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遲到》讀後感(精選多篇)

讀後感1.37W

第一篇:《遲到》讀後感

《遲到》讀後感(精選多篇)

《遲到》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主人公林海音小時候的故事,《遲到》讀後感。

林海音從小就有懶牀的壞習慣,一次外面下大雨,林海音又賴在牀上不起來,她父親讓她起牀,她卻怎麼也不挪動一下,父親火了,抄起雞毛撣子打她,逼她去了學校。後來父親又追到學校,給她送去了銅板和花夾襖。從此以後,林海音再也沒有遲到,還成了第一個到校的學生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文章中的父親是一個好父親,她幫助女兒改掉了賴在牀上不起來的壞習慣,他很愛自己的孩子,我從“父親給林海音送花夾襖和銅板”的情節體會到的,讀後感《《遲到》讀後感》。 我覺得林海音懶牀是不對的,應該上學不遲到纔對,多虧你有一個好父親,把這棵歪的小樹扶正了。

我不會像林海音那樣,我從未遲到過,我要做一棵沒有壞習慣的挺直的小樹,即使有壞習慣也要及時改正,因爲它可能會影響我的一生!試想,如果那天林海音沒有去學校,或許就沒有今天著名的作家—林海音了。

我很喜歡《遲到》這篇文章,因爲它告訴我們,壞習慣必須改掉;它還告訴我們,父母是愛我們的,不管他們批評我們或是打我們,他們都是爲我們好,父母最終還是愛我們的。

今後我一定會在有了壞習慣時,自覺地、不用父母督促地去改正它,爭做一名優秀的學生,將來爭做一名優秀的、對社會有所作爲的人。

第二篇:《遲到》讀後感

《遲到》讀後感

毛瑞琪

《遲到》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主人公林海音小時候的故事。

林海音從小就有懶牀的壞習慣,一次外面下大雨,林海音又賴在牀上不起來,她父親讓她起牀,她卻怎麼也不挪動一下,父親火了,抄起雞毛撣子打她,逼她去了學校。後來父親又追到學校,給她送去了銅板和花夾襖。從此以後,林海音再也沒有遲到,還成了第一個到校的學生。

讀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文章中的父親是一個好父親,她幫助女兒改掉了賴在牀上不起來的壞習慣,他很愛(更多精彩內容請訪問首頁)自己的孩子,我從“父親給林海音送花夾襖和銅板”的情節體會到的。我覺得林海音懶牀是不對的,應該上學不遲到纔對,多虧你有一個好父親,把這棵歪的小樹扶正了。

我不會像林海音那樣,我從未遲到過,我要做一棵沒有壞習慣的挺直的小樹,即使有壞習慣也要及時改正,因爲它可能會影響我的一生!試想,如果那天林海音沒有去學校,或許就沒有今天着名的作家—林海音了。

我很喜歡《遲到》這篇文章,因爲它告訴我們,壞習慣必須改掉;它還告訴我們,父母是愛我們的,不管他們批評我們或是打我們,他們都是爲我們好,父母最終還是愛我們的。

今後我一定會在有了壞習慣時,自覺地、不用父母督促地去改正它,爭做一名優秀的學生,將來爭做一名優秀的、對社會有所作爲的人。

第三篇:遲到讀後感:真誠的謊言

看了張老師講述的這個案例,我不得不佩服張老師的教育機智,爲張老師的做法大聲叫好:張老師,你真是心理學的高手!也許有的老師會說:“你和張老師不是教育學生撒謊嗎?”非也!當老師的怎能做這種事呢?不錯,我們平常教育學生做人要誠實,不能撒謊。但是,假如老師善意的謊言能充分維護學生的自尊,有效地化解師生之間的矛盾,促進校園及社會的和諧,我們爲什麼不能採用呢?我們有什麼理由指責這些老師呢?其實,善意的謊言並不是老師的獨創,其他各個行業也早有耳聞,比如:有一個病人得了癌症,活不了多久了。但主治醫生往往會善意地對病人說:“你的病不要緊,好好調養,就會康復。”這樣說的話,病人就會增強與病魔作鬥爭的信心,雖然 醫生撒了謊,但我們卻找不到指責醫生的理由,因爲他是爲了病人好;還有,在部隊裏,小李接到了家裏的來信,說父親病得很嚴重,希望他回家探望,小李也很想回家去看望父親。但卻接到了部隊將舉行實兵演習的命令,小李是部隊的訓練標兵,如果他回去了,那部隊的戰鬥力就會大大減弱。他考慮再三,決定把這件事隱瞞下來,等演習完了再回家。可是,等小李演習完了急衝衝趕到家的時候,父親已經去世了,他最終沒能見上父親的最後一面,但我們能指責小李的不孝嗎?因爲他是以國家利益爲重,忠孝不能兩全。

因此,作爲老師,適當地採用真誠的謊言,這也是我們必備的一種教育機智。

第四篇:《遲到》讀後感2篇

篇一:《遲到》讀後感

楊文皓

文章說一次她在一年級的時候,她有了賴牀的毛病,每天早晨該起牀的時候犯愁,因爲她知道自己起牀之後就不早了,走到教室被罰站在門邊,心情非常恐懼。

有一次,外面下起了大雨,她早上自己醒來已經很晚了,心裏愁的不得了,但是她卻勇敢的賴在牀上不起。她向媽媽請求不去上學,但是轉眼間爸爸來了,聽了我的話,生氣極了,抄起一把雞毛撣子,狠打了好幾下,但最後還是去上學了。

老師叫我們靜默5分鐘,說了一些關於爸媽和功課的話,自己聽了鼻子酸了一下。

但是在靜默當中,有人碰我睜開了眼睛,原來是老師來暗示我向窗外看,我看見了爸爸的身影。我徵求了老師的意見,去爸爸身邊。爸爸什麼話都沒說,給我一個花夾襖和兩個銅板。

從今以後,我來的特別早,是全校第一個進校學生。

在“抄起雞毛撣子狠打了幾下”能看出爸爸很兇。在“給我一個花夾襖和兩個銅板”能看出父親對我的愛。

在這件事情上讓我懂得:做錯了事馬上改正纔是一個好學生,不能屢教不改。

篇二:《遲到》讀後感

曹瀾藍

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深深地感受到父親對作者如此地嚴厲,作者因爲窗外下起了雨而耽誤了上學,父親又不準乘車去學校,所以作者心裏肯定沒了底氣。此時我非常理解作者的心情,贊同作者的做法,又不是有意不上學,而是趕不到了,這樣的特殊情況總會遇到一次吧,當看到作者和父親對話的時候我在心裏想作者的父親就不能寬容一點,體諒一下作者,作者也是迫不得已才這樣做。

父親最終還是拿起了雞毛撣子向作者打去,當我讀到這時覺得作者好可憐竟受着這樣的毒打,心中憤憤不平,此時我很想問問作者的父親爲什麼這樣做,難道作者做錯了嗎?

看着作者被宋媽抱上汽車心中才好受些,最起碼作者不會帶着傷痕頂着傾盆大雨走着去學校,作者在文中形容他(她)的傷痕時,我都有點吃驚因爲作者身上有多少條傷痕啊!作者心裏應該充滿了不情願和傷心被這樣毒打過誰心裏能好受。看了之後,我都爲作者感到傷心哪!

在作者到學校 時老師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的思考時,作者的父親來了,我心裏很擔心怕父親把今天早晨他和作者發生的事情給老師再說一遍,告訴老師他(她)不想上學了,就因爲下了場大雨,不想來了,此時我心裏砰砰直跳怕老師是不是聽到父親說的話就要把作者罰站,抄課文等等。太不可思議了!父親竟然給了作者一件花夾襖和兩個銅板。

我被父親的所作所爲感動了,我明白了我一開始的理解就是錯誤的,原來父親雞毛撣子打下的都是深深的愛,父親對作者的感情可是深厚的,他每打一下不光作者感到痛,父親的心裏也重重地捱了一擊,打着自己的孩子父親的心裏肯定比誰都難受。父親打作者是愛,父親給作者送衣服和兩個銅板也是愛。作者明白了只有父親的管教才能使自己在成長中更加出色,我也明白了父親做得這件事是對的,有時候我們多理解一下父親,想一想父親的話有沒有道理,這會在我們的成長中是一大關鍵。

第五篇:《遲到的立憲》讀後感

遲到的立憲

——讀《比較憲法》第六編有感

我國是擁有五千年悠遠文化的大國,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一直以“天朝大國”自稱。隨着鴉片戰爭打開了我國的國門,我們才發現自己早已在歷史的長河中落後於西方世界。康有爲在一百多年前的《請定立憲開國會折》中說道:“臣竊聞東西各國之強,皆立以憲法開國會之故”。由此可知我泱泱大國沒落的原因:我國沒有一國之母——憲法。

憲法的特性具有形式和實質兩種意義。就其形式而言,近代的憲法一般含有一下一種或兩種特性:一是憲法的效力高於普通法律,二是憲法的變更異於普通法律。而就實質而言,憲法是規定國家根本組織的法律,且在規定國家根本組織之時,也賦予人民以直接或間接參政的權力。因此,無論就形式或是實質來說,中國的立憲運動都僅始於1904年日俄之戰之後。由於日俄之戰中弱小的日本的勝利,讓中國一般知識階級認識到專制政體不能自強,於是頒佈憲法,召集國會的思想成爲了社會熱烈的呼聲——這便是中國立憲運動的開端。 我國第一部憲法性文件《欽定憲法大綱》產生於1980年,相比較英國1215年的《自由大憲章》;來說,可謂是嚴重的遲到。而在同日頒佈的《九年預備立憲逐年推行籌備事宜諭》中確定了預備立憲期限爲9年(之後改爲5年),但當時的中國哪裏容得下這9年的立

憲期,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徹底推翻了軟弱無能的清王朝。

辛亥革命之後,南京臨時政府頒佈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約法》中確立的“主權在民,人民一律平等”以及“保護人民各項自由民主權利”等資產階級民主原則,是我國立憲史上的一大進步。而由於局勢的各種動盪,我國的立憲史又進入了一段艱難的歷程。先是袁世凱的干預導致在他死後各地軍閥紛紛假借制憲以爭奪權力,整個中國融入一片黑暗之中,之後又是北洋政府暗箱操作使曹錕成爲了“賄賂總統”,並於1923年10月10日頒佈了“賄賂憲法”,直至1928年六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北京,才使這一黑暗時期終結。

然而立憲的道路並沒有隨着北京政府的俱滅而變得通暢起來:1928年10月3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根據蔣介石提出的“以黨治國”的方針制定了《訓政綱領》;1931年又以此爲基礎制定了《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這一約法僅僅是爲國民黨一黨專政和蔣介石獨裁統治披上了合法的外衣);1946年11月5日,國民黨非法召開國民大會,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而這部名爲實行國會制和責任內閣制,實則採取總統獨裁製的憲法成爲了舊中國製憲史上最後一部失敗憲法。

憲法乃一國之母,我國遲到的立憲進程讓中國明顯處於弱勢,以致被強國欺壓,好在這遲到的立憲終究是就回了這歷史悠久的國家。從今天看來,在憲法領域先行的英美日都在立憲後遠超中國成爲世界大國,可見立憲的有無,先後和優劣都對國家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憲法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憲法有強國的作用,但在利用

憲法的強國作用時,必須要把憲法放在首位。憲法其本身的價值在於憲法對國傢俱有約束力對人民權利具有保障力,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們在實行憲法的時候應當通過約束國家權力保障公民權利來進行國家的富強,而不能一味的追求國家強大而把憲法單純地工具化,使之成爲獨裁的手段從而傷害公民權利。

近現代文明的精華在於國家憲法化,在於國家服從憲法,憲法支配國家。馬克思認爲:“國家是剝削被壓迫階級的工具”,但國家又是一種不得不需要的存在,它既有保護人民權利的能力,同時也侵害着人民權利,這是就需要憲法進行干涉,以法律的形式控制國家。在憲法和國家的爭鬥過程中,一旦國家成爲本位,憲法也會隨之扭曲,使社會陷入不安定之中,明治維新中的明治憲法便是最好的例子。明治憲法雖然讓日本走上強國之路,但其以國家爲本位,最終成爲了帝國主義的幫兇,導致了其自身的毀滅。中國的《欽定憲法大綱》也正是因爲是以皇權爲本位,才無法獲得羣衆的支持。

憲法是法律的法律,其靈魂是人權和民主,人權先於憲法而民主檢驗憲法,沒有人權和民主的憲法就像是一副空殼,沒有任何作用與價值。憲法必須服務於國民的人權和民主,因爲國民是憲法力量的直接決定因素,國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是國民的依靠,而憲法則是連接國民和國家的重要存在。一方面,憲法通過規定國家權力保障國民權利,另一方面憲法通過保障國民權利限制國家權力,這樣的以國民爲本位以利益爲本位的憲法,纔是真正利國利民的憲法。

在確定了憲法的本位之後,還需要明白的就是憲法必須是一個動

態的憲法,一方面它必須要得以實施,另一方面它必須要適時變遷。對於違憲行爲必須進行審查,而關於憲法的修訂也要比一般法律更加嚴格。雖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必須保持其穩定性,但這種穩定性必須是相對動態的。僵化的憲法不僅不能保護好其本身的穩定性,相反還會給國家帶來動盪。只有將憲法的穩定性和適應性進行統一,才能讓國家平穩高速發展。

從中國遲到的立憲過程中來看,只有國家以憲法爲本,憲法以國民人權和民主爲本,才能讓國家得以長久發展。歷史向我們證明,任何一專政獨裁爲目的的憲法都將導致國家動亂直至政府解體。只有動態的民主的憲法才能長治久安,達到強國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世傑,錢瑞升:《比較憲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2、鄧聯繁:《憲法與國家命運之間關係的歷史考察》,《船山學刊》2014年第1期

3、鄧聯繁:《遲到的清末立憲—清末立憲的回眸與反思》(此文系韓大元教授所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憲法學說史研究次07bfx071)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4、《舊中國製憲史述略》,中國期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