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後感

再讀《論語》

讀後感5.93K

自己再讀《論語》 ,多是在近一年的空閒時間。所謂空閒,就是平常覺得沒得幹、沒得看,甚至沒得想的時間,這纔想起翻翻看,更像是一種無法擺脫的任務。其實並沒有人強迫,只是人到中年,總想故作深沉,手頭有本經典書籍,好像就一本正經了若干。我們國家喜歡閱讀的人算不上多,更別說看古書的了,太澀,常常令人昏昏欲睡,但能夠流傳幾百幾千年,肯定有它的獨特生命力,也就強作精神,勉爲其讀。可讀過幾天,內心卻產生了不小的波瀾:堂堂中文系畢業、從教三十多年的老語文,學起《論語》來,竟然磕磕絆絆,事倍功半,真是汗顏呀!真要找什麼原因,我想一是自己國小時正是“批林批孔”時代,《論語》早成了禁書;而到了大學,鐵飯碗已保,也就不求甚解了。二是從教這麼多年,除了教課文《論語十則》,哪裏還把什麼“國學經典”放上日程!可憐的那點古語底子早已隨教育的舊價值體系湮滅了。

再讀《論語》

一時想起了我們現在倡導的傳統文化教學,想起了我們的國學熱。讓孩子從小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埋下熱愛經典的種子,是非常之迫切必要、必要迫切,非然,文化的根脈將消失殆絕。學經典,《論語》理所當然入列,那麼問題來了,且不說我們這些“過來人”閱讀水平多高,對《論語》理解有多深,一個幾歲、十幾歲的孩子學《論語》,因爲具備黃金記憶力,就要求他們博學強記,本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我們遵循認知規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更好嗎?《論語》雖不長,涵蓋內容畢竟過多,於是就想到了整理一個適合小學生“先學”的《論語》輯錄,作爲校本教材,這本小冊子就誕生了。

該手冊充分考慮國小生的認知特點,選取了《論語》中句子短小精悍,語言生動流暢,內容豐富準確而又易背易懂的句子一百句(另外還選了古今價值觀認同上有異的十句,以供有見解的同學拓展),反映了孔子在教學、仁德、禮儀、智勇、孝悌、忠信、志向以及修身、君子等方面的言論。至於爲政、論史、祭祀、倫理等,則有待中學時研讀。爲減輕學生閱讀理解的負擔,選取時採用了原文和斷文兩種形式,力爭把最優秀、最生命的句子呈現給同學們,並以通俗直譯的方式爲大家提供譯文。(考慮理解水平,有些句子只能忍痛割愛。)譯文後面有兩個“學而思”板塊,主要是讓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理解,談看法,說做法,以期調動同學們學《論語》的積極性。

《論語》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儘管已跨越二千五百多年,期間也小有沉浮,但其偉大思想仍熠熠生輝。如今,《論語》早已屬於世界共同體,作爲國人,更應該傳承經典之脈,鑄就不朽之魂。 當我們靜下心來認真咀嚼那些經久流傳的精神餐飲時,“溫故而知新”“和爲貴”“德不孤必有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既來之則安之”“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道不同不相爲謀”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佳品,就全鮮活地跳躍在我們面前。原來,《論語》離我們並不遠,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擔心學不好,有什麼理由不下決心學好呢?

本教材選文的譯文均參考高裏的“新課改語文興趣閱讀《論語全選全譯》”。“學而思”既有對句子的感悟,也有對句子來歷的補充,又有結合當前,給同學們留下的思考。另外,正文後附一篇他評孔子和一篇孔子自評的句子輯錄,便於同學們進一步瞭解孔子。以上可能由於角度不同,認識不同,難免存在不足,存在異議,本教材悉心接受,在偉大的孔子面前,“何有於我哉”!

標籤: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