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7片

第一篇:資本論讀書筆記7

讀書筆記7片

第七篇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一章簡單再生產

1、物質資料再生產

2、資本價值再生產

從再生產的過程看,可變資本是由工人自己生產出來的

從再生產的過程看,全部資本都是由工人生產出來的。

總之,從再生產的過程看,工人不僅創造了剩餘價值,而且創造了可變資本,不僅創造了可變資本,而且創造了全部資本。

3、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再生產

資本價值的再生產過程中,不斷地再生產着勞動者和勞動條件的分離,不斷地再生產僱傭勞動和資本的關係,也就是不斷地再生產着資本主義生產關係。

作爲生產過程結果的產品被資本家佔有,資本家就仍然作爲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所有者,不斷地被再生產出來。工人在走出生產過程時仍然是除了勞動力以外就一無所有的人。僱傭勞動者這樣不斷再生產或永久化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勞動力的再生產是資本主義生產必不可少的條件。表面看,工人用工資購買生活資料,似乎是個人消費。但對資本和國家來說卻是生產的,因爲它生產了創造別人財富的力量。因此,從社會角度看,工人階級,即使在直接勞動過程以外,也同死的勞動工具一樣是資本的附屬物。

所以,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只要是在聯繫會考察,或作爲再生產過程考察,它就不只生產商品,不只生產剩餘價值,並且生產和再生產資本關係本身:一方面是資本家,另一方面是工資僱傭勞動者。

第二十二章 剩餘價值轉化爲資本

1、資本積累的實質。所謂資本積累就是把剩餘再轉化爲追加的資本,從而使資本和僱傭勞動的關係擴大再生產出來。這種轉化並不違反商品的價值規律,這種轉化還促進了商品生產的發展

2、在資本積累進程中,撇開資本家的消費不說,待轉化爲資本的剩餘價值又霏微兩部分,一部分轉化爲可變資本,另一部分轉化爲不變資本,而古典學派卻認爲是全部轉化爲可變資本,這個錯誤見解應該排除

3、剩餘價值總的來講是轉化爲資本和轉化爲收入這兩大部分。在剩餘價值量不變下,積累量就是它們的比重關係,或者說由積累率來決定。積累率又是由客觀的經濟規律來決定,而不是由資本家的節慾決定的

4、剩餘價值是積累的唯一源泉,在積累率已定的情況下,積累量由剩餘價值量從而由決定剩餘價值量的有關因素決定。

5、既然積累量從而可變資本的量是一個變動的量,也就沒有一個什麼不變的社會勞動基金,爲資本辯護的有關謬論也就被摧垮了。

第二十三章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ch1資本構成不變,對勞動力需求隨積累的增長而增長

1、由技術構成決定並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

2、工資上漲並不改變資本主義剝削關係

資本構成不變時,對勞動力的需求隨積累的增長而增長,資本需求超過通常的勞動供給,工資就會提高,但這絲毫不改變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性質。

資本積累不過是以擴大的規模再生產資本關係:一極是更多的更大的資本家,另一極是更多的隸屬於資本的僱傭工人。因此,資本的積累就是無產階級的增加,就是資本的剝削範圍的擴大。工資即或暫時上漲,從而勞動者的生活有所改善,不會消除僱傭奴隸的叢書關係和被剝削狀況。不論勞動力的賣價對工人怎樣有利,工人總要提供一定量的無酬勞動作爲積累的源泉。工資的增大至多也不過說明工人提供的無酬勞動的減少。這種減少絕不會達到威脅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本身。

3、資本積累規定了工資變動的界限

資本積累引起對勞動力需求的變化從而調節了工資率的變化。

如果工人階級提供並由資本家所積累的無臭勞動量增長得十分迅速,以致只有大量追加有酬勞動才能轉

化爲資本,那麼,工資就會提高;而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無酬勞動就會相應減少。但是一旦這種減少達到一定點,滋養資本的剩餘勞動不再有正常供應時,積累就會減少,工資又重新下降。工資的提高就限制在這樣的界限裏。

這個界限不僅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不受侵犯,而且還保證資本主義制度的規模擴大的再生產。

ch2在積累和伴隨積累的積聚進程中,資本可變部分相對減少

1、生產率的發展表現爲資本構成的提高

生產率提高,表現爲一個工人在一定的時間內以同樣的勞動力強度使之轉化爲產品的生產資料的相對數量的增加。直接反映爲資本的技術構成的提高上。反映在資本的價值構成上,是資本價值的不變部分靠減少它的可變部分而增加。當然,積累的增進,時資本的可變部分相對的減少,並不因此排斥它的絕對量的增加。

2、說明資本積累的動因及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並比較資本積累與積聚,資本積聚與集中的區別和聯繫

a、 資本積累的動因:

① 資本積累的內在因素是實現資本的價值增殖。資本積累本質上是把資本的增殖轉化爲實現資本進一步

增殖的手段。

② 資本積累的外在因素是市場競爭。它迫使資本擴大自身的規模以便提高競爭力。外在的競爭壓力會轉

化爲內在的資本積累動力。

③ 資本增殖和市場競爭不僅都是資本積累的動因,而且二者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係。實現

價值增殖的本質慾望推動着資本的市場競爭,而市場競爭的成敗又影響着資本價值增殖的程度。

b、影響資本積累的因素:

① 利潤率。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利潤率越高,資本積累量越多。

② 預付資本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預付資本量越大,資本積累量越多。

③ 生產要素效率的提高。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在生產中的運用,可以帶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生產成本

的下降,都能提高利潤率,增加資本積累量;而且由於生產要素效率的提高,使得產品價格下降,一定的資本積累量可以購買更多的產品即要素,使資本積累的實際效果提高。

④ 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的差額。這一差額會隨着資本總量的增大而增大。

⑤ 積累率。在利潤量一定的情況下,積累率越高,資本積累量越大。

c、資本積累與資本積聚的比較:(先把兩者的定義都給出,如前所述)

① 資本積累引起了資本積聚。

② 資本積累是資本積聚的前提和基礎。

③ 資本積聚能通過資本規模的擴大來增強資本積累的能力。

d、資本積聚與資本集中的比較:

① 聯繫: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都能使單個資本的規模增大,並且二者有相互促進的作用。資本積聚使單

個資本增大,增強了資本的競爭力,有利於它在競爭中加快資本集中;資本集中又使單個資本具有更大的增殖能力,促進資本積累並推動資本積聚。

② 區別:

⑴ 資本積聚以剩餘價值的積累爲前提,資本集中則不。

⑵ 資本積聚的實現會受社會所能提供的實際生產要素增長的制約,資本集中則很少會

⑶ 資本積聚增大了社會總資本,資本集中只能改變資本的結構和質量。

⑷ 資本集中擴大資本規模的速度比資本積聚快。

ch3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後備軍的累進生產

1、相對過程人口是資本積累的產物又是資本積累的槓桿

2、過剩人口的增加幣可變資本的相對減少更迅速

3、工資的一般變動僅僅由同工業週期各個時期的更替相適應的產業後備軍的膨脹和收縮來調節

ch4相對過剩人口的各種存在形式。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1、相對過剩人口的各種存在形式:

流動過剩人口:它的成員迅速耗損,但是它的人數不斷增大

潛在過剩人口:農村

停滯過剩人口:停滯的過剩人口,形成現役勞動軍的一部分,但是就業極不規則

赤貧和需要救濟的

2、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社會的財富即執行職能的資本越大,它的增長的規模和能力越大,從而無產階級的絕對數量和他們的勞

動生產力越大,產業後備軍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勞動力同資本的膨脹力一樣,是由同一些原因發展起來的。因此,產業後備軍的相對量和財富的力量一同增長。但是同現役勞動軍相比,這種後備軍越大,常備的過剩人口也就越多,他們的貧困同他們所受的勞動折磨成正比。最後,工人階級中貧苦階層和產業後備軍越大,官方認爲需要救濟的貧民也就越多。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絕對的、一般的規律。

第二十四章資本的原始積累

1、祕密(實質)

原始積累絕不是古典學派所形容的那種牧歌式的東西,也不是資產者勤勞的結果,而是暴力剝奪勞動者的勞動條件的結果。創造資本關係的過程,只能是勞動者和他的勞動條件的所有權分離的過程。這個過程一方面使社會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轉化爲資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產者轉化爲僱用工人。因此,原始積累只不過是生產者和生產資料分離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之所以表現爲原始的,因爲它形成資本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方式的前史。

2、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

在資本集中的過程中,生產社會化所創造的新的生產力爲新社會準備着客觀的物質條件,而代表新生產力的,並作爲資本主義掘墓人的無產階級,又造成消滅資本主義的主觀條件。

以上主客觀條件的成熟,說明了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就是資本主義一定要滅亡,社會主義一定要勝利。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爲轉移的客觀規律。

從生產社會化的發展看:隨着資本的集中,使得勞動過程中勞動協作的規模日益擴大,科學發明日益應用到生產技術上面,土地日益被有計劃的使用,勞動資料日益轉化爲只能共同使用的生產資料,世界市場的形成,資本國際聯繫的加強,這一切使得生產進一步社會化了

從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的生產關係看:隨着資本的集中,也就是隨着那些掠奪和壟斷生產社會化成果的資本巨頭的不斷減少,無產階級遭受的貧困、壓迫、奴役、退化和剝削程度也不斷加深。反抗也不斷加強。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成爲生產力發展的桎梏。

當生產資料集中和勞動社會化達到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燬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

資本主義的私有制是對小生產者的私有制的第一個否定。但資本主義生產內在矛盾的發展,又造成對自身的否定。社會主義公有制要代替資本主義私有制,這是否定的否定。這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基礎上,重新建立消費品的個人所有制。第一個否定是少數掠奪者剝奪人民羣衆,後一個否定時人民羣衆剝奪少數掠奪者。

第二十五章現代殖民理論

第二篇:讀書筆記第7篇

閱讀成長護照

日期:4月1日(星期 六)

?

今天,我閱讀了一本科普圖書:《 中國少年智力開發百科全書》

我最喜歡的一章是:《歡叫的小鳥》

我觀察到生活中有類似的現象:小鳥在枝頭叫

我瞭解到的一個科學原理:

這是共鳴的效果。兩個紙杯粘在一起,便製造了一個封閉的

共鳴箱。我們用吸管,將空氣通過三角形小孔傳杯內。杯內的空

氣受到振動形成的聲波,而聲波內封閉的空間內能產生共鳴,聲

音強度變大,傳出來的聲音就變得像鳥叫了。

我所做的科學小實驗:

1. 把其中一隻紙杯倒過來,在底部劃一個邊長約1釐米的三角形小孔,一 角朝向杯底中央;

2. 將吸管平放在杯底,吸管口正對着三角形小孔的一角,幵用

膠帶固定好;

3. 用吸管吹氣,就會聽到“嗚嗚”的鳥叫聲了。

閱讀成長護照

第三篇:經濟學讀書筆記7

首先關於這周計量經濟學方面的進度,越來越感覺ols模型就好比完全競爭市場,是一個標杆,現實中太多模型都不是這樣,r2等普通的係數已經無法解釋我們需要的模型擬合優度不是萬能的,但是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檢驗值,尤其是對於時間序列模型或預測模型而言,以後你們學習橫截面模型或者微觀計量會發現很多擬合優度不到0.1。另外關於假設檢驗的原理,學生我結合吳喜之老師的《統計學:從數據到結論》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以前只知道假設檢驗首先就是要提出和你需要證明觀點相反的一個原假設,但對於這後面的原因,也就是爲什麼要這麼假設,沒有一個很好的瞭解。現在知道如果我們要證明一個人他從來沒罵過人,假如我們要直接證明他沒有罵過人那是非常困難的,因爲你要檢查他的每一句話,而我們如果只要證明他罵過人就可以了,這隻需要一次反例子,因此這後面的哲學是企圖肯定什麼事物很難,而否定卻要相對容易很多。假設檢驗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小概率原理,即指發生概率很小的隨機事件在一次實驗中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 如果小概率事件發生了,我們就要拒絕原假設。

關於p值大部分書上都只是說p值以前很難計算,現在計算機都可以直接給出p值,但一直不知道如何計算,現在從其他同學那有了一定的瞭解,比如有5000包糖,我們隨機抽取50包,並且每包的默認規格是500g,但實際上可能有很多不足500g,因此p值等於抽取的樣本50包裏面不足500g的概率除以c505000我沒有看懂,因此p值往往比我們選定的α值要更精確,這就好比一個身高180cm的男生,可能願意被認爲高於或等於180cm,而不願說他高於或等於155cm,雖然第二種說法數學上沒有絲毫錯誤,這裏的155cm也就好比是α值。

另外還有一個新的發現和困惑,比如ho: u=30 和h1:u<30,如果我們算出的p值大於我們選定的α值,比如α=0.05,那麼我只能說不能拒絕零假設,而不能說“接受零假設。”書上說我們如果我們說“接受零假設”,就必須給出接受零假設時可能犯第二類錯誤的概率,而這個概率只有在備選假設僅僅是一個與零假設不同的確定值時纔有可能被計算出,這裏的計算方法大概是怎麼樣呢?因此看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過觀察p值和α之間的關係來進行假設檢驗的方法就失效了,需要更優良的檢驗統計量。這麼久你還在糾纏於這個不應該,不是說不要糾纏而是要推進學習的速度!我現在發現你有一個毛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定要先概覽整個森林再來研究樹木,p值我理解就是接收原假設的概率而已,a是一個顯著性水平,表示“通常以α表示,是一個臨界概率值。它表示在“統計假設檢驗”中,用樣本資料推斷總體時,犯拒絕“假設”錯誤的可能性大小。α越小,犯拒絕“假設”的錯誤可能性越小。”何必糾纏於此呢?我理解就是我們如果要求高,比如a=0.01,那麼就是表示有1%以下的可能接收原假設即可,何必糾纏呢?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不是統計學,很多檢驗不但要看統計顯著性但是更重要的是要看經濟顯著性!一個學期快過去了,後面的很多東西你還沒有來得及學習,你先不要糾纏這些好不好,先把古扎拉蒂這兩本書兩週內看完再和我交流!

關於完全競爭市場的假設,學生認真的參考平狄克的微觀經濟學看了一遍,有四條假設,分別是價格承擔者,產品同質,資源的完全流動性和完全信息,其中價格承擔者中提到了每個廠商出售的產量佔全部行業產量的比重充分地小,這是不是說廠商產量和廠商規模有一定關係,從而說傳統的新古典理論提及了廠商規模問題,然而爲什麼《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發展》這本書要說傳統的新古典理論廠商組織規模大小無關緊要,學生還是不太明白假定生

產的東西都是無差異並且是價格承受着那麼規模大小就無關。另外我還參看了下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的定義和假設,都沒有規模的字眼,只是強調廠商個數和產品的特徵。只有自然壟斷中,提及了廠商的生產規模,自然壟斷企業生產的規模經濟需要在一個很大的產量範圍和相應的巨大資本設備的生產運行上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以至於整個行業的產量只有一個企業來生產時纔可能達到這樣的規模。

在閱讀《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的時候,關於配置住房的不同方法中,讓我發現了以前經常遺漏的一個問題,在壟斷中的一級價格歧視中,結果是帕累託有效率的,因此帕累託效率也是衡量的一個指標罷了,帕累托最優並不一定是最好的,他沒有考慮到交易收益分配問題,僅僅與交易的效率有關罷了,在一級價格歧視下,對於供應商來說是更好的,而對於消費者的境況就差了些什麼是最好?這裏看判斷的標準,你這裏研究的很不深入了,判斷標準就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如果不進行價格歧視最終供給量會少於進行價格歧視時候的供給量,廠商僅僅從整體的角度判斷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實際上就是窮人補貼富人,你去琢磨一下,比如大學收費可以進行一級價格歧視(當然前提很苛刻,就是每個人的支付函數必需無成本獲知,那麼高收入人羣可以支付高學費,那麼學校就可以對低收入人羣收取低學費,這哪裏不是帕累托最優呢,)。另外我們不能簡單說一種物品的供給減少了,那麼這物品的價格就會上升,比如如果房地產商決定把一些可出租住房改成個人公寓,我們不能再簡單的說那麼可出租的住房價格會上升,這樣的話我們僅僅考慮了供給減少的影響,而沒有考慮供給下降後對需求產生的影響,很有可能消費者會轉向購買個人公寓,因此可出租住房的價格到底是下降還是升,需要看供給下降帶來價格上升的效用和需求減少帶來的價格下降的效用哪個更大,或者還需要考慮更多的現實因素,而不能死套理論。再者顯示性偏好理論,我覺得在有些情況下也不適用,這個理論的前提是消費者行爲模型,人們總是選擇他們能夠購買的最好的東西,但有些時候並非如此,比如公司的採購員進行採購,他可能並不一定購買公司的預算約束下的效用最優的購買量比如(x,y),而可能和銷售方之間定有某種私人協議,應而可能購買比x,y小的數量,比如(m,n),我們不能說(m,n)優於(x,y),這也難怪我們要考慮更多參數的偏好函數。你這個問題就是在於沒有學好供給函數與需求函數的定義,學習經濟學務必記清楚其他條件不變這條假設!現實生活多見的價格上升需求上升,這裏就是需求函數中間的價格預期問題,如果價格上升導致價格進一步上升的預期,那麼需求肯定增加,但是如果價格上升導致價格下降的預期,那麼需求肯定下降,你看看教材,都是說“其他條件不變,價格上升導致需求下降”,這裏其他條件是什麼,收入、價格預期(本身的價格預期與替代品以及互補品的價格預期)、消費者偏好等等,分析問題哪有那麼教條呢?爲什麼要你使勁往前學習,計量經濟學中間對於需求曲線的識別問題討論了很多年,你不學習一個學期還糾纏在顯著性水平與概率上面,連續三週你都糾纏在那個上面!

最後關於希克斯替代效應和斯勒茨基替代效應,學生只知道如何通過用圖來描述他們的區別,但對於什麼時候應該採用哪種效應不是很理解,易老師您可以解釋下麼?這樣基礎的問題不需要我回答了吧,百度一下即可回答!

第四篇:7月3日讀書筆記

7月3日讀書筆記

1.書名:《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囚徒》

2.主要內容:在管理森嚴的阿茲卡班監牢裏關着一位伏地魔的忠實走狗小天狼星布萊克(也是哈利的教父)。哈利滿以爲這位伏地魔會在他面前永遠消失。但是,布萊克天天晚上唸叨着哈利他在霍格沃茨,他在霍格沃茨。那一天終於到來了布萊克真的來到了哈利面前。通過一系列的風風雨雨;通過了解了盧平教授的身世;通過羅恩和赫敏的幫助,這一團誤會終於解開殺死哈利的伏地魔並不是布萊克,而是羅恩的老鼠斑斑。(它是小矮星彼得,是一個強大的伏地魔)終於,哈利和自己的教父團聚,並生活在一起。

3.我喜歡的人物及原因:喜歡的人物:哈利波特。原因:他有十足的自理能力。在和瑪姬姑媽鬧完矛盾離家出走後到霍格沃茨這一段期間,哈利都是自己打理自己,他身邊沒有親人的陪伴,也沒有朋友的幫助。他仍然把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他珍視友誼的精神也很令我佩服。在羅恩被彼得咬傷並且被拖入地下樹洞的時候,哈利可以不管。但是,在逃跑和友誼之間,他選擇了友誼,我好感動。

4.心得體會:在生活中,我就沒有哈利那種自理能力。在家裏,我是小公主。早上,爸爸給我做早飯、疊被子;媽媽給我收拾書包、灌水。只有我,起來無所事事,就知道吃飯、背書包上學。以後,我要向哈利學習,向小公主、小太陽這些稱號說拜拜,做父母的萬事通、小幫手,做一個不讓父母操心的好孩子。

豐臺實驗學校五年級:張玄

第五篇:讀書筆記7

讀書筆記

——正確對待幼兒犯錯誤

最近學習了對幼兒的評價這一課程,感覺真是收穫了不少。怎樣對幼兒進行科學的評價呢?我想在不同的環境應該對幼兒進行不同的評價。在幼兒犯錯誤的時候,家長或老師認爲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不能正確的認識到孩子的錯誤或者說不能正確處理孩子的犯錯。我認爲孩子犯錯就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首先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爲是不對的,做錯了就應該受罰或者說承當相應的後果。應該去改正自己行爲,改正自己的錯誤。

在我們班,到週末就要對小朋友進行評價,併發小紅花,這都成了習慣。每到週末家長來接孩子就會問孩子是否得到了小紅花,如果沒有得到就會問老師,爲什麼不發給他的孩子。老師難得解釋就全部都發給他們。我不是這樣做的。每到這個週末的時候我都很認真的對待這件事情,把一週來做的好的小朋友先表揚一遍,請小朋友說或老師說他們什麼地方做得好。然後就把一週以來犯了錯的小朋友請出來,先讓他們自己說說自己做錯了什麼,或者小朋友說說他什麼地方做錯了,或者老師總結,比如抓其他朋友、打小朋友、搶別的小朋友的東西、在活動中調皮的等等讓他們自己和全班的小朋友都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這樣做的小朋友是得不到小紅花的。並且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問我,我也把孩子的錯誤向家長交代,望家長和老師一起糾正孩子的錯誤,並鼓勵孩子如果以後改正了下週一定最先把紅花發給

他。通過這樣的評價,我們班的孩子的行爲習慣都越來越好了。

我想我們幼教工作者和家長朋友都應該正確看待和處理孩子們的錯誤,讓他們認識自己的錯誤並改正,做一個好孩子!2014年7月

標籤: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