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敬畏生命》讀後感多篇

讀後感2.52W

《敬畏生命》讀後感多篇

《敬畏生命》讀後感1

人擁有生命,享用生命,卻並不在意生命。在這個光怪流陸離,變幻莫測的世界中,人更注重的是身外之物,金錢,權力,名望等,甚至天氣,穿衣,吃飯都讓人留意經心。“偶然間才覺察到生命的存在,作爲負載生命的人來說,是多麼可悲的事”。第一次去關注生命,爲生命感到詫異和震撼,而且滿心是一種折服,一種無以名之的敬畏。

“詫異和震撼”的是生命那種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人世間的投資都要計算成本,一本萬利,最好是無本萬利。但柳絮在不分晝夜的飄散之餘,只有一顆種子可以長成樹。在經濟學看來,這是無謂的消耗,甚至被視爲浪費。但生命之所以爲生命,就在於它是無私繁殖後代,一代一代相傳,不求回報,不炫耀自己,沒有絲毫功利之心。而享受生命的人,卻只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本質。

生之本質在於死,因有死之苦惱,纔要樂於生,以好好的生來對待死。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要好好的活一回,這樣纔有意義,纔不會爲死感到煩惱;只是爲了死而等死,就浪費了自然締造的生命,拋棄了生活的機會,喪失了存在的意義。只有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對死亡纔不會感到遺憾!

《敬畏生命》讀後感2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著名學者王一方的醫學人文專著《敬畏生命》,作者結合大量的現實問題和醫患關係等闡釋了一針見血的反思與批判,利用醫學人文精神在病患與醫生的理解的鴻溝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

王一方認爲"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真正地體會作爲醫生的使命。"當過醫生的王一方曾陪過一位中年女工程師走向死亡,那種在生的飢渴和掙扎中顯現的生命的莊嚴感,整個過程持久震撼着他的心靈。他說,其實每個醫務工作者都應該到殯儀館骨灰陳列室裏看看,那些冰冷的骨灰盒與盒蓋上笑容可掬的照片上的殘酷映照,會讓人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誕生和死亡,理解自己在生死之間工作的性質。

讀了這本書給我的啓示很多,醫學人文精神是醫學的靈魂,是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注,醫生永遠不能忘了,除了要有專業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外,更應該需要有菩薩一樣仁慈的心胸,關懷和愛護病人,讓他們感到更幸福、更自在。醫療工作關係着千家萬戶的生命健康,血液工作更是關係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我是一名平凡的血站護士,雖然沒有工作在臨牀第一線,但我們卻也行走在用鮮血鑄就的道路上,奔跑在採供血戰線的最前方,用自己的雙臂撐起一個又一個生命的重量。在我們工作的平凡的崗位上,其實我認爲"敬畏生命"最好的註解和詮釋,就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責任。

多年來,在採血車上和發血室的工作經歷,也讓我更懂得生命的可貴。每每感受到獻血者的拳拳愛心;接到醫院檢驗科的關於重病患者需要血、血小板用來搶救生命的電話;每每看到家屬們滿含希望、近乎乞求的眼神……我知道,作爲一名血站的醫務人員,在這裏"敬畏生命"就是需要我們懷着高度的責任心對待我們的工作,對我們服務的對象不論是獻血者、還是醫院、病人高度的負責。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去仔細地考慮:我的所作所爲是否會對病人的生命造成無意中的傷害?我的言語是否會傷害到獻血者?我應該如何去減少這些傷害或者把這些傷害降到最低限度?我們的行爲舉止、我們的一言一行必須對獻血員負責、對病人的生命負責。在這裏,"敬畏生命"就是需要我們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讓自己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服務社會。在這裏,"敬畏生命"就是需要我們醫務人員在任何情況下不放棄希望,爭分奪秒,備足血源,搶救病人的生命。在這裏,"敬畏生命"就是需要我們醫務人員在在各種自然災害、公共突發事件等嚴重威脅公衆生命面前挺生而出。在這裏,"敬畏生命"就是更需要我們醫務人員用愛心、耐心、細心、真心去對待獻血員、對待醫院、對待每一位需要輸血的病人,從點滴小事做起,把件件實事做好,做到責任面前無小事,少一些計較、抱怨,多一些積極、責任。在這裏,"敬畏生命"就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經歷辛酸時,想到躺在醫院飽受折磨的病患、無私奉獻的獻血員,我們更應該微笑勇敢面對,沒有害怕,沒有退縮,沒有逃避。

讀了這本書之後,讓我更加覺得作爲血站這個集體中的一員,我是何等的幸運和自豪。今後,我會把採供血事業作爲終生職業,把無私奉獻作爲畢生追求,用勤勞的雙手成就屬於自己的這個"救死扶傷"、"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夢想。

《敬畏生命》讀後感3

同一本書,不同的人來讀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每一本書的背後所揭示的主題、想要闡明的道理也不盡相同。有的告訴我們要堅持不懈,有的告訴我們要尊敬師長,有的則告訴我們生命可貴。

我近來讀了一本書——《敬畏生命》,作者張曉風。全書由幾篇小故事組成的,作者記錄了她的親身經歷並將想象融入其中。比如《夢稿》告訴我們做任何事不要放棄,永往直前纔會取得最終的勝利。《正在發生》這篇告訴我們自己要親自經歷發生了什麼事,纔會體會其中的種種。篇篇故事短小精悍,卻又蘊含深意。

這本書的中心是敬畏生命,其中有一篇作者記錄的是植物的成長,對植物有一個細節描寫將作者對大自然所有植物乃至所有生物的憐憫與愛惜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我們也要一樣,去關愛,呵護那些極其微小的生命,像螞蟻,小鳥這樣的,在我們眼裏不算什麼但也是一個個肉體。”現在有許多珍稀動物滅絕,或被人殺害,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導致的,我們更應該知道生命的真締。

世間萬物皆有情,一花一木也是生命,我們要愛護它們。世間萬物皆有情,希望大家愛護生命,敬畏生命,珍惜身邊的一切。

《敬畏生命》讀後感4

生命是什麼呢?在沒有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我認爲生命只是一種在地球上的生態吧?或是人類健康地存活?還是另有其意呢?讀完文章之後,我終於從“生命”這兩個字上理解了它中心的含義。這篇文章就是——《敬畏生命》。

它大致講述了:作者張全民在高中時候,想了一個殘酷的法子去面對偷吃的老鼠。趁老鼠出洞的時候作者拿了燙開水澆它,兩個月後才知道它是一隻懷了小老鼠的母老鼠,心存自責。在以後,作者又從老羚羊,母駱駝,馬上要被煎熟的鱔魚、在獵人陷井中死去的小狼等事例中,明白了不只是人性才擁有生命的光輝。

從這些事例的各種做法中,我十分震撼。因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在人類心中確實有打死老鼠的一萬種理由。可是在生態的“舞臺”上,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雖然老鼠當的確實不是太好的角色,更是有了繁殖任務的母老鼠!人類也應善待它。

我在百度上也看到過一則對生命威脅的視頻,一個年僅七歲的男孩拿着辣醬,均勻地塗在蝸牛的觸角上,加水去殘害蝸牛,如果這殘忍之心一點點擴大開來,他會做出更可怕的事。

是啊!對生命的善待、尊敬就是敬畏生命,每一條生命都是美好的。如果人類把世界上的動物植物殺害殆盡時,人類也就是最後一塊多米諾骨牌而以,發生在大地上的事終究會降在我們身上。那麼,就讓我們有一顆真誠、純潔、善良的心去對待生命吧!

《敬畏生命》讀後感5

爲了能更好地經受生活的驚濤駭浪,他減輕了自己生命之舟的負擔。他拋棄了被認爲是多餘的財富,但扔掉的實際上是飲用水和乾糧。現在他輕鬆地航行,但卻是一個受飢渴折磨的人。

感悟:生活就像在大海中航行一般,隨時可能遇到狂風暴雨和暗礁,而人們往往毫無準備,慌亂代替了理智,讓我們常常做出後悔不已的事來。我們可能傷害了最親的朋友,家人,可能放棄了理想和信念,甚至不再信賴真理的勝利,直到有一天時間治癒了傷痛或有一天恍然大悟,才發覺我們做了最愚蠢的事,我們糟蹋了生命,即使繼續活着,卻如行屍走肉。

我們共同漫步於昏暗中,在那裏沒有人能自信辨認出他人的面貌。只是偶爾地通過我們與同行者的共同經歷,或者通過我們之間的交談,在一瞬間,他在我們之旁就像由閃電照亮了一樣。那時,我們看見他的樣子。以後,我們也許又長時間地並肩在黑暗中行走,並徒勞地想象他人的特徵。

純潔自己的人,什麼也奪走不了他的理想。他在內心中體驗到真和善的理想力量。雖然向外發展較少,但他知道,他在純潔內心方面做了許多。只是效果尚未出現,或者他尚未看見。哪裏有力量,哪裏就有力量的作用。陽光不會失去,但陽光所喚來的新綠需要發芽的時間,而播種者並不註定得到收穫。一切有價值的行爲都是處於信賴的行爲。

感悟:別人嘲笑,誤解,譏諷,沒關係,如果你因此憤怒,厭恨,傷心,那麼你會顯得愚蠢,甚至像可憐的犯人。你的內心被攪亂成混水,不夠純正。你沒有堅持,沒有力量。如果心智足夠豐富的話,你一定會體驗到真和善的力量,你足以得到快樂。

陽光不會失去,但陽光所喚來的新綠需要發芽的時間,而播種者並不註定得到收穫。

感悟:有因也得有緣,有善因,不一定能馬上有善果,就像播種者播下了種子,有了陽光,卻不一定得到收穫。

《敬畏生命》讀後感6

今天,我在課外書上看到一篇《敬畏生命》的短文。它主要講的是通過對不斷播散雲狀種子這一生命壯舉描述,歌頌生命的偉力,告訴人們怎樣敬畏生命。讀了這篇短文,我不禁想起洪爺爺。

洪爺爺是位老紅軍,他常常教育我們,人要珍惜生命,不能拿生命開玩笑。有一天,我和洪爺爺一起去市場去買菜,洪爺爺捉到一個小偷。洪爺爺見他還小就問:“你爲什麼不去讀書呢?要拿生命來開玩笑呢?”他毫不在意的說:“我那生命開玩笑管你什麼事。”洪爺爺說:“生命來之不易,既然來到世上,就要對社會有用。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爲社會貢獻一份力量,你知不知道?“小偷聽後很慚愧。

讀了《敬畏生命》這篇短文,我掩卷深思:如果人人都能愛惜生命,我們生存的大家園就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朋友,請您珍惜自己的生命!

生命對我們來說僅有一次。

《敬畏生命》讀後感7

文章寫的是作者在印第安那州的一次小小的經歷所引起的聯想。一個夏日的午後,作者在湖邊看書時,偶然發現湖邊的樹正在飄散着大團大團的、棉花似的白色纖維。沉浸在書本中的作者以爲這只是一時被風吹散開來的,並未在意。可是,漸漸地,這漫天漫地、無止無休地飄送着的、雲朵般的種子,完全轉移了作者的注意力。它們自顧自地壯觀地飄散着,本是來看書的人,卻靜靜地坐在湖畔,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那整個的“長得不能再長”的夏日午後與整個的晚上。

是的,我們許多人都知道,“有一類種子是靠纖維播送的”。在我們所習見的植物中,比如柳樹,便是以這樣的方式傳播種子的。那麼,在楊柳吐絮的時節,那如雪的楊花,曾在你的心中留下怎樣的印象呢?也許是楊萬里那樣的“楊花可是多情思,飛入船中落酒中”的剪不斷、理還亂的思緒?或者是像黛玉“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一樣的傷感?亦或是煙惹風迎的熱燠燠的煩擾?要不就是四處飛附的輕薄繚亂?有時,那鋪天攪地的茫茫漫漫,是否又會不期然地使你覺得搖搖無主?——當然,它也可能在你心中引起美好的遐想,比如像韓愈的“爲將纖質凌清鏡,溼卻無窮不得歸”;但是楊花,這漫天飛舞的雲絮樣的種子,在我們民族文化傳統積澱而成的思維定勢中,總不是積極的。

然而,作者在那鋪天蓋地的飄灑中,卻感到別樣的震撼。那是“一種折服,一種無以名之的敬畏”。我們看到的,不論是感時傷春,還是煩惹繚亂,其實都是觸物而發的自己的心情;作者看到的,卻是那種子本身,是——生命。如果你沒有一顆體物之心,你看到的,總是你自己;而作者面對這樣的壯觀,卻由衷地覺得自己“幾乎是第一次遇見生命”。舉目可見的芸芸衆生,俯仰之間的草木鳥獸,不都是生命嗎?——不,作者指的不是具體的客觀存在,而是生命本身的生命力,是生命之爲生命的那令人驚心動魄的執著。

於是,“那雲狀的種子在“我”心底強烈地碰撞上什麼東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所感動”。“也許在不分晝夜地飄散之餘,只有一顆種子足以成樹”,然而這卻是造物者在不經意之中所成就的,屬於生命本身的轟轟烈烈的美。作者心底被碰撞的,其實就是她面對偉岸的'造物者時,所具有的由衷的感恩之心。

這種感覺你似曾相識嗎?它曾在你有點粗心的生活中一掠而過嗎?這種傾心的感動你已經久違了嗎?——作者以其特有的體貼之心,提煉並強化了每個人都會有的對生命的最美好的感情。你還要傷春悲秋嗎?想一想已經擁有的吧:紅楓青荇、春絮秋螢,再柔弱的東西也是一種頑強的生命啊!

這是一篇純粹的感受性的散文,語不多贅,盡意而止,非常簡潔。然而,它卻不僅僅是散文而已。這短短的幾百字,每個字都是在作者心裏蔚然成陰的那棵樹的鮮活的種子,它們在不計成本、不問收穫地默默飄灑。此後,如果你也有一刻會爲沒膝的豐草,或是蜻蜓的薄翼而驀地感動莫名,那就是向你的心飄灑的那些種子中,有一顆已經悄悄地成長,並且教會你,怎樣敬畏生命了。

《敬畏生命》讀後感8

今天,我在課外書上看到一篇《敬畏生命》的短文。它主要講的是通過對不斷播撒種子這一生命壯舉的描述,歌頌了生命的偉大力量,告訴人們怎樣敬畏生命。讀了這篇短文,我不禁想起了洪爺爺。

洪爺爺是一位老紅軍,他常常教育我們人要愛惜生命,不能拿生命來開玩笑。有一天,洪爺爺和他的孫子一起到市場去買菜,洪爺爺抓到一個小偷。洪爺爺見他還小,就問:“你爲什麼不去讀書呢?要拿生命來開玩笑?”他毫不在意地說:“我拿生命來開玩笑關你什麼事?”洪爺爺說:“你拿生命來開玩笑,是不關我的事,但是生命來之不易,既然我們來到世上,就要對社會有用,所以,我們自己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命,這社會貢獻一份力量,你知不知道?”小偷聽了後慚愧的底下了頭。

讀了《敬畏生命》這篇短文,我掩卷沉思;,如果人人都能愛惜生命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悲劇,如果人人都愛惜生命,我們生存的大家園就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朋友,請您愛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對我們來說僅有一次啊!

《敬畏生命》讀後感9

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角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後在火花時背無辜燒死。好幾次看弘一法師的傳記,讀到這個細節,總是爲弘一法師對於生命深切的憐憫與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動。

上高中的時候,我家後院的牆洞裏經常有大老鼠出來偷吃東西。不知爲什麼,我的心裏產生了一個殘酷的想法,就、悄悄地躲在牆邊,趁老鼠出來的時候,拿開水的燙它,結果,一隻大老鼠被滾燙的開水燙着慘叫着衝進了牆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沒有,但那時我並沒意識到自己的殘忍,因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在人類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個應該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內心最大觸動和自責的還是在兩個月後:我在後院又看到了那隻大老鼠,它還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背燙傷後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讓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還懷着小老鼠,腆個大肚子,動作遲鈍的在地上尋覓着食物;我無法表達我那個時候的心情,我只覺得“生命”這個詞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現得那麼耀眼,我只覺得我曾經有過的行爲是多麼的卑劣和齷齪,這種感覺,在別人眼裏也許會顯得很可笑,但是,我逐漸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力量。

法國思想家史懷澤曾在《敬畏生命》一書中寫道:他在非洲志願行醫時,有一天黃昏,看到幾隻河馬在河中與他們所乘的船並排而遊,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愛和神聖。於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驀然產生,並且成了他此後努力倡導和不懈追求的事業。

其實,也只有我們擁有對於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纔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我們纔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地上搬家的小螞蟻,春天枝頭鳴唱的鳥兒,高原雪山腳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戲水的鯨魚等等,無不豐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蘊。我們也纔會時時處處在體驗中獲得“鳶飛魚躍,道無不在”的生命的頓悟與喜悅。

因此,每當讀到那些關於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總會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無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重,母駱駝爲了使即將渴死的小駱駝喝到夠不着的水潭裏的水而縱身跳進了潭中;老羚羊們爲了使小羚羊們逃生而一個接着一個跳向懸崖,因而能夠使小羚羊在它們即將下墜的剎那以它們爲跳板跳到對面的山頭上去;一條鱔魚在油鍋中被煎時卻始終弓起中間的身子是爲了保護腹中的魚卵;一隻母狼望着在獵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淒冷的月夜下嗚咽嗥叫。其實,不僅僅只有人類才擁有生命神性的光輝。

有時候,我們敬畏生命,也是爲了更愛人類自己,豐子愷曾勸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腳去踩螞蟻,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殘害螞蟻,他認爲自己那樣做不僅僅出於憐憫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點點殘忍心以後擴大開來,以致駕着飛機裝着炸彈去轟炸無辜的平民。

確實,我們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僅僅是因爲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爲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它們被殺害殆盡時,人類就像是最後的一塊多米諾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敬畏生命》讀後感10

我是一個生命,生命的意願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願意活着。

在我的生命意識中,帶着對毀滅和痛苦的懼怕,渴望着更廣闊的生存和快樂;我的周遭圍繞着同樣的生命意識,無論她在我面前表達自己還是保持沉默。

生命意識到處展現,在我自身也是同樣。如果我是一個有思維的生命,我必須以同等的敬畏來尊敬其他生命,而不僅僅限於自我小圈子,因爲我明白:她深深地渴望圓滿和發展的意願,跟我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我認爲毀滅、妨礙、阻止生命是極其惡劣的。

尊敬生命,在實際上和精神上兩個方面,我都保持真實。根據同樣的理由,盡我所能,挽救和保護生命達到她的高度發展,是盡善盡美的。

在我內部,生命意識懂得了其他的生命意識。她渴望透過自身達到整合,成爲一個整體。我只能堅持這樣一個事實,生命意識透過我展示了她自己:成爲與其他生命意識相互依存的一員。

我經驗過向一切生命意識表達同等敬畏的不可遏止的衝動,如同尊敬自身的一樣。通過這種經驗形成了我的倫理觀。一個人遵從這種衝動,去幫助所有他能夠幫助的生命,並且畏懼傷害任何活着的生靈,這個人才是符合倫理的。

如果我把一個昆蟲從泥坑救出來,我的生命對另一個生命做出貢獻,那麼對立於生命自身的生命分隔現象就消失了。

不論何時不論何種方式,我的生命對另一個生命貢獻出他自身,我的生命意識就經歷了一個從有限到無限的融合的願望,在這個願望中,所有的生命是一個整體。

絕對倫理要求在生命中創造完美。她不可能完全實現;這一點倒無所謂。對生命敬畏的感覺是絕對的倫理。它使生命序列的保持和提升順利運作。

不論在什麼情況下,毀滅和傷害生命都如同惡魔一樣有罪。在實踐中,我們真的被迫選擇。我們經常必須武斷地決定何種形式的生命,甚至何種特殊的人,我們應該挽救,何種我們應該毀滅。儘管如此,敬畏生命的原則仍然是完整的和毋庸置疑的。

這種倫理並不因爲人們的倫理觀牴觸現象而失效,農民在牧場割草喂牛割下了一千棵花,可是他必須注意,在回家的路上,不要因爲沉浸在消遣心情裏而劃掉路旁的花朵,因爲這樣做是不必要,是對生命犯下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