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中國通史讀後感

讀後感2.97W

中國通史讀後感

中國通史讀後感 1

閒暇之餘,讀了呂思勉先生的《中國通史》,此書是歷史愛好者的良好入門讀物,從婚姻到軍事,從政治到科技,涵蓋社會的各個方面,讀來受益匪淺,引人深思。自己本身對歷史感興趣,但僅存的那點歷史知識荒廢多年,《中國通史》使我又重燃了歷史興趣,趁着假期,遊歷了書中提到的一些地方,感觸頗多。

中秋節,去看了人祖廟,國慶節期間又遊覽了太昊陵,跟隨伏羲氏的腳步從天水追到周口。祖先不畏艱難險阻,爲了生存和繁衍,戰勝大河的泛濫,融合不同的族羣,邁着艱難的腳步,才發展成我們現在的國家。

從關西到豫東,從關中平原到華北平原,祖先在這片土地留下太多的腳印。工作地和家鄉分處陝西和河南,一個美曰"中華民族的父親",一個美曰"中華民族的母親",每年都要沿着連霍高速在"父親"和"母親"之間走上幾趟,不曾留意過沿途的風光,總覺得太過乏味,審美疲勞的黃土,普通甚至略顯破敗的村莊,跟那些雄奇的雪山、美妙的瑞士風光相差太遠。然而,仔細品味,這一路,並非這麼簡單。沿途四個古都,西安(咸陽)、洛陽、開封、鄭州,短短五百多公里,中國八大古都有其四,再加上寶雞的周秦故地,中國宋之前的王朝都城幾乎全部囊括其中,這是一條了不起的路線。再往前追溯,天水的大地灣遺址、西安的半坡遺址、澠池的仰韶、偃師的二里頭、鄭州商城遺址,一連串的大遺址,在史學界都曾引起轟動。這是祖先走過的路,在這條線路中我們會清楚地知道我們從哪裏來。

這段路程是絲綢之路的東線延伸,正是有了從長安向東的這條路,才使得向西的絲路走的更遠。這是文化交融之路,佛教東傳與中國文明西漸均是由此路流轉。天水麥積山、洛陽龍門,中國四大石窟,這段路程有其二。沿着這段路再向東,便是孔孟之鄉,姜尚、管子、老子、莊子均是在這條線路上進行生長和活動,中華文明的奠基者多半都分佈在這條線路上下,知道血脈從哪裏來纔會明白靈魂向哪裏去。

伏羲生於天水葬於淮陽,連起了東西文化的土壤,夏從西向東統一散亂的部落,商從東方崛起取代西方的夏,周盛於西岐,從西方伐商,取而代之,又被從東方遷徙至關外的秦取代,起於東方的劉邦又攻破西方的秦,隨後歷經幾百年混戰,一直到西方的關隴集團崛起建立隋唐,東方的趙氏又在混亂中建立宋朝,至此,東西方文化、政治的更替告一段落。近一千年歷史基本演變爲南北方的抗衡,北方的元被南方的明所破,生於白山黑水之間的清人入關又打破南方建立的大明,然後南方的革命志士又將最後一個王朝葬送,最終,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啓新的篇章。

呂思勉在《通史》指出近代中國有兩種潮流潛伏着,一曰南方勢力的興起,一曰全國皆兵制的恢復。"作歷史的人,一定要認此爲劃時代的大轉變,是毫無可疑的","在中國,受世界交通影響最早的是南部,和舊文化關係最淺的是南部,所以改革的源動力,全出於南方;南方始終代表着一個開明的勢力".這種判斷,從近當代中國史的發展可以得到印證。然而,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如若北方能夠解放思想,打破藩籬,則照樣可以引領發展,在中國歷史中獨領風騷。

"民族是論文化的,不是論血統的",呂思勉先生在《通史》中這樣認識民族,實是高論。中國歷史,少數民族與漢族在戰爭與和平之間交流融合,最終都接受了漢文化,當然,漢文化也不斷對少數民族文化兼收幷蓄,才形成了我們獨特的中國文明,中國文明纔有了永不斷流的活水,成爲了世界上未有間斷的原生大國文明。

在中國近現代史中,中國文明與西方的交融從陸路轉入海上,逐步發展至天上、網上,文明的.衝突也伴隨着交流途徑的轉變,由內而外全面轉移,一直持續到當今。

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強大自我,沿着祖先的腳步戰勝困難,是一個新的命題。如何繼承併發揚、豐富我們的文化,是每個中華子孫都應該思考的疑問。仔細想來,我們當下面臨的困難,與我們祖先經歷的生死存亡相比,並不足爲懼,只要上下一心,我們依舊會像祖先一樣披荊斬棘,浩浩前行。

在歷史長河中,雖然我們個體如滄海一粟、如一葉扁舟,但正是我們每個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爲才構成了我們以前的歷史,也將構成以後的歷史。不管有意無意,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我們都在書寫歷史,我們能做的就是盡職工作,多思古今,多慮國家,安心而行。

中國通史讀後感 2

現代中國史學四大家是呂思勉、陳寅恪、陳垣、錢穆四位先生。這個暑假因爲看了《秦時明月》的動漫,所以想要了解一下真正的中國歷史,就迫不及待買了呂思勉先生的《中國通史》,拜讀這位史學大家的經典。在前面的出版序和緒論中,我瞭解到呂思勉先生的生平,瞭解到先生所處的那個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抗日戰爭進行的如火如茶,先生爲了滿足大學教學需要,嘔心瀝血編寫此書,用簡單易懂、精練上口的語言,寫下這本堪稱經典的通史。

由於時間關係只看了上編。

上編主要介紹中華傳統文化,分爲婚姻、族制、政體、階級、財產、管制、選舉、賦稅、兵制、刑法、實業、貨幣、衣食、住行、教育、語文、學術、宗教十八個章節,每個章節都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部分。

第一章婚姻,我瞭解到並不是古代社會一開始就是一夫多妻或者現在的一夫一妻。“人類的婚姻,是以全無禁例開始,逐漸發生加繁其禁例,即縮小通婚的範圍,而成爲今日的形態。”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由於家庭分工,男子地位逐漸變高,地位也就高於女子。進人談到古代婚姻總會爲女子鳴不平,說婦女地位太低,男女婚姻不自由。但其實是從宋代理學興起,對人的束縛加緊,婦女的地位變低,婚姻也愈來愈不自由。婚姻在古代是兩個家族的事情,個人價值時常被埋沒,兒子長大娶妻父母就近於調謝,反有悲傷之意,不同於今日婚姻看做個人的事,是結婚者的幸福,多有歡樂的意思。我又瞭解到女子的離婚在後世較古代難,古代的財產帶家族共有的意思更多,女子離婚後不怕窮無所歸,後世的財產多爲個人所有,所以女子離婚後家族多不願撫養,理學以後,離婚女子又被賤視,所以後世離婚女子很悽慘。

第二章族制主要講家族、宗族的行橫和發展。“人類愈進步,則其分化愈甚,而其組織的方法亦愈多。”從女系氏族,到後來的父系社會,都是血緣爲基礎,宗族制度越來越嚴,族制越來越複雜。姓氏的變遷也與族制有關、與婚姻有關。到後來選舉制度重門閥、重家室,宗族觀念更加強了。中國古代往往一個家族都在一個地方,故看到三國裏面有“弘農楊氏”“潁川荀氏、陳氏”等這樣的郡望。而到如今的中國社會,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分工細化,多以小家庭爲主,族制在現代不被看重。第三章政體國家、社會的形成。從古代的氏族部落,到夏朝開始的奴隸社會,再到春秋戰國的封建社會,近代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社會,隨着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完善。中國古代政體的君主制色彩強烈,君主的前身是氏族的族長,所以繼承法即氏族族長的繼承法,母系社會兄終弟及,父系社會父死子繼。值得一提的是關於封建社會的概念。今人所說的封建社會不同於古人之說。古人所說的封建是封邦建國的意思,源於周朝實行的分封制、宗法制,今人所說的封建制是指徒弟私有制、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封建地主階級佔有土地,剝削農民(或農奴)剩餘勞動爲基礎的社會制度,二者本質不同,需多加註意。再說君主專制,古代中國的君主專制也好,中央集權也罷,大體上都是愈來愈集中、愈來愈強烈,當然個別的分裂時代是有所下降,但大體是趨於,上升。一-直到清朝的行省、軍機處的設立,君主制和中央集權都達到高峯。這些也就是近代中國改變政體的阻力如此之大的原因。

第十一章實業、十二章貨幣連在一起說,也就是關於經濟民生方面的。說起實業,中國是個農業社會,農業受到統治者的高度重視,農工商三者以農爲要,以農爲本,以商爲末,重農抑商,重本抑抹。農業很重要,現有農而後人類得以生存,進而有工商業的發展。古代的科技、文化也大多與農有關。但農業的進化也是有很大阻力:講究農學的人太少;土地公有,個人利益和公益衝突,;土地私有,兼併盛行,耕者無其田,大地主官僚則縱橫阡陌。而工商業的發展則在春秋戰國時期、兩宋時期比較繁榮,宋朝商品經濟發達,甚至有一種說法,若沒有王安石變法的干預,中國在宋朝就能產生資本主義萌芽,說不定就出現資本主義社會。到明清,工商業發展,資本主義萌芽興起,但由於中國的經濟受政治的影響太過強烈,萌芽-一直都是萌芽。至於貨幣,跟大多數國家一樣,最開始的交易是以物易物,後來是貝殼、鹽、羊等充當--般等價物,再後來經濟發展產生貨幣。古代最普遍的貨幣大約是貝,後來多爲銅錢。銅錢的樣式也多有改變,比如秦朝半兩錢,漢朝時漢武帝五銖錢,到後來王莽改幣制,光武復五銖錢、董卓廢五銖鑄小錢。貨幣制度發展比較複雜,宋朝的時期產生交子,紙幣出現,而後明朝白銀大量流入中國,改金本位爲銀本位。晚清、民國時期的貨幣多樣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