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2.68W

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後感精品多篇

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後感 篇一

國學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的根與魂,是我們華夏兒女遺傳基因和精神支柱,我們要像神聖的`生命火炬一樣將國學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三國演義》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非常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這麼多精彩的故事中,我比較喜歡、感受比較深刻的就是“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

七擒孟獲主要講的是劉備駕崩後,他的兒子劉禪即位當了皇帝,但他是位無能的皇帝。不久後,南蠻王孟獲舉兵十萬準備謀反,諸葛亮率領人馬迎敵,運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猛獲。七擒七縱使猛獲比較終心服口服,徹底歸順。讀了這段故事後,我認爲諸葛亮不但智慧超人,而且面對敵人的時候心胸也很寬闊。

回想起我在學習生活中,也常有這樣的事情。我的筆被同學弄壞了,如果我們都板着臉,惡聲惡氣得大吵大鬧、大打出手,比較後兩個人心裏都很不開心,還要被老師放學留下來叫家長來學校,回家還要被父母批評教育。這時在我腦海裏突然略過了這些像狂風暴雨般可怕的“場景”。冷靜三秒後,我們並沒有動手打架,而是和同學好好溝通,我主動說一句“沒關係”,他也一句“對不起”,我倆都笑了。

要想征服他人就要贏得人心,因爲靠蠻力解決問題是不行的,我們需要運用智慧和胸懷去解決問題,這是我從這個故事裏悟出的道理。以此可見,比較強大的力量不是拳頭啊,是自身的實力和寬廣的胸懷。

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後感 篇二

衆所周知,蜀國的諸葛亮遠征南方,七擒六縱南蠻首領孟獲,蠻方纔平。讀了《諸葛亮七擒孟獲》這篇文章,我深有感觸。現在我來大致說一下。

南蠻造反,諸葛亮引兵遠征,第一次活捉孟獲,他不服,孔明便放他回去,一連六次不服,諸葛亮便放他六次,又渡瀘水,過四大惡泉,經桃花水,迎南蠻野獸,戰藤甲兵,終於,孟獲及弟孟優,妻子宗黨人等,盡皆拜服投降,永不反叛。孟獲感其恩德,乃爲諸葛亮立生祠,還呼孔明爲慈父,各送珍珠,金寶,藥材,耕牛,戰馬以資軍用。

這個故事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在於“七擒六縱”。諸葛亮爲什麼要放他這麼多次呢?因爲這樣才能使南蠻真正的降服。如果只擒一次就立即班師回國的話,那麼南蠻也不能降服多久,久後必反。而且孔明有這個實力捉他七八次,他自己還說:“擒此人易如反掌,直須降服其心,自然平矣。”可以看出孔明的意圖不是用武力平叛南蠻,而是讓他們心甘情願的降服。

人降,不是真正的投降拜服,心降,纔是真正的投降,永不反叛。《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也就描述說明了這一點,“身在曹營心在漢”,關羽表面上是跟隨曹操,心裏卻無時無刻念着劉備,這就是曹操沒有真正的降服他。

所以,降其心,才能得其人。

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後感 篇三

今天,我再次翻開《三國演義》,讀了《諸葛亮七擒孟獲》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講的是有一個叫做孟獲的人和一些士兵造反,諸葛亮就去抓他們回來。第一次,孟獲和王平大戰,諸葛亮指揮王平假裝戰敗跑到一個山谷,孟獲不知是計,他一到山谷就被抓了。第二次,諸葛亮去劫糧草,孟獲派董荼,但董荼是內應,他不戰而敗,當晚,董荼把孟獲抓獲了。第三次,孟獲讓孟優裏應外合,但孟優被諸葛亮灌醉了,孟獲又被抓了。第四次,孟獲不服氣,就攻打蜀兵,諸葛亮在孟獲的軍隊攻勢減弱的時候出奇兵,孟獲逃到樹林前,諸葛亮已經在那……

孟獲被諸葛亮抓了七次,諸葛亮也放了他七次。我佩服諸葛亮的大度和機智,用智謀和寬容感動了孟獲。孟獲經過這麼多次的爭鬥,終於永遠不再背叛,我覺得孟獲的這種敢於拼搏,最後認清形式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

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後感 篇四

我喜歡《三國演義》中七擒孟獲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諸葛亮和孟獲。南中蠻王孟獲起兵反叛,諸葛亮率兵平叛。第一次孟獲是因爲驕傲被諸葛亮生擒。第二次他還是因爲驕傲被生擒。後來諸葛亮使用計策,一次又一次生擒孟獲。第七次諸葛亮捉住孟獲後說:“再放孟獲一次。”孟獲痛哭着說:“丞相七擒七縱,從古至今,也沒有這樣的事情。要是我再不感恩戴德,那不就是無情無義的人了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諸葛亮七擒七縱的足智多謀,還有他做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從這個故事裏我學到了做事情要用頭腦,事前要想周全,要不然就會前功盡棄。就像孟獲的藤甲軍那樣被全部燒死。

我還學到了做事情要有恆心和毅力,才能做好。就像俗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講的道理那樣。

我還學到了做事情不能驕傲,要不然一定會失敗的。所以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都要虛心,多學多問,增長知識。

我非常喜歡《三國演義》這本書,它教我很多做事做人的道理。

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後感 篇五

我在讀《中外歷史故事》的“諸葛亮七擒孟獲”中深有感觸。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

劉備去世後,要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蜀國。然而在其中,南中地區發生叛亂。叛亂的首領是孟獲,他在當地很有威望,這給蜀國統一中國帶來了很大的威脅。於是,丞相諸葛亮要去南中平定叛亂,本來他是可以很輕鬆的平定這次叛亂的,但爲了收服當地民心,諸葛亮打算用攻心策略。公元225年3月,蜀軍大舉南征,輕鬆地生擒叛亂首領孟獲,孟獲不服,諸葛亮放了他。但沒過多久,孟獲又被擒住,還是不服,又被諸葛亮放了。就這樣,孟獲被捉了放,放了又捉,前前後後共計七次,最後終於心服諸葛亮,誓不再反。

諸葛亮這一招就是有名的“欲擒故縱”。自古天下最難之事當屬降服人心,而孔明寬宏大量,利用智謀令孟獲心服口服,乃歸功於“智”一字也。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假如你的親人或朋友對你犯了錯誤,我們有時就該忍一忍,寬容一下別人,不停地拉別人的“小辮子”這是不值得的。想一想,如果在這世界上多一些寬容,會使大家更團結,團結就是力量,到那時候,我們心連心,還有什麼事做不成呢?

這是我的看法。你呢?

諸葛亮七擒孟獲讀後感 篇六

說起諸葛亮,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它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讓別人輸,就要讓他輸得心服口服!

當時,正是劉備死後不久的日子,曹丕派出四路人馬前去攻打漢中。諸葛亮爲了有一個安定的後方,決定率領大軍去討伐孟獲。孟獲得知後,便率領兵馬迎戰。孟獲遠遠看見蜀軍隊伍交錯,旗幟混亂,也就放心了。誰知,這正是諸葛亮的一個計策。孟獲拍馬出陣,沒戰幾回合,蜀軍回身就跑,孟獲一路追趕。忽然三名蜀將帶兵從山谷裏衝出,切斷了他的退路,把他活捉了。孟獲被押到諸葛亮面前,諸葛亮不但沒有殺他,反而把他給放了。孟獲回山寨後,讓弟弟率領一百多人帶一大堆珠寶給諸葛亮,這些計謀怎能瞞過諸葛亮?最後,又把孟獲抓住了。但諸葛亮又把他放了。之後四次,他仍然敗給了諸 葛亮。最後一次,孟獲只能向烏戈洞主借藤甲兵。藤甲兵身上的藤甲衣是刀槍不入的,諸葛亮就用火攻,把藤甲衣燒個精光。孟獲第七次當了俘虜。這一次,孟獲輸得心服口服,決定謝恩投降,永不造反。

讀了這篇文章,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暑假裏的一天,我正在玩耍,看見兩個小朋友在比賽跑步。第一次,較小的小朋友輸了很不服氣,要重新比過。他接二連三輸了多次後,終於對另外一個小朋友心服口服。

現在,我想,要是每一個人都像諸葛亮一樣以智取勝,而且還讓別人輸得心服口服的話。那我相信,世界一定會變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