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星雲大師捨得讀書筆記

第一篇:星雲大師捨得讀書筆記

星雲大師捨得讀書筆記

1、認同的觀點:

看了星雲大師的養心篇文章,覺得我們平常講的修行,就是要慢慢增加自己的力量,能說的到,就一定要做得到。修行應該從生活裏確實來修,做事應該勤勞負責,求全求成,做人誠實正直,求真求圓,凡是交往,需要情真意切,凡是接物,需要至誠懇切。做人不能尖酸刻薄、無信無義,無道無德,能說到做到,培養自己的力量,慢慢就可以心能轉境,自然就能發揮力量。

2、與實際的聯繫:

作爲職業高中教師,面對的學生相對來說思想比較不成熟,有時候會不理智,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通過自己的修行來解決這些問題。例如,在批評學生的過程中,學生有時候會有牴觸情緒,會不理解老師,或者學校的處罰,這時對於班主任來說,如果沒有一定的修行,也許會發生師生之間的不和諧。因此我們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耐心教育,要至誠懇切,不應該用尖酸的言語來刺激學生,而是應該用自己的一顆真心來感動學生,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問題,既鍛鍊自己的修行,也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可謂一舉二得。

3、思考重構

爲了能夠不斷鍛鍊自己的修行,我以後需要在生活中不斷積累經驗。在師生的處理關係上,不斷加強自己的做事效果,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誠實和真心,和學生的交往上,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我的有信有義,在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力量,爲將來的成纔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在我同事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但是通過自己的不斷積累修行,我想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在生活中我們能夠說到做到,誠實正直,我想我的修行應該會達到一定的高度。

第二篇: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

捨得,有舍有得,敢舍敢得,不捨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以舍爲得,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如何得所能得,舍所能捨,得所當得,舍所當舍,得所必得,舍所必舍,不但需要一種認識、一種清醒和一種能力,更需要一股勇氣、一份執着和一定的魄力。該舍就舍,該得就得,學會放寬心,放開自己,讀懂自己。

捨得是一種人生智慧和態度,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世,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萬事萬物均在捨得之中,才能和諧,達到統一。人生要懂得舍,有時候舍不僅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舍是在以另外一種方式詮釋着人生,明白了舍,就讀懂了人生的真諦。有取有棄,低調淡泊,體現出了坦蕩灑脫的人生追求。學會取捨的智慧,懂得進退的真諦,就能夠享受美好的人生!

星雲大師說:“心隨境轉則不自在,心能轉境則無處不自在。人生苦短,不過是來去匆匆的幾十年,與其在抱怨中度過,不如爲自己營造一方快樂的天地。

人生如棋,在重要的位置,或在不重要的位置都不必介懷,只要恰如其分發揮你的功能,平凡的崗位也能展現精彩的人生。生活的道路,無論崎嶇平坦,都要自己去走;人生的滋味,不管酸甜苦辣,都要自己品嚐。世間之事,有的可以選擇,有的由不得你選擇。能選擇的,是對人生的態度,尤其是在待人接物時,話不可說滿,事不可做絕,預留餘地,纔有迴轉的空間。有接受別人批評的雅量,才能爲學做人;有改正自己錯誤的勇氣,才能立功立業。對於給予你批評的人要認同,因爲他提醒了你的缺點;對於給你設置坎坷的人要認同,因爲他對你的不公平才能讓你更加堅強的面對人生;對於給你傷害和欺騙的人要認同,因爲他磨練了你的心智,增進了你的智慧,使你學會辨別事物的好壞醜惡;懂得學會保護自己,懂得以堅強的意志去捍衛自尊和權益。

星雲大師說的好:對自己的喜怒哀樂,應該操之在我;對自己的成敗得失,也應該操之在我.人生何去何從,應該操之在我;成王成寇,成聖成賢,更應該操之在我!人,應該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日復一日,生活讓我們付出着,經歷着,承受着,面對着,也怨着,氣着,不平衡着,偏激着,同時也在衡量着舍與棄,得與失,這一切都困擾得我們透不過氣來,讓彼此失落得找不回自己。我們很多人的人生觀都已經被現實給同化了,把“得”和“舍”都賦予了功利的感情色彩,只知道去追求得到,追名求利,去貪婪的獲取,總是覺的不該失去或放棄就是失,只求去“得”,不願去“舍”,堅持着不該有的執着,讓自己揹負的越來越沉重,以至於被壓的喘不過氣來,不得不放慢自己的腳步甚至最終停止不前,讀後感《星雲大師《捨得》讀後感》。 或許我們應該重新思索整理一下自己,給自己一點淨化的時間,重新定義一下“捨得”的真正本意,讓它們迴歸自然,這樣也能讓我們把已經在現實中脫離太遠的一些精神物質迴歸它本應該所居的位置。有一句經典名言:當你緊握雙手,裏面什麼也沒 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纔能有所追求,什麼也放不下或不願放下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

懂得放棄,才能在有限的生活裏活得充實,快樂!舍掉那些沉重的、讓你走不遠的負累,留下那些輕快的、靈性的美好。從而讓你閃耀着含蓄、內斂、從容的光芒。患得者得不到,患失者必失去。人不可能永遠只是獲得,而從不失去,珍惜曾經的擁有,就是一種最好的生活方式。

克服人性的弱點,解決心理的迷惑,保持心靈的寧靜。舍,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給人一句好話,你才能得到別人回你的一句讚美,給人一個笑容,別人才能對你回眸一笑。舍和得的關係,就如因和果,是相關的也是互動的。能夠舍的人,一定是擁有富者的心胸,如果他的內心沒有感恩、結緣的性格,他怎麼肯舍給人,怎麼能讓人有所得呢?他的內心充滿歡喜,他才能把歡喜給你;他的內心蘊藏着無限的慈悲,他才能把慈悲給你。自己有財,才能舍財;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貪嗔愚癡,他給人的當然也是貪嗔愚癡。因爲舍什麼就會得什麼,這是必然的因果。在生活中,要有淨化的感情,要有善用的金錢,要有德化的處世.,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意義,活得有價值.總是糾纏於一些瑣事,白白浪費了自己的人生,細細想來,確實得不償失。

出世則有正見,入世則有正行。星雲大師以佛教精義爲根底,對世俗社會萬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觀、財富觀、愛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際交往、成功勵志等諸方面進行闡釋,勘破紛擾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露甘霖,入世洞明,讓人身心明靜,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心如流水,念念生滅;心如大風,漂游四處;心如山谷,有聲音就有迴音,心如鐘鼓,有敲打就有聲響,心如燈光,有觸動就會有變化,守護好自己的心靈,修正,修行,修善,修真,懷一顆慈悲心,做一世好心人。

第三篇:讀星雲大師捨得體會

以舍爲得

——摘自《捨得: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

漁人在捕魚,一隻蔦鳥飛下,叼走了一條魚。有無數只烏鴉看見了魚,便聒噪着追逐蔦烏。蔦鳥不論飛東飛西,滿天的烏鴉都是緊追不捨,蔦鳥無處可逃,疲累地飛行,心神渙散時魚就從嘴裏掉下來了。那羣烏鴉朝着魚落下的地方繼續追逐。蔦鳥如釋重負,棲息在樹枝上,心想:我揹負這條魚,讓我恐懼煩惱;現在沒有了這條魚,反而內心平靜,沒有憂愁。

如果情愛是束縛,你能捨去情愛,不就得到自在了嗎?如果驕慢是煩惱,你能捨去驕慢,不就能得到清涼了嗎?如果妄想是虛妄,你能捨去妄想,不就能得到真實了嗎?如果掛礙是痛苦,你能捨去掛礙,不就能得到輕鬆了嗎?所以能捨什麼,就能得什麼,這是必然道理。

捨得,以“舍”爲“得”!這其中的因、緣、果之關係,如果我們不能瞭然,就不容易明白“以舍爲得”的妙用。在田地裏,沒有播種(舍),哪裏有收成(得)?對於親戚朋友,你不先跟他們往來,平時沒有送禮致意,怎麼能獲得他們的回禮相贈呢?舍,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給人一句好話,你才能得到別人回你一句讚美;給人一個笑容,別人才能對你回眸一笑。舍和得的關係,就如因和果,因果是相關的,舍與得也是互動的。能夠舍的人,一定是擁有富者的心胸;如果他的內心沒有感恩、結緣的性格,他怎麼肯舍給人,怎麼能讓人有所得呢?他的內心充滿歡喜,他才能把歡喜給你;他的內心蘊藏着無限的慈悲,他才能把慈悲給你。自己有財,才能舍財;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貪嗔愚癡,他給人的當然也是貪嗔愚癡。所以我們勸人不要把煩惱、愁悶傳染給別人,因爲舍什麼就會得什麼,這是必然的因果。有一個民間故事:父親樂善好施,經常給人,他反而家財萬貫。而他的兒子卻性情貪吝。等到父親去世,兒子掌權,千方百計搜刮別人的財富,最後天災人禍,家遭不幸,一無所有了。父子二人,一給一受,其結果得失有天壤之別,所以“以舍爲得”,誠信然也!

舍,在佛教裏就是佈施的意思。佈施,就如尼拘陀樹,種一收十,種十收百,種百可以結果千千萬萬。所以吾人在世間希望長命百歲、榮華富貴、眷屬和諧、名譽高尚、身體健康、聰明智慧,先要問——你有播下春時種嗎?否則秋天怎麼會有收成呢?舍,要能以慈、以利,亦即要能給人善法,要能給人利益。《四十二章經》說:“仰天吐唾,唾不至天,還墮己面;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施捨亦如送禮給人,如果我們所送的禮物不恰當,對方不肯接受,那就只有自己收回,所以我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喜歡冬陽,因爲冬陽給我們光熱;我們喜歡大樹,因爲大樹給我們陰涼;我們喜歡兒女,因爲兒女給我們孝養;我們喜歡朋友,因爲朋友給我們幫助。如果太陽、大樹、兒女、朋友都不給我們利益,我們怎麼會歡喜他們呢?

走路時,不捨去後面的一步,便無法跨出向前的一步;作文時,不捨去冗長的贅語,便無法成爲精簡的短文;庭院裏的花草樹木,如果你捨不得剪去枯枝敗葉,它就無法長出嫩葉的新芽;城市中,如果你捨不得破壞簡陋的違章建築,便無法建設市容整齊的現代大都會。

僧侶“出家無家處處家”,如果不能割愛舍親,怎麼能出家學道?怎麼能雲遊四海、弘法利生呢?古聖先賢“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果不能捨己爲人,又怎麼能名垂千古、流芳青史呢?

佛陀“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因爲他能夠割肉喂鷹,捨身飼虎,所以才能成就佛 1

道。雪山童子偈語“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爲樂”,因爲他能捨身爲道,終能如願得道。一個人如果不能捨去陳舊的陋習,如何能更新、進步呢?學佛,就是要“舍迷入悟、舍小獲大、舍妄歸真、舍虛由實”。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就是舍,不捨,如何成佛?

總之,以舍爲得,妙用無窮。吾人要能學習舍的性格:金錢物質、知識技能,能將其舍給別人,你必然會得到金錢物質、知識技能。舍給別人好的,會得到好的;捨去性格上壞的,也會得到好的。當我們把煩惱、悲傷、無明、妄想都舍了,自然就會得到人生的一番新境界。

讀星雲大師《捨得》談修身

《捨得》開卷明義:舍,看起來是給別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給人一句好話,你才能得到別人回你的一句讚美。也就是寧波大學張沂南老師所說的:授人玫瑰,手留餘香。修身,是指修養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水平。《論語》論“修身”“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備,便是修身的理想結果。

修身首先要立志。《捨得》在修身篇“人以理想立世”中寫得很好。人有了理想,工作就不會覺得辛苦;有了理想,吃虧也不會去計較;有了理想,困難都能克服;有了理想,生活就會生起莫大的力量。一個人必須有自己的人身目標和志向。“戰爭要有士氣,讀書要有志氣,待人要有義氣??”等等。我認爲修身必須先立目標,不同的人生階段、人生需要有一個奮鬥的理想,且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去努力。

修身其次要學習。人生閱歷不同,經驗各異,但學以致用卻是一致的。星雲大師講得好:“處人不可任己意,要洞悉人之常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明白事之常理。”管理,其實就是要“幫助你”。可謂言簡意賅。星雲大師說到管理,一是用“情”管理,二是用“理”管理,三是用“法”管理。其實管理關鍵是調動人的積極性。如何調動,學問就大了,有的人很有才能,但就是不能施展,爲什麼,就是工作缺乏主動性、自覺性。一個人的成長,取決於三大要素:自身素質、機遇、環境,缺一不可。有的人一輩子無所作爲,原因多方面,但自身努力不足卻是主要原因。一臺機器只靠牽引力,而缺少內動力,永遠處於被動狀態。所以說,知識多不如素質好,素質好不如自覺性高。星雲大師談到管理時,對“請示的竅門”一節,我看後深有感悟,他提出請示工作的六大要素:一、找對時間;二、做好方案;三、備齊資料;四、執行彙報;五、成果追蹤;六、建檔存查。請示工作時如果對自己所管理的工作一無所知,只是請示如何做,自己心中一點方案也沒有,當問到一些具體情況時,心中茫然,更談不上有什麼新觀念、新方法了。“凡是能幹的人,叫他做什麼事,他大部分都是承諾ok、ok,沒問題。不能幹的人,則推三推四,事事拒絕,這個不對,那個不行。”星雲大師這段話,讓我深思不已。也就是說“非不爲也,是不爲也”。

人生要有好的格局。星雲大師談到過去揚州天寧寺有一副對聯,“一寺九門天下少,兩廊十殿世間稀”,便可想象出這殿宇是如何的雄偉、莊嚴。一個人的心量、智慧也可以用格局大小來表達。星雲大師對人的格局提出:做人的格局要正直;心量的格局要寬宏;事業的格局要深遠;思想的格局要廣闊。我們日常工作中,有的人心胸狹窄,容不得半點意見,搞小圈子,拉山頭結幫派,排斥異己,這是格局氣量不足的表現。這樣做不但會影響自己,更會嚴重的影響到單位的團結和諧。

星雲大師在談到認錯要有勇氣時認爲,死不認錯就是一般人的通病,“認錯,要有勇氣”,

並將之當爲座右銘。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前進,要有勇氣;表達,要有勇氣;認錯,更需要勇氣。像項羽之所以在楚漢之爭中飲恨敗北,就是因爲他剛愎自用,不好好總結失敗教訓,反而認爲“天亡我也”。後人杜牧以此作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俊傑,捲土重來未可知”,李清照作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也是說這個道理,如果項羽承認錯誤,總結經驗教訓,說不定還可以捲土重來呢。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俗語說得好:大事難事看擔當。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就是責任勝於能力。最後,用一句《捨得》中的話來勉勵自己:做人要能被利用,纔是有用之人;物品要能被實用,纔是貴重之物。自已有才(財),才能舍才(財);自己有道,才能舍道。努力學習,充實自己,提高素養,使自己成爲對社會對單位有用之人。

第四篇:捨得.寬心_星雲大師

《捨得》《寬心》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

星雲大師,1927年出生於江蘇江都,12歲剃度出家,21歲時出任南京華藏寺住持,授記爲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9年赴臺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廣設道場和佛教學院,培育佛教人才,主張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著有《寬心》《包容的智慧》《釋迦牟尼佛傳》《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迷悟之間》《當代人心思潮》等。

在《捨得》中,星雲大師繼續釋發學識精義,對大衆人生拓展、學業、事業、生活及修養心性諸方面進行分析和指導,啓發人在成長成功的過程中把握住自己,沿着精進的方向完善自我,以和諧社會。

文摘

壹 職·場·篇

成功者的願景

最棒的生涯規劃

有人說,人是宇宙的主宰;但也有人認爲,人是宇宙的過客。

法院裏的法官出庭審案,稱爲“過堂”;佛教中的僧侶到齋堂用餐,也叫“過堂”。所謂“過堂”,就是不能久居久留,只是一時的用有。就如人到世界上來,從生到死,數十年歲月寒暑,也只是經過而已;通過了生老病死的過程,空空而來又空空而去,所以說人是宇宙的過客,一點也不錯!

宇宙是人生的逆旅,人是宇宙的過客;在過客的人生裏,有的人爲宇宙留下很多的紀錄,例如忠臣孝子、英雄遊俠、奸刁惡棍、混世魔王等。他們有的爲宇宙留下彩色,有的爲人間留下惡名,有的把世界彩繪成天堂,有的把社會渲染成地獄。從歷史上看,歷代的帝王重臣、學者專家、貪官污吏、江洋盜匪等,他們的所作所爲,其實已經明顯地展現出他們作品的優劣了。

人因爲只是世間的過客,當然有人想留下歷史:有的人留下人間的情義,有的人留下人間的光輝;但也有的人無聲無息地來也無聲無息地去,來也不知爲什麼而來,去也不知爲什麼而去。就如大飯店裏,每天都有人來人往,難道他們一定都有目標嗎?

雖然人只是宇宙的過客,但只要是能掌握時間的人,就能擁有人生;會善用時間的人,就能懂得處理生命。遺憾的是,同樣是過客的人生,有的人懂得珍惜生命,感嘆人生苦短;有的人任意揮霍生命,埋怨人生苦長。其實,若能真正認識生命,必能了悟人生苦多;唯有自我主宰生命,才能不懼人生苦空。

對於過客的人生,有的人活得很認真,有的人活得很隨緣。無門禪師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不管你春去秋來,不管你生老病死,總之,過客的人生,匆匆地來也匆匆地去,在匆匆的生命中吾人應該自問的是:我們能爲人間留下一些超越匆匆的紀念嗎?

生涯規劃,這是現代社會、現代人生的一個現代新理念。

現代人,有的在金錢上規劃自己一生的用支,有的在感情上規劃自己一生,不但對於何時成家立業,甚至所謂傳宗接代也都有了長遠的規劃。有的人,不但爲自己的生涯作規劃,甚至對祖先的紀念、對兒孫的未來、對社會的道義,也都作好了自己奉獻的規劃。

《寬心·星雲大師的人生幸福課》內容爲:出世則有正見,入世則有正行。星雲大師以佛教精義爲根底,對世俗社會萬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觀、財富觀、愛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際交往、成功勵志等諸方面進行闡釋,勘破紛擾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一如清躁甘霖,入世洞明,讓人身心善美。

文摘

第1節:成就大器(1)

事業篇

你會成功嗎

欲成佛門龍象,

先做衆生馬牛。

成就大器

記得過去有一部日本影片,內容描述孫悟空修行的過程。影片裏唐三藏對孫悟空說︰"你若要隨我學道,必須天天站在同一個地方一百天;站過之後,跪在那裏一百天;跪過以後,舉起雙手一百天;然後浸到水裏一百天,身邊烤火一百天……要經過這許許多多的考驗,我才教你佛法。"孫悟空聽了,就依照唐三藏所講的話,一百天站着不動,一百天跪地不起,一百天高舉雙手,一百天浸在水裏……經過了一個一百天、兩個一百天、十個一百天……終於,孫悟空熬過了所有的一百天,這時,他也成道了。

現在的年輕人,正因爲沒有經歷孫悟空所歷練這麼多的一百天,纔會禁不起、耐不住,被太多的理由、太重的我執迷失了自己。如上述那許多的一百天,會訓練我們的力量,加強我們的意志,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呢?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學業、事業、養兒育女皆能有成。而常言道"大器晚成",許多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是一棵樹也得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方能長大。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經不起時間的磨鍊,經不起挫折,要有所成就很難。所以,成就大器要有四個條件:

一、要經得起煩囂。人要經得起各種煩惱纔能有成就。好比作爲一個學生,光是考試就煩不勝煩,你必須接受事實,纔會努力不懈;身爲老師,指導不同的學生相同的問題,一再重複,必須能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學生的學業;商人做生意失敗了,得捲土重來;藝術家作品做壞了,也得再來一次。人世間所謂"人多事多",經不起別人的吵鬧,經不起外境的干擾,經不起各種煩瑣,深陷在煩惱裏,則無法跳脫困境。

二、要受得了氣憤。世間上沒有人處處得意、天天歡喜,有時不如意的事情會接踵而來,覺得自己受盡了委屈。但是,生氣能解決問題嗎?生氣不但不能成就好事,反而還會壞事。所以,生氣的時候要先忍之於口,不要輕易罵人;再忍之於面,不要展現憤怒的樣子;再忍之於心,心不氣了,最後就沒有事了。《菩薩戒經》載,佛陀在過去世修行的時候曾經被五百個"健罵丈夫"追逐惡罵,佛陀走到哪裏他們就跟着罵到哪裏,而佛陀的態度是"未曾於彼起微恨心,常興慈救而用觀察"。這種修持最後使佛陀證得無上菩提。所以,我們要把一切外來的橫逆與侮辱都看作事業中的增上緣。有勇氣有能力的人應該經得起狂風暴雨的吹打,應該抵得住一切魔障的攻擊破壞。榮辱譭譽來時要忍得住、耐得下,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第2節:成就大器(2)

三、要忍得下挫折。遭受打擊、批評、陷害時該怎麼辦?跟人家打架,和人家起口角嗎?這都不是根本的解決方法。《景行錄》裏說:"片刻不能忍,煩惱日月增。"能忍得下挫折,表示你有力量,能擔當;不能忍譏耐謗,則煩惱不斷,則難成大器。現在的年輕人往往逞一時匹夫之勇,爲一件小事而拔刀相向,爲一句閒話放在心裏久久不能消除。沒有忍辱的功夫,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達到目標。一句閒話就要計較,一點小小折磨就受不了,這種沒有力量應付環境的青年是不能擔當任務、創造事業的。佛陀說:"學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毀罵,對惡毒攻擊不能如飲甘露,即不能算是學道的人。"我們看"忍"這個字是心上一把刀,從這個字的構造也可以看出忍耐的意義。一個人在平時生活裏若不培養忍耐的力量,沒有很好的修養,不要說一把刀插在心上受不了,腳皮割破一點就受不了而哇哇叫了。

四、要耐得住時間。有些時候,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可以忍耐一年,兩年就不能了;可以忍耐兩年,三年就不行了……這樣的忍耐功夫還是不夠深厚,世上有的事情往往是要忍一年、兩年、十年,甚至是一忍再忍的。你能耐得住時間,物換星移,人就成長了,如同見到花開,也就是離果子成熟的時間不遠了。

做人處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心胸豁達開朗的人,凡事看得高遠,不會被眼前的得失所矇蔽;心中狹隘的人,則處處與人比較、計較,徒增煩惱,往往不能成事,成不了大器。

佛光菜根譚

人格的可貴,是在功名富貴之外;

物質的可愛,是在贈者情義深長。

人格,建立在"不自私"三字;

成功,奠基於"不苟且"一語。

第3節:打不倒的人

打不倒的人

有一隻小蝸牛,總是嫌自己背上的殼既笨重又不好看。它羨慕天上的飛鳥,有天空守護;它羨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爲依。但是蝸牛媽媽告訴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殼。"身上的殼雖不美麗,雖很笨重,卻是你自己的安全保障;嫌棄自己,羨慕別人,哪裏會成功呢?

人的一切操之於自我,別人給予我們的福樂不可靠,必須自我肯定、自我進取、自求多福;唯有自己先倒下,纔會被人打倒,要相信命運操之在己。人從出生之後,慢慢感受到人間的許多問題,像生老病死的問題、人我是非的問題、貧富貴賤的問題、煩惱得失的問題,此外還有國家、社會、政治、經濟、感情、人事等諸多問題,有些人很容易就被這些問題打倒了,有些人則不然。那麼,必須具備何種特質才能成爲"打不倒"的人呢?

一、做一個骨氣硬的人。有的人"人窮志不窮",做人很有骨氣,不向環境、困難屈服。有骨氣的人,爲人尊敬,爲人信賴,爲人看重;有骨氣的人,不會被人打倒。

二、做一個耐力強的人。人要有力量纔不會被人打倒,其中最重要的是忍耐的力量。耐力強的人,不因一時一人一言而影響自己的情緒,當然也就不會輕易被人打倒。參加馬拉松賽跑的選手要靠耐力才能到達終點,任何競賽,除了靠智能、武器來致勝,耐力纔是別

人打不倒你的主要力量。

三、做一個勇氣足的人。懦弱的人很容易被人打倒,甚至有的人不等別人打,自己就先倒下來了。其實人是不應該被打倒的,只要你有勇氣,什麼樣的難關不能通過,什麼樣的苦難不能擔當呢?松竹梅都要經過寒霜雨雪的考驗,人有勇氣和困境奮鬥才能生存。

四、做一個眼光遠的人。有的人之所以不會被打倒,因爲他有膽識,有遠見。他看得遠,看得高,不計較一時的得失,能夠掌握先機,把握機會,而且能進能退,能前能後,能有能無。即使遭遇挫折和打擊,他心中堅信雨雪總會停止,春風一定會到來,如此,怎麼會被打倒呢?

五、做一個腳步穩的人。做人必須自己站穩立場,纔不會被人打倒。武術行家能夠蹲穩馬步,就不會被對方擊倒;搞政治的不貪污、不做虧心事,就能"夜半敲門心不驚"。所以,要不被人打倒,先要自己不做易被人打倒的事。

六、做一個信心堅的人。信心堅固的人,不容易被人打倒。人要對自己的言行有信心,對自己的作爲有信心,對自己的事業有信心。如果對自己缺乏信心,不需要別人打倒,就自動倒下來了。信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財富,我們不但對自己要有信心,對家人、朋友都要有信心,不可以用疑心待人處世。當然,古人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有的人太過自信,太過相信別人,也會吃虧。但是,寧可吃虧,也不能先用疑心。只要對自己的志節、道德、人格、信用防守嚴謹,就不容易被人打倒。

事實上,立身處世要不被人打倒確實不容易,因爲社會上處處充滿陷阱,處處都有嫉妒我們、陷害我們、生髮障礙的黑手。想要逃過這些黑手,只有自己小心謹慎,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只要船頭坐得穩,不怕四面浪來顛,社會的風浪愈大,能幹的人愈是堅強,自然也就不會被人打倒了。

佛光菜根譚

污泥可以長出蓮花,寒門可以培養孝子,洪爐可以鍛鍊鋼鐵;

困境可以成就偉人,苦澀可以醞釀甘甜,煩惱可以轉爲菩提。

生活如波浪,有波谷,也有波峯。

在高峯的時候,且慢高歌;

在波谷的時候,不必落淚;

一浪翻一浪,一波過一波,便是彼岸。

第4節:跌倒的收穫(1)

跌倒的收穫

有個"漁王"非常苦惱,就因爲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都很一般。他常向人訴苦:"我從兒子們剛懂事起就傳授技術,怎麼他們都比不上平常人的孩子?"

一位路人聽後,問:"你一直是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啊,我很仔細、很耐心地教他們。"

"他們是一直跟着你幹活嗎?""是啊。爲了讓他們少走些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着我幹。"路人說:"看起來這是你的錯。你只傳授給了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沒有教訓就不能成大器!"

人生不能沒有教訓,正如跌倒是每個嬰兒學習走路必經的。不小心跌倒了,最好能不受傷害,更不要因爲一時的失意而一蹶不振。奇美集團董事長許文龍說:"跌倒了不必急着站起來,四周找找看有什麼可以撿的,再站起來!"此言確實不錯。人生的順境、逆境,對於一個有智慧的人來說都是寶貴的經驗,都可能從中累積成功的資本。所以,人生即使偶爾跌倒了,只要自己不因此倒地不起,有時反而能有意外的收穫。

一、跌倒可以累積經驗。跌倒不一定是壞事,孩子跌倒了,父母常常說:"不要緊,不要緊,跌得多,長得快。"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就如學習騎腳踏車,總要跌倒好多次才能學會。所以人生跌倒了可以累積經驗。有些老年人還會自豪地說自己很會跌倒,因爲他懂得跌倒時要雙手緊抱,先以臀部着地,再往安全的地方斜靠。累積了很多的跌倒經驗,就不怕跌倒;縱有跌倒,也會安全無恙。

二、跌倒可以鍛鍊意志。事業有成的人必定有很多跌倒的經驗。世間許多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過多少挫折、多少次跌倒後重新站起來,所謂"打落牙齒和血吞",再次往前衝,才能成功的。多少成名的科學家都是歷經許多次研究失敗纔有所成,多少政治家革命也是經過許多次失敗才成功,多少企業家創業也是累積了許多失敗的經驗才峯迴路轉。失敗爲成功之母,成功屬於意志堅強、能堅持到底的人。跌倒可以鍛鍊意志,未嘗不是未來成功之肇因。

第五篇:星雲大師《捨得》——做部屬的十項全能

星雲大師《捨得》

做部屬的十項全能

任何一個主管,總希望屬下能各盡其職,在工作上都能有所表現。不過,這也得主管領導有方,以身作則,給予部屬尊重、鼓勵;只要有機會表現,沒有人不想力求上進。所以,好的主管能發掘部屬的潛能,使得人人都能“十項全能”。所謂“十項全能”,略述如下:

一、能早能晚。主管要讓部屬在工作上,能早到,也能晚退,不計加班,只想把工作做好。

二、能飽能餓。部屬因爲精神飽滿,心甘情願,工作時能提早吃飯,也能遲一點再吃,總要把工作完成,纔算安心。有了這種能飽能餓的工作精神,不管做什麼,都容易達到目標。

三、能冷能熱。不管天氣寒冷,還是炎熱難當,一個樂在工作的員工,都會有忍的毅力,冷熱不會影響他的工作熱誠。

四、能前能後。有的員工在主管面前工作認真,主管不在時則懶散無力。一個好的主管,能讓屬下無須命令,自己就能自動自發,前後一如。

五、能進能退。主管和部屬要有共同的理念,有時進步向前,有時退步忍耐;與同事相處,彼此相互體諒,謙虛退讓,不要計 1

較,和諧必定帶來興旺。

六、能有能無。好的部屬只想在工作上有成就,並不想自己得獎牌、領獎金;沒有獎牌、獎金的鼓勵,照樣奉獻、苦幹。能有能無的人,其實他已具備各種能量了。

七、能大能小。在團體裏,讓他升級,他不矯情拒絕;不升級,他也不介意、不計較。有時要他領導一隊的人,他能做表率;有時要他獨自負責,他能把地掃好,把機械修好,把工廠整理好,大小事都能一一完成。

八、能樂能苦。有擔當責任的部屬,與大家相處和樂。他能安於安樂,遇到非常時刻需要加班奉獻,他也不以爲苦,甚至能以苦爲樂。

九、能榮能辱。在大衆中做事,有了成就,光榮集中而來,偶爾也會因爲過錯而受到懲戒,一般認爲這是恥辱。但是能幹的部屬,懂得“爭氣不要生氣”,他會在工作中努力表現,以洗恥辱,所以他能受得起各種待遇。

十、能上能下。公司裏有的人能上也能下,有的人能上不能下,有的人願上不願下,能上能下,必然晟受主管歡迎。

以上“十項全能”,都是思想、理念和精神上的要求,無關技術、能力。如果在思想、理念上具備了“十項全能”,又能在技術上力求進步、成長,則前途發展,自然不可限量。2

標籤:讀書筆記 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