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儒林外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讀後感7.06K

儒林外史讀後感(精品多篇)

儒林外史優秀讀後感1100字 篇一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可以說,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這些話雖然已是老生常談,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幾個“學而優則仕”,正是這句話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美嬌娘……”爲了金錢,爲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髮垂髫考到白髮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爲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魯迅先生稱封建禮教爲吃人的禮教,那麼稱封建科舉制度爲害人的制度也不爲過了。讀書,其實強調的是一個漫長的求知過程。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爲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立志。“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奮鬥。“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纔是最後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爲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錯了。

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人在不斷汲取精神食糧的過程。其中最關鍵的在於吸收,然後再轉化爲自身的力量。這與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飯,吸收營養,再促進自身生長。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學子們只注重“食”,即數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卻忽視了吸收。讀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敲開榮華富貴之門的工具。一旦達到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這些人,即使讀一輩子書,也不會有半點知識吸收轉化成自身力量。這些書,除了造成他們的“營養不良”,別無他用。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爲家境貧寒而爲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羣書,更自學成爲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後,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後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爲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爲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幾百年後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爲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爲貪官污吏的卑鄙醜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後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最新《儒林外史》讀後感個人心得 篇二

《儒林外史》這部小說任用詼諧幽默而又筆觸尖銳的文字描述元末明初的一段考場官場趣事。故事的主人公多爲民間士林人士。透過對許多民間正直儒士的傾贊和對腐朽政客的鞭棘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改變如此灰暗世界的期望。小說開篇描述了一個村子裏有一個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貧寒,他從小替人放牛,聰明穎悟,勤奮好學,他畫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並且他博覽羣書,才華橫溢。他不願意接交朋友,更不願意求取功名利祿。縣令登門拜訪,他躲避不見;朱元璋授他“諮議參軍”的職務,他也不理解,心甘情願的逃往山中,去過隱姓埋名的生活。

本書還揭露科舉制度培養了一批庸才及貪官污吏。如像進士王惠那樣,他被任命爲知府後,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詢問當地的治安如何,也不是去詢問百姓的生活,更不是去詢問案件的冤情而是查詢地方人情,瞭解當地有什麼特產,各種案件中有什麼地方能夠通融;之後定做了一把頭號的庫戥,將衙門中的六房書辦統統傳齊,問明瞭各項差事的餘利,讓大家將錢財歸公。從此,衙門內整天是一片戥子聲、算盤聲、板子聲。衙役和百姓一個個被打得魂飛魄散,睡夢中都戰戰兢兢。而他本人的信條卻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朝廷考察他的政績時,竟一致認爲他是“第一能員”。

書中還列舉了“范進中舉”的事例:明朝老童生范進科舉考試屢試不中,直到54歲才考中秀才,後又考取進士。范進中舉之前在家裏倍受冷眼,妻子對他呼西喚東,老丈人對他更是百般呵斥。當范進一家正在爲揭不開鍋,等着賣雞換米而發愁時,傳來范進中舉的喜報,范進從集上被找了回來,知道喜訊後,他高興得發了瘋。好在他的老丈人胡屠戶給了他一耳光,纔打醒了他,治好了這場瘋病。轉眼功夫,范進時來運轉,不僅僅有了錢、米、房子,而且奴僕、丫環也有了。范進母親見此歡喜得一下子胸口接不上氣,竟一命歸了西天。胡屠戶也一反常態,

一卷《儒林外史》,道盡了百年士林的風雲雨雪,辛酸苦嘆。

儒林外史的讀後感 篇三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吳敬梓,他用了很長時間才完成了這部諷刺小說,書中介紹了王冕、范進、杜少卿、周進、沈瓊枝等人物形象,同時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與封建禮教的黑暗與腐朽。

《儒林外史》中最令人嘆息的人物是匡超人(匡迥),他本是一個事親孝順、勤奮好學的人,馬二先生也盡心盡力地幫助他,而匡超人卻掉進了世俗的漩渦,又結識了潘三這樣的壞人,他還幫着潘三幹了兩件壞事,當潘三被抓時,他馬上與潘三斷了聯繫,害怕官府查出自己來,這也是不正義之舉。之後,他不但不學好,反而變得愛吹牛,對事不懂裝懂,匡超人最終得到的是名士牛布衣歧視的一笑。匡超人本來很好,可深受八股文的毒害,又交了壞朋友,落得如此下場。令人感到可惜!

《儒林外史》中最讓我感動的人物是郭孝子,他不怕艱苦,歷盡重重困難千里尋找被迫出家的父親,可父親卻不認他,而他卻默默無聞的供養着父親,最終拿到了父親的遺骨,完成了自己應該做的一樁心事。

郭孝子是天下難得的孝子。我們應該向他學習!

《儒林外史》中最令我敬佩的是奇女子沈瓊枝,她被宋鹽商騙去當妾,自己用了妙計出逃了。在當時的傳統觀念中,女子始終與“弱”子聯繫在一起,但是沈瓊枝卻恰恰相反,她不畏權貴,出逃後,她憑自己的滿腹才情,寫詩文出售,最終討回了自己的清白,與宋家解除了婚約。

《儒林外史》中描寫了很多人物,讀了之後,我感觸萬千,知道了什麼是近墨者黑,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孝子,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勇敢。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四

張一帆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如何處?”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諷刺藝術達到頂峯的一部鉅著,也是一面封建社會的照妖鏡。讀完整部《儒林外史》,我好像看完一幅長長的畫卷,上面畫的是芸芸衆生相。儒林,儒者之林,不過是儒士之間大大小小的事,儒林世界仿若一個大戲臺,百餘名人物相繼出現,每一個都有血有肉,你唱罷,我登場。臺下的我們看着他們,或悲或喜,或怒成嘆。

這齣戲看似滑稽,唱的是儒士們酸腐的生活。可細看之下,我又能從那些唱段裏窺見那個時代的封建墮落、市井小民的無奈,甚至窺見自己。

這本書彷彿將我們帶回那個黑暗的時代,書中的士人文人最讓人唏噓不已。一羣讀書人爲功名富貴,不顧一切地“奮鬥”,最終卻逐漸在社會中被腐蝕。例如范進,他二十幾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三十多年裏,參加了二十次的科舉。終於考上舉人,結果他喜不自勝,出現癲狂狀態。面對考試,我們應該做最大的努力,卻要做最壞的打算,范進一心想當官,這種慾望持續了三十多年,一朝中舉,卻歡喜得瘋了。

我爲這位人物感到遺憾,他是一個熱衷科舉,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將自己全部的青春付諸東流。他們目光短淺,好名好利,“功成名就”後只知享樂,不思進取,已然成爲了封建社會的犧牲品。

不過,書中還有一位人物王冕,性格恬淡,遠離功名,天性孝順,才華橫溢。相較那些所謂“讀書人”,這是一個兼具真儒士和真名士精神風範的理想人物。

這個人物算是給了我一些慰藉,因爲他在那樣一潭死水中,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儘管他沒有遠大的志向,但從品質來講,他是一面很好的鏡子。

話說回來,讓“讀書人”如此癡迷的科舉制,從隋唐到明朝,本質已發生了變化,讓應試的人彷彿陷入一個大泥潭,進去了,便再難出來。即便如今科舉制早已不復存在,可像那些所謂名士一樣的人卻從未消失,仍然有人爲了利益做一些不齒的勾當,學術造假,趨炎附勢,不擇手段無惡不作。不知以後還會不會有一本“儒林外史”來諷刺這種現象。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奮發學習,潔身自好。志不能短,精神世界不可湮沒。

儒林外史讀後感1000字 篇五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這是《儒林外史》開頭的幾句。可以說,這也是整本書的靈魂所在。

這些話雖然已是老生常談,可真正能明白人的又有幾個“學而優則仕”,正是這句話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讀書人。他們把讀書當成敲門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圓如意,書中自有美嬌娘……”。爲了金錢,爲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可以從黑髮垂髫考到白髮蒼蒼:八十歲才中了狀元的樑灝,花白鬍子還是“小友”的周進,考了幾十年一朝中榜,歡喜瘋了的范進……儒林中爲了功名利祿,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又何止這幾個魯迅先生稱封建禮教爲吃人的禮教,那麼稱封建科舉制度爲害人的制度也不爲過了。

讀書,其實強調的是一個漫長的求知過程。王國維說得很好,讀書分爲三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這是立志。“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奮鬥。“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纔是最後的成功。而儒林中的那些一心只爲功名者,第一步——立志,就走錯了。在我看來,讀書就是人在不斷汲取精神食糧的過程。其中最關鍵的在於吸收,然後再轉化爲自身的力量。這與一日三餐的功效是一致的:吃飯,吸收營養,再促進自身生長。只可惜,儒林中的某些學子們只注重“食”,即數十年如一日地讀書,卻忽視了吸收。讀書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敲開榮華富貴之門的工具。一旦達到目的,這個工具也就毫無價值了。這些人,即使讀一輩子書,也不會有半點知識吸收轉化成自身力量。這些書,除了造成他們的“營養不良”,別無他用。

當然,“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渾濁我獨清”的人在儒林中也不是沒有。王冕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小就因爲家境貧寒而爲鄰人放牛。在牛背上,他仍舊博覽羣書,更自學成爲了畫沒骨花卉的名筆。此後,下到平民百姓,上到知縣財主都來索畫。但王冕性情不同,不求官爵。朝廷行文到浙江政司,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他卻隱居在會稽山。後人提到王冕時,常常稱其爲王參軍。但王冕何曾做過一日官能在功名面前,心如止水,不爲所動,也只有王冕這些儒林中的鳳毛鱗角了。

幾百年後的今天,捧起《儒林外史》細細品讀。時而爲當時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嘆息,時而又爲貪官污吏的卑鄙醜惡而憤怒。吳敬梓以其幽默詼諧的語言,把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腐朽黑暗面刻畫的入木三分。難怪後人有“慎勿讀《儒林外史》,讀竟乃覺日用酬酢之間,無往而非《儒林外史》”之嘆。

《儒林外史》讀後感 篇六

它通過生動的藝術形象,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腐朽黑暗的社會現實,批判了八股科舉制度,揭露了反動統治的罪惡和虛僞。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王冕的故事》,它主要講了在元朝末年,有一個王冕和他的母親日子過得很艱難,於是他母親讓他去鄰居家放牛,鄰居很同情王冕,讓他一日二餐在他家吃。在一天,王冕在放牛看到了雨後美麗的荷花,想把荷花畫下來,於是他託人去城裏買紙和胭脂鉛粉之類學畫荷花。開始的時候畫得不好,畫到三個月之後,王冕畫荷花畫得栩栩如生,然後靠畫畫賺點錢過日子,後來一位王爺請王冕到他家去,他不肯去,王冕怕那位王爺對他不利,就到外面躲避一陣子。母親見他性情高傲,當官可能會闖禍,叫他千萬不要去做官。後來,時常有人傳說,朝廷要徵召王冕出來做官,王冕聽說後,急忙收拾好行李,連夜逃往會稽山中,最後,王冕因病而死。

讀了這篇課文,讓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有書讀,每天好吃好喝,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而王冕小時候卻不能這樣,只能從小給別人幹活、做事情來掙錢養活自己與家人。所以,我要好好讀書,將來能爲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