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相約星期二》

第一篇:相約星期二 讀書筆記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相約星期二》

《相約星期二》讀後感

這是一本關於死亡旅程的書籍。

這是一本叩問人類內心的書籍。

在閱讀的過程中,

我思考着這樣的問題:

在高度商業化的美國,

他們看待人

心、死亡的態度是如何的呢?

人,是社會的動物,離開人類社會,人將舉步維艱。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 “城邦之外,非神即獸。

”那每一個人在社會中是如何扮演自身角色的呢?

在經濟學中,將貨物的出售,稱爲“最驚心動魄的跳躍”

。因爲商品中凝聚

着生產者的勞動價值。

這一價值是否能夠獲得社會的認可,

則必須通過其出售成

功來體現。

在經濟學中的認識,

其實也回答了人與社會的關係。

每一個生活在社

會中的人,永遠都需要社會對他付出的認可。

每一個人都需要獲得他人的讚賞。

在今天高度物質化的世界中,

人們逐漸將自己的付出簡單地歸結爲物質化的

生產。

將成功簡單地定義爲工作中取得令人歎爲觀止的業績。

而莫里通過他的言

行,

告訴我們:

工作並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也完全沒有必要將自己擱置在無謂

的瑣事之中。我們的生活,有着更重要的東西需要我們去留意——我們的家人、 朋友以及認識或者不認識的身邊人。

人不僅是物質的人,

同時也是精神的人。

當在完成衣食之需後,

每一個人都

需要獲得感情的體驗,並且這種體現相較與工作的成就感而言,是更爲長久的。 工作會離我們而去,但是家人、朋友、關心我們的人卻難以割捨。

佛教禪宗認爲:

迷人唸佛生彼,

悟者自淨其心。

時代跨入二十一世紀已經有

了近十個年頭,

科學技術仍舊以迅猛的革新姿態掌握着人類社會發展的脈絡。

是,

科技發展在帶給人們日益豐富的物質享受的同時,

卻不曾真正使人們獲得夢

寐以求的自由。

戰爭的威脅、

環境的污染、

人際的競爭、

層出的疾病使人們陷入

困惑:

難道這便是自身苦苦追尋的結果。

長時間向身外求法並未使人活出自在與

自由,反而卻誤入層層囹圄。

莫里的理念暗合禪宗的教義:

通過對自身內心的探求,

來獲取對於生命更爲

深刻的認知,

達到人生圓滿的境界。

莫里正是通過對於內心的探求,

尋找生命的

意義。哪怕面對死亡,莫里都能以一顆平和的心態去面對。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往往簡單地認爲我們的快樂來源於物質的刺激,

因而將

自身的苦悶和抑鬱歸結爲世道不公與人心不古。

但是,

作爲芸芸衆生的我們是否

想過,

曾經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欣喜是否長久?刺激畢竟是瞬間的,

而興奮也只

能是一時的。片刻的歡愉過後是漫長的空虛。物質的獲取難以獲得靈魂的滿足, 因爲我們錯認了快樂的本源。

真正的快樂,僅僅只是一種平和的心態。

真正的快樂,根植於與他人的情感之中。

真正的快樂,因爲快樂所以快樂的坦蕩。

我想,這便是莫里直面死亡、慨然無憾的原因所在。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是寫在《》封面的一句話,這句話精簡但卻有內容,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書中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症後,在生命最後的一段時間裏,他與他的學生米奇約定每週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直到老莫里離開。“課堂上不需要書本,不打分數,也沒有成績,但討論的題目很多,涉及的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老莫里的談話平和、親切、幽默,他對他即將死去直言不諱,讓人敬佩不已。

如果還有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做什麼?這是學生在教授臨終前幾天提的一個問題。教授想來想去,最滿意的安排竟然是這樣的:“早晨起牀,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麪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後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一次只請一兩個,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後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麪食,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教授說,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後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莫里最後的願望,在我們看來是很容易實現的,我們每天過的不正這樣平凡的一天嗎?而對莫里來說就是這麼平凡的一天卻是最完美、最美好的一天。人在健康活着的時候,每天都在做着自己認爲應該做的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而奢華的夢,或許是住上小別墅,開上寶馬車,或許是世界環遊,或許是功成名就……就在我們每天在忙於追夢的時刻,時間已經悄然

從身邊溜走而自己卻渾然不覺。我想莫里教授也不例外,所以在生命垂危的時刻才發現自己已經錯過了美好的每一天。

人生無常,歲月催人老,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衰老和病痛,在衰老和病痛來臨時,你可以感嘆青春一去不返,但卻無法拒絕衰老和病痛。莫里說:“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爲衰老和病痛總會來,你爲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那麼面對這個讓我們無法拒絕而又害怕的時刻,我們該怎麼辦呢?莫里的答案就是:與生活講和。一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論。他認爲:“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覺得自己高於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那麼,就在自然的懷抱裏講和吧。”他繼續說到:“只是當你還健康的時候,你應該發現你現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當我應該是個孩子時,我樂於做個孩子;當我應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於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於接受自己賦予我的一切權力。我屬於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在的我。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爲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環顧我們周遭,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過往……這一切都是在浪費有限的生命而已,我們真正該做的就是用心去感受不同階段、不同環境下所有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在不遠處等着你,就算病痛已經纏上了你,你都有權力去享受快樂和幸福,而不是誠惶誠恐地度過餘生。

在莫里最後的歲月裏, 他幾乎是逼視着自己的肌體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兒,明天到哪兒,這比快速死亡要殘酷得多,簡直能把人逼瘋,這並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然而莫里老人卻說:“我的時間已經到頭了,自然界對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見它時那樣強烈。這就像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孩子的經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莫里就是這樣一邊樂滋滋地體驗死亡,一邊與米奇討論着人生。這本書讀第一次時因爲好奇,讀第二次是因爲敬佩和感動。即使讀了二次,我知道我還無法體會和理解莫里的境界,但是我從莫里那獲得了一個人生理念:只要用心去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完美的一天。

人說,只怕世上只留下些愛心、同情心、責任心、善心、平常心、童心的時候,就全完了有點道理,但是,大家都有判斷和理解能力了吧,這個書不是爲了影響更多人成爲莫里,而是說繁複的生活中也該靜靜心思考~ 讓功利者警醒,於我,是學到了一些道理我看的是吳洪翻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的版本,書譯的不錯,餘秋雨的序也錦上了添花餘秋雨說,人生的意義鮮有人講,是大家知難而退,於是做了這樣的假設,有一位這樣的老人“他不太重要,不必在臨終之時承擔太多的外界使命;他應該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絕壁上居高臨下地來俯視衆生;他應該很瞭解世俗社會,可以使自己的最終評判產生廣泛的針對性;他,我硬着心腸說,臨終前最好不要有太多子女圍繞,使他有可能系統有序他說完自己想說的話,就像一個教師在課堂裏一樣——那麼對了,這位老人最好是教師,即便在彌留之際也保留着表述能力,聽講者,最好是他過去的學生……”莫里就是這樣契合的老人,在最後的日子裏把自己生活的智慧,說給學生米奇分享給大家~1有一位名叫萊文的智者說,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爲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學會如何施愛與於人,並去接受愛。2我們真正的需要不是過多的物質,

而是“給予他人你應該給予的東西”——“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和意義的創造。”“只要你做的是發自內心的,你過後就不會感到失望,不會感到妒忌,也不會計較別人的回報。否則,你就要患得患失。”3我們的文化莫里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只有在受到威脅時才變壞,而這一威脅正是來自我們的文明社會,來自我們的經濟制度。即使有工作的人也會受到威脅,因爲他會擔心失去它。當你受到威脅時,你就會只爲自己的利益考慮,你就會視金錢爲上帝。這就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這就要建立自己的文化,在小事情上遵紀守法,“但在大問題上——如何思想,如何評判——你必須自己選擇。”“每個社會都有它自己的問題,我認爲逃避並不是解決的方法。你應該爲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莫里的文化是“一種人類活動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愛護”。莫里全身心投入和人的交流“我在和你說話。我想的只有你。”那些和人說話不專心的人活得太匆忙了“他們沒有找到生活的意義所在,所以忙着在尋找。他們想到了新的車子,新的房子,新的工作。但過後他們發現這些東西同樣是空的,於是他們重又奔忙起來。”而莫里“情願把精力放在與人的交流上。”“小組討論,和朋友散步,去華盛頓廣場的教堂跳舞自娛他還制定了一個名叫綠屋的計劃,爲貧困的人提供心理治療。他博覽羣書爲他的課尋找新的思想內容,他走訪同事們,與畢業的學生保持聯繫,給遠方的朋友寫信。他情願花時間去享享口福和賞玩自然,而從不浪費在電視喜劇或週末電影上。”4怎樣在感情上超脫自我完全投入感情,只有經歷了才能超脫自我莫里談到了最讓他害怕的時刻:劇烈的喘氣使他透不過氣來,他不知道還有沒有第二口氣能接上去。這是最讓人害怕的時刻,他說,他最初的感情便是恐懼。害怕和擔心。但當他認識了這些感情的內容和特徵——背部的顫抖,閃過腦部的熱眩——後,他便能說,“好了,這就是恐懼感。離開它。離開它一會兒。”對孤獨也一樣:體會它的感受,讓淚水流淌下來,細細地品味——但最後要能說,“好吧,這是我的孤獨一刻,我不怕感到孤獨,現在我要把它棄之一旁,因爲世界上還有其它的感情讓我去體驗。”5關於婚姻和家庭你要清楚結婚是爲了什麼,是爲了得到一生的伴侶愛情和婚姻需要建立在互相尊重、妥協、開誠佈公地交流、共同的價值觀的基礎上。這一價值觀裏最重要的是“你們對婚姻的重要性的信念。”家庭的涵義在於愛和“心理安全——知道有一個家在守護着你。只有家庭能給予你這種感覺。金錢辦不到。名望辦不到。”有人視孩子爲自己事業上的絆腳石,莫里說“如果你想體驗怎樣對另一個人承擔責任,想學會如何全身心地去愛的話,那麼你就應該有孩子。6關於疾病、衰老、死亡的思考疾病使他生活難以自理和失去隱私,但是莫里說“我感覺到了依賴別人的樂趣。現在當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塗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是一種享受。當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以爲常了。“這就像重新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孩子的經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年輕會幼稚,衰老是走向成熟,接近死亡也有積極的一面。“但願我變年輕”這樣流行的想法反映了“生活的不滿足,生活的不充實,生活的無意義。因爲你一旦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你就不會想回到從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你想體驗六十五歲的那份經歷。”“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爲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學會了死,就學會了活。”如果你能接受隨時都會死去的事實,你就會更注重自己的真正的需要。餘秋雨說莫里爲自己擬定墓碑的碑文“十分收斂,又毫不謙虛。”——碑文是:“一個終身的教師。”若非得從書裏找出什麼不足,那就是生活的智慧貫穿其中,沒有有條理清楚的列出來,你自己思考去!

第二篇:重讀相約星期二 讀書筆記

重讀《相約星期二》有感 我曾經提及過,當我看到《相約星期二》出現在推薦的書目上,心裏是有點小激動的。因爲我當年購買這本書,其實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餘秋雨教授曾爲該書寫作序言: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

時光過了十年,一本書在浩瀚如大海的書市生存下來,並且依然給一代一代的人以感動,是很了不起的。最近,更有臺灣藝人金士傑和卜學亮將此書改編成話劇搬上舞臺,引起更多人的關注。於是,當今年寒假學校閱讀專題再次推薦了這本書後,我又一次打開書本,以我經歷了十年的人生的眼光再次審視感悟這本好書,學習生命的智慧。

書中所揭示的生命箴言,來自於一個老人。這位老人是教授,所以顯然他有智慧,這位老人罹患絕症,書中所以記錄的言語是他生命最後時光坦誠的感悟,所以有着難得可貴的率真和超然。他那些平和親切,幽默睿智的談話好似一雙歷經歲月、枯老而溫存的手,撫慰世間芸芸衆生。

當我這次重讀的時候,最深地擊中我內心的是這個問題:

如果還有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做什麼?

莫里教授的回答是這樣的:“早晨起牀,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麪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後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一次只請一兩個,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後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麪食,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教授說,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後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

記得當年我還年輕的時候,閱讀到這樣的話,似乎心有觸動,有被教授單純的生活觀念而感動。而當我十年後重讀此段,雖然,這些文字是已經曾經見到過的,心中留有大概的印象,然而它們在我心中卻掀起巨大的波瀾。因爲在工作、婚姻、賺錢、買房等世俗現實生活歷練之後,更能感受到人活一輩子,面對生存的基本需求和物慾的渴求,若要在心中堅持淡定、自然、平和的生活心態的不容易。

古人說,“小隱隱於林,大隱隱於市”。在這個充溢着現代商業氣息的大都會,審視我們的內心,我們內心真正的快樂來自於什麼?曾經有位作家說過,當你在年邁回顧你的一生最美好珍惜的記憶的時候,絕對不會是哪一次加薪提幹,購車購房,一定是和親人相伴度過的時光。

無論這個社會怎樣從農業文明跨入商業文明,人們內心最深層的渴念是一樣的,人心其實可以很單純,很乾淨。尤其在人類的發展將我們的地球鼓弄得千瘡百孔的今天,提倡簡單生活,應該是人類的未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能堅守住內心的純淨。人的一輩子其實很短暫,我們是否一定要等到大限來臨之前才能回到孩子一般純真心靈呢?

重讀《相約星期二》,是我在身爲人師十五年以後。我感動於本書的出版,我以爲它也是一個動人故事。事實上,最初米奇每星期飛越長途去聆

聽教授的授課,並不是功利地爲了寫書出版。對於他來說,與恩師相約星期二的時光是一個審視自己、重讀人生必修課的機會。由於教授在治療期間花費了鉅額醫藥費,於是最終米奇決定出版書作,將所得償還老人遺留的債務。

我不由想,當時,米奇得知了教授重病的消息後,是什麼使得他能每星期乘坐飛機去赴這場星期二的約會的?如果莫里教授沒有在大學期間,以他巨大的人格魅力給與了他學生終生難忘的教益,米奇又怎麼會當即作出這份決定?

我還想,一個真正有思想有靈魂的老師,他所賦予學生的教育是否就在離開學校後結束了?我深信,其一,米奇從莫里身上在大學期間所受到的感染一定是影響他終生的。其二,一個教師的授課,不僅在課堂裏,更在人生裏;教學的內容,不僅有知識,更有生命的智慧。

是爲啓迪,當自勉努力。

第三篇:教師讀書筆記摘抄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

耐心等待,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一個學生在學習上後進了,是因爲以前的學習問題如雪球越滾越大,日積月累形成的,哪麼化雪過程當然也需要一個時間。 耐心指導,給孩子搭梯建橋。 對學生要有耐心,首先就要對他們有信心。知識的積累,思想意識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育好學生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需要樹立信心。有的教師面對學生總是唉聲嘆氣,卻不知自己已經放棄了成功。成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構成的。轉化差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對差生沒有了信心,失去了興趣,也就失去了耐心。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這無疑是致命的錯誤。對學生沒有耐心,失去耐心就等於失敗,因此,耐心需要樹立信心,需要堅定的信念。 其次要有責任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陽光下最純潔、最偉大的、最光榮的職業,這是世人對我們的尊重,同時也是給我們的一種壓力和責任。倘若一個教師的工作不負責任,對學生沒有負責任,也就很難做到耐心細緻的教育工作。

本站範文網()

讀書筆記的格式

讀書筆記主要有三大類:1.摘要式筆記摘要式筆記是一種在閱讀中把同自己的學習、工作或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確無誤地抄錄下來的筆記形式。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時間、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

摘要式筆記又可分爲:

(1)索引索引筆記是隻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

(2)抄錄原文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爲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

(3)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按照原文的順序,扼要的地把書中的觀點、結論摘抄下來。

2.評註式筆記這是一種在閱讀中寫出自己對讀物內容的看法的筆記形式。

評註式筆記又可分爲

(1)書頭批註這是一種最簡易的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和加批註,或者是摺頁、夾紙條作記號等。

(2)提綱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挈領地敘述出來。

(3)提要提綱和提要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

(4)評註就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註解。

(5)補充原文就是在讀完原文或文章之後,對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

3.心得式筆記心得式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啓發與收穫的一種筆記。

心得式筆記可以分爲:

(1)札記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稱札記。

(2)心得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穫寫出來。

(3)綜合綜合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的筆記。

怎樣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一)提綱式。以記住書的主要內容爲目的。通過編寫內容提綱,明確主要和次要的內容。(二)摘錄式。主要是爲了積累詞彙、句子。可以摘錄優美的詞語,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後熟讀、背誦和運用。(三)仿寫式。爲了能做到學以致用,可模仿所摘錄的精彩句子,段落進行仿寫,達到學會運用。(四)評論式。主要是對讀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以肯定其思想藝術價值如何。可分爲書名、主要內容、評論意見。(五)心得式。爲了記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記下讀了什麼書,書中哪些內容自己教育最深,聯繫實際寫出自己的感受。即隨感。(六)存疑式。主要是記錄讀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邊讀邊記,以後再分別進行詢問請教,達到弄懂的目的。(七)簡縮式。爲了記住故事梗概、讀了一篇較長文章後,可抓住主要內容,把它縮寫成短文。 以上各種形式,可由淺入深逐步掌握。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之外的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 作文網校 讀書筆記大全

第四篇:教師讀書筆記摘抄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

摘抄(1)

領悟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思想:

每個有文化、有教養的人都向往創造性勞動的歡樂,以及由於勞動的創造性而帶來的生活上的充實。

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在於,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對每一節課,都要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怎樣進行這種準備呢?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在你的科學只是的大海中,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一粟。 摘抄(2)

領悟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思想:

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

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記憶是靈活的,很敏感的,如果你善於使用它,不使它負擔過重,它就會成爲你的第一個助手。

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當更多的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

只有當知識成爲精神生活的因素,佔據人的思想,激發人的興趣時,才能稱之爲知識。 摘抄(3)

領悟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思想:

要使學生的只是不要成爲最終目的,而要成爲手段。

爲了使學生從思考中獲取知識,教師必須對學生的知識有充分的瞭解。

不要讓學生去記誦那些還不理解、沒有完全弄懂的東西。

只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不犯任何一個錯誤,他才能成爲讀寫無誤的人。

懂得還不等於已知,理解還不等於知識,爲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 請你毫不猶豫地在每一節課上儘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

評分寧可少一點,但是每一個評分都要有分量,有意義。

如果學生感到沒有努力的方向,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這對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壓抑。 盡一切努力使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

摘抄(4)

領悟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思想:

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

複習是學習之母,不要讓它變成後孃。

複習時要放過細節,抓住要點。

觀察是思考和記憶知識之母。

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書寫不好的人,總是那些閱讀也不好的人。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5)

1對知識的興趣的第一個源泉,第一顆火星,就在於教師對上課時要講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實所抱的態度。

2讓學生把你所教的學科看做是最感興趣的學科,讓儘量多的少年像嚮往幸福一樣幻想着在

你所教的這門學科領域裏有所創造,做到這一點是你應該引以爲榮的事。

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3學生應當感到自己的知識、思想、技能是一種榮譽和尊嚴。

4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他們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爲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取決於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佔有何種地位。

5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正在不斷地豐富着,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閱讀就會成爲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

6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是停滯的、貧乏的,在他身上產生了一種可以稱之爲“不尊重思想”的徵兆,那麼這一切就會明顯地在教學教育工作中反映出來。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6)

7明智的善於思考的教師能給學生贏得時間。

8學習要在一種多方面的豐富的精神生活的廣闊背景下進行。

9儘量做到讓有趣的使兒童感到驚奇的東西,同時成爲兒童的智慧、情感和全面發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東西。

10應該使兒童的時間充滿使他們入迷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又能發展他們的思維,豐富他們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又不破壞童年的情趣。

11閱讀應當成爲吸引學生愛好的最重要的發源地。

12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 13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

14書籍不僅能造就聰明的頭腦,而且能培養出靈巧的雙手。

15通過閱讀而做好準備的注意力,是減輕學生腦力勞動的最主要的條件之一。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7)

不管你到公共圖書館去借任何一本書是多麼方便,我還是勸你建立起自己的藏書。

年輕的朋友,我建議你每個月買三本書,(1)關於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學科問題的書;

(2)關於可以作爲青年們的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鬥爭事蹟的書;(3)關於人(特b別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

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都應當變得更豐富,到了你參加教育工作滿十年的時候,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顯得象識字課本一樣,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你纔可以說:爲了上好一節課,你是用一輩子在備課的。只有每天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科學知識,你纔有可能在講課的過程中看到學生的腦力勞動:佔據你的注意中心的將不是關心教材內容的思考,而是對於你的d學生的思維情況的關心,這是每一個教師的教育技巧的高峯,你應當努力向它攀登。

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8)

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

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卻是教育的責任。師與生之間,維繫在一起的是愛,因而愛也就成爲了教育永恆的主題。“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跡的愛,我希望自己能夠達到這個境界。”多麼樸實的一句話。正是這樣樸實的一句話,道出了張思明對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對教育工作的態度——用心去做。

用心做教育,就要擁有一份童心。

教師與學生構成了教育的主體,教師是施教者,學生是受教者,而兩者並不是對立的,教師與學生間的和諧成爲了教育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動中,由於學生的年齡因素決定了學生的思想,他們有自己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作爲與學生有一定年齡差距的老師,則必須要擁有一顆學生一樣的童心才能與學生走得更近,才能走進學生內心深處,使教育活動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獻一片愛心。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9)

“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學生在老師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們就得用我們的愛來教育他們。我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麼,上課、批改作業?不是,那只是我們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們主要的工作是把我們的愛給學生,並且,要把我們的愛給每一個學生,不要有所遺漏,因爲,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原來每個孩子都是那麼可愛。用心做教育,就要豎立一顆恆心。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個週期性較長的工作,也許作爲我們來說,體會到的只是重複:上課、作業、輔導??,然而,正是在這單調的重複中,學生卻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着變化:年齡在漸漸長大,知識在逐步增多,思想越來越成熟,與人交往的能力越來越強??當然,這些不會展現在我們面前,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生的一言一行體會得到。這是我們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教育的結果。我們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經過多次思想工作,頑固不化的調皮學生愛上了學習;經過耐心輔導,成績落後的學生迎頭 趕上??這些都是我們長期教育的結果。

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從事着教育這一事業,我們應該用童心、愛心、恆心去撐起這一工作,我們應該用心地去做好我們的工作。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夕陽之輝。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說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10)

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說,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但是由於工作的限制,上班族們不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裏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通過書本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總的來說,讀書對於我們個人成長的好處可體現在幾個方面。

一、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說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爲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開闊人的視野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纔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說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必須對相關的科學都

有所瞭解才行。

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說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爲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

從它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爲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讀書有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爲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

所以我們要倡導並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

教師讀書筆記摘抄(11)

讀書與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兩大法寶

“讓讀書成爲習慣”,已成爲很多校長的辦學理念和教師的座右銘。讀書對於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去認識。一是從“博”的角度說,教師應不斷地汲取新知的營養,“人不學,不知道”,“飯養人,書養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都講的是讀書學習的a重要性,更何況要“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二是從“專”的角度說,教育正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進程中改革和發展,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正在引領我國教育的前行,課堂改革要求教師的素質不斷提高。讀書學習成爲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升的必然要求。

做反思性教師,也成爲廣大教師的共識。唯有學思結合,才能促進學以致用。“學而不思則罔”,“篤學之,慎思之,明辨之”,是學思關係的準確闡釋。教師的學思結合,主要是指教師在學習了新理念、新方法、新知識後,一方面聯繫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回顧式思考,從中檢討得失,尋找生長點;二是用於指導當前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反思中前進,在前進中反思,促進素質和能力螺旋式上升。

讀書是反思的前提,反思是讀書的發展,首先要重視的是讀書。教師讀書,應以專業發展爲宗旨,應以閱讀教育專著和文章爲主要,應有一定的方向性、漸進性和系統性。不一定只限於讀書閱讀,網絡學習、電視收視的形式都可利用。讀書要多做筆記,擷取重要觀點和新穎的材料,供回顧和運用。讀了好書,多和同事交流,以收“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的共享之樂。

反思是實現讀書價值的過程。反思主要是針對本人,但有反思力的教師不僅僅侷限於此,而應當由己及人,由局部到全局,由現象到本質,讓思考的層次上升到對教育環境、教育規律、教育方向上來。回顧過去,審視現在,思考未來,從而成爲優秀教師,甚至教育專家。

讀書反思同其它研修形式相比具有顯著優勢。

從教師工作的環境特點看。讀書反思是獨立的個體性勞動,依賴的是個人的意志和反思力,它需要環境支持,但它不依賴環境。教師工作實踐是反思的不竭源泉,每個細節都能激起思想的火花,又最具有反覆實驗和研究和條件。學校是知識分子的環境場,獨立思考是知識分子的特質,多種資源的交流,又可以構成互動,使讀書反思的境界不斷提升。從培養教師和學生的特色看。有成就的專家型教師都是個性特色發展的結果,讀書反

思活動無疑是形成教師個性特長的重要過程。有特長的學生背後,多是因爲有一個有特長的家長或教師。教師讀書反思形成特長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發生,無疑會是一個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

從多種研修形式實踐效果的比較看。教師研修的主要形式,除讀書反思外,還有同伴互助、案例分析、專家引領等。這幾種形式比較,讀書反思的優勢明顯。它是同伴互助、專家引領、案例分析等形式的基礎,知識學問的積澱,反思力的形成,爲其它形式的作用產生優越的自身條件。同伴互助形式需依賴同伴間的真誠合作,要建立在或自覺組合或組織安排,但必須是互相欣賞並積極互動的前提下,而互助又往往侷限在點撥、帶動的層次上,需要外因內因共同作用,而不像讀書反思那樣更有利於主體性主動性作用的發揮,更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專家引領的作用有時是突出的,但在信息時代,專家的理論與示範通過閱讀或上網都能獲得,專家資源完全可以共享。何況“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要學真本領還得靠自己“面壁十年圖破壁”的精神和實際行爲。案例分析是用典型案例指導一般,它是一種比較高層次的,較多地依賴已有的分析的水平和能力的研訓形式,對普遍提高受訓者分析問題的水平和能力有較大的幫助。但案例首先要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纔有分析研究的價值。分析過程中,由於立場不同,分析的方法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結果也是開放性的。其次,用在法律政策等領域的把握方面效果比較明顯,但相對於教育教學這種個性化問題的解決上,有效性受限,而讀書反思有助於厚積薄發,往往更能幫助教師對教育現象作準確判斷。另外,由於讀書反思形式在時間和形式上都很靈活,故還有低成本、高回報之效。當然,讀書反思也需要和其它多種形式結合,專家引領,同伴互助等形式的互動性特點使之也是校本研修的必須,能有效地促進個人讀書反思成果的共享,使團隊學習質量得到提升。

讀書反思活動開展的基本方法爲:

以建設書香校園促進讀書活動的開展。現代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學校文化建設,學校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校文化的建設,讓學校充滿書香,以讀書來提升學校的文化品質。學校應幫助教師制定可行的讀書規劃,使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閱讀一本教育專著;可通過組織讀書筆記交流、讀書報告會、讀書演講、讀書明星評選等活動,將讀書活動納入教師繼續教育校本研訓來加以管理,促使讀書形成風氣,成爲習慣,成爲品質。

以撰寫教學後記促進反思習慣的形成。很多學校提倡集體備課,這是通過校本研訓發揮集體智慧,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但因教師和學生都存在着個性差異,施教的方法有別,效果也會不同。因而必須有一個個性化的反思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用寫教學後記的形式來完成。教師以自己讀書而獲得的理性知識爲基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甚至個別的教學細節進行審視和開展深入的思考,總結得失,形成文字於備課筆記之後,作爲以後教學的參照,可以作爲教學問題研究的基本材料。

以開展課題研究提升讀書反思的價值。問題就是課題,發現問題就是科研過程,參與研究就是成果。這種新的教育科研觀更符合廣大中國小教師的實際,有利於提高廣大教師科研的積極性。學校可將讀書反思與教育科研結合,形成研訓一體化的模式。用一個線索將讀書活動的內容形式,教學後記所關注及思考的方向統一到一定的科研課題上來,讓教師以最平常的工作狀態、內容、方式切入到教育科研中,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教師素質,促進工作發展。

第五篇:教師讀書筆記摘抄

耐心等待,給孩子足夠的時間。一個學生在學習上後進了,是因爲以前的學習問題如雪球越滾越大,日積月累形成的,哪麼化雪過程當然也需要一個時間。

耐心指導,給孩子搭梯建橋。

對學生要有耐心,首先就要對他們有信心。知識的積累,思想意識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育好學生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需要樹立信心。有的教師面對學生總是唉聲嘆氣,卻不知自己已經放棄了成功。成功,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構成的。轉化差生,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對差生沒有了信心,失去了興趣,也就失去了耐心。作爲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這無疑是致命的錯誤。對學生沒有耐心,失去耐心就等於失敗,因此,耐心需要樹立信心,需要堅定的信念。

其次要有責任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陽光下最純潔、最偉大的、最光榮的職業,這是世人對我們的尊重,同時也是給我們的一種壓力和責任。倘若一個教師的工作不負責任,對學生沒有負責任,也就很難做到耐心細緻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