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夏目漱石我是貓讀後感

讀後感2.06W

第一篇:夏目漱石我是貓讀後感

夏目漱石我是貓讀後感

夏目漱石我是貓讀後感

冷漠是人的本性,不願意故意隱藏這種本性的人,是真正的誠實漢。——貓。

沒錯,這麼富於哲理性的話是出自一隻貓之口,它就是着名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貓》的主人公。對於《我是貓》這部經典的小說作品,我是印象深刻的。夏目漱石先生採用了一種新穎的手法,以一隻貓的視角來述說這個故事,來觀察這個社會。

在我看來,這隻主人公貓,就是作者的化身,以自己的感受,接觸,來理解這個矛盾的社會,來諷刺各種現象。不得不說,夏目漱石的手法很吸引人,這在小說史上也是鮮見的。小說並沒有複雜,高潮迭起的故事,有的只是貓的主人窮教師苦沙彌及其一家的平庸、瑣細的生活以及和他的朋友迷亭、寒月、東風、獨仙等人經常談古論今、嘲弄世俗、吟詩作文的故作風雅的無聊世態。

說實在,小說中很多的故事情節我都是不太理解的。比如說貓主人跟朋友的寒暄,這在小說中是最頻繁出現的畫面,也是我覺得最爲無聊的情節。作品是19世紀初,以當時的日本社會爲背景創作的。時代和空間的隔閡阻礙了我對故事的理解,但是,這並不能阻擋我繼續讀這本書。因爲,這本書的魅力不僅僅在於故事情節,在我看來,夏目漱石先生的寫作手法和語言藝術,更值得我去學習。

第二篇: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

人物介紹以及其地位

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日本作家、評論家、英文學者。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爲“國民大作家”。他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既是英文學者,又精擅俳句、漢詩和書法。寫作小說時他擅長運用對句、迭句、幽默的語言和新穎的形式。他對個人心理的精確細微的描寫開了後世私小說的風氣之先。他的門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龍之介也曾受他提攜。 生平事蹟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なつめ きんのすけ),生於江戶的牛込馬場下橫町(今東京都新宿區喜久井町)一個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1874年,七歲,入淺草壽町的戶田學校。夏目自幼喜歡漢學,14歲開始學習中國古籍,少年時曾立志以漢文出世。 23歲,夏目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系(現東京大學)。1889年,就學期間的夏目因受好友正岡子規等人影響而開始寫作;同年9月9日,他的漢文暑假遊記《木屑錄》脫稿。《木屑錄》不僅是漱石最早彙集成冊的作品,且署名爲“漱石頑夫”。漱石二字來源於唐代《晉書》的故事漱石枕流,一開始是子規的筆名,爲夏目借用,並最終成爲了他的正式筆名“夏目漱石”。1895年,在愛媛縣松山中學任教,後又去熊本縣執教;這段經歷後來體現在他的小說《少爺》中。1896年,夏目在家人的安排下與貴族院書記官長中根重一的長女鏡子結婚。這一時期夏目在俳句界較爲活躍聲名鵲起。 1899年10月28日,33歲的夏目抵達倫敦,開始了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留學生活。1902年12月5日,夏目啓程歸國,結束爲期兩年的留學生活。夏目歸國後,在東京帝大講授英文,並開始文學創作。1905年的《我是貓》令他一舉成名。1907年,開始爲《朝日新聞》寫連載小說(包括《虞美人草》、《三四郎》)。 暮年的夏目漱石追求“則天去私”的理想。1911年,他曾拒絕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稱號。 1916年,因胃潰瘍去世。夏目死後,家屬將他的腦和胃捐贈給東京帝大的醫學部。他的腦至今仍保存在東京大學。1984年,他的頭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紙幣上。 主要作品

用現在的話說,夏目漱石氏其實是一位暢銷書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幾乎都很賣座。如果非要遴選出代表作的話,那就是小說類的《我是貓》、青春三部曲《三四郎》——《心》——《從此以後》;筆記類的《玻璃窗內》、《修繕寺日記》、《回憶種種》。其他的諸如《草枕》、《虞美人草》、《夢十夜》等等也是不錯的小說小品文字。 個人文學成就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學的傑出代表。 這個黑暗現實(主要是國內形勢)形成一種重壓,使夏目漱石几乎喘不過氣來。面臨這種形勢,他既感到無限憤慨,又覺得無能爲力。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乃是漱石思想意識產生種種矛盾,創作過程產生種種曲折的根本原因,也是他的

“人生二十而知有生利益,二十五知有明之處必有暗,

三十歲更知明多之處暗亦多,歡濃之時愁亦重!” 1

作品不斷尋求解決辦法,但總是找不到的根本原因。在作品中批判社會的內容大大減少了,力量也大大削弱了,而集中精力以精雕細刻的手法剖析人們的內心世界,批判人們的私心,尤其是在男女愛情矛盾方面表現出來的私心以及由此產生的苦悶、孤獨和絕望,則成爲漱石後期作品的主要內容了。總之,如果說他的前期作品在社會批判的大膽和尖銳方面超出同時代一般作品水準的話,那麼他的後期作品在剖析人物心理的細緻方面和在批判人物私心的深入方面,也是同時代一般作品所不及的。 漱石的創作傾向是複雜的,但基本傾向是現實主義的。在他進行創作時,日本文壇上的浪漫主義高潮已經過去,自然主義派正處於隆盛階段,大有壟斷一切之勢。此外還有唯美主義等等流派存在。但是,漱石的創作卻在當時文壇上獨樹一幟。他不肯附和自然主義派,決心按照自己對於文學的理解,走自己認爲正確的道路。針對自然主義者以爲事實的再現即文學的觀點,他主張文學不應該是實際生活的照片,而必須是有意識地虛構出來的“仿造品”,因爲只有通過虛構才能產生超過“事實”的“真實”。因此,他的處女作《我是貓》一問世就受到自然主義派的攻擊,被斥爲庸俗無聊的作品,此後他的作品也不斷受到自然主義派的指責。漱石雖然被一些人稱爲“餘裕派”、“高蹈派”,可是這些稱呼並不能正確表現他的創作的實質,最多隻能表現他的創作的一個方面,並且不是主要方面。縱觀漱石一生的創作,我們就會發現,他一直關心社會現實,認真思索人生,努力通過各種各樣的典型形象反映生活,特別是知識分子的生活,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他的作品風格樸實、幽默,結構巧妙,多樣,描寫生動、感人,語言樸素、細膩,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 漱石在日本享有盛名,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中國小選他的作品爲教材,所以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讀過他的作品。文學史家公認他爲日本近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代表作家之一,有的還將他和森鷗外並列爲日本近代文學的兩位巨匠。日本發行的千元鈔票票面上決定採用他的頭像作爲標誌,對於一個日本作家來說,這還是破天荒第一次。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爲“國民大作家”。他對東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詣,既是英文學者,又精擅俳句、漢詩和書法。寫作小說時他擅長運用對句、迭句、幽默的語言和新穎的形式。他對個人心理的精確細微的描寫開了後世私小說的風氣之先。他的門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龍之介也曾受他提攜。著名日本學者柄谷行人指出漱石作品中多有對三角關係的描寫,“處於三角戀愛關係之中的兩個人,總被另一個人——在夏目漱石筆下,這一位總是女的——的任性所隸屬。但這並不意味着這位女性在本質上很殘酷,也不是有惡意的。而是關係本身或其“場所”才使她成爲殘酷。在漱石的作品裏之所以往往出現“害怕的男人”和“不怕的女人”之類的模式,也就因爲如此。一個人感到害怕與否,取決於其關係或場所。而經過三角關係後最終取得勝利的人,不能不潛在地憎恨那位女性——當然有時候這位則是男性——也在認輸者身上看出另一個自己的影子。” 個人思想成就

夏目漱石早期的思想是“自己本位”,在這一思想的建立過程中,以儒家思想爲中心的東方思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又借鑑了西方近代哲學、近代自由主義思想。東方儒家思想是“自己本位”的根本,西方近代哲學是其方法論。 《草枕》

“人生二十而知有生利益,二十五知有明之處必有暗,

三十歲更知明多之處暗亦多,歡濃之時愁亦重!” 2

夏目漱石在<草枕>中提出了"非人情"的文學創作理論."非人情"的提出及其含義與禪宗思想有着緊密聯繫.在廣泛學習和模仿西歐的明治時代,漱石提出"非人情"的文學創作理論,旨在呼籲日本作家創造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學.對夏目漱石<草枕>的個案分析提示我們,在全球化環境下的今天,弘揚民族文化尤爲重要. 近代化觀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學史上的巨匠.他在年輕時選定英國文學作爲自己的專業,並立志要"通達英語英文,以外語著述偉大之文學,以震驚西洋人"(<處女作追憶>).與當時文壇的無思想性和通俗性相比,夏目漱石重視思想的文學觀念可見一斑.從<我是貓>到<明暗>的十幾部長篇小說,漱石思想發展的軌跡一覽無遺地展現在這些作品中.在他前期的作品裏,閃射着社會批判的光芒,及至<門>問世,這種批判精神逐漸轉向了對個人內心世界的精細剖析.儘管如此,漱石對社會的思考一直沒有停止過,特別是他對日本近代化的認識,在修善寺重病之後,也沒有太大的改變,這可以在他後期的演講<現代日本的開化>、<我的個人主義>等中得到驗證。【專題】《我是貓》作品剖析 《我是貓》是怎樣動手寫起來的呢? 大約在一九零四年年底,有一次,主編《子規》雜誌的虛子讓漱石寫點什麼東西發表,於是漱石便寫了一篇小說交給他。虛子看過以後覺得很有意思,不過認爲還有一些地方必須如此這般地修改一下。漱石以爲他的意見不錯,所以就照他的說法改了。改好之後,虛子大加讚賞。可是當時漱石還沒想好題目,不知是叫“貓傳”好呢,還是乾脆用開頭第一句“我是貓”好。虛子贊成後一個,因此便決定用這個名字在《子規》上發表了。開始,漱石本來打算寫這一回就完了,可是虛子聽說小說反映不壞,又勸漱石繼續寫下去,於是他又寫了第二回。大概漱石心中仍有就此打住的想法,所以小說的頭兩回結構比較完整,可以自成一體。 然而第二回一發表,就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漱石和虛子也都來了勁頭,小說也就一回一回地寫了下去,一直寫到第十一回,終於變成一部長篇鉅著了(有趣的是,漱石的《我是貓》問世以後,又陸續出現了《我也是貓》等一系列“我小說”)。據漱石說,他只不過偶然寫了這部作品,並沒特別想到要對當時的文壇如何如何。僅僅是想寫就寫,想作就作。不過,他開始寫作時和寫到最後的想法有很大不同。文體之類也不願意模仿別人,只不過是想那麼寫寫看。《我是貓》問世時,“明治維新”已經過去了三十幾個年頭。在這期間,日本確立了以天皇爲中心的地主資產階級聯合政權。這個政權對內壓迫剝削人民,鎮壓了“自由民權運動”,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中日戰爭和日俄戰爭),掠奪了大量賠款,搜刮了大批資源。通過這些罪惡活動,天皇專制政權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地主資本家的腰包塞得越來越鼓,勞動人民的日子卻過得越來越窮。 《我是貓》確立了夏目漱石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小說採用幽默、諷刺、滑稽的手法,藉助一隻貓的視覺、聽覺、感覺,以主人公中學教員珍野苦沙彌的日常起居爲主線,穿插了鄰居資本家金田企圖嫁女不成、陰謀報復苦沙彌的矛盾衝突,嘲笑了明治時代知識分子空虛的精神生活,譏諷他們自命清高,卻無所事事;不滿現實,卻無力反抗;平庸無聊,卻貶斥世俗的矛盾性格,鞭撻金田等資產階級人物及幫兇的勢利、粗鄙、兇殘的本性。小說構思奇巧,描寫誇張,結構靈活,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人生二十而知有生利益,二十五知有明之處必有暗,

三十歲更知明多之處暗亦多,歡濃之時愁亦重!” 3

第三篇:夏目漱石《心》讀後感

《心》讀後感

我曾經在圖書館找日文輔導書的時候,無意間瞄到了夏目漱石的《心》這本書,我被心這個詞吸引,開始拜讀這位名人的作品。藉助書後的中文翻譯對照,我完成了對這篇鉅著的閱讀。

小說的主人公是“我”以及被成爲“先生”的另一個角色。從一開始作者便把“我”與“先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了,大學生的“我”對於“先生”獨到的思想,獨到的行爲方式不僅讚賞且佩服,並常常到“先生家”與其產生思想上的碰撞,而在這一過程中“我”經歷了父親的死,“先生”的自殺,並瞭解了“先生”的過去。“先生”在被自己的叔叔騙走了父母的遺產之後對人產生了強烈的不信任,並遠走他鄉獨自在東京生活。在這期間喜歡上了房東的女兒,但卻因過去的陰影,讓“先生”不敢肯定自己對她的喜愛。而當出現了同樣喜歡小姐的“k先生”後“先生”感覺到了危機,他抓住了“k先生”的弱點搶先向房東提親了,雖然最後他與小姐結爲夫婦,但“k先生”卻自殺了。從此“先生”把自己封閉在狹窄的空間裏,並且不怎麼與人交流。他活在寂寞與孤獨中,對於“k先生”的死他很自責,最後他也選擇了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一部非常完美的心理小說,在這裏我看到了人性的醜陋與世故,在巨大利益的面前所有的親情、友情、愛情都有可能化爲烏有,而更可怕的是你卻不知道這樣的人什麼時候會從好人變成壞人。小說向我們展示的是一種壓抑苦澀、厭世悲觀等灰色基調的畫卷。

小說一開始“先生”便常常與“我”談論到人性的問題。“我”雖然覺得“先生”有滿腦的偉大的思想,但他卻不想把這些公諸於世,並且常會在不經意間說出一些讓“我”覺得無法理解的結論,我認爲這是與先生的過往有關的。“先生”曾經說過“我被人欺騙過,而且是骨肉至親欺騙的。我決不會忘記。他們在我父親面前裝作好人,父親剛閉眼就變成了不可饒恕的沒有良心的壞蛋。他們家給我的屈辱與損害,我從孩子時起一直揹負到今天,大概要揹負到死吧。這時我至死也不會忘記的。但是我又不能去報仇,說起來,我現在要做的是超出個人的仇恨。我不僅憎惡他們,而且憎惡一切他們所代表的人,這樣的人太多了。”人性本善,但是金錢卻經常矇蔽我們的雙眼,就像先生這樣被自己的骨肉至親欺騙也是常有的。人都是虛僞的動物,在社會這個大熔爐裏每個人都把自己僞裝起來了,在利益面前每個人都想伸出自己的魔爪,於是在美麗的微笑背後或許隱藏着一個天大的陰謀,但是在這糖衣炮彈下你卻無法分辨這到底是真是假,就像“先生”所說你永遠不知道他們會在什麼時候從好人變成壞人。而在經歷了巨大變故之後人往往會變得沉默和不信任,就像“先生”那樣。 每看到一個笑臉都要懷疑這背後的真實性,讓自己寧願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裏也不願意與人過多的接觸,並且再也沒有辦法真誠的接受所謂的關心與愛護,或者就必須在即將失去的時候纔會幡然醒悟,更有可能會做出另自己終身遺憾的事情。人或許都是脆弱的,我們都太容易受傷,我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懷,但有的時候當這奢求已久的關懷到來時你已經失去了接受它的能力了。 小說中“k先生”和“先生”最後是以自殺收場。他們同時愛上了房東的女兒,但卻是“先生”使詐先行一步向房東提親了。得知真相的“k先生”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於是選擇了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從此“先生”活在了永遠的自責裏,雖然他成功迎娶了小姐,但他卻永遠覺得自己是卑鄙的、可惡的。當初是的他是如此的憎恨欺騙,是欺騙讓他一無所有並且必須得遠走他鄉,但現在的自己卻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朋友,這讓他對人、對社會產生了厭惡,他把自己封閉了,他的性情大變,他的內心除了自責就是孤獨。他每個月去給“k先生”掃墓,但這卻仍然無法讓他擺脫心裏的陰影,並且這些事情又都是無法跟妻子啓齒的,最後“先生”也自殺了。這是深受明治精神影響的知識分子的悲哀。

小說發表在1914年,作者以強烈的批判的筆觸直指專制時代知識分子中利己主義者可惡、可悲、可嘆的孤獨內心世界。反覆的閱讀才明白爲什麼本書會取名爲“心”被欺騙之後的苦悶和無所適從,而欺騙別人之後的自責和孤獨,還有那看不見的未來,都在心裏形成了強大的衝擊。“先生”在遺書中講述到自己的孤獨與絕望:“我是孤寂的,我常常感到好像跟任何方面的聯繫都被切斷了,在這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住着似的。”作者在此也寫出了人性深處的原始悲愴,令人沉思和震撼。

第四篇:夏目漱石《心》讀後感

《心》讀後感

在老師的推薦下捧起了夏目漱石的《心》開始品讀。在看完了中文翻譯的版本後竟瘋狂的想看看日文原著。最終,在網上找到了日文的版本。在兩個版本對照着的閱讀下,我完成了對這篇鉅著的閱讀,雖然仍然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還是寫下了自己對於它的一點感悟。總體來說,雖然我並沒有看過太多的日語著作,但是對於日作,我並不喜歡。太多的無病呻吟,太可怕的委婉措辭,而對於日本文化的不瞭解,讓我無法理解作者著作的目的與意義。反而讓我感覺這平平淡淡的敘事裏面到底表達了什麼樣的真理。

小說的主人公是“我”以及被成爲“先生”的另一個角色。從一開始作者便把“我”與“先生”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了,大學生的“我”對於“先生”獨到的思想,獨到的行爲方式不僅讚賞且佩服,並常常到“先生家”與其產生思想上的碰撞,而在這一過程中“我”經歷了父親的死,“先生”的自殺,並瞭解了“先生”的過去。“先生”在被自己的叔叔騙走了父母的遺產之後對人產生了強烈的不信任,並遠走他鄉獨自在東京生活。在這期間喜歡上了房東的女兒,但卻因過去的陰影,讓“先生”不敢肯定自己對她的喜愛。而當出現了同樣喜歡小姐的“k先生”後“先生”感覺到了危機,他抓住了“k先生”的弱點搶先向房東提親了,雖然最後他與小姐結爲夫婦,但“k先生”卻自殺了。從此“先生”把自己封閉在狹窄的空間裏,並且不怎麼與人交流。他活在寂寞與孤獨中,對於“k先生”的死他很自責,最後他也選擇了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一部非常完美的心理小說,在這裏我看到了人性的醜陋與世故,在巨大利益的面前所有的親情、友情、愛情都有可能化爲烏有,而更可怕的是你卻不知道這樣的人什麼時候會從好人變成壞人。小說向我們展示的是一種壓抑苦澀、厭世悲觀等灰色基調的畫卷。

小說一開始“先生”便常常與“我”談論到人性的問題。“我”雖然覺得“先生”有滿腦的偉大的思想,但他卻不想把這些公諸於世,並且常會在不經意間說出一些讓“我”覺得無法理解的結論,我認爲這是與先生的過往有關的。“先生”曾經說過“我被人欺騙過,而且是骨肉至親欺騙的。我決不會忘記。他們在我父親面前裝作好人,父親剛閉眼就變成了不可饒恕的沒有良心的壞蛋。他們家給我的屈辱與損害,我從孩子時起一直揹負到今天,大概要揹負到死吧。這時我至死也不會忘記的。但是我又不能去報仇,說起來,我現在要做的是超出個人的仇恨。我不僅憎惡他們,而且憎惡一切他們所代表的人,這樣的人太多了。”人性本善,但是金錢卻經常矇蔽我們的雙眼,就像先生這樣被自己的骨肉至親欺騙也是常有的。人都是虛僞的動物,在社會這個大熔爐裏每個人都把自己僞裝起來了,在利益面前每個人都想伸出自己的魔爪,於是在美麗的微笑背後或許隱藏着一個天大的陰謀,但是在這糖衣炮彈下你卻無法分辨這到底是真是假,就像“先生”所說你永遠不知道他們會在什麼時候從好人變成壞人。而在經歷了巨大變故之後人往往會變得沉默和不信任,就像“先生”那樣。 每看到一個笑臉都要懷疑這背後的真實性,讓自己寧願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窄的空間裏也不願意與人過多的接觸,並且再也沒有辦法真誠的接受所謂的關心與愛護,或者就必須在即將失去的時候纔會幡然醒悟,更有可能會做出另自己終身遺憾的事情。人或許都是脆弱的,我們都太容易受傷,我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懷,但有的時候當這奢求已久的關懷到來時你已經失去了接受它的能力了。

小說中“k先生”和“先生”最後是以自殺收場。他們同時愛上了房東的女兒,但卻是“先生”使詐先行一步向房東提親了。得知真相的“k先生”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於是選擇了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從此“先生”活在了永遠的自責裏,雖然他成功迎娶了小姐,但他卻永遠覺得自己是卑鄙的、可惡的。當初是的他是如此的憎恨欺騙,是欺騙讓他一無所有並且必須得遠走他鄉,但現在的自己卻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朋友,這讓他對人、對社會產生了厭惡,他把自己封閉了,他的性情大變,他的內心除了自責就是孤獨。他每個月去給“k先生”掃墓,但這卻仍然無法讓他擺脫心裏的陰影,並且這些事情又都是無法跟妻子啓齒的,最後“先生”也自殺了。這是深受明治精神影響的知識分子的悲哀。

小說發表在1914年,作者以強烈的批判的筆觸直指專制時代知識分子中利己主義者可惡、可悲、可嘆的孤獨內心世界。作者在書中巧妙的安排了五個死亡事件,沉重的死亡背後都暗示着些什麼。明治天皇的死暗示着明治社會的結束,乃木大將的死暗示着武士道軍國主義思想對後世的影響,父親的死暗示着一部分國民崇尚天皇,把自己與天皇政體一體化的愚忠,先生的死暗示着深受明治精神影響的知識分子的悲哀。而“我”是書中唯一 一個代表着日本的未來和希望的人物,“我”是一個年輕、不諳世事、正直求知的人。在與“先生”的思想碰撞中,我會堅持自己的看法,而在對於“先生”思想不理解的時候“我”會一步步地向先生求證直至得到答案爲止。雖然“我”代表着先進的思想,但是“我”也有苦惱的時候,貴爲大學生卻只能空有一身的學識,畢業之後卻也只是爲自己的工作而發愁,大學時代的激進,大學時代所有的思想大多也只能成爲泡影了。畢竟在前途迷茫的時候活下去纔是至關重要。

反覆的閱讀才明白爲什麼本書會取名爲“心”被欺騙之後的苦悶和無所適從,而欺騙別人之後的自責和孤獨,還有那看不見的未來,都在心裏形成了強大的衝擊。“先生”在遺書中講述到自己的孤獨與絕望:“我是孤寂的,我常常感到好像跟任何方面的聯繫都被切斷了,在這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住着似的。”作者在此也寫出了人性深處的原始悲愴,令人沉思和震撼。

2014年2月3日

第五篇:魯迅和夏目漱石

魯迅和夏目漱石

王海

《山東師大外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第4期(總第13期)

摘要:魯迅和夏目漱石分別是中日兩國現代文學的象徵性存在。本文試圖通過魯迅和夏目漱石的對比分析.揭示二者在文學創作道路上的異同.指出他們的個體體驗及當時所處的社會現實是其中的根本原因。

關鍵詞:魯迅;夏目漱石;國民性;個人本位;餘裕;西方文化

中圖分類號:11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 2536( 2014) 04- 0050- 03

夏目漱石(1867- 1916)是日本近代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生於東京一個武士家庭.因家道中落.不受歡迎。少年時代的夏目漱石接受漢學教育.熟讀“左國史漢”.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27歲東大畢業後一度在地方中學任教。1900年官費留學英國.在倫敦期間.親眼日睹了“大英帝國”日趨沒落的社會現實.痛感資本主義文明的種種弊端.孕育了“漱石文學”對日本近代文明開化的批判精神。1905年以《我是貓》爲起點,漱石正式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對日本近代文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至今.“漱石文學”仍以它深厚的思想性和高妙的藝術性.在日本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 (1881- 1936)出生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的影響。1902年赴日本留學.先後在弘文學院、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習過日語、醫學。在仙台的第二年.由於 “幻燈事件”而棄醫從文.以圖改造國民劣根性。但其在日本的文學活動未獲成功。1909年歸國後擔任過大學講師、政府官員等職。1918年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從此以後.魯迅的創作進入了高峯期.先後出版了《吶喊》、《彷徨》、《野草》、《且介亭雜文》等專集.對中國的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魯迅和夏目漱石作爲中日兩國現代文學的象徵性存在.“五四”時期和“明治時期”的文化旗手.既有許多相似之處.又有着根木的不同.而他們之間的聯繫.是值得人們關注的。

首先是他們有着相似的人生經歷。他們起初都受過東方文化的薰陶.魯迅在二味書屋.漱石在一鬆學舍各自打下了牢固的漢學基礎.後來又通過留學而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使他們成爲學貫東西的思想型作家。同時.他們又都屬於大器晚成的作家.發表成名作時都己到了38歲的“高齡”。而且在他們最終確立文學作爲其畢生的事業之前.都經歷了一系列的挫折一一年少時家庭的不幸、留學期間的屈辱和彷徨、理想破滅的苦悶、婚姻生活的不和諧等等。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切的個體體驗.使之作品更具對社會的洞察力和表現力。

他們從事文學的動機是出於對國家、對民族的強烈責任感。他們都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認爲文學是改造國民性.是疏通人民意志的好方法。談到從事文學的態度.夏目漱石在給弟子鈴木二重吉的信中說:“要以維新志士那種生死搏鬥的勇猛精神來從事文學。”魯迅也寫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

1906年魯迅從仙台回到東京.同二弟周作人等一起從事文學活動。當時.在日本文壇中,占主導地位的是自然主義文學。以“改造國民性”爲己任的魯迅顯然不滿意自然主義對一些生活瑣事的平白描寫.而對反自然主義的代表人物一一夏目漱石的作品抱有好感.並把漱石的《掛幅》和《クレィグ先生》譯介到中國。魯迅非常看重漱石作品中的批判精神.爲那種寓莊於諧的文明批判和社會批判所吸引.在潛移默化中受了漱石的影響。周作人曾回憶說: “豫才後來所作的小說.與漱石的作風並不相似.但那譏笑怒罵的筆鋒實在很多是受漱石的影響。”

50

魯迅還欣賞漱石“餘裕”的創作風格.對漱石追求“低徊趣味”以很高評價。他曾一再談到:人生、作文都要有“餘裕”.人們到了失去餘裕心.或不自覺地滿抱了不留餘地心時.這民族的將來恐怕就可慮。他認爲中國文字與語言的一大弱點就是“急促”。因此.難以表現“從容與美”。可見.在魯迅內心處.仍保留着對閒靜、從容、灑脫生活、情趣的嚮往與追求。但是.冷酷的社會現實沒有給他更多創作“餘裕文學”的餘地。

1900年.漱石帶着儒家的倫理觀和東方的審美意識留學英國.以期把握英國文學的真實面目,.因不得要領而困惑不己。後在好友池田的啓發下終於從以他人爲中心的立場中掙脫出來.建立了“自己本位”思想。它成爲漱石世界觀的核心.是他從事文學創作的主基調.其對日本近代思想文化界的影響是深遠的。

19世紀末席捲全日本的明治維新結束了日本二百年的鎖國曆史.日本人看到了自身與西洋的差距。於是拼命吸收西方文化.積極學習西方近代文明的成果。結果.在短時期內.日本的國力迅猛提高.先後贏得了甲午、日俄兩場對外戰爭.成爲亞洲第一強國。但在精神層面上.當時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呢?人們盲目崇拜西方文明.認爲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而日本是一個野蠻的民族。有政治家甚至提出所謂“人種改造論”等荒唐的觀點。輿論界也搖旗吶喊、推波助瀾。黃遵憲在《駐日觀感》中就此寫道: “新聞紙中述時政者.不曰文明.必曰開化。”對西方文化不分優劣、全盤接受。然而.由此所帶來的種種弊端也是明顯的。日本整個社會處於文明失落、精神空虛、道德淪喪、歷史虛無、文化迷失的混亂狀態; 而廣大民衆則隨波逐流、無所適從.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夏目漱石從“自己本位”的觀點出發.始終反對全盤接受西方文明的模仿論.對“日本人的身體加西洋人腦袋”式的文明病深惡痛絕。他在《我是貓》等一系列文中諷刺、批判了世俗對文明開化理解的淺薄.在《三四郎》中.則把日本描繪成一隻在文明開化進程中迷失自我的孤獨的羔羊。進而指出.那種不分青紅皁白地割裂歷史.一味崇洋媚外的做法是一種近視行爲.是軟骨症。日本終歸是日本.日本有日本的歷史.日本人有日本人的特性.不能盡是模仿西洋。並非只有西洋是模範我們也可以爲模仿。漱石不僅把“自己本位”思想作爲自己的文藝觀.同時還是他的人生觀、世界觀。1911年“大逆事件”後不久.日本政府要授子夏目漱石文學博十的稱號.他堅辭不受.認爲這是國家權利機構對學術的嚴重干涉.是強加在知識分子身上的國策。

作家的命運總是同社會的命運相聯繫的。魯迅與漱石所處的時代和社會歷史條件不同.所要解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必然有所不同。“五四”前後是魯迅活動的主要舞臺.他的一切行爲受制於此.他個人的歷史價值首先由這一舞臺的性質、所具有的歷史特點來決定。當時.中國雖然經歷了鴉片戰爭、甲午海戰、八國聯軍入侵等一系列屈辱.但大多數國民仍缺乏直面現實的勇氣。國民性的怯弱、懶惰使整個民族仍沉溺於夕陽無限好的文明餘輝中.人們一天天的滿足着.即一天天的墮落着.但又覺得日見其光榮.表現了一個衰弱民族的虛弱與沒有前途。這樣.以滿足現狀與崇尚過去爲主要特徵的民族自大心理.嚴重地阻礙着中華民族的覺醒與變革。魯迅敢於直面現實.要求人們正視自己的弱點和短處.大膽地引進別國、異民族的優點與長處.主張“拿來主義”.以打破中國傳統文化的封閉體系.擊碎“華夏中心主義”的迷夢.在繼承前人遺產的基礎上開闢一條嶄新的道路。

由於產生魯迅和漱石兩位大作家的社會環境迥然不同.造成他們在對待西方文化問題上.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夏目漱石在其作品中集中塑造了一批“高等遊民”的形象:他們既不屑與現實同流合污.又無力同現實抗爭.自覺與社會保持着一定距離。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作者的看法.是作者的化身。《從此以後》中的主人公代助是他們的典型代表。他有着高於一般的思想.在精神上不爲世俗觀念所侷限.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卻不能參與社會實踐.對其發展施加自己的影響。心靈高飛着.身體卻陷入泥潭.思辨與實踐脫節.只能清議、空談.不能行動.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這也是古往今來一切有抱負、有才能的知識分子最大的精神憂鬱與痛苦;也是漱石在營造自己的藝術中所經歷的心路歷程.所包含的藝術人地.所追求的審美價值。漱石雖然清醒地看到了自我與近代文明弊端的尖銳對立.卻未能意識到自身與資產階級難以割捨的聯繫.不能產生魯迅51

那樣的自我解剖、自我否定的自覺意識.只能在“苦悶”中從內心走向更深層次的內心。“則天去私”代表了漱石的終極思想。

魯迅文學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喚醒民衆、改造國民性是魯迅文學的基礎. 20世紀的中國是魯迅活動的歷史舞臺.離開這些.就無法真正理解魯迅文學的存在價值。魯迅在《<吶喊>自序》中回顧自己從事文藝運動的動機是.“改變國民的精神”.創作小說的目的是.“利用它的力量來改變社會。”他認爲小說必須是“爲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所以.魯迅作品中的主人公少有“餘裕者”的形象.而是多描寫農村生活和底層百姓.取材多來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較之漱石的“有餘裕的文學”魯迅多了積極干預、進取和自我解剖的精神。在魯迅身上沒有半點遠離塵世、自命清高的文人氣息.他時時刻刻處於時代政治漩渦的中心。魯迅作品中的“自我”既閃爍着人類不斷探索、追求的進取精神的光芒.又流露出把握不住人生的痛苦、不被庸衆理解的苦悶。但他並未由苦悶而沉淪.而是由苦悶而自我解剖、自我否定.在痛苦中沉思;在彷徨中前進。

分別經過“五四”和“明治維新”洗禮的魯迅和夏目漱石.既是思想家.具有高瞻遠矚的歷史的社會的批判眼光;又是真正的作家.永遠只爲內心而寫作.決不會因爲順應世俗的要求而拋棄個性;還是“人生導師”對社會、人的心靈有着獨特的觀察與感受.追求理想的、健康的人性是他們作品的共同的主題.爲社會、時代樹立起生活的樣板是他們共同自覺的使命。

參考文獻

黃候興,魯迅——“民族魂”的象徵,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

山田敬三著,韓貞全譯,魯迅世界,山東人民出版社1983

藤井省三著,陳福康譯,魯迅比較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錢理羣,心靈的探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山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山東濟南50014)

(責任編輯:韓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