過於偏執。他們把細微的事物放大,用他們的眼光去審視這個世界。

還記得一位病人,他喜歡盯着石頭看,他覺得石頭是有生命的。也許在我們看來,冷冰冰的石頭怎麼會有生命,可是,石頭可以提供養分,可以養活植物,也許他不會消耗生命,但是我們又如何肯定他們沒有生命?

另有一位病人,他喜歡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因此,他身邊的人都覺得她不正常。在作者與她交談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不禁認爲她是正常的,而且還贊同她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沒錯,孩子們不願意表達他們的想法,大人們總是用自己的觀點去定義,孩子們看到的是藍藍的天,白白的雲。但是那位“女病人”說的沒錯,他們看到的只是自己認爲的有趣的東西。

我們被教育着擁有自己的思維定式,往往不敢擴展和更新自己的想法,就這樣,許多人陷入狹小的圈子裏活了一輩子。

書中的每一位精神病人都是天生的蠱惑着,就像作者說的,他們都有點像邪教教主,可以把人帶到他們所認爲的世界中去。這是因爲他們都對自己的觀念深信不已,並且他們希望所有人都相信他們所堅信的東西。記得有一位病人,他認爲女人終究統治世界,也許他說的並不正確,可是,科學也證明女人比男人基因上的先進性。不管是真是假,他們都認定自己所認爲的觀點。

不得不說,這些所謂的精神病人只是世界觀與他人不同,他們所看所想都與大多數人不相同。也許很多人不理解他們,但是他們所認爲的就一定是謬誤麼?

有一個小姑娘,他可以看到天空的不同的顏色,藍色會發生好事,紅色會發生不好的事,所以她厭惡紅色。她也因爲家人的不理解,變得不愛說話,更戴上了墨鏡,不去看天空的顏色。也許,這真的是她的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也許,這些顏色源於她的內心。可是並不能因爲這個而覺得她不正常,任何人都沒有資格用自己的標準去定義一個人的正常或者非正常。反而,我倒是希望有這樣一種能力,去提前感受自己的禍福。

有一個男人,他很神奇,他認爲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小說中的一部分,包括作者本身,最後她預測出了她半年後將離開療養院,他的確做到了,在作者採訪他的半年後。不得不說,他的預感很準確,也許,我們真的人生真的只是一部小說,而作者,正是我們自己。其中,有一個故事令我很感動。那個老婦人在老伴死後,仍然覺得他還活着,並依舊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也許那個老人真的還在,但

是隻有老婦人看得見,或者,老婦人知道他不在了,但仍舊希望他還在,只是這樣的騙着自己。可是,這也是一種永遠。

婚紗在衣櫃裏早就塵封,

我們的容顏都已漸漸蒼老,

感謝你帶給我的每一天,

正事因爲你,我纔有勇氣說:

“永遠,永遠。”

就是這樣一本書,他沒有多麼華麗的辭藻,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是就是這樣一本書,讓我忍不住一口氣讀完。有時候,用精神病人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我們更能去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

第五篇: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讀後感

scl11031 林容容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精神病”是精神上的另一個境界 在以往,我只知道精神病是一種病,精神病人他們生病,該吃藥,他們精神錯亂,具有傷害性,所以要被關起來,至於他們病在哪兒我不知道。可看完這本書,我也會懷疑他們真的是精神病人嗎?在作者和精神病人交流時他們的思維邏輯都非常好,而且有的精神病人就像是天才,懂得專家才懂得的知識,甚至是專家還未想透的問題;有的精神病人他們想過的問題,我都會覺得是屬於未來理論或者某領域的技術(當然這些精神病裏面不包括有幻想症或者沉默之類的病人,指的是那些勇於和作者侃侃而談自己的精神思維的病人)。

所以我最後想了想我覺得以後我再說道精神病人時,我不能再說他們病了,只能說他們是在精神上開發了另一種精神境界,這個境界我們沒有想過或者無法理解的一個精神層面。可能是因爲我們無法理解,所以我們統稱他們爲“精神病”。就像我們經常和朋友開玩笑說:“你神經病啊”,這肯定是我們朋友開了一個與你精神境界不相符的玩笑或者說了一些你精神境界所不融合的話,至少我是這樣子的。對於精神病人的世界你不能說他們錯了,就像書裏所寫的幾個患者在我看來他們的理論的極其正確的。

在書中的那麼多的患者,他們的精神境界很明顯不是和我們是在一個層次,思維的空間、超級進化論、關於生化的問題以及時間的盡頭、黑洞的消失等等這些,在我看來這可不是我們正常有的精神世界,我甚至是懷疑只要有專業人士或者專家對他們的這些言論進行研究會不會是真的?他們就像是一個科學怪咖的感覺,因爲他們說的比現有科學的研究解釋更爲合理更爲深入。

不過在精神方面來說,雖然他們的精神境界和我們沒有共通之處。可是我覺得的,他們與他們之間確有很多共通之處(指的是精神病和精神病之間)。怎麼說呢?應該說固執,也許說執着更合適,當然我說的這些也針對可以侃侃而談的“精神病天才”,因爲他們帶給我的精神境界挺讓我驚訝的,而對於有自閉症的精神病或者幻聽、妄想之類的精神病,也許是他們的心靈之門還沒打開吧,我還沒看到他們的精神境界。現在話說回來,對於那些執着的精神病人,爲什麼說執

着會更合適呢?因爲他們是在自己所感興趣或者研究的領域給逼瘋的,太執着了,太深入研究了,最後也是研究的太忘我了,與現實該有的思想格格不入,於是周圍的人不懂他了,聽不懂他說的了,而他也覺得周圍的人太膚淺了,爲什麼就看不透這麼簡單的事,於是兩個不同的精神面發生碰撞,而我們這些“正常人”所處的精神面是相同的,也許是因爲人數龐大,所以覺得精神病所處的那個精神層面是屬於神經錯亂,有精神病的,所以他周圍的人覺得是他瘋了,該吃藥了。我在想要是將一羣這樣的相同精神境界的神經病聚集在一起,精神境界相同,會不會產生一羣科學怪咖?當然更有的可能是,會產生一羣更爲嚴重神經病。

其實寫到這,如果問我懂不懂他們的世界?我肯定不懂, 我要是懂了,我也就是一神經病,該吃藥。只能說透過這本書,我懂得了他們的精神世界和我的不同,他們的精神世界沒有錯,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沒有錯,只要我們打開他們的精神世界的心靈之門,我們就能與他們進行溝通,就像本書的作者,當然前提是你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和時間去接觸他們,更重要的是最好能像作者那樣博學,懂得更領域的知識確保有話題可以和他們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