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大學生入黨讀書筆記

第一篇:入黨讀書筆記 文檔

大學生入黨讀書筆記

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的讀書分享根據黨支部的部署,我認真學習了《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這本書收錄了從1932年到2014年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一些領導人的關於節約的講話報告。從整篇論述中我深深懂得不管是在建國前即國家貧困時還是現在人民整體初步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我們都要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傳統作風。 在黨成立初期及完成民主獨立時,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帶領推翻三座大山,使我國經濟突飛猛進增長,主要由於早期黨領導人及黨員都嚴於律己,嚴格奉行三大優良作風。新中國成立後,領導人認爲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因此又從申了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我們奉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優良傳統。隨着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有了顯著增長。但是我國只是解決了溫飽問題,離全面的小康水平還很遠,仍需要繼續保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 到了20世紀,我國初步實現的整體小康水平,但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仍然是發展中國家,我國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科技仍未躋身於世界前列,因此,仍需要繼續奮鬥。我們的先烈爲了國家的富強,我們生活的美好,在過去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同敵人作戰,同享受安樂作戰。在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向他們學習,杜絕浪費,擯棄不良的黨風及社會風氣。艱苦奮鬥,事業必成;貪圖享受,自毀前程繼續執行毛澤東提出的兩個務必。在抓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必須抓精神文明建設,而且,做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現在,我們國家同過去相比,有了巨大的進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繼續用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精神來凝聚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勵精圖治、艱苦創業。 新一屆領導人習近平主席上任後再次從申了要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牢固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思想,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羣衆,力戒奢靡之風,堅決反對大手大腳、鋪張浪費,以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一行動得到了人民羣衆的大力擁護,尤其是遏制官員公款吃喝,大擺筵席等鋪張浪費的行爲。中央這次狠抓“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行爲再次體現了我們要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中央的嚴格執行使社會中的宴席浪費,官員吃喝浪費,送禮風等得到有效遏制,同時爲我國經濟節約了巨大資金。長期執行這一行動,會使近年來滋長的不良作風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摒除。希望黨中央繼續嚴抓,羣衆繼續密切配合,是我們的國際地位再上新臺階。

我相信,通過大力宣傳艱苦奮鬥的精神,人人都會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第二篇:大學生讀書筆記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着力刻畫了他們爲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

在這本《名人傳》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貝多芬的故事。貝多芬是個音樂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親發現了,不幸的是,貝多芬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天天讓貝多芬練琴,不顧及他的心情,一個勁兒的培訓他,有時甚至把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進一個屋子裏關起來,一關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學音樂。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慘的,他的母親在他十六歲時就去世了,他的父親變成了揮霍的酒鬼。這些不幸一起壓到了貝多芬的頭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傷痕,也因此導致他的脾氣暴躁而古怪。但是貝多芬沒有因此而沉淪,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音樂事業中去了。由於他的天分和勤奮,很快地他就成名了。當他沉醉在音樂給他帶來的幸福當中時,不幸的事情又發生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耳朵,而像貝多芬這樣以音樂爲生的大音樂家,卻聾了耳朵,這個打擊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爲什麼還能成功呢?爲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爲,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爲它有着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鬥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祕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爲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羅曼·羅蘭稱他們爲“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早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由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譯成中文,他從《名人傳》中得到的啓示是:“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 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裏,《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 多是尷尬,因爲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 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峯上生存。但一年一度 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裏,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裏,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才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 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 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 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第三篇:大學生暑假讀書筆記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爲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作品描寫傲慢的單身青年達西與偏見的二小姐伊麗莎白、富裕的單身貴族,彬格萊與賢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間的感情糾葛。其實這本書,在七年級時已經接觸過了,但當時對於劇情的繁雜很沒有耐心,看了幾章就沒有了興致,便一直擱在一旁,直至今日才重新拾起。不過再看開頭幾章時還是覺得很無趣,到後來明白才這裏是在爲以後的情景埋伏筆。一眨眼,三十幾章已經過去了,人物的性格也很明顯地被作者刻畫出來了。

這本書中似乎只有兩種人:聰明的和愚蠢的,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騙子韋翰也許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討人喜歡”的儀表,迷住了伊麗莎白,不停地爲自己洗刷冤情,中傷達西。可笑他的話裏充滿破綻,而聰明過人的伊麗莎白雖能與彬格來小姐辯駁,與咖苔琳夫人頂撞,卻還是被韋翰牽着鼻子走。說實話,我並不認爲伊麗莎白被騙說明他是一個”愚人”。人,總是先入爲主,達西先生傲慢、無禮的樣子早已進入伊麗莎白的頭腦,還怎麼對他產生好感?對於旁人的點評又怎能輕易的置若罔聞?對達西產生偏見是很正常的。我說的旁人自然就是指相貌堂堂的韋翰了。不可否認,韋翰長着一張英俊的臉,表面上也裝得非常”紳士”。雖有”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說可就連我這個活在二十一世紀,以旁觀者的身份看這個故事,仍然對韋翰產生好感,又豈能怨伊麗莎白這一個生活在過去時代的姑娘?合上這本書,仔細地品味一番,方纔發現,整部小說,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爲它輕鬆幽默的格調。伊麗莎白的嘲笑諷刺,正將那些自視紳士、淑女的貴族的本來面目暴露無疑。而伊麗莎白的父親班納特先生竟然以嘲笑太太、女兒爲家庭快樂,幸哉?不幸哉?

文中的所謂「傲慢」就是指出身富貴、教養頗高、眼光銳利的青年達西的個性弱點;而所謂「偏見」是指出身中產階級、教養頗好、機智聰明的小姐-伊麗莎白的精神弱點。一個眼光銳利,一個機智聰明,都屬人中傑,但卻都難免人性的弱點的糾纏。他們在一次的家庭舞會上初次見面,卻因對彼此的印象不佳,一個態度傲慢,另一個心懷偏見。第一個印象先入爲主,以後又加上女人們在旁閒言碎語,而造成了兩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伊麗莎白曾對達西說過:“我們的性情非常相似,我們都不愛交際,沉默寡言,不願開口,除非我們會說出話來語驚四座,像格言一樣具有光彩,流傳千古。”就是因爲這思想上的一致,纔在婚姻中百般受到阻礙,同時也是因爲這才最後促成美滿的婚姻。伊麗莎白:如果放到現實社會,可能是個女權主義者。但關心自己的姐妹。直接,偶爾不懂禮節,調皮一點。卻是這樣迷住了達西。最重要的是善於和敢於像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說“不”。從小說看,伊麗莎白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並善於思考問題。就當時一個待嫁閨中的小姐來講,這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這種品質,才使她在愛情問題上有獨立的主見,並導致她與達西組成美滿的家庭。

這部小說中通過班耐特五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不同處理,表現出鄉鎮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婚姻愛情問題的不同態度,從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觀:爲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對爲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她強調理想婚姻的重要性,並把男女雙方感情作爲締結理想婚姻的基石。書中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出身於小地主家庭,爲富豪子弟達西所熱愛。達西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卻遭到拒絕。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是一個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討厭他的傲慢。因爲達西的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只要存在這種傲慢,他與伊麗莎白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後伊麗莎白親眼觀察了達西的爲人處世和一系列所作所爲,特別是看到他改變了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消除了對他的誤會和偏見,從而與他締結了美滿姻緣。伊麗莎白對達西先後幾次求婚的不同態度,實際上反映了女性對人格獨立和平等權利的追求。這是伊麗莎白這一人物形象的進步意義。

作品生動的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其社會風情畫似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着廣大的讀者,實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她是第一個現實地描繪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說家,在英國小說史上起了承上啓下的作用。奧斯丁的小說盡管題材比較狹窄,故事相當平淡,但是她善於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不論是伊麗莎白、達西那種作者認爲值得肯定的人物,還是魏克翰、柯林斯這類遭到諷刺挖苦的對象,都寫得真實動人。同時,奧斯丁的語言是經過錘鍊的,她在對話藝術上講究幽默、諷刺,常以風趣詼諧的語言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徵。這種藝術創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傲慢與偏見正是文字魔力結合感情昇華的最佳表現。若說《紅樓夢》是東方的貴婦人。《傲慢與偏見》則是西方的清秀佳人。

第四篇:大學生讀書筆記報告範文

樹立和落實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可持續性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對於我們更好的堅持發展纔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具有重大的意義,科學發展觀,是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已經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力量,而自主創新能力又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加快科技進步,關鍵在於自主創新。提高自主穿心能力,是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大的重要支撐,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支撐,也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重要支撐。

在實施科學發展觀建設的道路上,我們必須堅持統籌兼顧。我們必須照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不斷保護和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牢固樹立保護環境的觀念。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和人們生存質量不斷提高的重要基礎,要牢固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

可持續性發展戰略事關中華民族的長遠發展,事關子孫後代的福祉,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長期性。作爲當代一名大學生預備黨員,我要更加認識到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性,努力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並且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用科學文化建設促進經濟建設。

第五篇:大學生的讀書筆記

大學生的讀書筆記

書,這個詞對於我們並不陌生,小的時候我就對書這個詞情有獨鍾,由於我家是書香門第所以在我小的時候爸爸就特別注重培養我們的讀書能力,每次爸爸出差給我帶的禮物是—“書”,大學生的讀書筆記。

當我第一次進圖書館時,在那裏我彷彿 得到了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因爲圖書館裏有好多好的書想找什麼隨手就得,在那裏我可以在知識的海洋遨遊,在那裏我知道了梅雨紛飛的是江南,勁風嘶鳴的是塞北,高樓聳立的是城市,烏金滾滾的是礦井。書陶冶了我的情操,塑造了我的性格,平凡小村裏的平凡事物在我的腦海中便會組合成一種與衆不同的印象。書,給予我超前的思維,書,給予我豐富的想像……

我作爲當代大學生甚感榮幸,因爲我們現在有良好的讀書環境,可以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裏讀書,是我們的革命先烈用血換來的,可我們這些大學生之中總有一些人不珍惜現在的好時光而是沉寂在網絡遊戲中,當然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網絡,但我們也不應該忘了讀書。

自古至今,從孔老夫子到周恩來不是從書中朔造自己的思維,正由於他們敏捷的思維才能流傳至今,孔老夫子那句:“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怯,不亦君子乎。”一直以來是我學習的動力,不管我學習什麼,我都會以這句話爲標準來約束自己,當然在我讀書時我也沒忘記周恩來的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畢竟我們當代莘莘學子是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國家的棟樑,爲了我們的未來,爲了國家有更好的發展我們更應該牢記那句:“爲中華崛起而讀書,讀書筆記大全《大學生的讀書筆記》。 ”

要想使當代大學生都能以“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爲榮,我們應該從我做起,從我們生活的一點一滴做起。

我作爲當代的大學生,從自身的發展我已經對書產生了濃厚的感情,而且我現在的讀書已經能夠不再是以前的那種應付了,而是發自內心的想讀書想從書中學到知識學會做人。特別是當我讀一些名著的時候我可以從中學到一些寫作的技巧,通過各個人物的細節描寫可以看到書裏邊充滿了智慧,充滿了感情。

要說對書的感情,我記得那是一次偶爾中看到了譯本關於言情方面的小說,名字叫菊花香。裏邊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內容是這樣的,男女主人公從偶爾的相遇,到有菊花香引起的一段悽美的愛情,當然他們婚後幸福的,但不幸的事總會不聲不響的降臨在每個人身上,當男主人公知道女主人公得了絕症時他幾乎崩潰了,但他並沒有忘記細心的對愛人的照顧,正是那段無微不至的照顧感動了我,正是這本書讓我感覺到了人世間還是有堅貞的愛情,但並不是每個堅貞的愛情都 有好的結果,在這我奉勸在校的大學生不論在對待什麼問題時都有要理智,特別是不要茫目的去追求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