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心得體會 > 讀書筆記

馬克思傳讀書筆記(集錦10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0篇《馬克思傳讀書筆記》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馬克思傳讀書筆記》相關的範文。

馬克思傳讀書筆記(集錦10篇)

篇1:馬克思傳讀書筆記

時間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他的身影也消失了一百多年,可他的思想卻永存於世。也許你知道世界首富曾是比爾。蓋茨,也許你知道蘋果的總裁曾是福布斯,也許你知道沃爾瑪的老闆是山姆・沃爾頓,但是,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裏的你不能不知道改變數個國家、無數人命運的卡爾・馬克思。

年僅17歲的馬克思曾在中學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這樣寫道:“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爲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爲這是爲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的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是多麼高尚的理想啊!出身於安逸的中產階級家庭的馬克思都能有如此無私且偉大的抱負,那麼生活在物質豐富的今天的我們有什麼打算呢?

古人云:“時勢造英雄。”也許動盪不安的社會、貧困如洗的生活造就了馬克思不平凡的一生。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因爲他的理想是崇高的,抱負是遠大的,步伐是沉穩的,決心是堅定的。物質充裕的今天給我們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我們就應該努力學習,報效祖國,造福人類。雖然我們不能像馬克思讓無產階級翻身,但我們可以成爲像愛因斯坦一樣的發明家,像白求恩一樣的白衣天使,像袁隆平一樣的科學家……而不是在上課的時候睡覺,空閒的時候玩遊戲,無聊的時候上網,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只能讓我們行屍走肉的活着。既如此,我們何不學學馬克思呢?

(一)學習馬克思的剛強

流傳到我們今天的對馬克思青年時代的所有描繪,都用最富有表現力的線條來着重表現他的剛強性格。在這個人身上,魁梧的體魄和超羣的才智那樣和諧地融爲一體;使你感到他儼然是位英明的統帥,在指揮他那“勇敢而威嚴的”“思想上的百萬精兵”衝鋒陷陣。就是這種品德,他才能忍受這任何人都難以忍受的重荷――半個世紀來苦役般的工作和飢寒交迫、窮困潦倒的生活。

對比馬克思的剛強,我們是脆弱的。我們從小就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已成爲現在孩子的專利,出了什麼事情都有父母擔着,我們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卻難爲“一心只讀聖賢書”。我們經不起考試的失敗,因爲我們是家中的“小皇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們經不起別人的忽視,因爲我們一直是家裏的焦點,沒有人不給我們“面子”;我們經不起獨當一面的考驗,因爲我們在家裏可以呼風喚雨,沒有不順心的時候……

(二)學習馬克思啃書本

對馬克思來說,啃書本,則意味着要知道一切,從書海里去汲取尚未知曉的一點一滴的道理;啃書本,則意味着在認識過程中進行創造;啃書本,則意味着她繁重的“兩班”工作日的短暫停頓,在“爲了休息而讀書”的書頁中間找到避難所;啃書本,則意味着能解除各種痛苦。圖書的主宰――馬克思――儼然擺出一副威嚴的姿態說:“它們是我的奴隸,應當按我的意志爲我服務。”有多少那樣的奴隸住進他的世界啊!

篇2:馬克思傳讀書筆記

卡爾·亨利希·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第一國際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也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馬克思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他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學說,是指引全世界勞動人民爲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理想而進行鬥爭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一提到馬克思,人們往往便想到他偉大的貢獻,深刻的思想以及崇高的精神,卻忽略了他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忽略了他成功的背後有一個不離不棄的朋友,一段長達一生的友誼。

馬克思於1818年5月誕生於普魯士萊茵省特利爾城的一個律師的家裏。青年馬克思就有着改造社會的強烈願望並付諸於行動,因而他受到反動政府的迫害,長期流亡在外。1844年,馬克思在巴黎認識了恩格斯,共同的信仰使彼此把對方看得比自己重要,馬克思長期流亡,生活艱苦,常常靠典當維持生計,有時竟然連買郵票的錢都沒有,但他仍然頑強地進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動。恩格斯爲了維持馬克思的生活,寧願經營自己十分厭惡的商業,把掙來的錢源源不斷的寄給馬克思。不僅僅是在生活中,在事業上,他們更是互相關懷,互相合作。他們同住在倫敦時,每天下午,恩格斯總到馬克思家裏去,一連幾個小時,共同探討各種問題;分開之後,他們幾乎每天通信,彼此交換對政治事件的意見和研究工作的成果。他們之間的關懷還體現在時時刻刻給予對方以幫助,都爲對方事業上的成就而感到驕傲。馬克思答應給一家英文報紙寫通訊稿時,還沒有精通英文,恩格斯便幫他翻譯,必要時甚至代他寫。而恩格斯從事著述的時候,馬克思也往往放下手頭的工作,編寫其中的某些部分。

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有很多感人的故事。1863年初,馬克思一家已經到了一貧如洗的地步。馬克思打算讓大女兒和二女兒停學,找個地方工作,自己和妻子燕妮,小女兒搬到貧民窟去住。恩格斯得知這個消息後,連忙打電報勸說馬克思別這麼做,又迅速籌集了一筆錢,匯給了馬克思,使馬克思一家暫時渡過了難關。馬克思在給恩格斯的信中寫道:“親愛的恩格斯,你寄來的100英鎊我收到了。我簡直沒法表達我們全家對你的感激之情。”

在恩格斯需要幫助的時候,馬克思同樣竭盡全力,毫不猶豫。1848年11月,恩格斯逃亡到瑞士,由於走的時候很匆忙,身邊沒帶多少錢。還在病牀上的馬克思得知,連忙掙扎起來,到銀行將自己僅有的錢取出,全部寄給了恩格斯。

然而,與普通人之間的友誼一樣,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的友誼儘管偉大,也經歷了一些小插曲。1863年,恩格斯的妻子瑪麗患心臟病突然去世。恩格斯以十分悲痛的心情將這件事寫信告訴馬克思,信中說:“我無法向你說出我現在的心情,這個可憐的姑娘是以她的整個心靈愛着我的。”第二天,馬克思從倫敦給恩格斯寫回信。信中對瑪麗的噩耗只說了一句平淡的慰問的話,卻不合時宜的訴說了一對自己的困境:肉商、麪包商即將停止賒賬給他,房租和孩子的學費又壓得他喘不過起來,孩子上街沒有衣服和鞋子。一句話,魔鬼找上門來了……生活的困境折磨着馬克思,使他忽略了對朋友不幸的關切。正在極度悲痛中的恩格斯,收到這封信,不禁有點生氣了。這次,一直隔了五天,恩格斯纔給馬克思回信,並在信中毫不掩飾地說:“自然明白,這次我自己的不幸和你對此冷冰冰的態度,使我完全不可能早些給你寫信。我的一切朋友,包括相識的庸人在內,在這種使我極其悲痛的時刻對我表示的同情和友誼,都超出了我的預料。而你卻認爲這個時刻正是你表現你那冷靜的思維方式的卓越性的時機。那就聽便吧!”

波折既然已經發生,友誼經歷着考驗。這時,馬克思並沒有爲自己辯護,而是作了認真的自我批評。10天后,馬克思寫信向恩格斯致以真誠的歉意。出於對朋友的瞭解和信賴,收到回信的恩格斯立即原諒了馬克思,還寄去了一張期票,以幫助馬克思度過困境。自此,兩位同甘苦共患難的友人重修舊好,友誼得以延續。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之久,建立起了偉大的友誼,共同創造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正如列寧所說的:“古老的傳說中有各種各樣十分動人的友情故事,後來的歐洲無產階級可以說,它的科學是由兩位學者和戰友創造的。他們的關係超過了古人關於友誼的一切最動人的傳說。”從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一段並不強烈卻始終深厚,不捨不棄的友誼。其實再偉大的人也會擁有平凡而深刻的情感,也需要關心和幫助,也離不開友情的滋養。在我們身邊,一直有一些默默相伴,不離不棄以致常常被我們忽略了的朋友,以及一段段令人難忘,始終不變的友誼,在支持和激勵着我們。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淡的友情就如淡淡的茶香令人沉醉,讓我們共同珍惜身邊的人,安靜感受這份靜謐微暖的情感,用心經營我們離不開的友誼。

篇3:馬克思傳讀書筆記

讀罷《馬克思傳》的學生時代這一部分,說實話,裏面的很多內容我都沒有看懂,可見我是一個多麼淺薄的人。對於哲學,我知道的少得可憐。唯一一次接觸有關哲學的書籍,就是大一是同學推薦我看的《蘇菲的世界》,但很可惜,我看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就放棄了。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在走迷宮,不停地繞啊繞卻怎麼也繞不出來似的。這滋味並不好受,所以讀《馬克思傳》,我也只讀到了他的學生時代。

以前對馬克思的瞭解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識,可以說是零。從國小到大學,所有老師都讚揚、崇拜馬克思,都用“偉人”一詞來形容他。說他思想多麼先進,見解多麼獨到,爲整個社會人類進步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但是很少有老師對我們說一些馬克思的生活瑣事,好像他是一個聖人,高高在上。

麥克萊倫筆下的馬克思不僅降低爲凡人,而且也降低爲凡夫俗子。作者從思想、生活和性情等多個不同角度給人們展現了一個真實、生動且有血有肉的馬克思形象。馬克思既是偉人,更是一個平凡的人,凡是平凡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他都具備。

書中描寫馬克思孩童時代的情況就很少。她的姐妹們說馬克思早先的時候是“令姐妹們害怕的暴君。他全力地奔跑着把她們當作他的馬從特里爾的馬庫斯上坡上‘驅趕’下來,更壞的是,他堅持讓姐妹們吃他用骯髒的生麪糰做成的而用更骯髒的手拿着的‘蛋糕’。她們毫無怨言地忍受着‘驅趕’、‘吃蛋糕’,因爲卡爾將會講故事來酬勞她們的順從”。看到這裏,我就覺得好好笑。原來馬克思小時候這麼頑皮,甚至還有點邪惡,讓姐們對他又愛又恨。但不可否認,他也的確很聰明,知道如何讓投其所好。要明白,讓他人順從自己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這段話中,我也猜出馬克思小時候一定讀過很多書。因爲肚子裏有東西,纔講得出很多生動有趣的故事。調皮、聰明、愛讀書,我想馬克思小時候的性格應該就是如此的吧!

等馬克思上了中學,他的性格更是讓很多人愛恨交織。愛他是因爲他可以隨時開始男孩子式的玩鬧,怕他是因爲它能夠毫不費力地寫諷刺詩文嘲笑他的對手。他曾輕蔑地談到:“有一些農村來的笨人,他們準備投考教會學校,大多數人領取助學金。”這一句話讓我想起來上次在校內上看到某一位徐彙區同學的狀態簽名:“雙休日過得真快,又要去松江那破地方見那些鄉下人了。”我想無論哪一個人看到,心裏都會不舒服的吧!所以馬克思在學校期間沒有交到長久的朋友,這也怨不得別人吧。馬克思在離開學校前的一個行爲讓我很有共鳴。他因爲討厭當時的副校長,所以在向所有老師辭別是唯獨沒有理睬那個校長。其實作爲學生,我們都有類似的經歷。因爲不喜歡某個老師,所以他佈置的作業老師馬馬虎虎地完成,上課也不會像其他課那樣認真聽講,教師節也不會寫張賀卡送給他。也許這種行爲看起來很幼稚,但這的確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抗議。

馬克思也有很多缺點。他只要一旦有了錢,便生活“奢逸”。他不善於理財,對生活安排的沒有條理,房間裏十分雜亂、骯髒,充滿菸草味。年輕時的馬克思酗酒,好打鬥,曾被學校關禁閉。而其中,揮霍是他最大的毛病。他的母親一直勸他適度地消費酒、咖啡和胡椒粉。“我們可敬的兒子不顧一切協議,不顧一切慣例,一年花了七百塔勒,好像我們是闊佬,可是,就算是最富有的人花的錢也不超過五百。”他的父親如此埋怨道。事實上,有關馬克思大學生後的最後一份資料宣稱他曾幾次求債,並表明他在學校的五年中至少改了十次地址。而他後半生的經濟來源,也大都來自於恩格斯的幫助。我也不明白他是如何養成愛花錢的習慣的,甚至不考慮家中的經濟條件。或許是因爲參加了俱樂部,又或許是因爲壓力太大。但有一點很肯定,馬克思從來不曾想過如何節約一點生活開支。

馬克思與他父親之間的關係算是比較糟糕的吧。除了經濟方面的原因,思想方面也是有很大差異的。馬克思曾把一些詩歌獻給他的父親,但都不怎麼附和父親的口味。老馬克思甚至鼓勵兒子努力寫一首滲透德意志精神的頌詩。但馬克思的榜樣是海涅,歌德和席勒。他的詩歌包括了德國浪漫主義的,除政治上反進步和名族主義之外所有的著名主題。老馬克思也曾激烈地批評兒子“在昏暗的油燈下胡思亂想,蓬頭亂髮,雖不在啤酒中消磨放任,卻穿着學者的睡衣放蕩不羈;離羣索居、不拘禮節甚至對父親也不尊重。與外界交往的藝術僅限於一間骯髒的房間,在那裏,也許在異常混亂的情況下,燕妮的情書和父親的可能是噙着眼淚寫的、善意的告誡……難道在這麼一個荒。唐的、漫無目的的知識作坊裏,你和你所愛的人神志清爽的果實能成熟嗎?”可見他對馬克思是失望透頂了。儘管馬克思與父親意見並不合,而且玩世不恭,但馬克思並沒有與家庭斷絕往來,也並沒有因此而討厭父親,而是一直保持着對父親的熱愛。愛琳娜道:“他從來都是不知疲倦的談論他,他一直帶着他父親一張上了年紀的照片,從來不把照片給別人看,他說是因爲它已經很不像原來的樣子了。”其實就像我們和父親的關係一樣,我們所選擇的興趣、職業、朋友也許不符合父母的要求,從而產生了誤解和矛盾,但是,在各自的心裏都還是深深愛着對方的。只是各自的方式不同了。

誰也不能否認馬克思是一個偉人,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只是一個凡夫俗子。1841年4月15日,馬克思被耶拿大學在缺席的情況下授予博士學位。對此,作者甚至認爲,耶拿大學比柏林大學級別低,比較容易拿到學位,加之那裏又有熟人,所以拿到學位,並不費多大勁。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耍小聰明的伎倆嗎?我們不能太注重“偉人”這個光環而忽視了人性最真實的一面。世上無完人,有瑕疵纔會顯得真實,纔會讓人有興趣去深入瞭解。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把這本《馬克思傳》給讀完,但是最起碼我對馬克思性格方面的瞭解又進了一步,這不也是一種收穫嗎?

篇4:馬克思傳讀書筆記

今年暑假,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得到了《馬克思傳》這本書,一時興起花了一個多月看完了這本書,獲益匪淺。馬克思不再是書本上的馬克思,不再是一種思想,他只是一個人,一個平凡無奇卻又讓人敬仰的人。下面讓我來帶大家更深入瞭解馬克思。

從小到大,我就被灌輸作爲共產主義的先驅者和締造者的馬克思是多麼的偉大。總覺得他是那麼高高在上,是我們無法所觸碰到的“聖人”。然而,看了這本書,才發現馬克思是如此的接近生活,如此的實在。他也是一個在正常不過的人,和我們一樣吃喝住行、有戀人朋友家人、愛情親情友情;他和我們一樣也有缺點,人格不完善、受感情限制等等。

馬克思的一生也是他思想形成的一生。思想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響,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個人性格,愛情,生活,事業,等等。這些可以被認爲是偶然因素,終歸也將是必然因素。總體印象,馬克思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一個“自由撰稿人”,而且很多時候在“不太寬容”的“論戰”中,他與報紙、刊物結緣,以此爲陣地,發表自己的生活見解。

在書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畢生都在孜孜不倦學習的革命導師。馬克思也說:“沒有知識從來也不能幫助任何人”。他在倫敦最初十年間,即使生活艱難,他也每天去圖書館如飢似渴的進行學習和研究。他所積累的知識非常淵博,包括經濟學、法學、宗教學等各個領域,他也熟識德、法、英三種語言。他之所以能掌握如此多的知識,除了天資聰穎外,更重要的是因爲他的勤奮拼搏、對知識的.忘我追求以及勤于思考的學習習慣。這種嚴肅的學習態度、驚人的學習毅力、刻苦的學習精神貫穿他的一生,也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我們同時看到了一個爲實現個人理想而忘我工作的革命導師。事業中的馬克思是執着的、專橫的、偏執的、尖銳的。他在中學時就確立了自己服務人類的個人理想。從此在漫長的鬥爭歲月中他積極努力奮鬥。即使被國家政府驅逐,生活窮困,顛沛流離。他在批判的同時,他也不斷的吸收、改進。他曾說:“我還有這樣一個特點:要是隔一個月重看自己的東西,就會感到不滿意,於是又得全部改寫”。法拉格曾回憶說:“馬克思對待著作的責任心,並不亞於他對待科學那樣嚴格。他不僅從不引證一件他還未十分確定的事,而且在他尚未徹底研究好一個問題時,他也絕不談論這個問題。他絕不出版一本沒有經過他仔細加工和琢磨過的作品。也不能忍受把爲完成的東西公諸於世的做法。”嚴謹治學是人類的崇高品質和優良傳統,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

然而,整本書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馬克思的那些個理論著作,爲革命勝利奮鬥的不懈精神,而是馬克思這個人的本身。他原來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他和我們一樣有缺點。他的生活是“奢逸”的(一旦他有了錢的話),不善於理財,對生活的安排顯得沒有條理,房間裏雜亂、骯髒,充滿菸草味。年輕時馬克思酗酒、打鬥,因此曾被學校關禁閉;作者甚至認爲,因爲耶拿大學比柏林大學級別低,比較容易拿到博士學位,加之又有熟人在那裏,因此馬克思在缺席的情況下被授予了博士學位。馬克思不修邊幅,外衣的鈕釦時常扣錯。他性情急躁,對人有時愛發脾氣,甚至大發雷霆。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干涉他三女兒的婚姻,結果三女婿是位登徒子,導致三女兒40多歲就自盡。如果馬克思地下有知,必定會痛恨不已。

但這些都不足以否認馬克思是一個偉人,馬克思博聞強志、興趣廣泛、記憶驚人,他對文學、歷史、經濟、天文、地理、哲學等都有濃厚的興趣和精深的研究。尤其佩服馬克思嚴謹的治學態度,他說要廣泛閱讀,要收集和弄懂目前所研究的資料和水平,然後纔開始寫作。

馬克思是位精神的偉人,但在物質方面卻是貧困的一踢糊塗,常常典當自己的傢俱,燕妮的嫁妝,甚至連自己的上衣也典當。幸好,遇見了一位慷慨大方,又能夠欣賞他才華的恩格斯。恩格斯爲了賙濟馬克思一家,不得不去他不怎麼喜歡的工廠去任職。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友誼真的是足以驚天地,泣鬼神,人世間的楷模!馬克思在他的自白上有這麼一些我認爲應該單獨列出來的:馬克思說他對幸福的理解是“鬥爭”,他對不幸的理解是“屈服”,他喜歡的格言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他所喜愛德箴言是“懷疑一切”。他認爲自己的特點是“目標始終如一”。

過去我們總是把馬克思這些偉人看成神一樣的人物,但讀了他們的傳記才知道他們和我們如此貼近,即使他們的思想境界離我們很遠。在瞭解這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生中,讓我領悟到他的思想之所以如此偉大,是和他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這些偉人們的優點,提高個人的修養,拓寬知識面,不斷努力,從而成爲一個有理想的好青年!

篇5:馬克思傳讀書筆記

馬克思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家,科學家,全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剝削壓迫羣衆的偉大導師,科學共產主義奠基人。馬克思用畢生的心血,爲全人類的解放和共產主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馬克思,一個讓全世界都記住的名字,爲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馬克思傳》,在那裏我們能夠追尋到他的足跡,從點點滴滴的文字河流中,閱讀它就好像在與一位偉人對話,整個人都被深深的感動和震撼了。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一生從事人類解放事業,並積極爲共產主義奮鬥終身。他的偉大不在於他是爲自己,而是爲整個人類事業孜孜不倦的工作。他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所說的那樣“投入到人類事業中去吧,實現自己的價值”

之前,對馬克思並沒有太多熟悉的瞭解,只感覺馬克思離我們很遠,他寫的文章和所擁有的思想哲理都很高深。但自從讀了這部傳記後,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觸動。通過樸實的文字,間單的描述,可以對馬克思作爲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革命導師有了一初步的瞭解,從書中可以看出他對真理的執着追求,對工作的忘我投入,對友誼的珍愛,對親情的眷戀,無不感動着我們每一個人。下面我將從馬克思對工作的不懈追求,與恩格斯深厚友誼和與其妻子的愛情婚姻三方面,談談自己的感想。

馬克思曾經講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眼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纔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在科學事業上的不懈努力,忘我投入給了我們很多的思考,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有人說:“大學時戀愛的搖籃”,我到覺得這些都是謬論,大學其實也是一個社會,我們可以在其中學到做事,做人的道理,爲以後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只要我們肯努力,肯付出,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不怕苦。人生總是會遇到挫折困難,不順心,那麼就需要我們用一顆執着的心去面對。馬克思懷着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念,不斷追求自己的事業。寫到這我就想起那些長征路上可愛可敬的戰士。雖然時隔70來年,但長征精神依然存活在我們心裏,激勵着我們每一個人。因爲他們每一個人都有着自己的信念,他們執着地堅持,艱苦卓越、付出犧牲。我覺得這種精神,這種使命感,責任感,也是我們大學生所需要的。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也是廣爲人傳的,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們的友誼在歷史也是無雙。他們一心追求同一個夢想,懷揣同一個理念,不斷奮鬥,努力,合作着。然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也是不可缺少的,當你快樂的時候可以與其分享,當你悲傷的時候也可以向他傾訴。同時好朋友就像一面鏡子,他會讓你知道自己的不足,朋友可以給我們支持和力量,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朋友伴我們同行,友誼照亮生活之路。在我看來,真正的友誼就像馬克思和恩格斯一樣,爲同一個夢想去努力,即使有在多的艱苦也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幫助。

馬克思是一位堅強的革命戰士,在面對黑暗的鬥爭中顯示出巨大的力量和勇敢無畏的英雄本色。但同時他還是以個感情豐富細膩的普通人,是一位充滿男子漢激情而又十分忠誠的丈夫。他與妻子燕妮有着同樣美好的理想,他們在命運的激流中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爲壯麗的共產主義而奮鬥。無論是從寫個她的情信還是信件中,都充滿了火一樣的炙熱和綿綿不盡得溫柔,那是對愛情與生活的深刻詮釋。這對於我們這些90後的男生女生也是一種思考,在面對和選擇愛情的時候,我們應該慎重又慎重,應與自己有着相同的興趣愛好,奮鬥目標,而不是以某種目的去談戀愛。

《馬克思傳》是一部令人受益匪淺的好書,對自己的認生觀,價值觀與愛情觀都有很大的引導作用,值得好好一讀。

篇6:馬克思傳讀書筆記

看了這《馬克思傳》之後,通過作者樸實的文字,間單的描述,我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觸動,我就不完全那樣認爲了。我開始認爲我們將馬克思的威嚴莊重的一面擴大化了,甚至將他“妖魔化”了。要知道他堅持自己的理論研究必然一定程度上對一些生活瑣事不太關注,只能說他不拘小節。他的確有作爲偉人常人所不及的科學探究精神,可事實上,他也是是普通人,不是“神”,不是遙不可及的聖人。

拿馬克思自己的話說:“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他也是個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生活着的人,他的生活也會有不修邊幅的時候,他也有自己的嗜好,他喜歡下棋、抽菸、喝酒,也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與恩格斯之間不俗的友情……親情、友情、愛情、事業,他都不缺,他都擁有。

這位偉大的革命導師,一生從事人類解放事業,並積極爲共產主義奮鬥終身。他對真理的執着追求,對工作的忘我投入,對友誼的珍愛,對親情的眷戀,無一不感動着我們每一個人。他的偉大不在於他是爲自己,而是爲整個人類事業孜孜不倦的工作。這本書使我對馬克思的整個人生經歷有了一個更加全面系統的認知,對他的一些生活細節、生活習慣也瞭解的更多,這對於我理解馬克思的學說有很大的幫助。

1818年5月5日這一天馬克思來到了人間,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卡爾。馬克思誕生於德國萊茵省摩澤爾河畔一個山清水秀的文化古城特里爾城,這座城市很早享受到了法國大革命帶來的成果,所以憎惡封建壓迫、崇尚自由平等的精神在那裏的人們心裏深深地紮了根。而且受家庭文化的薰陶和寬鬆的家庭氛圍影響,馬克思的童年是幸福快樂的。慢慢地,馬克思在踏入社會以後就看清了社會現實,看清了富有與貧窮的巨大差別,看清了剝削階級的醜惡嘴臉。他能明辨是非,同情貧苦的勞動人民,幼小的心靈就能盛裝人間的苦難。

他立志要爲全人類謀取幸福。他認爲能爲全人類謀求幸福,纔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爲了全人類的解放事業他屢次被驅逐出境,流離失所,但是他仍不改革命的雄心壯志。馬克思的堅持不懈的精神感染了許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他們眼中,馬克思是國際工人的靈魂,是無數貧苦人民心中的希望之燈。

馬克思的思想博大精深,他在政治、文學、歷史、哲學上及至自然科學方面都取得了卓着成就,他那不朽的思想,哺育了兩個半球的無產階級運動,被稱爲世界社會運動的導師。

下面我將從馬克思對工作的不懈追求,與恩格斯深厚友誼和與其妻子的愛情婚姻三方面,談談自己的感想:

馬克思曾經講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眼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纔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馬克思創作《資本論》是在1943年開始的,爲了完成這一劃時代的鉅著,他耗費了40年的心血。40年的心血,這是個驚人的時間長度。馬克思在創作《資本論》歲月裏,不是在平靜的書房和優越的條件下度過的,而是經歷無數艱難和坎坷的。正如恩格斯說的“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誣衊的人。

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紛紛爭先恐後地誹謗他,詛咒他。”馬克思僑居倫敦的許多年裏,經濟上常常貧困到沒錢買麪包,付房租的程度,不得不靠典當衣物和傢俱來維持生活,連他夫人的陪嫁銀器也忍痛送進了當鋪。

他在1859年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中說道:“我必須不惜任何代價走向自己的目標,不允許資產階級社會把我變成製造金錢的機器。”爲了寫作《資本論》,馬克思的那種求知熱情和勤奮精神,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他犧牲了自己的健康,抱病寫作,強忍着病痛奮鬥終身,實在令人敬佩!

馬克思的這種對知識的渴求和對科學的嚴謹態度是非常之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必須用知識來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學識的增長才是我們這一輩子最大的財富。人生總是會遇到挫折困難,不順心,但是相信生活會教會我們很多,只要我們肯努力,肯付出,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用一顆執着的心去面對,那麼,一切都將不成問題。

馬克思懷着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念,不斷追求自己的事業。馬克思在十七歲中學畢業考試時,寫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這篇作文中就表達了他的高尚的信仰。他認爲給最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自己纔是最幸福的。並認爲青年人的擇業目標應該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被公認爲古往今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典範,恩格斯的馬克思的“第二個我”,他們一心追求同一個夢想,懷揣同一個理念,不斷奮鬥着,努力着,合作着。他們兩人通過頻繁的通信來交流思想,一天一封甚至幾封,他們談及的內容十分廣泛,二人可以說是無話不談。

世人更多的看到的是馬克思給我們帶來的偉大貢獻,可是如果沒有恩格斯的幫助,馬克思的創作還能繼續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就是因爲有了恩格斯無私的幫助和二人對理論思想的探討,才使得馬克思走向成功。其實在很多方面恩格斯並不比馬克思差,他頭腦活躍、才思敏捷、知識廣博,他在語言方面的造詣很高,而且還深。

篇7:馬克思傳讀書筆記

“如果人只是爲了自己而勞動,他也許能成爲有名的學者,絕頂聰明的人,但他決不能成爲真正的完人和偉人”這句話是我在馬克思傳中看到的,當時令我觸動,感受深刻。他的思想魄力更讓人震撼。他不僅擁有才華和智慧,而且擁有別人沒有的信念和執着,在他的生命裏充滿的是對整個世界的思考,而不僅僅侷限於自己的人生。想想現今社會,有多少人在思考所謂的人生,又有多少人在思考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絕大多數人都在思考着自己,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

貝多芬用音樂奏出人生的不屈不饒,但他一生的孤獨與痛苦誰又能明白?

馬克思是孤獨的,但是馬克思是偉大的。在馬克思的最後幾年書中這樣寫道,在部分地恢復了健康之後,馬克思感到自己是雙重殘廢的,精神上失去了妻子、生理上是病痛的加深。精神的麻痹和生活的無奈折磨着他,但他依然堅持搞創作,忍受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孤獨,做平常人不能做的事。正是靠着他的執着、堅定信念才造就了他的偉大,哲學家的偉大。

作爲哲學家的馬克思,他的唯物史觀承認歷史的必然性。從人類歷史總體看是正確的。他的唯物辯證法研究的那些範疇是相當有啓發性,開闢了認識世界的一條道路。

個人覺得《馬克思傳》是對馬克思這位千年偉人最好的紀念,通過這部傳記,可以對馬克思作爲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革命導師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從書中可以學到馬克思對真理的執着追求,對工作的忘我精神,對友誼的珍愛,無不感到着《馬克思傳》的每一位讀者。紀念馬克思就要學習馬克思。無論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都要學習他的著作,學習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從他身上學到智慧和精神力量。

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的歷史進程,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和思想。這次改革被稱爲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改革。這一切都證明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勝利,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聯繫實際,理論指導實踐,指導改革開放的實踐。馬克思對中國的貢獻是巨大的,對世界的貢獻更是舉足輕重,他的偉大將載入人類史冊,永垂不朽。

篇8:馬克思傳讀書筆記

正值馬克思誕辰二百週年,瀏覽眼前的文字,我不僅瞭解了馬克思這位革命家的生平,更是看到了他熠熠生輝、永不褪色的思想。

實事求是的說,這本傳記裏所呈現的馬克思與我的認知相去甚遠。在此之前,我對馬克思的印象僅僅來源於少數幾篇他寫的文章,還有老師介紹的他的一些思想。所以我以爲,創立了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領導了第一國際的馬克思,必然是一個和孔子一樣事事嚴謹、一絲不苟的“聖人”。但是,在這本書裏,我讀到了更真實的馬克思,他有一些缺點,就如同戴維·麥克萊倫所說“花錢超過家庭的支付能力……這是他一生的特點”,但他的思想和理想並不是流於表面的,與其說他用紙和筆向世界表達了他的思想,不如說他是用一生向世界在解釋他的思想。

早在他他中學畢業時,他就寫下了《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他說:“選擇一種建立在我們深信其正確的思想上的職業;選擇一種能給我們提供廣闊場所來爲人類進行活動、接近共同目標(對於這個目標來說,一切職業只不過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職業。”我認爲這種近乎理想化的觀念也一直影響着他之後的人生道路:報社難以爲繼,捐出相當一筆錢來創辦《新萊茵報》,所有的設備和機器都是他個人的;爲了研究哲學,他想要了解更多的其他領域的內容,於是爲自己制定了一個終生計劃,包括了法律道德政治經濟,除此之外,他力圖使自己熟悉自然科學、歷史,並研究了謝林的著作,而且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中對自然科學(物理學,地質學,尤其是數學)的關注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多,他還對剛出現的人類學很感興趣;他明知警察要求他離境,但他仍然參加了共產主義同盟的會議,這導致了他被警方逮捕。

很多時候他的舉動都表現出他作爲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堅持甚至是固執,但更多的是他爲鍾愛的事業獻身的勇氣。就如同海因茨所說:“馬克思是爲了砸碎一塊窗子玻璃而調過來大量炮兵的那類人”無論現實是怎樣的嚴峻,馬克思只求深入全面地領悟在地面上遇到的日常事物,以完成他畢生的理想。

出生在富庶的家庭,馬克思本應該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事實上他一生卻一直飽受現實帶給他的各種折磨:他生活貧寒,連買紙張的錢都沒有,讀後感。妻子和孩子在深夜裏被人趕出租的房子;孩子夭折和妻子因病去世,他承受了難以言說的痛苦;他的身體又極度糟糕,一度不得不放棄計劃已久的書籍出版工作;他受到來自各個國家從上而下的壓制和迫害,甚至在療養地都受到情報部門嚴密的監控……

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馬克思憑着自己巨大的熱情,頑強的毅力和科學的思想體系,讓他的思想影響着全世界,讓他的革命號角傳達着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在馬克思的學生時代,一位博士俱樂部成員曾在諷刺詩中這樣描述他:“是誰風暴般地奮勇前行?一位自由魔怪,來自特利爾的黝黑身影”。我認爲這可以說是馬克思一生的寫照,他是思想的寶庫,是一個有些刻薄、自負而又樂觀的理想主義者,更是一位思想上的戰士。他是一位先知,但我們無需將他神化,他的缺點和優點共同塑造了他的獨特和魅力。當然今天的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改變人類命運的從來都不能只靠先知,更要靠當代人自己的覺醒和努力。

篇9:《馬克思傳》讀書筆記

馬克思也有很多缺點。他只要一旦有了錢,便生活“奢逸”。他不善於理財,對生活安排的沒有條理,房間裏十分雜亂、骯髒,充滿菸草味。年輕時的馬克思酗酒,好打鬥,曾被學校關禁閉。而其中,揮霍是他最大的毛病。他的母親一直勸他適度地消費酒、咖啡和胡椒粉。“我們可敬的兒子不顧一切協議,不顧一切慣例,一年花了七百塔勒,好像我們是闊佬,可是,就算是最富有的人花的錢也不超過五百”他的父親如此埋怨道。

事實上,有關馬克思大學生後的最後一份資料宣稱他曾幾次求債,並表明他在學校的五年中至少改了十次地址。而他後半生的經濟來源,也大都來自於恩格斯的幫助。我也不明白他是如何養成愛花錢的習慣的,甚至不考慮家中的經濟條件。或許是因爲參加了俱樂部,又或許是因爲壓力太大。但有一點很肯定,馬克思從來不曾想過如何節約一點生活開支。

馬克思與他父親之間的關係算是比較糟糕的吧。除了經濟方面的原因,思想方面也是有很大差異的。馬克思曾把一些詩歌獻給他的父親,但都不怎麼附和父親的口味。老馬克思甚至鼓勵兒子努力寫一首滲透德意志精神的頌詩。但馬克思的榜樣是海涅,歌德和席勒。他的詩歌包括了德國浪漫主義的,除政治上反進步和名族主義之外所有的著名主題。老馬克思也曾激烈地批評兒子“在昏暗的油燈下胡思亂想,蓬頭亂髮,雖不在啤酒中消磨放任,卻穿着學者的睡衣放蕩不羈;離羣索居、不拘禮節甚至對父親也不尊重。

與外界交往的藝術僅限於一間骯髒的房間,在那裏,也許在異常混亂的情況下,燕妮的情書和父親的可能是噙着眼淚寫的、善意的告誡......難道在這麼一個荒唐的、漫無目的的知識作坊裏,你和你所愛的人神志清爽的果實能成熟嗎?”可見他對馬克思是失望透頂了。儘管馬克思與父親意見並不合,而且玩世不恭,但馬克思並沒有與家庭斷絕往來,也並沒有因此而討厭父親,而是一直保持着對父親的熱愛。

愛琳娜道:“他從來都是不知疲倦的談論他,他一直帶着他父親一張上了年紀的照片,從來不把照片給別人看,他說是因爲它已經很不像原來的樣子了。”其實就像我們和父親的關係一樣,我們所選擇的興趣、職業、朋友也許不符合父母的要求,從而產生了誤解和矛盾,但是,在各自的心裏都還是深深愛着對方的。只是各自的方式不同了。

誰也不能否認馬克思是一個偉人,但誰也不能否認他只是一個凡夫俗子。1841年4月15日,馬克思被耶拿大學在缺席的情況下授予博士學位。對此,作者甚至認爲,耶拿大學比柏林大學級別低,比較容易拿到學位,加之那裏又有熟人,所以拿到學位,並不費多大勁。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耍小聰明的伎倆嗎?我們不能太注重“偉人”這個光環而忽視了人性最真實的一面。世上無完人,有瑕疵纔會顯得真實,纔會讓人有興趣去深入瞭解。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把這本《馬克思傳》給讀完,但是最起碼我對馬克思性格方面的瞭解又進了一步,這不也是一種收穫嗎?

篇10:《馬克思傳》讀書筆記

四月份,我的頭腦被“黨史”包圍着:代表黨支部參加了黨協組織的黨史知識競賽,閱讀了兩本大大的“紅磚頭”——《中國共產黨歷史上1000個爲什麼》(上下兩冊),瀏覽了其他與黨有關的歷史資料等,這些無不增加了我對黨史的瞭解以及對黨的進一步認識。

看了我黨九十年來走過的風風雨雨,作爲一名剛剛轉正的大學生黨員,內心充滿了自豪感。不過,今天我想談的是在本次讀書月活動中我閱讀的另外一本“紅磚頭”——《馬克思傳》。說起跟它的邂逅,感覺也挺偶然的。借閱黨史書籍的時候,在圖書館新書櫃上無意間發現了一本“紅寶書”——《馬克思傳》(人民日報出版社,第1版),我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於是決心借回認真研讀。

有關馬克思的專著有很多,而關於馬克思的紀錄片也不少。以前我看的大部分是簡略版的人物傳記或者是專題紀錄片,認認真真把一本關於馬克思生平傳記的“大塊頭”看完,對我來說還是頭一回。看得出,這本書的作者(張光明、羅傳芳)力求爲我們全面描述一個真實的馬克思。全書分爲十六章,且每一章的前面都有概要,讓人更好地把握其主旨。它以生動細緻的筆觸和嚴謹的敘事風格講述了馬克思一生的思想活動和生活,透過對這位偉大人物生平的描述展現出一個時代激盪的社會變革與政治風雲。本書在敘事中加上適量的解析,可以稱得上是融思想性與可讀性於一體,我想,這也是《馬克思傳》不同於其他此類傳記的獨特之處。此外,書中提供的插圖在我深入瞭解馬克思上提供了很好的幫助。且本書圖文並茂,具有很強的場景性,很容易把人帶入那個風起雲涌的鬥爭歲月。

因爲它實在是太好了,我看了一次後覺得不過癮,又看了一遍,有些章節更是反覆研讀。我從書中提煉出幾點馬克思個人在學習和對理想執着追求方面的特點,相信對我們自身的學習和工作,以及在思考人生時都是有幫助的。

一、志當存高遠

17歲的卡爾·馬克思已經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選擇了一份“最能爲人類工作的職業”。在它撰寫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從激情澎湃的話語中無不流露出青年馬克思的遠大志向,同時也表明了他無所畏懼的堅定決心。從他一生的經歷也可以看出,無論在追求這個遠大理想的過程中遇到多大的艱難險阻,他始終保持着高昂的戰鬥力,堅定地走下去。反觀當今社會,有多少青年人能夠做到?有多少人到了大學還處於“迷茫”中,根本不清楚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我想,作爲21世紀的青年人,我們是不是該反思一下自己呢?

二、嚴謹的治學態度

進入大學後的卡爾·馬克思開始“漫無界限的遍讀博覽”,在大學中養成的對學問透徹深入的研究態度伴隨着他一生。作爲一位“永不知足的學者”,馬克思“不允許自己對所研究對象一知半解而信口開河”,爲了求證一個小小的問題,他都會把相關領域的書籍都閱讀,並做詳細深入的研究,再下定論。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使他寫出來的文章都具有很強的邏輯性。相比之下,我們很多時候並沒能做到這點,更甚者,不懂裝懂。而這方面,馬克思的的確確爲我們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典範。希望我們也能夠本着求真務實的態度,嚴謹地對待學術上的研究。

三、不屈鬥爭的勇士

選擇了一份能夠真正爲人類謀求幸福的職業,意味着要向當權者發起挑戰,意味着他的生活將是不平靜的。馬克思也深知這一點,但是他沒有絲毫畏懼退縮。無論遇到多大的阻力和困難,他始終以堅強的毅力投入到事業中。每一回都以樂觀曠達的態度去面對,每一回都能夠重新振作起來。這是在是令人敬佩。