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挑山工課文讀後感

讀後感1.24W

第一篇:挑山工課文讀後感

挑山工課文讀後感

挑山工課文讀後感

最近,我讀了作家馮驥才的一篇文章——《挑山工》。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位泰山風景區的挑山工認定目標,步步踩實,堅持不懈的往前走,終於走到了山頂的故事。正是這種精神,讓我受益匪淺。

從挑山工的這種認定目標、堅持不懈努力的精神中,我看到了挑山工身上的亮點。這讓我想到了,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一些剛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總是不能成功。一些努力了一下,可剛一碰壁,就放棄了。有些人朝着自己的目標,堅持不懈的努力,達到了目標,取得了成功。事實證明,有明確的目標,再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就等於成功。

明確目標是成功的前提,就拿學習上的事來說吧!一位同學下定決心考試要考90分以上,於是他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下課抓緊時間做習題。到了考試,他肯定能取得好成績。另一位同學則胸無大志,上課時坐小動作,跟同學講話,下課則抓緊時間玩,到了考試,這位同學的成績可想而知。成功的取得,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來鋪墊。

每當我在學習上有問題,我會想起《挑山工》這一課,反覆的想,直到信心滿滿爲止。我彷彿多了一股神奇而又強大的力量,挑山工的形象,深深地在我心中。

做事,就要像挑山工那樣堅持不懈。

第二篇:挑山工(課文)

高中漢語第六課《挑山工》教案

一、課程教學目標

(一) 能力訓練點

1.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方法,讀懂每個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

2.利用課文材料,聯繫生活實際鍛鍊寫作和真實交際能力。

3.提高複述能力。

(二)德育滲透點

學習挑山工認準目標,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認識到我們需要挑山工這種精神,從挑山工的身上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內在的美,含蓄的美。

1.儘可能的查找關於挑山工的資料,便於理解課文。

2.觀察我們身邊的勞動者在平凡的勞動中體現出來的內在的美。

二、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生動地講述挑山工的故事或者表演挑山工的故事。

2.聯繫課文對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獲得對挑山工的全面的認識。 難點:

1.怎樣讓學生揣摩挑山工的話語中含有的意思。

2.怎樣讓學生體會挑山工的生活和胸襟。

3.怎樣向普通的勞動者學習,學習什麼。

三、教具準備

摺尺、關於挑山工的投影片、畫。

四、師生、生生互動活動設計

1.佈置學習任務,指導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

2.自學生詞語和新句型,分組討論,全班交流。

3.有感情朗讀課文,生動地講述挑山工的故事或者表演挑山工的故事。

五、教學步驟

閱讀理解課文(一)

(一)老師佈置學習任務,提出學習課文第一、二段的要求: 任務:①讀懂每一句話,理解兩段話的主要意思和表述層次。 ②掌握運用新的句型。

③熟練地朗讀課文。

(二)閱讀課文

1.小組閱讀。可以是每個小組都讀第一段,比賽看那個小組讀得又快又好。也可以是幾個小組讀第一段,其他的小組讀第二段。要求讀懂每一個句子,瞭解每一段說明的意思和段與段之間的關係。

(1)學習第一自然段

a.學生輕聲閱讀或默讀本段,邊讀邊想挑山工當時登山的情形,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作者爲什麼要這樣詳細地描寫挑山工的登山特點呢?

b.小組討論。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什麼? (講挑山工登山的特點)

(2)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先講挑山工的姿勢,再講挑山工登山的路線是摺尺形的。板書“姿勢”、“路線”、“摺尺形”)從文中找出講挑山工姿勢的話讀一讀。

(3)挑山工爲什麼要走摺尺形路線?

教師拿出摺尺給學生演示,什麼叫摺尺形。比較摺尺與直線的線段,從而讓學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線,二是摺尺形比直線要長。

走摺尺形路線一是東西不碰在臺階上,二是還能節省些力氣。

(4)挑山工走摺尺路線帶來什麼困難?

路程比遊人大約多一倍。

c.小組齊聲朗讀第一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a.學生輕聲閱讀或默讀本段,邊讀邊想挑山工爲什麼總是跑到遊人的前面去了?

b.小組交流

(1)作者對什麼感到奇怪?

雖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但是他們花的時間並不比遊人多。

(2)“騰雲駕霧”指什麼?

指傳說中利用法術乘着雲霧飛行。本課來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趕到前面引起的聯想。

(3)爲了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一比,誰朗讀得好。

c.小組齊聲朗讀第二段。

2.全班交流。

(1)各小組彙報課文閱讀的情況,提出疑難問題。

(2)在老師的引導下,解決疑難問題。

問題1:什麼是摺尺形走路法,書上是怎樣表述的?

問題2:書上是怎樣提出問題的?

問題3:前兩段有什麼關係?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己閱讀本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幾次相遇? 分別在什麼地

方? 在什麼情況下相遇?

(2)“攀談”是什麼意思? 作者爲什麼要“走過去跟他攀談”?

(3)注意作者對那個挑山工外貌的描寫,思考爲什麼要突出其外貌特徵?

2.先自己想一想,然後在小組談一談,最後全班交流。

3.交流:

(1)“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馬嶺那條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鬆亭。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就超過了他,但結果總又是他走到了前面。(學生交流這個問題時,板書“經歷”“山下”“回馬嶺”“五鬆亭”。)

(2)攀談就是閒談,隨便聊聊。因爲作者感到奇怪,很想解開心中的謎。

(3)敞開白土布褂子,露出鮮紅的背心——光穿鮮紅的背心,顯出健美黝黑的肌肉(形容走熱了,讚頌其身體的健美)

矮個子、黑臉(職業特徵)——白牙齒(反忖其黑)

4.有感情地朗讀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訴別人事情的語氣讀,挑山工的話用解釋的語氣讀)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想一想,本段主要講了什麼? (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謎) 爲什麼要以作者的話引出問題來?(作者對這個問題一直解不開,存在心裏,有這個機會接觸挑山工,當然要問他了;從文字上來看,這是作者安排的承上啓下的過渡段,引出下面一段話)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小組討論着讀。

2.討論:

(1)挑山工是怎樣爲作者解開心中不解之謎的? (用課文中的話說說,如果能用自己的話說更好)

(2)歸納一下,挑山工和遊人有什麼不一樣?

(3)爲什麼“挑山工”和“遊人”有這麼多不一樣呢?

3.交流:

談談對挑山工的話的體會:

(1) 遊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高興怎樣就怎樣;挑山工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往前走。

(2) 遊人是來遊覽的,哪裏好玩就停在哪裏,目標散亂;挑山工有任務,目標專一。

(六)學習第六自然段

1.小組討論着讀。

(1)“包蘊”、“哲理”分別是什麼意思?

(2)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包蘊着什麼意味深長的哲理?

2.交流:

(1)“包蘊”是包含的意思。“哲理”是有着普遍意義的、有深刻意義的話。

(2)只要認定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走長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遊人那樣東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來走得很快,結果反而比挑山工慢。

(3)這個從登山中得出來的道理,上升到普遍哲理上來看,指什麼?

(做其他事情也是這樣,只要踏實堅持做,就能夠達到自己定的目標)

(4)聯繫生活實際舉例說明上述哲理。

(七 )學習第七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便讀邊思考下列問題。

(1)句中破折號的作用? 破折號後面的話是幹什麼用的?

(2)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此“我”需要“它”。這裏的“它”從字面上看指什麼? 實際指什麼?

(3)“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爲我需要它。” 理解這句話,思考爲什麼要這樣寫?

2.討論交流:

(1)句中破折號是解釋說明,破折號後面的話是描述“我”畫的一幅畫的內容(畫面)。

(2)它字面上講指的是這幅畫,實際上是指畫中主人公那種認定目標、堅韌不拔、不斷攀登的可貴精神。

(3)這個句子是因果關係的句子。前半句講結果,後半句講原因,意在強調後者,即“我”需要挑山工這種精神,它將永遠激勵着“我”。這句話之所以這樣表達,除了強調意義之外,寫作上是因爲全段話都是在講這幅畫,所以必須以畫開頭。

(八)小結,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文中挑山工講的富有哲理的話寫下來,並寫出自己對這些話的理解。

第三篇:《挑山工》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挑山工》這篇文章,本文主要講了泰山上的挑山工登泰山時,走的路程比遊人多,而用的時間並不比遊人少。說明了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不懈,腳踏實地的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讀了這篇文章,我想起了偉大的發名家愛迪生,研究電燈時,經歷了1600多次失敗才成功的,那種堅持不懈、不服輸的精神深深打動我。又想起我國研究“神州”五號載人飛船時,經過了11年的努力終於成功了!這使我更清清楚楚地想起了一見事。

一個夏天,我去河邊戲水。看見莫招喜手裏拿着一架非常好看的自制船模,它安有馬達,行動輕快靈活,彷彿田溝裏的水蛇。我見了十分羨慕,自己也想做一架,可我從來沒做過,怎麼辦?去向他請教,又不好意思。最後,只好硬着頭皮自己做。剛開始還好,興致勃勃的。可是過了一下子,問題就出來了,不是筆心卡在小洞裏,就是水葉穩在船底了,我一氣之下,把它丟在一邊不做了。爸爸見我這個樣子,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斯淇,你做什麼事情要有耐心,不要三心二意的,你看小貓三心二意的釣魚,最後釣着了嗎?你應該學習挑山工,做什麼事情要堅持不懈,還要有耐心,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聽了爸爸的話以後,我心悅誠服的點點頭,又仔仔細細的做起來。遇到新問題和老毛病,我都認真的對待。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我終於把船模做好了。這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什麼事情要堅持不懈、腳踏實地的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類似的事,不正是挑山工精神寫照嗎?

第四篇:《挑山工》讀後感

《挑山工》讀後感

只要你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就一定能得到豐盛的收穫。這就是我讀了《挑山工》之後的第一感受。

五年級上期的時候我們學了《挑山工》這篇課文。只讀完第一遍,就覺得那個挑山工是那麼的堅強,那麼的堅定。他說什麼也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工作做完,而我和我的一些同學朋友們呢?總是迎難而退,這與挑山工形成了極強的反差。

課文中說,最初,作者以爲挑山工有什麼特異功能,但經過作者的多次觀察以及後來與挑山工的談話,發現挑山工其實並沒有什麼特異功能,有的只是不斷攀登、一心向上的精神:就在作者在某個地方角落觀看美景留連忘返的時候,挑山工已經挑着沉重的擔子悄悄地衝到上面很遠了。

後來,作者回家畫了一副畫,畫的就是挑山工挑着重擔、沿着摺尺形路線不斷地向上邁步。作者一直把這副畫掛在自己的書桌前,因爲作者需要他,需要挑山工那一心向上、不斷攀登的精神。

其實,需要挑山工這種精神的何只馮驥才老先生一個人呀!我在生活上也是特別需要挑山工這種不斷攀登的精神的。比如,我的腦袋並不比別人笨,但總是拿不到班上的一二名,爲什麼?學了課文後,我靜心想了很久,原來是因爲別人上課的時候一直是專心聽講,而我卻經常東張西望;別人回家總是認真地做回家作業,並複習功課,而我卻打玻璃蛋玩紙牌,渾渾噩噩到天黑。如果我也像班上那些學習方面的挑山工們學習,上課專心聽講,回家認真做作業、認真複習預習,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也會和他們平起平坐,奪下班上的冠軍寶座的。

挑山工,謝謝您,您讓我幡然醒悟;對於自己。我充滿了信心!

第五篇:《挑山工》讀後感

《挑山工》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挑山工》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挑山工登山時,雖然身挑重物,但登山花的時間卻不比有人多,從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我讀了《挑山工》這篇課文後,我內心一片愧疚。想想以前得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怕苦,就放棄了。再想想挑山工那種認定目標,堅持不懈的精神,不正是我身上所沒有的嗎?多少個365天,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們總是一步一步地艱難地登上極頂的小賣部,把貨物交給老闆。

記得暑假裏,我在家裏寫作業。剛做了一會兒,我就不耐煩了,便開始玩了起來。我每天都玩。直到有一天,我才發現暑假就要過完了,便拿起筆來,潦草的把作業昨晚了。以前的我和挑山工真有天壤之別。

挑山工的話說得好:“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功夫。”人生的道路是坎坷不平的,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成爲一個有用的人。

挑山工那種認定目標,堅持不懈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