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教師:挑戰》讀後感

讀後感7.86K

《教師:挑戰》這本書發到手裏一直沒有機會認真拜讀,最近終於靜下心來,捧起這本書,本書的作者是美國作者魯道夫. 德雷克斯,細細品讀才發現,書裏講的都是與教師日常教學緊密聯繫的道理與日常案例。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有的只是樸實的語言以及直入主題的真實記錄,讓我身臨其境地在這些教學理論及實踐中觀察體會,沉浸其中。

《教師:挑戰》讀後感

在閱讀中,我明白了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過去傳統意義上的教師角色“教書”在今天再也收不到預期效果了,許多學生不肯學習。常常讓老師感到教學存在障礙,從而尋求家長的配合,甚至尋求校長的幫助,然而這些都起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效果。

看到這裏我深有體會,這不正是我們很多教師現在正在面臨的困境嗎?很多孩子並非智力因素,但是爲什麼就是成績跟不上?毫無疑問,好的教學方法會增強老師傳授知識的能力。但是,沒有任何一種技術層面的方法可以幫助老師克服孩子牴觸學習的情緒,除非老師理解孩子的心理動機,並且知道如何改善。這就要求每一位老師通過學習一些心理學以及羣體心理學獲得這方面的知識。

書中第一章講到教師的角色中就說到,如果老師不花時間理解孩子並改變孩子的錯誤目的,那麼她就得花更多時間去應對那些引起麻煩的學生,而且很難走進他們的世界,對他們產生影響。而如果老師學到克服孩子對立的技能,實際上他就能夠抵消學校外部環境對孩子所產生的那些負面影響。

要想看懂並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教師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孩子,要不折不扣地接納每一個兒童的專心態度。在教師創造教學的力量中,專業知識與教學經驗不過是佔了三成而已,剩下的七成就取決於教師能夠在何等程度上尊重每一個兒童的思考與感情;能夠在何等程度上引發每一個兒童潛在的可能性。教學創造的七成與教師尊重每一個兒童的尊嚴息息相關。

除此以外,教師要不斷的學習教學內容以外的知識,要讓學生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就要先了解每個孩子的內心世界,掌握科學有效的溝通技巧,懂得如何抓住孩子的心,並能夠恰當的處理學生出現的問題,通過日常教學中的問題使得學生對老師產生足夠的信任,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的問題,這也是教師的必備技能。

短短几章已使我陷入沉思,書的封底赫然寫着一段話,用來勉勵自己:“沒有一個孩子是完美無缺的,他們在教室裏表現出焦躁不安,不服管教,喜歡挑釁......老師必須掌握新的教育技巧,採取合適的方法解決課堂上的新挑戰和新問題,以幫助孩子調整,傳遞科學知識。這就是需要老師完成思想轉變,接受心理學培訓,在課堂上運用心裏動力學和羣體動力學的知識,鼓勵孩子們相互合作,承擔責任,改善課堂的分爲,從而向所有孩子敞開光明之路,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讀了這本書,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師職業的使命之偉大,我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專業成長來豐富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教育技能,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