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美麗新世界》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美麗新世界》讀書筆記【精彩多篇】

《美麗新世界》讀後感 篇一

看完整個腦海裏一直迴盪着代序的那個問題:你還要些什麼?

這個美麗新世界,人人在可控範圍內幸福着,從小被剝奪了種種權利:自由獨立的人格,自主選擇人生,擁有情感,激情,慾望以及生而平等的權利。文學藝術及宗教信仰被禁止,他們就像經過調控,有序的機器,來維持福帝社會穩定的運作。他們只需要一點嗦麻就能工作、生活、享受限定範圍內的幸福。

而縱觀現代社會,他們缺少的那些,我們都沒有被剝奪,但我們有好到哪裏去嗎?

當社會產生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淪爲了維持社會運作的工具。每個人都有自由,但能有多的自由?有思想,一個人的力量能走多遠?有意志,又有誰想奔着受苦受難去?越是認清這個社會與現實就越學會妥協忍耐。

這是骨子裏刻着的奴性與順從。從沒有人告訴我們爲什麼,但是所有人又都遵循着一系列的規則,自我意願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忍受與妥協的基礎之上,彷彿生來就要這樣。

那些與衆不同,特立獨行,高聲反對之歌的苦行僧註定孤獨。往往被無知的人,怯懦的人,冷眼旁觀的人當成了異類。

你願意這樣嗎?你還要些什麼?

《美麗新世界》讀後感 篇二

這個“美麗新世界”,難道不是人們一直心心念念嚮往的生活嗎?難道不是社會發展正在努力實現的宏願嗎?———“世界穩定,人民幸福(不必爲土地和主權爭論不休了,沒有了戰爭)。人們要什麼有什麼(不必爲生存發愁了)。決不會想要得不到的東西,人們富足、安全(每個人都無條件相信自己擁有的就是最好的)。不會生病,不害怕死亡(解決了人類終極難題)。對激情和衰老一無所知(永葆青春、性無禁忌,絲毫不用壓抑本性了)。沒有父親、母親的煩惱事,沒有妻子、孩子或愛人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情感(免去了多少人七情六慾的枷鎖)。如果有問題,有嗦麻幫忙(不必再爲壞情緒苦惱了,分分鐘到達“彼岸”)”。———偉大的作者啊,將人類的理想國、烏托邦,用文字勾勒出來後,所有人都不淡定了。這個美麗新世界,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沒有了信仰,沒有了割據之戰,世界便成了君主的城池,人們則淪爲了玩物任人擺佈;沒有了生存壓力、沒有了慾望,便失去鬥志,亦然體會不到擁有的快樂;沒有了激情澎湃的心潮、沒有了對青春永駐的嚮往,沒有了提防和忍耐的病痛、也沒有了對死亡的恐懼,和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至於情感,是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我一邊看着文章…一邊打着寒顫,因爲我覺着我們已經走在新世界的路上了……

向文末自殺的野蠻人致敬,敢於堅守做自己的人都是勝利者。像極了當今社會那些擁有鮮明個性的人,不認命,敢於活出真實的自己,當然也要能揹負的起相對的責任。最近特別火的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這個信念:“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口碑一路飆升,說明人的潛意識是渴望獨立自主,掌控命運的。無可奈何,大多數人只能在心裏澎湃一番,迴歸現實依然無力改變。

回顧這本書,突然感覺我身上所有的缺點,像失散多年的老友,慶幸它們還在,至少能讓我感覺,自己還活着;慶幸現在的世界,有紛爭、有慾望、有激情、有愛…纔有日新月異不斷進步的時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點沒錯!

《美麗新世界》讀後感 篇三

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思想有了些許混亂。在當今社會,許多人都沉浸在慾望之中,這些慾望包括對物質財富的渴望,對不再經歷生老病死的折磨的希望以及對多位伴侶的嚮往等等。但在新倫敦社會中,這些問題你都無需擔心。在這裏,你不用經歷出生,也不會生病,你的自然壽命很長,死亡也只會在睡夢中突然降臨;你不用擔心你會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更不用擔心你會因爲缺乏物質財富而被社會排除在外;你不用擔心你會找不到適婚對象及婚後的生育問題而被長輩嘮叨或者會因爲複雜的男女關係受到社會譴責。我想這在我們大部分人的眼裏的確算的上是一個美麗世界了。但如果將這個大部分人平移放到這個社會中,我想新倫敦的社會穩定有很大可能會被打亂。因爲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告訴我們:人應該是自由的。而他們從睡眠時期就被灌輸着追求穩定的觀念。當我們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用我們的觀念來看新倫敦社會時,將我們的認知套在他們的世界上並且將二者進行比較,這樣的做法本身就是不太妥當的。一個社會的好壞究竟如何,應該是由當世的人決定的,而不是那些並不存在於那個社會的人所能評判的。

在許多看客眼裏,新倫敦世界是不自由的。書中的約翰也這麼認爲。約翰是來自所謂的野蠻人保留地,他們的生活方式及觀念和我們相似。最初,他也十分嚮往母親口中描述的新倫敦社會。但當他真正生活在其中時,他感到了壓抑與不快樂。新倫敦的人接受的教育與他不同,他們來自兩個社會。當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很惶惑,我們每個人都過着自以爲快樂且正確的生活,爲社會發光發熱,所有的一切看起來都非常的和諧美好。但正如林達所言,刺破平靜水面的銳利冰峯,它也許只露出了一角。新倫敦社會的睡眠教育讓我想到:我們現在所認爲的“自由”“思辨”是否也是教育後的產物呢?究竟是人在改造世界還是世界一開始就把我們限定在一個範圍內再任由我們去“玩耍”呢?人類之所以有着不同,根本原因是否是因爲受到的環境教育不同呢?如果我們也像新倫敦社會一樣,從嬰兒時期便同時同地接受着教育,我們會不會是一模一樣的?胚胎技術及醫療技術等等的發達讓我想到:科技進步的意義在於解放人們的雙手,給予人們更多的思考時間。如果最終,它會成爲奴役人的工具,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去繼續發展呢?以及像新倫敦這樣的社會是不是我們想要的,安全、穩定,井然有序,不用擔心任何東西。如果有人產生新思想新觀點,便會被送往另一個島嶼繼續生存。這本書一直被認爲是反烏托邦經典著作,但它難道不是烏托邦本身嗎?《美麗新世界》之所以美麗,不在於它有新世界,而在於它還有“野蠻人保留區”。你愛“自由”和“痛苦”的話,可以選擇去保留區;愛“幸福”和“穩定”,可以選擇留在美麗新世界。還有很多困惑到嘴邊卻又說不出來,這本書留給人思考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

對於這些個問題的解答,還需要慢慢思考體會。也許在某一天就會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